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发(作者:怀逸云)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
.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
.精准扶贫 中国速度 移民火星 移动支付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________。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________。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_______。
A
.安逸 严谨 悔悟
C
.安逸 严格 感悟
B
.安静 严谨 感悟
D
.安静 严格 悔悟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懊悔 销魂 嘹亮 中流砥柱
B
.沧茫 鞭策 缥缈 无精打采
C
.魁梧 踊跃 取谛 获益非浅
D
.狼藉 屏嶂 惶恐 变换多姿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特邀黑龙江省天文馆的老师给同学们举办了天文知识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讲座结束后,一些
同学围着老师交流想法:
A
.“希望你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
.“老师,我非常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
.“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是获益匪浅,期待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文明班级是全班同学的事,我绝不能责无旁贷。
....
B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C
.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D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
6.初三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收录了一类古诗。请你先为其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诗句连线作者;
然后用四字短语给这本诗集命名。
A.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范仲淹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杜甫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崔颢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纳兰性德
诗集名称:《
_________
》
(2) (品诗句)在“品诗会”上同学们另赏析了下列诗句,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_______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既说明了时令,又有一种欣喜之情。诗人设想故乡的月亮应
该更明亮。他思念亲人,略感悲伤。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在春夜的洛城,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
了诗人的情怀。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
衰老,更添悲愁。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
含哲理。
(3) (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活动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
回,
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灿烂盛开。
7.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_______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
。
(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
句:
_________
,
_____
。
8.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鲁滨逊第四次出航极为不顺,他被土耳其海盗俘虏,变成了奴隶,逃
出后抵达巴西,后来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______
)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宋江为不负晁盖
遗言,要把主位让与卢员外,众人却不服。于是,宋江想了一个办法,最终解决了“主位”之争。(
______
)孙悟空不
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偷吃仙桃,扰乱蟠桃会,吃光太上老君的金丹,然后返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
的旗帜。(
______
)
二、阅读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宿七盘岭
①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①七盘岭:地名。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
之时。②浮客:游子,诗人自指。③褒城:地名。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本诗画线句中的意象简要分析。
10.文言文阅读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
①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
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
②
,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
言者,施衿结缡
③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
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
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
④
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
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①交趾:汉郡,
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
巾。④谨敕:谨慎。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喜讥议 并:都
.
B
.忧人之忧 忧:忧愁
.
C
.数郡毕至 毕:全、都
.
D
.郡将下车辄切齿 辄:就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
.
A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
②③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卖油翁》
.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
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
3
.下列句子,与“此吾所大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子为动 《周亚夫军细柳》
B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D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马援写信的起因是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
B
.龙伯高为人厚道谨慎,恭谦俭省,廉洁公正,对人不妄加褒贬,而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马援希望侄
子们向他们学习。
C
.马援对龙伯高和杜季良两位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
D
.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
②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
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
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看,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窼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
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崖,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
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写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砸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
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
.请简要概括文章情节的主要内容。
2
.请分别简述“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的主要形象性格。聪明人:
__________
傻子:
__________
奴才:
__________
3
.“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类似这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非常普遍,请再举出一例,
说说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奴才”在中外文学形象中不少见。请结合你读过的课内外文学作品,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奴性”。
12.阅读《塑料污染席卷海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目前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进入海洋。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
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③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
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
料而死亡。
④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
检出了微塑料。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⑤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科学家
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届时,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
题,而且还有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⑥因此,减少塑料瓶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用塑料瓶等
塑料制品之外,我们还要提倡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1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④段中“最新的研究发现”限制了消息的来源,说明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检出微塑料这一情况是真实的。
B
.每分钟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里,那么每分钟被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多。
C
.塑料是一种不能被降解的物质。
D
.本文围绕“塑料污染席卷海洋”,介绍了其现状和危害,并在文末引发大家思考: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用塑料瓶
等塑料制品之外,我们还要提倡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2
.第②段指出,“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从下文看,“日趋严重”的具体表现为:(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每空不超过15个字)
3
.第⑤段画线句中,“不仅……而且……”前后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人喜爱的小蒜段
吉雄
①乡下人对季节的感知不靠日历或者复杂的推算,他们凭的是双手,还有灵魂深处与大地的对话。正月才过,风
还嚣张地在田埂上撒野的时候,农人用粗手往土地上一摊,地层深处的温度就顺着偾张的脉搏,传到了蓄势待发的地
面上。
②树丛中,田埂边,万籁俱寂。地下深处,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 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
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踩着碎步翩跹而至,滴在僵硬的土地上,顺着地缝就滑到地层深
处。蜷缩的细腿在雨滴的引导下慢慢伸直、变粗,四处寻找着。除了温度,还有其他。它要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
备。
③雷声把大地彻底从沉睡中催醒,声音掠过山峰,满眼的沧桑一夜间褪去,新生的力量萌发出来。人们的目光都
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
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颀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
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
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腻的经络。
④小蒜。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
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
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
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
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提着篮子,手上还拿着小铁锹。山林里多石头,小蒜从石林、树
根的罅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刨开层
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刨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亮晶晶的蒜瓣就出来了,下面还拖
着几条细长的根须。白绿相间的蒜叶,晶莹透彻的蒜瓣,还有略显褐色的根须。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
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
....
