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喜一雯)
日本企业一直凭借精细化管理与出色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
力称雄世界。然而,精细到极端则成为僵化,败走中国家电市
场的“三洋”就是典型代表。
2O世纪80年代,“三洋”“日立…‘松下…‘索尼”等品牌随
着日本电器风靡中国成为广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然而,
随着欧美企业大规模地涌入中国市场和中国国产品牌的迅速崛
起,日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每况愈下,而曾经引领中国家
电市场的“三洋”产品更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5月,“三洋”液晶电视机
的销量名列平板电视机品牌第19名,2008年5月市场占有率
仅为0.19%,远远落后于“夏普”“索尼”“三星”等主流外资企
业品牌平板电视机的销量,即使与2008年销售遭遇寒流的国
产品牌相比,“三洋”电视机在销量上也甘拜下风。而在多数国
内主流家电卖场,曾经雄踞国内微波炉行业高端市场的“三
洋”微波炉已经不见踪影。不仅是“三洋”电视机和微波炉,
“三洋”洗衣机与空调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2008年
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洗衣机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
长28 6%,而“三洋”洗衣机的市场销售额仅提高4.1%,远
低于国内洗衣机总体销量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受到原材料
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三洋”洗衣机毛利率也在大幅度下
滑。在2007年国内洗衣机将近2 000万台的销量中,“三洋”
洗衣机销量约45万台,不足3%。
“三洋”的困境其实是日本电器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局的
缩影。日本企业核心企业文化在凝聚巨大竞争力与向心力的同
时,暗含着偏激与固执,这正是其在中国市场无法像其他跨国
公司一路高歌猛进的根本原因。
无视中国市场的特 性
日本电器企业领导团队对中国消费能力普遍存在误区,偏
重于日本和欧美市场的决策让他们错失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
位。日本电器企业对中国市场一直采用简单的卖方行为,没有
深入地分析中国日益更新的环境与市场,这在我国改革开放初
期物质极度贫乏的20世纪80年代也许有效,但到中国百姓的
收入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中国市场物质供应相对丰富的今天已
经不适用。当欧美企业毫不犹豫地将研发中心甚至总部搬到中
国时,日本电器企业却依然忽视中国市场本土化的操作。
由于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日本电器在中国的营销渠
道建设只能移植日本国内的常规做法。以手机为例,日系手机
26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
03
把销售手机的希望寄托在获得运营商订单上,因此造成日系手
机大面积丧失中国的零售市场。同时,日系手机的生产企业高
层管理人员中缺乏对中国市场足够了解的本土经理人,因此其
对市场反应迟钝,最终导致了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竞争中集体
被动。直至出局。
在日本,手机终端的销售基本由运营商控制,而手机生产
商只需按运营商的要求生产手机,无须过多关注渠道和销售。
但是中国的销售渠道十分复杂,各类渠道并存,日系手机以日
本标准衡量中国市场,不放权给中国本土员工,因此造成日系
手机生产商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渠道把守集体失利,导致集
体丧失市场话语权。
忽视本土化人才培养
人才本土化一直是企业跨国扩大经营的关键,但日本电
器企业却始终不愿在这方面迈开实质性步伐。在中国的日资
企业中,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由总公司直接派出,
而且高管成员几乎全是日本人。这种唯我主义的人才晋级机
制使得日资企业在中国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在欧美企业,中国公司的员工被派到总部学习并不稀奇,
但对于日本公司来说,派中国员工到总部接受培训的情况很少
出现。在众多日本电器公司的科研部门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人
的身影,这些企业对中国员工的技术培训,仅仅停留在基础层
面。
由于日本电器企业在中国启用大量日本籍员工,且其劳动
力成本是中国的10倍,从而引起其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抬高
市场价格,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对高端形象的偏执
“技术索尼”是人们对日本电器企业的一个浓缩性概括,也
是日本企业家进行大肆宣传的旗帜。几乎所有的日本电器企业
经营者都十分信奉由高新技术支撑起的高端生产路线,结果让
自己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被动局面。
“
-
-
f.¥”曾经凭着高贵的品牌定位和消费口碑走高端路线,
然而近年来“三洋”家电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不断下滑。比如,
“三洋”彩电近年来一直是在东莞贴牌生产,业界多次指出其
涉嫌“假洋鬼子”之称,而三洋公司彩电公关团队至今没能对
贴牌生产给出合理的说法。又如,在2008年11月,“三洋”微
波炉在北京被查出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被责令退出北京市
场。对这样一件涉及公众安全的大事件,合肥“三洋”一方面
