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课时作业5:单元检测卷(二)

IT圈 admin 53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菅成业)

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

解析 甲含有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乙组成元素是C、H、O、N,还含有铁元素,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作用,B正确;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

答案 D

2.(2020·辽宁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部分

-B.植物吸收的无机盐PO34是合成磷脂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

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器官的细胞中含水量可能不同

解析 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P,

B错误;某些无机盐离子组成细胞中的复杂化合物,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等,C正确;同一个体体内,幼嫩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多,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少,D正确。

答案 B

3.(2020·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六项

C.四项

B.五项

D.三项

解析 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①正确;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③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⑤错误;当碘缺乏时,就会造成甲状腺肿大,⑥错误。

答案 B

4.(2020·江苏高一期中)有些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进入最后阶段时,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

C.钙盐

B.钠盐

D.尿素

解析 人体血钙含量过低时,肌肉常发生抽搐。所以有些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进入最后阶段,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钙盐,C正确。

答案 C

5.(2020·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中)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

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A错误;维生素D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植物细胞中也有脂肪,C错误;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D正确。

答案 D

6.“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C.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环境中吸收元素

D.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

解析 生物体总是和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到底是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无机环境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从而使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有区别以及不同生物在元素含量上有区别。

答案 C

7.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可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B.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C.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解析 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而非结合水,以减弱细胞代谢,C错误。

答案 C

8.离子态的无机盐(如血液中的Na+、K+、Ca2+)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细胞能源物质之一

B.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C.维持细胞的形态

D.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解析 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

答案 A

9.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解析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由题干“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可知解冻后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功能也可能发生异常;由题干信息知,结冰时会增加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解冻会减少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结冰和解冻过程中未涉及肽键的变化;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答案 C

10.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氨基

C.氨基和羧基

B.羧基

D.连在C原子上的H

解析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二肽,由肽键将脱水后的两个氨基酸连接在

一起,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氧来自于羧基。

答案 C

1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D.核酸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解析 真核生物中,只有DNA可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 B

1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解析 脂肪(而不是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氧化分解产物(而不是水解产物)是CO2和H2O。

答案 D

13.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NH2),其中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

A.连在氨基和羧基之间

B.一定连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与氨基一端相连

解析 若一个氨基酸分子含两个氨基,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有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着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则另一个氨基只能是在R基上。

答案 C

14.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有C、H、O、N

B.图示化合物为DNA的一条链

C.图中的T、C、G可参与合成6种核苷酸

D.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解析 核苷酸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A错误;图中含有碱基T,为DNA的一条链,B正确;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苷酸,C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D错误。

答案 B

1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菌中,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解析 在细菌中,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错误;病毒一般都含核酸,D错误。

答案 C

16.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乳糖水解产物为两分子半乳糖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纤维素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因此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D错误。

答案 B

17.氨基酸结构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了( )

A.生物种类不同

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肽键数目不同

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解析 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所以决定氨基酸种类的是R基。

答案 C

18.如表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橘黄色

反应条件

胰岛素 双缩脲试剂

脂肪

A.紫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B.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

D.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解析 ①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②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答案 C

19.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乙离子

丙离子

A.①⑤

C.②④

20

55

10

30

45

15

50

60

20

40

45

25

20

55

25

B.②③

D.③⑤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培养液①和⑤的甲、乙离子的浓度相同,丙离子的浓度不同,因此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①⑤两种培养液。

答案 A

20.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B液1 mL→滴入A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1 mL→滴入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 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1 mL→滴入B液4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 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向2 mL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10分)如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含有的元素有 ,A是 ,A形成E的方式为 。

(2)图中的F是 ,B是 ,B有 种。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 ,在动物体内主要是 。

(4)图中H是 ,每克该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约为39 kJ。

(5)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主要功能可以判断,E是蛋白质、F是DNA、G是多糖、H是脂肪,因此A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是脱水缩合,B是脱氧核苷酸、C是葡萄糖、D是甘油、脂肪酸;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纤维素。

答案 (1)C、H、O、N等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DNA 脱氧核苷酸 4

(3)淀粉 糖原

(4)脂肪

(5)纤维素

22.(10分)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即图中字母 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 (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 个氨基酸形成,由 种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中有 个羧基。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 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 。

解析 甲图中的三种糖类都是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而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在功能上,淀粉和糖原属于能源物质,而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结构物质。乙图所示为核苷酸链,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核苷酸即图中的b所示的结构,相邻核苷酸间通过②相连。丙图所示为一条多肽链,图中③⑤⑦为肽键,共有三个肽键,所以该多肽由四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成,由于图中R基④与⑧一样,故该多肽由三种氨基酸形成,②⑨中各含有一个羧基。

答案 (1)淀粉 纤维素 (2)核苷酸 b ② (3)4 3 2 脱水缩合 肽键

23.(10分)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A

B

C

材料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苹果匀浆

豆浆

实验试剂及条件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斐林试剂、50~65 ℃水浴加热

观察内容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 ,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 (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 。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出现 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 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 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 ,是否需要水浴加热? (填“是”或“否”),呈现 色。

