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A3电源故障检修

IT圈 admin 87浏览 0评论

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慎畅然)

三洋A3机心彩电电源的检修三洋A3机心彩电电源的检修

三洋A3机心的电源电路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尺寸的彩电中。它的检修技巧也就成为热门话题。下面以海信TC2125C彩

电的开关电源电路(图1)为例,介绍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三洋A3机心电源电路的维修,最主要的是抓住几个关键测试点,并根据测试点电压判断故障部位。维修时可先将开关

管V513取下,通电,使电源处于静态工作状态,这时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避免在维修中开关管连续损坏,操作

也很方便。关键测试点为:(1)电路板上开关管V513的基极电压(用直流10V挡测量)为1V左右;(2)脉宽调节推

动管V512的基极电压(直流2.5V挡测量)为0.5V左右;(3)脉宽调节管V511的基极电压,(直流50V挡测量)为

25V左右。测这三点电压时,应使CPU处于开机状态或者将负责开关机控制的管子V713取下。通过三点测试,如测

试数据与所列数据相同,则可以装上开关管,带上假负载通电试验,这样基本都可保证电源恢复正常。如三点测试中

某一点电压值不符合,则可根据该点所处位置进行电路分析。例如,当测试到脉宽调节管V511基极电压无25V或偏

低时,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1)启动电路是否正常,即电阻R520和R521、R522是否完好;(2)关电耦合器

VD515是否完好,机器是否处于开机状态;(3)V511偏置电路是否正常。通过以上的分析检查,基本上都能准确的找

到故障点。

一、 开关管V513击穿

1、 故障分析

开关管V513击穿时,脉宽调节管V512大多被连带损坏(炸裂)。实践证明,开关管击穿多为过压或功耗大造成的。

(1) 由于开关电源设置了过压保护电路,所以稳压调节电路异常时,一般不会导致开关管V513击穿。这样,产生

过压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300V滤波电容C507失容,使其两端含有大量的高频脉冲,在V513截止期间与反峰电压叠加后,导致V513

过压损坏。此时,C507的表面大多有变形。

● C515漏电,使脉宽调节管V512工作异常,引起V513导通时间过长,导致V513因反峰电压过高而损坏。

● 尖峰吸收回路的C516、R525异常,不能有效的吸收V513集电极的反峰电压,导致V513因反峰电压过高而

损坏。在市电电压偏高的地区,为了提高尖峰吸收回路的吸收能力,可在R525两端接一只1A/100V的快恢复

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接C516。

(2) 功耗大,常见有开启损耗大和关断损耗大两种。开启损耗大主要是由于开关管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由放大

状态进入饱和状态。关断损耗大主要是由于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由放大状态进入截止状态。

开关管V513因开启损耗大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输出端整流管VD553~VD555漏电或击穿,在通常情况下,导致开关管V513处于弱振或停振。可是,有时会

引起开关变压器T511的感抗下降,使正反馈绕组①脚感应电动势幅度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因激励不足,

引起开启损耗大而损坏。

● 激励回路的R519、R524阻值增大或C517漏电,使开关管因激励不足而损坏,然而,R524开路或C517击穿

时,会引起V513不能启动的故障。

● VD514击穿,使激励电压被C513分流,使开关管因激励不足而损坏。

● 开关变压器T511匝间短路,使正反馈绕组①脚感应的电动势幅度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损坏。

开关管因关断损耗大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由于C517失容,引起V513基极的激励电压发生畸变,导致V513损坏。

● 因自身的存储效应,导致V513损坏。

● C515漏电或V512异常,导致V513损坏。

2、 故障检修方法及元件代换

当出现开关管V513、V512击穿的故障时,拆除已损坏的元件后,应进行以下工作:

