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高考作文素材-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的追梦故事

IT圈 admin 27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鄢天青)

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的追梦故事,高考必备热点作文素材!

一、热点速览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

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

成功。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汤洪波任指令长。这也

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

2023年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当前,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已在轨工作

生活了近五个月,接下来,他们将在轨迎接“神十七”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届时,中国空间

站的在轨航天员人数将短暂达到6人。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

任务,也是第三批航天员的首次太空会师。

二、人物素材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由3名航天驾驶员组成,包括1

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指令长由第二批航天员担任,这也是首次由第二

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3名航天员,听一听他们

逐梦飞天的故事。

汤洪波:重返“天宫”第一人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是第二次出征太空,从神舟十二号首次圆梦太空到神

舟十七号再次进入太空家园,汤洪波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也是两度飞天间隔时间最短的

中国航天员。他说,做难事必有所得,他永远相信持续努力的力量。

01

汤洪波被公众熟知是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1975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

汤洪波,从小爱好飞行,矢志蓝天。1995年,他如愿考入空军第五飞行学院,

毕业后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驾驶战机守卫祖国空天,凭着出色的成绩,

成长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

2010年5月,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其中年龄最大

的一位,他曾入选了神舟十一号备份乘组,真正实现飞天梦是在2021年6月,

为了这一天,他足足准备了11年。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

利入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入驻太空家园伊始,

汤洪波每天都忙碌而充实。

“那一段时间每天一起床就是想着赶紧把饭热上,然后我第一件事干什么?

第二件事干什么?然后我们今天上午要干哪些工作?下午要干哪些工作?就是

一天到晚都是在工作,然后最长的一天工作了17个小时。而且你需要高度集中

你自己的注意力、精力,一点都不能出错。”

02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汤洪波完成约6个月的身体状态恢复后,转

入正常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参与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选拔。经过评定,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

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

“我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相信持续努力的力量’,现在依然是这样相信持续努力的

力量。就是经过很多的这种训练,包括重新再次准备、再次飞行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挑

战的时候,刚开始有这种着急、迷惘、未知这种感觉。然后你投入了大量时间,解决这个问

题以后,你心情会豁然开朗,会把那种焦虑感、那种压力突然一下就释放了。”

按计划,神舟十七号将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任务期间,将继

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实施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

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此外,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也要对舱外设施设

备进行巡检维修。

03

从乘组选定到执行飞行任务,汤洪波胸有成竹。飞行前,他在朋友圈页面写下“做难事

必有所得”。

“做难事必有所得,其实也是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说喜欢迎接挑战,就是我这个任务越

难,我觉得越兴奋,我觉得越有意思。因为我们载人航天就是要挑战极限,又要去探索宇宙

的奥秘,要去挑战这种科技的高峰。如果你一直都是迎难而上,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挑

战自己能力边界,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不一样。”

汤洪波说,两年前,他成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之一。如今,他再度为国出征,

这次任务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回家之旅。

“我现在是要回到太空去了,要回到太空的那个家,那个探索宇宙的起点,一个新的起

点上面,对那里充满了期待。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未知,应该也是一次很

美妙、很浪漫的太空之旅。”

唐胜杰: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理想越飞越高

这次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中,唐胜杰和江新林是两个新面孔。其中,唐胜杰,是1989

年出生的,只有34岁,是乘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唐胜杰过去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飞过

6种机型,进入航天员队伍后,经过严格的训练,已经完成了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细

致、稳重、温和,是他最大的特质,对于即将开始的太空之旅,唐胜杰也是充满期待。

01

今年34岁的唐胜杰,1989年出生在甘肃定西,从小对军人的崇拜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让他在高中毕业那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军校,2012年,他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成为

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2020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唐胜杰从众多报名参选的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

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一员。随着身份的转变,多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这个压力非常大,航天活动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心

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航天员每一个操作、一个微小的错误会可能导致整个飞行任务的

变化,或者会导致任务的失败。另外一个压力,我觉得是来自高度的责任感,航天员要担着

执行国家任务的这样的一个使命,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跟使命感,

去时刻调整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有技能。”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开展了8大类、两百余项的训练。从身体到精神的

磨炼,从耐力到专业知识的提升,这些都是成为航天员的必经之路。其中,72小时睡眠剥

夺训练让唐胜杰印象深刻。

02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唐胜杰完成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唐胜杰与汤洪

波、江新林一起入选神舟十七号乘组。

“印象比较深是当时我们沙漠野外训练返京之后的第二天宣布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

阶段的转换,对我来说,之前是备战,从那一天开始我要面对任务,将要执行的飞天任务,

是不同的阶段。”

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载人飞船入轨后

将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任务期间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

闸舱出舱任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神舟十七号乘

组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包括这个体能的强化训练,因为在空间站要生活工作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对体能的要

