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永英光)
2019年第6期
科学管理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徐忠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橡胶处 北京 100728
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分类、微观结构特点及形成机理、物理机械性能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 微观形貌 物理机械性能
TPV是由高含量的交联橡胶作为连续相,热塑性塑
料作为分散相,通过动态硫化方法制备,这是一种特
殊的聚合物反应性共混技术。TPV近些年已经吸引了
大量的关注,并在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里广泛应
用。近年来,TPV由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需求,成为
替代不可回收的石油基的热固型橡胶的增长最快的弹
性体。
传统的橡胶制品因为化学交联的原因具有较高的
弹性和力学性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例如轮
胎、汽车密封和悬挂系统、工业垫圈垫片等。但也正
由于橡胶的化学交联特点,使其难以回收使用,产生
了大量的橡胶废弃物。热塑性动态硫化弹性体(TPV)
是一种特殊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是由橡胶和热塑
性树脂共混的同时,在高剪切力和温度的作用下,
橡胶被就地硫化而形成的,含量少的热塑性塑料为
连续相,硫化的橡胶粒子作为分散相分散在热塑性基
体树脂中。其具有突出的优点,在室温时具有热固性
硫化橡胶的弹性,高温时又可以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
工,且可以回收使用,因此可以代替传统的橡胶用于
工业领域。这种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的热塑性复合
材料,最早是由Gessler在其专利中披露,随后Fischer
采用Gessler的工艺制备出了部分交联的EPDM/聚烯烃
动态硫化胶。1980年,全硫化的EPDM/PP动态硫化胶
(TPV)首次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的Coran A Y博士制备
出来并实现了工业化,TPV中的塑料和橡胶的比例可
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因此赋予了这种材料性能上的
可调控性。我国对于TPV的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北
京化工学院的朱玉俊开始对动态硫化EPDM/PP进行研
究,1985年长春应化所的殷敬华申请了第一件动态硫
化EPDM/PP的专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我国已经
实现动态硫化EPDM/PP TPV的工业化生产,主要用于
汽车工业(管、密封条、护套等)。但是,我国对特
种TPV的相关研究不足,还未见有工业化的特种TPV产
品面世。
1 TPV的分类
自1962年Gessler提出动态硫化的概念并申请专利
后,七十年代后期Coran和Pate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
展,用11种不同类型的橡胶 (EVA, NBR, EPDM, CPE等)
和9种不同的塑料 (PS, SAN, PA6, PA66)等,研发制备了
75种不同应用范围的TPV,活跃了TPV的研究领域。随
着TPV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升级,不同种类的TPV被制
备出来,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不同领域。
1.1 通用TPV
以EPDM和PP为基材的TPV是最早制备且实现工
业化的TPV。国内外对EPDM/PP TPV的研究,橡塑比
大多在50/50~80/20之间,一般选用过氧化物、酚醛树
脂或者硫磺作为硫化体系。EPDM/PP TPV具有较好的
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可用常规热塑性塑料的加
工设备进行吹塑、注塑、挤出等加工操作制备需要的
产品,在汽车、工业、饮用水系统等领域代替热固性
EPDM和PVC,应用广泛。
Uthaipan和盛健等人使用过氧化物做硫化剂,制备
了POE/PP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因其力学性能与
EPDM/PP TPV相当,价格上又有优势,POE/PP TPV也
可像EPDM/PP TPV一样用于多个领域。
Manleh等使用NR做为橡胶相,制备了动态硫化NR/
PP TPV。Thitithammawong等研究了不同过氧化物交联
剂对NR/PP TPV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TPV不仅具有优
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低的压缩永
久变形,而且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Pichaiyut等
研究了不同种类及用量的相容剂对马来酸酐接枝天然
橡胶/高密度聚乙烯 (MNR/PP TPV) 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MNR/HDPE TPV的力
学性能。
1.2 特殊TPV
为了满足医疗、耐油、气密性、耐高温等许多领
域的特殊要求,特殊性能TPV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
注。
2004年,美国Multibase/Dow corning公司推出了以
硅橡胶/PA、硅橡胶/TPU和硅橡胶/聚烯烃为橡塑基材
的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SiV。TPU基的TPSiV因为具
有细腻柔软、耐老化性好、接触舒适、抗高温性好等
优良特性,成为各种高档表带的最佳选择材料,例
如目前国内销量最好的小米智能手环,其腕带材料
用的就是道康宁公司的TPSiV,此外,华为智能手环
AF500、B1-Honor,Fitbit Flex,三星Galaxy Gear等产品
的腕带也都用到这种材料。PA基的TPSiV具有较高的
硬度,可在高于130oC的条件下长期使用,目前主要用
于汽车刹车管。聚烯烃基的TPSiV具有柔软、抗UV、
耐高低温性能优异,而且能够与PP、PE等聚烯烃类材
料进行二次注射包覆成型,广泛应用于婴儿用品、牙
刷、水杯握把等日用消费品。
杜邦公司开发出了以耐油为主要特点的ETPV材
料。该材料是以乙烯-丙烯酸酯橡胶 (AEM) 为橡胶相,
以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TPEE) 为塑料相的动态硫化
TPV材料。ETPV兼具了AEM 和TPEE两者的特点:耐
