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

IT圈 admin 33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笃怀)

第27卷第6期 

2011年12月 

结构工程师 

Vo1.27.No.6 

Dec.2011 

Structural Engineers 

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 

杨喜文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要 大跨度斜拉桥通常采用漂浮体系或半漂浮体系以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在强震作用下可 

以减小结构的地震惯性力,但地震位移较大。以甬江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了合理的阻尼器参数,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在地震位移控制中的作用,并与不设阻尼器的情况进行了比 

较,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a1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改善塔底的地震剪力,明显减小低重 

心斜拉桥的塔底地震弯矩。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抗震分析,位移控制,参数分析 

Seismic Displacements Control for Yong-jiang Railway Cable- 

Stayed Bridges Located in Ningbo 

YANG Xiwe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Floating or semi—floating systems are usually employed for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these 

bridges always have longer base periods.Though the earthquake forces of these type cable—stayed bridges are 

smaller,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is bigger than those with other systems.This paper takes Yong-jiang Railway 

cable—stayed bridge in Ningbo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role of viscous damper in controlling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The rational parameters of viscous damper were determined after parameter analysis,and then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the bridge,with or without viscous dampers,were compa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viscous damper was eficient in controlfling seismic displacement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the seismic 

shear forces at bottom of towers were reduced slightly and the seismic moments at bottom of towers were 

reduced in a larger extent for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low gravity center. 

Keywords 

analysis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aseismic analysis,seismic displacement control,parameter 

须加以控制才能保证整个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1 引 言 

由于铁路桥梁活载大、允许变形小,已建的中 

小跨度铁路斜拉桥通常采用塔一梁固结体系,这 

种体系显著提高了斜拉桥纵向刚度,可有效控制 

控制方法主要是在加劲梁与桥墩或索塔间设置弹 

性约束装置或阻尼约束装置。 

国内外研究者对塔一梁问约束装置的合理参 

数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为公路斜拉桥 ,铁路斜 

拉桥较少 。 

本文以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 

过在纵桥向引入粘滞阻尼器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结构位移,但结构地震内力大幅增加 。因此, 

大跨度斜拉桥往往选择隔震体系(全飘浮或半漂 

浮)来减小其地震内力。但是采用隔震体系的大 

跨度斜拉桥在强震下会产生过大的梁端位移,必 

收稿日期:2011—09—06 

并就阻尼器合理参数的确定和减震效果进行了研 

究,得到的参数变化规律与设置方案可供工程应 

联系作者,Email:07yxwen@tong ̄i.edu.en 

抗震与抗风・ 

用参考。 

2工程背景 

2.1 结构布置 

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是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 

上跨越甬江的重要桥梁,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混合 

梁斜拉桥,在纵桥向和横桥向均为对称结构,桥跨 

布置和索塔布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各桥墩 

的高度约为33 m。 

(主) (圭)④ 【

桥墩截面 

 9 .0 【T 

(查)(童) 

图1桥跨布置(单位:m) 

Fig.1 Bridge elevation(unit:m) 

图2索塔布置(单位:m) 

Fig.2 Configuration of towers[Unit:m] 

边跨及部分中跨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其他部分中跨主梁为钢箱梁,钢一混结合段位于 

中跨,距离索塔24.5 in。主梁截面如图3所示。 

各桥墩和索塔的基础布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l 桥墩和索塔的基础布置(单位:m) 

Table 1 Foundations of piers and tower(unit:m) 

桥墩和索塔 】一4号、7~10号墩 5号、6号塔 

承台尺寸 10.6×14.6×4.0 27.0×38.9×9.0 

桩基 12×中1.5 24×中3.0 

原设计方案中,纵桥向为半漂浮体系,主梁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桥墩和主梁索塔间设置滑动摩擦支座;横桥向在 

各墩和索塔处采用限位装置形成固结体系。为控 

制结构在纵桥向的地震位移反应,在每个索塔主 

梁间设置4个液体粘滞阻尼器。 

1/2砼箱梁截面 l/2钢箱梁截面 

1n ㈧H¨¨川¨¨_目l H ¨ _ lun 一¨口口 _n 』一一叮  

引 _ 

图3主梁截面(单位:m) 

