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T圈 admin 21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池星阑)

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

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

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

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

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

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

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

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

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

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

成未来互联网。

背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

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

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

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

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

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

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

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

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

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

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

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

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

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BM认为,I

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

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

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

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

“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

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

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

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

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

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

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

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

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

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

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

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

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

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

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说。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

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

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

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

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池星阑)

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

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

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

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

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

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

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

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

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

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

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

成未来互联网。

背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

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

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

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

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

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

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

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

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

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

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

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

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

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BM认为,I

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

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

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

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

“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

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

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

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

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

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

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

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

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

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

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

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

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

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

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说。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

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

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

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

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