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删普通用户根,chgrp,fsck,swap,硬盘接口
文章目录
- 误删普通用户的根
- chgrp
- fsck ,e2fsck
- /etc/fstab配置文件编写格式
- swap
- ssd接口
误删普通用户的根
切换普通用户时,出现这样的命令行"-bash-4.1$",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解决?
答案:可能是误删除了普通用户的根,拷贝/etc/skel/*到用户的家目录下
chgrp
chgrp 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root@localhost ~]# chgrp [-R] 所属组 文件名(目录名)
-R(注意是大写)选项长作用于更改目录的所属组,表示更改连同子目录中所有文件的所属组信息。
使用此命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被改变的群组名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命令无法正确执行,会提示 “invaild group name”。
fsck ,e2fsck
fsck是为检查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
-a :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
e2fsck是用于ext2/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检查的一个工具
/etc/fstab配置文件编写格式
要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入口)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 是否备份 是否检查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第一列:device:这里用来指定你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或块信息,除了指定设备文件外,也可以使用UUID、LABEL来指定分区。
第二列:dir:指定挂载点的路径;
第三列:type: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如ext3,ext4,xfs,iso9660,swap等;
第四列:options:指定挂载的参数,默认为defaults;
参数 含义
async/sync 是否同步方式运行,默认async(异步)。
user/nouser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使用mount命令挂载,默认nouser。
exec/noexec 是否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默认exec。
suid/nosuid 是否允许存在suid属性的文件,默认suid。
auto/noauto 执行mount -a时,此文件系统是否被主动挂载,默认auto。
rw/ro 是否只读或者读写模式进行挂载。默认rw。
defaults 具有rw,suid,exec,auto,nouser,async等默认参数的设定。
第五列:dump:表示该挂载后的文件系统能否被dump备份命令作用;
选项 含义
0 代表不做备份。
1 代表要每天进行备份操作。
2 代表不定日期的进行备份操作。
第六列:pass:这里用来指定如何使用fsck来检查硬盘。
选项 含义
0 代表不检查
1 检验,挂载点为 / 的(即根分区)时候,必须在这里填写1,其他的都不能填写1。
2 检验 (当1级别检验完成之后进行2级别检验)
#mount -o rw,remount /
GPT:
#yum install -y gdisk
#mkfs -t 指定文件类型
-f 强制重新格式化
#parted
案例:
当内存不足时,大量占用swap
Fdisk /dev/
- partprobe 通知内核,磁盘分区表发生变化
swap
-
swapon -s 查看目前swap内存都是由哪些分区组成的
-
swapoff 缩减swap 大小
云主机基本禁用swap,物理机可用
-
swapoff -a 禁用swap
-
swapon -a 开启swap
Swap分区最多给16G(老机器最多给8G) -
du -sh /mbr/* | grep G 找文件
-
lsof | grep messages
-
文件删除原理
只有文件的硬链接为0和文件调用为0,文件才会被真正的删除掉
#inode满了(定时任务)>dev/null 2>&1
- Java进程大量占用swap的故障案例
临时生成一个swap空间:磁盘分区,也可以是一个大文件
#free -m 以MB大小进行显示
-h 以人可看 - oom out of memory 内存不足,增加节点,添加内存
- umount -l 强制卸载
出现卸载不掉的情况下,是挂载点被占用了
切换到其它目录,进行卸载
ssd接口
硬盘驱动器== HDD==,Hard Disk Drive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俗称固态硬盘
- m2接口硬盘界面为PCI-E x2、PCI-E x4、SATA
- SATA的优势: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mSATA (mini-SATA)是迷你版本SATA接口,外型和电子界面与mini PCI-E完全相同,但电子信号不同,两者互不兼容。
M.2接口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的mSATA接口。无论是更小巧的规格尺寸,还是更高的传输性能,M.2都远胜于mSATA
误删普通用户根,chgrp,fsck,swap,硬盘接口
文章目录
- 误删普通用户的根
- chgrp
- fsck ,e2fsck
- /etc/fstab配置文件编写格式
- swap
- ssd接口
误删普通用户的根
切换普通用户时,出现这样的命令行"-bash-4.1$",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解决?
答案:可能是误删除了普通用户的根,拷贝/etc/skel/*到用户的家目录下
chgrp
chgrp 命令用于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root@localhost ~]# chgrp [-R] 所属组 文件名(目录名)
-R(注意是大写)选项长作用于更改目录的所属组,表示更改连同子目录中所有文件的所属组信息。
使用此命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被改变的群组名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命令无法正确执行,会提示 “invaild group name”。
fsck ,e2fsck
fsck是为检查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
-a :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
e2fsck是用于ext2/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检查的一个工具
/etc/fstab配置文件编写格式
要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入口)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 是否备份 是否检查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第一列:device:这里用来指定你要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称或块信息,除了指定设备文件外,也可以使用UUID、LABEL来指定分区。
第二列:dir:指定挂载点的路径;
第三列:type: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如ext3,ext4,xfs,iso9660,swap等;
第四列:options:指定挂载的参数,默认为defaults;
参数 含义
async/sync 是否同步方式运行,默认async(异步)。
user/nouser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使用mount命令挂载,默认nouser。
exec/noexec 是否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默认exec。
suid/nosuid 是否允许存在suid属性的文件,默认suid。
auto/noauto 执行mount -a时,此文件系统是否被主动挂载,默认auto。
rw/ro 是否只读或者读写模式进行挂载。默认rw。
defaults 具有rw,suid,exec,auto,nouser,async等默认参数的设定。
第五列:dump:表示该挂载后的文件系统能否被dump备份命令作用;
选项 含义
0 代表不做备份。
1 代表要每天进行备份操作。
2 代表不定日期的进行备份操作。
第六列:pass:这里用来指定如何使用fsck来检查硬盘。
选项 含义
0 代表不检查
1 检验,挂载点为 / 的(即根分区)时候,必须在这里填写1,其他的都不能填写1。
2 检验 (当1级别检验完成之后进行2级别检验)
#mount -o rw,remount /
GPT:
#yum install -y gdisk
#mkfs -t 指定文件类型
-f 强制重新格式化
#parted
案例:
当内存不足时,大量占用swap
Fdisk /dev/
- partprobe 通知内核,磁盘分区表发生变化
swap
-
swapon -s 查看目前swap内存都是由哪些分区组成的
-
swapoff 缩减swap 大小
云主机基本禁用swap,物理机可用
-
swapoff -a 禁用swap
-
swapon -a 开启swap
Swap分区最多给16G(老机器最多给8G) -
du -sh /mbr/* | grep G 找文件
-
lsof | grep messages
-
文件删除原理
只有文件的硬链接为0和文件调用为0,文件才会被真正的删除掉
#inode满了(定时任务)>dev/null 2>&1
- Java进程大量占用swap的故障案例
临时生成一个swap空间:磁盘分区,也可以是一个大文件
#free -m 以MB大小进行显示
-h 以人可看 - oom out of memory 内存不足,增加节点,添加内存
- umount -l 强制卸载
出现卸载不掉的情况下,是挂载点被占用了
切换到其它目录,进行卸载
ssd接口
硬盘驱动器== HDD==,Hard Disk Drive
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俗称固态硬盘
- m2接口硬盘界面为PCI-E x2、PCI-E x4、SATA
- SATA的优势: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mSATA (mini-SATA)是迷你版本SATA接口,外型和电子界面与mini PCI-E完全相同,但电子信号不同,两者互不兼容。
M.2接口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的mSATA接口。无论是更小巧的规格尺寸,还是更高的传输性能,M.2都远胜于mS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