Fig.3 Cross—section of the girder(unit:m) 

2.2地震动输入 

一 Lu)\ 

桥址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动输入采用重现 

O 0 

5 O 5 O 5 O 5 

期为2500年的六条人工地震加速度时程,如图4 

所示,对应的设计反应谱如图5所示。 

0 5 l0 15 20 25 3O 35 4O 

时间t/s 

图4典型人工地震加速度时程 

Fig.4 Typical artiifcial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ies 

¨ 

Structural Engineers Vo1.27,No.6 ・80・ Ea ̄hquake and Wind Resistance 

结构的地震反应取各加速度时程反应最大值的平 

均值。 

2.3有限元模型 

本文的分析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SAP 2000 

实现。在有限元模型中,主梁和桥墩采用空间梁 

单元模拟;在承台质心处采用集中质量模拟承台 

的作用;在承台底采用六弹簧模拟桩基础,以考虑 

桩基的柔性,弹簧刚度采用m法计算 。 

滑动摩擦支座的摩擦效应采用理想双线性模 

型模拟,滞回模型如图6所示,图中临界摩擦力 

Ffv取支座恒载轴力尺乘以动摩擦系数。初始刚 

度Km为临界摩擦力F 与相应变形6 之比。K 为 

屈后刚度,普通摩擦支座取0 。 

力 l 

f一 . 1}一 

1 . 6e /} 位移。 

图6滑动摩擦支座的滞回模型 

Fig.6 Hysteretie model of rfiction bearing 

在非线性分析中,粘滞阻尼器的回复力模型 

可用下式表示 -10] 

F :C (1) 

式中,F .为阻尼力;C为阻尼系数;V为墩一梁问 

相对速度; 为速度指数。 

图7为具有不同参数的粘滞阻尼器模型,在 

同一正弦位移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由图7可 

知,当墩一梁问相对位移达到最大时,粘滞阻尼器 

的阻尼力最小,接近于零;当阻尼力最大时,墩一 

梁间相对位移最小,因此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和 

结构的弹性力之问存在90。的相位差。 

3阻尼器合理参数的确定及地震位移控 

制效果 

3.1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由式(1)可知,不同的粘滞阻尼器参数(C和 

仅),将会对结构的地震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因 

450.300.1 5O 0 15O 300 450 

位移/mm 

图7粘滞阻尼器回复力模型的力一位移滞回曲线 

Fig.7 Hysteretic loops of viscous damper model 

此,在确定阻尼器的参数之前,须研究阻尼器参数 

与结构响应之间的规律,为阻尼器的参数选取提 

供依据。本文共选取16对阻尼器参数组合,进行 

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其工况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阻尼器参数分析工况 

Table 2 Parametric-analysis cases for 

viscous dampers kN・(In・S一 )一 

阻尼器参数c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2.2 O.2 0.2 0.2 

O.3 O.3 0.3 O.3 

速度指数Ct' 

0.4 O.4 O.4 O.4 

O.5 O.5 O.5 0.5 

合理的阻尼器参数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关键部 

位的地震响应和阻尼器的地震响应来确定。结构 

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主要有梁端位移、塔顶位移、 

塔梁间的相对位移、塔底的地震力等;阻尼器的 

地震响应主要有阻尼器变形和阻尼力。在确保控 

制结构地震位移并改善结构地震力的同时,应尽 

量减小阻尼器的阻尼力,因为阻尼力过大将会给 

阻尼器连接件的构造设计带来困难。 

在地震作用沿纵桥向作用下,结构在纵桥向 

的地震反应如图8一图13所示。由于结构在纵 

g 

释 

图8 阻尼器参数对梁端位移的影响 

Fig.8 Girder—end displacements 

抗震与抗风・ 

驺如 

吕 

\ 

蛆 

瞽 

辫 

图9 阻尼器参数对塔顶位移的影响 

Fig.9 Tower—top displacements 

宕 

~ 

司 

靛 

I 

按 

基 茧 _【\ 骱世辫 

O 9 8 7 6 5 4 3 2 l O 

图10阻尼器参数对塔一梁相对位移的影响 

Fig.10 Tower—girder relative displacements 

五 

色 

Ⅱ 

岛 

窑 

榷 

爱 

图11 阻尼器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 

Fig.1 1 Damping forces of viscous dampers 

Z 

可。 

韬: 

