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褒俊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4
(22)申请日 2004.03.17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地址 日本爱知县刈谷市
(72)发明人 岛崎春雄 大道寺雄二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51)
D03C13/00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5323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04.09.29
(54)发明名称
织机中的开口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减小多个综框的排
列间距。在综框(11A、11B)的下框(111)的
下面连接有辅助杆(12A、13A、12B、13B)
的一端(上端)。在辅助杆(12A、13A、
12B、13B)的另一端(下端)连接有联轴节
(20A、21A、20B、21B),在联轴节(20A、
21A、20B、21B)上连接传递棒(22A、
23A、22B、23B)。辅助杆(12A、13A、
12B、13B)的长度,大于相邻的综框的开
口冲程量。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3-03-03
法律状态信息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
类):D03C13/00专利
号:ZL2申请
日:20040317授权公告
日:20070801
法律状态
专利权的终止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成并
排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作使前述多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中,以
成为前述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通路的一部分的方式将辅助杆的一端连接在前述综框
上,并且在辅助杆的另一端连接联轴节,将前述辅助杆的厚度设计为前述综框的厚
度以下,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
的辅助杆的长度大于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更靠前侧1个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
大于前述多个综框中的最大的开口冲程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前述
辅助杆的长度设计得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前述联轴
节与前述辅助杆分体设计。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作使前述多
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形成经纱的开口的综框离织物的织口越远,综框的上下活动的冲程量(开口冲
程量)越大。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越大,该综框的最大速度以及最大加速度越大。因
此,用于驱动综框的能量消耗越多。又,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越大,通过该综框的综
片的经纱的张力越大,经纱的茸毛增大。茸毛的增大,导致容易发生紧邻的经纱之
间的缠绕,增加开口不良。开口不良会妨碍纬纱的良好投纬。因此,要尽可能减小
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且使最后尾的综框尽可能靠近织物的织口。
一般来说,使综框上下往复动作的往复驱动机构与综框经由联轴节连接(例如,参
照特许文献1~4)。
特许文献1
实开平2-94277号公报。
特许文献2
实开平4-118485号公报。
特许文献3
特开平10-72737号公报。
特许文献4
特开2001-140139号公报。
当紧邻的综框向上下方向相互反向移动时,联轴节必须不干扰邻近的综框。特许文
献1~4介绍的联轴节,安装在综框的下框上。因此,紧邻的综框向上下方向相互
反向移动时,联轴节与邻近的综框的下框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所视
时是交叉的。即,联轴节会制约综框的排列间距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减小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
本发明,对象是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成并排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
作使前述多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在方案1的发明中,以成为前述
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通路的一部分的方式将辅助杆的一端连接在前述综框上,同时
在辅助杆的另一端连接联轴节,将前述辅助杆的厚度设计得小于前述综框的厚度,
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辅助杆的厚度和综框的厚度,是指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的厚度。所谓
