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经济学参考

IT圈 admin 26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庆喜)

填空题

1.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

向变动。

2.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

呈同方向变动。

3. 需求规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4. 替代效应是指互相代替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

是指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5. 假定商品X和Y是互为替代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

减少,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正值。

6. 假定商品X和Y是互补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增加,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负值。

7. 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幸福感,一般来讲效用具

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8.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上升;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

负时,总效用下降。

9. 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

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A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10.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

点被称为关门点。

11.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2. 搭便车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产生的。

13. 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14. 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又称潜在国民收入。

15.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之和。

16. GDP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采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出加总来计算;

成本法是计算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

17. 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失业分为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18.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它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消

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是充分就业。此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19. 财政支出政策是指公共支出。

20.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将减少。

选择题

1. 如果其他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X

商品的需求(增加)。

2. 某消费者只消费衣服和食物,衣服的价格上升从而变的相对贵了,这种相对价格

上升的影响叫做(收入效应)。

3.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2)。

4.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减少10%)。

5.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

得的总效用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6)个效用单位。

6. 某人愿意用20元买了一件衬衫,愿意出35元买两件衬衫,愿意出45元买三件

衬衫,那么由此可知第三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10)。

7. 已知产量为19单位时,总成本为195元,产量增加到2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

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5元)。

8. 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9.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0.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的是(价格)。

11. 发生搭便车问题主要是因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12. 公海里的鱼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3. 若实际产量每年以3.5%的净增长率持续增长,在多少年后实际产量将翻一番。

(20年)

14. GDP计算过程中遵循(国土原则)。

15. 如果法郎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从5:1变为4:1,则(法郎的汇率由20美分上升到

25美分,美元贬值)。

16.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

口)。

17. 下列哪种情况是M

2

的部分而不是M

1

的部分。(储蓄存款)

18. 人们在(债券价格趋于上升)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

19. 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0. 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提高贴现率)。

名词解释:

1. 搭便车:是指某些社会成员愿意享用公共物品消费带来的效用,而不愿意为公

共物品的生产付出代价,总是希望别的社会成员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付出代价。

2. 遗憾指数:遗憾指数又称为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

3. 官方储备:指一个经济体系的金融当局可直接用来支付对外收支赤字,可用于

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率,从而间接调节收支赤字的外币资产,由以下四个部

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金融当局持有的外

汇资产)

4.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是消

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减少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

律。

5. 理性预期假设: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化

动作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计。

6. 挤出效应:政府增加购买之后,引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将会减少,相当于政

府的购买“挤走”了私人的投资,所以成为挤出效应。(扩展财政政策带来个人消

费和私人投资减少)

7. 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能随着经济周期性的变化而变

化,使得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自动随经济的变化发生增减,从而对经济的波动有

一种反方向的自动抵消作用,由于这种过程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所以称

其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

机制)

8. 乘数:所谓乘数就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自发

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

9.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

1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特定的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

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情况普遍

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问答题:

1. 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鸡不会灭种,而大象会灭种。

答:由于大象是公共资源,而鸡是私人物品。大象自由自在的漫步而不属于任

何人。每个偷猎者都希望尽可能多地猎杀他们所能找到的大象来获得更多的收

益。由于偷猎者人数众多,却很少有偷猎者去保护大象种群,所以大象就越来

越少。相比之下,鸡生活在私人所有的牧场上。每个牧场主都尽极大的努力来

维持自己牧场上的鸡群,因为他能从这种努力中得到更多更长远的收益。

经济是可以自律的,但是自律的核心是私有财产。可是当所有权没有被清

晰地界定时,市场动力消失了,需要规章制度的情形就变得更迫切了。

2. 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

答:虽然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所谓勤俭持家的说法,但是如果每一个家庭

都勤俭,这对于整个经济体系来说并非好事。当少数家庭减少消费对经济影响

比较小;但是大家如果都不消费,经济体系的总需求减少,厂商产品无法销售

出去,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中国人应该多花钱还是多存钱?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来说,要看情

形。在高失业率和生产能力过剩时期,即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刺

激总需求、鼓励人们消费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当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时期,

即总供给等于甚至是小于总需求时,一味地增加总需求将导致需求拉动型的通

货膨胀。另外,在长期中,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

自储蓄,所以这种情况下,勤俭节约对经济是有利的。

3. 请用供求分析解释“谷贱伤农”。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

油产量?

