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发(作者:通宜然)
龙源期刊网
iPod:疯狂背后是文化
作者:王逸凡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08年第06期
在全球,很多人都有一种“iPod情结”。从80高龄的英国女王到普通百姓,从宇航员到懵
懂孩童,都成了这个小东西的忠实“粉丝”。就连“木讷古板、保守无趣”的现任美国总统布什,
也被时尚玩物iPod成功俘虏——他经常耳朵里插两根白线、蹬着一辆山地车在德州牧场进行
户外运动。布什的这个iPod,是他那宝贝千金詹娜在2004年夏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让
詹娜意外的是,一向挑剔的老爸竟然对iPod一见钟情。据说,iPod已被称之为“本世纪的发明
大事”。
在iPod之前,没人想到小小一个MP3居然能让人如此疯狂。但系出苹果名门的iPod,却
在短短几年内真真切切地做到了。
从功能上讲,别的品牌MP3可能硬盘更大、功能更多、电池维持时间更长,但人们并不
在乎这些,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么多粉丝对小小的iPod
一见钟情并百用不厌呢?事实上,正是苹果公司炉火纯青的“攻心”艺术,引发了人们对iPod
宗教式的追捧。iPod让他们记住了那无与伦比的cool,让他们相信这样选择会让自己更有品
位。
设计攻心:让人耳目一新
龙源期刊网
苹果公司很懂得用最直观的方式来诱惑消费者,视觉、触觉上的表现臻于完美。看过iPod
的人,往往第一眼就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在很多人眼里,它绝非一个MP3那么简
单,而是一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唯美,实用,合二为一
iPod的美,是一种巧夺天工而又简约、实用的美,无论外形、颜色还是使用感觉。自从现
代企业文化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paegeiPod风行天下后,不少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都指名
要求要“iPod的质感”。当问他们喜欢iPod的哪一点时,得到的答案都是,“它看起来很干净。”
以iPod nano 2为例,它外形清丽、身躯娇小,三围为40×90×6.5mm,这种设计在业内算
不得小巧,但把这几个数字用在iPod产品上,就会产生十分强大的视觉冲击。而且iPod仅重
40克,携带非常方便。iPod nano 2采用了整圈型金属切割工艺,看上去非常简洁,这种经过
特殊处理的金属外壳,不仅仅可以保持手感和足够的摩擦力,还能够在保持金属的光泽防止印
指纹和刮伤。机身上方镶嵌了一块1.5英寸的LCD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与第一代相同,仍为
220×176点阵,效果比较清晰。
iPod决不会有花里胡哨的颜色。黑与白,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iPod一直在遵循这两个经
典的颜色主线。苹果白几乎已经可以算是一种标志颜色了,iPod的设计师反复推敲觉得,白色
绝对更适合凸显iPod的显示屏幕色彩。而从iPod U2开始的黑色,标志着更高配置的旗舰品。
iPod nano配上黑白两色之外的粉色、绿色和蓝色,则不断散发出时尚的诱惑。
在使用上,iPod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功能,仅仅用来听音乐,对按键数量的要求就少了很
多,操作也相对简便。iPod nano 2采用了苹果独有的apple Click Wheel触摸式操控组合按键,
按键十分舒适,弹性丰富,极度敏感,在操作上得心应手。据说,用过iPod的人很少会再喜
欢上其它按键。而iPod shuffle 2精妙的背夹设计,无论是衣领、前襟、口袋还是袖口,任你随
意搭配,再加上全新的五彩炫亮版隆重上市,可以说没有一个女孩子能够抵抗它的诱惑。
龙源期刊网
iPod不断推陈出新的附件,也是粉丝们追逐的对象。iPod附件种类纷繁众多,外设厂家总
能设计出各种新潮又实用的产品来丰富装点你的iPod。2006年Iconz推出的电影系列保护盒涵
盖了超人、蝙蝠侠、Simpson等著名美国动画主题,在有效保护iPod video不受划伤困扰的同
时为iPod添上更多个性趣味。此外,Iconz还为体育迷们准备了篮球、冰球主题iPod保护壳。
少生,优生,精彩纷呈
iPod的简约主义甚至延伸到了产品结构上,它是业界“少生优生”的典范,每一款新品都会
掀起一次追捧热潮,许多iPod迷甚至眼巴巴地期盼新产品的面世。在苹果发布iPodnano时,
果断停产了销量王iPod mini,这是多数人意想不到的;一个月后iPod 5上市时,也果断停产
了老iPod,并宣称今后所有产品都将支持彩屏。这样一来,整条产品线保持得非常清晰。目
前,iPod总共就shuffle、nano、iPod 5三类6个型号的产品。
而索尼、三星等品牌,虽然性能并不输给苹果,在推新品方面却少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像
三星旗下产品不知道是苹果的几倍,多现为闪存型,但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很少。而索尼方
面,闪存产品数量也不少,硬盘产品目前也有三款。索尼在闪存产品上的思路有些像传统随身
听——E500只是在E400基础上增加了FM功能,“升级版”思想严重,这种思想适合传统产
龙源期刊网
品,但早已不适用于MP3产业。MP3产业远比传统随身听要难啃——大家都在拼命推新品,
如果随大流的话那便注定平庸!