热老化性能优异,150oC老化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拉伸强
度和断裂伸长率,耐油性优异,回弹性好,耐候性优
良,与多种热塑性塑料的二次粘结性好。可广泛应用
于汽车燃油通风管、空气制动软管、点火线护套等汽
377
科学管理
车零部件。基于耐油性为目的的TPV的研发,除了上
述AEM/TPEE体系外,学者对丁腈橡胶 (NBR)/PP体系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3年,Coran使用增容技术制
备了具有耐油性的NBR/PP TPV,随后美国Monsanto公
司 (现为Exxonmobil公司) 实现了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商品名为Geolast。国内对NBR/PP TPV的研究较多,王
兰等研究了三乙烯四胺 (TET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MP)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 对NBR/PP TPV增容效果的
影响,TETA/MP/XNBR在170℃下生成PP-NBR嵌段共
聚物起到增容效果。
基于丁基橡胶 (IIR) 和尼龙 (PA) 都具有高气密性
的特点,采用这两种材料制备的热塑性动态硫化胶也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IIR/PA TPV具有良好的气密
性,可用作轮胎气密层和冰箱软管。JDV Dyke等研
究了丁基橡胶类型对丁基橡胶/PA共混物性能影响,
结果表明:相比于BIIR/PA12 TPV和IIR/PA12 TPV,
CIIR/PA12 TPV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橡胶的门尼粘度和不饱和度对TPV的性能影响较小;
扫描电镜显示,与PA12的相容性从好到差依次是
CIIR>BIIR>IIR。JDV Dyke等还研究了CIIR/PA12 TPV
与简单CIIR/PA12简单共混物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所有动态硫化TPV的力学性能都优于未硫化简单共混
物;溶胀试验表明,少量的硫化剂用量即可得到高硫
化程度的CIIR/PA12 TPV。国内学者也对IIR/PA TPV体
系进行了研究,Ning等研究了三种不同增容剂对BIIR/
PA12 TPV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PP-g-MAH的增
容作用最好,使用其增容的BIIR/PA12 TPV中橡胶相微
粒尺寸更小且分散更均匀,因此该体系物理机械性能
最优;此外还研究了填料CaCO3对BIIR/PA12 TPV性能
的影响,填料CaCO3对BIIR/PA12有补强作用,体系拉
伸强度随着CaCO3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它主要集中
在增塑剂、增容剂、硫化体系等对IIR/PA体系物理性
能、流变性能及气密性的影响方面。
2 TPV的微观结构特点及形成机理
2.1 TPV的微观结构特点和表征方法
TPV的微观结构指的是橡胶相的交联程度,相区
尺寸,橡胶颗粒网络结构,塑料带的厚度,橡胶和塑
料的界面,以及塑料相的结晶度,这些都能显著影响
TPV的性能。橡胶相的交联程度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表
征,最常用的是平衡溶胀和固体核磁共振。体积溶胀
率和TPV中橡胶凝胶含量能用来量化橡胶相的交联程
度。拉曼光谱可以用来测定TPV中每种成分的组成。
TPV中橡胶相的尺寸,塑料带的厚度以及橡塑界面可
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直接表征。橡胶和塑料相的
界面厚度可以通过AFM测量橡胶相对塑料基质的粘附
力和系数的变化范围进行表征。利用聚焦离子束对样
品表面进行刻蚀能增加TPV两相间的形貌对比,再用
AFM进行形貌分析。通过对TPV进行崩解试验和橡胶
过程分析RPA,可以间接表征橡胶颗粒网络的结构。
塑料相的结晶度可以通过DSC和XRD进行表征。晶体
形态主要通过PLM,SEM和AFM进行表征。TPV中两相
378
2019年第6期
间操作油的分布通常通过TEM,形貌分析,SPM,固
态核磁表征,AFM,DMTA,DSC和STEM等方式进行
估算。
2.2 TPV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
大量研究关注于TPV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微观结
构形成的机理,并着重于对制备高性能TPV非常重要
的两点:塑料基质中橡胶相的相反转和良好的分布。
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提出了三种典型的相反转的机
理。Machado等人首先提出了EPDM/PP TPV中相反转的
机理。他们的研究提到,在橡胶相交联之前,由于高
橡塑比,塑料相分散在连续的橡胶相中。由于橡胶相
交联度的增加导致的粘度增加,一种双连续的结构在
动态硫化的早期形成。相反转通常经历一个双连续的
结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由
于橡胶相粘度和剪切应力的快速增加,连续的橡胶相
逐渐被拉长成为纤维状结构,然后被破碎成分散于塑
料基质中的微米球,从而导致了相反转。后来,又有
关于NR/HDPE和EVA/PLA TPV的类似的机理的报道。
图1 EPDM/PP共混物动态硫化过程中相反转的相貌发展机理
Goharpey等人提出了另一种机理,如图2所示。在
交联之前,橡胶相破裂成为橡胶微粒。在动态硫化过
程中,橡胶相由于原位交联无法合并在一起,而转化
为橡胶微粒。这些橡胶微粒会相互团聚从而形成橡胶
微粒聚集体。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两相间的界面粘
附力增大,橡胶微球在高硫化程度下尺寸变小,导致
橡胶微球的聚集体分散成为单个的橡胶微球,因此完
成了相反转。Gohs等人做了类似机理的报道。
图2 EPDM/PP共混物在动态硫化过程中的发展示意图
在交联之前,PP分散于EPDM基体中(如图3a所
示)。在动态硫化的最初阶段,EPDM相在剪切应力作
用下破碎成微球。由于橡胶相硫化程度不均匀,具有
更高交联程度的微球转化为纳米微球,这些纳米微球
不能结合,只能形成纳米微球团聚体,然而另外一些
具有较低交联程度的微球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
橡胶聚合体。在这种情况下,EPDM/PP共混物形成一
种双连续的结构(见图3b)。当交联程度增大时,所
2019年第6期
有的EPDM微粒都转化为纳米微球,不会再结合在一起
而是自发地形成EPDM纳米微球团聚体,从而导致相反
转(见图3c)。如此,相反转取决于橡胶纳米微球的
形成和团聚。如同Antune等人提出来的,这种结果能
够解释为什么在EPDM/PP TPV中宽范围的橡塑粘度比
中,相反转都能发生。热力学上来说,交联的橡胶纳
米微球的团聚会自发的发生。当动态硫化进一步发生
时,EPDM纳米微球团聚成更大的EPDM纳米微粒而不
是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导致PP带厚度的增加并弱化了