⑥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
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
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得多了,母
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撒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
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
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⑦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
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
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有一滴滴露珠荡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20版,有删改)
1
.通读全文,分析小蒜有哪些让人喜爱的特点?
2
.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
....
小蒜。(分析加点词)
(2)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
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从修辞角度)
3
.第⑥段中小蒜是怎样让餐桌生机勃勃起来的?
4
.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链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 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
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茅盾《白杨礼赞》
三、语言表述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
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
___________________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
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
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
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写作
15.按要求作文。
请以“就在那一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
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D
【解题分析】
D
错误,精准扶贫、移动支付、中国速度是偏正短语,移民火星是动补短语。
2、
A
【解题分析】
本考点要求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词语运用是积累运用中的常考点,只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
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就一定能突破这一题型。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
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
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
的一些新生词语。此处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体等方面去辨析。答案为
A
。
3、
A
【解题分析】
B项,沧茫——苍茫;C项,取谛——取缔,获益非浅——获益匪浅;D项,屏嶂——屏障,变换多姿——变幻多姿。
4、
D
【解题分析】
A
项,“贵校”是对别人学校的敬称,这里改为“敝校”;
B
项,“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显然不得体;
C
项,“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符合语境要求;
D
项,表达得体。故选
D
。
5、
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需要知道成语的意思以及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
A
项错误,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
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绝不能与责无旁贷相矛盾;
B
项正确;
C
项错误,惟妙惟肖的意思
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适用于传播小道消息;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
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不适用于将问题弄清楚。故选
B
。
6、(1)A.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诗集名称:《思念家乡》《眷恋故乡》
《情系家乡》等,意对即可
(2)A
(3)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
1
)
A.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B.
“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选自范仲淹的《渔家傲》。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选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D.
“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选自崔颢的《黄鹤楼》。这几句诗都表达的都与“乡愁”有关,故此围绕着“乡愁”
来拟写诗集的名称。(
2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写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既说明了时令,又通过叙写白
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给人以凄清的感受。并不是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故答案为
A
。(
3
)仿
写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
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的仿写要采用“有的……,
有的……”的句式,且前后两句之间是相对的。“婉转低回”对应的可以是“高亢激越的”;“灿烂盛开”对应的可
以是“含苞待放”。符合题意即可。
7、(1)山映斜阳天接水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温故而知新
(4)示例: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
巴山夜雨时/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骑处处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含有“雨”字的诗词句。
【解题分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
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第4小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含
“雨”的两句诗即可。“映”“汗青”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
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题目点拨】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
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
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
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8、(1)×
(2)√
(3)×
【解题分析】
(
1
)错误。正确应是: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
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2
)正确。(
3
)错误。正确应是: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
入流的官职,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帜,后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二、阅读
9、 “清夜”写出夜晚的清冷,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又以子规近似“不如归去”的悲啼倍添伤感。表达了作者在流放
途中失意、怀乡、孤独之情。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芳春”和
“子规啼”表明时节是暮春。作者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着悲啼的杜
鹃声,虽然面对的是万紫千红,百鸟齐鸣,但只选择了银杏树的绿和杜鹃鸟的啼,一则代表了江南的名木和四川的名
鸟,表明自己远游已快到蜀地了,二则寄托了自己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高枕安稳地睡卧在褒城西的七盘岭上。远处山头的月亮近得到窗前,高处的天河低得流
进门来。春天的银杏树已绿,清凉夜晚杜鹃在啼叫。浮游之人白白听到杜鹃唤归,听到褒城晨鸡报晓还得上路前行。
10、
1
.
B
2
.
D
3
.
C
4
.
B
5
.①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②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
因了。
【解题分析】
1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
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B.
忧人之忧(把……当作
.
忧愁)
2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中的“而”,表并列关系。A项的“而”表转折关系;B项的“而”
.
表承接关系;C项的“而”表修饰关系;D项的“而”表并列关系。故选D。
3
.“此吾所大恶也。”是判断句式,A项是被动句式; B是省略句式;C是判断句式;D是状语后置句式。故选C。
4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
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可得出:作者希望子侄们向龙伯高学习。
5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汝曹”,你们;“甚”,非常;“效”,效仿,学习。。
【题目点拨】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
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
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
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
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
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
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
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
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
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
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
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11、
1
.奴才逢人就诉说主人待他的苦楚,聪明人只是一味的劝慰他,傻子却要替他伸张正义,然而最终被一群奴才赶
走。
2
.
