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日发(作者:原爰)
全球著名玩具乐高积木的成功创业故事
乐高积木玩具,“曾经”是全球最著名的儿童玩具之一。之所以使用“曾经”这
个词,是因为它现在更是全球最著名的成人玩具之一了。它的发明者奥勒.基
奥克当年一定不会想象到乐高能有今时的风光。
童年的记忆
乐高积木的发明者是奥勒.基奥克,他1891年生于丹麦比隆附近的菲尔斯
哥夫村。他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年轻时就热衷于制作各种小玩具,出自
他手的小飞机、汽车、动物个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尽管他不懂经商,玩
具经常滞销,但这并未使他放弃自己的爱好。
终于,他设计的拼插玩具“约约”深受当地儿童的喜爱,并以此为雏形最终
壮大成庞大的“乐高”家族。现在的乐高塑料积木已经有1300多种形状,每种
形状都有12种颜色,通过各种拼插组合,能够搭建无穷多的造型,甚至可以
模拟出一切事物的模型。
在塑料被发明之前,乐高积木一直使用木材制造,制作工艺极大地限制着
它的产量和市场。直到1949年第一块塑料材质的乐高积木问世。虽然那时的
塑料工艺仍然十分低下,获取原料和轧制模具难度都非常高,但是奥勒敏锐
地判断,这是把他的玩具销往全球的机会。因此不顾儿子们的劝告,投资了
一部价值很高的注塑机。随后塑料产品极高的生产效率让乐高积木迅速风靡
欧美。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乐高为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发了不同规格的乐高玩
具。比如专门为3-5个月的婴儿设计的积木是正常积木的8倍,可以防止婴
儿误食。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主题系列。目前,乐高在全球120个国家占有
巨大的市场份额,据估计,有超过3亿儿童拥有乐高玩具,儿童们每年花在
玩乐高积木上的时间总计大约为50亿小时。
乐高当然不会满足于只是儿童的启蒙玩具。从80年代开始,它就将生产
线延伸到教育方面。并特别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为幼儿园、小学设
计教育用“乐高”。现在这个部门已经和太空组、城堡组一起,成为乐高最重
要的三个小组。
在经历了木头时代和塑料时代之后,乐高也不可避免地要迎接电脑时代带
来的挑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坐在地上摆弄积木了,而是更多地坐在电脑
前面摆弄鼠标和键盘。为了应对的时代的发展,乐高也开始开发PC游戏,不
过提起乐高,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仍是简单的小玩意和变化无穷的世界。
成人的童话
乐高的丰富的变化带来了太多了去,以至于有太多人把儿时对乐高积木的
感情带到了长大成人,让这款玩具早已超越了玩具的范畴,它除了是童年美
好的记忆,更是成人世界的美丽童话。
每一个玩过乐高的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我的乐高总是不够多,如
果有足够多的乐高,我要用它给自己建造一座房子,或是一架飞机。带着这
样的想法,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然后就开始为着儿时未完成的梦想购买乐高。
乐高自己当然也意识到自己的玩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启蒙儿童的小把戏
了,所以,虽然产品还是当年的产品,不过广告已经有了成人版。
2008年,乐高曾经和著名建筑设计师FrankLloydWright合作,开发了专门
为建筑师们设计过一套“乐高建筑”系列。
在乐高雄心勃勃的计划中,他们希望那些未来建筑师,工程师,设计者以及
建筑迷,他们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去自己建立世界各地闻名建筑,也可以充
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去建立自己喜欢的建筑。
而就在不久之前,BBC电视台著名汽车节目《TopGear》的主持人詹姆斯.