橡胶颗粒网络。在动态硫化的最后阶段,当作用于橡
胶纳米微球聚集体的流体动力与橡胶纳米微球之间的
凝聚力相等时,EPDM纳米微球的团聚被终止。
图3 动态硫化过程中TPV的形貌发展示意图。a-d:EPDM/PP TPV
(黄色区域代表PP相,蓝色区域代表EPDM相)。a’-d’:BIIR/
PA12 TPV(黄色区域代表BIIR相,蓝色区域代表PA12相)。
此外,具有良好相容性的BIIR/PP TPV展现出与
EPDM/PP TPV相类似的相反转机理。BIIR微粒是BIIR
纳米微球的团聚体,并且相反转依赖于BIIR纳米微球
的形成和团聚。由于在动态硫化过程中BIIR和PP之间
的相容性增加,BIIR/PP共混物的交联网络里发现了大
量的独立的BIIR纳米微球。另一方面,由于在动态硫
化的后期,BIIR的表面张力降低导致了橡胶团聚体的
内聚能的降低,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使得BIIR团聚
体尺寸的降低。
一个ATBN和PP-g-MAH增容的NBR/PP TPV的研究
进行了类似机理的报道。证实了在NBR/PP TPV中NBR
微粒是由更小直径的次级的NBR纳米微球团聚形成,
而且相反转由这些次级的NBR纳米微球团聚的生成来
控制。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NBR微粒团聚体的尺寸
降低,这可能是由在动态硫化的后期NBR团聚体内聚
能的降低引起。
对于橡胶相和塑料相之间相容性较差的TPV体系,
例如BIIR/PA12 TPV,相反转的机理类似于Machado
等人提出来的机理,如图3a’-d’所示。在动态硫
化之前,低含量的PA12分散于连续相的BIIR中(见
图3a’)。在起始阶段,由于交联度较低,在剪切应
力作用下,BIIR的破碎和结合同时发生。随着动态硫
化的进行,BIIR的交联度快速增加。具有高交联度的
BIIR颗粒在破碎后无法结合在一起,而具有低交联度
的BIIR可以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双连续形貌的形
成(见图3b’)。随着动态硫化的进一步发生,具有
高交联度的破碎BIIR无法结合而是在PA12基体中形
成分散相,导致了相反转(见图3c’)。由于BIIR和
PA12之间很差的相容性,BIIR相区域的尺寸为几个微
米。随着动态硫化的进一步进行,这些BIIR颗粒在剪
切应力的作用下破碎成更小的不规则的颗粒。
科学管理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动态硫化体系,由于
塑料和橡胶的种类、相容性、配比等因素存在巨大的差
异,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可能形成不同的微观形貌。
3 TPV的物理机械性能
3.1 弹性回复
TPV与其终端应用最相关的性能是其弹性回复和拉
伸性能。TPV在拉伸或者压缩后通常都具有良好的弹性
回复性能。但是由于TPV的连续相为半结晶的塑料,其
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倾向于产生不可回复的塑性变形,
因此,为什么其主要性能是由作为分散相的弹性体决定
而不是由连续相的塑料决定成为人们需要弄清楚的一个
问题。Kikuchi等人首次讨论了TPV的弹性回复性能的物
理根源,建立了PP/EPDM基的TPV在拉伸条件下的变形
行为模型。他们提出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橡胶粒子附近
的很薄的一层PP韧带。即使宏观应变>100%,韧带在施
加应力的垂直方向仍保持在屈服应变以下。因为这些未
发生变形的韧带保持了相等的应力,它们起到了橡胶粒
子之间的连接点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假连续性弹性
相。逐渐增加的应力使基体树脂较厚的部分逐渐变形,
从而使较薄的韧带层超出屈服应力从而出现塑性变形,
这一二维模型随后通过拉伸测试过程中的红外二向色性
得到实验证实。通过模拟TPV在拉伸状态下的变形行为
展示了韧带层的重要性,而且研究表明,韧带层越薄,
TPV的弹性回复性越好。
还需指出的是,尽管交联橡胶相在卸载应力后表
现出几乎瞬时的回复,但是半结晶的热塑性基体相的
变形是由粘弹性控制的,因此TPV的拉伸永久变形和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对时间和温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最终的永久变形程度依赖于变形的橡胶粒子与基体树
脂韧带层之间搭扣的能力,从而回复至其原始形态。
如上所述,越薄的基体树脂韧带层将赋予TPV材料越
好的弹性回复性能,基体树脂韧带层的厚度与橡胶粒
子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橡胶粒子尺寸越小,弹
性回复性能越好,已经有研究人员对橡胶粒子尺寸对
TPV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报道,例如L’Abee等人通
过调节动态硫化过程中混合器的转速制备了具有不同
橡胶粒子尺寸的TPV,研究了橡胶粒子平均尺寸对拉
伸强度、弹性和熔融加工性的影响,为控制TPV材料
性能-加工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指导,结果表明橡胶粒子
尺寸是调节TPV物理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一个重
要参数,橡胶粒子尺寸减小则拉伸强度和弹性提高,
但是加工性能变差。
3.2 拉伸性能
TPV的拉伸性能主要依赖于组成比例、橡胶相交联
密度、橡胶粒子的分散和相筹尺寸等。Coran等人研究
了EPDM/PP 共混物中橡胶粒子尺寸对混合物拉伸性能
的影响,其方法是将不同尺寸的预交联橡胶粒子加入
PP树脂中进行熔融混合,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
长率随着橡胶粒子尺寸的减小而提高,Coran将拉伸强
度的提高归因于材料缺陷尺寸的降低,他提出了橡胶
粒子作为缺陷从而引发材料宏观失效的假定。Araghi通
过动态硫化的方法,研究了橡胶粒子尺寸对EPDM/PP
TPV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硫化过程中螺杆转速
379
科学管理
的调节来调节橡胶粒子的尺寸。得到的结果同Coran等
得到的结果一致,但Araghi认为,拉伸强度的提高,主
要是由于:橡胶粒子尺寸的减小形成了很多的应力集
中点,从而形成对裂纹发展的更有效控制,最终使拉
伸性能提高。然而,众所周知,PP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室温和低的应变速率)的失效机制主要是由于剪切屈
服而不是裂纹。尽管Coran和Araghi提供的数据比较可
信,但没有实验证据来支持他们关于橡胶粒子影响的
解释。此外,由于TPV的变形行为研究的很少,其在
拉伸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也很难被理解。
2019年第6期
geometry catalyst technology[J].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ing,
1995, 51(6):21-23.
