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关于将主力从Win11迁移到Debian12的一系列折腾

业界 admin 13浏览 0评论

缘起

嗯,拿这玩意做第一个副标题肯定不是因为我刚看了白蛇(手动狗头)

要说第一次用Linux系统,应该是在初中吧…注册了腾讯云成功嫖到了15天的免费VPS,地区和配置已经完全忘了,只记得用的是一个至今看了依旧保持坚挺的系统–centos7。当时…作为一个粉嫩嫩的小萌新,我当然只是看着黑乎乎的web控制台一脸懵逼啦~

同样在初中阶段,我还接触了Termux–一个安卓上的高级终端,它的功能很强大,但可惜当时实在没啥需求,所以在按照国光的教程瞎折腾了一顿之后就彻底吃灰了。

真正开始熟悉Linux,应该是从高中为了折腾购入一台HK1 BOX开始。我给它改造了外壳,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焊接(其实就焊了个风扇),然后根据群里的教程为它刷上了Armbian系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我刷的版本基于Debian10,从此之后,我就彻底变成Debian的形状了。Buster,Bullseye,Bookworm以及对应的OMV 5,6,7。只能说我实在太爱这种只需要一行apt install的安装方式和可以疯狂折腾的感觉了(虽然系统崩了一次又一次…)

吼吼吼,终于上了大学啦~ 就在前几天,看着我512用了300的Windows系统盘陷入沉思…再加上最近日常忘记一些应用的数据目录,Bat批处理真不如sh熟,备份没有Debian舒服…多重积怨下来,脑子一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用Debian当主力系统呢?

关于使用Linux作为主力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虽然…这个折腾真的让我非常非常感兴趣。但是作为一个天天折(zuo)腾(si)的,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折腾成本,可行性研究还是要的。下面是我在重装系统之前折腾出来的一张表。

可以看到,其实大部分常用软件在Linux下其实已经是有原生或者平替版本的,而且大部分都只需要下载一个Deb包甚至一行命令就可以完成,当然也有部分安装过程非常麻烦…但折腾折腾也是完全能用的,毕竟,现在我就正在使用Debian版的思源笔记,敲打着这份博客。

用途Windows下软件Linux下软件安装方式
浏览器百分浏览器/NightlyChrome/NightlyChrome,Nightly
办公Microsoft OfficelibreofficeDeb或Appimage
下载工具Aria2ngAria2ng脚本安装
下载工具IDMXDMDeb
笔记TyporaTypora安装和破解(有能力还是自己支持叭)
笔记思源笔记思源笔记Deb,tar.gz,AppImage
在线音乐音流Sonixd,安卓虚拟机!Sonixd
本地音乐faboor2000Lollypop,Strawberry,Elisa,Sayonara,Clementine,GNOME Music,Rhythmbox,DeaDBeeF,Audacious,Quod Libet,Amarok,MPD,CMUSLollypop,Strawberry,Elisa,Sayonara,Clementine,GNOME Music,Rhythmbox,DeaDBeeF,Audacious,Quod Libet,Amarok,MPD,CMUS(此处内容来自GPT,还没测试,不过看了一圈应该还没能比上faboor2000的)
思维导图XmindXmind,KmindXmind安装激活
邮箱thunderbirdthunderbirdTar.bz
虚拟机Hyper-VVirtualBoxDeb
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VMware Workstationhttps://www.vmware/info/workstation-player/evaluation
SSH终端TinminusTinminusDeb
SSH终端FinalshellFinalshellDeb
AiNext-ChatNext-ChatDeb,AppImage
笔记NotionPWA?我我我真的要碎了…好不容易等到官中啊
即时通讯QQQQ for Linux支持还挺完善
即时通讯微信deepin移植Github(我特么…微信这种日活好几亿的程序没Linux版本???)
图床工具PicGoPicGoGitHub releases
IDEPyCharmPyCharmTar.gz
BT下载qBittorrentqBittorrent官方下载页面

备份

嗯。如果你有过整个系统在没有备份情况下重建,我想你对备份的重要性一定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至少至少,当我Debian如果玩不下去了,我还能完整的回到Windows。

系统备份

系统备份我用的是Dism++,点击文件-保存镜像即可对系统盘进行备份

仓库盘备份

仓库盘使用DiskGenius进行全盘备份,600g数据大概耗时50分钟,占用空间440g

换!

装系统过程就不说了,一路根据提示下一步设置账户密码分区镜像源预装应用…我这里为了省时间没选镜像源,所以用的是DVD版完整镜像。最后系统使用的是Debian12+KDE系统环境。下面就开始这记录这一个星期血泪般的折腾历程吧。

系统

嗯。虽然我是坚定的Debian党,但是折腾过程不可避免的还是了解到了很多其他系统,这里稍微列一下吧,毕竟Arch linux也整得我有点心动。另外由于知识有限不保证完全正确,只是帮助新手了解一下。

Debian

稳定性高,完全开源,包版本一般较为落后,内核版本偏低,测试版更新也不是非常及时。

Ubuntu

用户友好,适合初学者,有大量的社区支持,由于不同桌面环境又分为Xubuntu,Kubuntu等等变种。缺点是最新版强制引入snap。

Ubuntu是基于Debian的一个衍生版本,所以一般是使用apt管理deb包。Snap是ubuntu推出的一种软件包形式,且已经融合在ubuntu中。随着snap的逐渐完善,Ubuntu也在逐步降低对deb软件包的支持力度。而官方更是给出了将在23.10版本中加入snap商城,可能后续加入的应用程序会优先提供snap形式,再适时加入到apt仓库之中。(摘抄自参考文献1)

Fedora

隐约记得也是Red Hat系的发行版,最新的包,最新的内核,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Centos

稳定,稳定,还是xxx的稳定。服务器上最常见的系统,桌面用户…算了吧要不,使用yum包管理器。

Arch Linux

注重简洁、优雅、代码正确性和极简主义,由于其精简特性,通常运行速度很快,资源占用少,适合各种硬件配置,最完善的Wiki,没有之一,使用Pacman作为包管理器。据说不像Debian这样10,11,12的大版本更新,没有生命周期,只需要定期滚动。

缺点是新手安装难度极高,纯命令行安装,而且有把系统滚崩的危险。
8.25补充:折腾了,放弃了。安装的确麻烦,官方源国内环境不友好,但是其实官方提供了一键脚本,真要尝鲜安装起来也还好。最后开机啥都没有,选了locales选了中文不会默认装字体…反正硬盘占用6g出头,内存1.8g(同KDE环境)。而现在我已经又回到Debian的怀抱了…

Manjaro

Arch Linux的一个衍生版本,类似于ubt和debian的关系

Deepin

国产,基于Debian,内置桌面和应用商场。桌面还挺好看的,应用商场提供的wine镜像源是其他系统安装微信等国产应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UOS

国产,基于Deepin,进行了本地化和定制化。

麒麟

国产,版本有点多,啥生态没看明白

openEuler

国产,华为发起,接近RHEL生态系统

桌面

Gnome

中等的资源占用,中等的可定制性。没完整体验,就安装试了半个小时就放弃了,预置的奇奇怪怪的东西非常多,纯净系统刚开机内存占用2.2g左右。

KDE

人在KDE,刚折腾完。

极大 的可定制性。开始菜单,任务管理器,快捷键,Dolphin,Kwin脚本,丰富的主题和挂件…只能说非常适合折腾了。资源占用当然也是和你折腾的程度有关,不过纯净系统刚开机只有1.8g。

