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大学生移动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

IT圈 admin 36浏览 0评论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法凯乐)

202111总第438期Education大学生移动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李佳颐张秀兰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以其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和随时随地可阅读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论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当代大学生用户的移动学习需求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的方案。最后,为移动学习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关键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2.45;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7720TheCharacteristicsandInfluencingFactorsofCollegeStudents'MobileLearningLIJiayiZHANGXiulan(CollegeofGovernmentManagement,Liang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thepopularityofmobiledevices(suchassmartphones),mobilelearningisincreasinglyfavoredbymoreandmoreuserswiththeconvenienecomeapsistakesthecollegestudentsastheresearchobject,investigatestheneedsandchar-acteristicsofthemobilelearningof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y,thespecificsolutionsareputforwardtopds:mobilelearning;influencefactor;collegestudents0引言“互联网+教育”带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给功能逐渐完善,使得移动学习来机遇,移动设备价格降低,的普及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设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使得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用突户的欢迎[1]。移动学习扩展和延伸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当代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凸显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2],大学生和学习社会带来变革,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的普及会使全面教育、终生教育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主体也将面向全社会。从目前来看,移动学习凭借其随时随地可学习的便利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成为移动学习的主体。论文以大学生为分析对象,以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特点、需求以及影响因素作为调研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发放,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实现个人与社会知得学习资源[3],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识构建的过程。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学界中有不同的解“移动学释。2003年AlexzanderDye博士对移动学习定义是习(Mobile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4]向交流”;叶成林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5];笔者认同马庆伟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即:“移动学习是在无线移动通讯设备任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兴起的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地点、[6]何时间进行学习的方法和方式。”1.2移动学习的特点1.2.1便携性功能越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越来越轻巧,越完善,相比于传统的PC客户端等等数字化设备更加便于携带,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7]。1.2.2灵活性使移动设备不断改进,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灵活简单,用门槛低,方便大学生群体利用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的定义和特点1.1移动学习定义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38·办公自动化杂志

Education总第438期1.2.3个性化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不同,普通的数字化学习难以满足每个大学生用户的需要,在移动学习中,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学习内容[8]。1.2.4虚拟性移动学习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虚拟学习,模拟上课场景,解决场景限制带来的学习困难[9]。1.2.5及时性移动学习内容更新及时,能获得最新资料,使学习者第一时间掌握新知识,与时俱进。2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研2.1调查方法与内容论文主要通过以网络下发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问卷由基本信息、移动学习特点、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三大部分组成。在初始问卷形成后,作者首先发放问卷30份进行预调查,回收问卷后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地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形成最终问卷。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移动学习常用设备,利用移动学习服务的技术方法,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移动学习的内容及内容载体,移动学习时的付费意愿,移动学习时的外部环境因素,移动学习的主观因素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一共收回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2.2调查结果从调查对象就读的学校来看,其中84.38%为普通高校,10%为211高校,5.62%为985高校;从调查对象的学历来看,其中92.5%为本科生,其余为硕士研究生;从调查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其中管理学占比38.75%,工学占比18.75%,理学占比7.5%,医学占比6.25%,经济学占比6.25%,其它专业占比22.5%,其中有过移动学习经验的占比75%,共有240人。