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1_2_4_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

IT圈 admin 77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衅沈然)

26陕西化工1998年3月

1,2,4—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

马晓燕  程永清  宁荣昌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710072)

侯 君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710061)

摘 要 仅以甲酸、水合肼、甲酰胺为原料,采用分段反应、双管加料的方式合成1,2,4—三唑。反应混合物经

冷却、过滤即可得到粗产品。本研究还对其反应料比、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做了详细讨论对比,提出了较为合

理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

关键词 1,2,4—三唑 甲酸 甲酰胺 水合肼 合成

  1,2,4—三唑是很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以其为中

间体可以合成医药、农药、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其

中以三唑为原料合成的三唑酮、三环唑等十几种农

药以其广谱、低毒,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中。目前国内1,2,4—三唑的价格较高,影响了各

种唑类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所以改进1,2,4—三唑

的合成路线,改善工艺条件,降低成本,对工农业生

产有着实际意义。本研究仅以甲酸、甲酰胺、水合肼

为原料,采用二段分步合成的方法进行了1,2,4—

三唑的研制及工艺条件的探索。提出了在第一段反

应中采用双管加料的方法,使甲酸与水合肼反应产

物停留在一甲酰肼上。在第二段反应中降低甲酰胺

与水合肼摩尔比,减少后处理过程,降低了成本。

[1]

个加料漏斗中。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混合物温度保

持在70℃~85℃。待滴加完毕,在80℃下保温15

min

,即制得一甲酰肼。

1.2 第二段反应

反应方程式:

O

HCNHNH

2

+H

N

O

CNH

2

    

N

+2

H

2

O

(2)

N

在100ml四口反应瓶上安装搅拌器、蒸馏装

置、保温液体加料管、(0~240)℃温度计,硅油浴加

热。

取20

ml

甲酰胺加入四口反应瓶内,搅拌。调节

油浴温度200℃,当内温升到180℃时,通过保温加

料管滴加第一段反应所得一甲酰肼混合物。滴加过

程将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蒸馏出去,保持内温170℃

1 实验部分

1.1 第一段反应

反应方程式:

O

H

2

NNH

2

+HC

    

H

OH

O

CNHNH

2

+

H

2

O

(1)

~180℃。待料液滴加完后在170℃~185℃保温

1.5

h

。冷却、过滤,得到1,2,4—三唑的粗品重14.5

g,得率84.1%,熔点119.5℃~121℃。

2 结果与讨论

2.1 第一段反应

2.1.1 甲酸、水合肼两物料摩尔比 一段反应的主

要目的是合成一甲酰肼。在这段反应中,如甲酸用量

过多,则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伴随有

在100ml的四口反应瓶上装上2个25ml液

体加料漏斗、1支(0~100)℃温度计、搅拌器,水浴

加热。反应瓶中加入6

ml

底液(甲酸或二段的滤

液),搅拌、加热。当反应瓶内温度达到80℃时,将25

ml

50%水合肼(0.25

mol

)及17

ml

甲酸分别装入2

1998年3月

O

HCOH+H

2

NNH

2

—→

O

HCNHNH

O

C

马晓燕等:1,2,4—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27

可降低1,2,4—三唑的生产成本。甲酰胺用量对产

品得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甲酰胺用量对产品得率影响

[2]

H

+2

H

2

O

(3)

甲酰胺用量/g

20

25

28

粗产品质量/g

14.5

11.5

1.8

得率/%

84.1

67.6

68.4

反应(3)所得的中间产物二甲酰肼在第二段反应时

不能直接和甲酰胺反应生成三唑,而只有在甲酰胺

中和氨气反应制得三唑。若将两反应摩尔比控制

在1∶1.2,同时控制工艺条件,使得在这段反应中

生成一甲酰肼中间体而不是二甲酰肼。这样,二段反

应工艺才会简便一些。本研究控制两物料摩尔比为

1∶1.2,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2.1.2 加料方式确定 在第一段反应中制取高收