另外注意Debian12默认的Plasma版本是Plasma5,如果你想体验最新的Plasma6,建议隔壁Arch Linux或者UBT

Xfce

突出一个极简就对了,功能比上俩差不少,不过据说很省资源。但是…他不好看呐~

开机的第一件事

嗯,写作一件,读作很多件。

输入法配置

Linux下两大比较有名的输入法就是Fcitx和Ibus了吧,Debian12+KDE默认使用的是Fcitx5

虽然安装系统的时候选择了中文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不过这里还是记录一下命令行方法
1.安装Fcitx5

sudo apt install fcitx5 fcitx5-chinese-addons fcitx5-config-qt

2.设置为默认输入法

im-config -n fcitx5

3.设置系统区域为中国,启用中文UTF-8编码

sudo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zh_CN.UTF-8

4.设置环境变量,编辑~/.bashrc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5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5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5

然后source ~/.bashrc刷新

5.配置Fcitx5

fcitx5-configtool

6.启动

fcitx5 &

唯一头疼的就是它切换输入法用的不是Shift,在系统设置-语言与区域设置-输入法-配置全局选项按照下面修改就好

把普通用户加入sudo组并配置权限

这里有个坑…因为玩VPS玩多了,我习惯使用Root登陆系统获取最高权限,而KDE默认是禁止Root用户登陆的,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允许,但实际体验真的一点都不好。所有更推荐的方法是把普通用户加入sudo用户组使用sudo执行最高权限命令。

下面这行命令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将username用户加入sudo用户组,另一个是配置不需要密码即可使用sudo命令。

sudo usermod -aG sudo username && sudo sh -c 'echo "username ALL=(ALL) NOPASSWD: ALL" >> /etc/sudoers'
设置磁盘自动挂载

对于U盘等可移动介质,设置-可移动存储设备-自动挂载。

对于内部驱动器,先使用sudo blkid获取UUID,然后在/etc/fstab加上一行

UUID=你的UUID 挂载目录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2

PS.如果你这块硬盘是单纯的存储盘,不涉及什么服务的话,也可以在可移动存储设备处设置登陆自挂载。

安装Nvidia独显驱动

据说这一步还有不少坑来着…不过反正我没遇到,复制粘贴命令然后重启一步到位。

如果遇到问题,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去BIOS把安全启动关掉。

# 安装头文件
sudo apt install linux-headers-cloud-amd64

# 安装驱动
sudo apt-add-repository contrib
sudo apt-add-repository non-fre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vidia-driver
换源

该说不说,Debian官方源在学校其实还是挺快的,千兆都能给我拉满,不过在家里嘛,千k都够呛,所以开始老老实实换上清华源吧。

sudo sh -c 'echo "# 默认注释了源码镜像以提高 apt update 速度,如有需要可自行取消注释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backport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backport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以下安全更新软件源包含了官方源与镜像站配置,如有需要可自行修改注释切换
deb https://security.debian/debian-security bookworm-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security.debian/debian-security bookworm-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etc/apt/sources.list && apt update'

限制日志
sudo sh -c 'journalctl --vacuum-time=3d;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exec truncate -s 0 {} \; &&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gz" -delete && echo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 5" >> /etc/sysctl.conf && echo "vm.dirty_ratio = 10" >> /etc/sysctl.conf && sysctl -p && sed -i "s/#SystemMaxUse=/SystemMaxUse=50M/" /etc/systemd/journald.conf &&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journald'

将Root保留空间设置为0

sudo tune2fs -m 0 /dev/sdXY

我要装…10个软件!

就像上面说的,大部分软件其实都有Deb或者APPimage的原生适配。所以非常高兴的是我装这些软件装了2个小时,然后不支持的软件折腾了三四天,中途还重装了好几次(手动吐血)

微信
WIne安装法

网络上最主流的安装法,wine说白了就是一个Linux下的Windows兼容层。但根据我测试的话。3.9.0以上安装后闪退,3.9.0以下扫码显示版本太低…装了半天驱动库没装上我最后选择了放弃

Deepin移植wine

国产系统已经开始为了适配国产软件专门制作wine包了…两行命令搞定,缺点是引入新的仓库让我的强迫症有点难受,而且使用wine本来就吃性能了。不过优点是除了微信还能安装其他国产软件,列表在这里

wget -O- https://deepin-wine.i-m.dev/setup.sh | sh
sudo apt-get install com.qq.weixin.deepin
Flatpak版本

这个方案是我实实在在用了一段时间,能用级别了,但是由于引入了Flatpak这个包管理器,所以发现后面更好的方法后这玩意又被我删掉了

先安装Flatpak

sudo apt install flatpak

添加常用仓库

sudo flatpak remote-add --if-not-exists flathub https://flathub/repo/flathub.flatpakrepo

从这个网址下载对应架构的安装包,然后下面命令安装,com.tencent.WeChat-.flatpak就是下载的文件名

flatpak install com.tencent.WeChat-<arch>.flatpak
Deb版本

后来才发现有这玩意在,在这里下载,然后双击安装就行了。基本功能应有尽有了,截图没有WIndows好使,没法折叠群聊算是我用的比较难受的两个地方

音流
思路和错误分析

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了我使用Navidrone搭建了自己的音乐库,配合音流实现的效果实在是让人非常舒服。但是可惜官方没有推出Linux版本,而且通过提ISSUE也可以了解到作者暂时没有支持Debian的计划,但是Linux下的Feishin和Sonixd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不说整体UI的舒适度,Sonixd只支持查看歌词(像看文本文档一样…),Feishin的歌词则显得过于大了,同时也不支持中英双行歌词。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Debian下使用音流呢?

废话我这么问了肯定是有啊,无非就是通过虚拟方案了。一开始折腾 Wine 的时候也想顺便把音流装了,但音流采用的Flutter实在过于先进了,依赖缺失了一大堆,所以一跑就报错…

所以还是用虚拟安卓的方案吧,比较老一点的有 anbox,新一点的有 Waydroid,据说性能损失都很少,实际使用就开了一个音流播放状态Waydroid只找到了一个30mb的进程,可以说相当逆天了。

在最开始尝试使用的时候两个都疯狂报错,由于 Anbox 已经停止维护,所以这里我们不再讨论。

在使用 Waydroid 时,我遇到的错误为“Binder node “vndbinder” for waydroid not found.”