从中可看出高校学生中的大部分都进行过移动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进行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移动设备在使用和操作上相比于传统学习方法更具优势,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比较重要的因素;大学生首选的移动学习设备是移动手机,其次是平板电脑,其它设备选择的较少;大学生更愿选择的移动学习技术方法是客户端软件,其次是WAP服务,而对于短信服务的需求很少;浏览器是大学生最常用的移动学习平台;最受欢迎的内容载体形式是文本、图片和视频;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的消费过高,其中55.83%的人不愿意为移动学习付费;网速和移动学习的环境因素也对移动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移动学习时自我监督能力差和学习效率低是目前移动学习用户比较困扰的问题;缺乏学习课程以及课程形式单调呆板也是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下针对调研结果对移动学习特征进行分析。2021113大学生移动学习特征3.1大学生移动学习动机的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移动学习设备相对于传统学习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移动学习设备的外观小巧,操作直观、智能又可无线联网,使移动学习可不受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从调查结果看出,移动学习最大的优势来自移动设备操作的灵活性,移动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数字化学习在操作上更加的简单、快速、直接、具体。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较重要的因素。3.2大学生移动学习常用设备的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以它的便携性、操作方便,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优势成为大学生最为常用的移动学习设备;平板电脑也是大学生中较常用的移动设备,但它在大学生拥有的数量上还是少于智能手机,因为它的体积相对较大,便携性不如智能手机,在使用体验上也受到一定影响;电子阅读器和普通手机也在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中被使用,但由于它们的功能已逐渐地被智能手机等设备所代替,所以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较少;MP3/MP4/MP5以及PSP游戏机已经成为时代产物,但由于利用它们学到的知识和学习形态都较为单一,所以大学生群体拥有这些设备的数量也较少,使得它们虽然也在使用但已不常作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工具。3.3大学生移动学习技术的使用特征调查表明客户端软件是移动设备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成为大学生最需要的利用移动学习的技术;WAP服务虽然也是数字学习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它在进行移动学习中不具特色,所以大学生的需求程度相对较少;短信服务和多媒体信息服务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用来进行移动学习的需要程度也很低。3.4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的利用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平台是操作起来直接、便捷的浏览器,其次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微信,专业的移动学习慕课平台的使用率也较多,对微博和QQ的需求程度较少。3.5大学生移动学习内容及内容载体的特征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与专业有关的信息和学校的教务信息,还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说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进行移动学习时选择范围广,各类信息都有涉猎。在移动学习的内容载体上,主要通过文本,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获取内容,以音频、动画和游戏等形式获取的移动学习内容较少。3.6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付费态度在调查对象中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愿意为移动学习付费,这些人中在移动学习时更愿意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外语学习上付费,小部分人愿意在文字阅读和就业信息上付费,在其它内容上付费的意愿较低,接近一半的人在移动学习的付费金额上愿意根据内容适当增加,也有接近一半的人可以接受付费金额在50元人民币以下,可看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的付费上比较理性。办公自动化杂志·39·

202111总第438期Education4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平台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论文从移动学习设备因素、面不完善等等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产价格不断下降,带给大品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种类增多,主观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4.1移动学习设备因素移动学习设备显示屏幕的大小给用户学习带来一定限制,移动设备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因此就要求移动设备所占空间要小,从而导致移动设备的显示屏要比传统的数字学习设备的显示屏要小很多,给用户学生带来一定的不便,移动设备的便携性限制了移动设备屏幕的尺寸;移动学习设备操作的方便与否也给用户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移动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给用户带来的是越来越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所以这种影响在不断降低;移动学习设备电池容量小也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电池容量小也是在移动设备设计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2移动学习平台因素首先,移动学习平台缺乏相关的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有一定影响,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相比于其它学习方式起步较晚,因此学习课程并不全面;其次学习课程是否单调呆板也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之一,目前的移动学习课程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学习课程上,缺乏一定新颖性,但随着现有平台使授课者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学生学习课程越来越生动,这一因素的影响在不断降低;是否需要付费是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平台的一个重要考量,目前有许多公益性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课程,同时在知识付费时代,也有很多盈利性的学习平台,在课程学习的消费上可能给用户学习带来一些阻碍。4.3外部环境因素在外部环境因素上,网速太慢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除去移动设备的性能问题,网速太慢是个客观因素,可看出目前的网络速度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网络建设还需加强;其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移动学习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自控力差。