求,对身体的健康状态,都非常关注,比如这个长跑,短跑还有攀岩还有一些肌肉力量的训

练,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攀岩,完了整个小臂就特别累,一点力气都没有。”

厚积薄发,对于即将到来的6个月的太空之旅,唐胜杰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觉得通过前期我们的一些准备工作,在我们指令长的带领之下,体能的训练还有专

业技术的训练,还有模拟器的训练等方面的一些准备,我觉得现在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有技

术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有信心去完成即将到来的这种飞行任务,其实说实话我现在有

点迫不及待去执行任务。”

江新林:他从贝塔变舒克,又成了航天员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中的另外一位“航天新人”,是1988年出生的江新林。在入选第

三批航天员之前,他曾经开过坦克、驾驶过战机,这次,他将和汤洪波、唐胜杰一起,搭乘

神舟十七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江新林说,非常期待去太空感受失重的乐趣。

01

今年35岁的江新林出生在河南开封,回顾自己成长为一名航天员的过程,江新林直言

自己是幸运的。

“从我自己本身来讲,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确实是赶上了好的时代。原先就是开坦克

的,有幸能够成为一名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也有幸能够参加航天员选拔,而且能够走到现

在。”

2006年,江新林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坦克驾驶员。大学毕业后的江新林参

加了空军招飞,从一名驾驶“陆地猛虎”驰骋的坦克驾驶员,转变成了一名驾驶“雄鹰”翱

翔蓝天的飞行员。在空军航空大学完成半年的飞行理论学习后,江新林开始学习飞行,第一

次驾驶战机飞越云端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带飞的过程中,就感觉到,一冲过云层,看到云上那种广袤的云非常平的时候,感觉

自己的心胸一下子就特别开阔那种感觉,就是天高任鸟飞的那种感觉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阳光一照,给我的感觉特别震撼。”

02

飞行生涯10年间,江新林共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能够驾驶

战机,守卫祖国海天,让江新林倍感自豪。2020年初,正在执行战斗值班任务的江新林接

到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的消息。

江新林一路顺利通过初选、复试、定选的层层筛选,成了第三批7名航天驾驶员之一,

开始了系统严苛的训练。

在从一名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过程中,高强度的训练让江新林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

为了预防空间运动病的发生概率,降低减轻空间运动病的症状程度而开展的前庭功能训练。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就是成绩一般化,应该是在二级水平,当时反应比较强烈,每次训

练都会有冒虚汗,然后头晕头胀,然后恶心,每次都基本上都在呕吐的边缘了,然后我们就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自己加练一下,就是不断刺激自己的前庭功能,现在的话也基本上能,就

是反应没那么强烈了,也能达到一级的水平了。”

03

江新林说开坦克可以体验到厚重感,开飞机可以感受到推背感,对于即将到来的6个月

飞行任务,自己会好好地去体会失重的感觉。

“非常期待,得感受一下这个太空失重这种乐趣了,还有在太空俯瞰我们美丽的星球,

找一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这种感觉肯定是非常期待。最期待的其实还是能够顺顺利利完

成任务,把任务做好。”

三、航天精神

(一)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二)中国航天 “三大精神”

1.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三)中国航天精神的当代价值

1.育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2.展文化魅力:树立强大文化自信

3.开创新之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

4.显精神之光:铸造民族复兴之魂

四、媒体锐评

在航天人的心中,有一种精神叫做“特别能吃苦”。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

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只要按下这个按钮,训练马上就会

终止。然而却没有一名航天员主动按下过这个按钮。多年以后,杨利伟在书中写

道:“当一件事儿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特

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不单指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

苦、战胜意志的困苦。可以说,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

又一代航天人。

相对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但也正因为生命和梦想的存

在,才让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机和意义。追逐梦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理想和

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实践。仰望星空,会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人

们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该如何认识个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对国

家和历史的责任。把个体生命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

人的梦想放置于集体的梦想之中,不骄不馁、不断奋进,人生的意义必将更加深

邃。

五、范本速写

20年来,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

期驻留。20年来,载人飞船由独立飞行到停靠“天宫”空间实验室中期驻

留再到停靠“天宫”空间站长期驻留。20年来,空间实验由搭载于较小规

模的“神舟”轨道舱到搭载于中等规模的“天宫”空间实验室再到搭载于

“天宫”空间站这个大型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这二十年,依托长期积累

的技术基础和自主创新的扎实实践,中国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

术难关、推动了一项又一项航天技术转化,在多个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经历这非凡的二十年,中国航天的逐梦之路正在越走越远。

这一个个成就的背后,是人类面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精神。一代代中国航

天人以追逐梦想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壮志,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

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

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向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鄢天青)

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的追梦故事,高考必备热点作文素材!

