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技术术语汇总

IT圈 admin 31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洋云霞)

技术术语汇总

1、表层

(1)采用较小的道距,提高空间采样,有利于识别岩性尖灭点;

(2)适当提高中浅层覆盖次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反射波组的连续性,特别是提高高

频弱反射信息能量;

(3)加强激发方法,提高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的频带;

(4)开展精细的表层调查,低降速带变化剧烈区域加密调查点;

(5)落实潜水面与高速层顶界面的吻合性;

(6)根据表层调查结果,结合表层岩性,逐点设计激发井深。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 动校拉伸不宜超过12.5%。

(2) 速度分析的精度误差不宜高于6%。

(3) 不被干扰波切除时切除掉。

(4) 保证反射系数稳定。

覆盖次数分析

覆盖次数的选择应能充分压制干扰(环境噪音和次生干扰)、增加目的层的反射能量,从

而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确保成像效果。提高覆盖次数对增加深层反射能量和压制环境噪音,

提高目的层反射波的优势频率,改善资料的信噪比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次勘探目标层是中

浅层,以往二维资料浅层未能满足地质任务要求,因此需保证浅层有一定的覆盖次数。

变观范围论证

为了保证资料采集的完整性,需要在障碍区进行变观设计。为保证变观的合理性,根

据目标区主要目的层T

0

时和初至折射波的速度以及剖面的缺口时间,设计最大变观的范围。

进行变观设计,应根据所要保护的目的层确定最大的变观范围,尽量减少地震资料的

缺失。进行变观设计后,所保护的目的层有效覆盖次数要求不低于设计的2/3,具体变观

范围要根据不同区域目的层的实际埋深来确定。本次勘探目的层较浅,变观时需确保浅层

有一定的覆盖次数。

根据工区以往表层调查,设计采用微测井、地面地质调查等多种方法详细调查工区的

近地表结构,为激发因素的选择和静校正量提供可靠的参数。

表层结构调查点密度为1个/2km。在高程和低降速带变化大的地段适当加密,以能够

正确有效建立表层结构模型,指导井深设计为准。

静校方法

利用小折射、微测井调查等表层结构资料,建立初步表层地质模型,指导激发;采用

基于模型的初至波静校正方法,解决工区的静校正问题。

为保证不同年度施工的剖面相闭合,基准面应尽量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工区地表高程

及闭合计算的方便性。

名词解释

CMP:共中心点

CDP:共深度点

CRP:共反射点

面元:在通常的规则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中,三维面元的大小由习惯上考虑用半检波

点距决定纵向,横向用半炮点距决定,即: RI/2×SI/2,即道距的一半(z纵向)×炮间距的一半

(横向)

式中:RI为接收道间距;SI为炮点距

一、面元与覆盖次数

面元:在通常的规则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中,三维面元的大小由习惯上考虑用半检波

点距决定纵向,横向用半炮点距决定:

即:CMP面元= 1/2RI×1/2SI… 式(1)

式中:RI为接收道间距;SI为炮点距。式(1)可用于确定和划分工区的CMP面元,以及后

续的处理工作。

覆盖次数:纵向覆盖次数fi和横向覆盖次数fx分别定义为:

式中:NR为排列中的接收道数;SLI为炮线距;NRL为接收线数。总的面元覆盖次数定义

为纵、横向覆盖次数的乘积,即:

F=fi×fx (3) 式中纵向:fi=单线接收道数NR/2S,横向 fx=NRL/2,(经验公式:一

般横向覆盖次数为接收线数的1/2;

横向覆盖次数=Nr×Ns/2d

式中Nr为接收线数;Ns为一排炮炮点数,d为一束线横向滚动距离相当于炮点数

二、面元和观测系统的分析及结论

1.首先是面元的确定,存在着盲点,实际上,不论横向还是纵向的面元,都是由间距小的一

方的一半确定的,式中:NI为排列中的接收线间距;MIN(….)为取最小值函数,即选取这一组数

值中的最小值。如图1:

道距为40m,炮点距为20m形成的纵向CMP面元网格为10m。横向同理可证。这样

在地形极其复杂,放线困难而放炮容易的地区,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使

得观测系统更为灵活自由。

2.其次在覆盖次数方面:式(2)中关于覆盖次数的定义只试用于,纵向:炮线距大于道距且

为道距的整数倍,并连续布设;横向:线距大于炮点距,并连续布设。实际上,不论纵向还是横向,

间距大的一方的个数的一半,决定了覆盖次数的最大值。比如:式(2)中,fx=NRL/2,决定的是

横向覆盖次数的最大值,并非横向覆盖次数就一定等于接受线数的一半。如下图2:

式中:NR为排列中的接收道数;RI为接收道间距;SLI为炮线距;XR为一个排列的炮排

数;NRL为接收线数。RLI为接收线距;XI为一个排列的炮点数;SI为炮点距。

横向在不连续布设时(接收线距RLI大于炮点距SI),束与束之间,每组炮点间隔Sx表示

为:

纵向在不连续布设时(接收道间距RI大于炮线距SLI),炮线组与组之间,间隔Si表示为:

在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一般选取接收线距(RLl)为炮点距(S1)的整数倍,且连续布设

(XI=NRL),炮线距(SLl)为道间距(R1)的整数倍,且连续布设(不涉及炮点数XR),对于单束排列,

其纵、横向面元覆盖次数分别为:

三、结论

由式(8)可以看出式(2)是式(5)的特例,因此文中所给出的纵、横向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

方法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也使得设计观测系统时更加灵活。

以上分析仅适用于线束状规则观测系统。对于其它观测系统而言,要根据观测系统的具

体特征进行分析。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洋云霞)

