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毋幼枫)
浅谈新技术装备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的应用
摘 要:新技术装备逐渐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现场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拍照记录,方便火调人员快速高效记录火灾事故现场痕迹物证。
关键词:照相;火灾调查;场景应用
1 引言
《火灾现场照相规则》(XF/T1249-2015)对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照相器材、拍照程序、拍照内容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作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摄像技术装备的发展,新技术装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提升了火调人员的工作质效。
2 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现状
2.1 照相装备配备使用单一。《火灾现场照相规则》规定:火灾现场照相所用照相机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A/T 591、GA/T 592的要求,优选数字照相机,也可选胶片式照相机,应配备具有较大有效孔径并具有近摄功能的标准镜头和具有广角、中焦、望远功能的光学变焦镜头,同时配备闪光灯、闪光同步器、三脚架、滤光镜、比例尺、遮光罩等配件。实际工作中,火调人员现场照相通常使用单反相机或普通数码相机,或者使用手机进行照相,未配备或不会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滤光镜、翻拍架等辅助装备。
2.2 照相人员业务参差不齐。各级火调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火灾事故调查中照相人员对现场装备的选用、光源的使用、镜头的选择、角度的选取、程序的掌握、内容的涵盖等把控不准,照片构图、景深、清晰度质量不高,导致火灾现场证据固定不完整,火灾原因认定缺乏说服力。 2.3 新型装备器材有待普及。在2021年全国火灾调查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无人机、全景相机、便携式X光机、内窥镜(蛇眼相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得到实战运用,实现了由传统火调向现代火调模式的转换,推动形成更加科学、高效、规范、专业的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和标准。
2.4 照相设备格式不兼容。常见数码照片主要为JPG、PNG、PDF等格式,使用普通电脑可以直接读取,但部分全景相机、X光机、无人机等设备采集的照片,必须使用专用软件读取。在同一现场勘验卷内编辑照片,需要对此类照相进行格式转换,可能造成照片要素受损、清晰度等下降等问题。
3 新技术装备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的应用
3.1 火灾现场照相装备器材种类
随着照相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360°720°全景拍摄、AI智能拍摄、微距拍摄等新技术不断更新,无人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新装备广泛应用于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
3.2 新型照相装备在火灾调查现场的适用
3.2.1 无人机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获取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要求制作成图像。用于拍摄灭火救援过程照片、火灾现场全景照片、火灾现场方位照片、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外立面痕迹、大型火场重点部位照片以及人员无法进入现场的核生化火灾照片等。
3.2.2 手机是最便捷的拍摄工具,具有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特点,拍摄影像清晰、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有利于随机拍照。可以用于拍摄灭火救援过程、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标志物等照片,同时其自带的微距、变焦、闪光灯等功能,可满足光线不足、狭小空间等特殊环境下的拍摄需求。
3.2.3 全景照相机通过光轴在垂直航线方向上从一侧到另一侧扫描时作广角摄影,可达到360°拍摄,用于火灾现场建筑内部全景拍摄、原始状态扫描建模,也可以制作720°全景照片或VR视频。 3.2.4 运动相机具有方便携带、可穿戴等特点,可以多角度、任时间完成拍摄操作。用于调查过程中主要勘验人员佩戴,以“第一视角”全程拍摄或有针对性地拍摄重点部位及细目照片。
3.2.5 微距摄影指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更大影像比的图像,通过微距镜头、微距相机或拍照设备的微距功能进行拍摄,用于电气线路熔珠、指纹痕迹、微小物证等细目照片的拍摄。
3.2.6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可以经天然孔道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探测拍照。用于火灾现场管道、孔洞、结构内部等狭小空间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标志物等照片的拍摄。
3.2.7 红外热像仪通过对标的物的红外辐射探测,并加以信号处理、光电转换等手段,将标的物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用于火灾现场起火点确认、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拍摄、标志物比对等。