梅(JamesMay)就用乐高积木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一个由乐高积木搭建
的房子。
在1000志愿者的帮助下,James用330万块乐高搭建起了1:1的积木房子。
这个高6米的两层小楼完全按照真实比例建造,里面有可以使用的卫生间和
浴室,现在就坐落在萨里郡的登比葡萄酒庄园。
像James这样疯狂的人并不在少数,曾有一名德国男子马莱.霍金用30多
万块乐高砌成了美国尼米兹核动力航空母舰“杜鲁门”号模型,这个模型打动
了杜鲁门号的船长,邀请这名德国男子到真正的“杜鲁门”做客。
更有其他品牌看中了乐高在成人世界的影响力。日本的电脑外设制造商
ELECOM(宜丽客)今年就推出了一系列以乐高为设计理念的耳塞。
成年人之所以为那些积木着迷,也许并不是因为建造模型时能够消磨时
光,而是因为搭建一件精美的作品能够让人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也可以说
这是对童年记忆的追思,甚至可以说是向早已远去的梦想致敬。或许这也反
映了整个社会的需求吧。
艺术的殿堂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就是玩具,积木在他们的手里不管怎么穿插,开发的
是他们的好奇和想象力,孩子无意识的内心没有艺术的概念。而乐高玩具的
成功,就是能够伴随很多孩子长大,直到成年时,这些人还摆弄着孩童时可
爱的积木,让他们那成为成年人心中的童话,成为一部分人眼中的趣味艺术
品。
这些乐高迷们,用乐高积木搭建各种他们心中的理想事物,与诸多拿起画
笔做雕塑的艺术家们不同,乐高艺术家使用的工具是很多大小不同的积木,
在他们眼里,这个小小的东西能够创造很多个奇异的抽象的艺术世界。
美国纽约33岁的艺术家NathanSawaya目前正在全美进行别具一格的乐高
砖块艺术展,展览的主题称为:”砖块的艺术”。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以乐
高砖块作为创作媒介的展览。他展出很多复杂的作品,包括各种状态中的人,
树,迷宫,铅笔,动物等。
在展览上,NathanSawaya总会留一个区域,让参观完的人们去建筑属于他
们自己的乐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乐高世界,或者说,每个人都希望拥
有一个自己的理想世界,再造或复制另一种生活。
行为艺术也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并且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里。T恤就被许多
设计师和艺术家拿来做各种文章,创造设计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乐高公司这
次也在T恤上玩起了行为艺术,他们让T恤具备了一切行为艺术所必需的夸
张和活力。其实整件T恤衫就是利用了乐高组合玩具中常见的黑色插件底板
和一件普通黑色T恤衫组合而成的,所以你可以在它上面利用乐高积木,任
意发挥想象力。如果你足够有耐心,一幅乐高壁画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NathanSawaya的乐高艺术品完全以静态的方式展示给观众,T恤以行为
艺术的方式推出,那么乐高积木能够成为电影动画等动态影像作品,也应该
是各种年龄段乐高迷们最大的期待。
今年夏天,华纳影业宣布将以乐高公司的积木为主题制作一部电影,这是
一部设定在乐高世界里的真人冒险故事,将有丹和凯文?哈格曼两兄弟为这部
电影执笔剧本。曾经众多导演想与乐高公司合作制作电影,不过乐高公司为
了保护品牌价值推翻了大多数的创意,但是这次乐高公司赞同哈格曼兄弟的
核心价值理念,并希望将其体现在电影中,特别是“充满乐趣并富有创造力,
让想象无边界”这一主题,与乐高公司的品牌内涵恰好统一。
这样的情节设定总是让我们想到《变形金刚》的电影画面,你会想到什么
样的画面呢,猜不到就等待吧,也许会是一个惊喜。至于上映时间及剧情,
还有影迷和乐高迷狂热的预告片,都要翘首期待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光影、空间、场景和动感元素等都需要精心设计,与纯艺术和行为艺术不同,
他是能够获得票房的商业艺术。当乐高玩具成为电影,完全可以提升品牌知
名度并创造更高的玩具销量。
看的出,乐高玩具品牌的发展之路,当它被艺术家接纳,创作出各种奇妙
的艺术品,证明它的品牌价值的提升不限于商业玩具的市场需求,而是在满