一、热点速览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

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

成功。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汤洪波任指令长。这也

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

2023年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当前,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已在轨工作

生活了近五个月,接下来,他们将在轨迎接“神十七”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届时,中国空间

站的在轨航天员人数将短暂达到6人。这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

任务,也是第三批航天员的首次太空会师。

二、人物素材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构成仍然采用以老带新的策略,由3名航天驾驶员组成,包括1

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指令长由第二批航天员担任,这也是首次由第二

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3名航天员,听一听他们

逐梦飞天的故事。

汤洪波:重返“天宫”第一人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是第二次出征太空,从神舟十二号首次圆梦太空到神

舟十七号再次进入太空家园,汤洪波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也是两度飞天间隔时间最短的

中国航天员。他说,做难事必有所得,他永远相信持续努力的力量。

01

汤洪波被公众熟知是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1975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

汤洪波,从小爱好飞行,矢志蓝天。1995年,他如愿考入空军第五飞行学院,

毕业后来到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驾驶战机守卫祖国空天,凭着出色的成绩,

成长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

2010年5月,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其中年龄最大

的一位,他曾入选了神舟十一号备份乘组,真正实现飞天梦是在2021年6月,

为了这一天,他足足准备了11年。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

利入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入驻太空家园伊始,

汤洪波每天都忙碌而充实。

“那一段时间每天一起床就是想着赶紧把饭热上,然后我第一件事干什么?

第二件事干什么?然后我们今天上午要干哪些工作?下午要干哪些工作?就是

一天到晚都是在工作,然后最长的一天工作了17个小时。而且你需要高度集中

你自己的注意力、精力,一点都不能出错。”

02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汤洪波完成约6个月的身体状态恢复后,转

入正常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参与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选拔。经过评定,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汤

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组成,汤洪波担任指令长。

“我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相信持续努力的力量’,现在依然是这样相信持续努力的

力量。就是经过很多的这种训练,包括重新再次准备、再次飞行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挑

战的时候,刚开始有这种着急、迷惘、未知这种感觉。然后你投入了大量时间,解决这个问

题以后,你心情会豁然开朗,会把那种焦虑感、那种压力突然一下就释放了。”

按计划,神舟十七号将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任务期间,将继

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实施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

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此外,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也要对舱外设施设

备进行巡检维修。

03

从乘组选定到执行飞行任务,汤洪波胸有成竹。飞行前,他在朋友圈页面写下“做难事

必有所得”。

“做难事必有所得,其实也是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说喜欢迎接挑战,就是我这个任务越

难,我觉得越兴奋,我觉得越有意思。因为我们载人航天就是要挑战极限,又要去探索宇宙

的奥秘,要去挑战这种科技的高峰。如果你一直都是迎难而上,不断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挑

战自己能力边界,自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不一样。”

汤洪波说,两年前,他成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之一。如今,他再度为国出征,

这次任务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回家之旅。

“我现在是要回到太空去了,要回到太空的那个家,那个探索宇宙的起点,一个新的起

点上面,对那里充满了期待。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未知,应该也是一次很

美妙、很浪漫的太空之旅。”

唐胜杰: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理想越飞越高

这次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中,唐胜杰和江新林是两个新面孔。其中,唐胜杰,是1989

年出生的,只有34岁,是乘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唐胜杰过去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飞过

6种机型,进入航天员队伍后,经过严格的训练,已经完成了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细

致、稳重、温和,是他最大的特质,对于即将开始的太空之旅,唐胜杰也是充满期待。

01

今年34岁的唐胜杰,1989年出生在甘肃定西,从小对军人的崇拜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让他在高中毕业那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军校,2012年,他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成为

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2020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唐胜杰从众多报名参选的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

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一员。随着身份的转变,多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这个压力非常大,航天活动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心

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航天员每一个操作、一个微小的错误会可能导致整个飞行任务的

变化,或者会导致任务的失败。另外一个压力,我觉得是来自高度的责任感,航天员要担着

执行国家任务的这样的一个使命,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跟使命感,

去时刻调整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有技能。”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开展了8大类、两百余项的训练。从身体到精神的

磨炼,从耐力到专业知识的提升,这些都是成为航天员的必经之路。其中,72小时睡眠剥

夺训练让唐胜杰印象深刻。

02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唐胜杰完成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唐胜杰与汤洪

波、江新林一起入选神舟十七号乘组。

“印象比较深是当时我们沙漠野外训练返京之后的第二天宣布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

阶段的转换,对我来说,之前是备战,从那一天开始我要面对任务,将要执行的飞天任务,

是不同的阶段。”

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载人飞船入轨后

将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任务期间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

闸舱出舱任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神舟十七号乘

组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包括这个体能的强化训练,因为在空间站要生活工作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对体能的要