3.2.8 便携式X光机工作时机器两端分别为发射与接受X射线对拍摄物进行观测,经过信号处理后进行AV视频输出或USB图像输出。用于火灾现场塑料熔融物、插座插头橡胶内部线路连接、二极管内部焊接等透视照片的检测拍摄。
3.3 不同拍摄内容照相装备的选取
3.3.1 方位照相可以使用无人机、单反相机、手机或全景相机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2 概貌照相可以使用无人机、单反相机、手机或者全景相机进行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3 重点部位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红外热像仪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4 细目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5 实验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4 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火灾现场照相应尽可能多角度、多设备、全方位拍摄,确保准确、全面记录火灾现场实际情况。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室外现场拍照宜采用斜侧光或顺光,逆光拍照时应使用遮光罩。现场光线较暗时,应采用闪光灯、勘查灯等人造光源照明,不宜采用大幅度提高感光度的方法。
4.2 火灾现场照相时,照相机光圈设置应满足景深和成像质量要求。拍照痕迹物证时,宜选择前侧光照明;拍照彩色痕迹物证时,照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应与现场光源色温相一致。取景构图时,应注意火烧、炭化、烟熏、破坏、颜色变化程度轻重的画面对比。被摄主体与所处环境光差较大时,应以主体亮度为准测光,确保主体曝光正确;当主体较暗时,可对主体补光。
4.3 现场照相及痕迹物证照相宜采用标准镜头,并注意垂直拍照,防止影像变形。扑救火灾过程中的拍照,应在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以帮助分析火灾时的火势蔓延情况。
参考文献
[1]谢松明,浅谈火灾现场照相的技巧[M].火灾调查技术,2011.
[2]杨武洲 浅谈火灾调查现场照相及技巧[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8):477-477.
[3]GA/T 1249-2015,火灾现场照相规则[S]. 作者简介:吴鲁毅(1983-),男,汉族,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和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滨河路28号,733000,电话150****6919、199****6919,电子邮箱*****************。
2023年12月14日发(作者:毋幼枫)
浅谈新技术装备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的应用
摘 要:新技术装备逐渐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现场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拍照记录,方便火调人员快速高效记录火灾事故现场痕迹物证。
关键词:照相;火灾调查;场景应用
1 引言
《火灾现场照相规则》(XF/T1249-2015)对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照相器材、拍照程序、拍照内容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作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摄像技术装备的发展,新技术装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提升了火调人员的工作质效。
2 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现状
2.1 照相装备配备使用单一。《火灾现场照相规则》规定:火灾现场照相所用照相机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A/T 591、GA/T 592的要求,优选数字照相机,也可选胶片式照相机,应配备具有较大有效孔径并具有近摄功能的标准镜头和具有广角、中焦、望远功能的光学变焦镜头,同时配备闪光灯、闪光同步器、三脚架、滤光镜、比例尺、遮光罩等配件。实际工作中,火调人员现场照相通常使用单反相机或普通数码相机,或者使用手机进行照相,未配备或不会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滤光镜、翻拍架等辅助装备。
2.2 照相人员业务参差不齐。各级火调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火灾事故调查中照相人员对现场装备的选用、光源的使用、镜头的选择、角度的选取、程序的掌握、内容的涵盖等把控不准,照片构图、景深、清晰度质量不高,导致火灾现场证据固定不完整,火灾原因认定缺乏说服力。 2.3 新型装备器材有待普及。在2021年全国火灾调查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无人机、全景相机、便携式X光机、内窥镜(蛇眼相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得到实战运用,实现了由传统火调向现代火调模式的转换,推动形成更加科学、高效、规范、专业的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和标准。
2.4 照相设备格式不兼容。常见数码照片主要为JPG、PNG、PDF等格式,使用普通电脑可以直接读取,但部分全景相机、X光机、无人机等设备采集的照片,必须使用专用软件读取。在同一现场勘验卷内编辑照片,需要对此类照相进行格式转换,可能造成照片要素受损、清晰度等下降等问题。
3 新技术装备在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中的应用
3.1 火灾现场照相装备器材种类