磷 

较 

图12 阻尼器参数对塔底剪力的影响 

Fig.12 Shear forces at the bottom of tower 

.81.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如 他 

图13 阻尼器参数对塔底弯矩的影响 

Fig.13 Moments at the bottom of tower 

桥向对称,本文仅给出图1中左侧半结构的地 

震反应。其中,塔底指单侧下塔柱的底部,阻尼 

器的阻尼力指单个阻尼器的阻尼力。为方便比 

较,不设粘滞阻尼器时的分析结果同样在图上 

标出。 

由图8一图10可知,粘滞阻尼器可以显著 

减小大跨度斜拉桥的梁端位移、塔顶位移和塔 

梁间相对位移,减震效果随阻尼系数的增大而 

增大,随速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由图11可 

知,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对阻尼器参数的变化 

相当敏感,阻尼力随阻尼系数的增大而快速增 

大,随速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由图12一图 

13可知,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改善索塔的地震 

力,但塔底地震力对阻尼器参数的变化并不 

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粘滞阻尼器后,塔底的剪 

力减小了大约13%,而塔底弯矩减小了大约 

32%,剪力减小较少的原因是:当塔梁间相对位 

移达到最大时,阻尼器的阻尼力反而最小,接近于 

零;当塔梁间相对位移最小时,阻尼器阻尼力达 

到最大,阻尼器的阻尼力与索塔的弹性力间存在 

90。的相位差;弯矩减小较多的原因是:甬江铁路 

斜拉桥的下塔柱较矮,其高度占整个塔高的 

15.4%,属于低重心斜拉桥_1 ,因此纵桥向设置 

阻尼器后虽然塔底剪力减小较少,但塔底弯矩减 

小较多。 

当阻尼系数C=2 000 kN・(in・S ) ~, 

速度指数 =0.3时,塔梁间相对位移小于0.2 

ni,阻尼器的阻尼力小于1 500 kN,而且塔底的地 

震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可以取C= 

2 000 kN.(in・s ) 。, =0.3。 

Structural Engineers Vo1.27,No.6 

3.2地震位移控制效果 

确定阻尼器的参数后,分别对“在索塔处设 

置和不设置粘滞阻尼器”两种工况进行了非线性 

时程分析,图14一图18为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 

时程。由图14一图16可知,设置粘滞阻尼器后 

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最大值减小了50%左右;图17 

表明,粘滞阻尼器虽然不能显著减小塔底的地震 

剪力,但可以通过滞回耗能使其得到改善。由图 

18可知,对于低重心斜拉桥,阻尼器的设置可以 

比较明显地减小塔底的地震弯矩。 

量 

穆 

2 2 ●O n L 2 2 

m 8 6 4 2 O之4 

图14梁端位移时程 

图15塔梁间相对位移时程 

Fig.1 5 Time histories of tower~girder relative displacements 

g 

\ 

瞥 

辫 

图16塔顶位移时程 

Fig.1 6 Time histories of tower—top displacements 

Earthquake and Wind Resistance 

晕 

世 

辫 

0 10 20 3o 40 

时间f/s 

图17塔底剪力时程 

Fig.17 Time histories of shear forces at the bottom of towers 

毒 

至 

静 

世 

罐m 

图18塔底弯矩时程 

Fig.18 Time histories of moments at the bottom of towers 

4结语 

(1)对于纵桥向采用漂浮或半漂浮体系的斜 

拉桥,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其纵桥向的地震 

位移响应,包括梁端位移、塔顶位移以及塔一梁问 

相对位移,但合理的阻尼器参数需要通过参数敏 

感性分析获得。 

(2)粘滞阻尼器的合理设计参数的选取应综 

合考虑结构的地震响应和阻尼器自身的地震响 

应,在确保地震位移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尽量减 

小阻尼器的阻尼力,以便于其安装。 

(3)由于粘滞阻尼器最大阻尼力与塔一梁间 

最大相对位移之间存在90。的相位差,因此,阻尼 

力对塔底的剪力影响不显著,索塔地震剪力的改 

善主要通过阻尼器耗散地震能量获得。 

(4)对于低重心斜拉桥,由于下塔柱的高度 

在整个索塔中所占比例较小,塔梁间设置粘滞阻 

尼器后,其塔底的地震弯矩可以得到更多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梁智矗,李建中.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阻尼器参 

抗震与抗风・ .83.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6):728—733. 

Liang Z Y。Li J Z.Research on Damper Parameters of 

Long—Span Rail—Cum—Road Cable—Stayed Bridge[J]. 

Journal of Ton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7, 

