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发(作者:子车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1
(22)申请日 2005.12.29
(71)申请人 颜怀伟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国家级高新区吉利工业园
(72)发明人 颜怀伟 颜怀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
H04R9/06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8126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06.08.02
(54)发明名称
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
(57)摘要
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由振动
膜、振动膜固定支架、强磁性合金永久磁
体、中空磁芯和双磁极及其对应的二个音
圈组成,振动膜固定支架兼作外磁极,中
空磁芯内部和外部单用或并用放置双线同
向间绕、相互独立的双绕组音圈,双绕组
音圈分为内、外二个,内型双绕组动圈绕
组固定在动圈内壁上、并有底板层,外型
双绕组动圈绕组为分别固定一个单层绕组
在动圈内、外壁上,具有超薄、超轻、超
小型化及高灵敏度、高功效和高输出功率
与音质优美、失真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
在轻薄小型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发
声电子词典及高级音响设备等高音质电子
领域及其产品中。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由振动膜、振动膜固定支架、强磁性合金永久磁体、
中空磁芯和二个音圈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振动膜固定支架兼作外磁极。
3、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中空磁芯内部和外部并用各
放置一个双绕组动圈。
4、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双绕组动圈双线同向间绕、
相互独立。
5、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双绕组动圈分为内和外二个。
6、权利要求5所述双绕组动圈,其特征是内型双绕组动圈绕组固定在动圈内壁上,
外型双绕组动圈绕组为分别固定一个单层绕组在动圈内、外壁上。
7、权利要求6所述内型双绕组动圈,其特征是有底板层。
说 明 书
因电话机免提功能的方便、目前产销厂商产销的电话机基本上都带免提功能,同时、
为保密等不同需要又必需保留发声元器件即听筒。传统的免提功能主要是靠加装发
声元器件扬声器和相应的功率驱动放大器来实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扬声器及
其重量和其所占的面积与体积,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使整机体积、重量、可靠性(事
实与经验都反复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故障率往往总是与元器件数量的
多寡成高度正相关)与设计及制造成本和难度相应增加,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小型化、
超薄化、超轻化的发展与消费市场需求总趋势,则更显示出其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等
至关重要性。听筒相对于扬声器而言一般都是阻抗很高、功率很小的发声元器件,
因此其很难代替扬声器及其功能,且因阻抗高用线细而使其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大、
加上因高阻抗使输出功率很低,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其耗能及发热也就必然同样很
大,故其能量利用效率很低,尤其是对于广泛使用、数量极其庞大的移动电话及其