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比连接辅助杆的综框更向后1个侧的综框。如果在具有前述厚
度以及长度的辅助杆上连接联轴节,则联轴节不会制约综框的排列间距的减小。
方案2的发明,是在方案1的发明中,使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的辅助杆的长度大
于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更靠前1个侧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所谓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是指在织机的前后方向上最后侧的综框。如果如前述那样
设计连接在织机最后方的综框上的辅助杆的长度,则连接在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
的辅助杆上的联轴节不会干扰前侧的综框。
方案3的发明,是在方案1或方案2的任1项中,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前述多
个综框中的最大的开口冲程量。
具有最大的开口冲程量的综框,是在织机前后上最后侧的综框。如果使辅助杆的长
度大于最大的开口冲程量,则联轴节一直位于所有综框的下侧。
方案4的发明,是在方案1至方案3的任1项中,将多个前述辅助杆的长度设计得
相同。
因此不必制作长度不同的多种辅助杆,可抑制辅助杆的制作成本。
方案5的发明,是在方案1至方案4的任1项中,将前述联轴节与前述辅助杆分体
设计。
联轴节与辅助杆分体的构成,使得可使用现有的联轴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形式的正视图。
图2是一侧视图。
图3是另一侧视图。
图4是主要部分放大正视图。
图5(a)、(b)是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放大正视图。
符号说明
11A、11B、11C、综框
12、12A、12B、12C、12D、13A、13B、13C、成为驱动通道的一部分的辅
助杆
20、20A、20B、20C、20D、21A、21B、21C、联轴节
22A、22B、22C、22D、23A、23B、23C、成为驱动通道的一部分的传递棒
35、45...构成往复驱动机构的曲柄圆盘
Y1、Y2、Y3、Y4...开口冲程量
t...辅助杆的厚度
H...综框的厚度
L...辅助杆的长度
具体实施形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的实施形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使用4个综框11A、11B、11C、11D。综框11A、
11B、11C、11D,按该顺序从织物W的织口W1侧向织机的后侧(将图2的左侧设
为织机的后侧,右侧设为前侧)等间隔排列。
图1表示从织机的前侧所见的综框11A、11B。综框11A的下框111的下面上连接
有一对辅助杆12A、13A的一端(上端)。在辅助杆12A、13A的另一端(下端)连接
联轴节20A、21A,在联轴节20A、21A上连接有传递棒22A、23A。
如图4所示,在辅助杆12A的一端(上端)一体形成一对连接用突起14、15。连接
用突起14、15,利用螺纹连接在下框111上的螺栓16、17的紧固而固定在下框
111的下面。这样,辅助杆12A被连接并固定在综框11A的下框111上。在辅助杆
12A的另一端(下端)一体形成一对连接用突起18、19。
联轴节20A由轴承24、支撑在轴承24上的轴25构成。在轴承24上一体形成一对
连接用突起26、27。连接用突起26、27,利用螺纹连接在辅助杆12A的连接用突
起18、19上的螺栓28、29的紧固而固定在辅助杆12A的下端。在轴25上可转动
地连接传递棒22A。
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
传递棒22A同样地构成。而且,从综框11A到传递棒23A的连接构成,与辅助杆
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的情况相同。
如图2所示,传递棒22A的下端,通过轴销30被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1上。
驱动杆31连接并固定在支轴32上。在支轴32上连接并固定从动杆33。在从动杆
33上连接连杆34,连杆34连接在曲柄圆盘35上。曲柄圆盘35,与从织机驱动用
的马达(未图示)获得驱动力的驱动轴36一体地向一个方向转动。当驱动轴36旋转
时,从动杆33以支轴32为中心往复摆动,驱动杆31以支轴32为中心在上下方向
上往复摆动。支轴32向下框111的纵向延伸。
如图3所示,传递棒23A的下端,通过轴销37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8上。驱
动杆38连接并固定在支轴32上。当驱动轴36旋转时,驱动杆38以支轴32为中
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动。驱动杆31、38,机械地完全同步地在上下方向上往复
摆动,综框11A上下往复活动。
综框11C,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同样地构成的辅
助杆12C、联轴节20C以及传递棒22C连接在驱动杆31上。又,综框11C,通过
分别与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同样地构成的辅助杆13C、联轴
节21C以及传递棒23C连接在驱动杆38上。因此,综框11A、11C利用驱动轴36
的旋转向上下的同一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综框11B,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同
样构成的辅助杆12B、联轴节20B以及传递棒22B连接在驱动杆39上。如图3所