● 用万用表R×1挡在路测VD514、VD516、VD551~VD555的反向阻值,若发现哪个二极管的反向阻值不为无穷大,

说明该二极管已击穿.更换后,即可排除故障。它们的正向阻值多为16Ω左右。

● 用万用表R×1挡在路测R519、R524的阻值,若发现哪个阻值大于标称值,应更换。

● 通电后,若滤波电容C507两端的直流电压小于市电电压的1.4倍,说明C507失容或整流管VD503~VD506正向

电阻大,应更换。当C507异常时,可用100 μF/400V或220μF/400V电容更换;当VD503~VD506异常时,

可用1N4004/1N4007或1N5404/1N5408更换。前者对应21英寸以内的彩电;后者对应25英寸以上的彩电。

● 用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挡检测C515、C517的容量,若发现测试的数据大于标称值,并有逐渐上升的现

象,说明该电容已漏电;若发现数据小于标称值,说明该电容已失容。在没有电容表或数字表时,C515、C517

应采用代换法,以免误判。不过,因C515、C517异常,导致导致开关管击穿的情况比较少见。

● 以上元件全部正常时,用2SC3807、2SC4429更换损坏的V512、V513。若手头没有2SC3807,可用2SD400、

2SC2060、2SD1273、CS8050、H8050代换时需改变引脚的位置。2SC4429可用2SD1710、2SD1403、BU508A

代换。

● 为了防止意外,将行激励变压器T431的次级绕组用导线短接,在+B端接一只60W灯炮,在R551两端接一

只R2M稳压保护管。次时,若在开机瞬间开关管再次击穿,说明开关变压器T511异常。若R2M击穿或开关

变压器有“吱吱”叫声,多为更换的V512管子的参数不符合要求所致。在检修中,若手头没有R2M,比须将

整流管VD553~VD555断开,以防止负载元件过压损坏。

二、 输出端电压高

输出端电压升高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稳压调节电路异常,使开关管导通时间过长造成的。此时,拆除被击穿的

行输出管V432,在行管c、e极间接一只60W灯炮作假负载,并将输出端整流管除VD551保留外,其余全部

断开。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160V,用摇控器关机,若灯炮能够熄灭,说明脉宽调节电路及

光耦VD515正常,故障点在误差取样电路。断电后,如图2所示,将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SE120或SE130的

取样端、接地端分别接+B滤波电容C561正极、负极上,控制端接光耦VD515的②脚(SE120、SE130的引脚

功能见图2)。通电后,若灯炮两端电压与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的标称值一样,说明故障点在VD515的②脚所

接的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R552开路或可调电阻VR551接触不良。反之,说明故障点在VD515

⑴脚所接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R556开路或阻值增大。

用摇控器关机,若灯炮不能熄灭,说明故障是由于脉宽调节电路或光耦VD515异常所致。此时,为了防止+B

滤波电容C561被击穿,应迅速拔下电源插头。用导线短接VD515的③、④脚后,通电,若灯炮不能发光,说

明VD515(PC817B)异常。反之,说明故障点在VD515与V512之间的电路。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或

VD514开路、C515击穿。

由于该开关电源电路的过压保护电路动作后,仅保护了开关管不被过压损坏,却不能保护行输出管的安全。因此,为

了确保行输出管不因开关电源电路异常而损坏,应在+B端与地之间接一只击穿电压为155V的过压保护管

R2M。这样,当稳压调节电路异常,引起+B电源电压达到155V时,R2M击穿,使开关电源电路处于弱振,

彻底避免了行输出管2SD1651、伴音功放AN5265、场输出电路LA7837的过压损坏。

另外目前有许多彩电采用了A3电源的升级电路。该电源电路与A3电源的主要区别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采用了三端

误差取样放大器SE130或SE140,如图3所示

在怀疑SE130、SE140异常,引起输出端电压升高的故障时,通常的判断方法是测量对地阻值和代换。但这两种方法

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介绍一种对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SE130、SE140的判断方法。方法是:断开VD552、VD554