它声讯设备而言,能量利用效率低就意味着必须加大发射和接收功率,这就不可避
免地增加电磁辐射量、特别是对人体危害更大的电磁辐射强度;有一种广为流传和
使用的所谓用耳(塞)机代替近身的听筒来达到减小移动声讯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即手
机在内的辐射量和强度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其实不然,这种做法只会加强而非
削弱对人体及周边环境的电磁污染与危害,因为连接耳机的电线和耳机音圈绕组的
电阻与它们之间、包括与本机之间的分布电容(量)之间互相组成了一个和/或多个新
的相当于阻容耦和与感应式的电磁波中继发射与接收器,即此时耳机及其联线充当
了加强传播电磁辐射的天线、且比机载天线要长得多、铺设的范围也广得多,这些
因素的叠加就大大加强了电磁辐射的范围和强度,危害自然就比近身耳机更大更广;
还有一种同样广为流传和使用、甚至比增加耳机更广泛的就是增加所谓的防辐射贴
膜来达到削弱移动电话等声讯设备的电磁辐射与危害目的,其实这也是一种难以真
正能实现的错误倾向,因为许多权威检测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所谓的防辐射贴膜或其
它所谓的保护膜基本都不具备防辐射能力、很少甚至根本不能减轻任何辐射及其能
量,退一步说、即便真能有效减轻辐射与危害、也是以牺牲发射和接收信号强度为
代价的,因为能减轻辐射强度的手段无非主要是屏蔽电磁波,这就必然导致以加大
发射和接收功率为代价来抵消保护膜对电磁波的屏蔽,不禁更加耗能、且因电磁辐
射量和强度的增加也会正相关地增加对人体的电磁辐射量和强度即危害程度,还因
功率的增加而使电池寿命大幅缩短、每次充电后使用的时间也大幅缩短,即便以提
高方向性(无线电波方向性很强)来减少发射与接收功率以减少电磁危害与污染和电
池消耗,但这就使得无线声讯设备方向性极强,通话质量如声音忽大忽小、模糊不
清、断断续续甚至通话故障如反复断线等使工作可靠性和其它性能大为降低,解决
办法仍然是加大功率,所以其危害结果基本相同,且这些因素还都会严重影响产品
市场竞争能力和严重增加因电池报废加快等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使用成本的增加
(手机电池一般都较贵,至少数十甚至上百元人民币);增加扬声器因能相对于听筒
而言的远距离无线接听故能有效减小对人体贴身及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与危害,但
又有前述的诸如增加元器件及其体积、面积、重量、成本等不足问题。显然,如能
将听筒的保密性和扬声器的低辐射危害性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发声元器件及配以创新
可(易)控驱动功放电路,则其不仅能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系列缺点,且
其系列重大优点尤以都必将最终体现于市场竞争力即市场份额等优势都是显而易见
的。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系列问题而设计的出于一个总的发明目的的双
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现将原理、方案和主要优点继续介绍如后。本发明以其直接
利用听筒及其所拥有的位置、体积、面积、重量,并革除定圈及振动膜片和铁芯、
分别改以直接发声的振动膜片一体化但线圈圈数很少即动圈和强磁永磁合金代替,
以改变听筒靠线径极细圈数很多而电阻较大、耗能及产热均较多的定圈先产生电磁
场并磁化铁芯、再由磁化后的铁芯产生的吸、推力来吸、放振动膜片间接发声的工
作原理与模式;因动圈运动空间大且一体化失真小而音质更加逼真和灵敏度更高、
圈数少而易增大线径故电阻能耗及发热更小,但其却能承受和输出很大音频功率,
不仅解决了听筒及其定圈诸如功率小、能耗高、声音易失真尤其是声音较大时因振
动膜运动空间极其有限而引起的严重失真甚至嘶哑难听的严重杂音等所有难题,还
因采用强磁永磁合金及其具有的超强磁性和同样强大的磁保留能力而只需要很少磁
性材料就可获得强大永久磁力,使本发明产品可以极其容易地做得很小、很轻、很
薄但其音质、功率和灵敏度却很优异,从而解决了现有产品亟待解决的小型、超薄、
超轻、大功率和高音质、高灵敏度等系列难题,全面圆满实现了出于一个总的发明
构思的本发明及发明目的。
附图及工作原理和优点说明:
对照附图:Y为扬声器;V为Y的磁体;Q1和Q2为Y的
