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易涵衍)
NSCLC患者EGFR突变类型
为使患者尽可能地从最有效的治疗中受益,只要条件许可,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含腺癌成分的其
他类型肺癌患者都应当尝试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EGFR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p12-q22区上,包括28个外显子区域。
与NSCLC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
e,TK)区域的18~21号外显子上,包括30余种突变。
NSCLC患者EGFR突变类型
G719X基因突
变
亚洲NSCLC患者中,G719X突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2%~3%,是
18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对于G719X突变的患者,临床上使用二
代TKIs作为首选靶向药物预后或许更好。
E709X是发生于18外显子的少见敏感突变之一,约占EGFR突变
总数的1.5%。近年来发表的临床研究或个案报道中,E709X突变的患
E709X点突变
者对一代TKIs的疗效反应不一,或病情得到控制或出现疾病进展。二
代TKIs治疗E709X突变的NSCLC患者是否比一代TKIs更具生存优
势仍待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DelE709_T710insX是发生在第709位外显子上的缺失/插入突
DelE709_T710i
nsX点突变
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0.16%。目前尚缺乏关于
DelE709_T710insX对一代TKIs敏感程度的系统性研究。在临床应用
方面,二代TKIs对DelE709_T710insX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
疗效是否更好仍缺乏临床证据。
外显子19缺失突变超过20种,包括大的缺失突变、缺失合并点突变、
缺失并插入突变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的外显子747-750LREA模体
框内缺失,约占EGFR总突变类型的40%~50%。多项大型一线Ⅲ期临床
缺失突变
研究已证实,与传统化疗相比,一代TKIs如吉非替尼、厄洛替
尼可以明显提高Del19和L858R患者的客观有效率(超过
70%)、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达9~12个月)和总生存期(达20~24个
月)。
19外显子框内插入突变约占19外显子突变总数的2%,在EGFR突
框内插入突变
L747位点突变
变总数中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19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发生率低,目前
仅见个案报道。
目前临床报道的L747位点突变包括L747P和L747S两种。研究提示
18外显子
基因突变
19外显子
基因突变
我们19外显子L747位点突变对TKIs耐药程度高。
D761Y是除了T790M突变之外的少见获得性耐药突变,可以继发于
D761Y点突变
TKIs治疗后,也可见于未经TKIs治疗的患者;D761Y原发突变
少见,多与L858R或者Del19复合出现,也可继发于T790M耐
药突变的患者。
其他少见点突变
框内重复/插入
突变
略
EGFR20外显子框内重复/插入突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4%,为继
del19、L858R之后比例最多的EGFR突变类型。临床研究已证实,EGFR
外显子20插入突变中的绝大多数都对一、二代TKIs(吉非替尼、厄洛
替尼、阿法替尼)不敏感,总体有效率仅为3%~8%。
尽管吉非替尼、阿法替尼治疗NSCLC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
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客观缓解率也更好,但总有治疗
T790M点突变
过程(约6~12个月)中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和肿瘤复发。其中
50%的获得性耐药与T790M突变有关。原发性T790M耐药突变较少
见。
S768I在EGFR突变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5%~3%。多与Del19、
G719X、E709X、L861X等位点突变联合出现。一直以来S768I单突变
对一代TKIs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早期研究中,S768I突变类
型的NSCLC患者对一代TKIs敏感性不一,经TKIs治疗后或PFS、
OS延长,或较早表现出疾病进展。近来几项临床研究证明,
S768I点突变
S768I点突变同EGFRG719X、E709X突变相似,亦对一代TKIs中
度敏感,但敏感性不如经典的Del19和L858R突变;且研究亦证实与
一代TKIs相比,二代TKIs对S768I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提示我们
对S768I突变的患者,临床使用二代TKIs更能使患者生存获益。但是
众所周知,二代TKIs较一、三代TKIs毒副反应更重,因此用药时仍需
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
C797S/G点突
变
其他点突变
外显子20C797S/G突变发生于T790M耐药突变后6~17个月,为三
代TKIs获得性耐药突变。
略
L858R点突变是发生在EGFR第21位外显子的亮氨酸—精氨酸缺失,
L858R点突变
是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之一,约占亚洲NSCLC患者EGFR突变
总数的45%。多项研究已证实,L858R点突变为一线TKIs的敏感突变
类型。
目前研究报道的外显子21L861位点突变包括L861Q和L861R两种。
多项研究表明,L861Q单突变的临床特性与G719X、S768I、E709X相
L861点突变
似:对一代TKIs相对敏感,但敏感性低于经典的敏感性Del19/L858R突
变,且二代TKIs对L861Q单突变患者的疗效优于一代TKIs。关于
L861R点突变的临床报道较少见。
T854A点突变与L747S、D761Y点突变统称为“非T790M继发耐药突
T854A点突变
其他少见突变
变”,对于T854A单突变或复合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使用三代不
可逆性TKIs可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略
略
20外显子
基因突变
21外显子
基因突变
复合突变