4.4主观因素基于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解决了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同时因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随意性,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也容易使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目标不确定,缺乏计划,降低了移动学习的质量;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不高、自我管理不强、缺乏时间观念,在进行移动学习时往往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获取学习内容,因此也导致学习效率低的问题。5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对策与建议5.1提高移动学习设备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数据显示移动学习设备的可随时随地上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势对大学生移动学习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随之导致的是移动学习时的屏幕限制、电池容量限制和操作界·40·办公自动化杂志学生的选择更多,移动设备产品之间应该形成良性竞争,在设备的性能、屏幕尺寸、电池容量和便携度上不断改进。移动学习设备的改进也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协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5.2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调查显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主要利用的技术方法是WAP服务和客户端软件,其中浏览器是主要的学习平台;其次是各类应用软件,专业的移动学习软件利用较少(例如慕课平台)[10]。市场上专业的移动学习平台比较小众,质量参差不齐、不够个性化、缺乏吸引力,因此要加强移动学习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浏览器平台。目前大部分浏览器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基于电脑浏览器上,对手机的适配程度不够,用户界面不够和谐,有些大型浏览器虽为移动设备构建专门的用户界面,但操作功能不如PC版本浏览器完善,很多功能只有通过手机打开电脑版浏览器才可使用;同时可构建线上和线下交互式学习体验平台,使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更方便的交流[11]。因此要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协调各方面因素,最大程度方便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5.3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完善资源共享机制调查显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范围广,不仅局限于专业课知识;需要的内容载体形式多样。课程太少以及课程单调呆板是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移动学习课程免费太少和费用太贵也是进行移动学习的限制因素,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付费上比较理性。因此,应该加快丰富学习资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扩大知识范围,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对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学习方式,并开发一些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资源,制订个性化资源库[12],从而增强大学生用户体验,扩大大学生用户范围。促进知识资源共享,建立有效共享机制,提供更多免费学习资源,对付费资源要合理定价,为移动学习者减少负担[13]。5.4培养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自我监督能力差、效率低。由于没有多方监督,相比其它学习方式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移动学习素养,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对移动学习进行时间和效率的规划并严格执行;提高自控能力,移动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学习计划;增强碎片化学习能力,使其与移动学习的特点相匹配,在进行碎片化的移动学习时要提高学习专注度,高效地利用移动学习;掌握对学习内容的甄别能力,能对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有自己的判断[14];培养移动学习习惯,推广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15];熟练使用移动学习设备,能够灵活操作,在移动学习利用和学习内容获取上能方便、快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网络沟通能力,方便移动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的沟通,将现实与虚拟联系起来,增强用户体验[16]。渊下转第9页冤

202111CollectionofTranslations总第438期人化物流应用仍然较少的以大企业、龙头企业为主,中小苏宁、顺丰为例分析无企业望尘莫及。因此,本文以京东、人化物流应用特点,结合当前无人化第三方物流创业企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无人化物流运用的优势、展的趋向,提出了可行的无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创业解决方案,力求为中国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参考文献楚峰.应急物流:“大考”[1]祁娟,疫情之下迎来[J].运输经理世界,2020(01):20.[8]罗文丽.复工复产,不要让物流人流汗又流泪![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06):5.[9]何玉华,俞立平.基于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的信息化与物流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04):107-111.[10]ZhongRY,etofThingsEnabledManufac-turing: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AgileSystemsandManagement,2018,11(2):126.作者简介(199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工商学院,在[2]谭清宽.自动驾驶背后的那些事[J].计算机与网络,2020,杜凌霄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46(11):38-39.刘莹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文献综述[J].[3]田雪,司维鹏,物流技术,2015,34(01):32-34.(2000-)湖北襄阳人,在读大刘自力,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一学生。研究方向:智慧物流。通讯作者*(2000-)山东济宁人,在,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4]王兰.无人物流将颠覆谁?[J].汽车观察,2019(03):宋乐晨智慧物流。读大三学生,研究方向:107-109.[5]吴明华.多式联运:引领物流资源整合与降本增效[J].航海,2017(02):9-10.潘家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6]陆雪文,物流科技,2020,43(09):88-89+105.[7]卜海涛.从物流视角探讨如何降低企业交易成本[J].经济研究参考,2013(23):85-87.渊上接第40页冤(1999-)武汉工商学院,在郑俊涛,男,汉族,浙江衢州人,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武汉工商学院,在静(2000-),女,汉族,湖北鄂州人,冷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1988-)武汉工商学院,讲李冰冰,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6结语移动学习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但同时移动学习式,突破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在移动学习的发展分析其影响因素,过程中通过不断关注用户移动学习特点,提高移动学习的质量。