简单辩称“标签不合格,重贴就是了”,另一方面在其新闻公
告中指责媒体“炒作”,使其高端形象大打折扣。
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只是“三洋”一家,“尼康”电池危
机、“索尼”CCD质量事件等一系列丑闻出现后,日本电器企
业在中国的声誉一落千丈。
当前,日本电器产品在中国市场所积累的客户和用户群体
已经对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价值认同感、品牌依赖度。如果日
本电器放弃高端形象的定位,产品价格势必被调低,加之此前
的巨额亏损,将更难有资金支撑其品牌维护、市场开拓和技术
研发等。日本电器企业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坚持高端,市场份额就无法保持;走低端,品牌形象就有危险。
对技木创新的偏执
在技术创新上,日本企业存在严重偏执。在中国市场,日
系手机按照日本市场的特点大打技术牌,没有考虑到中国消费
者对手机外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产品功能的追求。与欧美产
品相比,日本的产品并不差,有的甚至优于欧美产品。但在中
国,日本企业的市场战略却不及欧美企业。如“京瓷”推出的
手机在CDMA功能上拿到了多个中国“第~”,但功能过剩,
并不亲民。缺乏对商品定位的敏感度,新产品的投入存在偏
差,远离中国市场的研发,让日本企业研发出来的手机与中国
消费者的需求相脱节,因此影响销售。此外,中国的消费水平
低于日本市场,因而低端机型更受中国消费者青睐,而低端手
机却是日系手机生产商的产品开发软肋。
在中国,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和衣服、汽车一样还是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中国市场手机不仅仅要具备完善
的功能,还要有华丽的外表。韩系品牌“三星”能取悦消费
者,与其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有很大关系。过分追求技术创
新,让日系手机生产商忽视了手机外观设计,难以满足中国消
费者的需求,这是日系手机生产商的致命缺陷。
执著的多元化失去自
以“三洋”“索尼”“东芝”等为代表的日本电器企业长期沉
溺于戴明和朱兰的管理理论,即早期成功的“多元化扩张战
略”和“资本融资战略”,从而形成了日本企业不同于欧美企
业的经营哲学:只要认为有钱赚就投资。
从娱乐、影音、游戏到在线下载、消费电子,“索尼”已逐
步从单一的消费电子领域延展到更广的经营领域,而这种“通
吃”路线,被“三洋”“日立”“松下”等日本电器企业“完美地
复制”。
“三洋”曾经拥有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冰箱、
手机、计算机锂电池、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机等业
务。然而,过多类别的经营业务会消耗企业大量经营资源,甚
至让企业严重“透支”。所以,三洋公司被迫进行业务重组中,
已经大幅萎缩的“三洋”传统民用和商用业务已经被剥离或出
售。目前,三洋公司主要靠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机等
零部件业务支撑。
拉长产品战线同时不断强化业务主导板块是企业多元化经
营的最高境界。但可惜的是日本电器企业的修炼还远远不够。
日益虚弱的业绩说明日系电器已经没有强势的业务主导板块作
支撑,原有主导业务正在被稀释。
由于业务广泛,而中国市场的情况复杂、层级多变、需求
宽泛,日系手机企业没有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导致被
竞争对手抛于身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比较倾向商务和时尚产
品,但是这些似乎都与日本手机联系不上。百万像素、音乐手
机,这些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元素都不是日系手机的强项,
而商务精英人士喜爱的功能复杂的智能手机在日系手机中也难
以发现。
}冗醉于僵化的管理模式不能自拔
除了辨不清中国市场的变化外,日本电器企业僵化的管理
体制也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桎梏。日本电器企业在进入中
国市场后,仍然采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日本式经营方式(论资
排辈的工资体系与提升制度等J,同时对中国急剧变化的外资
政策与法律也未能及时作出反应。
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生产欧美巨头纷纷加大对
华投资力度,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而续写新篇章时,许多日本
电器企业仍{19按兵不动。因为奉行以日本本土为主的集中性决
策,日本企业在华公司的任何决策必须层层上报,得到公司总
部批示后才能执行。而任用了中国本土管理团队的日本企业,
其管理制度却未能给中国职业经理人施展才华的合理空间。
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员工都得照章办事,不允许与制度有一
丝一毫的偏差。日本企业僵化的管理体制不能对市场的变化作
出迅速反应,造成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这种不
懂变通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让企业办
事效率低。例如,日本企业审批手续极其严格,特别是广告内
容的审批,不但审核严格,而且过程相当长,从申报到审批,
一
般至少要一两个月。一个脱离了消费者土壤的决策层,怎能
摸透顾客心理?负责中国业务的老板却远在日本,市场决策环
节冗长,极大地限制了日本电器企业的市场灵活性,在其对手
层出不穷的市场运作下艰难度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洋”等日本电器企业的教训,其实给我国的跨国企业提
出了警示,并告诫企业跨国经营要结合当地国情,实施本土化
战略。固
(摘自《企业管理》,李 坚,刘 平)
