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关于广告的辩论资料

IT圈 admin 32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明水荷)

多数广告言过其实; 部分过于浮夸,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了;假广告害人不浅,迷惑消费者视线,试问广告优在何处? 个人认为 广告会夸大事实 于是误导消费者

让消费者买了不适合饿商品

首先,第一项前因就是广告虽然提供了咨询,但是它只提供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的片面咨询。就好比有个媒婆,要帮我介绍男朋友,她说他英俊、潇洒,却没有说他身高只有一米二八,她说他充满才华,却没说他今年六十八,适合当我爸,请问这样的咨询,对我而言是有利还是有害

国康耐尔大学经济教授法兰克就指出信用卡公司,运用各种广告的手法,来刺激消费,鼓励贷款,使美国民众的消费早已超过了自身所能的负荷。在2000年时,美国的信用卡公司,运用了各种的广告手法来刺激消费,使他们的民众贷款。每户人家贷款的债务,竟高达了三万元的人民币。第二,广告制作的第二种后果,则是广告不但鼓励大众消费,花钱买东西,甚至连广告的制作费用,也要我们来掏腰包。

据统计在唱片以及化妆品当中,广告的成本就高达了七成,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戴上了面具来骗我们,还要我们付那面具的钱,这对消费者而言又怎么会是有利的呢?因此我方认为广告是不利于大众消费的,谢谢大家

工商局做过一个调查超市货架上五花八门的牙膏产品,调查结果发现 不管你是宣称全效24小时防蛀牙、还是说自己目标是没有蛀牙,还是告诉我们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其实最终起主要效用的原料都是一样的呀,换了个门面做了个包装,4元~20多元。

换汤不换药,却让消费者多出了5倍的价钱,而当消费者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购买如此非必需品的意愿是不是被打击了呢?这难道能叫做有利于消费吗?

前段时间,一位影视名人在为某制药厂做的小儿口服液时就有这样的一句广告词:我家小孩就一直在喝某口服液。但有人问起他,他家小孩多大,是否真的一直在喝这种口服液时,他承认,没有此事。他家小孩从未喝过这样的口服液。

我以为,广告会误导消费!尤其虚假广告,言过其实,却吹得天花乱坠,严重干扰消费者的判断能力。其实,我们只要看看目前那些由广告引发的法律纠纷还少吗?尤其广告是针对人们的消费心理,比如女性爱美,所以广告上美容化妆品还少吗,害女性朋友没少花冤枉钱,却很少见效的。这样的广告哪是有利消费,简直是坑人

有一句俗一点的话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大概你不会没听说过吧,的确,虚假广告可能是在少数,但这个少数却使人们失去了对广告的信赖度!广告的效应也适得其反,没有刺激消费,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排斥。

那句话不是哑巴都会说:“吃了它,腰不酸了;退不疼了;走路也带劲了!但是,真的不酸,不疼吗??我看不是的!”

郭德纲 藏秘排油

著名晚会——央视“3·15”晚会爆出某减肥茶广告涉嫌虚假广告,为该产品代言的著名草根相声演员郭德纲一时陷入了舆论的旋涡之中,明星代言产品广告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

新兴医院如今是尽人皆知。出名的原因是其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在广告片中,著名演员唐国强力推自称能够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新兴医院。然而,新兴医院却因为涉嫌虚假广告而被海淀区工商局立案调查,唐国强的公信力自然也是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

刘嘉玲在观众中口碑一向不错,但是因为代言了SK-Ⅱ化妆品,她的名声也是一落千丈。该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违禁物质,刘嘉玲的公众形象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但如此,刘嘉玲还被消费者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

如今我们不说“电视剧插播广告”,而是说“广告插播电视剧”

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那句“头发没营养,就像这棵树”,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我的头发好,全靠养”,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霸王防脱,中药世家”,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中药防脱,头发不再脱”的时候,我们看见成龙大哥挽着霸王防脱洗发露的创始人——一个没有几根头发的光头走了出来„„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

可怜的罗大耳朵,怎么一到中国来就被广告创意弄成了一个傻子了呢?一脸的傻笑,露出他那个中间空隙一厘米的一对大板牙,怎么看怎么像只巨型兔子,最后来了一句:“....请用金嗓子喉片”我看了这个广告就一直纳闷,这罗大耳朵和这个金嗓子喉片的功效有什么关联嘛?或者罗大耳朵是用嗓子把皮球喊进球门的?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担连带责任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获悉,中消协等单位于6月21日-8月18日举办的“广告公信度”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成为虚假违法广告重灾区,逾2/3的网民对商业广告不信任,近八成网民认为名人代言虚假违法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

近几年来,广告市场发展迅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2005年期间,全国广告营业额年平均增长14.8%,位居世界第五。