[6]朱玉俊, 徐固, 赵晓温. 聚烯烃系共混型动态硫化
法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及有关性能探讨[J]. 特种橡胶制品,
1984(3):11-19.
[7]殷敬华, 黄葆同, 等. 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
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 CN1002137, 1988.
[8]Coran A.Y., Das B., Patel R. P.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of olefin rubber and polyolefin resin[P].
US4130535, 1978.
[9]Coran, A.Y., Patel R. P., Williams D. Rubber-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Part VI. The Swelling of
Vulcanized Rubber-Plastic Compositions in Fluids[J]. 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1982, 55(4):1063-1077.
[10]Yao P, Wu H, Ning N, Zhang L, Tian H, Wu Y,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bromo-isobutylene–isoprene
rubber/polyamide 12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toward recyclable
inner liners for green tires. RSCAdv 2016;6:30004–13.
[11]Wu H, Tian M, Zhang L, Tian H, Wu Y, Ning N, et
al. New understanding of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TPV) during dynamicvulcanization. ACS Sustain
Chem Eng 2015;3:26–32.
[12]Ning N, Hua Y, Wu H, Zhang L, Wu S, Tian M, et
al. Novel heat andoil-resistant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based
on ethylene-vinyl acetaterubber/poly(vinylidene fluoride). RSC
Adv 2016;6:91594–602.
[13]Yao P, Wu H, Ning N, Zhang L, Tian H, Wu Y, et
al. Properties and unique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dynamically
vulcanizedbromo-isobutylene-isoprene rubber/polypropylene
thermoplasticelastomer. RSC Adv 2016;6:11151–60.
[14]Ning N, Hu L, Yao P, Wu H, Han J, Zhang L, et al.
Study on the microstructureand properties of bromobutyl rubber
(BIIR)/polyamide-12 (PA12)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TPVs).
J Appl Polym Sci 2016;133(43043):1–8.
4 小结
TPV作为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是橡胶领域绿色环
保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满足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专
用化和功能化的技术发展方向。TPV的微观结构对其性
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TPV的分类、微观结构特点
及形成机理、物理机械性能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Korodi T., Marcu N. Polyurethane microcellular
elastomers: 1.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oly(ethylene-butylene adipate)
based systems[J]. Polymer, 1983, 24(10):1321-1326.
[2]Bouma K., Groot G.M.M., Feijen J., et al.
Polyesteramides based on PET and nylon 2,T:Part 3.
Properties[J]. Polymer, 2000. 41(11):3965-3974.
[3]佘庆彦,田洪池,韩吉彬, 等.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与产业化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2):24。
[4]郑略, 杨晋涛, 钟明强. 低硬度动态硫化热塑
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1(2):277-281.
[5]Chum P. S., Kao C. I., Knight G. W. 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s in polyolefins made by constrained
(上接第376页)
叠包率,至动力电缆侧采用1/2叠包率缠绕。到绝缘层
压紧套落差台阶用胶带作平滑过渡,严禁用手搓捻过
渡。连续绕包到超出连接套另一端50mm的地方断开,
重新从引接电缆方向绕包第二层,起点从第一层绕包
始点10mm外开始缠绕,到覆盖第一层10mm后断开,
依次单向绕包共7层,每层覆盖10mm。聚全氟乙烯压
敏胶带不能缠绕到护套层上;
(3)用聚四氟乙烯压敏胶带缠绕时,长度拉伸至
原胶带长度的200%~225%,且由聚全氟乙烯压敏胶带
端部10mm外开始缠起,全部采用1/2叠包率,单向缠绕
方向从井底至井口方向逐层覆盖缠绕,每层覆盖前一
层10mm,前4层不能缠上护套层,第5-6层缠至护套层
根部;(4)用玻璃丝胶带单根1/2叠包缠绕全长,共
绕包2层;
(5)将三相合拢,整形,要求平直,在外层用单
面玻璃丝带,1/2叠包一层;
在铠皮上打孔,穿人细铁丝将铠皮固定,并将多余铠
皮剪掉。最后用木槌对铠皮缠绕部分进行整形。
3 潜油电缆连接工艺检查
用兆欧表对整盘电缆的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
进行测量,在常温环境下,90℃电缆绝缘不低于
2000MΩ,120℃/150℃电缆绝缘不低于1500MΩ。测
试完毕后要充分放电,三直流电阻不平衡度不大于
2%。
将测试合格的电缆盘到滚筒上,并在引接电缆头
加装“O”形密封圈并拧紧护盖。
4 结束语
通过对潜油电缆连接工艺的标准化,实现对现场
重复性维修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维修作业质
量,从而实现安全、技术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董高峰.难粘塑料的表面处理[J].有机氟工
业,2005(3) : 26-28.
[2] 邓建明.海上潜油电泵作业手册[M].第二版.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3] 盖景琳, 段献斌, 等. 影响潜油电泵可靠性的主要
因素-潜油电缆故障分析[J]. 山东电大学报, 1996(4): 42-
44.