2009.03企业科技与发展 27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喜一雯)
日本企业一直凭借精细化管理与出色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
力称雄世界。然而,精细到极端则成为僵化,败走中国家电市
场的“三洋”就是典型代表。
2O世纪80年代,“三洋”“日立…‘松下…‘索尼”等品牌随
着日本电器风靡中国成为广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然而,
随着欧美企业大规模地涌入中国市场和中国国产品牌的迅速崛
起,日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每况愈下,而曾经引领中国家
电市场的“三洋”产品更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5月,“三洋”液晶电视机
的销量名列平板电视机品牌第19名,2008年5月市场占有率
仅为0.19%,远远落后于“夏普”“索尼”“三星”等主流外资企
业品牌平板电视机的销量,即使与2008年销售遭遇寒流的国
产品牌相比,“三洋”电视机在销量上也甘拜下风。而在多数国
内主流家电卖场,曾经雄踞国内微波炉行业高端市场的“三
洋”微波炉已经不见踪影。不仅是“三洋”电视机和微波炉,
“三洋”洗衣机与空调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2008年
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洗衣机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
长28 6%,而“三洋”洗衣机的市场销售额仅提高4.1%,远
低于国内洗衣机总体销量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受到原材料
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三洋”洗衣机毛利率也在大幅度下
滑。在2007年国内洗衣机将近2 000万台的销量中,“三洋”
洗衣机销量约45万台,不足3%。
“三洋”的困境其实是日本电器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局的
缩影。日本企业核心企业文化在凝聚巨大竞争力与向心力的同
时,暗含着偏激与固执,这正是其在中国市场无法像其他跨国
公司一路高歌猛进的根本原因。
无视中国市场的特 性
日本电器企业领导团队对中国消费能力普遍存在误区,偏
重于日本和欧美市场的决策让他们错失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
位。日本电器企业对中国市场一直采用简单的卖方行为,没有
深入地分析中国日益更新的环境与市场,这在我国改革开放初
期物质极度贫乏的20世纪80年代也许有效,但到中国百姓的
收入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中国市场物质供应相对丰富的今天已
经不适用。当欧美企业毫不犹豫地将研发中心甚至总部搬到中
国时,日本电器企业却依然忽视中国市场本土化的操作。
由于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日本电器在中国的营销渠
道建设只能移植日本国内的常规做法。以手机为例,日系手机
26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
03
把销售手机的希望寄托在获得运营商订单上,因此造成日系手
机大面积丧失中国的零售市场。同时,日系手机的生产企业高
层管理人员中缺乏对中国市场足够了解的本土经理人,因此其
对市场反应迟钝,最终导致了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竞争中集体
被动。直至出局。
在日本,手机终端的销售基本由运营商控制,而手机生产
商只需按运营商的要求生产手机,无须过多关注渠道和销售。
但是中国的销售渠道十分复杂,各类渠道并存,日系手机以日
本标准衡量中国市场,不放权给中国本土员工,因此造成日系
手机生产商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渠道把守集体失利,导致集
体丧失市场话语权。
忽视本土化人才培养
人才本土化一直是企业跨国扩大经营的关键,但日本电
器企业却始终不愿在这方面迈开实质性步伐。在中国的日资
企业中,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由总公司直接派出,
而且高管成员几乎全是日本人。这种唯我主义的人才晋级机
制使得日资企业在中国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在欧美企业,中国公司的员工被派到总部学习并不稀奇,
但对于日本公司来说,派中国员工到总部接受培训的情况很少
出现。在众多日本电器公司的科研部门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人
的身影,这些企业对中国员工的技术培训,仅仅停留在基础层
面。
由于日本电器企业在中国启用大量日本籍员工,且其劳动
力成本是中国的10倍,从而引起其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抬高
市场价格,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对高端形象的偏执
“技术索尼”是人们对日本电器企业的一个浓缩性概括,也
是日本企业家进行大肆宣传的旗帜。几乎所有的日本电器企业
经营者都十分信奉由高新技术支撑起的高端生产路线,结果让
自己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被动局面。
“
-
-
f.¥”曾经凭着高贵的品牌定位和消费口碑走高端路线,
然而近年来“三洋”家电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不断下滑。比如,
“三洋”彩电近年来一直是在东莞贴牌生产,业界多次指出其
涉嫌“假洋鬼子”之称,而三洋公司彩电公关团队至今没能对
贴牌生产给出合理的说法。又如,在2008年11月,“三洋”微
波炉在北京被查出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被责令退出北京市
场。对这样一件涉及公众安全的大事件,合肥“三洋”一方面