然而,当前夸大宣传的虚假违法广告虽屡经整治仍随处可见,广大消费者因受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消费的现象不再少数,有的甚至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极大损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在半年时间内,全国消协系统受理涉及广告虚假宣传的投诉5483件。中消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3的网民对商业广告不信任。近1/4的网民认为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广告最不可信。在调查中,当问及网民“对目前商业广告宣传的总体评价”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很不信任”和“较不信任”的比例分别为46.4%、21.2%

脑白金连续四年销量第一

因为广告对于厂商而言,是绝对有利的,然而对厂商有利,并不代表对消费者也有利,就好比对原告有利的说词,不代表对被告也有利一样。所以我方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来提醒大家,面对厂商砸大钱制作出来的广告,要提高警觉。

正当壮年的明星高秀敏,傅彪突然去世,所代言的仍在播放的补血颗粒,不粘锅广告就引起了很

多消费者的质疑,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企业不得其利,反而受害。

反问对方就算是周杰伦代言三鹿奶粉,难道消费者在去年奶粉事件后还敢买三鹿么?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广告代言人只能引起消费者尝试的欲望,而尝试不等于消费,更不等于有效的促进了消费,有效促进消费的是产品的品质。

没有否认广告的作用啊,但是我们抽丝剥茧的看到广告的作用只是“广而告之”,最多可以带来大家去尝试,但是真正促成购买的是尝试后产品质量和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啊。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广告如电视购物一类的能直接促成交易,但是没听说电视购物往往是骗人的么?就算不是骗人的吧,效果又有多少呢?

题目不是能不能促进,而是能不能“有效”促进哦,这位同学可看清楚了。

回到周杰伦的例子来吧,设身处地一下,比如看到周杰伦代言一种食品,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是周杰伦代言的就去买一大堆回来吃?显然不会啊,我们最多会想:哦,周杰伦喜欢吃,这个东西可能不错,明天去商场的时候注意一下吧。

于是第二天我们去商场看到这个东西的试饮/试吃台,然后过去喝了/吃了一点,如果味道不好,质量不好,我们自然就不消费了,如果味道好质量好,我们才消费,不是么?

调查结果却表明,总体上看,目前广告公信力状况不乐观:56.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于各类广告信息并不相信,其中11.4%者表示“一点都不相信”。

有的生产商和广告商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国人的鉴别能力,非请洋人代言不可.就连女人用品也要请一帮洋男女说:”我们都用xxx!”让人哭笑皆非.好像只有洋人说话才算数,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哪里去了?! 有的 生产商和广告商喜欢胡编乱造,故弄弦虚,哗众取宠,用了谐音字,如盖中盖(钙)/补雪(血)/补欣(锌),结果是混淆视听,容易引导青少年写错别字. 在广告中提醒购买者会中大奖,”xxx中有黄金”/xx产品拿出多少百万元大酬宾等等.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的产品好,为什么还要去利诱消费者呢?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有的生产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不惜花重金作广告,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据某业内人士透露,广告费往往比产品价值高出七/八倍,为什么不让利给消费者呢?记不清是哪个伟人说过这麽一句话:''在市场上叫卖最凶的人,总是想把自己劣质产品推销出去.''为什么不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呢?要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辩论的一开始我想声明,广告是伴随着消费出现的一个重要产物,但这并不表示广告有利于大众消费。

第一,随着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也变得铺天盖地,但是所有的广告都是真实的吗?未必。作为产品生产方,广告必然是报喜不报忧,过分放大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来源等情况,无中生有的与事实情况不符的宣传,还有更过分的纯粹为了骗钱的虚假广告。比如前段时间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央视“3•15”晚会爆出某减肥茶广告涉嫌虚假广告,广告当然不会告诉你我们的奶粉加了三聚氰胺,这样的广告是否能有利于大众消费呢?

其二,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经营者拍摄、播放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必然是由消费者来承担,买这件产品就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而没有做广告的商品可能由于价格较为低廉而能吸引消费者。比方说一瓶欧莱雅的护发素要卖50块,一瓶蜂花的护发素要5块,同样是护发素这个产品,在没有用过之前,凭什么要我花10倍的价钱去为你的广告买单。据统计,在

唱片和化妆品行业中,广告费用占了七成。湖南卫视的金鹰剧场中,一个5秒的广告每次要19300元,10秒要32200元,15秒要搞大46000元。说到底,这样比的不是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而是比谁的广告做得好,利于大众消费又从何说起呢。

其三,广告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请对方辩友试想一下,当你在看某部热爱的电视剧的时候,突然出现许多广告,这时你对该广告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不用说肯定是讨厌。所以广告做得多也未必能让人产生好感,更别说有利于大众消费了。

2024年1月9日发(作者:明水荷)

