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马佳静慧)
怎样区别“稀浆封层”和“沥青表面处治”
(2008-11-10 18:36:56)
转载
标签: 分类: 稀浆封层
杂谈
要分清 “稀浆封层”和“沥青表面处治”首先要说“罩面”。在《公路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中对罩面的说明是:凡旧路面强度指
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旧沥青路面面层上加铺的沥青混合料薄处理层,统称沥
青路面罩面。按使用功能分为罩面(普通型),封层(防水型)和抗滑层(抗滑
型)。其共性是:
(1)都是在旧沥青路面面层上的沥青混合料处理薄层;
(2)都必须在旧路面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采用;
(3)都比较薄,一般不计入承重层厚度。
(4)都是对改善旧路面的使用质量起作用,如减少网裂,改善平整度,提高
抗滑性能、防水下渗等。
从施工方法上来说罩面可以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法、冷拌沥青混合料法、层
铺法(表处法)、稀浆封层法。这些方法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固定的概念,
是不该随便改变的。热拌热铺法及冷拌冷铺法都不须作太多说明,但对稀浆封层
法和层铺法(表处法)必须加以说明。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一种道路罩面施工技术,无论是水泥路面还是沥青路面;无论是
停车场、还是市区道路;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都适用。理论上讲新旧路
面都可采用,但世界各国很少有人在新路面上采用,而是广泛用于旧路的养护,
特别是对路面早期出现的老化、裂缝、松散、车辙、磨光等病害采用稀浆封层技
术,可以迅速修复路面,填补车辙,提高路面的平整度,防水性和抗滑性。稀浆
封层突出的特点是在常温下,在施工现场进行稀浆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同热拌
沥青混合料罩面相比,不需要加热和冷却,不需要辗压成型。稀浆封层技术大约
于1930年德国发明,二十世纪60年代在欧洲得到推广而发展起来。20年前我
国开始接触稀浆封层技术,当时,就面临着英文“Slurry seal coat”的中文叫法,
直译应为“砂浆封层”或“沥青砂浆封层”。当时姜云焕先生领衔的“阳离子乳
化沥青及其路用性能”国家重点课题组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认为稀浆封层混合
料既不同于建筑砂浆,也不同于一般的沥青砂浆,根据技术特点将Slur ry seal coat
解释为稀浆封层,从此稀浆封层这四个字就成了以乳化沥青为粘结料、在常温条
件下、现场拌和现场摊铺薄层罩面施工技术的专用名词。 “稀浆封层”把混合
料的性状、作用和铺层的结构特点都概括在里面,非常直观和容易理解。这四个
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已成为中国不可改变的专业词语。20 世纪70年代改性沥
青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随之改性沥青的乳化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改性沥
青及改性乳化沥青使传统的石油沥青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稀浆封层技术由
于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做粘结料,使封层的厚度和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之对封
层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配比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封层机也作了较大的改进。
于是,在国外报导中出现了“Micro-Surfacing”
英文词组。从现有的各种英汉字典中都查不到这个词组,分开来按单词查看:
Micro 意为:精细、微,百万分之一米;Surfacing意为:表面修整,路面修整;
Surface意为:表面,面层。据此一些外国企业来中国推销和交流时,翻译们把
Micro- Surfacing译成“精细路面处理”、“微表处”或“精细表处”等几种叫
法。但这些叫法很令人费解,并容易引起概念上的误会。Micro- Surfacing也是
一种道路罩面施工技术,从原材料购成,拌和施工工艺及铺层结构特点来看,它
不属表处技术而是属于稀浆封层技术范畴,因此,我们认为把Micro-Surfacing
译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简称“改性稀浆封层”是最妥当的叫法。这个叫
法避免了把稀浆封层机改为微表处机的麻烦。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叫改性稀
浆封层,而不应叫微表处。
沥青表面处治与稀浆封层的区分
沥青表面处治简称表处,
表处