及12V稳压器的输出端,将限流电阻R552断开,把一只2.2K/0.5W电阻焊在滤波电容C555正极与光耦VD518

①脚之间,在VD518②脚与地之间接一只6.2V稳压管(正极接地)。通电后,若灯炮两端电压值(大多在60~100V

之间)低于故障时的电压值,说明SE130、SE140异常。反之,说明SE130、SE140正常。(在采用SE130电

路中+B为130V;采用SE140电路的+B为140V)。

三、输出电压低

输出端电压低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稳压调节电路或开关管激励电路异常,导致开关管导通时间过短造成的。此时,

在行输出管V432的c、e极上接一只60W灯炮作假负载,将光耦VD515③脚断开,并将输出端整流管除VD551保留

外,其余全部断开。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160V(应立即断电),说明脉宽调节电路正常,故障点在

误差取样电路。接通光耦VD515③脚,将VD515的①、②脚用导线短接后,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

160V,说明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异常。常见的故障元件是V553、VD561击穿/漏电或可调电阻VR551接触不良。更换后,

即可排除故障。反之,说明故障是由于光耦VD515异常所致。

断开光耦VD515的③脚后,若灯炮两端电压仍然过低,说明故障点在VD515与V512之间的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

是C515失容或VD516正向导通电阻大或R524阻值增大。反之,说明V511漏电。然而,VD516开路或脱焊时,会产

生通电后灯炮不发光,而断电后灯炮瞬间发光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VD516开路或脱焊时,使C515两端的电压不能

及时释放,V512的导通时间过长,导致V513起振后又被迫停振。而断电后,由于C515两端电压被释放,开关变压

器T511存储的能量便向负载释放,所以产生了关机时灯炮瞬间发光的现象。

电源不能启动的故障比较好检修,本文不作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在检修该故障时,不能忽略对输出端整流管的检

查。因输出端整流管短路,会导致电源电路不能起振或处于弱振(有“吱吱”的高频叫声)的故障。该故障在松日彩

电中比较常见。同时,为了防止待机控制电路异常,使电源电路不能起振,检修中应断开控制管V792的集电极。

2024年9月10日发(作者:慎畅然)

三洋A3机心彩电电源的检修三洋A3机心彩电电源的检修

三洋A3机心的电源电路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尺寸的彩电中。它的检修技巧也就成为热门话题。下面以海信TC2125C彩

电的开关电源电路(图1)为例,介绍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三洋A3机心电源电路的维修,最主要的是抓住几个关键测试点,并根据测试点电压判断故障部位。维修时可先将开关

管V513取下,通电,使电源处于静态工作状态,这时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避免在维修中开关管连续损坏,操作

也很方便。关键测试点为:(1)电路板上开关管V513的基极电压(用直流10V挡测量)为1V左右;(2)脉宽调节推

动管V512的基极电压(直流2.5V挡测量)为0.5V左右;(3)脉宽调节管V511的基极电压,(直流50V挡测量)为

25V左右。测这三点电压时,应使CPU处于开机状态或者将负责开关机控制的管子V713取下。通过三点测试,如测

试数据与所列数据相同,则可以装上开关管,带上假负载通电试验,这样基本都可保证电源恢复正常。如三点测试中

某一点电压值不符合,则可根据该点所处位置进行电路分析。例如,当测试到脉宽调节管V511基极电压无25V或偏

低时,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1)启动电路是否正常,即电阻R520和R521、R522是否完好;(2)关电耦合器

VD515是否完好,机器是否处于开机状态;(3)V511偏置电路是否正常。通过以上的分析检查,基本上都能准确的找

到故障点。

一、 开关管V513击穿

1、 故障分析

开关管V513击穿时,脉宽调节管V512大多被连带损坏(炸裂)。实践证明,开关管击穿多为过压或功耗大造成的。

(1) 由于开关电源设置了过压保护电路,所以稳压调节电路异常时,一般不会导致开关管V513击穿。这样,产生

过压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300V滤波电容C507失容,使其两端含有大量的高频脉冲,在V513截止期间与反峰电压叠加后,导致V513

