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节谷槐)
第4卷第3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年9月Vol.4 No.3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2004Ξ企业文化的力量:一种实证视野———TCL集团的企业文化理论构建与实践朱益群(TCL集团战略发展部,广东惠州516000)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信念力量与核心“软件”。广东TCL集团以其具有TCL特色的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策略,构建了一个系统完备的“合金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TCL集团的非常规发展,也验证了企业文化的超凡力量,为当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关键词:TCL集团; 企业文化; 力量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94(2004)03-0058-03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信念力量,是培育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实践及其文化反思,是聚合企业多元化因素、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资源,是构成企业差异性竞争战略的重要特征,是企业全面推进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思想内涵。如果把治理结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等看作企业体制中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软件”。成立于1981年的TCL集团是广东省的一家地方国有控股企业,该企业20年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基本没有资本金投入的情况下,经过20年的发展,TCL已经由一家团明确提出了“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确保了企业一直保持着年均50%的速度发展。到了90年代后期,企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集团开始明确思考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并把企业理念渗入管理运作和激励机制中,以理念来检讨企业的经营和制度,开始利用文化标准作为重大决策的最终判断标准。这一时期TCL集团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系统表述为“企业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2001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多媒体、通讯、TCL集团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诠释,以“再燃家电、信息、电工等几大产业群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变革创新激情,承担实业强国使命”为主题,开展了企业文进入90年代以来,连续10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TCL的王牌彩电、电话机、手机、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前三名之列。2001年,TCL集团销售收入211亿元,利润7.15亿元,品牌价值145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TCL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因素是TCL集团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合金文化,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化创新活动,并赋予了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新的内涵。(一)企业目标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为了能真正承担起实业强国的使命,集团在原来提出的“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宏伟目标,即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品牌)、世界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世界级的管理与科技人才的企业,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二)企业使命创新科技,共享生活。集团不但以创新科技产品为企一、TCL集团企业文化的动态构建要了解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必须结合公司的发展历程来考察。TCL早期乘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积累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初期,TCL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时TCL集业发展的基本战略,而且把它与全球消费者共享优质生活结合起来,以创新科技为出发点,以共享生活为指归,使创新科技成为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的载体,并在企业与消费者的“共享”中使“TCL”成为世界一流的消费电子品牌。Ξ收稿日期:2003-08-01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02SJC720004)。作者简介:朱益群(1971-),男,湖南双峰人,广东TCL集团战略发展部经济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经营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
朱益群:企业文化的力量:一种实证视野(三)企业宗旨59原有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团才有可能超越对手,在(五)经营策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大进步,改变了企业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明确了企业的价值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通过价值创新活动,不断创造顾客需求,引领市场趋势。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把顾客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TCL创新的科技、独特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使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为员工创造机会”是集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突出员工主人翁地位,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确立的基本宗旨。企业是员工自我实现的平台“,为员工创造机会”,就是要以机会牵引人才,以发展成就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开放公正的健康成长氛围,使员工在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追求。同时,要坚持以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持续变革为中心,以尊重个人知识才能的价值观为基础,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成就员工的事业愿望,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为员工提供更多自我激励,主动承担企业使命。