率的一甲酰肼对二段反应在无氨条件下进行提供很

好的条件。要得到高收率的一甲酰肼,还需改变以往

单管加料方式为双管加料方式。利用两个加料管分

别滴加两种反应液,控制两管加料速度,使反应混合

物温度保持在70℃~80℃内。研究表明,双管加料

确实能提高最终产品的得率。加料方式对产品得率

的影响见表1。

表1 加料方式对产品得率影响

加料方式

单管加料

双管加料

粗产品质量/g

13.2

14.4

得率/%

77.6

84.7

[3]

2.2.2 加料温度 控制第二段加料温度也是反应

的关键。经实验研究表明,在温度低于160℃时,反

应进行得很缓慢,同样保温30min得率要低得多。

当把温度升到175℃~185℃时,得率大大提高。所

以,二段反应必须在175℃~185℃之间进行(见表

3)。当然,温度太高时,甲酰胺、甲酰肼会分解,不利

于反应进行。

表3 二段反应加料温度对得率影响

加料温度/℃

160~170

170~180

180~195

粗产品质量/g

4.6

13.2

13.8

得率/%

26.7

76.5

80.0

2.2.3 副产物的蒸馏 在二段反应装置上,增加副

产物的蒸馏装置,在滴加甲酰肼的同时,将反应生成

的水等副产物蒸馏出反应瓶是缩短加料时间和保温

时间的一个关键的措施。只有在反应进行的同时,蒸

馏出低沸点的副产物,才能保证加料温度不致下降,

提高反应得率。

2.2.4 保温时间 由于在二段加料同时将低沸点

的副产物蒸除出反应瓶,使加料过程中反应瓶内仍

能保持170℃~185℃不致下降,所以反应进行得较

快,不需太长的保温时间。一般30

min

即可使其得

率达到较理想的结果(见表4)。

表4 二段保温时间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保温时间/h

0.5

1

2

粗产品质量/g

13.2

13.4

13.5

得率/%

76.5

77.7

78.3

2.2 第二段反应

2.2.1 甲酰胺的用量 在二段反应中,甲酰胺既是

反应物,同时还是溶剂,所以甲酰胺一般是过量的。

但甲酰胺用量太多不但不能提高最终产品1,2,4—

三唑的得率,反而会使其得率有所下降。因为甲酰胺

沸点较高(常压下200℃),还可以溶解部分1,2,4—

三唑

[1]

。常压下采用蒸馏方法除去过剩的甲酰胺需

要很高温度,一般采用抽真空减压蒸馏的方法,工

艺条件苛刻。况且1,2,4—三唑自身还有升华现象,

所以无论高温或抽真空蒸除去过剩溶剂都会使产品

得率下降。不但如此,升华的1,2,4—三唑再冷却后

会堵塞管道,给工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力图

做到在不影响产品得率的同时将甲酰胺用量减到最

低。减少甲酰胺用量会给生产带来许多好处。第一,

产品分离不再采取减压蒸馏的方法,只需冷却过滤

即可得粗产品;第二,甲酰胺价格较贵,减少用量,也

[4]

28

2.3 产品的分离

陕西化工

方法。降低了产品成本。

1998年3月

反应混合物不需采用高真空蒸馏的工艺,只需

将其冷却、过滤即可得到1,2,4—三唑的粗品。实验

证明,冷却温度对反应产品得率的影响很大(见表

5)。

表5 过滤温度对产品得率影响

过滤温度/℃

25

5

粗产品质量/

g

13.5

14.8

得率/%

78.3

85.8

(4)工艺上,在二段反应进行的同时,将副产物

蒸除,以确保加料时的温度不低于170℃。缩短加料

时间和保温时间,加快了反应速度。

(5)反应后的混合物采用冷却、过滤方法进行产

品的分离,改变了以往高真空蒸除溶剂的方法,使工

艺大为改善。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王国强,田战省.1,2,4-三唑的制备方法.火炸