过压损坏。此时,C507的表面大多有变形。

● C515漏电,使脉宽调节管V512工作异常,引起V513导通时间过长,导致V513因反峰电压过高而损坏。

● 尖峰吸收回路的C516、R525异常,不能有效的吸收V513集电极的反峰电压,导致V513因反峰电压过高而

损坏。在市电电压偏高的地区,为了提高尖峰吸收回路的吸收能力,可在R525两端接一只1A/100V的快恢复

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接C516。

(2) 功耗大,常见有开启损耗大和关断损耗大两种。开启损耗大主要是由于开关管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由放大

状态进入饱和状态。关断损耗大主要是由于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由放大状态进入截止状态。

开关管V513因开启损耗大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输出端整流管VD553~VD555漏电或击穿,在通常情况下,导致开关管V513处于弱振或停振。可是,有时会

引起开关变压器T511的感抗下降,使正反馈绕组①脚感应电动势幅度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因激励不足,

引起开启损耗大而损坏。

● 激励回路的R519、R524阻值增大或C517漏电,使开关管因激励不足而损坏,然而,R524开路或C517击穿

时,会引起V513不能启动的故障。

● VD514击穿,使激励电压被C513分流,使开关管因激励不足而损坏。

● 开关变压器T511匝间短路,使正反馈绕组①脚感应的电动势幅度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损坏。

开关管因关断损耗大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由于C517失容,引起V513基极的激励电压发生畸变,导致V513损坏。

● 因自身的存储效应,导致V513损坏。

● C515漏电或V512异常,导致V513损坏。

2、 故障检修方法及元件代换

当出现开关管V513、V512击穿的故障时,拆除已损坏的元件后,应进行以下工作:

● 用万用表R×1挡在路测VD514、VD516、VD551~VD555的反向阻值,若发现哪个二极管的反向阻值不为无穷大,

说明该二极管已击穿.更换后,即可排除故障。它们的正向阻值多为16Ω左右。

● 用万用表R×1挡在路测R519、R524的阻值,若发现哪个阻值大于标称值,应更换。

● 通电后,若滤波电容C507两端的直流电压小于市电电压的1.4倍,说明C507失容或整流管VD503~VD506正向

电阻大,应更换。当C507异常时,可用100 μF/400V或220μF/400V电容更换;当VD503~VD506异常时,

可用1N4004/1N4007或1N5404/1N5408更换。前者对应21英寸以内的彩电;后者对应25英寸以上的彩电。

● 用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挡检测C515、C517的容量,若发现测试的数据大于标称值,并有逐渐上升的现

象,说明该电容已漏电;若发现数据小于标称值,说明该电容已失容。在没有电容表或数字表时,C515、C517

应采用代换法,以免误判。不过,因C515、C517异常,导致导致开关管击穿的情况比较少见。

● 以上元件全部正常时,用2SC3807、2SC4429更换损坏的V512、V513。若手头没有2SC3807,可用2SD400、

2SC2060、2SD1273、CS8050、H8050代换时需改变引脚的位置。2SC4429可用2SD1710、2SD1403、BU508A

代换。

● 为了防止意外,将行激励变压器T431的次级绕组用导线短接,在+B端接一只60W灯炮,在R551两端接一

只R2M稳压保护管。次时,若在开机瞬间开关管再次击穿,说明开关变压器T511异常。若R2M击穿或开关

变压器有“吱吱”叫声,多为更换的V512管子的参数不符合要求所致。在检修中,若手头没有R2M,比须将

整流管VD553~VD555断开,以防止负载元件过压损坏。

二、 输出端电压高

输出端电压升高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稳压调节电路异常,使开关管导通时间过长造成的。此时,拆除被击穿的

行输出管V432,在行管c、e极间接一只60W灯炮作假负载,并将输出端整流管除VD551保留外,其余全部

断开。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160V,用摇控器关机,若灯炮能够熄灭,说明脉宽调节电路及

光耦VD515正常,故障点在误差取样电路。断电后,如图2所示,将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SE120或SE130的

