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分析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庆旻)
第 卷
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J.9 No.4
2 0 1 1年8月
。
August 2011
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分析
杨 春 吴雪松 张凤杰 张 艳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 就业问题是高校专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对一些城市和地区的俄语人才需求
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对人才招聘网站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研究分析了市场对俄语专业人
才的语言水平、专业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需求特点。又在分析中俄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基
础上预测了社会未来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方向,以期为我校俄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
帮助。
[关键词] 俄语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805(2011)04-0035434
2010年4月至6月我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
业生最多的。一般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要兼做
课题组分赴青岛、西安、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海
业务员、跟单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国际贸易、
南等地,对毕业生市场需求情况、高校外语专业设
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置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
(3)生产企业。目前各类企业均有布局海外
究,其中走访毕业生300余人,企业近100家、高 市场,如中国建材、北车集团,中兴、华为、美的、海
校14所。另外,通过对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
尔等都曾招聘过俄语毕业生。毕业生进入单位后
程无忧、中国外语人才网、世贸人才网、中国旅游 需要外派和常驻国外。
人才网等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调查得
(4)国家各部委、新闻传媒出版机构、高校以
出目前我国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期为 及各地区外事部门、海关每年也都有需求,这些单
下一步我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力论证。
位或者门槛较高,或者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总体
需求数量较少。
一
、
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
综合来看,旅游公司、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对
调查各类机构,询问包括机构类型,对学历、 俄语毕业生需求最多,这其中又以外贸行业为首。
工作经验、语言专业水平、素质和能力以及专业知
2.对语言知识水平、学历及证书的要求
识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得到以下情况:
这一项共采集906份数据,从结果分析来看,
1.需求俄语毕业生的机构类型
用人单位对语言知识水平的要求大体相同,都需
(1)旅游公司。中俄两国互为重要客源市 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同的职业在专业技能的详
场,俄罗斯对我国来说,是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第 细要求上稍有差别。例如,对翻译的要求是听说
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双方旅游合作前景广
读写熟练、口笔译能力强;对外贸业务员的要求是
阔,潜力巨大。
有较高的专门口语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是语音纯
(2)外贸公司。外贸行业目前是吸纳俄语毕
正、外语功底深厚。
[收稿日期]2011—04—1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俄语学会规划课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0—18);佳木
斯大学人才创新研究基地课题“构建高校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035)
[作者简介]杨春(1970一),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汉翻译和俄语教
学
.
3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对学历层次要求以本科为主,其次为大专,这
两者占据总数的95%。
对专业证书,包括专业等级、计算机、二外
(英语)等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有5O%左右的单
位提出要求具备专业八级或者专业四级证书。电
这是因为黑龙江作为我国对俄贸易大省,各行各
业需求的俄语人才数量相应也多。
脑操作现在已经作为工作基本条件,几乎所有单
位都提出要求熟练使用办公软件,部分销售工作
民营公
7l%
合资(非
还要求会使用互联网采集信息。对二外(英语)
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3.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工作经验是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
需要2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比例为35%,3~5年工
作经验的比例为25%;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比例
为8%。但是从统计来看,不限工作经验所占比
例也比较高,约占需求总量的1/3(见图1)。实
地调查采访一些人事主管,各用人方均强调特别
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实习经验,有经验的应届毕业
生往往得到优先录用机会。
4.用人单位性质及其分布地点
因为缺少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招聘信息
数据,所以此项我们只分析企业的情况。在中华
英才网采集数据共754份。结果显示,目前对俄
语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占招聘总数
的71%,合资与独资企业加在一起占22%,国企
招聘的俄语人才最少,仅占7%(见图1)。这与
对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度密切相关,以黑龙江
为例,2010年,私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92.4
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5.4%;国有企业
进出口总额50.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
19.8%(见图2)。
冁不限麓一年以下瓣1 ̄2年黼3-5年 5年以上
不限
32%
一
年以下
2%
图l 各类企业对工作经验要求(工作年限)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目前我校俄语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
宁、北京、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等省
市。
其中,在黑龙江省内的毕业生比例较高,遍布
在外贸、旅游、海关、外事、学校等各企事业单位。
欧美)
6%
图2各类企业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在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我校毕业生
在涉外私企工作的比例较高。从数据来看,这几
个省市的对俄进出贸易额占据国内前几名的位
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浙江和江
苏等省市的企业在满洲里海关进出口的货物总量
位居国内前列。
我校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目前多集中在黑