答::“谷贱伤民”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可能还会因

为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很少,即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

幅度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

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石油的价格上涨,

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

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的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供给量的增

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做成的损失,因此他们要限制石油的输出量。

4. 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日本增长“奇迹”结束的原因。

答: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储蓄率高达15%,与美国4%的储蓄率相比,这

使得大量资源从消费转向投资。日本失业率非常抵,经济快速增长,这简直就

是一个奇迹。但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快速增长的步伐开始放慢到停滞不前

的地步,并陷入了衰退时期。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储蓄率。虽然日本战后的高储

蓄率促进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短期问题。由于房地产价格暴跌、金

融体制的失灵和欧美投资机会的大量涌现,日本无法继续保持其吸收大量储蓄

所需的高水平国内投资。因此,总支出不足以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水平的实际

产出,意味着日本经济出现了衰退缺口。

计算题:

1. 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试求:

①均衡国民收入(Y)为多少?

答:C=200+0.8Y,I=50→Y=C+I=200+0.8Y+50→Y-0.8Y=250→0.2Y=250 →

Y=1250

②储蓄函数及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

答:1)Y=C+S →S=Y-C =Y-(200+0.8Y)=Y-200-0.8Y →S=0.2Y-200

2)当S=I时均衡,所以S=I=50。

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2000,那么,为使该经济大道充分就业的

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

答:Y=C=I=200+0.8Y+I→0.2Y=200+I,当Y=2000时,即0.2×2000=200+I→

I=200

④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

答:K= 1 =5

1-0.8

2. 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并说明怎

么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

答:Q=120-5P,当P=4时,Q=100。

Ed=△Q / Q=△Q×△P=△Q× P = dQ × 4 =5× 4 =0.2

△P / P Q P △P Q dP 100 100

因为Ed<1,为缺乏弹性,需要涨价增利。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庆喜)

填空题

1.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

向变动。

2.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

呈同方向变动。

3. 需求规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4. 替代效应是指互相代替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

是指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5. 假定商品X和Y是互为替代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

减少,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正值。

6. 假定商品X和Y是互补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增加,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负值。

7. 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幸福感,一般来讲效用具

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8.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上升;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

负时,总效用下降。

9. 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

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A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10.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

点被称为关门点。

11.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2. 搭便车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产生的。

13. 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14. 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又称潜在国民收入。

15.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之和。

16. GDP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采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出加总来计算;

成本法是计算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

17. 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失业分为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18.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它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消

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是充分就业。此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19. 财政支出政策是指公共支出。

20.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将减少。

选择题

1. 如果其他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X

商品的需求(增加)。

2. 某消费者只消费衣服和食物,衣服的价格上升从而变的相对贵了,这种相对价格

上升的影响叫做(收入效应)。

3.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2)。

4.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减少10%)。

5.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

得的总效用是106个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6)个效用单位。

6. 某人愿意用20元买了一件衬衫,愿意出35元买两件衬衫,愿意出45元买三件

衬衫,那么由此可知第三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10)。

7. 已知产量为19单位时,总成本为195元,产量增加到2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

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5元)。

8. 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9.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0.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的是(价格)。

11. 发生搭便车问题主要是因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12. 公海里的鱼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3. 若实际产量每年以3.5%的净增长率持续增长,在多少年后实际产量将翻一番。

(20年)

14. GDP计算过程中遵循(国土原则)。

15. 如果法郎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从5:1变为4:1,则(法郎的汇率由20美分上升到

25美分,美元贬值)。

16.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将使(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

口)。

17. 下列哪种情况是M

2

的部分而不是M

1

的部分。(储蓄存款)

18. 人们在(债券价格趋于上升)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

19. 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0. 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提高贴现率)。

名词解释:

1. 搭便车:是指某些社会成员愿意享用公共物品消费带来的效用,而不愿意为公

共物品的生产付出代价,总是希望别的社会成员为公共物品的生产付出代价。

2. 遗憾指数:遗憾指数又称为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

3. 官方储备:指一个经济体系的金融当局可直接用来支付对外收支赤字,可用于

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率,从而间接调节收支赤字的外币资产,由以下四个部

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金融当局持有的外

汇资产)

