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二次创新案例[全文]

IT圈 admin 31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费莫浩思)

二次创新案例

----- 三星电子公司

三星电子公司简介

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

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2005

年,“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评选中,三星电子以719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排名第39位。

在技术上,三星已成为了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它在众多的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尖端

技术,包括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等。2002年,三星

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领先于Matsushita、

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公司。

三星电子产品展示

对于正在摸索做大、做强、走国际化之路的中国企业来说,三星电子是一个更接近、更能够

被触摸的标杆企业——这家企业以速度而著称,7年前还负债170亿美元,而今天已经跻身

世界五百强之列;7年前,世界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还没有他的身影,而在随后的7年中,他

一路攀升,在2004年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牌排行中名列第21位。究竟三星是怎样完成这

样完美的飞跃的?

二次创新

三星电子二次创新史

三星电视产业从1969年起至2001年的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全程考察;在充分考虑

韩国财团企业垂直化生产特征的前提下,分析单位不再局限于产业层面,而是对事业部、成

品制造企业、三星电子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三星电管,三星康宁、三星电机,三星电子)

进行同时分析,揭示了技术学习理论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理论的统合可能性。

众所周知,技术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性的累积过程,其过程一般分为模仿、

吸收、改良创新等3个阶段。可以发现每前进一个阶段,技术与组织都经历一次飞跃。三星

企业发展也是严格按照这三大步伐扎扎实实走出来的。

(一)技术模仿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决定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企业

在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其具体内容包括这些方面:

1、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2、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

筑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将资源集中配置于

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现赶超战略。

3、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 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

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第一阶段总结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模仿,即引进本国或本地区尚不存在的技术,通过模仿、学习,逐渐掌握

这门新技术,突破内部技术”瓶颈“技术,实现工艺创新,向预定的方式跃进,并达到提高

产品质量目的,尽早进入市场。

(二)技术吸收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

1、选择性的技术导入与自主开发 三星电子在导入黑白电视技术时,采取整套技术导入

的方式,几乎所有技术资源都依赖合资方。在引入彩色电视技术的时候,三星采用分离技术

导入的方式,即只引入RCA技术,其余采用自主开发方式,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在

黑白电视生产阶段即开始蓄积的。

2、原材料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电视制造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电子枪,其核心部件是阴极管。

由于阴极管是日本企业的核心技术,难以获取,所以三星电管采用“迂回战术”——先开发

初级管再挑战高级管,4年后终于取得了成功。20世纪70年代是三星的技术吸收阶段,除

了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批量生产之外,三星的技术能力还未达到很高的水平,出口也以贴牌

出口(OEM)为主流。为了构筑高超的技术能力,自主品牌的开发是不可缺少的。这一切都

是在技术改良阶段实现的。

第二阶段总结

第二阶段是改进型的创新,即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积累和消化吸收后,产品标准系列化,

企业逐步减少对技术输出企业的依赖,并开始结合本国市场的特点,做适应性调整,以求低

成本,高质量获得效益,对引进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国产化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

(三)改进创新阶段

一3>.技术改良阶段的技术学习(20世纪80年代)

1.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1988年11月,三星在整个集团内开展经营合理化运动,进行TPI

(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on),致力于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TPI是提升设备

生产率的重要武器。

2.自主品牌(OBN)的培育 从贴牌出口到以自有品牌的出口,三星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其中三星电管在1979年就成功开发12英寸黑白电视,并贴牌出口,直至1985年才得以使

用自主品牌(Samtron)进行出口。

3.着手进行正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三星电子与三星电管于1980年、1983年分别设立了

综合研究所,开始进行体系性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三星电管的综合研

究所对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质量稳定性进行重点攻关,并最终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可以说

三星集团在这一阶段完成了两个任务——培育自主品牌和确立自主生产技术。这恰是改良阶

段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新阶段的技术学习(20世纪90年代)

1、研发工作从产品中心向技术中心的转变 实行综合研究所与事业部研究所的职能分离。从

而建成了广泛的企业内部实验室网络。

2、新概念电视的开发 1993年3月,三星集团的这4家企业签订合同组成“开发力量小

组”(task force team)。四家企业共同参加从产品概念设计到原材料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

开发出画面更大的“名品加一”电视(名品plus——1),其规格(12.8:9)在当时是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三星又向“完全平面Braun管电视”发起了冲击,力争打破索尼的垄断。

3、数字化电视市场的早期投入 当时的日本企业拘泥于同源高清晰度电视,对数字化电

视的开发并不热衷。韩国企业则抢占先机与美国企业共同采用数字化标准,在该领域的海外

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积极地搜寻有关市场需求和技术动向的知识情报,并据此预

见未来技术的变化方向,以调整战略资源的配置。事实证明,三星集团已经具备了这种路径

导航能力(path-navigating capability),这也是革新阶段的特征。

4、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 1993-1994年,韩国彩色电视的生产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位居

世界第一。但在消费者心目中,三星的品牌认知度仍然较低。为了重塑品牌形象,三星将重

点逐渐转至品牌形象塑造上来,出口商标统一用“Tantus”,国内销售商标为“Paav”。

第三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是创造型的模仿,即真正意义的二次创新 ,也就是“后二次创新”,结合自身的研

发能力和目标市场的需要,改进产品性能,发挥企业家精神,实现产品多样化,对引进的技

术进行较重大的二次创新,开拓新市场,满足新市场需求。

启示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自主创新不排斥对外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

吸收。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方式应当是在 “引进技术”基础之上的二次

创新。只有这样,这些企业才能快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获得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大多还处于模仿阶段,而中国的

发展道路和当年的韩国都属于“东亚模式”,因此三星电子的“二次创新”成功案例,为大

多数中国的企业提供了模板和相关借鉴的经验。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费莫浩思)

二次创新案例

----- 三星电子公司

三星电子公司简介

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

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2005

年,“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评选中,三星电子以719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排名第39位。

在技术上,三星已成为了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它在众多的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尖端

技术,包括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等。2002年,三星

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领先于Matsushita、

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公司。

三星电子产品展示

对于正在摸索做大、做强、走国际化之路的中国企业来说,三星电子是一个更接近、更能够

被触摸的标杆企业——这家企业以速度而著称,7年前还负债170亿美元,而今天已经跻身

世界五百强之列;7年前,世界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还没有他的身影,而在随后的7年中,他

一路攀升,在2004年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牌排行中名列第21位。究竟三星是怎样完成这

样完美的飞跃的?