文化攻心:像宗教一样流行
在产品推广上,苹果公司最擅长以品牌文化来引导消费——一种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品牌文
化,在当家花旦iPod的推广上,当然也不例外。上市短短三年内,这个香烟盒大小的数码音
乐播放器早已超越了其作为消费品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个偶像、一个宠物、一个身份的标
志,演绎成一种新的文化象征——就像影响世界20年之久的索尼Walkman那样。
根据一项对美国10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喝啤酒一直是美国大学生认为最in的事,但
2004年,最in的不是啤酒了,是iPod。这种情况,18年来,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在互联网
刚刚出现的1997年,当时,网络的魅力超过了啤酒。而美国的一些酒店如比华利的Crescent
酒店,甚至在每间客房专门为下榻的来宾配置了iPod音乐小酒吧;曼哈顿的“梦幻酒店”也为
每位客人准备了预装有2000首流行歌曲的iPod。有美国分析师预测,“用不了多久,iPod就会
跟SOHO、DV一样,成为一个代表全新生活方式与态度的动词。”
iPod文化的流行,基于其让人叹为观止的产品设计,同时也与苹果公司“宗教”般的推广有
关系——作为“教主”的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位极能“蛊惑人心”的演说天才。
明亮的背景、动感的剪影、全世界都在流行的摇滚、U2,或鲜绿或魅紫的时尚色彩,还
有永远成为画面视觉中心的无所不在的白色。iPod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特征
和年轻一族的社会价值及生活形态,在此基础上顺应、提炼、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并用全球统
一的时尚符号表达自己,然后设计出iPod。iPod外观非常简洁,四四方方的纯色机身,不多的
几个触摸键,有的产品甚至没有液晶屏。简洁,不仅仅只是iPod的外观。美国人尤其是年轻
人,追求着一种简单的生活,这种简单的生活,正如使用iPod shuffle一样,下歌、拷歌、听
歌,没有其它多余的事。随着iPod风靡全球,数不清的电视剧、电影(如《刀锋战士》、
《世界之战》)和MV中,都出现了它小巧的身影,以至于福克斯电视台对该台最热播的系列
剧《O.C》制片人乔什.施瓦茨下了一纸禁令,要求他在以后的节目中描述音乐播放器时,不得
再使用那种太容易表明“苹果”身份的白色耳机。施瓦茨反问,“我们的观众都在使用它,剧中
的角色为什么不能用?”