两个彼此独立的动(音)圈,其中:Q1为内型动圈(简称内圈,
Q2相似简称),B为加固Q1而特别设计的底板层,
Q2为外圈;X为中空磁芯、分别为Q1和Q2
的内磁极;Z为Y的振动膜即发声体;P为Z的固定支架兼Q1、
Q2磁极即外磁极;Q1的线圈M的双组绕组分别为FF’和
GG’;Q2的线圈N的双组绕组分别为HH’和II’。
对照附图进一步介绍结构、功用及创新优点:扬声器Y因采用永磁性强磁材料,
所以其磁体V做得很薄、磁芯X也做成中空式,这就大大减轻了重量和体积;另
外,因磁芯为内和外二组磁级且为中空式、故可任意选用内或外磁芯层及其对应的
空间用作安放动圈Q1和Q2及其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兼用
时可因同时置放二个音圈而二次利用永久磁力提高输出功率和二个音圈及其在振动
膜上的对应位置的不同而利于音量与音质调控,还可进一步利用内、外型动圈的内
部空间将内型动圈的两个绕组都制作在动圈的内壁上和将外型动圈在内、外壁上各
布一个绕组(这样设计同时还有系列其它优点、见后述),这就又省去了动圈及其活
动本应另占的很多空间而使扬声器更加小型化;再者,本发明动圈绕组即线圈一改
传统单线单绕单组串联为双线同向间绕双组且既能单用又可串联或并联等多种用法
与用途的独立绕组即独立线圈,使每组线圈的内、外径及重量和有效(即产生和切
割磁力线)线长与出力大小及均匀度和电阻(包括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等与音量和增
加输出功率并减小失真即提高音质(见后述)密切相关的系列重要指标与数据都同时
做到高度一致,而这些正是传统音圈的重大缺点和所望尘莫及的,如其单一线圈的
直流电阻及其能耗(直流电阻因直接耗能而减少输出功率并发热、甚至烧毁音圈的
事也时有发生、并非罕见,相对而言交流电阻即阻抗一般不耗能也不发热)仅为传
统串联音圈的1/2、当只需要小音量时无论是在听筒或免提状态下都可只任用一组
音圈以减小音量和节电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与寿命,当需要较大音量时并联音圈直
流电阻仅为传统串联音圈的1/4、这些是因为两个独立线圈的每一个的圈数和直流
电阻仅为其串联线圈的1/2,同时又因并联相当于加大了一倍线径、其直流电阻得
以再减半,当需要极低音量时也可串联,由此可见其适应性、适用性和包(兼)容性
很宽很强,优点的确较多也重要,因为这些正是多数声讯工具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
值之所在;第四,因膨胀不仅使线圈直径加大且方向也向外,将磁芯设计成中空磁
芯和将动圈设计成内圈及其相应的内层绕组,特别是本发明内圈因线圈附着在音圈
骨架内壁上、可借助无绕组的音圈外壁的保护作用而很难与磁芯发生磨擦、除非磨
擦严重到外壁都被磨穿的程度、而这种可能性即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另外还在音
圈底部做一个约0.1-1mm可薄可厚的底板层B以增强支撑力,加上音圈顶部与振
动膜直接牢固胶接甚至将内、外型音圈与振动膜直接做成一体化而有力抗变形,这
些也是本发明才可能具有的系列重要独特优点,故可有效防止常见的传统双层磁极
构成的磁缝式实芯磁芯扬声器因动圈线圈长期运动及发热或受潮膨胀变形及因碰撞
或固定双层磁极的紧固物如镙丝钉或粘结剂如胶松动使双层磁极产生位移、使线圈
与磁芯磨擦而音小失真及当线圈绝缘层(因漆包线漆层很薄及受热软化或变性如附
着力下降甚至破裂等而很易很快)被磁芯磨破后产生的强大噪音]或兼用空间活动式,
不仅有效防止了变形和位移及其不良后果,还有效减轻了重量和/或体积、并高效
(尤其是内外兼用式可两次利用并转换永久磁力为发声动力)利用了内部磁场力和磁
力线密度远高于外部、磁感应强度也远高于外部的磁场特性,这就使动圈即使是仅
通以弱电而仅能产生较弱的交变磁场与磁力、但其在与永磁体产生的强大恒定永久
磁力相互作用(同极性磁力相斥、异极性磁力相引)时、也会因强大永久磁力对其产
生同样强大的吸、斥力而得到显著增大(等同于放大)的作用力,从而加大了动圈的
活动能量、使其推动与之粘接为一体的振动膜即发声体Z的能量也同步增长,亦
即较小交变磁场(力)可借助于较强的永久磁力、仅需以消耗较小的发声功率为代价
就可很容易地将部分永久磁力的力量也转换成发声所需消耗的部分能量即推动音圈
和振动膜运(振)动的动能并由此而进一步转换成为推动空气运(振)动的动能即发声
的声能,从而可用较小的输入功率也可获得较大音量,亦即增加了动圈的输出功率,
也就是说较小的交变磁力可被较强的永久磁力所放大、故可用较小的输入功率获得