药,1997(4):51~52

3 结论

(1)仅以甲酸、水合肼、甲酰胺为原料,分二段反

应制备1,2,4—三唑同样可获得高的得率。

(2)改变一段反应采用单管加料方式为双管加

料方式,使一段反应产物停留在一甲酰肼上,减少了

二甲酰肼的含量,为二段反应在无氨条件下也能保

持较高的得率提供了条件。

(3)二段反应中减少了甲酰胺用量(甲酰胺、水

合肼摩尔比1.1∶1),可以简化反应后产品分离的

工艺,改变了以往需用高真空分离过剩的甲酰胺的

2 SimonK,icalinvestigationofthe

processformanufacturing1,2,4-1H-triazole,.

Chem.1983,11(3):291~299

3 Knorr,HaraldMAier,Phomah:Mildenberger,Hilmar;

andKorbanka,Helmut,1,2,4-triazole,.2

943265,1981

4 US4267347,1987

(收稿日期:1997—10—20)

马晓燕,女,34岁,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大连

【作者简介】

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现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硕士学位。已发表

论文数篇。

StudyontheSynthesisTechnologyof1,2,4_Triazole

MaXiaoyan

  

ChengYongqing

  

NingRongchang

(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Northwest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72)

HouJun

(Xi'anResearchInstituteofModernChemistry,710061)

Abstract

 

Onlyformicacid

,

hydrazinehydrateandformamideusedasrawmaterialsandsectionalizationre-

actionadoptedandtwopipeaddingmaterials1,2,4_oolingandfiltration

thecoarseproductwasobtained

.

Therationalsynthesisrouteandconditionswereputforwardbydis-

cussingandcomparatingsometechnologyconditionssuchasmaterials'ratiosandinsulatingtime.

Keywords

 1,2,4_

triazole

,

formicacid

,

formamide

,

hydrazinehydrate

,

synthesis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衅沈然)

26陕西化工1998年3月

1,2,4—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

马晓燕  程永清  宁荣昌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710072)

侯 君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710061)

摘 要 仅以甲酸、水合肼、甲酰胺为原料,采用分段反应、双管加料的方式合成1,2,4—三唑。反应混合物经

冷却、过滤即可得到粗产品。本研究还对其反应料比、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做了详细讨论对比,提出了较为合

理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

关键词 1,2,4—三唑 甲酸 甲酰胺 水合肼 合成

  1,2,4—三唑是很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以其为中

间体可以合成医药、农药、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其

中以三唑为原料合成的三唑酮、三环唑等十几种农

药以其广谱、低毒,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中。目前国内1,2,4—三唑的价格较高,影响了各

种唑类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所以改进1,2,4—三唑

的合成路线,改善工艺条件,降低成本,对工农业生

产有着实际意义。本研究仅以甲酸、甲酰胺、水合肼

为原料,采用二段分步合成的方法进行了1,2,4—

三唑的研制及工艺条件的探索。提出了在第一段反

应中采用双管加料的方法,使甲酸与水合肼反应产

物停留在一甲酰肼上。在第二段反应中降低甲酰胺

与水合肼摩尔比,减少后处理过程,降低了成本。

[1]

个加料漏斗中。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混合物温度保

持在70℃~85℃。待滴加完毕,在80℃下保温15

min

,即制得一甲酰肼。

1.2 第二段反应

反应方程式:

O

HCNHNH

2

+H

N

O

CNH

2

    

N

+2

H

2

O

(2)

N

在100ml四口反应瓶上安装搅拌器、蒸馏装

置、保温液体加料管、(0~240)℃温度计,硅油浴加

热。

取20

ml

甲酰胺加入四口反应瓶内,搅拌。调节

油浴温度200℃,当内温升到180℃时,通过保温加

料管滴加第一段反应所得一甲酰肼混合物。滴加过

程将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蒸馏出去,保持内温170℃

1 实验部分

1.1 第一段反应

反应方程式:

O

H

2

NNH

2

+HC

    

H

OH

O

CNHNH

2

+

H

2

O

(1)

~180℃。待料液滴加完后在170℃~185℃保温

1.5

h

。冷却、过滤,得到1,2,4—三唑的粗品重14.5

g,得率84.1%,熔点119.5℃~121℃。

2 结果与讨论

2.1 第一段反应

2.1.1 甲酸、水合肼两物料摩尔比 一段反应的主

要目的是合成一甲酰肼。在这段反应中,如甲酸用量

过多,则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伴随有

在100ml的四口反应瓶上装上2个25ml液

体加料漏斗、1支(0~100)℃温度计、搅拌器,水浴

加热。反应瓶中加入6

ml

底液(甲酸或二段的滤

液),搅拌、加热。当反应瓶内温度达到80℃时,将25

ml

50%水合肼(0.25

mol

)及17

ml

甲酸分别装入2

1998年3月

O

HCOH+H

2

NNH

2

—→

O

HCNHNH

O

C

马晓燕等:1,2,4—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27

可降低1,2,4—三唑的生产成本。甲酰胺用量对产

品得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甲酰胺用量对产品得率影响

[2]

H

+2

H

2

O

(3)

甲酰胺用量/g

20

25

28

粗产品质量/g

14.5

11.5

1.8

得率/%

84.1

67.6

68.4

反应(3)所得的中间产物二甲酰肼在第二段反应时

不能直接和甲酰胺反应生成三唑,而只有在甲酰胺

中和氨气反应制得三唑。若将两反应摩尔比控制

在1∶1.2,同时控制工艺条件,使得在这段反应中

生成一甲酰肼中间体而不是二甲酰肼。这样,二段反

应工艺才会简便一些。本研究控制两物料摩尔比为

1∶1.2,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2.1.2 加料方式确定 在第一段反应中制取高收

率的一甲酰肼对二段反应在无氨条件下进行提供很

好的条件。要得到高收率的一甲酰肼,还需改变以往

单管加料方式为双管加料方式。利用两个加料管分

别滴加两种反应液,控制两管加料速度,使反应混合

物温度保持在70℃~80℃内。研究表明,双管加料

确实能提高最终产品的得率。加料方式对产品得率

的影响见表1。

表1 加料方式对产品得率影响

加料方式

单管加料

双管加料

粗产品质量/g

13.2

14.4

得率/%

77.6

84.7

[3]

2.2.2 加料温度 控制第二段加料温度也是反应

的关键。经实验研究表明,在温度低于160℃时,反

应进行得很缓慢,同样保温30min得率要低得多。

当把温度升到175℃~185℃时,得率大大提高。所

以,二段反应必须在175℃~185℃之间进行(见表

3)。当然,温度太高时,甲酰胺、甲酰肼会分解,不利

于反应进行。

表3 二段反应加料温度对得率影响

加料温度/℃

160~170

170~180

180~195

粗产品质量/g

4.6

13.2

13.8

得率/%

26.7

76.5

80.0

2.2.3 副产物的蒸馏 在二段反应装置上,增加副

产物的蒸馏装置,在滴加甲酰肼的同时,将反应生成

的水等副产物蒸馏出反应瓶是缩短加料时间和保温

时间的一个关键的措施。只有在反应进行的同时,蒸

馏出低沸点的副产物,才能保证加料温度不致下降,

提高反应得率。

2.2.4 保温时间 由于在二段加料同时将低沸点

的副产物蒸除出反应瓶,使加料过程中反应瓶内仍

能保持170℃~185℃不致下降,所以反应进行得较

快,不需太长的保温时间。一般30

min

即可使其得

率达到较理想的结果(见表4)。

表4 二段保温时间对产品得率的影响

保温时间/h

0.5

1

2

粗产品质量/g

13.2

13.4

13.5

得率/%

76.5

77.7

78.3

2.2 第二段反应

2.2.1 甲酰胺的用量 在二段反应中,甲酰胺既是

反应物,同时还是溶剂,所以甲酰胺一般是过量的。

但甲酰胺用量太多不但不能提高最终产品1,2,4—

三唑的得率,反而会使其得率有所下降。因为甲酰胺

沸点较高(常压下200℃),还可以溶解部分1,2,4—

三唑

[1]