(1)表现出虚伪的同情心,实质是压迫者的帮凶。
(2)充满反抗精神,却孤军奋战也得不到奴才们的理
解和支持。
(3)受尽苦难却无反抗意识,麻木不仁、对主人一味愚忠。
3
.围绕对比和夸张作答(二选一即可)。对比有:奴才苦不堪言却对主人无比忠诚,聪明人和傻子的对比,傻子和奴
才的对比,等等;夸张有,奴才诉苦语言及动作塑造有颇多夸张效果,“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结合“表
现荒诞而又残酷的社会现实”“刻画社会各阶层的微妙关系”“表现奴才的奴性嘴脸”等做分析。围绕文中“猪窠还
不如”作答亦可。
4
.孔乙己、闰土、范进、胡屠夫、祥子、奥楚蔑洛夫、葛朗台、夏洛克、安娜·卡列尼娜等。如孔乙己:一辈子成了
科举制度的奴才,即使无法捞取功名,仍死心塌地以读书人自居,穷困潦倒迂腐不堪,认识不到自身悲剧命运的根源。
【解题分析】
1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指什么,然后再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加以概
括。从文中“‘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我
想,你总会好起来……’”可以概括出聪明人面对“奴才”诉苦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从文中“‘混帐!’
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管他
呢!’他仍然砸。”可以概括出面对“奴才”诉苦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然而最终被一群奴才赶走。
2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文中的“傻子”嫉恶如仇,并且身体力行。当他听“奴才”诉苦
以后,怒不可遏,“混帐!”“傻子”大叫起来。他动手砸那泥墙,要给“奴才”打个窗洞来,然而他的行为不为“奴
才”所理解。他要救“奴才”,反被“奴才”诬为“强盗”。“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由此
可知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傻子则象征着
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安于现状、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
中的人们。
3
.要求学生指出“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的写作手法是对比或这夸张。然后从文中举
出一例即可。奴才们争先恐后赶强盗和主人神闲气定的对比;如“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可是做工
是昼夜无休息的”是夸张。
4
.结合自己阅读积累,写出具体的符合“奴才”的人物形象即可。孔乙己、闰土、范进、胡屠夫、祥子、奥楚蔑洛夫、
葛朗台、夏洛克、安娜·卡列尼娜等。如:葛朗台,他是金钱的奴才。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
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
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12、
1
.
C
2
.
每年数以万计海洋生物死亡
微塑料中的毒素被带到我们的餐桌
3
.不能。“食物种类、环境质量”关乎的是一个人生活品质问题,即过得好不好;“继续生存”则关乎的是人类能不
能活下去的问题。作者用“不仅……而且……”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表明后者的问题更加严重。
【解题分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
C
项有误,从第②段中“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
”
可知,塑料并不是不能降解。
2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
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
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从“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
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
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可以明确问题的答案。
3
.本题考查句子内容的逻辑关系,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题”和“我们能不
能继续生存的问题”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这样安排更能突出后者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不能调换。
13、
1
.①妆点春天(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 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②丰富餐
桌(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 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③
生命顽强(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④承载回忆(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
忆)⑤平凡倔强(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⑥
历史悠久(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
前)
2
.(1)“缓缓” “轻轻”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挖蒜的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偷偷”赋予小蒜以人的情感,把小蒜的叶子比喻成“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小蒜的纤弱,从而体现了小蒜生命力的顽强。
3
.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②小蒜给人温暖,澎湃,充满希望之感;③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
(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 大地翻身的声音)。
4
.象征;白杨:对白杨的喜爱赞美,对北方军民的讴歌、赞美。
小蒜:对小蒜的敬佩赞美,对小蒜一样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解题分析】
1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
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分析第
6
段“小蒜进入农家,
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第
7
段“几番春雨过后,
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但
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等句,即可概括出
妆点春天、丰富餐桌、生命顽强等答案。
2
.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
1
)“缓缓”“轻轻”属于叠词的运用。从内容上看,强调母亲挖蒜的娴熟和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的关系。从语言
特点上看,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2
)“没人发
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为拟人,“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蒜
看似纤弱渺小,但最终能蓬勃生长,由此可见小蒜强大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蒜的喜爱之情。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分析“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
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
快”“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
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等句,即可概括
为吃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小蒜给人温暖、澎湃与希望,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等。
4
.比较阅读。考查两文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
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显然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着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材料中“难道你就只
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非常明显地使用了象征
手法,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北方军民。前者表达了对小蒜一样的“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后者表达了对“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北方军民的讴歌与赞美。象征手法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三、语言表述
14、①如果没有产品说明书
②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必须准确无误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填空的题目,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根据“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第一处应
该是填假设的句式;根据“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二处应该是填说明书
文字表达准确的重要性。
四、写作
15、范文:
就在那一刻