首先翻了一遍官方文档可以确定是没有相关问题的,但是Github上的相关issue一大把…大部分都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而有些人通过安装anbox的驱动成功用上了,而我试了一下反正是不行的,所以在我放弃了使用音流的想法,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坏,没听歌真写不下去,然后闲得又去把ISSUE翻了一遍,找到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 issue –这个和这个,两个issue都提到了了需要的内核特性,那么…使用“grep BINDER /boot/config-$(uname -r)”检查,发现我的特性为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m
#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_SELFTEST is not set
# CONFIG_ANDROID_BINDERFS is not set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

而我们需要的输出为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y
CONFIG_ANDROID_BINDERFS=y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hwbinder,vndbinder"
#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_SELFTEST is not set

那么事实就很明显了,我们内核的“Android Binder”特性中是没有vndbinder的(据说老版本是有的,也不知道是6.1.0-23阉割了还是咋的),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编译内核,下面是一个简单 的教程,仅作为记录。

编译内核

1.首先安装编译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ncurses5-dev fakeroot wget bzip2 kernel-package libssl-dev libelf-dev flex bison

2.先cd到一个编译目录,记得空间要足够,我最后是占了20g空间,然后下载内核源码,解压,进入内核目录

wget https://cdn.kernel/pub/linux/kernel/v6.x/linux-6.1.tar.xz
tar xvf linux-6.1.tar.xz
cd linux-6.1

3.复制当前的内核配置,更新配置文件以匹配新版本

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yes '' | make oldconfig

4.修改配置文件

make menuconfig

在这个界面中,找到并修改以下选项: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 IPC Driver (改为 * 而不是 M)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fs filesystem (选中)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 devices (修改为 “binder,hwbinder,vndbinder”)
  1. 理论上,理论上现在就可以开始编译了,如果你的机器性能够强内存够大的话,但根据我32g内存没成功过的经验来说…还是根据下面说明(说明来自参考文献5)更改一下吧,顺便贴一下我当初的报错 “ dpkg-buildpackage: error: debian/rules binary subprocess returned exit status 2 ”

请手动修改编译目录下的 .config 文件,把 CONFIG_MODULE_SIG_ALL,CONFIG_MODULE_SIG_KEY , CONFIG_SYSTEM_TRUSTED_KEYS ,CONFIG_DEBUG_INFO=y , CONFIG_DEBUG_INFO_BTF 五行。

5.然后就可以开始编译啦,如果你的机器稳定性够好,请直接使用下面命令,它会调用你的所有核心进行编译,但是我使用该命令时遇到过黑屏现象

make -j$(nproc) deb-pkg LOCALVERSION=-custom

如果你的机器稳定性不足,请先使用“ nproc ”获取可用的核心数,然后 使用核心数-2 进行编译,比如我的核心为20,那么我的命令为

make -j18 deb-pkg LOCALVERSION=-custom

然后你就可以见到你的CPU爆满了,实测我编译一次大概半个小时吧。

6.当你疯狂刷动的命令行停下来,并看到下面输出时,恭喜编译成功了。

dpkg-genchanges -O../linux-upstream_6.1.0-custom-4_amd64.changes
dpkg-genchanges: info: including full source code in upload
dpkg-source -i.git --after-build .
dpkg-buildpackage: info: full upload (original source is included)

接下来,让我们安装它

sudo dpkg -i ../linux-image-6.1.0-custom_6.1.0-custom-2_amd64.deb
sudo dpkg -i ../linux-headers-6.1.0-custom_6.1.0-custom-2_amd64.deb

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安装linux-libc-dev 包,不过这玩意对我们使用Waydroid肯定是没有影响的。

sudo dpkg -i ../linux-libc-dev_6.1.0-custom-4_amd64.deb

7.更新 GRUB 引导加载程序

sudo update-grub

8.重启系统,在Grub栏选择内核时,先进入第二栏 Advanced 什么什么,然后选择我们刚刚编译的内核 6.1.0-custom ,Debian12除此之外自带的是6.1.0-23和6.1.0-22

9.再次检查内核配置,当看到下面输出时,恭喜编译成功

$ grep BINDER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y
CONFIG_ANDROID_BINDERFS=y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hwbinder,vndbinder"

10.接下来将编译内核作为默认内核并删掉6.1.0-22节省空间(理论上6.1.0-23你也能删,不过还是建议保留一个作为备份)

sudo nano /etc/default/grub

找到 GRUB_DEFAULT 行,并将其修改为

GRUB_DEFAULT="Advanced options for Debian GNU/Linux>Debian GNU/Linux, with Linux 6.1.0-custom"

更新 GRUB 配置

sudo update-grub

删除旧的内核包:

sudo apt purge linux-image-6.1.0-22-amd64 linux-headers-6.1.0-22-amd64

删除不再需要的内核相关包:

sudo apt autoremove

清理 /boot 目录中的旧内核文件:

sudo rm /boot/*-6.1.0-22-*

删除不需要的头文件:

sudo apt purge linux-headers-6.1.0-23-cloud-amd64

更新 GRUB 配置:

sudo update-grub

清理临时文件和缓存:

sudo apt clean
sudo apt autoclean

如果有 DKMS 模块,检查并清理不需要的模块:

dkms status

如果列出了与已删除内核相关的模块,使用以下命令删除:

sudo dkms remove -m module_name -v version --all

更新 initramfs:

sudo update-initramfs -d -k all
sudo update-initramfs -c -k $(uname -r)
sudo update-initramfs -c -k 6.1.0-23-amd64

检查磁盘空间以确认清理效果:

df -h
安装Waydroid

编译内核之后就能正常使用Waydroid啦,根据官方文档,通过下面几行命令即可安装

sudo apt install curl ca-certificates -y
curl https://repo.waydro.id | sudo bash
sudo apt install waydroid -y

然后在音流官网,下载X86版本的安卓包,这里贴一个1.3.0的安装包,然后先图形化界面进行初始化,再回到命令行

启动Waydroid

sudo waydroid container start
waydroid session start

安装音流

waydroid app install 音流安装包位置
联网

嗯,安装好之后,首先它是英文,其次它不能联网!该方法来自Deepin社区

先输入下面命令,记下红框记录的IP

waydroid session start

然后添加一条路由

echo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你的红框圈住的内容)" | sudo waydroid shell

重启

sudo systemctl restart waydroid-container

最后重新打开Waydroid(其实在开始菜单打开也是一样的)

waydroid show-full-ui
文件传输

通过ADB来进行,首先安装它。

sudo apt install adb

然后传就完了,不过传图片好像得重启才能识别到。

adb -s 192.168.240.112:5555 push <本地文件路径> <设备上的目标路径>

现在就可以愉快得使用音流啦,Waydroid甚至会自动在开始菜单为你创建快捷方式,爱了爱了。

PS.如果你搁这使用了自编译的内核,那么之前安装的N卡驱动会失效,需要重新安装

虚拟机

PS.不会吧不会吧,真的有人会订错火车票结果过不了安检,然后改签了搁这拿手机打博客吧?算了先写吧,格式再回头拿电脑排。

在Windows上,我们习惯于通过虚拟机虚拟一个Linux进行学习开发,亦或是虚拟一个Windows来进行沙盒运行。而我个人使用过的软件大概有virtualbox,VMware workstation和hyper-v吧。三种都体验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使用了VMware,操作简单功能多,3d性能也强,可以说非常舒服了。

而在Linux,我同样有虚拟机需求。wine实在调不明白(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支持部分软件)。而我虽然不玩CSGO,瓦罗兰特什么的Steam游戏,但是galgame还是要打哒,双系统又实在浪费,所以虚拟机无疑是一个相对经济且合适的选择。通过自行了解加上论坛咨询,发现Linux上的虚拟机方案真的多啊…这里分别列举一下

virtual-manager

我最后选择的方案,本质就是kvm+qume的一个可视化面板。kvm虚拟化保证了较低的性能损失,vitio虚拟的显卡同时带来了足够的3d性能,面板功能不说有多丰富,至少是涵盖了一个虚拟机应有的方方面面。而且…安装极为简单。下面安装流程来自@摩斯电码,原文在这里。

sudo apt install cpu-checker && kvm-ok
sudo apt install qemu-kvm libvirt-clients libvirt-daemon-system bridge-utils virt-manager ovmf
sudo adduser $USER libvirt
sudo adduser $USER kvm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libvirtd
sudo systemctl status libvirtd