“为社会创造效益”提倡以社会道德责任为标准,以企业发展创造盈利、创造就业机会为前提,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社会公德,处理好企业与社会、股东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研制最好的产品,就是以顾客需求为基础,以市场趋势为前提,依托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通过对产品研制及市场营销各环节的创新活动,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外观审美、服务内涵等方面为顾客提供物超所值的优质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要求运用“及时、专业、亲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完美服务,以顾客增值和感受良好为前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服务过程中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用有效到位的人性化服务使产品增值,使品牌提升。创建最好的品牌,就是要把TCL经营成为国际知名的、信誉度高的品牌,把TCL塑造成为“科技化、国际化”的时代先锋形象,把TCL铸就成“信得过、用得起、高品质、有内涵”的代名词。上述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策略,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辩证互动的企业文化体系,它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兼收并蓄、顾全大局、集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又与西方文化中强调科学性、创造性和竞争性的经营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了既符“合金文化”。它既体现了之间的关系,尽所能贡献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回报股东。合企业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效率高、讲创新、鼓励竞争的企业经营理以强盛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整合社会资源,为TCL集团管理严、“中国制造”成为世界一流名词贡献TCL神圣一笔。(四)企业精神1.敬业。敬业是TCL集团一直倡导的基本精神,是最念,也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具有归属感、成就感的文化心理环境和敬业乐业、昂扬向上的企业氛围。早提出的“艰苦拼搏”精神的延续。敬业是一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把职业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敬业也是一种专业精神,不断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不断提高、完善,追求做到更好;敬业还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为事业敢于冒险,主动寻找机遇,不断开拓和发掘企业新的增长点。2.诚信。诚信是TCL集团文化创新活动开展以来新增二、从企业兼并看TCL文化的力量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以并购来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从表面现象上看,企业兼并是资本、技术、商品、管理的融合,而其深层次内涵则是双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吸收,失败的企业兼并最终都是因为文化的冲突而导致前功尽弃。这就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一般来说,重组的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与文化特征,它们的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发展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离心现象。所以,只有通过过滤、整合、转化和重构形成“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兼顾传统、发扬个性、统一人心、整合目标”的文化兼并模式,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1996年,TCL集团成功兼并了香港陆氏在蛇口的彩电的重要内容。强调诚信精神是企业和员工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相互信任的前提,既是道德观念,也是法制规范;强调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强调员工忠于企业和工作职责,尽忠职守,诚实做事,重视个人信用。3.团队。团队精神就是要鼓励企业内部注重建立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局部服从全局的整体观念,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团队工作负责,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团队精神包含了团结的内涵,但比团结的表述更为系统、深刻,更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4.创新。创新精神一直是TCL集团高速发展的重要厂,开创了国有企业兼并港资企业的先河。陆氏作为香港老牌的彩电制造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同时也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然而,由于不能很维艰。TCL兼并陆氏以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本土文化优势,同时吸收陆氏企业文化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快形成动力。企业从小到大,比别人走得快,工作更有成效,靠的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过去。只有在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和总结、提炼自己就是在原有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好地和大陆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导致其在大陆的业务举步
60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第4卷短短的几年过去了,一个曾经让政府头痛不已、濒临倒闭的包袱企业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利税大户,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力量。2001年1月,TCL兼并无锡永固电器有限公司,成立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一个是地处珠江三角洲了一种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高效、严格且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为后来几次兼并中的文化移植奠定了基础。1997年8月,TCL北上中原与美乐集团合资组建了河南———TCL美乐电子有限公司。1999年,TCL继续北进,以无偿划拨方式兼并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成立内蒙古TCL王牌电器有限公司。可以想象,TCL这个沿海企业与的新型国企,一个是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老国企,虽然都已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但由于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多方面的差异,一个得以迅速成长,另一个却走向了衰败。永固的前身无锡虹美电视机曾经是中国电视机产量第一得主,从1991年开始出现滑坡。1993年与新加坡永固合资,但以失败告终,企业文化的冲突无疑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TCL兼并永固以后,首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全面推行项制度建设,并且一如既往、不折不扣地执行下来,随后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培育TCL的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为先导,以情感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证,以加强管理为突破口,以给每一个员工提供价值实现的平台为基础,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在这种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中,员工的观念迅速改变过来。