35(6):728—733.(in Chinese) 

[2]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 

位移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38_43. 

Ye A J、Hu S D,Fan L C.Seismic Displacements 

Control for Super・-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4,37(12): 

38—43.(in Chinese) 

[3] 

叶爱君,范立础.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 

减震效果[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4(7):860—863. 

Ye A J.Fan L C.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of a 

Super—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y Adding 

Dampers[J].Journal of Ton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7):860—863.(in Chinese) 

[4] 

王志强,胡世德,范立础.东海大桥粘滞阻尼器参 

数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37_42. 

Wang Z Q,Hu S D,Fan L C.Research on Viscous 

Damper Parameters of Donghai Bridge[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 ̄,2005,18(3):37— 

42.(in Chinese) 

[5] 

包立新,李小珍,卫星,等.宜宾长江公路大桥斜拉 

桥抗震性能评价[J].工程力学,2008,25(2): 

174—182. 

Bao L X,Li X Z,Wei X,et a1.Evaluation of Seismic 

Resistance Capacity for Yibin Yangtze River Cable— 

Stayed Bridge[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8,25 

(2):174—182.(in Chinese) 

[6] 秦权,孙晓燕,贺瑞,等.苏通桥对非一致地震地面 

运动的反应和人工波质量的讨论[J].工程力学, 

2006,23(9):71—83. 

Qin Q,Sun x Y,He R,et a1.Responses of Sutong 

Cable—Stayed Bridge to Asynchronous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and Quality of Synthetic Time 

Histories[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23(9): 

71—83.f in Chinese) 

[7]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桥梁支座抗震性能的模 

拟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1):6-9. 

Ye A J.Hu S D,Fan L C.Simulation of Seismic 

Behavior for Bridge Bearing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2001,29(1):6—9.(in Chinese) 

[8] 

Lin W H.Anil K.Chopra.Earthquake Response of 

Elastic SDF Systems with Non—Linear Fluid Viscous 

Damper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la 

Dynamics,2002,31(9):1623—1642. 

[9] 

高永,刘慈军,彭天波,等.阻尼器和弹性索组合使 

用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 

师,2008,24(5):71—76. 

Gao Y,“u C J,Peng T B,et a1.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both Dampers and Elastic Cable f J].Structural 

Engineers,2008,24(5):71—76.(in Chinese) 

[1O] 

吴陶晶,李建中,管仲国.减隔震装置作用机理及 

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中的应用[J].结构工程师, 

2009,25(4):102—107. 

Wu T J “J Z,Guan Z G.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in a Long—Span 

Continuous Bridge[J].Structural Engineesr,2009,25 

(4):102—107.(in Chinese) 

[11] 张文学,李建中,李怀峰.低重心斜拉桥地震响应 

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07(5):21-23. 

