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

IT圈 admin 14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庚榆)

谈到明初外交和郑和下西洋,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当时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

往,似乎不涉及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其实,明成祖登基后,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开放

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明成

祖的全方位外交政策收到成效,永乐年间,有“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

究竟位于何处,始终是一个谜,本文拟就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明王

朝对内采取“休养安息”的政策[1](卷2,P19),以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外则对蒙古残余采取防御措施,认为“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2](卷

6,P486),重点发展与东南海外诸国的和平外交,在朝贡制度的基础上,重建与海

外各国的宗藩关系,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天下共主的国际新秩序,营造适应国家发

展的外部环境。洪武元年(1368),遣知府易济颁诏于安南。[3](卷37,P750)洪武

二年(1369),“遣使以即位诏谕日本、占城、爪哇、西洋诸国”。[3](卷38,P775)

洪武三年(1370),又多次遣使诏谕安南、高丽、占城、西洋、琐里、爪哇、暹罗、

三佛齐、渤泥(浡泥)、真腊等海外国家。据说朱元璋当皇帝期间,“命使出疆,周于

四维,历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

小国百四十九”[3](卷243,P3534-3535),足迹几乎遍及当时的东南亚主要国家

和地区,于此可见他对海外入贡的期盼之殷切。然而到洪武末期,因三佛齐梗阻贡

道,“自后诸国道路不通,商旅阻绝”[4](卷8,P298),只有少数几个周边国家前

来“朝贡”,这标志着明太祖的对海外政策严重受挫。

明成祖登上皇位后,认为“帝王居中,抚驭万国,当如天地之大,无所不载”

[5](卷24,P435),除了继续推行明太祖的对外政策,还把和平外交的范围扩大到

周边所有的国家,甚至包括北方蒙古诸部(注: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7《鞑

靼》第540~541页载,明太宗派遣使臣诏谕鞑靼可汗:“今天下大定,薄海内外

皆来朝贡。可汗能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使边城万里烽堠无警,彼此熙然共享

太平之福,岂不美哉!”),开展积极主动的外交活动,遣使招徕外国朝贡,以期建

1

立一个“万国来朝”的朝贡体制。正如《明史》所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

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1](卷304,P7768)

“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

臣,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

不届。”[1](卷332,P8625)可见明成祖推行的是全方位的外交,外交活动范围覆

盖了当时的已知世界各地,目标是与所有的海外国家,包括西方、北方的国家建立

友好关系,而不仅限于南洋、西洋诸国,郑和下西洋不过是明成祖开拓对外关系的

重大举措中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明成祖赋于郑和的外交使命并不仅仅限于西洋,

他也肩负着开拓对西方国家外交的使命。据《万历重修清净寺碑记》:“及我国朝永

乐十一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今麦加),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

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乃于是奏之朝,同往。卒之揄扬威德,西夷

震吓。及回旆,海中风涛横作,几至危险,乃哈三吁天,恳恳默祷于教宗马圣人者。

已而风恬波寂,安妥得济,遂发洪誓重修所谓清净者。”[6](P34)

明成祖的全方位外交收到显著成效,东南海外诸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各具

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7](自序,P12)同时,西、

北的拂菻、默德那、天方、哈密、土鲁番、赤斤蒙古、火州、撒马儿罕、亦力把力、

于阗、哈烈、兀良哈、女直(注:以上诸国(部)于永乐年间入贡之事迹见严从简《殊

域周咨录》。)、日落、亦思弗罕[8](卷107,P1610)等国(部)也纷纷遣使入明朝贡,

由此出现了“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5](卷236,P2265),“四夷君长

执赆献琛顶踵相望”的空前盛况。[9](P6041)

上述永乐年间入贡之西、北诸国,其地望多经史家考订,无大歧见,唯日落国

长期以来无考,究其原因,盖有关日落国入贡之记载有如凤毛麟角,且语焉不详,

欲考证其地望殊非易事,学者往往有难以措手之感,故鲜有问津者矣,有的人甚至

认为日落国不过系传闻之国耳。近年中国学者沈福伟提出,日落国即西非尼日尔河

2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庚榆)