员工一旦实实在在感觉到企业效益与自身利益的相关度,激情和责任感也就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当年,TCL无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年产量60万台彩电,实现产值7亿元。从以上几次兼并来看,可以说,TCL实施的企业兼并扩张,主要是一种企业文化的扩张。事实上,企业兼并不能只从资产等经济要素去考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实现文化沟通。“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近3万家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因此,包含在企业的商品力和销售力之中的文化力,才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恒久的支持力量。文化力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将日益明显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市场的最终较量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一个具有高适应性、高凝聚力、高美誉度的企业,同时就是一个文化力强大的企业。当企业员工以共同的价值观去建立一种共识,去建造一个两个内地传统国企在企业文化和管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使新文化的诞生经历一段艰难的从碰撞到冲突再到融合的分娩阵痛。无论是河南美乐还是内蒙古彩虹,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和大多数国企一样,河南美乐和内蒙古彩虹由于在制度、观念和文化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他们主人翁”并习惯于端着“铁饭碗”过日子的全民所有制员工,对合同工、令行禁止、浮动工资、减员增效、下岗等字眼不无陌生与反感。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对立。兼并初期“,T———美”一位员工因为被发现第二次在工厂抽烟而被开除,内蒙古一位员工因对工作安排不满而拒不上班被停发半个月工资。处理结果作出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当事人竟采取了相同的手段,两个员工都采取了闹事、恐吓等手段,威胁TCL派去的管理人员;两个企业也都曾发生过少数员工集体静坐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的事件。完全是照章行事,没想到却遇到如此大的阻力。但唯有把这种陈旧观念彻底转变过来,企业才会有希望。在几次事件中,TCL派去的管理人员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与旧思想、旧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整顿,旧的观念与习惯最终败下阵来,随之而来的便是TCL企业文化春风化雨般的逐步渗透,并最终营造了一片风和日丽的文化心理空间。尖锐的冲突、艰难的磨合之后,员工一旦真正融入到TCL的企业文化中,就成了TCL的生力军。他们的主人被时代大潮抛在了后面,逐渐陷入了困境。做惯了“国企“工作质量承诺制、工作问题索赔制、工作效果奖惩制”三翁意识强,特别具有奉献精神,企业兴衰与个人荣辱已经融为一体“,我与企业共同成长”成为大家最强烈的共鸣。命运共同体的时候,这个企业屹立于世便不是神话了。PowerofEnterpriseCulture:AnEmpiricalPerspective———ATheoreticalandPracticalApproachtotheEnterpriseCultureofTCLGroupZHUYi-qun(SectionofStrategicDevelopment,TCLGroup,Huizhou,Guangdong516000,China)Abstract:Enterprisecultureservesasthepowerinbeliefandthekey“software”Group,bythewayofitstarget,mission,aim,spiritandoperationstrategies,hasestablishedasystemof“alloyculture”,whichnotonlypromotesthedevelopmentofTCL,butalsoprovesthesignificantpoweroftheenterpriseculture,ds:TCLgroup;enterpriseculture;power(责任编辑:张 吴 莉)
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节谷槐)
第4卷第3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年9月Vol.4 No.3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2004Ξ企业文化的力量:一种实证视野———TCL集团的企业文化理论构建与实践朱益群(TCL集团战略发展部,广东惠州516000)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信念力量与核心“软件”。广东TCL集团以其具有TCL特色的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策略,构建了一个系统完备的“合金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TCL集团的非常规发展,也验证了企业文化的超凡力量,为当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关键词:TCL集团; 企业文化; 力量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94(2004)03-0058-03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信念力量,是培育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实践及其文化反思,是聚合企业多元化因素、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资源,是构成企业差异性竞争战略的重要特征,是企业全面推进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思想内涵。如果把治理结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等看作企业体制中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软件”。成立于1981年的TCL集团是广东省的一家地方国有控股企业,该企业20年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基本没有资本金投入的情况下,经过20年的发展,TCL已经由一家团明确提出了“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确保了企业一直保持着年均50%的速度发展。到了90年代后期,企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集团开始明确思考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并把企业理念渗入管理运作和激励机制中,以理念来检讨企业的经营和制度,开始利用文化标准作为重大决策的最终判断标准。这一时期TCL集团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系统表述为“企业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2001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多媒体、通讯、TCL集团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诠释,以“再燃家电、信息、电工等几大产业群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变革创新激情,承担实业强国使命”为主题,开展了企业文进入90年代以来,连续10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TCL的王牌彩电、电话机、手机、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前三名之列。2001年,TCL集团销售收入211亿元,利润7.15亿元,品牌价值145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TCL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因素是TCL集团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合金文化,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化创新活动,并赋予了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新的内涵。