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及感性消费,抚慰人们心灵需要已经超过了产品功能。
当乐高迷变为乐高艺术家,对于乐高品牌的推动也远不是产品功能,而乐
高品牌从感性理念到产品设计上所要做的应该比艺术家的脚步更快一点。
2024年10月3日发(作者:原爰)
全球著名玩具乐高积木的成功创业故事
乐高积木玩具,“曾经”是全球最著名的儿童玩具之一。之所以使用“曾经”这
个词,是因为它现在更是全球最著名的成人玩具之一了。它的发明者奥勒.基
奥克当年一定不会想象到乐高能有今时的风光。
童年的记忆
乐高积木的发明者是奥勒.基奥克,他1891年生于丹麦比隆附近的菲尔斯
哥夫村。他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年轻时就热衷于制作各种小玩具,出自
他手的小飞机、汽车、动物个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尽管他不懂经商,玩
具经常滞销,但这并未使他放弃自己的爱好。
终于,他设计的拼插玩具“约约”深受当地儿童的喜爱,并以此为雏形最终
壮大成庞大的“乐高”家族。现在的乐高塑料积木已经有1300多种形状,每种
形状都有12种颜色,通过各种拼插组合,能够搭建无穷多的造型,甚至可以
模拟出一切事物的模型。
在塑料被发明之前,乐高积木一直使用木材制造,制作工艺极大地限制着
它的产量和市场。直到1949年第一块塑料材质的乐高积木问世。虽然那时的
塑料工艺仍然十分低下,获取原料和轧制模具难度都非常高,但是奥勒敏锐
地判断,这是把他的玩具销往全球的机会。因此不顾儿子们的劝告,投资了
一部价值很高的注塑机。随后塑料产品极高的生产效率让乐高积木迅速风靡
欧美。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乐高为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发了不同规格的乐高玩
具。比如专门为3-5个月的婴儿设计的积木是正常积木的8倍,可以防止婴
儿误食。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主题系列。目前,乐高在全球120个国家占有
巨大的市场份额,据估计,有超过3亿儿童拥有乐高玩具,儿童们每年花在
玩乐高积木上的时间总计大约为50亿小时。
乐高当然不会满足于只是儿童的启蒙玩具。从80年代开始,它就将生产
线延伸到教育方面。并特别设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为幼儿园、小学设
计教育用“乐高”。现在这个部门已经和太空组、城堡组一起,成为乐高最重
要的三个小组。
在经历了木头时代和塑料时代之后,乐高也不可避免地要迎接电脑时代带
来的挑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坐在地上摆弄积木了,而是更多地坐在电脑
前面摆弄鼠标和键盘。为了应对的时代的发展,乐高也开始开发PC游戏,不
过提起乐高,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仍是简单的小玩意和变化无穷的世界。
成人的童话
乐高的丰富的变化带来了太多了去,以至于有太多人把儿时对乐高积木的
感情带到了长大成人,让这款玩具早已超越了玩具的范畴,它除了是童年美
好的记忆,更是成人世界的美丽童话。
每一个玩过乐高的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我的乐高总是不够多,如
果有足够多的乐高,我要用它给自己建造一座房子,或是一架飞机。带着这
样的想法,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然后就开始为着儿时未完成的梦想购买乐高。
乐高自己当然也意识到自己的玩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启蒙儿童的小把戏
了,所以,虽然产品还是当年的产品,不过广告已经有了成人版。
2008年,乐高曾经和著名建筑设计师FrankLloydWright合作,开发了专门
为建筑师们设计过一套“乐高建筑”系列。
在乐高雄心勃勃的计划中,他们希望那些未来建筑师,工程师,设计者以及
建筑迷,他们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去自己建立世界各地闻名建筑,也可以充
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去建立自己喜欢的建筑。
而就在不久之前,BBC电视台著名汽车节目《TopGear》的主持人詹姆斯.