较大的输出功率而可使本发明扬声器及其功率驱动电路及相应的元器件进一步轻薄
小型和高品质化、消耗的电能和发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原理也因输出功率的增大
而更小,从而大幅减少收、发功率及发热量和电池及其电能消耗与环境污染和使用
成本,如因仅需较小的发声输入功率、就使得仅需很小的音频输入信号就可达到通
话目的、相当于提高了整机灵敏度和通话质量如减小通话方向性和断线等,这就可
使发射与接收功率都可双向减少、意味着无论是发射站及其发射设备的数量与发射
功率还是接收设备即与之对应的移动声讯接收设备的收发功率都能双向减少;中圈
和外圈的绕组做成内、外各一单层线圈,不仅与内型动圈一样可加固音圈以减少音
圈的变形,还因内、外层线圈对音圈内、外壁的紧固及附着力方向正好相反而互相
抵消,而且当音圈通电工作时因线圈分割成内、外单层,每层产热少(仅为双层的
1/2)且因散热(内层加外层)面积的成倍增加而散热快,故散热效果好,另外、因其
内层线圈与外圈受热膨胀的方向一致即向外,故内圈膨胀所需的空间恰好可用外圈
膨胀扩大的缝隙来提供,而且当音圈断电停止工作和产热时,其内、外线圈冷却收
缩的方向也一致即都向内,故内圈收缩腾出的空间恰好可用于外圈收缩所需要的内
部空间,这些因素都保障了音圈内、外部的热胀冷缩系数和程度高度一致,换句话
说就是同时且全面高质量地做到了发热少、散热快、不变型,这系列优点也是传统
即外向双层音圈所不具备的,如音圈的变形、绕组的松散甚或脱落乃至烧毁多数都
主要是因双层重叠绕组的发热快、散热慢、音圈与绕组及相互之间热胀冷缩系数和
受力不均所致;扬声器Y的振动膜Z和音圈Q1、Q2的固
定支(托)架P做成与磁铁同宽并平行,且因其与磁铁同宽并平行、又是用与磁铁即
中空磁芯相同的永磁材料做成而同具强大永久性磁力,故兼用作外磁极并强化作用
于动圈的永久磁力与功效、而且无论是对内圈和/或外圈尤其是外圈的磁力强化效
果都极其显著而进一步使扬声器轻薄小型化,从而使扬声器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减到
最低限度,这些有利因素都进一步更加有效地减少整机尤其是大规模产销使用的手
机的体积、重量、发热量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和使用成本,如延长电池寿命和减
少发射站数量与(发射功率)规模及发射与接收设备的收、发功率等造成的对人体的
电磁危害及废电池数量等环境污染、以及减少电池能源消耗量并延长电池待机时间
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轻薄小型化是根本标志、而低发热量又是轻薄小型的根本前
提)等系列重大优势。
实施例及本发明工作原理与优点补充说明:对照附图,扬声器Y因采用永磁性强
磁材料、所以其磁体V和磁芯X均做得很薄、一般0.2-0.5cm甚至更(超)薄即足够,
磁芯X做成中空式并将动(音)圈Q1和/或Q2悬空安放在磁
芯的最上方即磁极处、动圈壁以与磁芯壁保持0.1-0.2mm间歇为宜,因为只有磁极
处的磁力线最集中、密度最大故磁力最强大,安放的深度以音圈绕组中部平面与磁
芯最上端平面基本齐平、以保障音圈无论上下运动时都可最大限度地切割磁力线而
产生最大的推动振动膜同步运动即振动的动力、从而获得最大音频输出功率即最大
音量,振动膜的形状可以是凹型、凸型、平面型、圆型、矩型或其它任何形状或其
组合形状均可,本实施例为进一步节约空间采用平面型,但这并不是说本发明只能
采用平面形。
本发明还有以下系列重大优点:由于本发明扬声器的音圈为独立双绕组,各绕组间
可通过部分或全部单用、串联、并联或组合使用而广阔改变阻抗及功率,因此可兼
作听筒;且有超薄、超轻、超小型化(可做得比听筒耳机还小还轻还薄很多)及高灵
敏度、高功效和高输出功率与音质优美、失真小等系列重大创新与优势,这些优点
为实现和满足产品轻薄小型化、尤其是音质悦耳优美及消费者的随时需要和爱好而
任意自由选择通话和音乐欣赏方式等诸多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使用性能及消费需求
方面提供了极大方便与竞争能力,如利于纠正诸如用量极大的移动电话中流行的所
谓耳(塞)机等减轻辐射及对使用者的危害等错误倾向,因使用耳机不仅麻烦不方便、
且因耳机连线相当于并延长了辐射线实为增加了辐射和危害性。
本发明集上述系列重大优点于一体,故具良好应用与市场前景,如除上所述及的手
机等要求轻薄小型低能耗低发热量应用领域外,在诸如与手机同具庞大市场的笔记
本电脑、发声电子词典等轻薄小型高音质电子领域及其产品中的应用也同样广阔。