PVE

一个开源的虚拟机解决方案,玩aio玩的多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玩意可以直接作为系统安装(也是基于Debian),也可以直接安装在Debian上。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桌面用户,给笔记本装这玩意还是没太大必要

VMware Workstation

就今年,这玩意,个人使用免费了!但是相比Windows端,只能说它的Linux版本还是有点让我失望的。性能不说,功能偏少,而且我是没有找到中文页面,甚至可以说整个页面暴露着一股粗糙的味道…

Virtual-box

这玩意也用过一段时间,放弃原因太久远好像有点忘了。应该是安装Windows的时候死活报错安不上,虽然后来在折腾

virtual-manager的时候确定了应该是精简版镜像的锅,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据说3D性能比VMware和KVM+QUME都差一点吧。

Cockpit

这玩意其实是个服务器管理面板来着,我当初折腾Debian做NAS底层的时候折腾过。可以通过插件管理虚拟机,本质用的也是KVM那一套方案,实际体验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好的,所以我把NAS换成了UNRAID(不排除过几天换Turenas Scale 毕竟这玩意说要支持原生docker了)

Google Chrome
Finalshell
wget https://nas.yanghong.dev:8203/Tools/finalshell/finalshell_linux_x64.deb && sudo dpkg -i finalshell_linux_x64.deb
Thunderbird
sudo apt install thunderbird
Timeshift

我我我,我一定要夸爆这玩意,这玩意成功把我的重装次数从16降到了12(手动滑稽) 。其实就是一个给系统打快照的工具啦,如果你用的是Brfts文件系统,那么可以借助写时复制功能进行备份。如果是其他的,还是老老实实rsync模式吧。

sudo apt install timeshift
思源笔记
wget https://release.liuyun.io/siyuan/siyuan-3.1.3-linux.deb && sudo dpkg -i siyuan-3.1.3-linux.deb
XDM

IDM的低配版,好像还有个FDM也不错,不过没去试了,这玩意在Wayland下还有BUG…

wget https://github/subhra74/xdm/releases/download/8.0.29/xdman_gtk_8.0.29_amd64.deb && sudo dpkg -i xdman_gtk_8.0.29_amd64.deb

然后在开始菜单即可使用,但是这玩意吧…系统托盘是真不显示,实际上又在后台运行,看了一圈Github综合出来了个解决方案

1.创建一个xdm.sh,内容如下

#!/bin/bash

xdman

sleep 1

pid=$(pgrep -f "xdm-app")

if [ "$pid" != "" ]; then
    kill -9 "$pid"
    xdman
fi

2.修改/usr/share/applications/xdm-app.desktop,将Exec修改如下

Exec=env GTK_USE_PORTAL=1 GDK_BACKEND=x11 脚本位置 %U
主题美化

emmm 主题美化主要参考的是参考文献的9,10。折腾了半天之后我才发现一个比较抽象的事情就是Debian12自带KDE用的还是 KDE5 ,要命。

由于这玩意也没啥原创性就懒得说太多了,稍微整理了一下方案。

主题:Apple-Ventura的全局主题(Aritim-Light也不错),Apple.BigSur.Dark.P6的桌面布局,Arc OSX White Transparent的窗口装饰元素。10中使用的application-title-bar是针对Plasma 6的,可以使用 Active Window Control plasmoid 作为替换。然后 Yakuake 相关配置完全使用参考文献9,不过最后我没有使用 zsh ,只能说个人不太习惯。

碎碎念

有一说一原本真的只是脑子一抽开始的折腾,但是没想到来回重装一大把,历时大半个月,单这篇记录就肝了将近一个星期,期间还跑去Arch Linux转了一圈。不过还是的确对Linux这玩意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当初那样只会通过Finalshell复制粘贴。下面是我自己折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问题。

Q:Linux可以替代Windows吗?

A:看人。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差不多了,甚至可定制性比Windows还好不少,连Steam都有Linux版,当然,性能不好说。至少我是基本可以了。管理下鼠标键盘驱动,推推Galgame,以及某些必须在Windows下用的软件…在这些少数情况,虚拟机也完全能够胜任。当然,我至今不会想着在Linux下推黑猴…这种3A还是交给Windows吧。

Q:国产系统现在怎么样?

A:虽然没有具体使用,不过目前来看,除了openeuler不太熟之外,大部分其实都是在Debian生态下进行深度定制。而厂商也对国内软件进行了单独的适配。同时进行本土化和定制化使其更加适合国人需求,至少…我不觉得拿来办公有什么问题。

Q:为什么会选择换成Linux而不是继续留在Windows下?

A:首先长期的折腾让我对Linux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比如命令行啊和一些基础的命令什么的。虽然在折腾小主机和NAS的时候惯常使用Docker进行服务部署而不是自己手搓,但是这个了解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

其次,Windows实在太占地方了…这玩意吃了我将近300g C盘,而我甚至不能大概知道是什么吃了这么多,也就没法好好清洗一次,虽然我至今觉得清洗它的难度可能比整个重装更麻烦。而在Debian下,我的这一次重装整个历时不到3小时,最后大部分软件装上了的现在,系统盘占用16g。(下载图片目录全被我软连接到仓库盘,一个16g的Swap和40g的虚拟机磁盘也在那,不过虚拟机当初Windows我也是放仓库的)

最后…可能是一直以来对开源社区和自由精神的向往吧。我不是程序员,甚至专业和计算机软件科学什么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很庆幸,有这样很多很多人,他们造出了很多很好用的软件,能让我这种代码白痴也能轻松得使用。即使遇到困难,大部分也是在通过各种方法解决的范围内。或者说,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折腾的过程,本身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来源。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Q:还会长期使用Linux吗?

A:emmm其实严谨点应该说还会不会长期使用桌面版作为主力系统,毕竟我的NAS,VPS,都完全没法离开Linux了。至于桌面端,就现在来说,我想我会的。

一些可能有用的目录信息

KDE kwin配置:~/.config/kwinrc
KDE用户配置:~/.config/
KDE主题:~/.local/share/plasma/desktoptheme/
Dolphin右键菜单:~/.local/share/kservices5/ServiceMenus/
KDE开始启动项:~/.config/autostart/
QQ数据:~/.config/QQ/
Waydroid数据:~/.local/share/waydroid/
微信数据:~/.local/share/微信/
Thunderbird配置:~/.thunderbird/
Google Chrome配置:~/.config/google-chrome/
Google Chrome缓存:~/.cache/google-chrome/
virt-manager配置:~/.config/virt-manager/

参考文献

1.Unity桌面很棒,但Ubuntu的一个严重问题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

2.Deepin-wine

3.wechat_for_linux

4.wechat-universal-flatpak

5.关于ubuntu18.04升级内核到6.1.22版本总结

6.一分钟在Ubuntu 20.04安装QEMU-KVM + Virt-Manage

7.性能更好的虚拟机,virt-manager 的安装与使用

8.VirtualBox 安装与入门使用教程

9.KDE桌面美化指南 Part 2

10.ArchLinux KDE6主题配置及美化

11.[wayland] waydorid网络配置方法+waydroid的小问题

其实参考了很多很多,这里没能全列出来…还是表示感谢,没有这么多靠谱的教程,咱也写不完这篇记录是吧。

首发自俺的博客

缘起

嗯,拿这玩意做第一个副标题肯定不是因为我刚看了白蛇(手动狗头)

