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_Saskatchewan_省北部铀成矿作用的主要特点与启示_百
2024年7月18日发(作者:杨金枝)
第
16
卷 第
3
期
2000
年
5
月
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Vol.16
No.3
May
2000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
(Saskatchewan)
省北部
①
铀成矿作用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李子颖 李胜祥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
本文扼要介绍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比弗洛支地区脉型
(
veintype
)
和阿萨巴斯卡盆地中
与不整合面有关的
(
Unconformity
2
associated
)
铀资源概况
;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类铀矿化成矿作用
的共同特征
,
指出控矿的核心因素是热点活动与构造作用的叠加。这从本质上与我国华南铀矿富
集区的控矿因素是相似的。因此
,
通过两个铀矿富集区的对比
,
认识铀成矿作用的本质
,
拓宽找矿
思路
,
对于探索寻找新成矿区和新类型铀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萨斯喀彻温 铀矿富集区 热点活动 控矿因素
文章编号
1000
2
0658
(
2000
)
03
2
0129
2
08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识码
A
1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铀资源概况
众所周知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不仅是加拿大主要富大铀矿床的密集区和铀产地
(
图
1
)
,
也是世界重要的铀成矿区之一。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分类方案
,
产在该区的铀矿化可分
作两种类型。
(
1
)
产在比弗洛支
(
Beaverlodge
)
地区的脉型铀矿床
:
是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铀矿
[1]
。该矿区是
通过
和
(
1946
)
发现的一条出露于地表长
3m
的铀矿化脉体而找到的。
经过大量的勘查工作
,
在该区共发现了
36
个铀矿床
,
其中
16
个已进行开采
,
具代表性并已开
采的矿床有加纳
(
Gunnar
)
、哈勃
(
Hab
)
、维纳
(
Verna
)
、爱斯2菲
(
Ace
2
Fay
)
、罗雷多
(
Lorado
)
、杜
拜拿
(
Dubyna
)
等
,
估计该区铀资源量为
5
万
tU
3
O
8
。在
1953-1982
年间
,
主要通过坑采
(
开
采深度达
1700m
)
在该区共生产了约
3
万
tU
3
O
8
,
矿石平均品位是
0
1
19%U
3
O
8
[2-4]
。
(
2
)
产在阿萨巴斯卡
(
Athabasca
)
盆地区、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铀矿床
:
主要集中分布在阿萨
①本文是作者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下考察加拿大铀矿床后写成的
,
谨表感谢
!
李子颖
男
,35
岁
,
高级工程师
,1996
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
导师
Germann
和
Matheis
教授。
收稿日期
1999
年
6
月
9
日
・
130
・
铀 矿 地 质 第
16
卷
图
1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前寒武纪地盾主要岩性构造单元
及主要脉型、不整合面型铀矿床分布图
(
据
Thomas
等修改
,1998
)
Fig.1
Mapshowingmainlithologic
2
tectonicunitsoftheCanadian
Precambrianshield,andthedistributionofmainvein
2
typeand
unconformity
2
associateduraniumdepositsinnorthernSaskatchewan,Canada
1
———加纳
(
Gunnar
)
矿床
;2
———哈勃
(
Hab
)
矿床
;3
———维纳
(
Verna
)
矿床
;
4
———爱斯2菲
(
Ace
2
Fay
)
矿床
;5
———罗雷多
(
Lorado
)
矿床。
巴斯卡盆地的东部和中部
(
图
1
)
,
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床共
17
个
,
如克拉夫湖
(
CluffLake
)
、凯
湖
(
KeyLake
)
、麦克阿瑟河
(
McArthurRiver
)
、雪茄湖
(
CigarLake
)
、麦克克林
(
McClean
)
、中西
湖
(
MidwestLake
)
、拉比特湖
(
RabbitLake
)
、科林斯湾
(
CollinsBay
)
和鹰点
(
EaglePoint
)
矿床
等
,
总资源量估计
50-60
万
tU
3
O
8
,
矿石品位因矿床而异
,
变化在
0
1
4%-15%U
3
O
8
之间
[5]
。
该类型矿化最早是通过航空放射性测量发现放射性异常的冰川漂砾
,
然后追踪该漂砾而发现
的
(
如拉比特湖、凯湖矿床
)
。随后通过进一步总结已发现矿床的成矿模式
,
结合地球物理勘
查
,
又找到一系列矿床
(
如雪茄湖、麦克阿瑟河矿床等
)
。该类型有些矿床的品位是如此之高
,
以至在进水冶厂之前由于辐射选矿设计标准的限制而不得不将其与贫
(
或无
)
矿化岩石混合以
降低品位
(
如凯湖矿山
)
,
或者研制专门的采矿方法
(
如麦克阿瑟河矿山的升钻