2004年,苹果把数字音乐装进了宝马汽车,驾车者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控制钮遥控
iPod。iPod配件也从外接扬声器、麦克风,到设计了iPod专用衣兜的名牌滑雪衫、西服,应
龙源期刊网
有尽有。许多厂家还为争做iPod保护套的生意打得不可开交。2007年,美国密歇根州实行“一
个小孩一台iPod教育政策”,还出现了给婴幼儿使用的iPod配件。
iPod正把它的影响力像宗教一样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升华成为一种时尚、脱俗生
活方式的象征。
编后记:
苹果公司通过炉火纯青的“攻心”艺术,通过对产品设计和品牌文化这两个关键点上的控
制,让iPod的信息包围了人们的感官和心灵,最终完成了攻心之旅——粉丝们失去理智一般
狂热地追捧。iPod的出色表现,也在品牌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里程碑——当一个品牌成为宗
教,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责任编辑:狄丽君
2024年8月31日发(作者:通宜然)
龙源期刊网
iPod:疯狂背后是文化
作者:王逸凡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08年第06期
在全球,很多人都有一种“iPod情结”。从80高龄的英国女王到普通百姓,从宇航员到懵
懂孩童,都成了这个小东西的忠实“粉丝”。就连“木讷古板、保守无趣”的现任美国总统布什,
也被时尚玩物iPod成功俘虏——他经常耳朵里插两根白线、蹬着一辆山地车在德州牧场进行
户外运动。布什的这个iPod,是他那宝贝千金詹娜在2004年夏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让
詹娜意外的是,一向挑剔的老爸竟然对iPod一见钟情。据说,iPod已被称之为“本世纪的发明
大事”。
在iPod之前,没人想到小小一个MP3居然能让人如此疯狂。但系出苹果名门的iPod,却
在短短几年内真真切切地做到了。
从功能上讲,别的品牌MP3可能硬盘更大、功能更多、电池维持时间更长,但人们并不
在乎这些,或者说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么多粉丝对小小的iPod
一见钟情并百用不厌呢?事实上,正是苹果公司炉火纯青的“攻心”艺术,引发了人们对iPod
宗教式的追捧。iPod让他们记住了那无与伦比的cool,让他们相信这样选择会让自己更有品
位。
设计攻心:让人耳目一新
龙源期刊网
苹果公司很懂得用最直观的方式来诱惑消费者,视觉、触觉上的表现臻于完美。看过iPod
的人,往往第一眼就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在很多人眼里,它绝非一个MP3那么简
单,而是一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唯美,实用,合二为一
iPod的美,是一种巧夺天工而又简约、实用的美,无论外形、颜色还是使用感觉。自从现
代企业文化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paegeiPod风行天下后,不少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都指名
要求要“iPod的质感”。当问他们喜欢iPod的哪一点时,得到的答案都是,“它看起来很干净。”
以iPod nano 2为例,它外形清丽、身躯娇小,三围为40×90×6.5mm,这种设计在业内算
不得小巧,但把这几个数字用在iPod产品上,就会产生十分强大的视觉冲击。而且iPod仅重
40克,携带非常方便。iPod nano 2采用了整圈型金属切割工艺,看上去非常简洁,这种经过
特殊处理的金属外壳,不仅仅可以保持手感和足够的摩擦力,还能够在保持金属的光泽防止印
指纹和刮伤。机身上方镶嵌了一块1.5英寸的LCD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与第一代相同,仍为
220×176点阵,效果比较清晰。
iPod决不会有花里胡哨的颜色。黑与白,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iPod一直在遵循这两个经
典的颜色主线。苹果白几乎已经可以算是一种标志颜色了,iPod的设计师反复推敲觉得,白色
绝对更适合凸显iPod的显示屏幕色彩。而从iPod U2开始的黑色,标志着更高配置的旗舰品。
iPod nano配上黑白两色之外的粉色、绿色和蓝色,则不断散发出时尚的诱惑。
在使用上,iPod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功能,仅仅用来听音乐,对按键数量的要求就少了很
多,操作也相对简便。iPod nano 2采用了苹果独有的apple Click Wheel触摸式操控组合按键,
按键十分舒适,弹性丰富,极度敏感,在操作上得心应手。据说,用过iPod的人很少会再喜
欢上其它按键。而iPod shuffle 2精妙的背夹设计,无论是衣领、前襟、口袋还是袖口,任你随
意搭配,再加上全新的五彩炫亮版隆重上市,可以说没有一个女孩子能够抵抗它的诱惑。
龙源期刊网
iPod不断推陈出新的附件,也是粉丝们追逐的对象。iPod附件种类纷繁众多,外设厂家总
能设计出各种新潮又实用的产品来丰富装点你的iPod。2006年Iconz推出的电影系列保护盒涵
盖了超人、蝙蝠侠、Simpson等著名美国动画主题,在有效保护iPod video不受划伤困扰的同
时为iPod添上更多个性趣味。此外,Iconz还为体育迷们准备了篮球、冰球主题iPod保护壳。
少生,优生,精彩纷呈
iPod的简约主义甚至延伸到了产品结构上,它是业界“少生优生”的典范,每一款新品都会
掀起一次追捧热潮,许多iPod迷甚至眼巴巴地期盼新产品的面世。在苹果发布iPodnano时,
果断停产了销量王iPod mini,这是多数人意想不到的;一个月后iPod 5上市时,也果断停产
了老iPod,并宣称今后所有产品都将支持彩屏。这样一来,整条产品线保持得非常清晰。目
前,iPod总共就shuffle、nano、iPod 5三类6个型号的产品。
而索尼、三星等品牌,虽然性能并不输给苹果,在推新品方面却少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像
三星旗下产品不知道是苹果的几倍,多现为闪存型,但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很少。而索尼方
面,闪存产品数量也不少,硬盘产品目前也有三款。索尼在闪存产品上的思路有些像传统随身
听——E500只是在E400基础上增加了FM功能,“升级版”思想严重,这种思想适合传统产
龙源期刊网
品,但早已不适用于MP3产业。MP3产业远比传统随身听要难啃——大家都在拼命推新品,
如果随大流的话那便注定平庸!