要说第一次用Linux系统,应该是在初中吧…注册了腾讯云成功嫖到了15天的免费VPS,地区和配置已经完全忘了,只记得用的是一个至今看了依旧保持坚挺的系统–centos7。当时…作为一个粉嫩嫩的小萌新,我当然只是看着黑乎乎的web控制台一脸懵逼啦~

同样在初中阶段,我还接触了Termux–一个安卓上的高级终端,它的功能很强大,但可惜当时实在没啥需求,所以在按照国光的教程瞎折腾了一顿之后就彻底吃灰了。

真正开始熟悉Linux,应该是从高中为了折腾购入一台HK1 BOX开始。我给它改造了外壳,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焊接(其实就焊了个风扇),然后根据群里的教程为它刷上了Armbian系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我刷的版本基于Debian10,从此之后,我就彻底变成Debian的形状了。Buster,Bullseye,Bookworm以及对应的OMV 5,6,7。只能说我实在太爱这种只需要一行apt install的安装方式和可以疯狂折腾的感觉了(虽然系统崩了一次又一次…)

吼吼吼,终于上了大学啦~ 就在前几天,看着我512用了300的Windows系统盘陷入沉思…再加上最近日常忘记一些应用的数据目录,Bat批处理真不如sh熟,备份没有Debian舒服…多重积怨下来,脑子一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用Debian当主力系统呢?

关于使用Linux作为主力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虽然…这个折腾真的让我非常非常感兴趣。但是作为一个天天折(zuo)腾(si)的,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折腾成本,可行性研究还是要的。下面是我在重装系统之前折腾出来的一张表。

可以看到,其实大部分常用软件在Linux下其实已经是有原生或者平替版本的,而且大部分都只需要下载一个Deb包甚至一行命令就可以完成,当然也有部分安装过程非常麻烦…但折腾折腾也是完全能用的,毕竟,现在我就正在使用Debian版的思源笔记,敲打着这份博客。

用途Windows下软件Linux下软件安装方式
浏览器百分浏览器/NightlyChrome/NightlyChrome,Nightly
办公Microsoft OfficelibreofficeDeb或Appimage
下载工具Aria2ngAria2ng脚本安装
下载工具IDMXDMDeb
笔记TyporaTypora安装和破解(有能力还是自己支持叭)
笔记思源笔记思源笔记Deb,tar.gz,AppImage
在线音乐音流Sonixd,安卓虚拟机!Sonixd
本地音乐faboor2000Lollypop,Strawberry,Elisa,Sayonara,Clementine,GNOME Music,Rhythmbox,DeaDBeeF,Audacious,Quod Libet,Amarok,MPD,CMUSLollypop,Strawberry,Elisa,Sayonara,Clementine,GNOME Music,Rhythmbox,DeaDBeeF,Audacious,Quod Libet,Amarok,MPD,CMUS(此处内容来自GPT,还没测试,不过看了一圈应该还没能比上faboor2000的)
思维导图XmindXmind,KmindXmind安装激活
邮箱thunderbirdthunderbirdTar.bz
虚拟机Hyper-VVirtualBoxDeb
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VMware Workstationhttps://www.vmware/info/workstation-player/evaluation
SSH终端TinminusTinminusDeb
SSH终端FinalshellFinalshellDeb
AiNext-ChatNext-ChatDeb,AppImage
笔记NotionPWA?我我我真的要碎了…好不容易等到官中啊
即时通讯QQQQ for Linux支持还挺完善
即时通讯微信deepin移植Github(我特么…微信这种日活好几亿的程序没Linux版本???)
图床工具PicGoPicGoGitHub releases
IDEPyCharmPyCharmTar.gz
BT下载qBittorrentqBittorrent官方下载页面

备份

嗯。如果你有过整个系统在没有备份情况下重建,我想你对备份的重要性一定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至少至少,当我Debian如果玩不下去了,我还能完整的回到Windows。

系统备份

系统备份我用的是Dism++,点击文件-保存镜像即可对系统盘进行备份

仓库盘备份

仓库盘使用DiskGenius进行全盘备份,600g数据大概耗时50分钟,占用空间440g

换!

装系统过程就不说了,一路根据提示下一步设置账户密码分区镜像源预装应用…我这里为了省时间没选镜像源,所以用的是DVD版完整镜像。最后系统使用的是Debian12+KDE系统环境。下面就开始这记录这一个星期血泪般的折腾历程吧。

系统

嗯。虽然我是坚定的Debian党,但是折腾过程不可避免的还是了解到了很多其他系统,这里稍微列一下吧,毕竟Arch linux也整得我有点心动。另外由于知识有限不保证完全正确,只是帮助新手了解一下。

Debian

稳定性高,完全开源,包版本一般较为落后,内核版本偏低,测试版更新也不是非常及时。

Ubuntu

用户友好,适合初学者,有大量的社区支持,由于不同桌面环境又分为Xubuntu,Kubuntu等等变种。缺点是最新版强制引入snap。

Ubuntu是基于Debian的一个衍生版本,所以一般是使用apt管理deb包。Snap是ubuntu推出的一种软件包形式,且已经融合在ubuntu中。随着snap的逐渐完善,Ubuntu也在逐步降低对deb软件包的支持力度。而官方更是给出了将在23.10版本中加入snap商城,可能后续加入的应用程序会优先提供snap形式,再适时加入到apt仓库之中。(摘抄自参考文献1)

Fedora

隐约记得也是Red Hat系的发行版,最新的包,最新的内核,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Centos

稳定,稳定,还是xxx的稳定。服务器上最常见的系统,桌面用户…算了吧要不,使用yum包管理器。

Arch Linux

注重简洁、优雅、代码正确性和极简主义,由于其精简特性,通常运行速度很快,资源占用少,适合各种硬件配置,最完善的Wiki,没有之一,使用Pacman作为包管理器。据说不像Debian这样10,11,12的大版本更新,没有生命周期,只需要定期滚动。

缺点是新手安装难度极高,纯命令行安装,而且有把系统滚崩的危险。
8.25补充:折腾了,放弃了。安装的确麻烦,官方源国内环境不友好,但是其实官方提供了一键脚本,真要尝鲜安装起来也还好。最后开机啥都没有,选了locales选了中文不会默认装字体…反正硬盘占用6g出头,内存1.8g(同KDE环境)。而现在我已经又回到Debian的怀抱了…

Manjaro

Arch Linux的一个衍生版本,类似于ubt和debian的关系

Deepin

国产,基于Debian,内置桌面和应用商场。桌面还挺好看的,应用商场提供的wine镜像源是其他系统安装微信等国产应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UOS

国产,基于Deepin,进行了本地化和定制化。

麒麟

国产,版本有点多,啥生态没看明白

openEuler

国产,华为发起,接近RHEL生态系统

桌面

Gnome

中等的资源占用,中等的可定制性。没完整体验,就安装试了半个小时就放弃了,预置的奇奇怪怪的东西非常多,纯净系统刚开机内存占用2.2g左右。

KDE

人在KDE,刚折腾完。

极大 的可定制性。开始菜单,任务管理器,快捷键,Dolphin,Kwin脚本,丰富的主题和挂件…只能说非常适合折腾了。资源占用当然也是和你折腾的程度有关,不过纯净系统刚开机只有1.8g。

