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物理学人物及主要贡献史

IT圈 admin 25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太叔雁芙)

物理学人物及主要贡献史

一、力学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三大运动定

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2、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平均密度,验证

了万有引力定律。

3、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

普勒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定了基础。

4、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

F

=

kx

),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

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5、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概

念;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位移

S

正比于时间的平方

t

2

,并

给以实验检验;通过斜面实验外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推断并检验得出,自由落体是匀加速运动,且

加速度都一样,即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断出在水

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不受摩擦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惯性的概念。伽利略的科

学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6、笛卡尔:法国物理学家,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

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7、亚当斯(英)、勒维耶(法):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

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了冥王星。

8、哈雷(英):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哈雷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

归。

9、齐奥尔科夫斯基: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

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二、电磁学

10、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首先命名正、负电荷。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

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2、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

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发现了欧姆定律。

13、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4、法拉第:英国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电场、磁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力线、磁力线来描述电磁场;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5、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实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6、亨利:美国物理学家,发现自感现象。

17、安培:法国科学家;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

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

到磁场力的方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8、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

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9、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和光的

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在电磁场理论中,他指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

生电场。

20、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

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21、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他一生致力于交变电流的研究,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

推动者。

22、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

的观点,并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

23、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数值 。

24、阿斯顿:英国物理学家,设计了质谱仪。

2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26、霍尔:美国物理学家,发现霍尔效应。

27、昂尼斯:荷兰科学家,1911年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

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三、动量、波粒二象性、原子、原子核

28、巴耳末: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公式。

29、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

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

位,即能量子

E

=

,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30、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

及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31、戈德斯坦:德国,发现阴极射线.

32、J.J.汤姆孙: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

e

/

m

;说

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3、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

α

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

反应,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34、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光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

的粒子性——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

36、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提出物质波

概念。

37、戴维孙和G.P.汤姆孙:美国及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电子衍射现象,证实了物质波的猜想。

38、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9、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学生;在用

α

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

40、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

α

β

γ

射线的径迹。

41、H.盖革-P.米勒:德国物理学家,发明盖革-米勒计数器

42、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

(Ra)。

43、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用

α

粒子轰击铝箔时,首先发

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44、哈恩:德国物理学家,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45、费米:在费米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核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

防护层等组成)。

四、其他

4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都由其“自然本性”决定,地面的

物体由其本性决定的“自然运动”是静止,所以要使物体运动起来或者维持物体的运动就需要推、拉、

提、举等作用;物体之所以在有初速度时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自然界害怕真空”,物体离开

后原来的空间被充进空气,这部分空气推动物体继续前进;空中的物体,由其本性,重的要落地,轻

的要升天,重的物体下落要比轻的物体快……

47、能量守恒:1644年笛卡尔讨论碰撞问题时引进了动量

p

=

mv

的概念,用以度量运动。1687

年牛顿用动量的改变来度量力

F

p

t

。同时代的莱布尼兹则主张用质量乘速度的平方

mv

2

来度量运动,

莱布尼兹称之为活力,这与1669年惠更斯关于碰撞问题研究的结论一致,该结论说“两个物体相互

碰撞时,它们的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之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1743年法国学者达朗贝尔在他的《论

动力学》中说:“对于量度一个力来说,用它给予一个受它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的物体的活力,或者

用它给予受它作用一定时间的物体的动量同样都是合理的。”1807年英国学者托马斯·杨引进了能量

的概念,1831年法国学者科里奥利又引进了力做功的概念,并且在活力前加了1/2系数称为动能,

通过积分给出了功与动能的联系(动能定理),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最终是在5个国家、由各种不同职业的10余位科学家从不同侧面各自独

立发现的。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主要贡献者。迈尔是德国医生,从新陈代谢的研究中得出能

量守恒的结论,1842年,迈尔发表了题为《论无机界的力》的论文,进一步表达了物理化学过程中能

量守恒的思想。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43年,他钻研并测定了热能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1847

年,他做了迄今认为确定热功当量的最好实验。此后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直到1878年还有测量结果

的报告,精确的实验结果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实验证据。亥姆霍兹是德国物理

学家、生理学家,他在不了解迈尔和焦耳的研究情况下,从永动机不可能出发,思考自然界不同的力(即

能)间的相互关系,他于1847年出版了《论力的守恒》一书,给出了对不同形式的能的数学表示式,

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系统地完整地综合了能量守恒理论,从而这部著作成了能量守恒

定律论证方面影响较大的一篇历史性文献。该定律发现的过程中,除了上述3位外,还有法国卡诺、

德国莫尔、法国塞甘、瑞士赫斯、德国霍耳兹曼、英国格罗夫、丹麦柯耳丁以及法国伊伦,都曾独立

地发表过有关能量守恒方面的论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作出了贡献。

20世纪,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能量又有了新的涵义,它是和时间平移对称性相关联的,

并和三个方向上的动量,组成了四维空间的守恒关系。爱因斯坦还指出了能量和质量的关系,他指出

物体输出能量的同时,它自身的质量减少了,于是它的动能也减少了,他根据狭义相对论导出了精确

计算能量损失导致的质量损失量的公式,这就是质能方程

Emc

2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太叔雁芙)

