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发(作者:陶悦)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
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
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
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
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
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
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
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
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1.酮病 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预
防酮病发生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根据体况确定饲料能量水平,使之既不要
过肥,也不要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适中,可约占16%。舍饲奶牛按
每千克产奶量给精料约3千克。
2.产后瘫痪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产前30天(第二个干
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低于20克,钙磷比例控制在2∶1范围时,可有
效预防产后瘫痪。
3.胎衣不下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主要因
钙、维生素E和硒缺乏,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引起。因此,孕牛
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4.产后截瘫 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过程中,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
孔神经而引起。应给予高度重视。
5.皱胃移位由于分娩的应激使血钙浓度降低,肌张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
位。据报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4.8倍。子宫
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4—5
千克时,本病年发生率(0.12%)显著降低。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
1.产前30天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的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
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体重
66-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的精料配方为:玉米52%和44%、
豆饼34%和48%、麸皮13%和37%、食盐均为1%。 日粮组成:体重
600—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期每日每头采食精料3千克、
中等羊草3.0-3.5千克和2.5-3.0千克、玉米青贮18和17千克。 以
上每千克干乳奶牛配合料中添加:硫酸铜83毫克、硫酸锰570毫克、硫酸
锌571毫克、氯化钴6.1毫克、碘酸钙2.6毫克、亚硒酸钠2.6毫克。每千
克干物质中,还添加维生素A1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0国际单位,维
生素E70国际单位。每日每头牛应进食低于20克的钙,以预防产后瘫痪。
饲养技术:为预防发生皱胃变位,日粮中要喂2-3厘米长的干草。近年来
国内外试验表明,干乳奶牛日粮总营养水平如在维持基础上加3-5千克标
准乳水平的营养用来配合日粮饲养时,可保持于乳期平均日增重0.35-0.50
千克,这对于发挥下一胎产奶量的遗传潜力,预防营养代谢病,如酮病、
肥胖综合症、消化机能障碍和皱胃变位、瘤胃角化不全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2.产后70天 精料配方:玉米45%、熟豆饼(粕)19%、玉米高蛋白18%、
麸皮10%、鱼粉(或酵母饲料)5%、骨粉1.7%、碳酸钙0.4%、食盐0.8%、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0.1%。 日粮组成:产后0-30天的泌乳牛,
每日每头采食精料6.5千克、啤酒糟8千克、玉米青贮15千克、干草(羊
草)4.5千克;产后31-70天的泌乳牛、每日每头采食精料10千克、啤酒
糟12千克、玉米青贮15千克、干草4.5千克。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按
干物质计算),分别约为55∶45和60∶40。 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产
奶净能(兆焦/千克干物质)为7.28-.7.53、粗蛋白质为18%、粗纤维为
15%、钙为0.81%、磷为0.58%。钙、磷比为1.5∶1。当泌乳牛日粮中精
料过多,其粗纤维仅占13%-14%时,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
能,防止前胃驰缓和乳脂含量下降,应另加氧化镁与碳酸氢钠,这些物质
对癌胃内容物的酸度有缓冲作用,称作缓冲剂。其用量:碳酸氢钠为精料
的1.0%-1.5%,氧化镁为精料的0.5%-0.8%。应用结果表明,乳脂率可
提高0.4%—0.5%。 泌乳初期的两种饲养方法: ①传统饲养法:产
犊后应让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玉米青贮。喂料后要观
察当日进食情况,若不剩精料,且吃了大量干草,精神、排粪、反刍均正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陶悦)
奶牛的阶段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
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
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
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
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
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
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关键100天
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
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1.酮病 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预
防酮病发生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根据体况确定饲料能量水平,使之既不要
过肥,也不要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适中,可约占16%。舍饲奶牛按
每千克产奶量给精料约3千克。
2.产后瘫痪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产前30天(第二个干
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低于20克,钙磷比例控制在2∶1范围时,可有
效预防产后瘫痪。
3.胎衣不下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主要因
钙、维生素E和硒缺乏,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引起。因此,孕牛
的饲料配合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4.产后截瘫 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难产过程中,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
孔神经而引起。应给予高度重视。
5.皱胃移位由于分娩的应激使血钙浓度降低,肌张力下降而引起第四胃移
位。据报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4.8倍。子宫
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4—5
千克时,本病年发生率(0.12%)显著降低。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
1.产前30天精料配方: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的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
5%-8%,产奶净能为3.766-4.184兆焦/千克;在这样的粗料条件下,体重
66-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的精料配方为:玉米52%和44%、
豆饼34%和48%、麸皮13%和37%、食盐均为1%。 日粮组成:体重
600—650千克和500-550千克奶牛,干乳后期每日每头采食精料3千克、
中等羊草3.0-3.5千克和2.5-3.0千克、玉米青贮18和17千克。 以
上每千克干乳奶牛配合料中添加:硫酸铜83毫克、硫酸锰570毫克、硫酸
锌571毫克、氯化钴6.1毫克、碘酸钙2.6毫克、亚硒酸钠2.6毫克。每千
克干物质中,还添加维生素A1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0国际单位,维
生素E70国际单位。每日每头牛应进食低于20克的钙,以预防产后瘫痪。
饲养技术:为预防发生皱胃变位,日粮中要喂2-3厘米长的干草。近年来
国内外试验表明,干乳奶牛日粮总营养水平如在维持基础上加3-5千克标
准乳水平的营养用来配合日粮饲养时,可保持于乳期平均日增重0.35-0.50
千克,这对于发挥下一胎产奶量的遗传潜力,预防营养代谢病,如酮病、
肥胖综合症、消化机能障碍和皱胃变位、瘤胃角化不全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2.产后70天 精料配方:玉米45%、熟豆饼(粕)19%、玉米高蛋白18%、
麸皮10%、鱼粉(或酵母饲料)5%、骨粉1.7%、碳酸钙0.4%、食盐0.8%、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0.1%。 日粮组成:产后0-30天的泌乳牛,
每日每头采食精料6.5千克、啤酒糟8千克、玉米青贮15千克、干草(羊
草)4.5千克;产后31-70天的泌乳牛、每日每头采食精料10千克、啤酒
糟12千克、玉米青贮15千克、干草4.5千克。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按
干物质计算),分别约为55∶45和60∶40。 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产
奶净能(兆焦/千克干物质)为7.28-.7.53、粗蛋白质为18%、粗纤维为
15%、钙为0.81%、磷为0.58%。钙、磷比为1.5∶1。当泌乳牛日粮中精
料过多,其粗纤维仅占13%-14%时,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
能,防止前胃驰缓和乳脂含量下降,应另加氧化镁与碳酸氢钠,这些物质
对癌胃内容物的酸度有缓冲作用,称作缓冲剂。其用量:碳酸氢钠为精料
的1.0%-1.5%,氧化镁为精料的0.5%-0.8%。应用结果表明,乳脂率可
提高0.4%—0.5%。 泌乳初期的两种饲养方法: ①传统饲养法:产
犊后应让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玉米青贮。喂料后要观
察当日进食情况,若不剩精料,且吃了大量干草,精神、排粪、反刍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