另外注意Debian12默认的Plasma版本是Plasma5,如果你想体验最新的Plasma6,建议隔壁Arch Linux或者UBT

Xfce

突出一个极简就对了,功能比上俩差不少,不过据说很省资源。但是…他不好看呐~

开机的第一件事

嗯,写作一件,读作很多件。

输入法配置

Linux下两大比较有名的输入法就是Fcitx和Ibus了吧,Debian12+KDE默认使用的是Fcitx5

虽然安装系统的时候选择了中文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不过这里还是记录一下命令行方法
1.安装Fcitx5

sudo apt install fcitx5 fcitx5-chinese-addons fcitx5-config-qt

2.设置为默认输入法

im-config -n fcitx5

3.设置系统区域为中国,启用中文UTF-8编码

sudo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zh_CN.UTF-8

4.设置环境变量,编辑~/.bashrc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5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5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5

然后source ~/.bashrc刷新

5.配置Fcitx5

fcitx5-configtool

6.启动

fcitx5 &

唯一头疼的就是它切换输入法用的不是Shift,在系统设置-语言与区域设置-输入法-配置全局选项按照下面修改就好

把普通用户加入sudo组并配置权限

这里有个坑…因为玩VPS玩多了,我习惯使用Root登陆系统获取最高权限,而KDE默认是禁止Root用户登陆的,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允许,但实际体验真的一点都不好。所有更推荐的方法是把普通用户加入sudo用户组使用sudo执行最高权限命令。

下面这行命令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将username用户加入sudo用户组,另一个是配置不需要密码即可使用sudo命令。

sudo usermod -aG sudo username && sudo sh -c 'echo "username ALL=(ALL) NOPASSWD: ALL" >> /etc/sudoers'
设置磁盘自动挂载

对于U盘等可移动介质,设置-可移动存储设备-自动挂载。

对于内部驱动器,先使用sudo blkid获取UUID,然后在/etc/fstab加上一行

UUID=你的UUID 挂载目录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2

PS.如果你这块硬盘是单纯的存储盘,不涉及什么服务的话,也可以在可移动存储设备处设置登陆自挂载。

安装Nvidia独显驱动

据说这一步还有不少坑来着…不过反正我没遇到,复制粘贴命令然后重启一步到位。

如果遇到问题,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去BIOS把安全启动关掉。

# 安装头文件
sudo apt install linux-headers-cloud-amd64

# 安装驱动
sudo apt-add-repository contrib
sudo apt-add-repository non-fre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vidia-driver
换源

该说不说,Debian官方源在学校其实还是挺快的,千兆都能给我拉满,不过在家里嘛,千k都够呛,所以开始老老实实换上清华源吧。

sudo sh -c 'echo "# 默认注释了源码镜像以提高 apt update 速度,如有需要可自行取消注释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deb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backport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debian/ bookworm-backports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以下安全更新软件源包含了官方源与镜像站配置,如有需要可自行修改注释切换
deb https://security.debian/debian-security bookworm-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deb-src https://security.debian/debian-security bookworm-security main contrib non-free non-free-firmware" > /etc/apt/sources.list && apt update'

限制日志
sudo sh -c 'journalctl --vacuum-time=3d;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exec truncate -s 0 {} \; &&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gz" -delete && echo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 5" >> /etc/sysctl.conf && echo "vm.dirty_ratio = 10" >> /etc/sysctl.conf && sysctl -p && sed -i "s/#SystemMaxUse=/SystemMaxUse=50M/" /etc/systemd/journald.conf &&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journald'

将Root保留空间设置为0

sudo tune2fs -m 0 /dev/sdXY

我要装…10个软件!

就像上面说的,大部分软件其实都有Deb或者APPimage的原生适配。所以非常高兴的是我装这些软件装了2个小时,然后不支持的软件折腾了三四天,中途还重装了好几次(手动吐血)

微信
WIne安装法

网络上最主流的安装法,wine说白了就是一个Linux下的Windows兼容层。但根据我测试的话。3.9.0以上安装后闪退,3.9.0以下扫码显示版本太低…装了半天驱动库没装上我最后选择了放弃

Deepin移植wine

国产系统已经开始为了适配国产软件专门制作wine包了…两行命令搞定,缺点是引入新的仓库让我的强迫症有点难受,而且使用wine本来就吃性能了。不过优点是除了微信还能安装其他国产软件,列表在这里

wget -O- https://deepin-wine.i-m.dev/setup.sh | sh
sudo apt-get install com.qq.weixin.deepin
Flatpak版本

这个方案是我实实在在用了一段时间,能用级别了,但是由于引入了Flatpak这个包管理器,所以发现后面更好的方法后这玩意又被我删掉了

先安装Flatpak

sudo apt install flatpak

添加常用仓库

sudo flatpak remote-add --if-not-exists flathub https://flathub/repo/flathub.flatpakrepo

从这个网址下载对应架构的安装包,然后下面命令安装,com.tencent.WeChat-.flatpak就是下载的文件名

flatpak install com.tencent.WeChat-<arch>.flatpak
Deb版本

后来才发现有这玩意在,在这里下载,然后双击安装就行了。基本功能应有尽有了,截图没有WIndows好使,没法折叠群聊算是我用的比较难受的两个地方

音流
思路和错误分析

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了我使用Navidrone搭建了自己的音乐库,配合音流实现的效果实在是让人非常舒服。但是可惜官方没有推出Linux版本,而且通过提ISSUE也可以了解到作者暂时没有支持Debian的计划,但是Linux下的Feishin和Sonixd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不说整体UI的舒适度,Sonixd只支持查看歌词(像看文本文档一样…),Feishin的歌词则显得过于大了,同时也不支持中英双行歌词。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Debian下使用音流呢?

废话我这么问了肯定是有啊,无非就是通过虚拟方案了。一开始折腾 Wine 的时候也想顺便把音流装了,但音流采用的Flutter实在过于先进了,依赖缺失了一大堆,所以一跑就报错…

所以还是用虚拟安卓的方案吧,比较老一点的有 anbox,新一点的有 Waydroid,据说性能损失都很少,实际使用就开了一个音流播放状态Waydroid只找到了一个30mb的进程,可以说相当逆天了。

在最开始尝试使用的时候两个都疯狂报错,由于 Anbox 已经停止维护,所以这里我们不再讨论。

在使用 Waydroid 时,我遇到的错误为“Binder node “vndbinder” for waydroid not found.”

