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控制菌检查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延半蕾)

控制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

简述

控制菌检查是用于检查某些特定微生物,规定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由

于控制菌为一次性报告试验结果,故应注意方法的有效性确证(方法验证或阳性对照)、

实验过程保障和结果确证,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既要避免漏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又要避免实验室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控制菌检查中,涉及实验室监控菌株的分离鉴定、样品阳性菌株的分离分析、方法验

证试验中的阳性菌操作等,应在专门的阳性菌实验室进行。除另有规定外,阳性菌实验室

应符合国家二级生物安全标准,阳性菌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阳性菌操作不得在供试

品检验用洁净实验室内进行。

目标控制菌的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白色

念珠菌

菌液制备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

物少许接种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置30-35℃培养18-24小时,取均匀培养物1ml,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每1ml含菌10-100cfu的菌悬液,其菌数在做对照试验的同

时用营养琼脂注皿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基数确定。

验证方法:

试验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和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检查法进

行检查。当进行薄膜过滤法时,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冲洗后,取出滤膜接至

增菌培养基中。

阳性对照 取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检查法进行检查。 阴性

对照 取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相应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检查。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应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

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

应建立新的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验证。

验证试验可与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同时进行。

(一)大肠埃希菌

简述

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为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埃希菌属除大肠埃希菌外,

新近发现有非脱羧埃希菌等5个种。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

排出体外。在药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的污染,即可

能污染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埃希菌外尚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幼

儿、成人爆发性腹泻。为保证人体健康,口服药必须检查大肠埃希菌。 用4-甲基伞形酮

葡糖苷酸和靛基质试验检查大肠埃希菌是一项新技术,其检验步骤为:增菌培养后,转种

MUG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从混合菌中分离单个菌,如MUG、indole试验

为阳性或阴性即可报告结果。

原理:利用目标菌限定酶作用的底物的水解产物,产生颜色或荧光反应作为指示系统

来鉴定目标菌。

实验证明96%的大肠埃希菌含-葡糖苷酸酶,约10%的沙门菌属一些菌种也含有此酶。

MUG被GUD水解,产生荧光,由于荧光反应的敏感度较颜色反应强千万倍,易于观察,没

有主观性,因而用MUG鉴定大肠埃希菌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饮水、污水的检测。

单一的MUG鉴别大肠埃希菌其漏检率达6%,鉴于98%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延半蕾)

控制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

简述

控制菌检查是用于检查某些特定微生物,规定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由

于控制菌为一次性报告试验结果,故应注意方法的有效性确证(方法验证或阳性对照)、

实验过程保障和结果确证,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既要避免漏检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又要避免实验室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控制菌检查中,涉及实验室监控菌株的分离鉴定、样品阳性菌株的分离分析、方法验

证试验中的阳性菌操作等,应在专门的阳性菌实验室进行。除另有规定外,阳性菌实验室

应符合国家二级生物安全标准,阳性菌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阳性菌操作不得在供试

品检验用洁净实验室内进行。

目标控制菌的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白色

念珠菌

菌液制备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

物少许接种至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置30-35℃培养18-24小时,取均匀培养物1ml,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每1ml含菌10-100cfu的菌悬液,其菌数在做对照试验的同

时用营养琼脂注皿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基数确定。

验证方法:

试验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和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检查法进

行检查。当进行薄膜过滤法时,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冲洗后,取出滤膜接至

增菌培养基中。

阳性对照 取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按相应的检查法进行检查。 阴性

对照 取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相应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检查。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应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

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

应建立新的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验证。

验证试验可与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同时进行。

(一)大肠埃希菌

简述

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为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埃希菌属除大肠埃希菌外,

新近发现有非脱羧埃希菌等5个种。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

排出体外。在药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的污染,即可

能污染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埃希菌外尚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幼

儿、成人爆发性腹泻。为保证人体健康,口服药必须检查大肠埃希菌。 用4-甲基伞形酮

葡糖苷酸和靛基质试验检查大肠埃希菌是一项新技术,其检验步骤为:增菌培养后,转种

MUG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从混合菌中分离单个菌,如MUG、indole试验

为阳性或阴性即可报告结果。

原理:利用目标菌限定酶作用的底物的水解产物,产生颜色或荧光反应作为指示系统

来鉴定目标菌。

实验证明96%的大肠埃希菌含-葡糖苷酸酶,约10%的沙门菌属一些菌种也含有此酶。

MUG被GUD水解,产生荧光,由于荧光反应的敏感度较颜色反应强千万倍,易于观察,没

有主观性,因而用MUG鉴定大肠埃希菌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饮水、污水的检测。

单一的MUG鉴别大肠埃希菌其漏检率达6%,鉴于98%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