(
Raisebore
)
方
2024年7月18日发(作者:杨金枝)
第
16
卷 第
3
期
2000
年
5
月
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
Vol.16
No.3
May
2000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
(Saskatchewan)
省北部
①
铀成矿作用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李子颖 李胜祥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
本文扼要介绍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比弗洛支地区脉型
(
veintype
)
和阿萨巴斯卡盆地中
与不整合面有关的
(
Unconformity
2
associated
)
铀资源概况
;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类铀矿化成矿作用
的共同特征
,
指出控矿的核心因素是热点活动与构造作用的叠加。这从本质上与我国华南铀矿富
集区的控矿因素是相似的。因此
,
通过两个铀矿富集区的对比
,
认识铀成矿作用的本质
,
拓宽找矿
思路
,
对于探索寻找新成矿区和新类型铀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萨斯喀彻温 铀矿富集区 热点活动 控矿因素
文章编号
1000
2
0658
(
2000
)
03
2
0129
2
08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识码
A
1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铀资源概况
众所周知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不仅是加拿大主要富大铀矿床的密集区和铀产地
(
图
1
)
,
也是世界重要的铀成矿区之一。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分类方案
,
产在该区的铀矿化可分
作两种类型。
(
1
)
产在比弗洛支
(
Beaverlodge
)
地区的脉型铀矿床
:
是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铀矿
[1]
。该矿区是
通过
和
(
1946
)
发现的一条出露于地表长
3m
的铀矿化脉体而找到的。
经过大量的勘查工作
,
在该区共发现了
36
个铀矿床
,
其中
16
个已进行开采
,
具代表性并已开
采的矿床有加纳
(
Gunnar
)
、哈勃
(
Hab
)
、维纳
(
Verna
)
、爱斯2菲
(
Ace
2
Fay
)
、罗雷多
(
Lorado
)
、杜
拜拿
(
Dubyna
)
等
,
估计该区铀资源量为
5
万
tU
3
O
8
。在
1953-1982
年间
,
主要通过坑采
(
开
采深度达
1700m
)
在该区共生产了约
3
万
tU
3
O
8
,
矿石平均品位是
0
1
19%U
3
O
8
[2-4]
。
(
2
)
产在阿萨巴斯卡
(
Athabasca
)
盆地区、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铀矿床
:
主要集中分布在阿萨
①本文是作者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下考察加拿大铀矿床后写成的
,
谨表感谢
!
李子颖
男
,35
岁
,
高级工程师
,1996
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
导师
Germann
和
Matheis
教授。
收稿日期
1999
年
6
月
9
日
・
130
・
铀 矿 地 质 第
16
卷
图
1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前寒武纪地盾主要岩性构造单元
及主要脉型、不整合面型铀矿床分布图
(
据
Thomas
等修改
,1998
)
Fig.1
Mapshowingmainlithologic
2
tectonicunitsoftheCanadian
Precambrianshield,andthedistributionofmainvein
2
typeand
unconformity
2
associateduraniumdepositsinnorthernSaskatchewan,Canada
1
———加纳
(
Gunnar
)
矿床
;2
———哈勃
(
Hab
)
矿床
;3
———维纳
(
Verna
)
矿床
;
4
———爱斯2菲
(
Ace
2
Fay
)
矿床
;5
———罗雷多
(
Lorado
)
矿床。
巴斯卡盆地的东部和中部
(
图
1
)
,
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床共
17
个
,
如克拉夫湖
(
CluffLake
)
、凯
湖
(
KeyLake
)
、麦克阿瑟河
(
McArthurRiver
)
、雪茄湖
(
CigarLake
)
、麦克克林
(
McClean
)
、中西
湖
(
MidwestLake
)
、拉比特湖
(
RabbitLake
)
、科林斯湾
(
CollinsBay
)
和鹰点
(
EaglePoint
)
矿床
等
,
总资源量估计
50-60
万
tU
3
O
8
,
矿石品位因矿床而异
,
变化在
0
1
4%-15%U
3
O
8
之间
[5]
。
该类型矿化最早是通过航空放射性测量发现放射性异常的冰川漂砾
,
然后追踪该漂砾而发现
的
(
如拉比特湖、凯湖矿床
)
。随后通过进一步总结已发现矿床的成矿模式
,
结合地球物理勘
查
,
又找到一系列矿床
(
如雪茄湖、麦克阿瑟河矿床等
)
。该类型有些矿床的品位是如此之高
,
以至在进水冶厂之前由于辐射选矿设计标准的限制而不得不将其与贫
(
或无
)
矿化岩石混合以
降低品位
(
如凯湖矿山
)
,
或者研制专门的采矿方法
(
如麦克阿瑟河矿山的升钻
(
Raisebore
)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