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各边境城市,以及北京、大连、
北戴河、青岛和三亚等城市,近年来,俄语导游在
这些城市的需求数量很大。据统计,自2000年以
来俄罗斯旅华人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7
年来华旅游人数达到300.4万人次,经济危机之
后,2010年来华旅游人数再度上升,达到237万
人次。另外,经中俄两国领导人商定,将2012年
确定为中国的俄罗斯旅游年,2013年为俄罗斯的
中国旅游年,预计未来几年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数
还会大幅攀升,对导游的需求数量也会相应增长。
5.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在中华英才网设定职位类别的搜索条件为
“翻译”类,共得到5 372条信息,关键词分别设
定,得到的词汇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沟通能力
(2 183),责任心(1 476),团队合作(协作)
(1639),认真细致(1 706),组织协调(1 257),吃
苦耐劳(590),承受压力(527),敬业精神(479),
开拓创新能力(445),独立解决问题能力(369),
积极主动(357),继续学习能力(352),诚实守信
(209),进取心(176)(见图3)。
调查表明,社会对外语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
主要强调善于与人沟通、协调,具备团队合作精
神,做事态度认真负责,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具
备独立、开拓创新以及吃苦耐劳等品质。
6.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
社会对任何一种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都是建
第4期 杨春,等: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分析 ・37・
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
一
识”。大学四年时间虽然不可能要求一个人精通
定的专业依托,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
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
上加以调整,或者学生在校期间能尽早确立好自
己今后就业的意向,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和学习一
除了俄语专业知识之外,外贸或者旅游知识对于
毕业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敲门砖,另外很多用
人单位还提出“需要多了解和熟悉产品属性及功 些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尽
能”,“能够迅速掌握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各种知 快熟悉并适应工作,做好角色转换大有裨益。
2500
2000
1 500
1 000
500
0
I-一_ 一 ■ 一 ■ 一 _ 一 I
图3 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二、俄语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对俄经贸合作相关的商贸、产业、物流、金融、科研
等行业企业联合起来。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俄罗
目前,就我校来看,俄语人才虽然处于供不应
斯迫切需要由石油等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
求的局面,但是我们走访调查后发现,人才培养与
变,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进
市场需求相脱节,并不适应行业需要。因此必须
程。据预测,中俄未来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
了解未来市场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根据 技合作紧密结合的,在科技、信息、金融、交通、基
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以定位调整, 础设施、高科技、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等领
以适应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
域将有所发展。
1.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
最近几年,中俄两国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 大进口来源地。矿产品、木及制品、贱金属及制
时期。这是因为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中国有广大 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鞋靴等轻
的市场,有众多优势产业和先进技术,投资能力不
工产品是中俄近年来贸易比较集中的领域,它们
断增长。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 占中俄两国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见图4、图
科技基础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双方经济互补性
5)。有专家认为,中国对俄具有竞争力的领域除
很强,可以说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了保持了原有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力,
继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俄罗斯
近年来还出现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中国年”活动之后,中俄两国又于2009年签订 并且在一些商品上保持着较高的贸易竞争力,如
了一系列协议或备忘录;相继批准了《中俄投资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塑料橡胶制品、医药品、家具
合作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 等。俄罗斯具有竞争力的领域集中在技术密集型
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在木制品、化学工业制
(2009年_2018年),在这些纲要中提出了详细 品、有色金属、钢铁、纸及纸制品上具有优势。
的中俄科技、旅游、劳务、运输、环保、人文合作发
2.未来俄语人才需求方向
展规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也适时提出《关于推
综合以上分析,未来数年内,市场对俄语专业
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黑政发 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主要会集
[2009]94号),强调大力发展中俄多领域的科技 中在经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环保、科技等领
合作,进一步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增加机电产
域。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技术又有优秀俄语语言
品的份额;黑龙江省已经制定新的举措,决定将使
功底的毕业生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的。
・
3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鼹矿产品
14000
口化工产品
12 000
10000
8000
一木及制品
口机电产品
20 000
15000
10 000
5 000
0
6000
属 疆疆隧匿 贱掰髓隧 h
0
蔽lo oo9 2008 oo 年
^—m b
4000
2 000
品
图4 2007--2010年俄罗斯对中国出12主要商品额
掰鳕嘲
瞳
工
2Ozo ̄g eooo ̄eoos ̄2ooz ̄g
疆
图5 2007--2010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额
数据来源:国别数据网《国别贸易报告》;数字单位为百万美元
从人才供应来看,有理工等背景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为数不多,因为原本是我国俄语教学基地的东北
[1]王铭玉.刍议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J].中国俄语教
三省,开设俄语的中学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大量
学,2006(1):14~18.