示,综框11B,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同样构成的
辅助杆13B、联轴节21B以及传递棒23B连接在驱动杆40上。
如图3所示,传递棒23B的下端,通过轴销41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40上。驱动
杆40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从动杆43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在从动杆43
上连接有连杆44,连杆44连接在曲柄圆盘45上。曲柄圆盘45,与从织机驱动用
的马达获得驱动力的驱动轴46一体地向一个方向转动。当驱动轴46旋转时,从动
杆43以支轴42为中心往复摆动,驱动杆40以支轴42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
动。支轴42向下框111的纵向延伸。
如图2所示那样,传递棒22B的下端,通过轴销47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9上。
驱动杆39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当驱动轴46转动时,驱动杆39以支轴42为
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动。驱动杆40、39,机械地且完全同步地在上下方向上
往复摆动,综框11B上下地往复动作。
综框11D,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B、联轴节20B以及传递棒22B同样构成的辅助
杆12D、联轴节20D以及传递棒22D连接在驱动杆39上。又,综框11D,通过分
别与辅助杆13B、联轴节21B以及传递棒23B同样构成的辅助杆13D、联轴节
21D以及传递棒23D连接在驱动杆40上。因此,综框11B、11D利用驱动轴46的
旋转向上下的同一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对应综框11A的联轴节20A与对应综框11B的联轴节20B在综框的
纵向(在图1中是左右方向,下框111的纵向)上错开。对应综框11A的联轴节21A
与对应综框11B的联轴节21B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同样,对应综框11B的联轴
节与对应综框11C的联轴节也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对应综框11C的联轴节与对
应综框11D的联轴节也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
联轴节20A、20B,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0B、
20C,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0C、20D,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
着。联轴节21A、21B,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1B、21C,在综框
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1C、21D,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即,在综
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的联轴节,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
综框11A、11C和综框11B、11D,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反向移动。在图2以及图3
的状态下,综框11A、11C处于动作最上方位置,综框11B、11D处于动作最下方
位置。T表示经纱。综框11B的开口冲程量Y2大于综框11A的开口冲程量Y1,
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大于综框11B的开口冲程量Y2。综框11D的开口冲程
量Y4大于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
图5(a)、(b)表示综框11A~11D的一部分、辅助杆12A~12D、联轴节20A~20D、
传递棒22A~22D的一部分。在本实施形式中,辅助杆12A~12D的厚度t,与综
框11A~11D的厚度H大小相同。联轴节20A~20D的最大的厚度E大于厚度H。
另外,第1实施形式中的传递棒22A~22D的上端部的厚度R(传递棒22A~22D的
最大厚度),虽然记载的是小于厚度E,但厚度R,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适当选择。
与辅助杆12A~12D、联轴节20A~20D以及传递棒22A~22D相关的厚度t、E、
R的设定,在其它的辅助杆、其它的联轴节以及其它的传递棒上也同样进行。辅助
杆12A、12B、12C、12D、13A、13B、13C、13D的长度设计得相同。辅助杆
12A~12D、13A~13D的长度L(参照图4以及图5),大于综框11A~11D的开口
冲程量Y1、Y 2、Y3、Y4中最大的开口冲程量Y4。
下面,说明第1实施形式的作用。
驱动轴36、46,从驱动织机的马达获得驱动力而同步地旋转。驱动轴36的旋转,
通过曲柄圆盘35、连杆34、从动杆33以及驱动杆31使传递棒22A、22C上下活
动,同时,通过支轴32以及驱动杆38使传递棒23A、23C上下活动。这样,综框
11A与辅助杆12A、13A一体地上下动作,综框11C与辅助杆12C、13C一体地上
下动作。驱动轴46的旋转,通过曲柄圆盘45、连杆44、从动杆43以及驱动杆40
使传递棒23B、23D上下动作,同时,通过支轴42以及驱动杆39使传递棒22B、
