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储蓄管理系统
(E-banking management system)
面向对象方法软件工程实例项目规格说明书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标和意义
第2章 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2.3 运行可行性分析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用例建模
3.1.1 系统用例分析
3.1.2 系统用例说明
3.2 需求分析
3.2.1 业务需求分析
3.2.2 用户需求分析
3.2.3 功能需求分析
3.2.4 非功能需求分析
3.2.5 约束条件分析
3.2.6 业务规则分析
3.2.7 外部接口需求分析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实体类模型设计
4.2 动态模型设计
4.3 数据模型设计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客户转账模块实现
5.3 冻结账户模块实现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工具
6.2 单元测试
6.3 压力测试
-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账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银行打交道以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银行的用户持续增长。可是人们对银行的服务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能更方便更省时地办储蓄业务。人们急切的希望有一种通用银行卡以便随时随地在哪家银行都可以存款,取款;现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上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再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很明显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银行信息系统,以此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中,金融业作为经济核心部门,其改革和发展一定要从长远目标考虑,以科技为创新动力,大力开发跨世纪的新型服务品种,走内涵式金融创新发展道路,确保我国金融业在国际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环境中,以网络为依托的网上银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
1995年10月,美国三家银行联手推出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即第一网络银行,由此揭开网上银行的发展序幕,国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网上银行。预计到2005年,其网上银行交易量将占其银行业务的75%。在国内,我国第一笔网上业务,于1998年3月6口,在中国银行网上交易成功。中国建设银行专门成立了网上银行部,并于1999年6月30日成功开通网上银行。招商银行建立的网上银行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和网上支付五部分组成,结构更趋合理。中信实业银行于1999 年9月3日与IBM 公司软件部签约,建立全面电子商务系统,继而开发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现代化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提交渠道,使得客户可以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银行的服务。网上银行系统支持的银行业务包括:信息服务、账户查询、账号交易、扩展业务四大类型的银行服务。网上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提交渠道提供给客户,目前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教育程度、能够使用Internet网络的人群,而伴随着Internet 网络广泛、迅速的普及和使用,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网上银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处理用户的请求;网上银行的界面友好直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得到相应的服务,用户看到结果更加直观;网上银行提供的资讯详细而全面,用户可以得到比人工咨询更加准确的解答。提升银行形象,向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幅度降低营运成本;专注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获得高价值的客户;可跨行业从事电子商务。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模拟平台软件有三大类,一类是基于C/S结构的,受用户数量限制的,基于表格互传的网上贸易模拟,实质上相当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另一类是基于交易平台的大型网上贸易模拟,它基于某个行业的垄断,召集该行业所有企事业单位,加盟该交易平台,获得交易席位,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红马夹,代表各自的企业在该交易平台上进行网上贸易。这种模拟系统基于特殊的交易平台,难以适应将来自由竞争的大环境;第三类是基于B/S结构的模拟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不受访问量的限制,完全真实的模拟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具体模式的实现流程,从企业对消费者的网上营销到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这类系统都能给学生清晰的概念和实践的机会。
1.3 目标和意义
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工作效率低,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人们希望能更方便更省时就可以办理储蓄业务;随着拥有多种银行卡的人群不断增长,人们急切希望有一种通用的银行卡以便随时随地在哪家银行都可以存款提款;现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计算机储蓄系统。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银行办理业务的复杂,低效的现状,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安全系统,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更快的办理业务,银行人员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实现一个简单的网上银行系统,来给储蓄用户和银行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平台,储蓄用户通过开通注册网上银行可以查看余额、取款、转账、修改密码等操作;银行工作人员使用此系统可以查看用户信息、查看交易信息、给用户存款、冻结账户等操作。简单的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网络化。
可行性分析
为了本系统能够适应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开始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论证的工作。下面将就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能性和法律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软硬件配置是否满足开发的需求等。系统的硬件条件要求不高,现有计算机的硬件标准基本都能满足系统开发和运行。在软件层面上,系统拟在Windows 10系统下使用MyEclipse开发平台和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MySQL 5,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整个系统。Browser/Server结构可以完成用户在浏览器中的阅读;Java语言可以使程序员快速高效地编写应用程序;JSP技术将脚本语言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结合,调试相对简单,使得网上银行系统可通过Web程序动态管理。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的开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
网上银行储蓄管理系统
