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基础】
JAVA语言基础
- 一、JAVA主类结构
- 1、包声明
- 2、声明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 3、编写主方法
- 4、导入API类库
- 二、基本数据类型
- 1、整数类型
- 2、浮点类型
- 3、字符类型
- 4、布尔类型
- 三、变量与常量
- 1、标识符和关键字
- 2、声明变量
- 3、声明常量
- 4、变量的有效范围
- 四、运算符
- 五、数据类型转换
- 1、隐式类型转换
- 2、显式类型转换
一、JAVA主类结构
例1:创建项目item,包Number和类First,实现在控制台输出“你好 JAVA”
package Number;public class First {static String s1="你好";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tring s2="JAVA";System.out.println(s1);System.out.println(s2);}
}
1、包声明
一个Java应用程序是由若干个类组成的,在例1中就是一个类名为First的类,语句package Number为声明该类所在的包,package为包的关键字。
2、声明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通常将类的属性称之为类的全局变量(成员变量),将方法中的属性称之为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声明在类体中,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体中。在例1中,s1为全局变量,s2为局部变量。
3、编写主方法
main()方法是类体中的主方法。该方法从“{"号开始,至“}”号结束。public、static和void分别是main()方法的权限修饰符、静态修饰符和返回值修饰符,Java程序中的main()方法必须声明为public static void。String[] args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它是main()方法的参数(以后章节中将作详细的介绍)。main()方法是程序开始执行的位置。
4、导入API类库
在Java语言中可以通过import关键字导入相关的类。在JDK的API中(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130多个包,如java.awt、 java.io等。 可以通过JDK的APl文档来查看这些类,其中主要包括类的继承结构、类的应用、成员变量表、构造方法表等,并对每个变量的使用目的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API文档是程序开发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
注意:Java语言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不能将关键字class等同于Class
二、基本数据类型
1、整数类型
整型数据类型有三种表示形式,分别为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byte、short、int、long
例2、创建类Number,在主方法中创建不同数值类型变量,并将这些变量相加,将和输出。
public class Number { //创建类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主方法byte mybyte = 124; //声明byte型变量并赋值short myshort = 32564; //声明short型变量并赋值int myint = 45784612; //声明int型变量并赋值long mylong = 46789451; //声明long型变量并赋值long result = mybyte + myshort + myint + mylong;//获得各数相加后的结果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result); //输出以上变量相加后的结果}
}
2、浮点类型
float: float型即单精度浮点型,使用float关键字来定义float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
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对float型进行赋值的时候在结尾必
须添加“F”或者“f"’, 如果不加,系统自动将其定义为double型变量。float型变
量的取值范围在1.4E-45和3.4028235E-38之间。
double型即双精度浮点型,使用double关键字来定义double型变量,可以一次定
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给double型赋值时,可以使
用后缀“D"或“d”明确表明这是一-个double类型数据,但加不加并没有硬性规定,
可以加也可以不加。double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在49E-324和
1.7976931348623157E-308之间。
例如:
float f1 = 13.23f;double d1 = 4562.12d;double d2 = 45678.1564;
3、字符类型
char型既字符类型,使用char关键字进行声明,用于存储单个字符,系统分配两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在定义字符型变量时,要用单引号括起来,例如‘s表示一
个字符,且单引号中只能有一个字符,多了就不是字符类型了,而是字符串类型,
需要用双引号进行声明。
4、布尔类型
布尔类型又称逻辑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分别代表布尔逻辑中的
“真”和“假”。使用boolean关键字声明布尔类型变量,通常被用在流程控制
中作为判断条件。
三、变量与常量
1、标识符和关键字
标识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一个名字,用来标识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数组名、文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
标识符的几点命名规则如下:
1、 Java语言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第一个字符不能为数字。
Java语言使用Unicode标准字符集,最多可以识别65535个字符。因此,Java语言中的字母可以是Unicode字符集中的任何字符,包括拉丁字母、汉字、日文和其他许多语言中的字符。
2、标识符不能是Java的关键字和保留字。
3、在Java语言中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如果两个标识符的字母相同但是大小写不同,就是不同的标识符。
关键字
2、声明变量
在程序设计中,变量的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定义一个变量,就是要告诉编译器(compiler)这个变量属于哪一种数据类型,这样编译器才知道需要配置多少空间,以及能存放什么样的数据。变量都有一个变量名,变量名必须是合法的标识符,内存空间内的值就是变量值。在声明变量时可以是不给予赋值,也可以是直接赋给初值。
3、声明常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直不会改变的量称为常量(constant) ,通常也被称为“final变量”。常量在整个程序中只能被赋值一次。在为所有对象共享的值时,常量是非常有用的。
4、变量的有效范围
变量的有效范围是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若超出变量所在区域访问变量则编译时会出现错误。在程序中,–般会根据变量能够访问的区域将变量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例3:创建类Part,在类体中创建变量age与常量PI。在主方法中分别将变量与常量赋值,通过输出信息测试变量与常量的有效范围。
public class Part { //新建类Part//声明常量PI,此时如不对PI赋值则会出现错误提示static final double PI = 3.14;static int age = 23; //声明int型变量age并进行赋值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主方法final int number; //声明int型常量numbernumber = 1235; //对常量进行赋值age = 22; //再次对变量进行赋值//number = 1236; 错误的代码,因为number为常量,只能进行一次赋值System.out.println("常量PI的值为:"+PI);//将PI的值输出System.out.println("赋值后number的值为:"+number);//将number的值输出System.out.println("int型变量age的值为:"+age);//将age的值输出}
}
四、运算符
1、赋值运算符:变量类型 变量名 = 所赋的值
2、算术运算符:+ - * / % (都是二元运算符)
3、自增和自减运算符: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单目运算符,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前,也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后。操作元必须是一个整型或浮点型变量。放在操作元前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将变量的值加1 (减1) ,然后再使该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放在操作元后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使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然后再将该变量加1 (减1)。
4、比较运算符:成立(true),不成立(false)
5、逻辑运算符:&& || !