略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易涵衍)
NSCLC患者EGFR突变类型
为使患者尽可能地从最有效的治疗中受益,只要条件许可,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含腺癌成分的其
他类型肺癌患者都应当尝试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EGFR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p12-q22区上,包括28个外显子区域。
与NSCLC相关的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
e,TK)区域的18~21号外显子上,包括30余种突变。
NSCLC患者EGFR突变类型
G719X基因突
变
亚洲NSCLC患者中,G719X突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2%~3%,是
18外显子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对于G719X突变的患者,临床上使用二
代TKIs作为首选靶向药物预后或许更好。
E709X是发生于18外显子的少见敏感突变之一,约占EGFR突变
总数的1.5%。近年来发表的临床研究或个案报道中,E709X突变的患
E709X点突变
者对一代TKIs的疗效反应不一,或病情得到控制或出现疾病进展。二
代TKIs治疗E709X突变的NSCLC患者是否比一代TKIs更具生存优
势仍待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DelE709_T710insX是发生在第709位外显子上的缺失/插入突
DelE709_T710i
nsX点突变
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0.16%。目前尚缺乏关于
DelE709_T710insX对一代TKIs敏感程度的系统性研究。在临床应用
方面,二代TKIs对DelE709_T710insX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
疗效是否更好仍缺乏临床证据。
外显子19缺失突变超过20种,包括大的缺失突变、缺失合并点突变、
缺失并插入突变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的外显子747-750LREA模体
框内缺失,约占EGFR总突变类型的40%~50%。多项大型一线Ⅲ期临床
缺失突变
研究已证实,与传统化疗相比,一代TKIs如吉非替尼、厄洛替
尼可以明显提高Del19和L858R患者的客观有效率(超过
70%)、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达9~12个月)和总生存期(达20~24个
月)。
19外显子框内插入突变约占19外显子突变总数的2%,在EGFR突
框内插入突变
L747位点突变
变总数中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19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发生率低,目前
仅见个案报道。
目前临床报道的L747位点突变包括L747P和L747S两种。研究提示
18外显子
基因突变
19外显子
基因突变
我们19外显子L747位点突变对TKIs耐药程度高。
D761Y是除了T790M突变之外的少见获得性耐药突变,可以继发于
D761Y点突变
TKIs治疗后,也可见于未经TKIs治疗的患者;D761Y原发突变
少见,多与L858R或者Del19复合出现,也可继发于T790M耐
药突变的患者。
其他少见点突变
框内重复/插入
突变
略
EGFR20外显子框内重复/插入突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4%,为继
del19、L858R之后比例最多的EGFR突变类型。临床研究已证实,EGFR
外显子20插入突变中的绝大多数都对一、二代TKIs(吉非替尼、厄洛
替尼、阿法替尼)不敏感,总体有效率仅为3%~8%。
尽管吉非替尼、阿法替尼治疗NSCLC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
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客观缓解率也更好,但总有治疗
T790M点突变
过程(约6~12个月)中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和肿瘤复发。其中
50%的获得性耐药与T790M突变有关。原发性T790M耐药突变较少
见。
S768I在EGFR突变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5%~3%。多与Del19、
G719X、E709X、L861X等位点突变联合出现。一直以来S768I单突变
对一代TKIs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早期研究中,S768I突变类
型的NSCLC患者对一代TKIs敏感性不一,经TKIs治疗后或PFS、
OS延长,或较早表现出疾病进展。近来几项临床研究证明,
S768I点突变
S768I点突变同EGFRG719X、E709X突变相似,亦对一代TKIs中
度敏感,但敏感性不如经典的Del19和L858R突变;且研究亦证实与
一代TKIs相比,二代TKIs对S768I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提示我们
对S768I突变的患者,临床使用二代TKIs更能使患者生存获益。但是
众所周知,二代TKIs较一、三代TKIs毒副反应更重,因此用药时仍需
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
C797S/G点突
变
其他点突变
外显子20C797S/G突变发生于T790M耐药突变后6~17个月,为三
代TKIs获得性耐药突变。
略
L858R点突变是发生在EGFR第21位外显子的亮氨酸—精氨酸缺失,
L858R点突变
是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之一,约占亚洲NSCLC患者EGFR突变
总数的45%。多项研究已证实,L858R点突变为一线TKIs的敏感突变
类型。
目前研究报道的外显子21L861位点突变包括L861Q和L861R两种。
多项研究表明,L861Q单突变的临床特性与G719X、S768I、E709X相
L861点突变
似:对一代TKIs相对敏感,但敏感性低于经典的敏感性Del19/L858R突
变,且二代TKIs对L861Q单突变患者的疗效优于一代TKIs。关于
L861R点突变的临床报道较少见。
T854A点突变与L747S、D761Y点突变统称为“非T790M继发耐药突
T854A点突变
其他少见突变
变”,对于T854A单突变或复合突变的NSCLC患者一线使用三代不
可逆性TKIs可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略
略
20外显子
基因突变
21外显子
基因突变
复合突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