简单辩称“标签不合格,重贴就是了”,另一方面在其新闻公
告中指责媒体“炒作”,使其高端形象大打折扣。
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只是“三洋”一家,“尼康”电池危
机、“索尼”CCD质量事件等一系列丑闻出现后,日本电器企
业在中国的声誉一落千丈。
当前,日本电器产品在中国市场所积累的客户和用户群体
已经对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价值认同感、品牌依赖度。如果日
本电器放弃高端形象的定位,产品价格势必被调低,加之此前
的巨额亏损,将更难有资金支撑其品牌维护、市场开拓和技术
研发等。日本电器企业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坚持高端,市场份额就无法保持;走低端,品牌形象就有危险。
对技木创新的偏执
在技术创新上,日本企业存在严重偏执。在中国市场,日
系手机按照日本市场的特点大打技术牌,没有考虑到中国消费
者对手机外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产品功能的追求。与欧美产
品相比,日本的产品并不差,有的甚至优于欧美产品。但在中
国,日本企业的市场战略却不及欧美企业。如“京瓷”推出的
手机在CDMA功能上拿到了多个中国“第~”,但功能过剩,
并不亲民。缺乏对商品定位的敏感度,新产品的投入存在偏
差,远离中国市场的研发,让日本企业研发出来的手机与中国
消费者的需求相脱节,因此影响销售。此外,中国的消费水平
低于日本市场,因而低端机型更受中国消费者青睐,而低端手
机却是日系手机生产商的产品开发软肋。
在中国,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和衣服、汽车一样还是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中国市场手机不仅仅要具备完善
的功能,还要有华丽的外表。韩系品牌“三星”能取悦消费
者,与其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有很大关系。过分追求技术创
新,让日系手机生产商忽视了手机外观设计,难以满足中国消
费者的需求,这是日系手机生产商的致命缺陷。
执著的多元化失去自
以“三洋”“索尼”“东芝”等为代表的日本电器企业长期沉
溺于戴明和朱兰的管理理论,即早期成功的“多元化扩张战
略”和“资本融资战略”,从而形成了日本企业不同于欧美企
业的经营哲学:只要认为有钱赚就投资。
从娱乐、影音、游戏到在线下载、消费电子,“索尼”已逐
步从单一的消费电子领域延展到更广的经营领域,而这种“通
吃”路线,被“三洋”“日立”“松下”等日本电器企业“完美地
复制”。
“三洋”曾经拥有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冰箱、
手机、计算机锂电池、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机等业
务。然而,过多类别的经营业务会消耗企业大量经营资源,甚
至让企业严重“透支”。所以,三洋公司被迫进行业务重组中,
已经大幅萎缩的“三洋”传统民用和商用业务已经被剥离或出
售。目前,三洋公司主要靠手机电池、太阳能电池、压缩机等
零部件业务支撑。
拉长产品战线同时不断强化业务主导板块是企业多元化经
营的最高境界。但可惜的是日本电器企业的修炼还远远不够。
日益虚弱的业绩说明日系电器已经没有强势的业务主导板块作
支撑,原有主导业务正在被稀释。
由于业务广泛,而中国市场的情况复杂、层级多变、需求
宽泛,日系手机企业没有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导致被
竞争对手抛于身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比较倾向商务和时尚产
品,但是这些似乎都与日本手机联系不上。百万像素、音乐手
机,这些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元素都不是日系手机的强项,
而商务精英人士喜爱的功能复杂的智能手机在日系手机中也难
以发现。
}冗醉于僵化的管理模式不能自拔
除了辨不清中国市场的变化外,日本电器企业僵化的管理
体制也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桎梏。日本电器企业在进入中
国市场后,仍然采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日本式经营方式(论资
排辈的工资体系与提升制度等J,同时对中国急剧变化的外资
政策与法律也未能及时作出反应。
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生产欧美巨头纷纷加大对
华投资力度,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而续写新篇章时,许多日本
电器企业仍{19按兵不动。因为奉行以日本本土为主的集中性决
策,日本企业在华公司的任何决策必须层层上报,得到公司总
部批示后才能执行。而任用了中国本土管理团队的日本企业,
其管理制度却未能给中国职业经理人施展才华的合理空间。
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员工都得照章办事,不允许与制度有一
丝一毫的偏差。日本企业僵化的管理体制不能对市场的变化作
出迅速反应,造成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这种不
懂变通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让企业办
事效率低。例如,日本企业审批手续极其严格,特别是广告内
容的审批,不但审核严格,而且过程相当长,从申报到审批,
一
般至少要一两个月。一个脱离了消费者土壤的决策层,怎能
摸透顾客心理?负责中国业务的老板却远在日本,市场决策环
节冗长,极大地限制了日本电器企业的市场灵活性,在其对手
层出不穷的市场运作下艰难度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洋”等日本电器企业的教训,其实给我国的跨国企业提
出了警示,并告诫企业跨国经营要结合当地国情,实施本土化
战略。固
(摘自《企业管理》,李 坚,刘 平)
2009.03企业科技与发展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