22D上下活动。这样,综框11B与辅助杆12B、13B一体地上下动作,综框11D与
辅助杆12D、13D一体地上下动作。
综框11A、11C向同一方向移动,综框11B、11D向与综框11A、11C相反的方向
移动。这时,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紧挨着的联轴节,因为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所以,
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紧挨着的联轴节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当综框11A如图5(a)所示那样位于动作最上方位置时,综框11C也位于动作最上
方位置,但综框11B、22D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当综框11A如图5(b)所示那样位
于动作最下方位置时,综框11C也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但综框11B、22D位于动
作最上方位置。
当如图5(a)所示那样综框11A、11C位于动作最上方位置而综框11B、11D位于动
作最下方位置时,联轴节20A、21A位于综框11B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
并且,联轴节20C、21C位于综框11B、22D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当如
图5(b)所示那样综框11A、11C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而综框11B、11D位于动作最
上方位置时,联轴节20B、21B位于综框11A、11C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
并且,联轴节20D、21D位于综框11C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在本实施形
式中,所有的联轴节20A~20D、21A~21D,一直位于所有综框11A~11D的下
面的位置。
第1实施形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1-1)辅助杆12A~12D、13A~13D的厚度t,设计得小于综框11A~11D的厚度H。
辅助杆12A~12D、13A~13D的长度L,设计得大于最大的开口冲程量Y4。即,
辅助杆12A~12C、13A~13C的长度L,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辅
助杆12D、13D的长度L,大于前1个侧的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所谓辅助
杆12A、13A的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指综框11B;所谓辅助杆12B、13B的织机后
方的综框,是指综框11C。所谓辅助杆12C、13C的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指综框
11D。
所谓辅助杆12A~12D、13A~13D的厚度以及综框11A~11D的厚度,是说综框
11A~11D的排列方向(即,织机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在辅助杆12A~12D、13A~
13D上连接联轴节20A~20D、21A~21D的构成中,在紧挨着的综框向上下方向
相互反向移动时,联轴节20A~20D、21A~21D与相邻的综框的下框111从综框
11A~11D的排列方向看时不交叉。所谓辅助杆12A、13A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
框11B;所谓辅助杆12B、13B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框11A、11C;所谓辅助杆
12C、13C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框11B、11D;所谓辅助杆12D、13D的相邻的
综框,是指综框11C。因此,联轴节20A~20D、21A~21D不会对减小综框
11A~11D的排列间距p(参照图5)造成制约。即,与没有辅助杆12A~12D、
13A~13D的传统的开口装置相比,在本实施形式中,不谋求导致联轴节的强度下
降那样的联轴节的小型化,而可减小综框11A~11D的排列间距p。
(1-2)因为将多个辅助杆12A~12D、13A~13D的长度设计得相同,所以,不必制
作长度不同的多种辅助杆。单一种类的辅助杆的制作,有利于抑制辅助杆的制作成
本。
(1-3)因为联轴节20A~20D、21A~21D与辅助杆12A~12D、13A~13D分体设计,
所以,可使用现有的联轴节作为联轴节20A~20D、21A~21D。现有的联轴节的
使用,有利于抑制开口装置的制造成本。
下面,说明图6的第2实施形式。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构成部分采用同样符号。
在辅助杆12上一体形成联轴节20。如果辅助杆12与联轴节20设计为一体,则减
少了零件数量,有利于零件管理。
可从前述实施形式掌握的技术宗旨如下。
[1]是如方案1至方案5的任何1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在综框的排列方向
上紧挨着的联轴节,在综框的纵向错开。
[2]是如方案1至方案5以及前述[1]的任何1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
辅助杆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前述综框的下框的下面,将轴和支撑该轴的轴承构成的
联轴节设置在前述辅助杆的另一端部,将构成前述往复驱动机构的传递棒连接在前