2.5 铠装
准备好电缆铠皮,将铠皮的一端穿人铠皮缠统器,
通过导向滑轮从另一端引出,并用钢丝钳将铠皮的一
端夹在需要缠绕铠皮的一端电缆上。缠绕方向遵循由
井下至井口顺向缠绕,铠皮要求包紧包实,缠至最后
380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永英光)
2019年第6期
科学管理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徐忠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橡胶处 北京 100728
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分类、微观结构特点及形成机理、物理机械性能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 微观形貌 物理机械性能
TPV是由高含量的交联橡胶作为连续相,热塑性塑
料作为分散相,通过动态硫化方法制备,这是一种特
殊的聚合物反应性共混技术。TPV近些年已经吸引了
大量的关注,并在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里广泛应
用。近年来,TPV由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需求,成为
替代不可回收的石油基的热固型橡胶的增长最快的弹
性体。
传统的橡胶制品因为化学交联的原因具有较高的
弹性和力学性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例如轮
胎、汽车密封和悬挂系统、工业垫圈垫片等。但也正
由于橡胶的化学交联特点,使其难以回收使用,产生
了大量的橡胶废弃物。热塑性动态硫化弹性体(TPV)
是一种特殊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是由橡胶和热塑
性树脂共混的同时,在高剪切力和温度的作用下,
橡胶被就地硫化而形成的,含量少的热塑性塑料为
连续相,硫化的橡胶粒子作为分散相分散在热塑性基
体树脂中。其具有突出的优点,在室温时具有热固性
硫化橡胶的弹性,高温时又可以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
工,且可以回收使用,因此可以代替传统的橡胶用于
工业领域。这种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的热塑性复合
材料,最早是由Gessler在其专利中披露,随后Fischer
采用Gessler的工艺制备出了部分交联的EPDM/聚烯烃
动态硫化胶。1980年,全硫化的EPDM/PP动态硫化胶
(TPV)首次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的Coran A Y博士制备
出来并实现了工业化,TPV中的塑料和橡胶的比例可
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因此赋予了这种材料性能上的
可调控性。我国对于TPV的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北
京化工学院的朱玉俊开始对动态硫化EPDM/PP进行研
究,1985年长春应化所的殷敬华申请了第一件动态硫
化EPDM/PP的专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我国已经
实现动态硫化EPDM/PP TPV的工业化生产,主要用于
汽车工业(管、密封条、护套等)。但是,我国对特
种TPV的相关研究不足,还未见有工业化的特种TPV产
品面世。
1 TPV的分类
自1962年Gessler提出动态硫化的概念并申请专利
后,七十年代后期Coran和Pate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
展,用11种不同类型的橡胶 (EVA, NBR, EPDM, CPE等)
和9种不同的塑料 (PS, SAN, PA6, PA66)等,研发制备了
75种不同应用范围的TPV,活跃了TPV的研究领域。随
着TPV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升级,不同种类的TPV被制
备出来,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不同领域。
1.1 通用TPV
以EPDM和PP为基材的TPV是最早制备且实现工
业化的TPV。国内外对EPDM/PP TPV的研究,橡塑比
大多在50/50~80/20之间,一般选用过氧化物、酚醛树
脂或者硫磺作为硫化体系。EPDM/PP TPV具有较好的
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可用常规热塑性塑料的加
工设备进行吹塑、注塑、挤出等加工操作制备需要的
产品,在汽车、工业、饮用水系统等领域代替热固性
EPDM和PVC,应用广泛。
Uthaipan和盛健等人使用过氧化物做硫化剂,制备
了POE/PP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因其力学性能与
EPDM/PP TPV相当,价格上又有优势,POE/PP TPV也
可像EPDM/PP TPV一样用于多个领域。
Manleh等使用NR做为橡胶相,制备了动态硫化NR/
PP TPV。Thitithammawong等研究了不同过氧化物交联
剂对NR/PP TPV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TPV不仅具有优
异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低的压缩永
久变形,而且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Pichaiyut等
研究了不同种类及用量的相容剂对马来酸酐接枝天然
橡胶/高密度聚乙烯 (MNR/PP TPV) 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MNR/HDPE TPV的力
学性能。
1.2 特殊TPV
为了满足医疗、耐油、气密性、耐高温等许多领
域的特殊要求,特殊性能TPV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
注。
2004年,美国Multibase/Dow corning公司推出了以
硅橡胶/PA、硅橡胶/TPU和硅橡胶/聚烯烃为橡塑基材
的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SiV。TPU基的TPSiV因为具
有细腻柔软、耐老化性好、接触舒适、抗高温性好等
优良特性,成为各种高档表带的最佳选择材料,例
如目前国内销量最好的小米智能手环,其腕带材料
用的就是道康宁公司的TPSiV,此外,华为智能手环
AF500、B1-Honor,Fitbit Flex,三星Galaxy Gear等产品
的腕带也都用到这种材料。PA基的TPSiV具有较高的
硬度,可在高于130oC的条件下长期使用,目前主要用
于汽车刹车管。聚烯烃基的TPSiV具有柔软、抗UV、
耐高低温性能优异,而且能够与PP、PE等聚烯烃类材
料进行二次注射包覆成型,广泛应用于婴儿用品、牙
刷、水杯握把等日用消费品。
杜邦公司开发出了以耐油为主要特点的ETPV材