解决现有问题、发现潜在问题,越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会越来越普及、越成为大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因势利导,移动学习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参考文献张潮.移动平台大爆发时代下移动学习[1]李静,董明英,何去何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188.[2]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1):10-12.[3]马庆伟.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46-247.[4]李娜,王梦娜,李猛.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2017,46(11):6-9+5.[5]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1):10-12.陈静.中国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6]黄立志,———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7,21(01):59-64.[7]李敬.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研究现状分析[J].智库时代,2020(14):90-91.[8]韦恋娟.个性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学习者模型构建及推荐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14-15.樊贵军.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移动云[9]刘鑫,曾铭钰,,学习路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4):130-131.董金权.国内慕课(MOOC)—[10]唐红晶,研究现状分析——基于2011年~2016年CNKI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内外会议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6):60-63.[11]张春燕.基于微信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6):100-102.[12]于岩,朱鹏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手机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2):125-128+155.李婧雯.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用户信[13]郭宇,王晰巍,息共享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34-42.[14]赵雪云.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参与的服务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6):149-152.胡广伟.移动学习采纳转化为持续的动因及其[15]杨金龙,组态效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7):125-132.岳建平.移动学习中培养大学生深度学[16]张良,胡大鹏,习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104-105+110.作者简介(1996-)学生。研究方李佳颐,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向: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1963-)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张秀兰,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资源组织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杂志·9·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法凯乐)

202111总第438期Education大学生移动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李佳颐张秀兰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以其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和随时随地可阅读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论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当代大学生用户的移动学习需求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的方案。最后,为移动学习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关键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2.45;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7720TheCharacteristicsandInfluencingFactorsofCollegeStudents'MobileLearningLIJiayiZHANGXiulan(CollegeofGovernmentManagement,Liang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etworkcommunicationtechnologyandthepopularityofmobiledevices(suchassmartphones),mobilelearningisincreasinglyfavoredbymoreandmoreuserswiththeconvenienecomeapsistakesthecollegestudentsastheresearchobject,investigatestheneedsandchar-acteristicsofthemobilelearningof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y,thespecificsolutionsareputforwardtopds:mobilelearning;influencefactor;collegestudents0引言“互联网+教育”带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给功能逐渐完善,使得移动学习来机遇,移动设备价格降低,的普及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设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使得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用突户的欢迎[1]。移动学习扩展和延伸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当代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凸显学习者的学习能动性[2],大学生和学习社会带来变革,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的普及会使全面教育、终生教育成为可能,移动学习主体也将面向全社会。从目前来看,移动学习凭借其随时随地可学习的便利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成为移动学习的主体。论文以大学生为分析对象,以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特点、需求以及影响因素作为调研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发放,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实现个人与社会知得学习资源[3],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识构建的过程。