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监控系统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

IT圈 admin 52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2日发(作者:出佳悦)

监控系统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为了合理安排进度在现场设备安装阶段,我们采取将同类设备合期进行安

装,这样以便于整体进度上的总协调。本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如下:

总体施工流程图

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用地

根据本工程施工线路长、施工点分散的特点,我们将从满足系统功能的角度,

合理提出施工现场平面位置报业主和监理审批。

(2)根据施工进展的具体需要,按阶段调整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施工阶段现场合理摆放未安装的设备和材料,避免影响社会车辆的正常行

驶。

(3)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检查

根据工程的进展,随时检查现场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从而为调整施工现场布

置提供信息,也使施工现场保持相对稳定。

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1 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电力电缆敷设(管道敷设)

 首先要严格按照电力电缆敷设的规范进行操作;

 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管内是否清洁或是否存在阻塞物;

 电缆敷设前要视各路由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分穿点,这样施工省

事省力和避免过度磨损电缆;

 遇到相邻路肩手孔内管道高程不同或手孔管道与过路车行道上

钢管高程不同,电缆应在此处做倒盘或倒手敷设,否则电缆将变

形甚至被破坏;

 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接头处

预留1。5米,终端处预留5米余量;

 局前人井、手孔内、过桥钢管两侧手孔内,沿井壁最大限度自然

弯曲,并注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倍电缆外径;

 要尽量控制电力缆的接续点(接头)数量,越少越好,以保证其可

靠性,而且接续点要选在大人井内,这样便于做接头包封和悬挂

固定,并能减少雨水浸泡的可能;

 电缆放至变电站室内或人井内后,应立即在端头做好标记(挂

牌)。因为井内各用电单位电缆云集,同规格较多,并且接至配电

站时间不同,互相交叉,极有可能接错,加电测试非常危险;

 电力缆与设备联结前,要再次测试确认,并摇测该段缆的绝缘,

以防沿线路侧防护栏桩损坏电缆;

 施工队人员要有专人指挥,具有良好的通信手段,步调一致,严

防用力不均。

(2)电力电缆敷设(直埋敷设)

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小于1m。

 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

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

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

各50m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

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

穿钢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

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电缆引入及

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人口和管口应封闭。

 交流四芯电缆穿入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

单芯电缆不允许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

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

 电缆的埋设深度,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及交叉的距离,电缆之间

的距离和电缆明装时的支持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缆装置中的最小距离 (m)

平行 交叉

一般情况 0。1 0.5

电力电缆间及其

与控制电缆间

穿管或用隔板隔开 0。1 0。25

公路 1。5 1。0

集镇街道路面 1.00 0.70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管道(沟) 1.00 0.50

2.00 0.50

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

热力管道(沟)

及交叉净距离

其他管道 0.50 0。50

建筑物基础(边线) 0。60 -

杆基础(边线) 1。00 —

排水沟 1。00 0。50

 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

外径比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聚氯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

10倍;交联聚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5倍.

 低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室内终端头可采用自粘性绝缘带包扎或

采用预制式绝缘首套;室外终端头宜采用热缩终端头加绝缘带包

扎或预制式绝缘首套加绝缘带包扎的方式。

 直埋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入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

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0mm为宜.

 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场所,不应直接埋设。若必须

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在有腐

蚀性气体的场所电缆明敷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

 直埋电缆不应平行敷设在各种管道上面或下面。

 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

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后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 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伸

出地面不宜小于2。5m;埋入地下宜为0.3~0.5m。

(3)配电柜(箱)安装

 将配电柜(箱)安放在指定位置,并确保配电柜(箱)平稳、可

靠,必要时可在配电柜(箱)下加垫片或螺母;

项目

最小距离

2024年5月22日发(作者:出佳悦)

监控系统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为了合理安排进度在现场设备安装阶段,我们采取将同类设备合期进行安

装,这样以便于整体进度上的总协调。本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如下:

总体施工流程图

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用地

根据本工程施工线路长、施工点分散的特点,我们将从满足系统功能的角度,

合理提出施工现场平面位置报业主和监理审批。

(2)根据施工进展的具体需要,按阶段调整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施工阶段现场合理摆放未安装的设备和材料,避免影响社会车辆的正常行

驶。

(3)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检查

根据工程的进展,随时检查现场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从而为调整施工现场布

置提供信息,也使施工现场保持相对稳定。

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1 监控系统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电力电缆敷设(管道敷设)

 首先要严格按照电力电缆敷设的规范进行操作;

 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管内是否清洁或是否存在阻塞物;

 电缆敷设前要视各路由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分穿点,这样施工省

事省力和避免过度磨损电缆;

 遇到相邻路肩手孔内管道高程不同或手孔管道与过路车行道上

钢管高程不同,电缆应在此处做倒盘或倒手敷设,否则电缆将变

形甚至被破坏;

 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接头处

预留1。5米,终端处预留5米余量;

 局前人井、手孔内、过桥钢管两侧手孔内,沿井壁最大限度自然

弯曲,并注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倍电缆外径;

 要尽量控制电力缆的接续点(接头)数量,越少越好,以保证其可

靠性,而且接续点要选在大人井内,这样便于做接头包封和悬挂

固定,并能减少雨水浸泡的可能;

 电缆放至变电站室内或人井内后,应立即在端头做好标记(挂

牌)。因为井内各用电单位电缆云集,同规格较多,并且接至配电

站时间不同,互相交叉,极有可能接错,加电测试非常危险;

 电力缆与设备联结前,要再次测试确认,并摇测该段缆的绝缘,

以防沿线路侧防护栏桩损坏电缆;

 施工队人员要有专人指挥,具有良好的通信手段,步调一致,严

防用力不均。

(2)电力电缆敷设(直埋敷设)

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小于1m。

 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

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

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

各50m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

 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

穿钢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

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电缆引入及

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人口和管口应封闭。

 交流四芯电缆穿入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

单芯电缆不允许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

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

 电缆的埋设深度,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及交叉的距离,电缆之间

的距离和电缆明装时的支持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缆装置中的最小距离 (m)

平行 交叉

一般情况 0。1 0.5

电力电缆间及其

与控制电缆间

穿管或用隔板隔开 0。1 0。25

公路 1。5 1。0

集镇街道路面 1.00 0.70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管道(沟) 1.00 0.50

2.00 0.50

电缆与各种设施接近

热力管道(沟)

及交叉净距离

其他管道 0.50 0。50

建筑物基础(边线) 0。60 -

杆基础(边线) 1。00 —

排水沟 1。00 0。50

 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弯曲半径与电缆

外径比值,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聚氯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

10倍;交联聚乙烯护套多芯电力电缆为15倍.

 低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室内终端头可采用自粘性绝缘带包扎或

采用预制式绝缘首套;室外终端头宜采用热缩终端头加绝缘带包

扎或预制式绝缘首套加绝缘带包扎的方式。

 直埋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入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

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0mm为宜.

 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场所,不应直接埋设。若必须

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在有腐

蚀性气体的场所电缆明敷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

 直埋电缆不应平行敷设在各种管道上面或下面。

 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

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后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 管道电缆或直埋电缆在引出地面时,均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伸

出地面不宜小于2。5m;埋入地下宜为0.3~0.5m。

(3)配电柜(箱)安装

 将配电柜(箱)安放在指定位置,并确保配电柜(箱)平稳、可

靠,必要时可在配电柜(箱)下加垫片或螺母;

项目

最小距离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