6、位运算符:处理整型和字符型的操作数,对其内存进行操作,数据在内存中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
7、三元运算符:三元运算符是Java中唯一一个三目运算符, 其操作元有三个,第一个是条件表达式,其余的是两个值,条件表达式成立时运算取第一个值,不成立时取第二个值,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boolean b= 20< 45 ? true : false;
8、运算符的优先级:
五、数据类型转换
1、隐式类型转换
Java中8种基本类型可以进行混合运算,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运算过程中,首先会,自动转换为同一类型,再进行运算。数据类型根据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分为高低不同的级别,占用空间小的级别低,占用空间大的级别高,自动类型转换遵循低级到高级转换的规则。
2、显式类型转换
当把高精度的变量的值赋给低精度的变量时,必须使用显式类型转换运算(又称强制类型转换)。语法如下所示:
(类型名)要转换的值
例4:创建Conver类,在主方法中创建不同数值型的变量,实现将各变量隐式转换。
public class Conver { // 创建类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byte型变量mybyte,并把byte型变量允许的最大值赋给mybytebyte mybyte = 127;int myint = 150; // 定义int型变量myint,并赋值150float myfloat = 452.12f; // 定义float型变量myfloat,并赋值char mychar = 10; // 定义char型变量mychar,并赋值double mydouble = 45.46546; // 定义double型变量,并赋值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float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float));/* 将运算结果输出 */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int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int);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char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char);System.out.println("double型与char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double + mychar));}
}
【JAVA语言基础】
JAVA语言基础
- 一、JAVA主类结构
- 1、包声明
- 2、声明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 3、编写主方法
- 4、导入API类库
- 二、基本数据类型
- 1、整数类型
- 2、浮点类型
- 3、字符类型
- 4、布尔类型
- 三、变量与常量
- 1、标识符和关键字
- 2、声明变量
- 3、声明常量
- 4、变量的有效范围
- 四、运算符
- 五、数据类型转换
- 1、隐式类型转换
- 2、显式类型转换
一、JAVA主类结构
例1:创建项目item,包Number和类First,实现在控制台输出“你好 JAVA”
package Number;public class First {static String s1="你好";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tring s2="JAVA";System.out.println(s1);System.out.println(s2);}
}
1、包声明
一个Java应用程序是由若干个类组成的,在例1中就是一个类名为First的类,语句package Number为声明该类所在的包,package为包的关键字。
2、声明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通常将类的属性称之为类的全局变量(成员变量),将方法中的属性称之为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声明在类体中,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体中。在例1中,s1为全局变量,s2为局部变量。
3、编写主方法
main()方法是类体中的主方法。该方法从“{"号开始,至“}”号结束。public、static和void分别是main()方法的权限修饰符、静态修饰符和返回值修饰符,Java程序中的main()方法必须声明为public static void。String[] args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组,它是main()方法的参数(以后章节中将作详细的介绍)。main()方法是程序开始执行的位置。
4、导入API类库
在Java语言中可以通过import关键字导入相关的类。在JDK的API中(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130多个包,如java.awt、 java.io等。 可以通过JDK的APl文档来查看这些类,其中主要包括类的继承结构、类的应用、成员变量表、构造方法表等,并对每个变量的使用目的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API文档是程序开发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
注意:Java语言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不能将关键字class等同于Class
二、基本数据类型
1、整数类型
整型数据类型有三种表示形式,分别为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byte、short、int、long
例2、创建类Number,在主方法中创建不同数值类型变量,并将这些变量相加,将和输出。
public class Number { //创建类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主方法byte mybyte = 124; //声明byte型变量并赋值short myshort = 32564; //声明short型变量并赋值int myint = 45784612; //声明int型变量并赋值long mylong = 46789451; //声明long型变量并赋值long result = mybyte + myshort + myint + mylong;//获得各数相加后的结果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result); //输出以上变量相加后的结果}
}
2、浮点类型
float: float型即单精度浮点型,使用float关键字来定义float型变量,可以一次定义多个
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对float型进行赋值的时候在结尾必
须添加“F”或者“f"’, 如果不加,系统自动将其定义为double型变量。float型变
量的取值范围在1.4E-45和3.4028235E-38之间。
double型即双精度浮点型,使用double关键字来定义double型变量,可以一次定
义多个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也可以不进行赋值。在给double型赋值时,可以使
用后缀“D"或“d”明确表明这是一-个double类型数据,但加不加并没有硬性规定,