Zhang W X.Li J Z.Li H F.Study of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Gravity Center Cable 

2 Stayed Bridge[J].Bridge Consturction,2007(5): 

2l-23.(in Chinese)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笃怀)

第27卷第6期 

2011年12月 

结构工程师 

Vo1.27.No.6 

Dec.2011 

Structural Engineers 

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 

杨喜文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要 大跨度斜拉桥通常采用漂浮体系或半漂浮体系以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在强震作用下可 

以减小结构的地震惯性力,但地震位移较大。以甬江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了合理的阻尼器参数,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在地震位移控制中的作用,并与不设阻尼器的情况进行了比 

较,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a1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改善塔底的地震剪力,明显减小低重 

心斜拉桥的塔底地震弯矩。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抗震分析,位移控制,参数分析 

Seismic Displacements Control for Yong-jiang Railway Cable- 

Stayed Bridges Located in Ningbo 

YANG Xiwe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Floating or semi—floating systems are usually employed for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these 

bridges always have longer base periods.Though the earthquake forces of these type cable—stayed bridges are 

smaller,the seismic displacement is bigger than those with other systems.This paper takes Yong-jiang Railway 

cable—stayed bridge in Ningbo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role of viscous damper in controlling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The rational parameters of viscous damper were determined after parameter analysis,and then the 

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the bridge,with or without viscous dampers,were compa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viscous damper was eficient in controlfling seismic displacement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the seismic 

shear forces at bottom of towers were reduced slightly and the seismic moments at bottom of towers were 

reduced in a larger extent for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low gravity center. 

Keywords 

analysis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aseismic analysis,seismic displacement control,parameter 

须加以控制才能保证整个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1 引 言 

由于铁路桥梁活载大、允许变形小,已建的中 

小跨度铁路斜拉桥通常采用塔一梁固结体系,这 

种体系显著提高了斜拉桥纵向刚度,可有效控制 

控制方法主要是在加劲梁与桥墩或索塔间设置弹 

性约束装置或阻尼约束装置。 

国内外研究者对塔一梁问约束装置的合理参 

数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为公路斜拉桥 ,铁路斜 

拉桥较少 。 

本文以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 

过在纵桥向引入粘滞阻尼器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结构位移,但结构地震内力大幅增加 。因此, 

大跨度斜拉桥往往选择隔震体系(全飘浮或半漂 

浮)来减小其地震内力。但是采用隔震体系的大 

跨度斜拉桥在强震下会产生过大的梁端位移,必 

收稿日期:2011—09—06 

并就阻尼器合理参数的确定和减震效果进行了研 

究,得到的参数变化规律与设置方案可供工程应 

联系作者,Email:07yxwen@tong ̄i.edu.en 

抗震与抗风・ 

用参考。 

2工程背景 

2.1 结构布置 

宁波甬江铁路斜拉桥是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 

上跨越甬江的重要桥梁,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混合 

梁斜拉桥,在纵桥向和横桥向均为对称结构,桥跨 

布置和索塔布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各桥墩 

的高度约为33 m。 

(主) (圭)④ 【

桥墩截面 

 9 .0 【T 

(查)(童) 

图1桥跨布置(单位:m) 

Fig.1 Bridge elevation(unit:m) 

图2索塔布置(单位:m) 

Fig.2 Configuration of towers[Unit:m] 

边跨及部分中跨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其他部分中跨主梁为钢箱梁,钢一混结合段位于 

中跨,距离索塔24.5 in。主梁截面如图3所示。 

各桥墩和索塔的基础布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l 桥墩和索塔的基础布置(单位:m) 

Table 1 Foundations of piers and tower(unit:m) 

桥墩和索塔 】一4号、7~10号墩 5号、6号塔 

承台尺寸 10.6×14.6×4.0 27.0×38.9×9.0 

桩基 12×中1.5 24×中3.0 

原设计方案中,纵桥向为半漂浮体系,主梁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桥墩和主梁索塔间设置滑动摩擦支座;横桥向在 

各墩和索塔处采用限位装置形成固结体系。为控 

制结构在纵桥向的地震位移反应,在每个索塔主 

梁间设置4个液体粘滞阻尼器。 

1/2砼箱梁截面 l/2钢箱梁截面 

1n ㈧H¨¨川¨¨_目l H ¨ _ lun 一¨口口 _n 』一一叮  

引 _ 

图3主梁截面(单位:m) 