(一)企业目标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为了能真正承担起实业强国的使命,集团在原来提出的“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宏伟目标,即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品牌)、世界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世界级的管理与科技人才的企业,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二)企业使命创新科技,共享生活。集团不但以创新科技产品为企一、TCL集团企业文化的动态构建要了解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必须结合公司的发展历程来考察。TCL早期乘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积累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初期,TCL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时TCL集业发展的基本战略,而且把它与全球消费者共享优质生活结合起来,以创新科技为出发点,以共享生活为指归,使创新科技成为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的载体,并在企业与消费者的“共享”中使“TCL”成为世界一流的消费电子品牌。Ξ收稿日期:2003-08-01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02SJC720004)。作者简介:朱益群(1971-),男,湖南双峰人,广东TCL集团战略发展部经济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经营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
朱益群:企业文化的力量:一种实证视野(三)企业宗旨59原有成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团才有可能超越对手,在(五)经营策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大进步,改变了企业以利润为中心的管理观念,明确了企业的价值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通过价值创新活动,不断创造顾客需求,引领市场趋势。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把顾客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TCL创新的科技、独特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使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为员工创造机会”是集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突出员工主人翁地位,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确立的基本宗旨。企业是员工自我实现的平台“,为员工创造机会”,就是要以机会牵引人才,以发展成就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开放公正的健康成长氛围,使员工在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追求。同时,要坚持以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持续变革为中心,以尊重个人知识才能的价值观为基础,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成就员工的事业愿望,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为员工提供更多自我激励,主动承担企业使命。“为社会创造效益”提倡以社会道德责任为标准,以企业发展创造盈利、创造就业机会为前提,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社会公德,处理好企业与社会、股东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研制最好的产品,就是以顾客需求为基础,以市场趋势为前提,依托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通过对产品研制及市场营销各环节的创新活动,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外观审美、服务内涵等方面为顾客提供物超所值的优质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要求运用“及时、专业、亲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完美服务,以顾客增值和感受良好为前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服务过程中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情感沟通,用有效到位的人性化服务使产品增值,使品牌提升。创建最好的品牌,就是要把TCL经营成为国际知名的、信誉度高的品牌,把TCL塑造成为“科技化、国际化”的时代先锋形象,把TCL铸就成“信得过、用得起、高品质、有内涵”的代名词。上述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策略,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辩证互动的企业文化体系,它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兼收并蓄、顾全大局、集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又与西方文化中强调科学性、创造性和竞争性的经营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了既符“合金文化”。它既体现了之间的关系,尽所能贡献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回报股东。合企业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效率高、讲创新、鼓励竞争的企业经营理以强盛民族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整合社会资源,为TCL集团管理严、“中国制造”成为世界一流名词贡献TCL神圣一笔。(四)企业精神1.敬业。敬业是TCL集团一直倡导的基本精神,是最念,也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具有归属感、成就感的文化心理环境和敬业乐业、昂扬向上的企业氛围。早提出的“艰苦拼搏”精神的延续。敬业是一种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把职业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敬业也是一种专业精神,不断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不断提高、完善,追求做到更好;敬业还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为事业敢于冒险,主动寻找机遇,不断开拓和发掘企业新的增长点。2.诚信。诚信是TCL集团文化创新活动开展以来新增二、从企业兼并看TCL文化的力量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以并购来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从表面现象上看,企业兼并是资本、技术、商品、管理的融合,而其深层次内涵则是双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吸收,失败的企业兼并最终都是因为文化的冲突而导致前功尽弃。这就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一般来说,重组的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与文化特征,它们的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发展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离心现象。所以,只有通过过滤、整合、转化和重构形成“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兼顾传统、发扬个性、统一人心、整合目标”的文化兼并模式,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1996年,TCL集团成功兼并了香港陆氏在蛇口的彩电的重要内容。强调诚信精神是企业和员工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相互信任的前提,既是道德观念,也是法制规范;强调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强调员工忠于企业和工作职责,尽忠职守,诚实做事,重视个人信用。