梅(JamesMay)就用乐高积木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一个由乐高积木搭建
的房子。
在1000志愿者的帮助下,James用330万块乐高搭建起了1:1的积木房子。
这个高6米的两层小楼完全按照真实比例建造,里面有可以使用的卫生间和
浴室,现在就坐落在萨里郡的登比葡萄酒庄园。
像James这样疯狂的人并不在少数,曾有一名德国男子马莱.霍金用30多
万块乐高砌成了美国尼米兹核动力航空母舰“杜鲁门”号模型,这个模型打动
了杜鲁门号的船长,邀请这名德国男子到真正的“杜鲁门”做客。
更有其他品牌看中了乐高在成人世界的影响力。日本的电脑外设制造商
ELECOM(宜丽客)今年就推出了一系列以乐高为设计理念的耳塞。
成年人之所以为那些积木着迷,也许并不是因为建造模型时能够消磨时
光,而是因为搭建一件精美的作品能够让人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也可以说
这是对童年记忆的追思,甚至可以说是向早已远去的梦想致敬。或许这也反
映了整个社会的需求吧。
艺术的殿堂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就是玩具,积木在他们的手里不管怎么穿插,开发的
是他们的好奇和想象力,孩子无意识的内心没有艺术的概念。而乐高玩具的
成功,就是能够伴随很多孩子长大,直到成年时,这些人还摆弄着孩童时可
爱的积木,让他们那成为成年人心中的童话,成为一部分人眼中的趣味艺术
品。
这些乐高迷们,用乐高积木搭建各种他们心中的理想事物,与诸多拿起画
笔做雕塑的艺术家们不同,乐高艺术家使用的工具是很多大小不同的积木,
在他们眼里,这个小小的东西能够创造很多个奇异的抽象的艺术世界。
美国纽约33岁的艺术家NathanSawaya目前正在全美进行别具一格的乐高
砖块艺术展,展览的主题称为:”砖块的艺术”。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以乐
高砖块作为创作媒介的展览。他展出很多复杂的作品,包括各种状态中的人,
树,迷宫,铅笔,动物等。
在展览上,NathanSawaya总会留一个区域,让参观完的人们去建筑属于他
们自己的乐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乐高世界,或者说,每个人都希望拥
有一个自己的理想世界,再造或复制另一种生活。
行为艺术也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并且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里。T恤就被许多
设计师和艺术家拿来做各种文章,创造设计作品或者艺术作品,乐高公司这
次也在T恤上玩起了行为艺术,他们让T恤具备了一切行为艺术所必需的夸
张和活力。其实整件T恤衫就是利用了乐高组合玩具中常见的黑色插件底板
和一件普通黑色T恤衫组合而成的,所以你可以在它上面利用乐高积木,任
意发挥想象力。如果你足够有耐心,一幅乐高壁画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NathanSawaya的乐高艺术品完全以静态的方式展示给观众,T恤以行为
艺术的方式推出,那么乐高积木能够成为电影动画等动态影像作品,也应该
是各种年龄段乐高迷们最大的期待。
今年夏天,华纳影业宣布将以乐高公司的积木为主题制作一部电影,这是
一部设定在乐高世界里的真人冒险故事,将有丹和凯文?哈格曼两兄弟为这部
电影执笔剧本。曾经众多导演想与乐高公司合作制作电影,不过乐高公司为
了保护品牌价值推翻了大多数的创意,但是这次乐高公司赞同哈格曼兄弟的
核心价值理念,并希望将其体现在电影中,特别是“充满乐趣并富有创造力,
让想象无边界”这一主题,与乐高公司的品牌内涵恰好统一。
这样的情节设定总是让我们想到《变形金刚》的电影画面,你会想到什么
样的画面呢,猜不到就等待吧,也许会是一个惊喜。至于上映时间及剧情,
还有影迷和乐高迷狂热的预告片,都要翘首期待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光影、空间、场景和动感元素等都需要精心设计,与纯艺术和行为艺术不同,
他是能够获得票房的商业艺术。当乐高玩具成为电影,完全可以提升品牌知
名度并创造更高的玩具销量。
看的出,乐高玩具品牌的发展之路,当它被艺术家接纳,创作出各种奇妙
的艺术品,证明它的品牌价值的提升不限于商业玩具的市场需求,而是在满
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及感性消费,抚慰人们心灵需要已经超过了产品功能。
当乐高迷变为乐高艺术家,对于乐高品牌的推动也远不是产品功能,而乐
高品牌从感性理念到产品设计上所要做的应该比艺术家的脚步更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