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术语,在
我国已经成为层铺法的同意词,即分层浇洒沥青、撒布集料、碾压成型的方法。
表处的主要特点是集料撒铺,沥青喷洒单独进行,没有填料(粉料)不经拌和。
表处根据需要做成单层或二层、三层。喷洒的沥青可以是热沥青,可以是乳化沥
青。表处法施工时使用石屑撒铺机、沥青洒布机、压路机,几十年来在我国公路
人心里形成的表处概念,还是不要改变为好。在公路路面养护的罩面技术中,可
以采用稀浆法封层,也可以采用表处法封层,两者的目的相同,但两者代表着截
然不同的技术工艺,
稀浆封层
的关键词是
搅拌
,
表处封层
的关键词是
撒铺
、
喷洒
。稀浆封层始于德国,在美国大量采用,表处封层在法国广为采用,都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两种方法在技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稀浆封层技术,
把普通乳化沥青换成高分子材料改性的乳化沥青,集料要求百分之百的人工破碎
集料,采用新的添加剂,配比更精细,搅拌采用双轴搅拌器,混合更加充分,得
到的封层效果更好,被认为是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最经济的方法。国外把这种改进
提高的稀浆封层叫Micro-Surfacing,改进后的技术工艺并没有改变拌和流质成稀
砂浆状摊铺的过程,还是称稀浆封层。考虑到改进后封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
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所以我们主张改性稀浆封层这个叫法比较切合该法的含
意。如果当初把它译成精细稀浆封层,也许就不会再讨论名称叫法了。不管怎么
样,都不能再叫做精细表处或微表处了。
乳化沥青属于常温或低温施工技术的材料,相对于热沥青在环保、节能方面
有着突出的优点,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的稀浆封层技术和表
处封层技术都会不断发展,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局限,都不会淘汰。象中国
这样大的国家,东西南北地理差异大,气候分布带不同,引用世界各地不同的施
工方法、养护方法实属必然。加之中华民族善于融和各种优秀文化的精神,以乳
化沥青为特征的稀浆封层技术、乳化沥青表处技术、乳化沥青冷拌摊铺技术、冷
拌养护料都会在中国得到发展,为了技术的推广和交流,技术的叫法和含意应该
是统一、不引起误解的。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马佳静慧)
怎样区别“稀浆封层”和“沥青表面处治”
(2008-11-10 18:36:56)
转载
标签: 分类: 稀浆封层
杂谈
要分清 “稀浆封层”和“沥青表面处治”首先要说“罩面”。在《公路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中对罩面的说明是:凡旧路面强度指
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旧沥青路面面层上加铺的沥青混合料薄处理层,统称沥
青路面罩面。按使用功能分为罩面(普通型),封层(防水型)和抗滑层(抗滑
型)。其共性是:
(1)都是在旧沥青路面面层上的沥青混合料处理薄层;
(2)都必须在旧路面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采用;
(3)都比较薄,一般不计入承重层厚度。
(4)都是对改善旧路面的使用质量起作用,如减少网裂,改善平整度,提高
抗滑性能、防水下渗等。
从施工方法上来说罩面可以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法、冷拌沥青混合料法、层
铺法(表处法)、稀浆封层法。这些方法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固定的概念,
是不该随便改变的。热拌热铺法及冷拌冷铺法都不须作太多说明,但对稀浆封层
法和层铺法(表处法)必须加以说明。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是一种道路罩面施工技术,无论是水泥路面还是沥青路面;无论是
停车场、还是市区道路;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都适用。理论上讲新旧路
面都可采用,但世界各国很少有人在新路面上采用,而是广泛用于旧路的养护,
特别是对路面早期出现的老化、裂缝、松散、车辙、磨光等病害采用稀浆封层技
术,可以迅速修复路面,填补车辙,提高路面的平整度,防水性和抗滑性。稀浆
封层突出的特点是在常温下,在施工现场进行稀浆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同热拌
沥青混合料罩面相比,不需要加热和冷却,不需要辗压成型。稀浆封层技术大约
于1930年德国发明,二十世纪60年代在欧洲得到推广而发展起来。20年前我
国开始接触稀浆封层技术,当时,就面临着英文“Slurry seal coat”的中文叫法,
直译应为“砂浆封层”或“沥青砂浆封层”。当时姜云焕先生领衔的“阳离子乳
化沥青及其路用性能”国家重点课题组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认为稀浆封层混合