减少,其他省市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俄语的学校更
是难觅踪影。我们预计,一部分人才,像机电、轻
工、化工、建筑等科技理工类以及医疗保健、财务、
法律类俄语复合型人才未来缺口会很大。因此,
“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这两种模式都“符
[2] 刘利民.以中俄“语言年”为契机推动我国俄语人才
培养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09—03—24.
[3] 陈淑嫱,李豫新.中俄工业制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
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10):l7~2O.
[4] 马友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态势分析
[J].西伯利亚研究,2009(2):5~9.
合目前社会对俄语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刘利
[5]刘亚欣.俄罗斯旅游市场调研报告[R].沈阳旅游
民)。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高校俄语专
网;http://www. sytour. gov. en/Html/20097/
业界教育人士来考虑,更需要教育界管理层从宏
生数量,及时调整办学方向,改变教学内容,防止
200978104546—1.html
李传勋.中国东北经济区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
观上给予指导,在“俄语热”来临之际,适度增加招
[6]
略升级问题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8(3):5—
14.
学生“学非致用”,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A Survey of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
Yang Chun,Wu Xuesong,Zhang Fengjie,Zhang Yah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of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the essay analyses in details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 in terms of language level,quality,ability,professional knowledge,
etc.By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ino—Russia relationship,the article predicts social demand for Rus—
sian professionals SO as to provide argu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ussian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Russian professionals,tlaent demand,survey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庆旻)
第 卷
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J.9 No.4
2 0 1 1年8月
。
August 2011
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分析
杨 春 吴雪松 张凤杰 张 艳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 要] 就业问题是高校专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对一些城市和地区的俄语人才需求
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对人才招聘网站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研究分析了市场对俄语专业人
才的语言水平、专业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需求特点。又在分析中俄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基
础上预测了社会未来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方向,以期为我校俄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
帮助。
[关键词] 俄语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805(2011)04-0035434
2010年4月至6月我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
业生最多的。一般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要兼做
课题组分赴青岛、西安、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海
业务员、跟单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国际贸易、
南等地,对毕业生市场需求情况、高校外语专业设
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置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
(3)生产企业。目前各类企业均有布局海外
究,其中走访毕业生300余人,企业近100家、高 市场,如中国建材、北车集团,中兴、华为、美的、海
校14所。另外,通过对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
尔等都曾招聘过俄语毕业生。毕业生进入单位后
程无忧、中国外语人才网、世贸人才网、中国旅游 需要外派和常驻国外。
人才网等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调查得
(4)国家各部委、新闻传媒出版机构、高校以
出目前我国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期为 及各地区外事部门、海关每年也都有需求,这些单
下一步我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力论证。
位或者门槛较高,或者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总体
需求数量较少。
一
、
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调查
综合来看,旅游公司、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对
调查各类机构,询问包括机构类型,对学历、 俄语毕业生需求最多,这其中又以外贸行业为首。
工作经验、语言专业水平、素质和能力以及专业知
2.对语言知识水平、学历及证书的要求
识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得到以下情况:
这一项共采集906份数据,从结果分析来看,
1.需求俄语毕业生的机构类型
用人单位对语言知识水平的要求大体相同,都需
(1)旅游公司。中俄两国互为重要客源市 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同的职业在专业技能的详
场,俄罗斯对我国来说,是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第 细要求上稍有差别。例如,对翻译的要求是听说
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双方旅游合作前景广
读写熟练、口笔译能力强;对外贸业务员的要求是
阔,潜力巨大。
有较高的专门口语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是语音纯
(2)外贸公司。外贸行业目前是吸纳俄语毕
正、外语功底深厚。
[收稿日期]2011—04—1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俄语学会规划课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0—18);佳木
斯大学人才创新研究基地课题“构建高校俄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035)
[作者简介]杨春(1970一),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汉翻译和俄语教
学
.