述联轴节的轴上。
[3]是如前述[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辅助杆的一端部螺纹固定在前述
综框的下框上,将联轴节螺纹固定在前述辅助杆的另一端部。
[4]是如前述[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联轴节与前述辅助杆一体形成。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本发明,具有可减小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的良好效果。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褒俊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4
(22)申请日 2004.03.17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地址 日本爱知县刈谷市
(72)发明人 岛崎春雄 大道寺雄二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51)
D03C13/00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5323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04.09.29
(54)发明名称
织机中的开口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减小多个综框的排
列间距。在综框(11A、11B)的下框(111)的
下面连接有辅助杆(12A、13A、12B、13B)
的一端(上端)。在辅助杆(12A、13A、
12B、13B)的另一端(下端)连接有联轴节
(20A、21A、20B、21B),在联轴节(20A、
21A、20B、21B)上连接传递棒(22A、
23A、22B、23B)。辅助杆(12A、13A、
12B、13B)的长度,大于相邻的综框的开
口冲程量。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3-03-03
法律状态信息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
类):D03C13/00专利
号:ZL2申请
日:20040317授权公告
日:20070801
法律状态
专利权的终止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成并
排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作使前述多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中,以
成为前述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通路的一部分的方式将辅助杆的一端连接在前述综框
上,并且在辅助杆的另一端连接联轴节,将前述辅助杆的厚度设计为前述综框的厚
度以下,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
的辅助杆的长度大于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更靠前侧1个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
大于前述多个综框中的最大的开口冲程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前述
辅助杆的长度设计得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前述联轴
节与前述辅助杆分体设计。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作使前述多
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形成经纱的开口的综框离织物的织口越远,综框的上下活动的冲程量(开口冲
程量)越大。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越大,该综框的最大速度以及最大加速度越大。因
此,用于驱动综框的能量消耗越多。又,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越大,通过该综框的综
片的经纱的张力越大,经纱的茸毛增大。茸毛的增大,导致容易发生紧邻的经纱之
间的缠绕,增加开口不良。开口不良会妨碍纬纱的良好投纬。因此,要尽可能减小
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且使最后尾的综框尽可能靠近织物的织口。
一般来说,使综框上下往复动作的往复驱动机构与综框经由联轴节连接(例如,参
照特许文献1~4)。
特许文献1
实开平2-94277号公报。
特许文献2
实开平4-118485号公报。
特许文献3
特开平10-72737号公报。
特许文献4
特开2001-140139号公报。
当紧邻的综框向上下方向相互反向移动时,联轴节必须不干扰邻近的综框。特许文
献1~4介绍的联轴节,安装在综框的下框上。因此,紧邻的综框向上下方向相互
反向移动时,联轴节与邻近的综框的下框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所视
时是交叉的。即,联轴节会制约综框的排列间距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减小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
本发明,对象是将多个综框沿它们的厚度方向排列成并排并利用往复驱动机构的动
作使前述多个综框往复动作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在方案1的发明中,以成为前述