Fig.3 Cross—section of the girder(unit:m) 

2.2地震动输入 

一 Lu)\ 

桥址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动输入采用重现 

O 0 

5 O 5 O 5 O 5 

期为2500年的六条人工地震加速度时程,如图4 

所示,对应的设计反应谱如图5所示。 

0 5 l0 15 20 25 3O 35 4O 

时间t/s 

图4典型人工地震加速度时程 

Fig.4 Typical artiifcial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ies 

¨ 

Structural Engineers Vo1.27,No.6 ・80・ Ea ̄hquake and Wind Resistance 

结构的地震反应取各加速度时程反应最大值的平 

均值。 

2.3有限元模型 

本文的分析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SAP 2000 

实现。在有限元模型中,主梁和桥墩采用空间梁 

单元模拟;在承台质心处采用集中质量模拟承台 

的作用;在承台底采用六弹簧模拟桩基础,以考虑 

桩基的柔性,弹簧刚度采用m法计算 。 

滑动摩擦支座的摩擦效应采用理想双线性模 

型模拟,滞回模型如图6所示,图中临界摩擦力 

Ffv取支座恒载轴力尺乘以动摩擦系数。初始刚 

度Km为临界摩擦力F 与相应变形6 之比。K 为 

屈后刚度,普通摩擦支座取0 。 

力 l 

f一 . 1}一 

1 . 6e /} 位移。 

图6滑动摩擦支座的滞回模型 

Fig.6 Hysteretie model of rfiction bearing 

在非线性分析中,粘滞阻尼器的回复力模型 

可用下式表示 -10] 

F :C (1) 

式中,F .为阻尼力;C为阻尼系数;V为墩一梁问 

相对速度; 为速度指数。 

图7为具有不同参数的粘滞阻尼器模型,在 

同一正弦位移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由图7可 

知,当墩一梁问相对位移达到最大时,粘滞阻尼器 

的阻尼力最小,接近于零;当阻尼力最大时,墩一 

梁间相对位移最小,因此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和 

结构的弹性力之问存在90。的相位差。 

3阻尼器合理参数的确定及地震位移控 

制效果 

3.1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由式(1)可知,不同的粘滞阻尼器参数(C和 

仅),将会对结构的地震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因 

450.300.1 5O 0 15O 300 450 

位移/mm 

图7粘滞阻尼器回复力模型的力一位移滞回曲线 

Fig.7 Hysteretic loops of viscous damper model 

此,在确定阻尼器的参数之前,须研究阻尼器参数 

与结构响应之间的规律,为阻尼器的参数选取提 

供依据。本文共选取16对阻尼器参数组合,进行 

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其工况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阻尼器参数分析工况 

Table 2 Parametric-analysis cases for 

viscous dampers kN・(In・S一 )一 

阻尼器参数c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2.2 O.2 0.2 0.2 

O.3 O.3 0.3 O.3 

速度指数Ct' 

0.4 O.4 O.4 O.4 

O.5 O.5 O.5 0.5 

合理的阻尼器参数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关键部 

位的地震响应和阻尼器的地震响应来确定。结构 

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主要有梁端位移、塔顶位移、 

塔梁间的相对位移、塔底的地震力等;阻尼器的 

地震响应主要有阻尼器变形和阻尼力。在确保控 

制结构地震位移并改善结构地震力的同时,应尽 

量减小阻尼器的阻尼力,因为阻尼力过大将会给 

阻尼器连接件的构造设计带来困难。 

在地震作用沿纵桥向作用下,结构在纵桥向 

的地震反应如图8一图13所示。由于结构在纵 

g 

释 

图8 阻尼器参数对梁端位移的影响 

Fig.8 Girder—end displacements 

抗震与抗风・ 

驺如 

吕 

\ 

蛆 

瞽 

辫 

图9 阻尼器参数对塔顶位移的影响 

Fig.9 Tower—top displacements 

宕 

~ 

司 

靛 

I 

按 

基 茧 _【\ 骱世辫 

O 9 8 7 6 5 4 3 2 l O 

图10阻尼器参数对塔一梁相对位移的影响 

Fig.10 Tower—girder relative displacements 

五 

色 

Ⅱ 

岛 

窑 

榷 

爱 

图11 阻尼器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 

Fig.1 1 Damping forces of viscous dampers 

Z 

可。 

韬: 