可以加也可以不加。double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在49E-324和
1.7976931348623157E-308之间。
例如:
float f1 = 13.23f;double d1 = 4562.12d;double d2 = 45678.1564;
3、字符类型
char型既字符类型,使用char关键字进行声明,用于存储单个字符,系统分配两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在定义字符型变量时,要用单引号括起来,例如‘s表示一
个字符,且单引号中只能有一个字符,多了就不是字符类型了,而是字符串类型,
需要用双引号进行声明。
4、布尔类型
布尔类型又称逻辑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分别代表布尔逻辑中的
“真”和“假”。使用boolean关键字声明布尔类型变量,通常被用在流程控制
中作为判断条件。
三、变量与常量
1、标识符和关键字
标识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一个名字,用来标识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数组名、文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
标识符的几点命名规则如下:
1、 Java语言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第一个字符不能为数字。
Java语言使用Unicode标准字符集,最多可以识别65535个字符。因此,Java语言中的字母可以是Unicode字符集中的任何字符,包括拉丁字母、汉字、日文和其他许多语言中的字符。
2、标识符不能是Java的关键字和保留字。
3、在Java语言中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如果两个标识符的字母相同但是大小写不同,就是不同的标识符。
关键字
2、声明变量
在程序设计中,变量的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定义一个变量,就是要告诉编译器(compiler)这个变量属于哪一种数据类型,这样编译器才知道需要配置多少空间,以及能存放什么样的数据。变量都有一个变量名,变量名必须是合法的标识符,内存空间内的值就是变量值。在声明变量时可以是不给予赋值,也可以是直接赋给初值。
3、声明常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直不会改变的量称为常量(constant) ,通常也被称为“final变量”。常量在整个程序中只能被赋值一次。在为所有对象共享的值时,常量是非常有用的。
4、变量的有效范围
变量的有效范围是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若超出变量所在区域访问变量则编译时会出现错误。在程序中,–般会根据变量能够访问的区域将变量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例3:创建类Part,在类体中创建变量age与常量PI。在主方法中分别将变量与常量赋值,通过输出信息测试变量与常量的有效范围。
public class Part { //新建类Part//声明常量PI,此时如不对PI赋值则会出现错误提示static final double PI = 3.14;static int age = 23; //声明int型变量age并进行赋值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主方法final int number; //声明int型常量numbernumber = 1235; //对常量进行赋值age = 22; //再次对变量进行赋值//number = 1236; 错误的代码,因为number为常量,只能进行一次赋值System.out.println("常量PI的值为:"+PI);//将PI的值输出System.out.println("赋值后number的值为:"+number);//将number的值输出System.out.println("int型变量age的值为:"+age);//将age的值输出}
}
四、运算符
1、赋值运算符:变量类型 变量名 = 所赋的值
2、算术运算符:+ - * / % (都是二元运算符)
3、自增和自减运算符:自增、自减运算符是单目运算符,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前,也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后。操作元必须是一个整型或浮点型变量。放在操作元前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将变量的值加1 (减1) ,然后再使该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放在操作元后面的自增、自减运算符,会先使变量参与表达式的运算,然后再将该变量加1 (减1)。
4、比较运算符:成立(true),不成立(false)
5、逻辑运算符:&& || !
6、位运算符:处理整型和字符型的操作数,对其内存进行操作,数据在内存中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
7、三元运算符:三元运算符是Java中唯一一个三目运算符, 其操作元有三个,第一个是条件表达式,其余的是两个值,条件表达式成立时运算取第一个值,不成立时取第二个值,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boolean b= 20< 45 ? true : false;
8、运算符的优先级:
五、数据类型转换
1、隐式类型转换
Java中8种基本类型可以进行混合运算,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运算过程中,首先会,自动转换为同一类型,再进行运算。数据类型根据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分为高低不同的级别,占用空间小的级别低,占用空间大的级别高,自动类型转换遵循低级到高级转换的规则。
2、显式类型转换
当把高精度的变量的值赋给低精度的变量时,必须使用显式类型转换运算(又称强制类型转换)。语法如下所示:
(类型名)要转换的值
例4:创建Conver类,在主方法中创建不同数值型的变量,实现将各变量隐式转换。
public class Conver { // 创建类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byte型变量mybyte,并把byte型变量允许的最大值赋给mybytebyte mybyte = 127;int myint = 150; // 定义int型变量myint,并赋值150float myfloat = 452.12f; // 定义float型变量myfloat,并赋值char mychar = 10; // 定义char型变量mychar,并赋值double mydouble = 45.46546; // 定义double型变量,并赋值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float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float));/* 将运算结果输出 */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int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int);System.out.println("byte型与char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byte / mychar);System.out.println("double型与char型数据进行运算结果为:" + (mydouble + mych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