随着照相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360°720°全景拍摄、AI智能拍摄、微距拍摄等新技术不断更新,无人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新装备广泛应用于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
3.2 新型照相装备在火灾调查现场的适用
3.2.1 无人机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获取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要求制作成图像。用于拍摄灭火救援过程照片、火灾现场全景照片、火灾现场方位照片、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外立面痕迹、大型火场重点部位照片以及人员无法进入现场的核生化火灾照片等。
3.2.2 手机是最便捷的拍摄工具,具有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特点,拍摄影像清晰、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有利于随机拍照。可以用于拍摄灭火救援过程、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标志物等照片,同时其自带的微距、变焦、闪光灯等功能,可满足光线不足、狭小空间等特殊环境下的拍摄需求。
3.2.3 全景照相机通过光轴在垂直航线方向上从一侧到另一侧扫描时作广角摄影,可达到360°拍摄,用于火灾现场建筑内部全景拍摄、原始状态扫描建模,也可以制作720°全景照片或VR视频。 3.2.4 运动相机具有方便携带、可穿戴等特点,可以多角度、任时间完成拍摄操作。用于调查过程中主要勘验人员佩戴,以“第一视角”全程拍摄或有针对性地拍摄重点部位及细目照片。
3.2.5 微距摄影指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更大影像比的图像,通过微距镜头、微距相机或拍照设备的微距功能进行拍摄,用于电气线路熔珠、指纹痕迹、微小物证等细目照片的拍摄。
3.2.6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可以经天然孔道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探测拍照。用于火灾现场管道、孔洞、结构内部等狭小空间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标志物等照片的拍摄。
3.2.7 红外热像仪通过对标的物的红外辐射探测,并加以信号处理、光电转换等手段,将标的物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用于火灾现场起火点确认、火灾痕迹物证特征面拍摄、标志物比对等。
3.2.8 便携式X光机工作时机器两端分别为发射与接受X射线对拍摄物进行观测,经过信号处理后进行AV视频输出或USB图像输出。用于火灾现场塑料熔融物、插座插头橡胶内部线路连接、二极管内部焊接等透视照片的检测拍摄。
3.3 不同拍摄内容照相装备的选取
3.3.1 方位照相可以使用无人机、单反相机、手机或全景相机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2 概貌照相可以使用无人机、单反相机、手机或者全景相机进行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3 重点部位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红外热像仪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4 细目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3.3.5 实验照相可以使用单反相机、手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微距相机、内窥镜、红外热像仪以及便携式X光机等装备拍摄,同时利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勘查灯、翻拍架、三脚架、手持云台等辅助装备拍摄。
4 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照相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火灾现场照相应尽可能多角度、多设备、全方位拍摄,确保准确、全面记录火灾现场实际情况。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室外现场拍照宜采用斜侧光或顺光,逆光拍照时应使用遮光罩。现场光线较暗时,应采用闪光灯、勘查灯等人造光源照明,不宜采用大幅度提高感光度的方法。
4.2 火灾现场照相时,照相机光圈设置应满足景深和成像质量要求。拍照痕迹物证时,宜选择前侧光照明;拍照彩色痕迹物证时,照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应与现场光源色温相一致。取景构图时,应注意火烧、炭化、烟熏、破坏、颜色变化程度轻重的画面对比。被摄主体与所处环境光差较大时,应以主体亮度为准测光,确保主体曝光正确;当主体较暗时,可对主体补光。
4.3 现场照相及痕迹物证照相宜采用标准镜头,并注意垂直拍照,防止影像变形。扑救火灾过程中的拍照,应在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以帮助分析火灾时的火势蔓延情况。
参考文献
[1]谢松明,浅谈火灾现场照相的技巧[M].火灾调查技术,2011.
[2]杨武洲 浅谈火灾调查现场照相及技巧[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8):477-477.
[3]GA/T 1249-2015,火灾现场照相规则[S]. 作者简介:吴鲁毅(1983-),男,汉族,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和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滨河路28号,733000,电话150****6919、199****6919,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