文化攻心:像宗教一样流行
在产品推广上,苹果公司最擅长以品牌文化来引导消费——一种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品牌文
化,在当家花旦iPod的推广上,当然也不例外。上市短短三年内,这个香烟盒大小的数码音
乐播放器早已超越了其作为消费品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个偶像、一个宠物、一个身份的标
志,演绎成一种新的文化象征——就像影响世界20年之久的索尼Walkman那样。
根据一项对美国10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喝啤酒一直是美国大学生认为最in的事,但
2004年,最in的不是啤酒了,是iPod。这种情况,18年来,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在互联网
刚刚出现的1997年,当时,网络的魅力超过了啤酒。而美国的一些酒店如比华利的Crescent
酒店,甚至在每间客房专门为下榻的来宾配置了iPod音乐小酒吧;曼哈顿的“梦幻酒店”也为
每位客人准备了预装有2000首流行歌曲的iPod。有美国分析师预测,“用不了多久,iPod就会
跟SOHO、DV一样,成为一个代表全新生活方式与态度的动词。”
iPod文化的流行,基于其让人叹为观止的产品设计,同时也与苹果公司“宗教”般的推广有
关系——作为“教主”的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位极能“蛊惑人心”的演说天才。
明亮的背景、动感的剪影、全世界都在流行的摇滚、U2,或鲜绿或魅紫的时尚色彩,还
有永远成为画面视觉中心的无所不在的白色。iPod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特征
和年轻一族的社会价值及生活形态,在此基础上顺应、提炼、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并用全球统
一的时尚符号表达自己,然后设计出iPod。iPod外观非常简洁,四四方方的纯色机身,不多的
几个触摸键,有的产品甚至没有液晶屏。简洁,不仅仅只是iPod的外观。美国人尤其是年轻
人,追求着一种简单的生活,这种简单的生活,正如使用iPod shuffle一样,下歌、拷歌、听
歌,没有其它多余的事。随着iPod风靡全球,数不清的电视剧、电影(如《刀锋战士》、
《世界之战》)和MV中,都出现了它小巧的身影,以至于福克斯电视台对该台最热播的系列
剧《O.C》制片人乔什.施瓦茨下了一纸禁令,要求他在以后的节目中描述音乐播放器时,不得
再使用那种太容易表明“苹果”身份的白色耳机。施瓦茨反问,“我们的观众都在使用它,剧中
的角色为什么不能用?”
2004年,苹果把数字音乐装进了宝马汽车,驾车者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控制钮遥控
iPod。iPod配件也从外接扬声器、麦克风,到设计了iPod专用衣兜的名牌滑雪衫、西服,应
龙源期刊网
有尽有。许多厂家还为争做iPod保护套的生意打得不可开交。2007年,美国密歇根州实行“一
个小孩一台iPod教育政策”,还出现了给婴幼儿使用的iPod配件。
iPod正把它的影响力像宗教一样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升华成为一种时尚、脱俗生
活方式的象征。
编后记:
苹果公司通过炉火纯青的“攻心”艺术,通过对产品设计和品牌文化这两个关键点上的控
制,让iPod的信息包围了人们的感官和心灵,最终完成了攻心之旅——粉丝们失去理智一般
狂热地追捧。iPod的出色表现,也在品牌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里程碑——当一个品牌成为宗
教,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责任编辑:狄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