解析 (1)检测脂肪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检测还原糖实验中,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NaOH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需要现用现配。蔗糖不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时不会出现颜色变化,呈现出的是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3)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 (1)洗去浮色 脂肪 橘黄色

(2)砖红色 等量混合均匀 蓝

(3)双缩脲试剂 否 紫

24.(10分)抗体是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C)和可变区(V)两部分(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请回答:

(1)合成此抗体时,氨基酸之间发生 反应;若某种抗体的一条H链有450个氨基酸,一条L链有212个氨基酸,则该抗体中含有 个肽键。

(2)同一个体中抗体的结构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V区中的 不同。

(3)抗体中 区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根据图中该区的形状判断,此抗体能与抗原 (填“a”“b”或“c”)结合。

(4)蛋白质除具有免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至少写2点)

(5)在生产上常用Na2SO4从血清中盐析并分离出所需抗体,获得的抗体仍有活性,这说明在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 。

解析 (1)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抗体由2条H链和2条L链组成,因此含有的肽键数为(450+212)×2-4=1 320。(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组

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3)根据题中信息“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说明恒定区没有特异性,因此可变区有特异性,与抗原结合。根据图中抗原的图形及抗体V区的形状,a能与抗体的V区结合。(4)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调节、信息传递、结构物质等功能。(5)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盐析后的抗体有活性,说明抗体的结构没有变化。

答案 (1)脱水缩合 1320 (2)空间结构(或氨基酸种类或氨基酸排列顺序或氨基酸数量) (3)V a (4)催化、运输、细胞的结构物质、信息传递 (5)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被破坏)

25.(10分)(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2+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实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量约为82%,却川流不息。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事实五:水母的含水量占99%,鱼类的含水量占83%,蛙体内的含水量是78%,哺乳动物体的含水量占65%,这表明在各种动物体内,水的含量最 。动物的含水量按照从 到 ,从 到 这一顺序递减

的。

解析 (1)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说明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2)由于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代谢反应的介质并参与细胞内的反应,因此在生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3)事实三说明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4)水的存在形式可直接影响器官物理形态。心肌与血液都既含有结合水也含有自由水,心肌与血液的含水量差别不大,但是形态却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心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大,血液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小。(5)据题干可知,在各种动物体内,水的含量最高。动物的含水量按照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这一顺序递减的。

答案 (1)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

(3)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4)心肌中多是结合水,血液中多是自由水

(5)多 水生 陆生 低等 高等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菅成业)

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

解析 甲含有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乙组成元素是C、H、O、N,还含有铁元素,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作用,B正确;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

答案 D

2.(2020·辽宁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部分

-B.植物吸收的无机盐PO34是合成磷脂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

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器官的细胞中含水量可能不同

解析 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P,

B错误;某些无机盐离子组成细胞中的复杂化合物,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等,C正确;同一个体体内,幼嫩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多,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少,D正确。

答案 B

3.(2020·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六项

C.四项

B.五项

D.三项

解析 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①正确;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②错误;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③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⑤错误;当碘缺乏时,就会造成甲状腺肿大,⑥错误。

答案 B

4.(2020·江苏高一期中)有些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进入最后阶段时,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

C.钙盐

B.钠盐

D.尿素

解析 人体血钙含量过低时,肌肉常发生抽搐。所以有些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进入最后阶段,下肢肌肉常发生抽搐,这是因为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钙盐,C正确。

答案 C

5.(2020·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中)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

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A错误;维生素D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植物细胞中也有脂肪,C错误;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D正确。

答案 D

6.“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C.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环境中吸收元素

D.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

解析 生物体总是和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到底是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无机环境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从而使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有区别以及不同生物在元素含量上有区别。

答案 C

7.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可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B.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C.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解析 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而非结合水,以减弱细胞代谢,C错误。

答案 C

8.离子态的无机盐(如血液中的Na+、K+、Ca2+)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细胞能源物质之一

B.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C.维持细胞的形态

D.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解析 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

答案 A

9.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解析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由题干“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可知解冻后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功能也可能发生异常;由题干信息知,结冰时会增加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解冻会减少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结冰和解冻过程中未涉及肽键的变化;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答案 C

10.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氨基

C.氨基和羧基

B.羧基

D.连在C原子上的H

解析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上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二肽,由肽键将脱水后的两个氨基酸连接在

一起,同时氨基上的“—H”和羧基上的“—OH”结合生成水。所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氧来自于羧基。

答案 C

1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D.核酸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解析 真核生物中,只有DNA可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 B

1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解析 脂肪(而不是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氧化分解产物(而不是水解产物)是CO2和H2O。

答案 D

13.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NH2),其中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

A.连在氨基和羧基之间

B.一定连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与氨基一端相连

解析 若一个氨基酸分子含两个氨基,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有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着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则另一个氨基只能是在R基上。

答案 C

14.如图为某核苷酸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有C、H、O、N

B.图示化合物为DNA的一条链

C.图中的T、C、G可参与合成6种核苷酸

D.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解析 核苷酸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A错误;图中含有碱基T,为DNA的一条链,B正确;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苷酸,C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D错误。