(E-banking management system)
面向对象方法软件工程实例项目规格说明书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标和意义
第2章 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2.3 运行可行性分析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用例建模
3.1.1 系统用例分析
3.1.2 系统用例说明
3.2 需求分析
3.2.1 业务需求分析
3.2.2 用户需求分析
3.2.3 功能需求分析
3.2.4 非功能需求分析
3.2.5 约束条件分析
3.2.6 业务规则分析
3.2.7 外部接口需求分析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实体类模型设计
4.2 动态模型设计
4.3 数据模型设计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环境
5.2 客户转账模块实现
5.3 冻结账户模块实现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工具
6.2 单元测试
6.3 压力测试
-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银行账目管理之中的应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银行打交道以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银行的用户持续增长。可是人们对银行的服务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能更方便更省时地办储蓄业务。人们急切的希望有一种通用银行卡以便随时随地在哪家银行都可以存款,取款;现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上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再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很明显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银行信息系统,以此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中,金融业作为经济核心部门,其改革和发展一定要从长远目标考虑,以科技为创新动力,大力开发跨世纪的新型服务品种,走内涵式金融创新发展道路,确保我国金融业在国际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环境中,以网络为依托的网上银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
1995年10月,美国三家银行联手推出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即第一网络银行,由此揭开网上银行的发展序幕,国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网上银行。预计到2005年,其网上银行交易量将占其银行业务的75%。在国内,我国第一笔网上业务,于1998年3月6口,在中国银行网上交易成功。中国建设银行专门成立了网上银行部,并于1999年6月30日成功开通网上银行。招商银行建立的网上银行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和网上支付五部分组成,结构更趋合理。中信实业银行于1999 年9月3日与IBM 公司软件部签约,建立全面电子商务系统,继而开发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现代化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提交渠道,使得客户可以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银行的服务。网上银行系统支持的银行业务包括:信息服务、账户查询、账号交易、扩展业务四大类型的银行服务。网上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提交渠道提供给客户,目前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教育程度、能够使用Internet网络的人群,而伴随着Internet 网络广泛、迅速的普及和使用,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
网上银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处理用户的请求;网上银行的界面友好直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得到相应的服务,用户看到结果更加直观;网上银行提供的资讯详细而全面,用户可以得到比人工咨询更加准确的解答。提升银行形象,向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幅度降低营运成本;专注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获得高价值的客户;可跨行业从事电子商务。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模拟平台软件有三大类,一类是基于C/S结构的,受用户数量限制的,基于表格互传的网上贸易模拟,实质上相当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另一类是基于交易平台的大型网上贸易模拟,它基于某个行业的垄断,召集该行业所有企事业单位,加盟该交易平台,获得交易席位,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红马夹,代表各自的企业在该交易平台上进行网上贸易。这种模拟系统基于特殊的交易平台,难以适应将来自由竞争的大环境;第三类是基于B/S结构的模拟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不受访问量的限制,完全真实的模拟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具体模式的实现流程,从企业对消费者的网上营销到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这类系统都能给学生清晰的概念和实践的机会。
1.3 目标和意义
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工作效率低,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人们希望能更方便更省时就可以办理储蓄业务;随着拥有多种银行卡的人群不断增长,人们急切希望有一种通用的银行卡以便随时随地在哪家银行都可以存款提款;现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购物、在家存款取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高效的、方便的、互联的计算机储蓄系统。
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银行办理业务的复杂,低效的现状,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安全系统,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更快的办理业务,银行人员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实现一个简单的网上银行系统,来给储蓄用户和银行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平台,储蓄用户通过开通注册网上银行可以查看余额、取款、转账、修改密码等操作;银行工作人员使用此系统可以查看用户信息、查看交易信息、给用户存款、冻结账户等操作。简单的实现了金融服务的网络化。
可行性分析
为了本系统能够适应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开始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论证的工作。下面将就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能性和法律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
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软硬件配置是否满足开发的需求等。系统的硬件条件要求不高,现有计算机的硬件标准基本都能满足系统开发和运行。在软件层面上,系统拟在Windows 10系统下使用MyEclipse开发平台和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MySQL 5,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整个系统。Browser/Server结构可以完成用户在浏览器中的阅读;Java语言可以使程序员快速高效地编写应用程序;JSP技术将脚本语言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结合,调试相对简单,使得网上银行系统可通过Web程序动态管理。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的开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