求,对身体的健康状态,都非常关注,比如这个长跑,短跑还有攀岩还有一些肌肉力量的训

练,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攀岩,完了整个小臂就特别累,一点力气都没有。”

厚积薄发,对于即将到来的6个月的太空之旅,唐胜杰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觉得通过前期我们的一些准备工作,在我们指令长的带领之下,体能的训练还有专

业技术的训练,还有模拟器的训练等方面的一些准备,我觉得现在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有技

术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有信心去完成即将到来的这种飞行任务,其实说实话我现在有

点迫不及待去执行任务。”

江新林:他从贝塔变舒克,又成了航天员

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中的另外一位“航天新人”,是1988年出生的江新林。在入选第

三批航天员之前,他曾经开过坦克、驾驶过战机,这次,他将和汤洪波、唐胜杰一起,搭乘

神舟十七号前往中国空间站。江新林说,非常期待去太空感受失重的乐趣。

01

今年35岁的江新林出生在河南开封,回顾自己成长为一名航天员的过程,江新林直言

自己是幸运的。

“从我自己本身来讲,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确实是赶上了好的时代。原先就是开坦克

的,有幸能够成为一名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也有幸能够参加航天员选拔,而且能够走到现

在。”

2006年,江新林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坦克驾驶员。大学毕业后的江新林参

加了空军招飞,从一名驾驶“陆地猛虎”驰骋的坦克驾驶员,转变成了一名驾驶“雄鹰”翱

翔蓝天的飞行员。在空军航空大学完成半年的飞行理论学习后,江新林开始学习飞行,第一

次驾驶战机飞越云端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带飞的过程中,就感觉到,一冲过云层,看到云上那种广袤的云非常平的时候,感觉

自己的心胸一下子就特别开阔那种感觉,就是天高任鸟飞的那种感觉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阳光一照,给我的感觉特别震撼。”

02

飞行生涯10年间,江新林共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能够驾驶

战机,守卫祖国海天,让江新林倍感自豪。2020年初,正在执行战斗值班任务的江新林接

到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的消息。

江新林一路顺利通过初选、复试、定选的层层筛选,成了第三批7名航天驾驶员之一,

开始了系统严苛的训练。

在从一名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过程中,高强度的训练让江新林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

为了预防空间运动病的发生概率,降低减轻空间运动病的症状程度而开展的前庭功能训练。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就是成绩一般化,应该是在二级水平,当时反应比较强烈,每次训

练都会有冒虚汗,然后头晕头胀,然后恶心,每次都基本上都在呕吐的边缘了,然后我们就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自己加练一下,就是不断刺激自己的前庭功能,现在的话也基本上能,就

是反应没那么强烈了,也能达到一级的水平了。”

03

江新林说开坦克可以体验到厚重感,开飞机可以感受到推背感,对于即将到来的6个月

飞行任务,自己会好好地去体会失重的感觉。

“非常期待,得感受一下这个太空失重这种乐趣了,还有在太空俯瞰我们美丽的星球,

找一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这种感觉肯定是非常期待。最期待的其实还是能够顺顺利利完

成任务,把任务做好。”

三、航天精神

(一)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二)中国航天 “三大精神”

1.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三)中国航天精神的当代价值

1.育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2.展文化魅力:树立强大文化自信

3.开创新之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

4.显精神之光:铸造民族复兴之魂

四、媒体锐评

在航天人的心中,有一种精神叫做“特别能吃苦”。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

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只要按下这个按钮,训练马上就会

终止。然而却没有一名航天员主动按下过这个按钮。多年以后,杨利伟在书中写

道:“当一件事儿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特

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不单指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

苦、战胜意志的困苦。可以说,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

又一代航天人。

相对于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暂而渺小。但也正因为生命和梦想的存

在,才让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机和意义。追逐梦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学理想和

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奋实践。仰望星空,会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人

们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该如何认识个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对国

家和历史的责任。把个体生命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

人的梦想放置于集体的梦想之中,不骄不馁、不断奋进,人生的意义必将更加深

邃。

五、范本速写

20年来,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

期驻留。20年来,载人飞船由独立飞行到停靠“天宫”空间实验室中期驻

留再到停靠“天宫”空间站长期驻留。20年来,空间实验由搭载于较小规

模的“神舟”轨道舱到搭载于中等规模的“天宫”空间实验室再到搭载于

“天宫”空间站这个大型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这二十年,依托长期积累

的技术基础和自主创新的扎实实践,中国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

术难关、推动了一项又一项航天技术转化,在多个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经历这非凡的二十年,中国航天的逐梦之路正在越走越远。

这一个个成就的背后,是人类面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精神。一代代中国航

天人以追逐梦想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壮志,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

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

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向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