2024年10月17日发(作者:子车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1
(22)申请日 2005.12.29
(71)申请人 颜怀伟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国家级高新区吉利工业园
(72)发明人 颜怀伟 颜怀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
H04R9/06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8126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06.08.02
(54)发明名称
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
(57)摘要
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由振动
膜、振动膜固定支架、强磁性合金永久磁
体、中空磁芯和双磁极及其对应的二个音
圈组成,振动膜固定支架兼作外磁极,中
空磁芯内部和外部单用或并用放置双线同
向间绕、相互独立的双绕组音圈,双绕组
音圈分为内、外二个,内型双绕组动圈绕
组固定在动圈内壁上、并有底板层,外型
双绕组动圈绕组为分别固定一个单层绕组
在动圈内、外壁上,具有超薄、超轻、超
小型化及高灵敏度、高功效和高输出功率
与音质优美、失真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
在轻薄小型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发
声电子词典及高级音响设备等高音质电子
领域及其产品中。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由振动膜、振动膜固定支架、强磁性合金永久磁体、
中空磁芯和二个音圈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振动膜固定支架兼作外磁极。
3、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中空磁芯内部和外部并用各
放置一个双绕组动圈。
4、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双绕组动圈双线同向间绕、
相互独立。
5、权利要求1所述双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其特征是双绕组动圈分为内和外二个。
6、权利要求5所述双绕组动圈,其特征是内型双绕组动圈绕组固定在动圈内壁上,
外型双绕组动圈绕组为分别固定一个单层绕组在动圈内、外壁上。
7、权利要求6所述内型双绕组动圈,其特征是有底板层。
说 明 书
因电话机免提功能的方便、目前产销厂商产销的电话机基本上都带免提功能,同时、
为保密等不同需要又必需保留发声元器件即听筒。传统的免提功能主要是靠加装发
声元器件扬声器和相应的功率驱动放大器来实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扬声器及
其重量和其所占的面积与体积,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使整机体积、重量、可靠性(事
实与经验都反复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故障率往往总是与元器件数量的
多寡成高度正相关)与设计及制造成本和难度相应增加,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小型化、
超薄化、超轻化的发展与消费市场需求总趋势,则更显示出其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等
至关重要性。听筒相对于扬声器而言一般都是阻抗很高、功率很小的发声元器件,
因此其很难代替扬声器及其功能,且因阻抗高用线细而使其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大、
加上因高阻抗使输出功率很低,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其耗能及发热也就必然同样很
大,故其能量利用效率很低,尤其是对于广泛使用、数量极其庞大的移动电话及其