。常压下采用蒸馏方法除去过剩的甲酰胺需

要很高温度,一般采用抽真空减压蒸馏的方法,工

艺条件苛刻。况且1,2,4—三唑自身还有升华现象,

所以无论高温或抽真空蒸除去过剩溶剂都会使产品

得率下降。不但如此,升华的1,2,4—三唑再冷却后

会堵塞管道,给工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力图

做到在不影响产品得率的同时将甲酰胺用量减到最

低。减少甲酰胺用量会给生产带来许多好处。第一,

产品分离不再采取减压蒸馏的方法,只需冷却过滤

即可得粗产品;第二,甲酰胺价格较贵,减少用量,也

[4]

28

2.3 产品的分离

陕西化工

方法。降低了产品成本。

1998年3月

反应混合物不需采用高真空蒸馏的工艺,只需

将其冷却、过滤即可得到1,2,4—三唑的粗品。实验

证明,冷却温度对反应产品得率的影响很大(见表

5)。

表5 过滤温度对产品得率影响

过滤温度/℃

25

5

粗产品质量/

g

13.5

14.8

得率/%

78.3

85.8

(4)工艺上,在二段反应进行的同时,将副产物

蒸除,以确保加料时的温度不低于170℃。缩短加料

时间和保温时间,加快了反应速度。

(5)反应后的混合物采用冷却、过滤方法进行产

品的分离,改变了以往高真空蒸除溶剂的方法,使工

艺大为改善。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王国强,田战省.1,2,4-三唑的制备方法.火炸

药,1997(4):51~52

3 结论

(1)仅以甲酸、水合肼、甲酰胺为原料,分二段反

应制备1,2,4—三唑同样可获得高的得率。

(2)改变一段反应采用单管加料方式为双管加

料方式,使一段反应产物停留在一甲酰肼上,减少了

二甲酰肼的含量,为二段反应在无氨条件下也能保

持较高的得率提供了条件。

(3)二段反应中减少了甲酰胺用量(甲酰胺、水

合肼摩尔比1.1∶1),可以简化反应后产品分离的

工艺,改变了以往需用高真空分离过剩的甲酰胺的

2 SimonK,icalinvestigationofthe

processformanufacturing1,2,4-1H-triazole,.

Chem.1983,11(3):291~299

3 Knorr,HaraldMAier,Phomah:Mildenberger,Hilmar;

andKorbanka,Helmut,1,2,4-triazole,.2

943265,1981

4 US4267347,1987

(收稿日期:1997—10—20)

马晓燕,女,34岁,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大连

【作者简介】

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现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硕士学位。已发表

论文数篇。

StudyontheSynthesisTechnologyof1,2,4_Triazole

MaXiaoyan

  

ChengYongqing

  

NingRongchang

(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Northwest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72)

HouJun

(Xi'anResearchInstituteofModernChemistry,710061)

Abstract

 

Onlyformicacid

,

hydrazinehydrateandformamideusedasrawmaterialsandsectionalizationre-

actionadoptedandtwopipeaddingmaterials1,2,4_oolingandfiltration

thecoarseproductwasobtained

.

Therationalsynthesisrouteandconditionswereputforwardbydis-

cussingandcomparatingsometechnologyconditionssuchasmaterials'ratiosandinsulatingtime.

Keywords

 1,2,4_

triazole

,

formicacid

,

formamide

,

hydrazinehydrate

,

synthesis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