料。该材料是以乙烯-丙烯酸酯橡胶 (AEM) 为橡胶相,
以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TPEE) 为塑料相的动态硫化
TPV材料。ETPV兼具了AEM 和TPEE两者的特点:耐
热老化性能优异,150oC老化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拉伸强
度和断裂伸长率,耐油性优异,回弹性好,耐候性优
良,与多种热塑性塑料的二次粘结性好。可广泛应用
于汽车燃油通风管、空气制动软管、点火线护套等汽
377
科学管理
车零部件。基于耐油性为目的的TPV的研发,除了上
述AEM/TPEE体系外,学者对丁腈橡胶 (NBR)/PP体系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3年,Coran使用增容技术制
备了具有耐油性的NBR/PP TPV,随后美国Monsanto公
司 (现为Exxonmobil公司) 实现了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商品名为Geolast。国内对NBR/PP TPV的研究较多,王
兰等研究了三乙烯四胺 (TET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MP)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 对NBR/PP TPV增容效果的
影响,TETA/MP/XNBR在170℃下生成PP-NBR嵌段共
聚物起到增容效果。
基于丁基橡胶 (IIR) 和尼龙 (PA) 都具有高气密性
的特点,采用这两种材料制备的热塑性动态硫化胶也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IIR/PA TPV具有良好的气密
性,可用作轮胎气密层和冰箱软管。JDV Dyke等研
究了丁基橡胶类型对丁基橡胶/PA共混物性能影响,
结果表明:相比于BIIR/PA12 TPV和IIR/PA12 TPV,
CIIR/PA12 TPV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橡胶的门尼粘度和不饱和度对TPV的性能影响较小;
扫描电镜显示,与PA12的相容性从好到差依次是
CIIR>BIIR>IIR。JDV Dyke等还研究了CIIR/PA12 TPV
与简单CIIR/PA12简单共混物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所有动态硫化TPV的力学性能都优于未硫化简单共混
物;溶胀试验表明,少量的硫化剂用量即可得到高硫
化程度的CIIR/PA12 TPV。国内学者也对IIR/PA TPV体
系进行了研究,Ning等研究了三种不同增容剂对BIIR/
PA12 TPV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PP-g-MAH的增
容作用最好,使用其增容的BIIR/PA12 TPV中橡胶相微
粒尺寸更小且分散更均匀,因此该体系物理机械性能
最优;此外还研究了填料CaCO3对BIIR/PA12 TPV性能
的影响,填料CaCO3对BIIR/PA12有补强作用,体系拉
伸强度随着CaCO3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它主要集中
在增塑剂、增容剂、硫化体系等对IIR/PA体系物理性
能、流变性能及气密性的影响方面。
2 TPV的微观结构特点及形成机理
2.1 TPV的微观结构特点和表征方法
TPV的微观结构指的是橡胶相的交联程度,相区
尺寸,橡胶颗粒网络结构,塑料带的厚度,橡胶和塑
料的界面,以及塑料相的结晶度,这些都能显著影响
TPV的性能。橡胶相的交联程度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表
征,最常用的是平衡溶胀和固体核磁共振。体积溶胀
率和TPV中橡胶凝胶含量能用来量化橡胶相的交联程
度。拉曼光谱可以用来测定TPV中每种成分的组成。
TPV中橡胶相的尺寸,塑料带的厚度以及橡塑界面可
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直接表征。橡胶和塑料相的
界面厚度可以通过AFM测量橡胶相对塑料基质的粘附
力和系数的变化范围进行表征。利用聚焦离子束对样
品表面进行刻蚀能增加TPV两相间的形貌对比,再用
AFM进行形貌分析。通过对TPV进行崩解试验和橡胶
过程分析RPA,可以间接表征橡胶颗粒网络的结构。
塑料相的结晶度可以通过DSC和XRD进行表征。晶体
形态主要通过PLM,SEM和AFM进行表征。TPV中两相
378
2019年第6期
间操作油的分布通常通过TEM,形貌分析,SPM,固
态核磁表征,AFM,DMTA,DSC和STEM等方式进行
估算。
2.2 TPV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
大量研究关注于TPV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微观结
构形成的机理,并着重于对制备高性能TPV非常重要
的两点:塑料基质中橡胶相的相反转和良好的分布。
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提出了三种典型的相反转的机
理。Machado等人首先提出了EPDM/PP TPV中相反转的
机理。他们的研究提到,在橡胶相交联之前,由于高
橡塑比,塑料相分散在连续的橡胶相中。由于橡胶相
交联度的增加导致的粘度增加,一种双连续的结构在
动态硫化的早期形成。相反转通常经历一个双连续的
结构。在动态硫化过程中,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由
于橡胶相粘度和剪切应力的快速增加,连续的橡胶相
逐渐被拉长成为纤维状结构,然后被破碎成分散于塑
料基质中的微米球,从而导致了相反转。后来,又有
关于NR/HDPE和EVA/PLA TPV的类似的机理的报道。
图1 EPDM/PP共混物动态硫化过程中相反转的相貌发展机理
Goharpey等人提出了另一种机理,如图2所示。在
交联之前,橡胶相破裂成为橡胶微粒。在动态硫化过
程中,橡胶相由于原位交联无法合并在一起,而转化
为橡胶微粒。这些橡胶微粒会相互团聚从而形成橡胶
微粒聚集体。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两相间的界面粘
附力增大,橡胶微球在高硫化程度下尺寸变小,导致
橡胶微球的聚集体分散成为单个的橡胶微球,因此完
成了相反转。Gohs等人做了类似机理的报道。
图2 EPDM/PP共混物在动态硫化过程中的发展示意图
在交联之前,PP分散于EPDM基体中(如图3a所
示)。在动态硫化的最初阶段,EPDM相在剪切应力作
用下破碎成微球。由于橡胶相硫化程度不均匀,具有
更高交联程度的微球转化为纳米微球,这些纳米微球
不能结合,只能形成纳米微球团聚体,然而另外一些
具有较低交联程度的微球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
橡胶聚合体。在这种情况下,EPDM/PP共混物形成一
种双连续的结构(见图3b)。当交联程度增大时,所
2019年第6期
有的EPDM微粒都转化为纳米微球,不会再结合在一起
而是自发地形成EPDM纳米微球团聚体,从而导致相反
转(见图3c)。如此,相反转取决于橡胶纳米微球的
形成和团聚。如同Antune等人提出来的,这种结果能