答案 B

1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菌中,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解析 在细菌中,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错误;病毒一般都含核酸,D错误。

答案 C

16.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乳糖水解产物为两分子半乳糖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纤维素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因此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D错误。

答案 B

17.氨基酸结构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了( )

A.生物种类不同

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肽键数目不同

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解析 不同的氨基酸R基不同,所以决定氨基酸种类的是R基。

答案 C

18.如表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橘黄色

反应条件

胰岛素 双缩脲试剂

脂肪

A.紫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B.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

D.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解析 ①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②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答案 C

19.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乙离子

丙离子

A.①⑤

C.②④

20

55

10

30

45

15

50

60

20

40

45

25

20

55

25

B.②③

D.③⑤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培养液①和⑤的甲、乙离子的浓度相同,丙离子的浓度不同,因此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①⑤两种培养液。

答案 A

20.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B液1 mL→滴入A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1 mL→滴入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 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2 mL→加入A液1 mL→滴入B液4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 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向2 mL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10分)如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含有的元素有 ,A是 ,A形成E的方式为 。

(2)图中的F是 ,B是 ,B有 种。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 ,在动物体内主要是 。

(4)图中H是 ,每克该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约为39 kJ。

(5)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主要功能可以判断,E是蛋白质、F是DNA、G是多糖、H是脂肪,因此A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是脱水缩合,B是脱氧核苷酸、C是葡萄糖、D是甘油、脂肪酸;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纤维素。

答案 (1)C、H、O、N等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DNA 脱氧核苷酸 4

(3)淀粉 糖原

(4)脂肪

(5)纤维素

22.(10分)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即图中字母 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 (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 个氨基酸形成,由 种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中有 个羧基。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 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 。

解析 甲图中的三种糖类都是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而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在功能上,淀粉和糖原属于能源物质,而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结构物质。乙图所示为核苷酸链,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核苷酸即图中的b所示的结构,相邻核苷酸间通过②相连。丙图所示为一条多肽链,图中③⑤⑦为肽键,共有三个肽键,所以该多肽由四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成,由于图中R基④与⑧一样,故该多肽由三种氨基酸形成,②⑨中各含有一个羧基。

答案 (1)淀粉 纤维素 (2)核苷酸 b ② (3)4 3 2 脱水缩合 肽键

23.(10分)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A

B

C

材料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苹果匀浆

豆浆

实验试剂及条件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斐林试剂、50~65 ℃水浴加热

观察内容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 ,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 (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 。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出现 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 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 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 ,是否需要水浴加热? (填“是”或“否”),呈现 色。

解析 (1)检测脂肪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检测还原糖实验中,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NaOH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需要现用现配。蔗糖不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时不会出现颜色变化,呈现出的是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3)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 (1)洗去浮色 脂肪 橘黄色

(2)砖红色 等量混合均匀 蓝

(3)双缩脲试剂 否 紫

24.(10分)抗体是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C)和可变区(V)两部分(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请回答:

(1)合成此抗体时,氨基酸之间发生 反应;若某种抗体的一条H链有450个氨基酸,一条L链有212个氨基酸,则该抗体中含有 个肽键。

(2)同一个体中抗体的结构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V区中的 不同。

(3)抗体中 区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根据图中该区的形状判断,此抗体能与抗原 (填“a”“b”或“c”)结合。

(4)蛋白质除具有免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至少写2点)

(5)在生产上常用Na2SO4从血清中盐析并分离出所需抗体,获得的抗体仍有活性,这说明在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 。

解析 (1)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抗体由2条H链和2条L链组成,因此含有的肽键数为(450+212)×2-4=1 320。(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组

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3)根据题中信息“在同一个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说明恒定区没有特异性,因此可变区有特异性,与抗原结合。根据图中抗原的图形及抗体V区的形状,a能与抗体的V区结合。(4)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调节、信息传递、结构物质等功能。(5)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盐析后的抗体有活性,说明抗体的结构没有变化。

答案 (1)脱水缩合 1320 (2)空间结构(或氨基酸种类或氨基酸排列顺序或氨基酸数量) (3)V a (4)催化、运输、细胞的结构物质、信息传递 (5)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被破坏)

25.(10分)(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2+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实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量约为82%,却川流不息。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事实五:水母的含水量占99%,鱼类的含水量占83%,蛙体内的含水量是78%,哺乳动物体的含水量占65%,这表明在各种动物体内,水的含量最 。动物的含水量按照从 到 ,从 到 这一顺序递减

的。

解析 (1)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说明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2)由于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细胞代谢反应的介质并参与细胞内的反应,因此在生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3)事实三说明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4)水的存在形式可直接影响器官物理形态。心肌与血液都既含有结合水也含有自由水,心肌与血液的含水量差别不大,但是形态却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心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大,血液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小。(5)据题干可知,在各种动物体内,水的含量最高。动物的含水量按照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这一顺序递减的。

答案 (1)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

(3)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4)心肌中多是结合水,血液中多是自由水

(5)多 水生 陆生 低等 高等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