我的父亲个头不高,很瘦,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一个强壮、不会老的人,直到那一刻。
母亲催我与父亲去店里帮忙,父亲推出那辆有些年头的自行车,唤我上去。我起初是拒绝的,总觉得很丢人,可
最终还是耐不住双腿的疲劳,坐了上去,但心中依旧满是嫌弃。
“爸爸,你学车吧,你看街上还几个骑自行车的啊,让我同学撞见多没面子!再说了,又硌得慌,可别骑了。”
我絮絮不止,他却只是一瞬间停顿,什么也没说。
去店里途径一个大坡,父亲骑了上去。他的身体左右晃动着,脖子费力地往前伸。握着车把的手青筋暴起,不像
是在骑车,更像是在与什么力量进行殊死搏斗。开始时似乎还能与那力量抗衡,但并没有持续很久,他晃动的速度越
来越慢,幅度越来越大。背弯得像一张弓,每蹬一下都要俯下身去,贴近车把,像在做俯卧撑一样。脚下也是屡次踏
空,车蹬子在他脚腕处划出一片痕迹,将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通红。
“爸,我下来走会儿吧!”我说。
他却只是摇摇头,更加卖力地蹬着,晃着,终于以一种慢到跟步行一样的速度到了顶。他将车一停,长长地舒了
口气,说:“咱们歇会儿!你这小胖妮儿,我都带不动了。”
看着他湿透的短袖,我苦笑一下,第一次没有反驳。因为在那登顶的一刻,我可悲地意识到,他老了,父亲老了。
以前的他也是用这辆车,带着我,骑遍了平阴。如今,却连一个坡,都能耗尽他的力气。
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推着车子,走着。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想了很多。多少次,他都像这次一样,拼
尽全力去给我最好的,我却总嫌烦,嫌丢人,全然不知道这是在生命倒计时中,在他越来越衰老时,能给我的最好的。
就在那一刻起,父亲的车再不是丢人的破烂儿,是载我成长的小船;而父亲,也不是那个丢人的老头。我会在有限的
时间里,推着车子,陪着父亲,骄傲地向每一个人挥手,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是我心中永远不会老的超级英雄。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首要的是对“那一刻”的理解,“那一刻”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写镜头,一幅画,一个动人
的场面。既可以是真善美的凝聚,又可以是假恶丑的震撼。“那一刻”要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描写出那一刻的人、
事或物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它是传神点睛的突破口,是瞬间的体察和感悟。还要写出自己对那一刻思想、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那一刻”
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意味,考生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间,
而不是一个长时间段,考生要擅长描绘特写镜头,对“那一刻”特定瞬间具体细致的描绘,描绘出特定时间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的变化,写出画面感,来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考生要学会从自然、社会、人生、书本中发
现“那一刻”,在选材上不拘泥于小我,要善于小中见大。生活中看见父亲的背景、妈妈的白发时仿佛停滞的那一刻,
自然界中旭日东升、小鸟展翅的那一刻等。要求一定要写出自己情感的变化,写出真情,抒发自己的实感。不管是写
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写出“那一刻”对自己的触动和改变,或者影响,细致描摹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那一刻”
对自己心灵所具有的持久的震撼力。
2024年8月23日发(作者:怀逸云)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
.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
.精准扶贫 中国速度 移民火星 移动支付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________。
(2)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________。
(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_______。
A
.安逸 严谨 悔悟
C
.安逸 严格 感悟
B
.安静 严谨 感悟
D
.安静 严格 悔悟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懊悔 销魂 嘹亮 中流砥柱
B
.沧茫 鞭策 缥缈 无精打采
C
.魁梧 踊跃 取谛 获益非浅
D
.狼藉 屏嶂 惶恐 变换多姿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特邀黑龙江省天文馆的老师给同学们举办了天文知识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讲座结束后,一些
同学围着老师交流想法:
A
.“希望你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
.“老师,我非常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您的报告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
.“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是获益匪浅,期待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文明班级是全班同学的事,我绝不能责无旁贷。
....
B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C
.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D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
6.初三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收录了一类古诗。请你先为其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诗句连线作者;
然后用四字短语给这本诗集命名。
A.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范仲淹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杜甫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崔颢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纳兰性德
诗集名称:《
_________
》
(2) (品诗句)在“品诗会”上同学们另赏析了下列诗句,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_______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既说明了时令,又有一种欣喜之情。诗人设想故乡的月亮应
该更明亮。他思念亲人,略感悲伤。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在春夜的洛城,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
了诗人的情怀。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
衰老,更添悲愁。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
含哲理。
(3) (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活动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
回,
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灿烂盛开。
7.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_______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
。
(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古诗词中以“雨”为意象的诗词句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
句:
_________
,
_____
。
8.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鲁滨逊第四次出航极为不顺,他被土耳其海盗俘虏,变成了奴隶,逃
出后抵达巴西,后来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______
)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宋江为不负晁盖
遗言,要把主位让与卢员外,众人却不服。于是,宋江想了一个办法,最终解决了“主位”之争。(
______
)孙悟空不
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偷吃仙桃,扰乱蟠桃会,吃光太上老君的金丹,然后返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
的旗帜。(
______
)
二、阅读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宿七盘岭
①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①七盘岭:地名。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
之时。②浮客:游子,诗人自指。③褒城:地名。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本诗画线句中的意象简要分析。
10.文言文阅读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
①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
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
②
,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
言者,施衿结缡
③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
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
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
④
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
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①交趾:汉郡,
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
巾。④谨敕:谨慎。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喜讥议 并:都
.