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通路的一部分的方式将辅助杆的一端连接在前述综框上,同时
在辅助杆的另一端连接联轴节,将前述辅助杆的厚度设计得小于前述综框的厚度,
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辅助杆的厚度和综框的厚度,是指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的厚度。所谓
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比连接辅助杆的综框更向后1个侧的综框。如果在具有前述厚
度以及长度的辅助杆上连接联轴节,则联轴节不会制约综框的排列间距的减小。
方案2的发明,是在方案1的发明中,使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的辅助杆的长度大
于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更靠前1个侧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
所谓织机最后方的综框,是指在织机的前后方向上最后侧的综框。如果如前述那样
设计连接在织机最后方的综框上的辅助杆的长度,则连接在对应织机最后方的综框
的辅助杆上的联轴节不会干扰前侧的综框。
方案3的发明,是在方案1或方案2的任1项中,使前述辅助杆的长度大于前述多
个综框中的最大的开口冲程量。
具有最大的开口冲程量的综框,是在织机前后上最后侧的综框。如果使辅助杆的长
度大于最大的开口冲程量,则联轴节一直位于所有综框的下侧。
方案4的发明,是在方案1至方案3的任1项中,将多个前述辅助杆的长度设计得
相同。
因此不必制作长度不同的多种辅助杆,可抑制辅助杆的制作成本。
方案5的发明,是在方案1至方案4的任1项中,将前述联轴节与前述辅助杆分体
设计。
联轴节与辅助杆分体的构成,使得可使用现有的联轴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形式的正视图。
图2是一侧视图。
图3是另一侧视图。
图4是主要部分放大正视图。
图5(a)、(b)是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放大正视图。
符号说明
11A、11B、11C、综框
12、12A、12B、12C、12D、13A、13B、13C、成为驱动通道的一部分的辅
助杆
20、20A、20B、20C、20D、21A、21B、21C、联轴节
22A、22B、22C、22D、23A、23B、23C、成为驱动通道的一部分的传递棒
35、45...构成往复驱动机构的曲柄圆盘
Y1、Y2、Y3、Y4...开口冲程量
t...辅助杆的厚度
H...综框的厚度
L...辅助杆的长度
具体实施形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的实施形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使用4个综框11A、11B、11C、11D。综框11A、
11B、11C、11D,按该顺序从织物W的织口W1侧向织机的后侧(将图2的左侧设
为织机的后侧,右侧设为前侧)等间隔排列。
图1表示从织机的前侧所见的综框11A、11B。综框11A的下框111的下面上连接
有一对辅助杆12A、13A的一端(上端)。在辅助杆12A、13A的另一端(下端)连接
联轴节20A、21A,在联轴节20A、21A上连接有传递棒22A、23A。
如图4所示,在辅助杆12A的一端(上端)一体形成一对连接用突起14、15。连接
用突起14、15,利用螺纹连接在下框111上的螺栓16、17的紧固而固定在下框
111的下面。这样,辅助杆12A被连接并固定在综框11A的下框111上。在辅助杆
12A的另一端(下端)一体形成一对连接用突起18、19。
联轴节20A由轴承24、支撑在轴承24上的轴25构成。在轴承24上一体形成一对
连接用突起26、27。连接用突起26、27,利用螺纹连接在辅助杆12A的连接用突
起18、19上的螺栓28、29的紧固而固定在辅助杆12A的下端。在轴25上可转动
地连接传递棒22A。
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
传递棒22A同样地构成。而且,从综框11A到传递棒23A的连接构成,与辅助杆
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的情况相同。
如图2所示,传递棒22A的下端,通过轴销30被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1上。
驱动杆31连接并固定在支轴32上。在支轴32上连接并固定从动杆33。在从动杆
33上连接连杆34,连杆34连接在曲柄圆盘35上。曲柄圆盘35,与从织机驱动用
的马达(未图示)获得驱动力的驱动轴36一体地向一个方向转动。当驱动轴36旋转
时,从动杆33以支轴32为中心往复摆动,驱动杆31以支轴32为中心在上下方向
上往复摆动。支轴32向下框111的纵向延伸。
如图3所示,传递棒23A的下端,通过轴销37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8上。驱
动杆38连接并固定在支轴32上。当驱动轴36旋转时,驱动杆38以支轴32为中
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动。驱动杆31、38,机械地完全同步地在上下方向上往复
摆动,综框11A上下往复活动。
综框11C,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同样地构成的辅
助杆12C、联轴节20C以及传递棒22C连接在驱动杆31上。又,综框11C,通过
分别与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同样地构成的辅助杆13C、联轴
节21C以及传递棒23C连接在驱动杆38上。因此,综框11A、11C利用驱动轴36