够解释为什么在EPDM/PP TPV中宽范围的橡塑粘度比
中,相反转都能发生。热力学上来说,交联的橡胶纳
米微球的团聚会自发的发生。当动态硫化进一步发生
时,EPDM纳米微球团聚成更大的EPDM纳米微粒而不
是破碎成更小的颗粒,导致PP带厚度的增加并弱化了
橡胶颗粒网络。在动态硫化的最后阶段,当作用于橡
胶纳米微球聚集体的流体动力与橡胶纳米微球之间的
凝聚力相等时,EPDM纳米微球的团聚被终止。
图3 动态硫化过程中TPV的形貌发展示意图。a-d:EPDM/PP TPV
(黄色区域代表PP相,蓝色区域代表EPDM相)。a’-d’:BIIR/
PA12 TPV(黄色区域代表BIIR相,蓝色区域代表PA12相)。
此外,具有良好相容性的BIIR/PP TPV展现出与
EPDM/PP TPV相类似的相反转机理。BIIR微粒是BIIR
纳米微球的团聚体,并且相反转依赖于BIIR纳米微球
的形成和团聚。由于在动态硫化过程中BIIR和PP之间
的相容性增加,BIIR/PP共混物的交联网络里发现了大
量的独立的BIIR纳米微球。另一方面,由于在动态硫
化的后期,BIIR的表面张力降低导致了橡胶团聚体的
内聚能的降低,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使得BIIR团聚
体尺寸的降低。
一个ATBN和PP-g-MAH增容的NBR/PP TPV的研究
进行了类似机理的报道。证实了在NBR/PP TPV中NBR
微粒是由更小直径的次级的NBR纳米微球团聚形成,
而且相反转由这些次级的NBR纳米微球团聚的生成来
控制。随着动态硫化的进行,NBR微粒团聚体的尺寸
降低,这可能是由在动态硫化的后期NBR团聚体内聚
能的降低引起。
对于橡胶相和塑料相之间相容性较差的TPV体系,
例如BIIR/PA12 TPV,相反转的机理类似于Machado
等人提出来的机理,如图3a’-d’所示。在动态硫
化之前,低含量的PA12分散于连续相的BIIR中(见
图3a’)。在起始阶段,由于交联度较低,在剪切应
力作用下,BIIR的破碎和结合同时发生。随着动态硫
化的进行,BIIR的交联度快速增加。具有高交联度的
BIIR颗粒在破碎后无法结合在一起,而具有低交联度
的BIIR可以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双连续形貌的形
成(见图3b’)。随着动态硫化的进一步发生,具有
高交联度的破碎BIIR无法结合而是在PA12基体中形
成分散相,导致了相反转(见图3c’)。由于BIIR和
PA12之间很差的相容性,BIIR相区域的尺寸为几个微
米。随着动态硫化的进一步进行,这些BIIR颗粒在剪
切应力的作用下破碎成更小的不规则的颗粒。
科学管理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动态硫化体系,由于
塑料和橡胶的种类、相容性、配比等因素存在巨大的差
异,在动态硫化过程中可能形成不同的微观形貌。
3 TPV的物理机械性能
3.1 弹性回复
TPV与其终端应用最相关的性能是其弹性回复和拉
伸性能。TPV在拉伸或者压缩后通常都具有良好的弹性
回复性能。但是由于TPV的连续相为半结晶的塑料,其
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倾向于产生不可回复的塑性变形,
因此,为什么其主要性能是由作为分散相的弹性体决定
而不是由连续相的塑料决定成为人们需要弄清楚的一个
问题。Kikuchi等人首次讨论了TPV的弹性回复性能的物
理根源,建立了PP/EPDM基的TPV在拉伸条件下的变形
行为模型。他们提出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橡胶粒子附近
的很薄的一层PP韧带。即使宏观应变>100%,韧带在施
加应力的垂直方向仍保持在屈服应变以下。因为这些未
发生变形的韧带保持了相等的应力,它们起到了橡胶粒
子之间的连接点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假连续性弹性
相。逐渐增加的应力使基体树脂较厚的部分逐渐变形,
从而使较薄的韧带层超出屈服应力从而出现塑性变形,
这一二维模型随后通过拉伸测试过程中的红外二向色性
得到实验证实。通过模拟TPV在拉伸状态下的变形行为
展示了韧带层的重要性,而且研究表明,韧带层越薄,
TPV的弹性回复性越好。
还需指出的是,尽管交联橡胶相在卸载应力后表
现出几乎瞬时的回复,但是半结晶的热塑性基体相的
变形是由粘弹性控制的,因此TPV的拉伸永久变形和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对时间和温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最终的永久变形程度依赖于变形的橡胶粒子与基体树
脂韧带层之间搭扣的能力,从而回复至其原始形态。
如上所述,越薄的基体树脂韧带层将赋予TPV材料越
好的弹性回复性能,基体树脂韧带层的厚度与橡胶粒
子尺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橡胶粒子尺寸越小,弹
性回复性能越好,已经有研究人员对橡胶粒子尺寸对
TPV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报道,例如L’Abee等人通
过调节动态硫化过程中混合器的转速制备了具有不同
橡胶粒子尺寸的TPV,研究了橡胶粒子平均尺寸对拉
伸强度、弹性和熔融加工性的影响,为控制TPV材料
性能-加工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指导,结果表明橡胶粒子
尺寸是调节TPV物理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一个重
要参数,橡胶粒子尺寸减小则拉伸强度和弹性提高,
但是加工性能变差。
3.2 拉伸性能
TPV的拉伸性能主要依赖于组成比例、橡胶相交联
密度、橡胶粒子的分散和相筹尺寸等。Coran等人研究
了EPDM/PP 共混物中橡胶粒子尺寸对混合物拉伸性能
的影响,其方法是将不同尺寸的预交联橡胶粒子加入
PP树脂中进行熔融混合,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
长率随着橡胶粒子尺寸的减小而提高,Coran将拉伸强
度的提高归因于材料缺陷尺寸的降低,他提出了橡胶
粒子作为缺陷从而引发材料宏观失效的假定。Araghi通
过动态硫化的方法,研究了橡胶粒子尺寸对EPDM/PP
TPV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硫化过程中螺杆转速
379
科学管理
的调节来调节橡胶粒子的尺寸。得到的结果同Coran等
得到的结果一致,但Araghi认为,拉伸强度的提高,主
要是由于:橡胶粒子尺寸的减小形成了很多的应力集
中点,从而形成对裂纹发展的更有效控制,最终使拉
伸性能提高。然而,众所周知,PP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室温和低的应变速率)的失效机制主要是由于剪切屈
服而不是裂纹。尽管Coran和Araghi提供的数据比较可
信,但没有实验证据来支持他们关于橡胶粒子影响的
解释。此外,由于TPV的变形行为研究的很少,其在
拉伸状态下的变形机理也很难被理解。
2019年第6期
geometry catalyst technology[J].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ing,
1995, 51(6):21-23.