多数广告言过其实; 部分过于浮夸,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了;假广告害人不浅,迷惑消费者视线,试问广告优在何处? 个人认为 广告会夸大事实 于是误导消费者

让消费者买了不适合饿商品

首先,第一项前因就是广告虽然提供了咨询,但是它只提供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的片面咨询。就好比有个媒婆,要帮我介绍男朋友,她说他英俊、潇洒,却没有说他身高只有一米二八,她说他充满才华,却没说他今年六十八,适合当我爸,请问这样的咨询,对我而言是有利还是有害

国康耐尔大学经济教授法兰克就指出信用卡公司,运用各种广告的手法,来刺激消费,鼓励贷款,使美国民众的消费早已超过了自身所能的负荷。在2000年时,美国的信用卡公司,运用了各种的广告手法来刺激消费,使他们的民众贷款。每户人家贷款的债务,竟高达了三万元的人民币。第二,广告制作的第二种后果,则是广告不但鼓励大众消费,花钱买东西,甚至连广告的制作费用,也要我们来掏腰包。

据统计在唱片以及化妆品当中,广告的成本就高达了七成,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戴上了面具来骗我们,还要我们付那面具的钱,这对消费者而言又怎么会是有利的呢?因此我方认为广告是不利于大众消费的,谢谢大家

工商局做过一个调查超市货架上五花八门的牙膏产品,调查结果发现 不管你是宣称全效24小时防蛀牙、还是说自己目标是没有蛀牙,还是告诉我们冷热酸甜想吃就吃。其实最终起主要效用的原料都是一样的呀,换了个门面做了个包装,4元~20多元。

换汤不换药,却让消费者多出了5倍的价钱,而当消费者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购买如此非必需品的意愿是不是被打击了呢?这难道能叫做有利于消费吗?

前段时间,一位影视名人在为某制药厂做的小儿口服液时就有这样的一句广告词:我家小孩就一直在喝某口服液。但有人问起他,他家小孩多大,是否真的一直在喝这种口服液时,他承认,没有此事。他家小孩从未喝过这样的口服液。

我以为,广告会误导消费!尤其虚假广告,言过其实,却吹得天花乱坠,严重干扰消费者的判断能力。其实,我们只要看看目前那些由广告引发的法律纠纷还少吗?尤其广告是针对人们的消费心理,比如女性爱美,所以广告上美容化妆品还少吗,害女性朋友没少花冤枉钱,却很少见效的。这样的广告哪是有利消费,简直是坑人

有一句俗一点的话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大概你不会没听说过吧,的确,虚假广告可能是在少数,但这个少数却使人们失去了对广告的信赖度!广告的效应也适得其反,没有刺激消费,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排斥。

那句话不是哑巴都会说:“吃了它,腰不酸了;退不疼了;走路也带劲了!但是,真的不酸,不疼吗??我看不是的!”

郭德纲 藏秘排油

著名晚会——央视“3·15”晚会爆出某减肥茶广告涉嫌虚假广告,为该产品代言的著名草根相声演员郭德纲一时陷入了舆论的旋涡之中,明星代言产品广告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

新兴医院如今是尽人皆知。出名的原因是其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在广告片中,著名演员唐国强力推自称能够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新兴医院。然而,新兴医院却因为涉嫌虚假广告而被海淀区工商局立案调查,唐国强的公信力自然也是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

刘嘉玲在观众中口碑一向不错,但是因为代言了SK-Ⅱ化妆品,她的名声也是一落千丈。该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违禁物质,刘嘉玲的公众形象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但如此,刘嘉玲还被消费者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

如今我们不说“电视剧插播广告”,而是说“广告插播电视剧”

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那句“头发没营养,就像这棵树”,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我的头发好,全靠养”,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霸王防脱,中药世家”,当憨厚老实的成龙大哥说完“中药防脱,头发不再脱”的时候,我们看见成龙大哥挽着霸王防脱洗发露的创始人——一个没有几根头发的光头走了出来„„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

可怜的罗大耳朵,怎么一到中国来就被广告创意弄成了一个傻子了呢?一脸的傻笑,露出他那个中间空隙一厘米的一对大板牙,怎么看怎么像只巨型兔子,最后来了一句:“....请用金嗓子喉片”我看了这个广告就一直纳闷,这罗大耳朵和这个金嗓子喉片的功效有什么关联嘛?或者罗大耳朵是用嗓子把皮球喊进球门的?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担连带责任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获悉,中消协等单位于6月21日-8月18日举办的“广告公信度”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成为虚假违法广告重灾区,逾2/3的网民对商业广告不信任,近八成网民认为名人代言虚假违法广告应承担连带责任。

近几年来,广告市场发展迅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2005年期间,全国广告营业额年平均增长14.8%,位居世界第五。