首先翻了一遍官方文档可以确定是没有相关问题的,但是Github上的相关issue一大把…大部分都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而有些人通过安装anbox的驱动成功用上了,而我试了一下反正是不行的,所以在我放弃了使用音流的想法,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坏,没听歌真写不下去,然后闲得又去把ISSUE翻了一遍,找到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 issue –这个和这个,两个issue都提到了了需要的内核特性,那么…使用“grep BINDER /boot/config-$(uname -r)”检查,发现我的特性为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m
#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_SELFTEST is not set
# CONFIG_ANDROID_BINDERFS is not set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

而我们需要的输出为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y
CONFIG_ANDROID_BINDERFS=y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hwbinder,vndbinder"
#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_SELFTEST is not set

那么事实就很明显了,我们内核的“Android Binder”特性中是没有vndbinder的(据说老版本是有的,也不知道是6.1.0-23阉割了还是咋的),所以我们需要重新编译内核,下面是一个简单 的教程,仅作为记录。

编译内核

1.首先安装编译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ncurses5-dev fakeroot wget bzip2 kernel-package libssl-dev libelf-dev flex bison

2.先cd到一个编译目录,记得空间要足够,我最后是占了20g空间,然后下载内核源码,解压,进入内核目录

wget https://cdn.kernel/pub/linux/kernel/v6.x/linux-6.1.tar.xz
tar xvf linux-6.1.tar.xz
cd linux-6.1

3.复制当前的内核配置,更新配置文件以匹配新版本

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yes '' | make oldconfig

4.修改配置文件

make menuconfig

在这个界面中,找到并修改以下选项: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 IPC Driver (改为 * 而不是 M)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fs filesystem (选中)
  • Device Drivers -> Android -> Android Binder devices (修改为 “binder,hwbinder,vndbinder”)
  1. 理论上,理论上现在就可以开始编译了,如果你的机器性能够强内存够大的话,但根据我32g内存没成功过的经验来说…还是根据下面说明(说明来自参考文献5)更改一下吧,顺便贴一下我当初的报错 “ dpkg-buildpackage: error: debian/rules binary subprocess returned exit status 2 ”

请手动修改编译目录下的 .config 文件,把 CONFIG_MODULE_SIG_ALL,CONFIG_MODULE_SIG_KEY , CONFIG_SYSTEM_TRUSTED_KEYS ,CONFIG_DEBUG_INFO=y , CONFIG_DEBUG_INFO_BTF 五行。

5.然后就可以开始编译啦,如果你的机器稳定性够好,请直接使用下面命令,它会调用你的所有核心进行编译,但是我使用该命令时遇到过黑屏现象

make -j$(nproc) deb-pkg LOCALVERSION=-custom

如果你的机器稳定性不足,请先使用“ nproc ”获取可用的核心数,然后 使用核心数-2 进行编译,比如我的核心为20,那么我的命令为

make -j18 deb-pkg LOCALVERSION=-custom

然后你就可以见到你的CPU爆满了,实测我编译一次大概半个小时吧。

6.当你疯狂刷动的命令行停下来,并看到下面输出时,恭喜编译成功了。

dpkg-genchanges -O../linux-upstream_6.1.0-custom-4_amd64.changes
dpkg-genchanges: info: including full source code in upload
dpkg-source -i.git --after-build .
dpkg-buildpackage: info: full upload (original source is included)

接下来,让我们安装它

sudo dpkg -i ../linux-image-6.1.0-custom_6.1.0-custom-2_amd64.deb
sudo dpkg -i ../linux-headers-6.1.0-custom_6.1.0-custom-2_amd64.deb

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安装linux-libc-dev 包,不过这玩意对我们使用Waydroid肯定是没有影响的。

sudo dpkg -i ../linux-libc-dev_6.1.0-custom-4_amd64.deb

7.更新 GRUB 引导加载程序

sudo update-grub

8.重启系统,在Grub栏选择内核时,先进入第二栏 Advanced 什么什么,然后选择我们刚刚编译的内核 6.1.0-custom ,Debian12除此之外自带的是6.1.0-23和6.1.0-22

9.再次检查内核配置,当看到下面输出时,恭喜编译成功

$ grep BINDER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_ANDROID_BINDER_IPC=y
CONFIG_ANDROID_BINDERFS=y
CONFIG_ANDROID_BINDER_DEVICES="binder,hwbinder,vndbinder"

10.接下来将编译内核作为默认内核并删掉6.1.0-22节省空间(理论上6.1.0-23你也能删,不过还是建议保留一个作为备份)

sudo nano /etc/default/grub

找到 GRUB_DEFAULT 行,并将其修改为

GRUB_DEFAULT="Advanced options for Debian GNU/Linux>Debian GNU/Linux, with Linux 6.1.0-custom"

更新 GRUB 配置

sudo update-grub

删除旧的内核包:

sudo apt purge linux-image-6.1.0-22-amd64 linux-headers-6.1.0-22-amd64

删除不再需要的内核相关包:

sudo apt autoremove

清理 /boot 目录中的旧内核文件:

sudo rm /boot/*-6.1.0-22-*

删除不需要的头文件:

sudo apt purge linux-headers-6.1.0-23-cloud-amd64

更新 GRUB 配置:

sudo update-grub

清理临时文件和缓存:

sudo apt clean
sudo apt autoclean

如果有 DKMS 模块,检查并清理不需要的模块:

dkms status

如果列出了与已删除内核相关的模块,使用以下命令删除:

sudo dkms remove -m module_name -v version --all

更新 initramfs:

sudo update-initramfs -d -k all
sudo update-initramfs -c -k $(uname -r)
sudo update-initramfs -c -k 6.1.0-23-amd64

检查磁盘空间以确认清理效果:

df -h
安装Waydroid

编译内核之后就能正常使用Waydroid啦,根据官方文档,通过下面几行命令即可安装

sudo apt install curl ca-certificates -y
curl https://repo.waydro.id | sudo bash
sudo apt install waydroid -y

然后在音流官网,下载X86版本的安卓包,这里贴一个1.3.0的安装包,然后先图形化界面进行初始化,再回到命令行

启动Waydroid

sudo waydroid container start
waydroid session start

安装音流

waydroid app install 音流安装包位置
联网

嗯,安装好之后,首先它是英文,其次它不能联网!该方法来自Deepin社区

先输入下面命令,记下红框记录的IP

waydroid session start

然后添加一条路由

echo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你的红框圈住的内容)" | sudo waydroid shell

重启

sudo systemctl restart waydroid-container

最后重新打开Waydroid(其实在开始菜单打开也是一样的)

waydroid show-full-ui
文件传输

通过ADB来进行,首先安装它。

sudo apt install adb

然后传就完了,不过传图片好像得重启才能识别到。

adb -s 192.168.240.112:5555 push <本地文件路径> <设备上的目标路径>

现在就可以愉快得使用音流啦,Waydroid甚至会自动在开始菜单为你创建快捷方式,爱了爱了。

PS.如果你搁这使用了自编译的内核,那么之前安装的N卡驱动会失效,需要重新安装

虚拟机

PS.不会吧不会吧,真的有人会订错火车票结果过不了安检,然后改签了搁这拿手机打博客吧?算了先写吧,格式再回头拿电脑排。

在Windows上,我们习惯于通过虚拟机虚拟一个Linux进行学习开发,亦或是虚拟一个Windows来进行沙盒运行。而我个人使用过的软件大概有virtualbox,VMware workstation和hyper-v吧。三种都体验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使用了VMware,操作简单功能多,3d性能也强,可以说非常舒服了。

而在Linux,我同样有虚拟机需求。wine实在调不明白(也可能是根本就不支持部分软件)。而我虽然不玩CSGO,瓦罗兰特什么的Steam游戏,但是galgame还是要打哒,双系统又实在浪费,所以虚拟机无疑是一个相对经济且合适的选择。通过自行了解加上论坛咨询,发现Linux上的虚拟机方案真的多啊…这里分别列举一下

virtual-manager

我最后选择的方案,本质就是kvm+qume的一个可视化面板。kvm虚拟化保证了较低的性能损失,vitio虚拟的显卡同时带来了足够的3d性能,面板功能不说有多丰富,至少是涵盖了一个虚拟机应有的方方面面。而且…安装极为简单。下面安装流程来自@摩斯电码,原文在这里。

sudo apt install cpu-checker && kvm-ok
sudo apt install qemu-kvm libvirt-clients libvirt-daemon-system bridge-utils virt-manager ovmf
sudo adduser $USER libvirt
sudo adduser $USER kvm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libvirtd
sudo systemctl status libvirtd