B
.忧人之忧 忧:忧愁
.
C
.数郡毕至 毕:全、都
.
D
.郡将下车辄切齿 辄:就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
.
A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
②③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卖油翁》
.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
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
3
.下列句子,与“此吾所大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子为动 《周亚夫军细柳》
B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D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马援写信的起因是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
B
.龙伯高为人厚道谨慎,恭谦俭省,廉洁公正,对人不妄加褒贬,而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马援希望侄
子们向他们学习。
C
.马援对龙伯高和杜季良两位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
D
.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
②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
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
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看,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窼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
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崖,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
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写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砸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
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
.请简要概括文章情节的主要内容。
2
.请分别简述“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的主要形象性格。聪明人:
__________
傻子:
__________
奴才:
__________
3
.“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类似这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非常普遍,请再举出一例,
说说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奴才”在中外文学形象中不少见。请结合你读过的课内外文学作品,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奴性”。
12.阅读《塑料污染席卷海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目前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进入海洋。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
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③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
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
料而死亡。
④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
检出了微塑料。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⑤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科学家
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届时,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
题,而且还有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⑥因此,减少塑料瓶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用塑料瓶等
塑料制品之外,我们还要提倡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1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④段中“最新的研究发现”限制了消息的来源,说明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检出微塑料这一情况是真实的。
B
.每分钟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里,那么每分钟被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多。
C
.塑料是一种不能被降解的物质。
D
.本文围绕“塑料污染席卷海洋”,介绍了其现状和危害,并在文末引发大家思考: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用塑料瓶
等塑料制品之外,我们还要提倡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2
.第②段指出,“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从下文看,“日趋严重”的具体表现为:(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每空不超过15个字)
3
.第⑤段画线句中,“不仅……而且……”前后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人喜爱的小蒜段
吉雄
①乡下人对季节的感知不靠日历或者复杂的推算,他们凭的是双手,还有灵魂深处与大地的对话。正月才过,风
还嚣张地在田埂上撒野的时候,农人用粗手往土地上一摊,地层深处的温度就顺着偾张的脉搏,传到了蓄势待发的地
面上。
②树丛中,田埂边,万籁俱寂。地下深处,一颗细小的种子感知到了徐徐向上的地温, 舒适地翻了个身,伸出细
长的腿,向着那温暖的地方觅去;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踩着碎步翩跹而至,滴在僵硬的土地上,顺着地缝就滑到地层深
处。蜷缩的细腿在雨滴的引导下慢慢伸直、变粗,四处寻找着。除了温度,还有其他。它要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
备。
③雷声把大地彻底从沉睡中催醒,声音掠过山峰,满眼的沧桑一夜间褪去,新生的力量萌发出来。人们的目光都
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青春的阳光
跳跃着,把整个季节都带入到它的节奏里。那丝嫩芽也不例外,脚下颀长的根给它提供了足够的勇气,狭窄的叶子被
风和阳光染成了绿色,地下球茎经过半个季节的磨炼长成了小拇指盖般。今后也就这么大了。倒是颜色雪白,对着阳
光,能看清楚里面纹路细腻的经络。
④小蒜。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
面前。在冬天漫长的时间里,饭桌上的颜色和对面黢黑的山峦遥相呼应,辣椒也变得干枯,面色寡淡地悬挂在厨房的
墙上。即使是初春,青色也是饭桌上难得一见的偶遇。大葱、蒜苗倒是可以点缀,但惜地如金的农人恨不得把麦子种
到了锅台下,哪能腾出地方给它们?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甚至人们都发现不了它的存
在,只是在农忙回家的路上偶然一瞥,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⑤人们趁着湿润上山来了,有大人,也有小孩。提着篮子,手上还拿着小铁锹。山林里多石头,小蒜从石林、树
根的罅缝里蜿蜒生长,要想挖到深藏于地缝的蒜瓣,不借助工具是不会成功的。田埂上的就好挖多了,但也要刨开层
层土壤。母亲把小蒜周围的土刨开,看到埋藏在地下雪白的茎,再用手轻轻一提,亮晶晶的蒜瓣就出来了,下面还拖
着几条细长的根须。白绿相间的蒜叶,晶莹透彻的蒜瓣,还有略显褐色的根须。看着我手里采断的绿色蒜叶,母亲一
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小蒜。
....