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学界中有不同的解“移动学释。2003年AlexzanderDye博士对移动学习定义是习(Mobile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4]向交流”;叶成林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5];笔者认同马庆伟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即:“移动学习是在无线移动通讯设备任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兴起的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地点、[6]何时间进行学习的方法和方式。”1.2移动学习的特点1.2.1便携性功能越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越来越轻巧,越完善,相比于传统的PC客户端等等数字化设备更加便于携带,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7]。1.2.2灵活性使移动设备不断改进,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灵活简单,用门槛低,方便大学生群体利用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的定义和特点1.1移动学习定义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38·办公自动化杂志

Education总第438期1.2.3个性化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不同,普通的数字化学习难以满足每个大学生用户的需要,在移动学习中,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学习内容[8]。1.2.4虚拟性移动学习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虚拟学习,模拟上课场景,解决场景限制带来的学习困难[9]。1.2.5及时性移动学习内容更新及时,能获得最新资料,使学习者第一时间掌握新知识,与时俱进。2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研2.1调查方法与内容论文主要通过以网络下发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问卷由基本信息、移动学习特点、影响移动学习的因素三大部分组成。在初始问卷形成后,作者首先发放问卷30份进行预调查,回收问卷后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地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形成最终问卷。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移动学习常用设备,利用移动学习服务的技术方法,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移动学习的内容及内容载体,移动学习时的付费意愿,移动学习时的外部环境因素,移动学习的主观因素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一共收回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2.2调查结果从调查对象就读的学校来看,其中84.38%为普通高校,10%为211高校,5.62%为985高校;从调查对象的学历来看,其中92.5%为本科生,其余为硕士研究生;从调查对象的专业背景来看,其中管理学占比38.75%,工学占比18.75%,理学占比7.5%,医学占比6.25%,经济学占比6.25%,其它专业占比22.5%,其中有过移动学习经验的占比75%,共有240人。从中可看出高校学生中的大部分都进行过移动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进行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移动设备在使用和操作上相比于传统学习方法更具优势,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比较重要的因素;大学生首选的移动学习设备是移动手机,其次是平板电脑,其它设备选择的较少;大学生更愿选择的移动学习技术方法是客户端软件,其次是WAP服务,而对于短信服务的需求很少;浏览器是大学生最常用的移动学习平台;最受欢迎的内容载体形式是文本、图片和视频;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的消费过高,其中55.83%的人不愿意为移动学习付费;网速和移动学习的环境因素也对移动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移动学习时自我监督能力差和学习效率低是目前移动学习用户比较困扰的问题;缺乏学习课程以及课程形式单调呆板也是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下针对调研结果对移动学习特征进行分析。2021113大学生移动学习特征3.1大学生移动学习动机的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移动学习设备相对于传统学习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移动学习设备的外观小巧,操作直观、智能又可无线联网,使移动学习可不受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从调查结果看出,移动学习最大的优势来自移动设备操作的灵活性,移动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数字化学习在操作上更加的简单、快速、直接、具体。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高和服务的个性化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较重要的因素。3.2大学生移动学习常用设备的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以它的便携性、操作方便,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优势成为大学生最为常用的移动学习设备;平板电脑也是大学生中较常用的移动设备,但它在大学生拥有的数量上还是少于智能手机,因为它的体积相对较大,便携性不如智能手机,在使用体验上也受到一定影响;电子阅读器和普通手机也在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中被使用,但由于它们的功能已逐渐地被智能手机等设备所代替,所以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较少;MP3/MP4/MP5以及PSP游戏机已经成为时代产物,但由于利用它们学到的知识和学习形态都较为单一,所以大学生群体拥有这些设备的数量也较少,使得它们虽然也在使用但已不常作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工具。3.3大学生移动学习技术的使用特征调查表明客户端软件是移动设备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成为大学生最需要的利用移动学习的技术;WAP服务虽然也是数字学习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它在进行移动学习中不具特色,所以大学生的需求程度相对较少;短信服务和多媒体信息服务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用来进行移动学习的需要程度也很低。3.4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的利用特征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主要平台是操作起来直接、便捷的浏览器,其次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微信,专业的移动学习慕课平台的使用率也较多,对微博和QQ的需求程度较少。3.5大学生移动学习内容及内容载体的特征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与专业有关的信息和学校的教务信息,还包括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说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进行移动学习时选择范围广,各类信息都有涉猎。在移动学习的内容载体上,主要通过文本,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获取内容,以音频、动画和游戏等形式获取的移动学习内容较少。3.6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付费态度在调查对象中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愿意为移动学习付费,这些人中在移动学习时更愿意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外语学习上付费,小部分人愿意在文字阅读和就业信息上付费,在其它内容上付费的意愿较低,接近一半的人在移动学习的付费金额上愿意根据内容适当增加,也有接近一半的人可以接受付费金额在50元人民币以下,可看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的付费上比较理性。办公自动化杂志·39·