3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对学历层次要求以本科为主,其次为大专,这
两者占据总数的95%。
对专业证书,包括专业等级、计算机、二外
(英语)等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有5O%左右的单
位提出要求具备专业八级或者专业四级证书。电
这是因为黑龙江作为我国对俄贸易大省,各行各
业需求的俄语人才数量相应也多。
脑操作现在已经作为工作基本条件,几乎所有单
位都提出要求熟练使用办公软件,部分销售工作
民营公
7l%
合资(非
还要求会使用互联网采集信息。对二外(英语)
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3.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工作经验是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
需要2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比例为35%,3~5年工
作经验的比例为25%;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比例
为8%。但是从统计来看,不限工作经验所占比
例也比较高,约占需求总量的1/3(见图1)。实
地调查采访一些人事主管,各用人方均强调特别
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实习经验,有经验的应届毕业
生往往得到优先录用机会。
4.用人单位性质及其分布地点
因为缺少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招聘信息
数据,所以此项我们只分析企业的情况。在中华
英才网采集数据共754份。结果显示,目前对俄
语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占招聘总数
的71%,合资与独资企业加在一起占22%,国企
招聘的俄语人才最少,仅占7%(见图1)。这与
对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度密切相关,以黑龙江
为例,2010年,私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92.4
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5.4%;国有企业
进出口总额50.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
19.8%(见图2)。
冁不限麓一年以下瓣1 ̄2年黼3-5年 5年以上
不限
32%
一
年以下
2%
图l 各类企业对工作经验要求(工作年限)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目前我校俄语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
宁、北京、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等省
市。
其中,在黑龙江省内的毕业生比例较高,遍布
在外贸、旅游、海关、外事、学校等各企事业单位。
欧美)
6%
图2各类企业对俄语专业人才需求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在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我校毕业生
在涉外私企工作的比例较高。从数据来看,这几
个省市的对俄进出贸易额占据国内前几名的位
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浙江和江
苏等省市的企业在满洲里海关进出口的货物总量
位居国内前列。
我校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目前多集中在黑
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各边境城市,以及北京、大连、
北戴河、青岛和三亚等城市,近年来,俄语导游在
这些城市的需求数量很大。据统计,自2000年以
来俄罗斯旅华人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7
年来华旅游人数达到300.4万人次,经济危机之
后,2010年来华旅游人数再度上升,达到237万
人次。另外,经中俄两国领导人商定,将2012年
确定为中国的俄罗斯旅游年,2013年为俄罗斯的
中国旅游年,预计未来几年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数
还会大幅攀升,对导游的需求数量也会相应增长。
5.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在中华英才网设定职位类别的搜索条件为
“翻译”类,共得到5 372条信息,关键词分别设
定,得到的词汇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沟通能力
(2 183),责任心(1 476),团队合作(协作)
(1639),认真细致(1 706),组织协调(1 257),吃
苦耐劳(590),承受压力(527),敬业精神(479),
开拓创新能力(445),独立解决问题能力(369),
积极主动(357),继续学习能力(352),诚实守信
(209),进取心(176)(见图3)。
调查表明,社会对外语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
主要强调善于与人沟通、协调,具备团队合作精
神,做事态度认真负责,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具
备独立、开拓创新以及吃苦耐劳等品质。
6.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
社会对任何一种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都是建
第4期 杨春,等:俄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趋势分析 ・37・
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
一
识”。大学四年时间虽然不可能要求一个人精通
定的专业依托,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
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
上加以调整,或者学生在校期间能尽早确立好自
己今后就业的意向,有针对性地去了解和学习一
除了俄语专业知识之外,外贸或者旅游知识对于
毕业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敲门砖,另外很多用
人单位还提出“需要多了解和熟悉产品属性及功 些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尽
能”,“能够迅速掌握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各种知 快熟悉并适应工作,做好角色转换大有裨益。
2500
2000
1 500
1 000
500
0
I-一_ 一 ■ 一 ■ 一 _ 一 I
图3 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统计
数据来源:中华英才网2010年4—6月
二、俄语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对俄经贸合作相关的商贸、产业、物流、金融、科研
等行业企业联合起来。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俄罗
目前,就我校来看,俄语人才虽然处于供不应
斯迫切需要由石油等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
求的局面,但是我们走访调查后发现,人才培养与
变,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进
市场需求相脱节,并不适应行业需要。因此必须
程。据预测,中俄未来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
了解未来市场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根据 技合作紧密结合的,在科技、信息、金融、交通、基