⑥和大蒜上有数十个蒜瓣抱团不同,小蒜多为独蒜,形状也多不规则,但这并不影响它独特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
喜爱。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
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有时候,我们薅得多了,母
亲会在做面条时用它替代酸菜撒在锅里,再加上几滴香油,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
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
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
⑦几番春雨过后,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
春天的姹紫嫣红,也冲击着人们富裕的味觉和饭桌,小蒜慢慢地从农人忙碌的身影中淡出。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
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细叶上,花蕊中,有一滴滴露珠荡漾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20版,有删改)
1
.通读全文,分析小蒜有哪些让人喜爱的特点?
2
.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教要领:不要心急,拔的时候手要轻,缓缓加力,轻轻一提。就这样,母亲又拔出一颗嫩绿的
....
小蒜。(分析加点词)
(2)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这喧腾的大场景,没人发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
了地面,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从修辞角度)
3
.第⑥段中小蒜是怎样让餐桌生机勃勃起来的?
4
.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链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 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
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茅盾《白杨礼赞》
三、语言表述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
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
___________________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
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
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
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写作
15.按要求作文。
请以“就在那一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
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D
【解题分析】
D
错误,精准扶贫、移动支付、中国速度是偏正短语,移民火星是动补短语。
2、
A
【解题分析】
本考点要求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词语运用是积累运用中的常考点,只要学生在平时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
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就一定能突破这一题型。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
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
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
的一些新生词语。此处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体等方面去辨析。答案为
A
。
3、
A
【解题分析】
B项,沧茫——苍茫;C项,取谛——取缔,获益非浅——获益匪浅;D项,屏嶂——屏障,变换多姿——变幻多姿。
4、
D
【解题分析】
A
项,“贵校”是对别人学校的敬称,这里改为“敝校”;
B
项,“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显然不得体;
C
项,“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符合语境要求;
D
项,表达得体。故选
D
。
5、
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需要知道成语的意思以及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
A
项错误,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
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绝不能与责无旁贷相矛盾;
B
项正确;
C
项错误,惟妙惟肖的意思
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适用于传播小道消息;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
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不适用于将问题弄清楚。故选
B
。
6、(1)A.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诗集名称:《思念家乡》《眷恋故乡》
《情系家乡》等,意对即可
(2)A
(3)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
1
)
A.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B.
“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选自范仲淹的《渔家傲》。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选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D.
“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选自崔颢的《黄鹤楼》。这几句诗都表达的都与“乡愁”有关,故此围绕着“乡愁”
来拟写诗集的名称。(
2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写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既说明了时令,又通过叙写白
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给人以凄清的感受。并不是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故答案为
A
。(
3
)仿
写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
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的仿写要采用“有的……,
有的……”的句式,且前后两句之间是相对的。“婉转低回”对应的可以是“高亢激越的”;“灿烂盛开”对应的可
以是“含苞待放”。符合题意即可。
7、(1)山映斜阳天接水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温故而知新
(4)示例: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
巴山夜雨时/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骑处处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含有“雨”字的诗词句。
【解题分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
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第4小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含
“雨”的两句诗即可。“映”“汗青”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
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题目点拨】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
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
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
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8、(1)×
(2)√
(3)×
【解题分析】
(
1
)错误。正确应是: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
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2
)正确。(
3
)错误。正确应是: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
入流的官职,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帜,后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二、阅读
9、 “清夜”写出夜晚的清冷,渲染出悲凉的气氛;又以子规近似“不如归去”的悲啼倍添伤感。表达了作者在流放
途中失意、怀乡、孤独之情。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芳春”和
“子规啼”表明时节是暮春。作者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着悲啼的杜
鹃声,虽然面对的是万紫千红,百鸟齐鸣,但只选择了银杏树的绿和杜鹃鸟的啼,一则代表了江南的名木和四川的名
鸟,表明自己远游已快到蜀地了,二则寄托了自己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据此理解作答。
译文: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高枕安稳地睡卧在褒城西的七盘岭上。远处山头的月亮近得到窗前,高处的天河低得流
进门来。春天的银杏树已绿,清凉夜晚杜鹃在啼叫。浮游之人白白听到杜鹃唤归,听到褒城晨鸡报晓还得上路前行。
10、
1
.
B
2
.
D
3
.
C
4
.
B
5
.①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②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
因了。
【解题分析】
1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
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B.
忧人之忧(把……当作
.
忧愁)
2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中的“而”,表并列关系。A项的“而”表转折关系;B项的“而”
.