它声讯设备而言,能量利用效率低就意味着必须加大发射和接收功率,这就不可避
免地增加电磁辐射量、特别是对人体危害更大的电磁辐射强度;有一种广为流传和
使用的所谓用耳(塞)机代替近身的听筒来达到减小移动声讯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即手
机在内的辐射量和强度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其实不然,这种做法只会加强而非
削弱对人体及周边环境的电磁污染与危害,因为连接耳机的电线和耳机音圈绕组的
电阻与它们之间、包括与本机之间的分布电容(量)之间互相组成了一个和/或多个新
的相当于阻容耦和与感应式的电磁波中继发射与接收器,即此时耳机及其联线充当
了加强传播电磁辐射的天线、且比机载天线要长得多、铺设的范围也广得多,这些
因素的叠加就大大加强了电磁辐射的范围和强度,危害自然就比近身耳机更大更广;
还有一种同样广为流传和使用、甚至比增加耳机更广泛的就是增加所谓的防辐射贴
膜来达到削弱移动电话等声讯设备的电磁辐射与危害目的,其实这也是一种难以真
正能实现的错误倾向,因为许多权威检测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所谓的防辐射贴膜或其
它所谓的保护膜基本都不具备防辐射能力、很少甚至根本不能减轻任何辐射及其能
量,退一步说、即便真能有效减轻辐射与危害、也是以牺牲发射和接收信号强度为
代价的,因为能减轻辐射强度的手段无非主要是屏蔽电磁波,这就必然导致以加大
发射和接收功率为代价来抵消保护膜对电磁波的屏蔽,不禁更加耗能、且因电磁辐
射量和强度的增加也会正相关地增加对人体的电磁辐射量和强度即危害程度,还因
功率的增加而使电池寿命大幅缩短、每次充电后使用的时间也大幅缩短,即便以提
高方向性(无线电波方向性很强)来减少发射与接收功率以减少电磁危害与污染和电
池消耗,但这就使得无线声讯设备方向性极强,通话质量如声音忽大忽小、模糊不
清、断断续续甚至通话故障如反复断线等使工作可靠性和其它性能大为降低,解决
办法仍然是加大功率,所以其危害结果基本相同,且这些因素还都会严重影响产品
市场竞争能力和严重增加因电池报废加快等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使用成本的增加
(手机电池一般都较贵,至少数十甚至上百元人民币);增加扬声器因能相对于听筒
而言的远距离无线接听故能有效减小对人体贴身及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与危害,但
又有前述的诸如增加元器件及其体积、面积、重量、成本等不足问题。显然,如能
将听筒的保密性和扬声器的低辐射危害性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发声元器件及配以创新
可(易)控驱动功放电路,则其不仅能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系列缺点,且
其系列重大优点尤以都必将最终体现于市场竞争力即市场份额等优势都是显而易见
的。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和产品的系列问题而设计的出于一个总的发明目的的双
动圈双磁极式扬声器,现将原理、方案和主要优点继续介绍如后。本发明以其直接
利用听筒及其所拥有的位置、体积、面积、重量,并革除定圈及振动膜片和铁芯、
分别改以直接发声的振动膜片一体化但线圈圈数很少即动圈和强磁永磁合金代替,
以改变听筒靠线径极细圈数很多而电阻较大、耗能及产热均较多的定圈先产生电磁
场并磁化铁芯、再由磁化后的铁芯产生的吸、推力来吸、放振动膜片间接发声的工
作原理与模式;因动圈运动空间大且一体化失真小而音质更加逼真和灵敏度更高、
圈数少而易增大线径故电阻能耗及发热更小,但其却能承受和输出很大音频功率,
不仅解决了听筒及其定圈诸如功率小、能耗高、声音易失真尤其是声音较大时因振
动膜运动空间极其有限而引起的严重失真甚至嘶哑难听的严重杂音等所有难题,还
因采用强磁永磁合金及其具有的超强磁性和同样强大的磁保留能力而只需要很少磁
性材料就可获得强大永久磁力,使本发明产品可以极其容易地做得很小、很轻、很
薄但其音质、功率和灵敏度却很优异,从而解决了现有产品亟待解决的小型、超薄、
超轻、大功率和高音质、高灵敏度等系列难题,全面圆满实现了出于一个总的发明
构思的本发明及发明目的。
附图及工作原理和优点说明:
对照附图:Y为扬声器;V为Y的磁体;Q1和Q2为Y的
两个彼此独立的动(音)圈,其中:Q1为内型动圈(简称内圈,
Q2相似简称),B为加固Q1而特别设计的底板层,