202111总第438期Education4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平台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论文从移动学习设备因素、面不完善等等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产价格不断下降,带给大品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种类增多,主观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4.1移动学习设备因素移动学习设备显示屏幕的大小给用户学习带来一定限制,移动设备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因此就要求移动设备所占空间要小,从而导致移动设备的显示屏要比传统的数字学习设备的显示屏要小很多,给用户学生带来一定的不便,移动设备的便携性限制了移动设备屏幕的尺寸;移动学习设备操作的方便与否也给用户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移动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给用户带来的是越来越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所以这种影响在不断降低;移动学习设备电池容量小也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电池容量小也是在移动设备设计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2移动学习平台因素首先,移动学习平台缺乏相关的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有一定影响,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相比于其它学习方式起步较晚,因此学习课程并不全面;其次学习课程是否单调呆板也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之一,目前的移动学习课程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学习课程上,缺乏一定新颖性,但随着现有平台使授课者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学生学习课程越来越生动,这一因素的影响在不断降低;是否需要付费是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平台的一个重要考量,目前有许多公益性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课程,同时在知识付费时代,也有很多盈利性的学习平台,在课程学习的消费上可能给用户学习带来一些阻碍。4.3外部环境因素在外部环境因素上,网速太慢是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除去移动设备的性能问题,网速太慢是个客观因素,可看出目前的网络速度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网络建设还需加强;其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移动学习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自控力差。4.4主观因素基于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解决了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同时因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随意性,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也容易使大学生在移动学习时目标不确定,缺乏计划,降低了移动学习的质量;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不高、自我管理不强、缺乏时间观念,在进行移动学习时往往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获取学习内容,因此也导致学习效率低的问题。5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质量对策与建议5.1提高移动学习设备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数据显示移动学习设备的可随时随地上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势对大学生移动学习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随之导致的是移动学习时的屏幕限制、电池容量限制和操作界·40·办公自动化杂志学生的选择更多,移动设备产品之间应该形成良性竞争,在设备的性能、屏幕尺寸、电池容量和便携度上不断改进。移动学习设备的改进也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协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5.2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调查显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主要利用的技术方法是WAP服务和客户端软件,其中浏览器是主要的学习平台;其次是各类应用软件,专业的移动学习软件利用较少(例如慕课平台)[10]。市场上专业的移动学习平台比较小众,质量参差不齐、不够个性化、缺乏吸引力,因此要加强移动学习平台建设,重点建设浏览器平台。目前大部分浏览器在手机上的应用还是基于电脑浏览器上,对手机的适配程度不够,用户界面不够和谐,有些大型浏览器虽为移动设备构建专门的用户界面,但操作功能不如PC版本浏览器完善,很多功能只有通过手机打开电脑版浏览器才可使用;同时可构建线上和线下交互式学习体验平台,使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更方便的交流[11]。因此要构建实用的移动学习平台,协调各方面因素,最大程度方便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5.3丰富移动学习资源,完善资源共享机制调查显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范围广,不仅局限于专业课知识;需要的内容载体形式多样。课程太少以及课程单调呆板是影响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移动学习课程免费太少和费用太贵也是进行移动学习的限制因素,数据显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付费上比较理性。因此,应该加快丰富学习资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扩大知识范围,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对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学习方式,并开发一些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资源,制订个性化资源库[12],从而增强大学生用户体验,扩大大学生用户范围。促进知识资源共享,建立有效共享机制,提供更多免费学习资源,对付费资源要合理定价,为移动学习者减少负担[13]。5.4培养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素养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自我监督能力差、效率低。由于没有多方监督,相比其它学习方式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移动学习素养,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对移动学习进行时间和效率的规划并严格执行;提高自控能力,移动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学习计划;增强碎片化学习能力,使其与移动学习的特点相匹配,在进行碎片化的移动学习时要提高学习专注度,高效地利用移动学习;掌握对学习内容的甄别能力,能对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有自己的判断[14];培养移动学习习惯,推广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15];熟练使用移动学习设备,能够灵活操作,在移动学习利用和学习内容获取上能方便、快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网络沟通能力,方便移动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的沟通,将现实与虚拟联系起来,增强用户体验[16]。渊下转第9页冤