物理学人物及主要贡献史

一、力学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三大运动定

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2、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平均密度,验证

了万有引力定律。

3、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

普勒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定了基础。

4、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

F

=

kx

),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

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5、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概

念;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位移

S

正比于时间的平方

t

2

,并

给以实验检验;通过斜面实验外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推断并检验得出,自由落体是匀加速运动,且

加速度都一样,即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断出在水

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不受摩擦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惯性的概念。伽利略的科

学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6、笛卡尔:法国物理学家,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

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7、亚当斯(英)、勒维耶(法):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

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了冥王星。

8、哈雷(英):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哈雷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

归。

9、齐奥尔科夫斯基: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

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二、电磁学

10、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首先命名正、负电荷。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

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2、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

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发现了欧姆定律。

13、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4、法拉第:英国科学家,最早提出了电场、磁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力线、磁力线来描述电磁场;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5、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实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6、亨利:美国物理学家,发现自感现象。

17、安培:法国科学家;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

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

到磁场力的方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8、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

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9、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和光的

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在电磁场理论中,他指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

生电场。

20、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

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21、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他一生致力于交变电流的研究,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

推动者。

22、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

的观点,并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

23、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数值 。

24、阿斯顿:英国物理学家,设计了质谱仪。

2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26、霍尔:美国物理学家,发现霍尔效应。

27、昂尼斯:荷兰科学家,1911年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

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三、动量、波粒二象性、原子、原子核

28、巴耳末: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公式。

29、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

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

位,即能量子

E

=

,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30、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

及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31、戈德斯坦:德国,发现阴极射线.

32、J.J.汤姆孙: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

e

/

m

;说

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3、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

α

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

反应,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34、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光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

的粒子性——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

36、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提出物质波

概念。

37、戴维孙和G.P.汤姆孙:美国及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电子衍射现象,证实了物质波的猜想。

38、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9、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学生;在用

α

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

40、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

α

β

γ

射线的径迹。

41、H.盖革-P.米勒:德国物理学家,发明盖革-米勒计数器

42、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

(Ra)。

43、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用

α

粒子轰击铝箔时,首先发

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44、哈恩:德国物理学家,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45、费米:在费米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核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

防护层等组成)。

四、其他

4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都由其“自然本性”决定,地面的

物体由其本性决定的“自然运动”是静止,所以要使物体运动起来或者维持物体的运动就需要推、拉、

提、举等作用;物体之所以在有初速度时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自然界害怕真空”,物体离开

后原来的空间被充进空气,这部分空气推动物体继续前进;空中的物体,由其本性,重的要落地,轻

的要升天,重的物体下落要比轻的物体快……

47、能量守恒:1644年笛卡尔讨论碰撞问题时引进了动量

p

=

mv

的概念,用以度量运动。1687

年牛顿用动量的改变来度量力

F

p

t

。同时代的莱布尼兹则主张用质量乘速度的平方

mv

2

来度量运动,

莱布尼兹称之为活力,这与1669年惠更斯关于碰撞问题研究的结论一致,该结论说“两个物体相互

碰撞时,它们的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之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1743年法国学者达朗贝尔在他的《论

动力学》中说:“对于量度一个力来说,用它给予一个受它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的物体的活力,或者

用它给予受它作用一定时间的物体的动量同样都是合理的。”1807年英国学者托马斯·杨引进了能量

的概念,1831年法国学者科里奥利又引进了力做功的概念,并且在活力前加了1/2系数称为动能,

通过积分给出了功与动能的联系(动能定理),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最终是在5个国家、由各种不同职业的10余位科学家从不同侧面各自独

立发现的。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主要贡献者。迈尔是德国医生,从新陈代谢的研究中得出能

量守恒的结论,1842年,迈尔发表了题为《论无机界的力》的论文,进一步表达了物理化学过程中能

量守恒的思想。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43年,他钻研并测定了热能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1847

年,他做了迄今认为确定热功当量的最好实验。此后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直到1878年还有测量结果

的报告,精确的实验结果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实验证据。亥姆霍兹是德国物理

学家、生理学家,他在不了解迈尔和焦耳的研究情况下,从永动机不可能出发,思考自然界不同的力(即

能)间的相互关系,他于1847年出版了《论力的守恒》一书,给出了对不同形式的能的数学表示式,

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系统地完整地综合了能量守恒理论,从而这部著作成了能量守恒

定律论证方面影响较大的一篇历史性文献。该定律发现的过程中,除了上述3位外,还有法国卡诺、

德国莫尔、法国塞甘、瑞士赫斯、德国霍耳兹曼、英国格罗夫、丹麦柯耳丁以及法国伊伦,都曾独立

地发表过有关能量守恒方面的论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作出了贡献。

20世纪,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能量又有了新的涵义,它是和时间平移对称性相关联的,

并和三个方向上的动量,组成了四维空间的守恒关系。爱因斯坦还指出了能量和质量的关系,他指出

物体输出能量的同时,它自身的质量减少了,于是它的动能也减少了,他根据狭义相对论导出了精确

计算能量损失导致的质量损失量的公式,这就是质能方程

Emc

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