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发(作者:董宣)
ISO: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
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
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
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
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
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
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
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
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
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
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
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
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
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
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
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
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
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
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
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
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
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
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
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
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
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
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
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
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
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
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
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
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
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
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
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
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
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
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
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
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
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2024年5月31日发(作者:董宣)
ISO: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
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
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
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
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
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
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
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
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
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
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
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
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
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
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
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
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
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
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
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
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
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
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
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
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
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
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
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
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
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
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
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
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
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
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
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
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
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
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
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
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
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