谈到明初外交和郑和下西洋,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当时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

往,似乎不涉及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其实,明成祖登基后,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开放

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明成

祖的全方位外交政策收到成效,永乐年间,有“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

究竟位于何处,始终是一个谜,本文拟就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明王

朝对内采取“休养安息”的政策[1](卷2,P19),以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外则对蒙古残余采取防御措施,认为“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2](卷

6,P486),重点发展与东南海外诸国的和平外交,在朝贡制度的基础上,重建与海

外各国的宗藩关系,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天下共主的国际新秩序,营造适应国家发

展的外部环境。洪武元年(1368),遣知府易济颁诏于安南。[3](卷37,P750)洪武

二年(1369),“遣使以即位诏谕日本、占城、爪哇、西洋诸国”。[3](卷38,P775)

洪武三年(1370),又多次遣使诏谕安南、高丽、占城、西洋、琐里、爪哇、暹罗、

三佛齐、渤泥(浡泥)、真腊等海外国家。据说朱元璋当皇帝期间,“命使出疆,周于

四维,历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

小国百四十九”[3](卷243,P3534-3535),足迹几乎遍及当时的东南亚主要国家

和地区,于此可见他对海外入贡的期盼之殷切。然而到洪武末期,因三佛齐梗阻贡

道,“自后诸国道路不通,商旅阻绝”[4](卷8,P298),只有少数几个周边国家前

来“朝贡”,这标志着明太祖的对海外政策严重受挫。

明成祖登上皇位后,认为“帝王居中,抚驭万国,当如天地之大,无所不载”

[5](卷24,P435),除了继续推行明太祖的对外政策,还把和平外交的范围扩大到

周边所有的国家,甚至包括北方蒙古诸部(注: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7《鞑

靼》第540~541页载,明太宗派遣使臣诏谕鞑靼可汗:“今天下大定,薄海内外

皆来朝贡。可汗能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使边城万里烽堠无警,彼此熙然共享

太平之福,岂不美哉!”),开展积极主动的外交活动,遣使招徕外国朝贡,以期建

1

立一个“万国来朝”的朝贡体制。正如《明史》所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

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1](卷304,P7768)

“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万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诸国莫不稽颡称

臣,献琛恐后。又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

不届。”[1](卷332,P8625)可见明成祖推行的是全方位的外交,外交活动范围覆

盖了当时的已知世界各地,目标是与所有的海外国家,包括西方、北方的国家建立

友好关系,而不仅限于南洋、西洋诸国,郑和下西洋不过是明成祖开拓对外关系的

重大举措中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明成祖赋于郑和的外交使命并不仅仅限于西洋,

他也肩负着开拓对西方国家外交的使命。据《万历重修清净寺碑记》:“及我国朝永

乐十一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今麦加),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

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乃于是奏之朝,同往。卒之揄扬威德,西夷

震吓。及回旆,海中风涛横作,几至危险,乃哈三吁天,恳恳默祷于教宗马圣人者。

已而风恬波寂,安妥得济,遂发洪誓重修所谓清净者。”[6](P34)

明成祖的全方位外交收到显著成效,东南海外诸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各具

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7](自序,P12)同时,西、

北的拂菻、默德那、天方、哈密、土鲁番、赤斤蒙古、火州、撒马儿罕、亦力把力、

于阗、哈烈、兀良哈、女直(注:以上诸国(部)于永乐年间入贡之事迹见严从简《殊

域周咨录》。)、日落、亦思弗罕[8](卷107,P1610)等国(部)也纷纷遣使入明朝贡,

由此出现了“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5](卷236,P2265),“四夷君长

执赆献琛顶踵相望”的空前盛况。[9](P6041)

上述永乐年间入贡之西、北诸国,其地望多经史家考订,无大歧见,唯日落国

长期以来无考,究其原因,盖有关日落国入贡之记载有如凤毛麟角,且语焉不详,

欲考证其地望殊非易事,学者往往有难以措手之感,故鲜有问津者矣,有的人甚至

认为日落国不过系传闻之国耳。近年中国学者沈福伟提出,日落国即西非尼日尔河

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