表承接关系;C项的“而”表修饰关系;D项的“而”表并列关系。故选D。
3
.“此吾所大恶也。”是判断句式,A项是被动句式; B是省略句式;C是判断句式;D是状语后置句式。故选C。
4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
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可得出:作者希望子侄们向龙伯高学习。
5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
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汝曹”,你们;“甚”,非常;“效”,效仿,学习。。
【题目点拨】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
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
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
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
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
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
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
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
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
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
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
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11、
1
.奴才逢人就诉说主人待他的苦楚,聪明人只是一味的劝慰他,傻子却要替他伸张正义,然而最终被一群奴才赶
走。
2
.
(1)表现出虚伪的同情心,实质是压迫者的帮凶。
(2)充满反抗精神,却孤军奋战也得不到奴才们的理
解和支持。
(3)受尽苦难却无反抗意识,麻木不仁、对主人一味愚忠。
3
.围绕对比和夸张作答(二选一即可)。对比有:奴才苦不堪言却对主人无比忠诚,聪明人和傻子的对比,傻子和奴
才的对比,等等;夸张有,奴才诉苦语言及动作塑造有颇多夸张效果,“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结合“表
现荒诞而又残酷的社会现实”“刻画社会各阶层的微妙关系”“表现奴才的奴性嘴脸”等做分析。围绕文中“猪窠还
不如”作答亦可。
4
.孔乙己、闰土、范进、胡屠夫、祥子、奥楚蔑洛夫、葛朗台、夏洛克、安娜·卡列尼娜等。如孔乙己:一辈子成了
科举制度的奴才,即使无法捞取功名,仍死心塌地以读书人自居,穷困潦倒迂腐不堪,认识不到自身悲剧命运的根源。
【解题分析】
1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指什么,然后再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加以概
括。从文中“‘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我
想,你总会好起来……’”可以概括出聪明人面对“奴才”诉苦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从文中“‘混帐!’
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管他
呢!’他仍然砸。”可以概括出面对“奴才”诉苦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然而最终被一群奴才赶走。
2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文中的“傻子”嫉恶如仇,并且身体力行。当他听“奴才”诉苦
以后,怒不可遏,“混帐!”“傻子”大叫起来。他动手砸那泥墙,要给“奴才”打个窗洞来,然而他的行为不为“奴
才”所理解。他要救“奴才”,反被“奴才”诬为“强盗”。“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由此
可知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傻子则象征着
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者;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安于现状、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
中的人们。
3
.要求学生指出“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的写作手法是对比或这夸张。然后从文中举
出一例即可。奴才们争先恐后赶强盗和主人神闲气定的对比;如“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可是做工
是昼夜无休息的”是夸张。
4
.结合自己阅读积累,写出具体的符合“奴才”的人物形象即可。孔乙己、闰土、范进、胡屠夫、祥子、奥楚蔑洛夫、
葛朗台、夏洛克、安娜·卡列尼娜等。如:葛朗台,他是金钱的奴才。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
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
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12、
1
.
C
2
.
每年数以万计海洋生物死亡
微塑料中的毒素被带到我们的餐桌
3
.不能。“食物种类、环境质量”关乎的是一个人生活品质问题,即过得好不好;“继续生存”则关乎的是人类能不
能活下去的问题。作者用“不仅……而且……”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表明后者的问题更加严重。
【解题分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
C
项有误,从第②段中“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
”
可知,塑料并不是不能降解。
2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
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
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从“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
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
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可以明确问题的答案。
3
.本题考查句子内容的逻辑关系,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题”和“我们能不
能继续生存的问题”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这样安排更能突出后者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不能调换。
13、
1
.①妆点春天(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 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②丰富餐
桌(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 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③
生命顽强(小蒜生长在林间地头,随遇而安,也不用人们照顾)④承载回忆(那一簇细弱的绿色才唤醒人们尘封的记
忆)⑤平凡倔强(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⑥
历史悠久(这种从《诗经》里走出来的“薤白”,抖落了一身的沧桑,携裹着地层深处的气味,泼辣地出现在世人面
前)
2
.(1)“缓缓” “轻轻”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挖蒜的娴熟,也从侧面表现了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偷偷”赋予小蒜以人的情感,把小蒜的叶子比喻成“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小蒜的纤弱,从而体现了小蒜生命力的顽强。
