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呼浩歌)
楼层: 1
[思路分析]
中低产田的基本特征
1、浅。中低产田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厘米以下,有些甚至
不足12厘米。
2、瘦。偏瘦的中低产田多为开发时间较短的淹育性、潜育性
和沼泽性水稻田。
3、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多,
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少,易早田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4、碱。由于几十年来大量施用碱性肥料,目前,偏碱的石灰
水田呈逐年上升趋势。
5、毒。由于厂矿及生活区废水、废物、废气的直接排放污染,
许多优质的水田变成了矿毒田。
6、漏。许多中低产田存在严重渗漏现象。
[解题过程]
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
1、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运用机械深耕深松,形成疏松绵软、
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的耕作层。加深耕作层,使固相、
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生产潜力的新耕作
层,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
硫等农作物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稻草还田是增施有机质肥料的
好方法,稻草还田沤烂后,腐殖质化,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提高
了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
3、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和增施有机肥技术。使用机械化、半机
械化,在土地耕翻时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数量
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深度,一般6~10厘米。
应用机械化深施化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增施有机
肥,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稻谷品质的主要环节,应
逐步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
4、节水少耕技术。采用特制的水田带状旋耕机,同时加装施
肥装置,原稻茬保持不动,在两稻茬之间,对田进行T型带状旋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呼浩歌)
楼层: 1
[思路分析]
中低产田的基本特征
1、浅。中低产田耕层厚度大部分在15厘米以下,有些甚至
不足12厘米。
2、瘦。偏瘦的中低产田多为开发时间较短的淹育性、潜育性
和沼泽性水稻田。
3、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其他行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多,
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少,易早田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4、碱。由于几十年来大量施用碱性肥料,目前,偏碱的石灰
水田呈逐年上升趋势。
5、毒。由于厂矿及生活区废水、废物、废气的直接排放污染,
许多优质的水田变成了矿毒田。
6、漏。许多中低产田存在严重渗漏现象。
[解题过程]
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及效果分析
1、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运用机械深耕深松,形成疏松绵软、
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的耕作层。加深耕作层,使固相、
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生产潜力的新耕作
层,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
硫等农作物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稻草还田是增施有机质肥料的
好方法,稻草还田沤烂后,腐殖质化,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提高
了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
3、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和增施有机肥技术。使用机械化、半机
械化,在土地耕翻时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数量
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深度,一般6~10厘米。
应用机械化深施化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增施有机
肥,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稻谷品质的主要环节,应
逐步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
4、节水少耕技术。采用特制的水田带状旋耕机,同时加装施
肥装置,原稻茬保持不动,在两稻茬之间,对田进行T型带状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