技术术语汇总

1、表层

(1)采用较小的道距,提高空间采样,有利于识别岩性尖灭点;

(2)适当提高中浅层覆盖次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反射波组的连续性,特别是提高高

频弱反射信息能量;

(3)加强激发方法,提高激发能量和激发子波的频带;

(4)开展精细的表层调查,低降速带变化剧烈区域加密调查点;

(5)落实潜水面与高速层顶界面的吻合性;

(6)根据表层调查结果,结合表层岩性,逐点设计激发井深。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 动校拉伸不宜超过12.5%。

(2) 速度分析的精度误差不宜高于6%。

(3) 不被干扰波切除时切除掉。

(4) 保证反射系数稳定。

覆盖次数分析

覆盖次数的选择应能充分压制干扰(环境噪音和次生干扰)、增加目的层的反射能量,从

而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确保成像效果。提高覆盖次数对增加深层反射能量和压制环境噪音,

提高目的层反射波的优势频率,改善资料的信噪比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次勘探目标层是中

浅层,以往二维资料浅层未能满足地质任务要求,因此需保证浅层有一定的覆盖次数。

变观范围论证

为了保证资料采集的完整性,需要在障碍区进行变观设计。为保证变观的合理性,根

据目标区主要目的层T

0

时和初至折射波的速度以及剖面的缺口时间,设计最大变观的范围。

进行变观设计,应根据所要保护的目的层确定最大的变观范围,尽量减少地震资料的

缺失。进行变观设计后,所保护的目的层有效覆盖次数要求不低于设计的2/3,具体变观

范围要根据不同区域目的层的实际埋深来确定。本次勘探目的层较浅,变观时需确保浅层

有一定的覆盖次数。

根据工区以往表层调查,设计采用微测井、地面地质调查等多种方法详细调查工区的

近地表结构,为激发因素的选择和静校正量提供可靠的参数。

表层结构调查点密度为1个/2km。在高程和低降速带变化大的地段适当加密,以能够

正确有效建立表层结构模型,指导井深设计为准。

静校方法

利用小折射、微测井调查等表层结构资料,建立初步表层地质模型,指导激发;采用

基于模型的初至波静校正方法,解决工区的静校正问题。

为保证不同年度施工的剖面相闭合,基准面应尽量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工区地表高程

及闭合计算的方便性。

名词解释

CMP:共中心点

CDP:共深度点

CRP:共反射点

面元:在通常的规则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中,三维面元的大小由习惯上考虑用半检波

点距决定纵向,横向用半炮点距决定,即: RI/2×SI/2,即道距的一半(z纵向)×炮间距的一半

(横向)

式中:RI为接收道间距;SI为炮点距

一、面元与覆盖次数

面元:在通常的规则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中,三维面元的大小由习惯上考虑用半检波

点距决定纵向,横向用半炮点距决定:

即:CMP面元= 1/2RI×1/2SI… 式(1)

式中:RI为接收道间距;SI为炮点距。式(1)可用于确定和划分工区的CMP面元,以及后

续的处理工作。

覆盖次数:纵向覆盖次数fi和横向覆盖次数fx分别定义为:

式中:NR为排列中的接收道数;SLI为炮线距;NRL为接收线数。总的面元覆盖次数定义

为纵、横向覆盖次数的乘积,即:

F=fi×fx (3) 式中纵向:fi=单线接收道数NR/2S,横向 fx=NRL/2,(经验公式:一

般横向覆盖次数为接收线数的1/2;

横向覆盖次数=Nr×Ns/2d

式中Nr为接收线数;Ns为一排炮炮点数,d为一束线横向滚动距离相当于炮点数

二、面元和观测系统的分析及结论

1.首先是面元的确定,存在着盲点,实际上,不论横向还是纵向的面元,都是由间距小的一

方的一半确定的,式中:NI为排列中的接收线间距;MIN(….)为取最小值函数,即选取这一组数

值中的最小值。如图1:

道距为40m,炮点距为20m形成的纵向CMP面元网格为10m。横向同理可证。这样

在地形极其复杂,放线困难而放炮容易的地区,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使

得观测系统更为灵活自由。

2.其次在覆盖次数方面:式(2)中关于覆盖次数的定义只试用于,纵向:炮线距大于道距且

为道距的整数倍,并连续布设;横向:线距大于炮点距,并连续布设。实际上,不论纵向还是横向,

间距大的一方的个数的一半,决定了覆盖次数的最大值。比如:式(2)中,fx=NRL/2,决定的是

横向覆盖次数的最大值,并非横向覆盖次数就一定等于接受线数的一半。如下图2:

式中:NR为排列中的接收道数;RI为接收道间距;SLI为炮线距;XR为一个排列的炮排

数;NRL为接收线数。RLI为接收线距;XI为一个排列的炮点数;SI为炮点距。

横向在不连续布设时(接收线距RLI大于炮点距SI),束与束之间,每组炮点间隔Sx表示

为:

纵向在不连续布设时(接收道间距RI大于炮线距SLI),炮线组与组之间,间隔Si表示为:

在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一般选取接收线距(RLl)为炮点距(S1)的整数倍,且连续布设

(XI=NRL),炮线距(SLl)为道间距(R1)的整数倍,且连续布设(不涉及炮点数XR),对于单束排列,

其纵、横向面元覆盖次数分别为:

三、结论

由式(8)可以看出式(2)是式(5)的特例,因此文中所给出的纵、横向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

方法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也使得设计观测系统时更加灵活。

以上分析仅适用于线束状规则观测系统。对于其它观测系统而言,要根据观测系统的具

体特征进行分析。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