取样端、接地端分别接+B滤波电容C561正极、负极上,控制端接光耦VD515的②脚(SE120、SE130的引脚

功能见图2)。通电后,若灯炮两端电压与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的标称值一样,说明故障点在VD515的②脚所

接的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R552开路或可调电阻VR551接触不良。反之,说明故障点在VD515

⑴脚所接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R556开路或阻值增大。

用摇控器关机,若灯炮不能熄灭,说明故障是由于脉宽调节电路或光耦VD515异常所致。此时,为了防止+B

滤波电容C561被击穿,应迅速拔下电源插头。用导线短接VD515的③、④脚后,通电,若灯炮不能发光,说

明VD515(PC817B)异常。反之,说明故障点在VD515与V512之间的电路。常见的故障元件是取样电阻或

VD514开路、C515击穿。

由于该开关电源电路的过压保护电路动作后,仅保护了开关管不被过压损坏,却不能保护行输出管的安全。因此,为

了确保行输出管不因开关电源电路异常而损坏,应在+B端与地之间接一只击穿电压为155V的过压保护管

R2M。这样,当稳压调节电路异常,引起+B电源电压达到155V时,R2M击穿,使开关电源电路处于弱振,

彻底避免了行输出管2SD1651、伴音功放AN5265、场输出电路LA7837的过压损坏。

另外目前有许多彩电采用了A3电源的升级电路。该电源电路与A3电源的主要区别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采用了三端

误差取样放大器SE130或SE140,如图3所示

在怀疑SE130、SE140异常,引起输出端电压升高的故障时,通常的判断方法是测量对地阻值和代换。但这两种方法

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介绍一种对三端误差取样放大器SE130、SE140的判断方法。方法是:断开VD552、VD554

及12V稳压器的输出端,将限流电阻R552断开,把一只2.2K/0.5W电阻焊在滤波电容C555正极与光耦VD518

①脚之间,在VD518②脚与地之间接一只6.2V稳压管(正极接地)。通电后,若灯炮两端电压值(大多在60~100V

之间)低于故障时的电压值,说明SE130、SE140异常。反之,说明SE130、SE140正常。(在采用SE130电

路中+B为130V;采用SE140电路的+B为140V)。

三、输出电压低

输出端电压低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稳压调节电路或开关管激励电路异常,导致开关管导通时间过短造成的。此时,

在行输出管V432的c、e极上接一只60W灯炮作假负载,将光耦VD515③脚断开,并将输出端整流管除VD551保留

外,其余全部断开。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160V(应立即断电),说明脉宽调节电路正常,故障点在

误差取样电路。接通光耦VD515③脚,将VD515的①、②脚用导线短接后,通电,若灯炮发光白亮且两端电压超过

160V,说明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异常。常见的故障元件是V553、VD561击穿/漏电或可调电阻VR551接触不良。更换后,

即可排除故障。反之,说明故障是由于光耦VD515异常所致。

断开光耦VD515的③脚后,若灯炮两端电压仍然过低,说明故障点在VD515与V512之间的元件上。常见的故障元件

是C515失容或VD516正向导通电阻大或R524阻值增大。反之,说明V511漏电。然而,VD516开路或脱焊时,会产

生通电后灯炮不发光,而断电后灯炮瞬间发光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VD516开路或脱焊时,使C515两端的电压不能

及时释放,V512的导通时间过长,导致V513起振后又被迫停振。而断电后,由于C515两端电压被释放,开关变压

器T511存储的能量便向负载释放,所以产生了关机时灯炮瞬间发光的现象。

电源不能启动的故障比较好检修,本文不作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在检修该故障时,不能忽略对输出端整流管的检

查。因输出端整流管短路,会导致电源电路不能起振或处于弱振(有“吱吱”的高频叫声)的故障。该故障在松日彩

电中比较常见。同时,为了防止待机控制电路异常,使电源电路不能起振,检修中应断开控制管V792的集电极。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