二次创新

三星电子二次创新史

三星电视产业从1969年起至2001年的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全程考察;在充分考虑

韩国财团企业垂直化生产特征的前提下,分析单位不再局限于产业层面,而是对事业部、成

品制造企业、三星电子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三星电管,三星康宁、三星电机,三星电子)

进行同时分析,揭示了技术学习理论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理论的统合可能性。

众所周知,技术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性的累积过程,其过程一般分为模仿、

吸收、改良创新等3个阶段。可以发现每前进一个阶段,技术与组织都经历一次飞跃。三星

企业发展也是严格按照这三大步伐扎扎实实走出来的。

(一)技术模仿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决定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企业

在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其具体内容包括这些方面:

1、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2、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

筑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将资源集中配置于

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现赶超战略。

3、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 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

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第一阶段总结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模仿,即引进本国或本地区尚不存在的技术,通过模仿、学习,逐渐掌握

这门新技术,突破内部技术”瓶颈“技术,实现工艺创新,向预定的方式跃进,并达到提高

产品质量目的,尽早进入市场。

(二)技术吸收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

1、选择性的技术导入与自主开发 三星电子在导入黑白电视技术时,采取整套技术导入

的方式,几乎所有技术资源都依赖合资方。在引入彩色电视技术的时候,三星采用分离技术

导入的方式,即只引入RCA技术,其余采用自主开发方式,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在

黑白电视生产阶段即开始蓄积的。

2、原材料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电视制造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电子枪,其核心部件是阴极管。

由于阴极管是日本企业的核心技术,难以获取,所以三星电管采用“迂回战术”——先开发

初级管再挑战高级管,4年后终于取得了成功。20世纪70年代是三星的技术吸收阶段,除

了部分零部件的国产化批量生产之外,三星的技术能力还未达到很高的水平,出口也以贴牌

出口(OEM)为主流。为了构筑高超的技术能力,自主品牌的开发是不可缺少的。这一切都

是在技术改良阶段实现的。

第二阶段总结

第二阶段是改进型的创新,即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积累和消化吸收后,产品标准系列化,

企业逐步减少对技术输出企业的依赖,并开始结合本国市场的特点,做适应性调整,以求低

成本,高质量获得效益,对引进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国产化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

(三)改进创新阶段

一3>.技术改良阶段的技术学习(20世纪80年代)

1.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1988年11月,三星在整个集团内开展经营合理化运动,进行TPI

(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on),致力于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TPI是提升设备

生产率的重要武器。

2.自主品牌(OBN)的培育 从贴牌出口到以自有品牌的出口,三星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其中三星电管在1979年就成功开发12英寸黑白电视,并贴牌出口,直至1985年才得以使

用自主品牌(Samtron)进行出口。

3.着手进行正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三星电子与三星电管于1980年、1983年分别设立了

综合研究所,开始进行体系性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三星电管的综合研

究所对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质量稳定性进行重点攻关,并最终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可以说

三星集团在这一阶段完成了两个任务——培育自主品牌和确立自主生产技术。这恰是改良阶

段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新阶段的技术学习(20世纪90年代)

1、研发工作从产品中心向技术中心的转变 实行综合研究所与事业部研究所的职能分离。从

而建成了广泛的企业内部实验室网络。

2、新概念电视的开发 1993年3月,三星集团的这4家企业签订合同组成“开发力量小

组”(task force team)。四家企业共同参加从产品概念设计到原材料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

开发出画面更大的“名品加一”电视(名品plus——1),其规格(12.8:9)在当时是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三星又向“完全平面Braun管电视”发起了冲击,力争打破索尼的垄断。

3、数字化电视市场的早期投入 当时的日本企业拘泥于同源高清晰度电视,对数字化电

视的开发并不热衷。韩国企业则抢占先机与美国企业共同采用数字化标准,在该领域的海外

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积极地搜寻有关市场需求和技术动向的知识情报,并据此预

见未来技术的变化方向,以调整战略资源的配置。事实证明,三星集团已经具备了这种路径

导航能力(path-navigating capability),这也是革新阶段的特征。

4、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 1993-1994年,韩国彩色电视的生产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位居

世界第一。但在消费者心目中,三星的品牌认知度仍然较低。为了重塑品牌形象,三星将重

点逐渐转至品牌形象塑造上来,出口商标统一用“Tantus”,国内销售商标为“Paav”。

第三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是创造型的模仿,即真正意义的二次创新 ,也就是“后二次创新”,结合自身的研

发能力和目标市场的需要,改进产品性能,发挥企业家精神,实现产品多样化,对引进的技

术进行较重大的二次创新,开拓新市场,满足新市场需求。

启示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自主创新不排斥对外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

吸收。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方式应当是在 “引进技术”基础之上的二次

创新。只有这样,这些企业才能快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获得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大多还处于模仿阶段,而中国的

发展道路和当年的韩国都属于“东亚模式”,因此三星电子的“二次创新”成功案例,为大

多数中国的企业提供了模板和相关借鉴的经验。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