202111CollectionofTranslations总第438期人化物流应用仍然较少的以大企业、龙头企业为主,中小苏宁、顺丰为例分析无企业望尘莫及。因此,本文以京东、人化物流应用特点,结合当前无人化第三方物流创业企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无人化物流运用的优势、展的趋向,提出了可行的无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创业解决方案,力求为中国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参考文献楚峰.应急物流:“大考”[1]祁娟,疫情之下迎来[J].运输经理世界,2020(01):20.[8]罗文丽.复工复产,不要让物流人流汗又流泪![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06):5.[9]何玉华,俞立平.基于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的信息化与物流关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04):107-111.[10]ZhongRY,etofThingsEnabledManufac-turing: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AgileSystemsandManagement,2018,11(2):126.作者简介(199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工商学院,在[2]谭清宽.自动驾驶背后的那些事[J].计算机与网络,2020,杜凌霄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46(11):38-39.刘莹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文献综述[J].[3]田雪,司维鹏,物流技术,2015,34(01):32-34.(2000-)湖北襄阳人,在读大刘自力,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一学生。研究方向:智慧物流。通讯作者*(2000-)山东济宁人,在,男,汉族,武汉工商学院,[4]王兰.无人物流将颠覆谁?[J].汽车观察,2019(03):宋乐晨智慧物流。读大三学生,研究方向:107-109.[5]吴明华.多式联运:引领物流资源整合与降本增效[J].航海,2017(02):9-10.潘家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6]陆雪文,物流科技,2020,43(09):88-89+105.[7]卜海涛.从物流视角探讨如何降低企业交易成本[J].经济研究参考,2013(23):85-87.渊上接第40页冤(1999-)武汉工商学院,在郑俊涛,男,汉族,浙江衢州人,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武汉工商学院,在静(2000-),女,汉族,湖北鄂州人,冷智慧物流。读大四学生。研究方向:(1988-)武汉工商学院,讲李冰冰,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6结语移动学习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但同时移动学习式,突破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在移动学习的发展分析其影响因素,过程中通过不断关注用户移动学习特点,提高移动学习的质量。解决现有问题、发现潜在问题,越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会越来越普及、越成为大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因势利导,移动学习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参考文献张潮.移动平台大爆发时代下移动学习[1]李静,董明英,何去何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188.[2]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1):10-12.[3]马庆伟.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246-247.[4]李娜,王梦娜,李猛.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2017,46(11):6-9+5.[5]庞雨滨.大学生移动学习能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1):10-12.陈静.中国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6]黄立志,———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7,21(01):59-64.[7]李敬.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研究现状分析[J].智库时代,2020(14):90-91.[8]韦恋娟.个性化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学习者模型构建及推荐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14-15.樊贵军.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移动云[9]刘鑫,曾铭钰,,学习路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4):130-131.董金权.国内慕课(MOOC)—[10]唐红晶,研究现状分析——基于2011年~2016年CNKI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内外会议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6):60-63.[11]张春燕.基于微信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平台构建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6):100-102.[12]于岩,朱鹏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手机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2):125-128+155.李婧雯.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用户信[13]郭宇,王晰巍,息共享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34-42.[14]赵雪云.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参与的服务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6):149-152.胡广伟.移动学习采纳转化为持续的动因及其[15]杨金龙,组态效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7):125-132.岳建平.移动学习中培养大学生深度学[16]张良,胡大鹏,习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104-105+110.作者简介(1996-)学生。研究方李佳颐,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向: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1963-)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张秀兰,女,辽宁人,硕士研究生,资源组织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杂志·9·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