Q2为外圈;X为中空磁芯、分别为Q1和Q2
的内磁极;Z为Y的振动膜即发声体;P为Z的固定支架兼Q1、
Q2磁极即外磁极;Q1的线圈M的双组绕组分别为FF’和
GG’;Q2的线圈N的双组绕组分别为HH’和II’。
对照附图进一步介绍结构、功用及创新优点:扬声器Y因采用永磁性强磁材料,
所以其磁体V做得很薄、磁芯X也做成中空式,这就大大减轻了重量和体积;另
外,因磁芯为内和外二组磁级且为中空式、故可任意选用内或外磁芯层及其对应的
空间用作安放动圈Q1和Q2及其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兼用
时可因同时置放二个音圈而二次利用永久磁力提高输出功率和二个音圈及其在振动
膜上的对应位置的不同而利于音量与音质调控,还可进一步利用内、外型动圈的内
部空间将内型动圈的两个绕组都制作在动圈的内壁上和将外型动圈在内、外壁上各
布一个绕组(这样设计同时还有系列其它优点、见后述),这就又省去了动圈及其活
动本应另占的很多空间而使扬声器更加小型化;再者,本发明动圈绕组即线圈一改
传统单线单绕单组串联为双线同向间绕双组且既能单用又可串联或并联等多种用法
与用途的独立绕组即独立线圈,使每组线圈的内、外径及重量和有效(即产生和切
割磁力线)线长与出力大小及均匀度和电阻(包括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等与音量和增
加输出功率并减小失真即提高音质(见后述)密切相关的系列重要指标与数据都同时
做到高度一致,而这些正是传统音圈的重大缺点和所望尘莫及的,如其单一线圈的
直流电阻及其能耗(直流电阻因直接耗能而减少输出功率并发热、甚至烧毁音圈的
事也时有发生、并非罕见,相对而言交流电阻即阻抗一般不耗能也不发热)仅为传
统串联音圈的1/2、当只需要小音量时无论是在听筒或免提状态下都可只任用一组
音圈以减小音量和节电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与寿命,当需要较大音量时并联音圈直
流电阻仅为传统串联音圈的1/4、这些是因为两个独立线圈的每一个的圈数和直流
电阻仅为其串联线圈的1/2,同时又因并联相当于加大了一倍线径、其直流电阻得
以再减半,当需要极低音量时也可串联,由此可见其适应性、适用性和包(兼)容性
很宽很强,优点的确较多也重要,因为这些正是多数声讯工具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
值之所在;第四,因膨胀不仅使线圈直径加大且方向也向外,将磁芯设计成中空磁
芯和将动圈设计成内圈及其相应的内层绕组,特别是本发明内圈因线圈附着在音圈
骨架内壁上、可借助无绕组的音圈外壁的保护作用而很难与磁芯发生磨擦、除非磨
擦严重到外壁都被磨穿的程度、而这种可能性即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另外还在音
圈底部做一个约0.1-1mm可薄可厚的底板层B以增强支撑力,加上音圈顶部与振
动膜直接牢固胶接甚至将内、外型音圈与振动膜直接做成一体化而有力抗变形,这
些也是本发明才可能具有的系列重要独特优点,故可有效防止常见的传统双层磁极
构成的磁缝式实芯磁芯扬声器因动圈线圈长期运动及发热或受潮膨胀变形及因碰撞
或固定双层磁极的紧固物如镙丝钉或粘结剂如胶松动使双层磁极产生位移、使线圈
与磁芯磨擦而音小失真及当线圈绝缘层(因漆包线漆层很薄及受热软化或变性如附
着力下降甚至破裂等而很易很快)被磁芯磨破后产生的强大噪音]或兼用空间活动式,
不仅有效防止了变形和位移及其不良后果,还有效减轻了重量和/或体积、并高效
(尤其是内外兼用式可两次利用并转换永久磁力为发声动力)利用了内部磁场力和磁
力线密度远高于外部、磁感应强度也远高于外部的磁场特性,这就使动圈即使是仅
通以弱电而仅能产生较弱的交变磁场与磁力、但其在与永磁体产生的强大恒定永久
磁力相互作用(同极性磁力相斥、异极性磁力相引)时、也会因强大永久磁力对其产
生同样强大的吸、斥力而得到显著增大(等同于放大)的作用力,从而加大了动圈的
活动能量、使其推动与之粘接为一体的振动膜即发声体Z的能量也同步增长,亦
即较小交变磁场(力)可借助于较强的永久磁力、仅需以消耗较小的发声功率为代价
就可很容易地将部分永久磁力的力量也转换成发声所需消耗的部分能量即推动音圈
和振动膜运(振)动的动能并由此而进一步转换成为推动空气运(振)动的动能即发声
的声能,从而可用较小的输入功率也可获得较大音量,亦即增加了动圈的输出功率,
也就是说较小的交变磁力可被较强的永久磁力所放大、故可用较小的输入功率获得
较大的输出功率而可使本发明扬声器及其功率驱动电路及相应的元器件进一步轻薄