磷 

较 

图12 阻尼器参数对塔底剪力的影响 

Fig.12 Shear forces at the bottom of tower 

.81.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如 他 

图13 阻尼器参数对塔底弯矩的影响 

Fig.13 Moments at the bottom of tower 

桥向对称,本文仅给出图1中左侧半结构的地 

震反应。其中,塔底指单侧下塔柱的底部,阻尼 

器的阻尼力指单个阻尼器的阻尼力。为方便比 

较,不设粘滞阻尼器时的分析结果同样在图上 

标出。 

由图8一图10可知,粘滞阻尼器可以显著 

减小大跨度斜拉桥的梁端位移、塔顶位移和塔 

梁间相对位移,减震效果随阻尼系数的增大而 

增大,随速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由图11可 

知,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对阻尼器参数的变化 

相当敏感,阻尼力随阻尼系数的增大而快速增 

大,随速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由图12一图 

13可知,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改善索塔的地震 

力,但塔底地震力对阻尼器参数的变化并不 

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粘滞阻尼器后,塔底的剪 

力减小了大约13%,而塔底弯矩减小了大约 

32%,剪力减小较少的原因是:当塔梁间相对位 

移达到最大时,阻尼器的阻尼力反而最小,接近于 

零;当塔梁间相对位移最小时,阻尼器阻尼力达 

到最大,阻尼器的阻尼力与索塔的弹性力间存在 

90。的相位差;弯矩减小较多的原因是:甬江铁路 

斜拉桥的下塔柱较矮,其高度占整个塔高的 

15.4%,属于低重心斜拉桥_1 ,因此纵桥向设置 

阻尼器后虽然塔底剪力减小较少,但塔底弯矩减 

小较多。 

当阻尼系数C=2 000 kN・(in・S ) ~, 

速度指数 =0.3时,塔梁间相对位移小于0.2 

ni,阻尼器的阻尼力小于1 500 kN,而且塔底的地 

震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可以取C= 

2 000 kN.(in・s ) 。, =0.3。 

Structural Engineers Vo1.27,No.6 

3.2地震位移控制效果 

确定阻尼器的参数后,分别对“在索塔处设 

置和不设置粘滞阻尼器”两种工况进行了非线性 

时程分析,图14一图18为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 

时程。由图14一图16可知,设置粘滞阻尼器后 

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最大值减小了50%左右;图17 

表明,粘滞阻尼器虽然不能显著减小塔底的地震 

剪力,但可以通过滞回耗能使其得到改善。由图 

18可知,对于低重心斜拉桥,阻尼器的设置可以 

比较明显地减小塔底的地震弯矩。 

量 

穆 

2 2 ●O n L 2 2 

m 8 6 4 2 O之4 

图14梁端位移时程 

图15塔梁间相对位移时程 

Fig.1 5 Time histories of tower~girder relative displacements 

g 

\ 

瞥 

辫 

图16塔顶位移时程 

Fig.1 6 Time histories of tower—top displacements 

Earthquake and Wind Resistance 

晕 

世 

辫 

0 10 20 3o 40 

时间f/s 

图17塔底剪力时程 

Fig.17 Time histories of shear forces at the bottom of towers 

毒 

至 

静 

世 

罐m 

图18塔底弯矩时程 

Fig.18 Time histories of moments at the bottom of towers 

4结语 

(1)对于纵桥向采用漂浮或半漂浮体系的斜 

拉桥,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其纵桥向的地震 

位移响应,包括梁端位移、塔顶位移以及塔一梁问 

相对位移,但合理的阻尼器参数需要通过参数敏 

感性分析获得。 

(2)粘滞阻尼器的合理设计参数的选取应综 

合考虑结构的地震响应和阻尼器自身的地震响 

应,在确保地震位移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尽量减 

小阻尼器的阻尼力,以便于其安装。 

(3)由于粘滞阻尼器最大阻尼力与塔一梁间 

最大相对位移之间存在90。的相位差,因此,阻尼 

力对塔底的剪力影响不显著,索塔地震剪力的改 

善主要通过阻尼器耗散地震能量获得。 

(4)对于低重心斜拉桥,由于下塔柱的高度 

在整个索塔中所占比例较小,塔梁间设置粘滞阻 

尼器后,其塔底的地震弯矩可以得到更多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梁智矗,李建中.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阻尼器参 

抗震与抗风・ .83. 结构工程师第27卷第6期 

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6):728—733. 

Liang Z Y。Li J Z.Research on Damper Parameters of 

Long—Span Rail—Cum—Road Cable—Stayed Bridge[J]. 

Journal of Ton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7, 

35(6):728—733.(in Chinese) 

[2]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 