[6]朱玉俊, 徐固, 赵晓温. 聚烯烃系共混型动态硫化
法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及有关性能探讨[J]. 特种橡胶制品,
1984(3):11-19.
[7]殷敬华, 黄葆同, 等. 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
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 CN1002137, 1988.
[8]Coran A.Y., Das B., Patel R. P.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of olefin rubber and polyolefin resin[P].
US4130535, 1978.
[9]Coran, A.Y., Patel R. P., Williams D. Rubber-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Part VI. The Swelling of
Vulcanized Rubber-Plastic Compositions in Fluids[J]. 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1982, 55(4):1063-1077.
[10]Yao P, Wu H, Ning N, Zhang L, Tian H, Wu Y,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bromo-isobutylene–isoprene
rubber/polyamide 12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toward recyclable
inner liners for green tires. RSCAdv 2016;6:30004–13.
[11]Wu H, Tian M, Zhang L, Tian H, Wu Y, Ning N, et
al. New understanding of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TPV) during dynamicvulcanization. ACS Sustain
Chem Eng 2015;3:26–32.
[12]Ning N, Hua Y, Wu H, Zhang L, Wu S, Tian M, et
al. Novel heat andoil-resistant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based
on ethylene-vinyl acetaterubber/poly(vinylidene fluoride). RSC
Adv 2016;6:91594–602.
[13]Yao P, Wu H, Ning N, Zhang L, Tian H, Wu Y, et
al. Properties and unique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dynamically
vulcanizedbromo-isobutylene-isoprene rubber/polypropylene
thermoplasticelastomer. RSC Adv 2016;6:11151–60.
[14]Ning N, Hu L, Yao P, Wu H, Han J, Zhang L, et al.
Study on the microstructureand properties of bromobutyl rubber
(BIIR)/polyamide-12 (PA12)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TPVs).
J Appl Polym Sci 2016;133(43043):1–8.
4 小结
TPV作为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是橡胶领域绿色环
保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满足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专
用化和功能化的技术发展方向。TPV的微观结构对其性
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TPV的分类、微观结构特点
及形成机理、物理机械性能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Korodi T., Marcu N. Polyurethane microcellular
elastomers: 1.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oly(ethylene-butylene adipate)
based systems[J]. Polymer, 1983, 24(10):1321-1326.
[2]Bouma K., Groot G.M.M., Feijen J., et al.
Polyesteramides based on PET and nylon 2,T:Part 3.
Properties[J]. Polymer, 2000. 41(11):3965-3974.
[3]佘庆彦,田洪池,韩吉彬, 等. 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与产业化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2):24。
[4]郑略, 杨晋涛, 钟明强. 低硬度动态硫化热塑
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1(2):277-281.
[5]Chum P. S., Kao C. I., Knight G. W. 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s in polyolefins made by constrained
(上接第376页)
叠包率,至动力电缆侧采用1/2叠包率缠绕。到绝缘层
压紧套落差台阶用胶带作平滑过渡,严禁用手搓捻过
渡。连续绕包到超出连接套另一端50mm的地方断开,
重新从引接电缆方向绕包第二层,起点从第一层绕包
始点10mm外开始缠绕,到覆盖第一层10mm后断开,
依次单向绕包共7层,每层覆盖10mm。聚全氟乙烯压
敏胶带不能缠绕到护套层上;
(3)用聚四氟乙烯压敏胶带缠绕时,长度拉伸至
原胶带长度的200%~225%,且由聚全氟乙烯压敏胶带
端部10mm外开始缠起,全部采用1/2叠包率,单向缠绕
方向从井底至井口方向逐层覆盖缠绕,每层覆盖前一
层10mm,前4层不能缠上护套层,第5-6层缠至护套层
根部;(4)用玻璃丝胶带单根1/2叠包缠绕全长,共
绕包2层;
(5)将三相合拢,整形,要求平直,在外层用单
面玻璃丝带,1/2叠包一层;
在铠皮上打孔,穿人细铁丝将铠皮固定,并将多余铠
皮剪掉。最后用木槌对铠皮缠绕部分进行整形。
3 潜油电缆连接工艺检查
用兆欧表对整盘电缆的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
进行测量,在常温环境下,90℃电缆绝缘不低于
2000MΩ,120℃/150℃电缆绝缘不低于1500MΩ。测
试完毕后要充分放电,三直流电阻不平衡度不大于
2%。
将测试合格的电缆盘到滚筒上,并在引接电缆头
加装“O”形密封圈并拧紧护盖。
4 结束语
通过对潜油电缆连接工艺的标准化,实现对现场
重复性维修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维修作业质
量,从而实现安全、技术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董高峰.难粘塑料的表面处理[J].有机氟工
业,2005(3) : 26-28.
[2] 邓建明.海上潜油电泵作业手册[M].第二版.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3] 盖景琳, 段献斌, 等. 影响潜油电泵可靠性的主要
因素-潜油电缆故障分析[J]. 山东电大学报, 1996(4): 42-
44.
2.5 铠装
准备好电缆铠皮,将铠皮的一端穿人铠皮缠统器,
通过导向滑轮从另一端引出,并用钢丝钳将铠皮的一
端夹在需要缠绕铠皮的一端电缆上。缠绕方向遵循由
井下至井口顺向缠绕,铠皮要求包紧包实,缠至最后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