3.团队。团队精神就是要鼓励企业内部注重建立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局部服从全局的整体观念,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团队工作负责,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团队精神包含了团结的内涵,但比团结的表述更为系统、深刻,更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4.创新。创新精神一直是TCL集团高速发展的重要厂,开创了国有企业兼并港资企业的先河。陆氏作为香港老牌的彩电制造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同时也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然而,由于不能很维艰。TCL兼并陆氏以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本土文化优势,同时吸收陆氏企业文化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快形成动力。企业从小到大,比别人走得快,工作更有成效,靠的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过去。只有在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和总结、提炼自己就是在原有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好地和大陆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导致其在大陆的业务举步
60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第4卷短短的几年过去了,一个曾经让政府头痛不已、濒临倒闭的包袱企业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利税大户,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力量。2001年1月,TCL兼并无锡永固电器有限公司,成立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一个是地处珠江三角洲了一种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高效、严格且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为后来几次兼并中的文化移植奠定了基础。1997年8月,TCL北上中原与美乐集团合资组建了河南———TCL美乐电子有限公司。1999年,TCL继续北进,以无偿划拨方式兼并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成立内蒙古TCL王牌电器有限公司。可以想象,TCL这个沿海企业与的新型国企,一个是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老国企,虽然都已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但由于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多方面的差异,一个得以迅速成长,另一个却走向了衰败。永固的前身无锡虹美电视机曾经是中国电视机产量第一得主,从1991年开始出现滑坡。1993年与新加坡永固合资,但以失败告终,企业文化的冲突无疑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TCL兼并永固以后,首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全面推行项制度建设,并且一如既往、不折不扣地执行下来,随后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培育TCL的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为先导,以情感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证,以加强管理为突破口,以给每一个员工提供价值实现的平台为基础,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在这种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中,员工的观念迅速改变过来。员工一旦实实在在感觉到企业效益与自身利益的相关度,激情和责任感也就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当年,TCL无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年产量60万台彩电,实现产值7亿元。从以上几次兼并来看,可以说,TCL实施的企业兼并扩张,主要是一种企业文化的扩张。事实上,企业兼并不能只从资产等经济要素去考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实现文化沟通。“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近3万家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因此,包含在企业的商品力和销售力之中的文化力,才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恒久的支持力量。文化力对于企业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将日益明显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市场的最终较量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一个具有高适应性、高凝聚力、高美誉度的企业,同时就是一个文化力强大的企业。当企业员工以共同的价值观去建立一种共识,去建造一个两个内地传统国企在企业文化和管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使新文化的诞生经历一段艰难的从碰撞到冲突再到融合的分娩阵痛。无论是河南美乐还是内蒙古彩虹,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和大多数国企一样,河南美乐和内蒙古彩虹由于在制度、观念和文化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他们主人翁”并习惯于端着“铁饭碗”过日子的全民所有制员工,对合同工、令行禁止、浮动工资、减员增效、下岗等字眼不无陌生与反感。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对立。兼并初期“,T———美”一位员工因为被发现第二次在工厂抽烟而被开除,内蒙古一位员工因对工作安排不满而拒不上班被停发半个月工资。处理结果作出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当事人竟采取了相同的手段,两个员工都采取了闹事、恐吓等手段,威胁TCL派去的管理人员;两个企业也都曾发生过少数员工集体静坐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的事件。完全是照章行事,没想到却遇到如此大的阻力。但唯有把这种陈旧观念彻底转变过来,企业才会有希望。在几次事件中,TCL派去的管理人员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与旧思想、旧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整顿,旧的观念与习惯最终败下阵来,随之而来的便是TCL企业文化春风化雨般的逐步渗透,并最终营造了一片风和日丽的文化心理空间。尖锐的冲突、艰难的磨合之后,员工一旦真正融入到TCL的企业文化中,就成了TCL的生力军。他们的主人被时代大潮抛在了后面,逐渐陷入了困境。做惯了“国企“工作质量承诺制、工作问题索赔制、工作效果奖惩制”三翁意识强,特别具有奉献精神,企业兴衰与个人荣辱已经融为一体“,我与企业共同成长”成为大家最强烈的共鸣。命运共同体的时候,这个企业屹立于世便不是神话了。PowerofEnterpriseCulture:AnEmpiricalPerspective———ATheoreticalandPracticalApproachtotheEnterpriseCultureofTCLGroupZHUYi-qun(SectionofStrategicDevelopment,TCLGroup,Huizhou,Guangdong516000,China)Abstract:Enterprisecultureservesasthepowerinbeliefandthekey“software”Group,bythewayofitstarget,mission,aim,spiritandoperationstrategies,hasestablishedasystemof“alloyculture”,whichnotonlypromotesthedevelopmentofTCL,butalsoprovesthesignificantpoweroftheenterpriseculture,ds:TCLgroup;enterpriseculture;power(责任编辑:张 吴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