PVE

一个开源的虚拟机解决方案,玩aio玩的多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玩意可以直接作为系统安装(也是基于Debian),也可以直接安装在Debian上。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桌面用户,给笔记本装这玩意还是没太大必要

VMware Workstation

就今年,这玩意,个人使用免费了!但是相比Windows端,只能说它的Linux版本还是有点让我失望的。性能不说,功能偏少,而且我是没有找到中文页面,甚至可以说整个页面暴露着一股粗糙的味道…

Virtual-box

这玩意也用过一段时间,放弃原因太久远好像有点忘了。应该是安装Windows的时候死活报错安不上,虽然后来在折腾

virtual-manager的时候确定了应该是精简版镜像的锅,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据说3D性能比VMware和KVM+QUME都差一点吧。

Cockpit

这玩意其实是个服务器管理面板来着,我当初折腾Debian做NAS底层的时候折腾过。可以通过插件管理虚拟机,本质用的也是KVM那一套方案,实际体验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好的,所以我把NAS换成了UNRAID(不排除过几天换Turenas Scale 毕竟这玩意说要支持原生docker了)

Google Chrome
Finalshell
wget https://nas.yanghong.dev:8203/Tools/finalshell/finalshell_linux_x64.deb && sudo dpkg -i finalshell_linux_x64.deb
Thunderbird
sudo apt install thunderbird
Timeshift

我我我,我一定要夸爆这玩意,这玩意成功把我的重装次数从16降到了12(手动滑稽) 。其实就是一个给系统打快照的工具啦,如果你用的是Brfts文件系统,那么可以借助写时复制功能进行备份。如果是其他的,还是老老实实rsync模式吧。

sudo apt install timeshift
思源笔记
wget https://release.liuyun.io/siyuan/siyuan-3.1.3-linux.deb && sudo dpkg -i siyuan-3.1.3-linux.deb
XDM

IDM的低配版,好像还有个FDM也不错,不过没去试了,这玩意在Wayland下还有BUG…

wget https://github/subhra74/xdm/releases/download/8.0.29/xdman_gtk_8.0.29_amd64.deb && sudo dpkg -i xdman_gtk_8.0.29_amd64.deb

然后在开始菜单即可使用,但是这玩意吧…系统托盘是真不显示,实际上又在后台运行,看了一圈Github综合出来了个解决方案

1.创建一个xdm.sh,内容如下

#!/bin/bash

xdman

sleep 1

pid=$(pgrep -f "xdm-app")

if [ "$pid" != "" ]; then
    kill -9 "$pid"
    xdman
fi

2.修改/usr/share/applications/xdm-app.desktop,将Exec修改如下

Exec=env GTK_USE_PORTAL=1 GDK_BACKEND=x11 脚本位置 %U
主题美化

emmm 主题美化主要参考的是参考文献的9,10。折腾了半天之后我才发现一个比较抽象的事情就是Debian12自带KDE用的还是 KDE5 ,要命。

由于这玩意也没啥原创性就懒得说太多了,稍微整理了一下方案。

主题:Apple-Ventura的全局主题(Aritim-Light也不错),Apple.BigSur.Dark.P6的桌面布局,Arc OSX White Transparent的窗口装饰元素。10中使用的application-title-bar是针对Plasma 6的,可以使用 Active Window Control plasmoid 作为替换。然后 Yakuake 相关配置完全使用参考文献9,不过最后我没有使用 zsh ,只能说个人不太习惯。

碎碎念

有一说一原本真的只是脑子一抽开始的折腾,但是没想到来回重装一大把,历时大半个月,单这篇记录就肝了将近一个星期,期间还跑去Arch Linux转了一圈。不过还是的确对Linux这玩意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当初那样只会通过Finalshell复制粘贴。下面是我自己折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问题。

Q:Linux可以替代Windows吗?

A:看人。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差不多了,甚至可定制性比Windows还好不少,连Steam都有Linux版,当然,性能不好说。至少我是基本可以了。管理下鼠标键盘驱动,推推Galgame,以及某些必须在Windows下用的软件…在这些少数情况,虚拟机也完全能够胜任。当然,我至今不会想着在Linux下推黑猴…这种3A还是交给Windows吧。

Q:国产系统现在怎么样?

A:虽然没有具体使用,不过目前来看,除了openeuler不太熟之外,大部分其实都是在Debian生态下进行深度定制。而厂商也对国内软件进行了单独的适配。同时进行本土化和定制化使其更加适合国人需求,至少…我不觉得拿来办公有什么问题。

Q:为什么会选择换成Linux而不是继续留在Windows下?

A:首先长期的折腾让我对Linux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比如命令行啊和一些基础的命令什么的。虽然在折腾小主机和NAS的时候惯常使用Docker进行服务部署而不是自己手搓,但是这个了解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

其次,Windows实在太占地方了…这玩意吃了我将近300g C盘,而我甚至不能大概知道是什么吃了这么多,也就没法好好清洗一次,虽然我至今觉得清洗它的难度可能比整个重装更麻烦。而在Debian下,我的这一次重装整个历时不到3小时,最后大部分软件装上了的现在,系统盘占用16g。(下载图片目录全被我软连接到仓库盘,一个16g的Swap和40g的虚拟机磁盘也在那,不过虚拟机当初Windows我也是放仓库的)

最后…可能是一直以来对开源社区和自由精神的向往吧。我不是程序员,甚至专业和计算机软件科学什么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很庆幸,有这样很多很多人,他们造出了很多很好用的软件,能让我这种代码白痴也能轻松得使用。即使遇到困难,大部分也是在通过各种方法解决的范围内。或者说,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折腾的过程,本身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来源。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Q:还会长期使用Linux吗?

A:emmm其实严谨点应该说还会不会长期使用桌面版作为主力系统,毕竟我的NAS,VPS,都完全没法离开Linux了。至于桌面端,就现在来说,我想我会的。

一些可能有用的目录信息

KDE kwin配置:~/.config/kwinrc
KDE用户配置:~/.config/
KDE主题:~/.local/share/plasma/desktoptheme/
Dolphin右键菜单:~/.local/share/kservices5/ServiceMenus/
KDE开始启动项:~/.config/autostart/
QQ数据:~/.config/QQ/
Waydroid数据:~/.local/share/waydroid/
微信数据:~/.local/share/微信/
Thunderbird配置:~/.thunderbird/
Google Chrome配置:~/.config/google-chrome/
Google Chrome缓存:~/.cache/google-chrome/
virt-manager配置:~/.config/virt-manager/

参考文献

1.Unity桌面很棒,但Ubuntu的一个严重问题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它

2.Deepin-wine

3.wechat_for_linux

4.wechat-universal-flatpak

5.关于ubuntu18.04升级内核到6.1.22版本总结

6.一分钟在Ubuntu 20.04安装QEMU-KVM + Virt-Manage

7.性能更好的虚拟机,virt-manager 的安装与使用

8.VirtualBox 安装与入门使用教程

9.KDE桌面美化指南 Part 2

10.ArchLinux KDE6主题配置及美化

11.[wayland] waydorid网络配置方法+waydroid的小问题

其实参考了很多很多,这里没能全列出来…还是表示感谢,没有这么多靠谱的教程,咱也写不完这篇记录是吧。

首发自俺的博客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