的旋转向上下的同一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综框11B,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A、联轴节20A以及传递棒22A同
样构成的辅助杆12B、联轴节20B以及传递棒22B连接在驱动杆39上。如图3所
示,综框11B,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3A、联轴节21A以及传递棒23A同样构成的
辅助杆13B、联轴节21B以及传递棒23B连接在驱动杆40上。
如图3所示,传递棒23B的下端,通过轴销41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40上。驱动
杆40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从动杆43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在从动杆43
上连接有连杆44,连杆44连接在曲柄圆盘45上。曲柄圆盘45,与从织机驱动用
的马达获得驱动力的驱动轴46一体地向一个方向转动。当驱动轴46旋转时,从动
杆43以支轴42为中心往复摆动,驱动杆40以支轴42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
动。支轴42向下框111的纵向延伸。
如图2所示那样,传递棒22B的下端,通过轴销47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杆39上。
驱动杆39连接并固定在支轴42上。当驱动轴46转动时,驱动杆39以支轴42为
中心在上下方向上往复摆动。驱动杆40、39,机械地且完全同步地在上下方向上
往复摆动,综框11B上下地往复动作。
综框11D,通过分别与辅助杆12B、联轴节20B以及传递棒22B同样构成的辅助
杆12D、联轴节20D以及传递棒22D连接在驱动杆39上。又,综框11D,通过分
别与辅助杆13B、联轴节21B以及传递棒23B同样构成的辅助杆13D、联轴节
21D以及传递棒23D连接在驱动杆40上。因此,综框11B、11D利用驱动轴46的
旋转向上下的同一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对应综框11A的联轴节20A与对应综框11B的联轴节20B在综框的
纵向(在图1中是左右方向,下框111的纵向)上错开。对应综框11A的联轴节21A
与对应综框11B的联轴节21B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同样,对应综框11B的联轴
节与对应综框11C的联轴节也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对应综框11C的联轴节与对
应综框11D的联轴节也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
联轴节20A、20B,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织机的前后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0B、
20C,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0C、20D,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
着。联轴节21A、21B,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1B、21C,在综框
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联轴节21C、21D,在综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即,在综
框的排列方向上紧挨着的联轴节,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
综框11A、11C和综框11B、11D,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反向移动。在图2以及图3
的状态下,综框11A、11C处于动作最上方位置,综框11B、11D处于动作最下方
位置。T表示经纱。综框11B的开口冲程量Y2大于综框11A的开口冲程量Y1,
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大于综框11B的开口冲程量Y2。综框11D的开口冲程
量Y4大于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
图5(a)、(b)表示综框11A~11D的一部分、辅助杆12A~12D、联轴节20A~20D、
传递棒22A~22D的一部分。在本实施形式中,辅助杆12A~12D的厚度t,与综
框11A~11D的厚度H大小相同。联轴节20A~20D的最大的厚度E大于厚度H。
另外,第1实施形式中的传递棒22A~22D的上端部的厚度R(传递棒22A~22D的
最大厚度),虽然记载的是小于厚度E,但厚度R,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适当选择。
与辅助杆12A~12D、联轴节20A~20D以及传递棒22A~22D相关的厚度t、E、
R的设定,在其它的辅助杆、其它的联轴节以及其它的传递棒上也同样进行。辅助
杆12A、12B、12C、12D、13A、13B、13C、13D的长度设计得相同。辅助杆
12A~12D、13A~13D的长度L(参照图4以及图5),大于综框11A~11D的开口
冲程量Y1、Y 2、Y3、Y4中最大的开口冲程量Y4。
下面,说明第1实施形式的作用。
驱动轴36、46,从驱动织机的马达获得驱动力而同步地旋转。驱动轴36的旋转,
通过曲柄圆盘35、连杆34、从动杆33以及驱动杆31使传递棒22A、22C上下活
动,同时,通过支轴32以及驱动杆38使传递棒23A、23C上下活动。这样,综框
11A与辅助杆12A、13A一体地上下动作,综框11C与辅助杆12C、13C一体地上
下动作。驱动轴46的旋转,通过曲柄圆盘45、连杆44、从动杆43以及驱动杆40