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以定位调整, 础设施、高科技、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等领
以适应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
域将有所发展。
1.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
最近几年,中俄两国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 大进口来源地。矿产品、木及制品、贱金属及制
时期。这是因为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中国有广大 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鞋靴等轻
的市场,有众多优势产业和先进技术,投资能力不
工产品是中俄近年来贸易比较集中的领域,它们
断增长。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 占中俄两国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见图4、图
科技基础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双方经济互补性
5)。有专家认为,中国对俄具有竞争力的领域除
很强,可以说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了保持了原有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力,
继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俄罗斯
近年来还出现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中国年”活动之后,中俄两国又于2009年签订 并且在一些商品上保持着较高的贸易竞争力,如
了一系列协议或备忘录;相继批准了《中俄投资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塑料橡胶制品、医药品、家具
合作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 等。俄罗斯具有竞争力的领域集中在技术密集型
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在木制品、化学工业制
(2009年_2018年),在这些纲要中提出了详细 品、有色金属、钢铁、纸及纸制品上具有优势。
的中俄科技、旅游、劳务、运输、环保、人文合作发
2.未来俄语人才需求方向
展规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也适时提出《关于推
综合以上分析,未来数年内,市场对俄语专业
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黑政发 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主要会集
[2009]94号),强调大力发展中俄多领域的科技 中在经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环保、科技等领
合作,进一步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增加机电产
域。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技术又有优秀俄语语言
品的份额;黑龙江省已经制定新的举措,决定将使
功底的毕业生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的。
・
3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鼹矿产品
14000
口化工产品
12 000
10000
8000
一木及制品
口机电产品
20 000
15000
10 000
5 000
0
6000
属 疆疆隧匿 贱掰髓隧 h
0
蔽lo oo9 2008 oo 年
^—m b
4000
2 000
品
图4 2007--2010年俄罗斯对中国出12主要商品额
掰鳕嘲
瞳
工
2Ozo ̄g eooo ̄eoos ̄2ooz ̄g
疆
图5 2007--2010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额
数据来源:国别数据网《国别贸易报告》;数字单位为百万美元
从人才供应来看,有理工等背景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为数不多,因为原本是我国俄语教学基地的东北
[1]王铭玉.刍议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J].中国俄语教
三省,开设俄语的中学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大量
学,2006(1):14~18.
减少,其他省市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俄语的学校更
是难觅踪影。我们预计,一部分人才,像机电、轻
工、化工、建筑等科技理工类以及医疗保健、财务、
法律类俄语复合型人才未来缺口会很大。因此,
“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这两种模式都“符
[2] 刘利民.以中俄“语言年”为契机推动我国俄语人才
培养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09—03—24.
[3] 陈淑嫱,李豫新.中俄工业制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
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10):l7~2O.
[4] 马友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态势分析
[J].西伯利亚研究,2009(2):5~9.
合目前社会对俄语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刘利
[5]刘亚欣.俄罗斯旅游市场调研报告[R].沈阳旅游
民)。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高校俄语专
网;http://www. sytour. gov. en/Html/20097/
业界教育人士来考虑,更需要教育界管理层从宏
生数量,及时调整办学方向,改变教学内容,防止
200978104546—1.html
李传勋.中国东北经济区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
观上给予指导,在“俄语热”来临之际,适度增加招
[6]
略升级问题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8(3):5—
14.
学生“学非致用”,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A Survey of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
Yang Chun,Wu Xuesong,Zhang Fengjie,Zhang Yah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of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the essay analyses in details
market demand for Russian professionals in terms of language level,quality,ability,professional knowledge,
etc.By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ino—Russia relationship,the article predicts social demand for Rus—
sian professionals SO as to provide argu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ussian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Russian professionals,tlaent demand,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