然而,当前夸大宣传的虚假违法广告虽屡经整治仍随处可见,广大消费者因受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消费的现象不再少数,有的甚至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极大损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在半年时间内,全国消协系统受理涉及广告虚假宣传的投诉5483件。中消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3的网民对商业广告不信任。近1/4的网民认为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广告最不可信。在调查中,当问及网民“对目前商业广告宣传的总体评价”时,调查结果显示:回答“很不信任”和“较不信任”的比例分别为46.4%、21.2%

脑白金连续四年销量第一

因为广告对于厂商而言,是绝对有利的,然而对厂商有利,并不代表对消费者也有利,就好比对原告有利的说词,不代表对被告也有利一样。所以我方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来提醒大家,面对厂商砸大钱制作出来的广告,要提高警觉。

正当壮年的明星高秀敏,傅彪突然去世,所代言的仍在播放的补血颗粒,不粘锅广告就引起了很

多消费者的质疑,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企业不得其利,反而受害。

反问对方就算是周杰伦代言三鹿奶粉,难道消费者在去年奶粉事件后还敢买三鹿么?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广告代言人只能引起消费者尝试的欲望,而尝试不等于消费,更不等于有效的促进了消费,有效促进消费的是产品的品质。

没有否认广告的作用啊,但是我们抽丝剥茧的看到广告的作用只是“广而告之”,最多可以带来大家去尝试,但是真正促成购买的是尝试后产品质量和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啊。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广告如电视购物一类的能直接促成交易,但是没听说电视购物往往是骗人的么?就算不是骗人的吧,效果又有多少呢?

题目不是能不能促进,而是能不能“有效”促进哦,这位同学可看清楚了。

回到周杰伦的例子来吧,设身处地一下,比如看到周杰伦代言一种食品,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是周杰伦代言的就去买一大堆回来吃?显然不会啊,我们最多会想:哦,周杰伦喜欢吃,这个东西可能不错,明天去商场的时候注意一下吧。

于是第二天我们去商场看到这个东西的试饮/试吃台,然后过去喝了/吃了一点,如果味道不好,质量不好,我们自然就不消费了,如果味道好质量好,我们才消费,不是么?

调查结果却表明,总体上看,目前广告公信力状况不乐观:56.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于各类广告信息并不相信,其中11.4%者表示“一点都不相信”。

有的生产商和广告商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国人的鉴别能力,非请洋人代言不可.就连女人用品也要请一帮洋男女说:”我们都用xxx!”让人哭笑皆非.好像只有洋人说话才算数,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哪里去了?! 有的 生产商和广告商喜欢胡编乱造,故弄弦虚,哗众取宠,用了谐音字,如盖中盖(钙)/补雪(血)/补欣(锌),结果是混淆视听,容易引导青少年写错别字. 在广告中提醒购买者会中大奖,”xxx中有黄金”/xx产品拿出多少百万元大酬宾等等.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的产品好,为什么还要去利诱消费者呢?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有的生产商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不惜花重金作广告,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据某业内人士透露,广告费往往比产品价值高出七/八倍,为什么不让利给消费者呢?记不清是哪个伟人说过这麽一句话:''在市场上叫卖最凶的人,总是想把自己劣质产品推销出去.''为什么不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呢?要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辩论的一开始我想声明,广告是伴随着消费出现的一个重要产物,但这并不表示广告有利于大众消费。

第一,随着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也变得铺天盖地,但是所有的广告都是真实的吗?未必。作为产品生产方,广告必然是报喜不报忧,过分放大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来源等情况,无中生有的与事实情况不符的宣传,还有更过分的纯粹为了骗钱的虚假广告。比如前段时间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央视“3•15”晚会爆出某减肥茶广告涉嫌虚假广告,广告当然不会告诉你我们的奶粉加了三聚氰胺,这样的广告是否能有利于大众消费呢?

其二,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经营者拍摄、播放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必然是由消费者来承担,买这件产品就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而没有做广告的商品可能由于价格较为低廉而能吸引消费者。比方说一瓶欧莱雅的护发素要卖50块,一瓶蜂花的护发素要5块,同样是护发素这个产品,在没有用过之前,凭什么要我花10倍的价钱去为你的广告买单。据统计,在

唱片和化妆品行业中,广告费用占了七成。湖南卫视的金鹰剧场中,一个5秒的广告每次要19300元,10秒要32200元,15秒要搞大46000元。说到底,这样比的不是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而是比谁的广告做得好,利于大众消费又从何说起呢。

其三,广告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请对方辩友试想一下,当你在看某部热爱的电视剧的时候,突然出现许多广告,这时你对该广告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不用说肯定是讨厌。所以广告做得多也未必能让人产生好感,更别说有利于大众消费了。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