使传递棒23B、23D上下动作,同时,通过支轴42以及驱动杆39使传递棒22B、
22D上下活动。这样,综框11B与辅助杆12B、13B一体地上下动作,综框11D与
辅助杆12D、13D一体地上下动作。
综框11A、11C向同一方向移动,综框11B、11D向与综框11A、11C相反的方向
移动。这时,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紧挨着的联轴节,因为在综框的纵向上错开,所以,
在综框的排列方向紧挨着的联轴节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当综框11A如图5(a)所示那样位于动作最上方位置时,综框11C也位于动作最上
方位置,但综框11B、22D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当综框11A如图5(b)所示那样位
于动作最下方位置时,综框11C也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但综框11B、22D位于动
作最上方位置。
当如图5(a)所示那样综框11A、11C位于动作最上方位置而综框11B、11D位于动
作最下方位置时,联轴节20A、21A位于综框11B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
并且,联轴节20C、21C位于综框11B、22D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当如
图5(b)所示那样综框11A、11C位于动作最下方位置而综框11B、11D位于动作最
上方位置时,联轴节20B、21B位于综框11A、11C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
并且,联轴节20D、21D位于综框11C的下框111的高度位置的下面。在本实施形
式中,所有的联轴节20A~20D、21A~21D,一直位于所有综框11A~11D的下
面的位置。
第1实施形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1-1)辅助杆12A~12D、13A~13D的厚度t,设计得小于综框11A~11D的厚度H。
辅助杆12A~12D、13A~13D的长度L,设计得大于最大的开口冲程量Y4。即,
辅助杆12A~12C、13A~13C的长度L,大于织机后方的综框的开口冲程量;辅
助杆12D、13D的长度L,大于前1个侧的综框11C的开口冲程量Y3。所谓辅助
杆12A、13A的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指综框11B;所谓辅助杆12B、13B的织机后
方的综框,是指综框11C。所谓辅助杆12C、13C的织机后方的综框,是指综框
11D。
所谓辅助杆12A~12D、13A~13D的厚度以及综框11A~11D的厚度,是说综框
11A~11D的排列方向(即,织机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在辅助杆12A~12D、13A~
13D上连接联轴节20A~20D、21A~21D的构成中,在紧挨着的综框向上下方向
相互反向移动时,联轴节20A~20D、21A~21D与相邻的综框的下框111从综框
11A~11D的排列方向看时不交叉。所谓辅助杆12A、13A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
框11B;所谓辅助杆12B、13B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框11A、11C;所谓辅助杆
12C、13C的相邻的综框,是指综框11B、11D;所谓辅助杆12D、13D的相邻的
综框,是指综框11C。因此,联轴节20A~20D、21A~21D不会对减小综框
11A~11D的排列间距p(参照图5)造成制约。即,与没有辅助杆12A~12D、
13A~13D的传统的开口装置相比,在本实施形式中,不谋求导致联轴节的强度下
降那样的联轴节的小型化,而可减小综框11A~11D的排列间距p。
(1-2)因为将多个辅助杆12A~12D、13A~13D的长度设计得相同,所以,不必制
作长度不同的多种辅助杆。单一种类的辅助杆的制作,有利于抑制辅助杆的制作成
本。
(1-3)因为联轴节20A~20D、21A~21D与辅助杆12A~12D、13A~13D分体设计,
所以,可使用现有的联轴节作为联轴节20A~20D、21A~21D。现有的联轴节的
使用,有利于抑制开口装置的制造成本。
下面,说明图6的第2实施形式。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构成部分采用同样符号。
在辅助杆12上一体形成联轴节20。如果辅助杆12与联轴节20设计为一体,则减
少了零件数量,有利于零件管理。
可从前述实施形式掌握的技术宗旨如下。
[1]是如方案1至方案5的任何1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在综框的排列方向
上紧挨着的联轴节,在综框的纵向错开。
[2]是如方案1至方案5以及前述[1]的任何1项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
辅助杆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前述综框的下框的下面,将轴和支撑该轴的轴承构成的
联轴节设置在前述辅助杆的另一端部,将构成前述往复驱动机构的传递棒连接在前
述联轴节的轴上。
[3]是如前述[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辅助杆的一端部螺纹固定在前述
综框的下框上,将联轴节螺纹固定在前述辅助杆的另一端部。
[4]是如前述[2]所述的织机中的开口装置,将前述联轴节与前述辅助杆一体形成。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本发明,具有可减小多个综框的排列间距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