料既不同于建筑砂浆,也不同于一般的沥青砂浆,根据技术特点将Slur ry seal coat
解释为稀浆封层,从此稀浆封层这四个字就成了以乳化沥青为粘结料、在常温条
件下、现场拌和现场摊铺薄层罩面施工技术的专用名词。 “稀浆封层”把混合
料的性状、作用和铺层的结构特点都概括在里面,非常直观和容易理解。这四个
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已成为中国不可改变的专业词语。20 世纪70年代改性沥
青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随之改性沥青的乳化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改性沥
青及改性乳化沥青使传统的石油沥青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稀浆封层技术由
于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做粘结料,使封层的厚度和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之对封
层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配比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封层机也作了较大的改进。
于是,在国外报导中出现了“Micro-Surfacing”
英文词组。从现有的各种英汉字典中都查不到这个词组,分开来按单词查看:
Micro 意为:精细、微,百万分之一米;Surfacing意为:表面修整,路面修整;
Surface意为:表面,面层。据此一些外国企业来中国推销和交流时,翻译们把
Micro- Surfacing译成“精细路面处理”、“微表处”或“精细表处”等几种叫
法。但这些叫法很令人费解,并容易引起概念上的误会。Micro- Surfacing也是
一种道路罩面施工技术,从原材料购成,拌和施工工艺及铺层结构特点来看,它
不属表处技术而是属于稀浆封层技术范畴,因此,我们认为把Micro-Surfacing
译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简称“改性稀浆封层”是最妥当的叫法。这个叫
法避免了把稀浆封层机改为微表处机的麻烦。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叫改性稀
浆封层,而不应叫微表处。
沥青表面处治与稀浆封层的区分
沥青表面处治简称表处,
表处
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术语,在
我国已经成为层铺法的同意词,即分层浇洒沥青、撒布集料、碾压成型的方法。
表处的主要特点是集料撒铺,沥青喷洒单独进行,没有填料(粉料)不经拌和。
表处根据需要做成单层或二层、三层。喷洒的沥青可以是热沥青,可以是乳化沥
青。表处法施工时使用石屑撒铺机、沥青洒布机、压路机,几十年来在我国公路
人心里形成的表处概念,还是不要改变为好。在公路路面养护的罩面技术中,可
以采用稀浆法封层,也可以采用表处法封层,两者的目的相同,但两者代表着截
然不同的技术工艺,
稀浆封层
的关键词是
搅拌
,
表处封层
的关键词是
撒铺
、
喷洒
。稀浆封层始于德国,在美国大量采用,表处封层在法国广为采用,都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两种方法在技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稀浆封层技术,
把普通乳化沥青换成高分子材料改性的乳化沥青,集料要求百分之百的人工破碎
集料,采用新的添加剂,配比更精细,搅拌采用双轴搅拌器,混合更加充分,得
到的封层效果更好,被认为是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最经济的方法。国外把这种改进
提高的稀浆封层叫Micro-Surfacing,改进后的技术工艺并没有改变拌和流质成稀
砂浆状摊铺的过程,还是称稀浆封层。考虑到改进后封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
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所以我们主张改性稀浆封层这个叫法比较切合该法的含
意。如果当初把它译成精细稀浆封层,也许就不会再讨论名称叫法了。不管怎么
样,都不能再叫做精细表处或微表处了。
乳化沥青属于常温或低温施工技术的材料,相对于热沥青在环保、节能方面
有着突出的优点,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的稀浆封层技术和表
处封层技术都会不断发展,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局限,都不会淘汰。象中国
这样大的国家,东西南北地理差异大,气候分布带不同,引用世界各地不同的施
工方法、养护方法实属必然。加之中华民族善于融和各种优秀文化的精神,以乳
化沥青为特征的稀浆封层技术、乳化沥青表处技术、乳化沥青冷拌摊铺技术、冷
拌养护料都会在中国得到发展,为了技术的推广和交流,技术的叫法和含意应该
是统一、不引起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