小型和高品质化、消耗的电能和发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原理也因输出功率的增大
而更小,从而大幅减少收、发功率及发热量和电池及其电能消耗与环境污染和使用
成本,如因仅需较小的发声输入功率、就使得仅需很小的音频输入信号就可达到通
话目的、相当于提高了整机灵敏度和通话质量如减小通话方向性和断线等,这就可
使发射与接收功率都可双向减少、意味着无论是发射站及其发射设备的数量与发射
功率还是接收设备即与之对应的移动声讯接收设备的收发功率都能双向减少;中圈
和外圈的绕组做成内、外各一单层线圈,不仅与内型动圈一样可加固音圈以减少音
圈的变形,还因内、外层线圈对音圈内、外壁的紧固及附着力方向正好相反而互相
抵消,而且当音圈通电工作时因线圈分割成内、外单层,每层产热少(仅为双层的
1/2)且因散热(内层加外层)面积的成倍增加而散热快,故散热效果好,另外、因其
内层线圈与外圈受热膨胀的方向一致即向外,故内圈膨胀所需的空间恰好可用外圈
膨胀扩大的缝隙来提供,而且当音圈断电停止工作和产热时,其内、外线圈冷却收
缩的方向也一致即都向内,故内圈收缩腾出的空间恰好可用于外圈收缩所需要的内
部空间,这些因素都保障了音圈内、外部的热胀冷缩系数和程度高度一致,换句话
说就是同时且全面高质量地做到了发热少、散热快、不变型,这系列优点也是传统
即外向双层音圈所不具备的,如音圈的变形、绕组的松散甚或脱落乃至烧毁多数都
主要是因双层重叠绕组的发热快、散热慢、音圈与绕组及相互之间热胀冷缩系数和
受力不均所致;扬声器Y的振动膜Z和音圈Q1、Q2的固
定支(托)架P做成与磁铁同宽并平行,且因其与磁铁同宽并平行、又是用与磁铁即
中空磁芯相同的永磁材料做成而同具强大永久性磁力,故兼用作外磁极并强化作用
于动圈的永久磁力与功效、而且无论是对内圈和/或外圈尤其是外圈的磁力强化效
果都极其显著而进一步使扬声器轻薄小型化,从而使扬声器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减到
最低限度,这些有利因素都进一步更加有效地减少整机尤其是大规模产销使用的手
机的体积、重量、发热量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和使用成本,如延长电池寿命和减
少发射站数量与(发射功率)规模及发射与接收设备的收、发功率等造成的对人体的
电磁危害及废电池数量等环境污染、以及减少电池能源消耗量并延长电池待机时间
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轻薄小型化是根本标志、而低发热量又是轻薄小型的根本前
提)等系列重大优势。
实施例及本发明工作原理与优点补充说明:对照附图,扬声器Y因采用永磁性强
磁材料、所以其磁体V和磁芯X均做得很薄、一般0.2-0.5cm甚至更(超)薄即足够,
磁芯X做成中空式并将动(音)圈Q1和/或Q2悬空安放在磁
芯的最上方即磁极处、动圈壁以与磁芯壁保持0.1-0.2mm间歇为宜,因为只有磁极
处的磁力线最集中、密度最大故磁力最强大,安放的深度以音圈绕组中部平面与磁
芯最上端平面基本齐平、以保障音圈无论上下运动时都可最大限度地切割磁力线而
产生最大的推动振动膜同步运动即振动的动力、从而获得最大音频输出功率即最大
音量,振动膜的形状可以是凹型、凸型、平面型、圆型、矩型或其它任何形状或其
组合形状均可,本实施例为进一步节约空间采用平面型,但这并不是说本发明只能
采用平面形。
本发明还有以下系列重大优点:由于本发明扬声器的音圈为独立双绕组,各绕组间
可通过部分或全部单用、串联、并联或组合使用而广阔改变阻抗及功率,因此可兼
作听筒;且有超薄、超轻、超小型化(可做得比听筒耳机还小还轻还薄很多)及高灵
敏度、高功效和高输出功率与音质优美、失真小等系列重大创新与优势,这些优点
为实现和满足产品轻薄小型化、尤其是音质悦耳优美及消费者的随时需要和爱好而
任意自由选择通话和音乐欣赏方式等诸多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使用性能及消费需求
方面提供了极大方便与竞争能力,如利于纠正诸如用量极大的移动电话中流行的所
谓耳(塞)机等减轻辐射及对使用者的危害等错误倾向,因使用耳机不仅麻烦不方便、
且因耳机连线相当于并延长了辐射线实为增加了辐射和危害性。
本发明集上述系列重大优点于一体,故具良好应用与市场前景,如除上所述及的手
机等要求轻薄小型低能耗低发热量应用领域外,在诸如与手机同具庞大市场的笔记
本电脑、发声电子词典等轻薄小型高音质电子领域及其产品中的应用也同样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