4.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是消

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减少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

律。

5. 理性预期假设: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化

动作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计。

6. 挤出效应:政府增加购买之后,引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将会减少,相当于政

府的购买“挤走”了私人的投资,所以成为挤出效应。(扩展财政政策带来个人消

费和私人投资减少)

7. 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能随着经济周期性的变化而变

化,使得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自动随经济的变化发生增减,从而对经济的波动有

一种反方向的自动抵消作用,由于这种过程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所以称

其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

机制)

8. 乘数:所谓乘数就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自发

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

9.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

1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特定的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

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情况普遍

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问答题:

1. 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鸡不会灭种,而大象会灭种。

答:由于大象是公共资源,而鸡是私人物品。大象自由自在的漫步而不属于任

何人。每个偷猎者都希望尽可能多地猎杀他们所能找到的大象来获得更多的收

益。由于偷猎者人数众多,却很少有偷猎者去保护大象种群,所以大象就越来

越少。相比之下,鸡生活在私人所有的牧场上。每个牧场主都尽极大的努力来

维持自己牧场上的鸡群,因为他能从这种努力中得到更多更长远的收益。

经济是可以自律的,但是自律的核心是私有财产。可是当所有权没有被清

晰地界定时,市场动力消失了,需要规章制度的情形就变得更迫切了。

2. 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人应该花钱还是存钱。

答:虽然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所谓勤俭持家的说法,但是如果每一个家庭

都勤俭,这对于整个经济体系来说并非好事。当少数家庭减少消费对经济影响

比较小;但是大家如果都不消费,经济体系的总需求减少,厂商产品无法销售

出去,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中国人应该多花钱还是多存钱?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来说,要看情

形。在高失业率和生产能力过剩时期,即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刺

激总需求、鼓励人们消费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当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时期,

即总供给等于甚至是小于总需求时,一味地增加总需求将导致需求拉动型的通

货膨胀。另外,在长期中,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

自储蓄,所以这种情况下,勤俭节约对经济是有利的。

3. 请用供求分析解释“谷贱伤农”。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

油产量?

答::“谷贱伤民”是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得农民从中获益,可能还会因

为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很少,即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

幅度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同样的道理,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

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石油的价格上涨,

由于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

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的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石油价格下降,供给量的增

加不能弥补价格下降对收益所做成的损失,因此他们要限制石油的输出量。

4. 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日本增长“奇迹”结束的原因。

答: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储蓄率高达15%,与美国4%的储蓄率相比,这

使得大量资源从消费转向投资。日本失业率非常抵,经济快速增长,这简直就

是一个奇迹。但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快速增长的步伐开始放慢到停滞不前

的地步,并陷入了衰退时期。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储蓄率。虽然日本战后的高储

蓄率促进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短期问题。由于房地产价格暴跌、金

融体制的失灵和欧美投资机会的大量涌现,日本无法继续保持其吸收大量储蓄

所需的高水平国内投资。因此,总支出不足以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水平的实际

产出,意味着日本经济出现了衰退缺口。

计算题:

1. 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试求:

①均衡国民收入(Y)为多少?

答:C=200+0.8Y,I=50→Y=C+I=200+0.8Y+50→Y-0.8Y=250→0.2Y=250 →

Y=1250

②储蓄函数及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

答:1)Y=C+S →S=Y-C =Y-(200+0.8Y)=Y-200-0.8Y →S=0.2Y-200

2)当S=I时均衡,所以S=I=50。

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2000,那么,为使该经济大道充分就业的

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

答:Y=C=I=200+0.8Y+I→0.2Y=200+I,当Y=2000时,即0.2×2000=200+I→

I=200

④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

答:K= 1 =5

1-0.8

2. 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并说明怎

么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

答:Q=120-5P,当P=4时,Q=100。

Ed=△Q / Q=△Q×△P=△Q× P = dQ × 4 =5× 4 =0.2

△P / P Q P △P Q dP 100 100

因为Ed<1,为缺乏弹性,需要涨价增利。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