3
.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②小蒜给人温暖,澎湃,充满希望之感;③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
(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 大地翻身的声音)。
4
.象征;白杨:对白杨的喜爱赞美,对北方军民的讴歌、赞美。
小蒜:对小蒜的敬佩赞美,对小蒜一样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解题分析】
1
.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
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分析第
6
段“小蒜进入农家,
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第
7
段“几番春雨过后,
地里的野菜开始蓬勃起来,蒲公英、灰灰菜、马兰头、奶浆草此起彼伏,一茬接一茬地渲染着春天的姹紫嫣红”“但
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等句,即可概括出
妆点春天、丰富餐桌、生命顽强等答案。
2
.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
1
)“缓缓”“轻轻”属于叠词的运用。从内容上看,强调母亲挖蒜的娴熟和小蒜与农人生活的密切的关系。从语言
特点上看,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2
)“没人发
现那粒最先苏醒过来的种子偷偷钻出了地面”为拟人,“嫩黄的一片如针尖般粗细”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蒜
看似纤弱渺小,但最终能蓬勃生长,由此可见小蒜强大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蒜的喜爱之情。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分析“小蒜进入农家,人们把这大自然无偿的馈赠洗净剁碎,和寂寞的辣椒拌在一起,
饭桌上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春天的气息,热烈的劲辣,让人血脉偾张,一根细细的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
快”“那青色的碎末和油珠漂浮在面汤里,和雨后狭窄蒜叶上细微的露珠一样,碗里有太阳跳舞的影子,温暖,澎湃,
充满了希望”“啜一口面汤,小蒜葱郁的气味中夹带着呼啸的山风、铿锵的雷声和大地翻身的声音”等句,即可概括
为吃小蒜能吃出丰收季节的恣意和畅快,小蒜给人温暖、澎湃与希望,小蒜带着自然的气息等。
4
.比较阅读。考查两文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但在树林里,石缝中,它们依然倔强地生长着,高昂着头,顶着一株
白色的小花,奋力向太阳靠近”显然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着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材料中“难道你就只
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非常明显地使用了象征
手法,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北方军民。前者表达了对小蒜一样的“质朴、顽强、平凡、敦厚”的农民的褒扬。
后者表达了对“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北方军民的讴歌与赞美。象征手法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三、语言表述
14、①如果没有产品说明书
②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必须准确无误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填空的题目,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根据“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第一处应
该是填假设的句式;根据“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二处应该是填说明书
文字表达准确的重要性。
四、写作
15、范文:
就在那一刻
我的父亲个头不高,很瘦,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一个强壮、不会老的人,直到那一刻。
母亲催我与父亲去店里帮忙,父亲推出那辆有些年头的自行车,唤我上去。我起初是拒绝的,总觉得很丢人,可
最终还是耐不住双腿的疲劳,坐了上去,但心中依旧满是嫌弃。
“爸爸,你学车吧,你看街上还几个骑自行车的啊,让我同学撞见多没面子!再说了,又硌得慌,可别骑了。”
我絮絮不止,他却只是一瞬间停顿,什么也没说。
去店里途径一个大坡,父亲骑了上去。他的身体左右晃动着,脖子费力地往前伸。握着车把的手青筋暴起,不像
是在骑车,更像是在与什么力量进行殊死搏斗。开始时似乎还能与那力量抗衡,但并没有持续很久,他晃动的速度越
来越慢,幅度越来越大。背弯得像一张弓,每蹬一下都要俯下身去,贴近车把,像在做俯卧撑一样。脚下也是屡次踏
空,车蹬子在他脚腕处划出一片痕迹,将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通红。
“爸,我下来走会儿吧!”我说。
他却只是摇摇头,更加卖力地蹬着,晃着,终于以一种慢到跟步行一样的速度到了顶。他将车一停,长长地舒了
口气,说:“咱们歇会儿!你这小胖妮儿,我都带不动了。”
看着他湿透的短袖,我苦笑一下,第一次没有反驳。因为在那登顶的一刻,我可悲地意识到,他老了,父亲老了。
以前的他也是用这辆车,带着我,骑遍了平阴。如今,却连一个坡,都能耗尽他的力气。
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推着车子,走着。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想了很多。多少次,他都像这次一样,拼
尽全力去给我最好的,我却总嫌烦,嫌丢人,全然不知道这是在生命倒计时中,在他越来越衰老时,能给我的最好的。
就在那一刻起,父亲的车再不是丢人的破烂儿,是载我成长的小船;而父亲,也不是那个丢人的老头。我会在有限的
时间里,推着车子,陪着父亲,骄傲地向每一个人挥手,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是我心中永远不会老的超级英雄。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首要的是对“那一刻”的理解,“那一刻”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写镜头,一幅画,一个动人
的场面。既可以是真善美的凝聚,又可以是假恶丑的震撼。“那一刻”要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描写出那一刻的人、
事或物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它是传神点睛的突破口,是瞬间的体察和感悟。还要写出自己对那一刻思想、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那一刻”
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意味,考生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间,
而不是一个长时间段,考生要擅长描绘特写镜头,对“那一刻”特定瞬间具体细致的描绘,描绘出特定时间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的变化,写出画面感,来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考生要学会从自然、社会、人生、书本中发
现“那一刻”,在选材上不拘泥于小我,要善于小中见大。生活中看见父亲的背景、妈妈的白发时仿佛停滞的那一刻,
自然界中旭日东升、小鸟展翅的那一刻等。要求一定要写出自己情感的变化,写出真情,抒发自己的实感。不管是写
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写出“那一刻”对自己的触动和改变,或者影响,细致描摹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强调“那一刻”
对自己心灵所具有的持久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