位移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38_43. 

Ye A J、Hu S D,Fan L C.Seismic Displacements 

Control for Super・-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4,37(12): 

38—43.(in Chinese) 

[3] 

叶爱君,范立础.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 

减震效果[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4(7):860—863. 

Ye A J.Fan L C.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of a 

Super—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y Adding 

Dampers[J].Journal of Ton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7):860—863.(in Chinese) 

[4] 

王志强,胡世德,范立础.东海大桥粘滞阻尼器参 

数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37_42. 

Wang Z Q,Hu S D,Fan L C.Research on Viscous 

Damper Parameters of Donghai Bridge[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 ̄,2005,18(3):37— 

42.(in Chinese) 

[5] 

包立新,李小珍,卫星,等.宜宾长江公路大桥斜拉 

桥抗震性能评价[J].工程力学,2008,25(2): 

174—182. 

Bao L X,Li X Z,Wei X,et a1.Evaluation of Seismic 

Resistance Capacity for Yibin Yangtze River Cable— 

Stayed Bridge[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8,25 

(2):174—182.(in Chinese) 

[6] 秦权,孙晓燕,贺瑞,等.苏通桥对非一致地震地面 

运动的反应和人工波质量的讨论[J].工程力学, 

2006,23(9):71—83. 

Qin Q,Sun x Y,He R,et a1.Responses of Sutong 

Cable—Stayed Bridge to Asynchronous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and Quality of Synthetic Time 

Histories[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23(9): 

71—83.f in Chinese) 

[7]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桥梁支座抗震性能的模 

拟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1):6-9. 

Ye A J.Hu S D,Fan L C.Simulation of Seismic 

Behavior for Bridge Bearing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2001,29(1):6—9.(in Chinese) 

[8] 

Lin W H.Anil K.Chopra.Earthquake Response of 

Elastic SDF Systems with Non—Linear Fluid Viscous 

Damper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la 

Dynamics,2002,31(9):1623—1642. 

[9] 

高永,刘慈军,彭天波,等.阻尼器和弹性索组合使 

用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 

师,2008,24(5):71—76. 

Gao Y,“u C J,Peng T B,et a1.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both Dampers and Elastic Cable f J].Structural 

Engineers,2008,24(5):71—76.(in Chinese) 

[1O] 

吴陶晶,李建中,管仲国.减隔震装置作用机理及 

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中的应用[J].结构工程师, 

2009,25(4):102—107. 

Wu T J “J Z,Guan Z G.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in a Long—Span 

Continuous Bridge[J].Structural Engineesr,2009,25 

(4):102—107.(in Chinese) 

[11] 张文学,李建中,李怀峰.低重心斜拉桥地震响应 

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07(5):21-23. 

Zhang W X.Li J Z.Li H F.Study of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Gravity Center Cable 

2 Stayed Bridge[J].Bridge Consturction,2007(5): 

2l-23.(in Chinese)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