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2024届贵州省清镇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

IT圈 admin 36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姒馥芬)

2024届贵州省清镇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 )

A.音调太低

C.音色太差

B.响度太小

D.传播速度太慢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人射角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B.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白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和透镜间的距离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发生漫反射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

C.冰棒冒出“白气”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8.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

A.一只鸡蛋

二、多选题

9.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支粉笔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和密度均变小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块橡皮泥被捏成船型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一袋氧气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一个中学生 C.一个铅球 D.一只蚂蚁

A.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量杯质量为20g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三、填空题

11.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____的.

12.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__

(选填“N”或“S”)极。图中该针的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出来的。

13.在图书馆、医院等许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示牌.这里的大声指的是声音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4.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轩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小轩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_____与_____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2)塑料和液体相比,塑料的密度_____(选填“更大”“相同”或“更小”)。

15.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同类型的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用来矫正______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16.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两条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它们并行地埋设在甲、乙两地之间,如图所示(假设AB和CD导线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由于深埋地下,当两导线上发生断路、两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及发生漏电现象(即相当于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时,故障位置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维修人员通常在导线的左右两侧安装检测电路,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已知电阻R0为保护电阻,右侧加装电压表V2,如图所示。

若电流表有示数,且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几乎相同,可视为导线无故障。请分析维修人员检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

(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_________。(用r、I、U、R0表示)

(3)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_________。(用r、I、U、U′、R0表示)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8.如图,池塘边的人看到水中有发光点S的像,请完成人看到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19.(10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适当移动光屏远离凸透镜,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5)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

五、计算题

20.(6分)动车D3018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上海

南京

合肥

武昌

到达时间

始发站

12:02

13:19

16:11

发车时间

09:50

12:11

13:21

终点站

里程/km

0

301

457

841

(1)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__________min,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km/h.

(2)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2000m隧道,完全穿过隧道用时120s,求动车的长度.21.(6分)王敏同学用卷尺测量出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该卷尺的分度值为多少?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多少m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题目详解】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小,音调太低;

故选A。

2、D

【解题分析】由图知道,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4cm,像距为1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C

【题目详解】A.中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所以错;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错;

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猴子捞月时,水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月亮像到水面的距离不等于水的深度。

故选C。

4、A

【题目详解】A.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会聚光线而成像,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要使白墙上的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应减小手机和透镜间的距离,故C正

确,不符合题意;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则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题目详解】A.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态,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题目详解】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此时图中所示像距小于物距,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镜面反射的原因,故B错误;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8、A

【题目详解】一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0.5N.中学生、铅球的重力要远大于0.5N,蚂蚁的重力要远小于0.5N.故选A.

二、多选题

9、BC

【题目详解】A.一支粉笔用掉一部分后,其组成的物质种类不变,但物质的多少变少了,即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故A错误;

B.冰化成水,只是物态发生变化,其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大,故B正确;

C.橡皮泥被捏成船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故质量与密度都不变,故C正确;

D.一袋氧气用掉一部分后,其质量变小,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10、BC

3【题目详解】ACD.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则由mV可得:

20cm3m杯40g;①

3当液体体积为V280cm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80cm3m杯100g;②

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是,1g/cm;

3将1g/cm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C项正确、AD项错误;

33B.当液体的体积V340cm,则液体的质量:

m3V31g/cm340cm340g;

故B项正确。

三、填空题

11、静止

运动

【解题分析】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太阳也是运动的.

【题目点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12、磁场 S

【题目详解】[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该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左端出来的。

13、响度

声源

【题目详解】(1)看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示牌.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的大小.

(2)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讲,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题目点拨】

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还要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应用.

14、相同

质量

体积

更大

【解题分析】(1)[1]由图象知道,塑料(或液体)的m﹣V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塑料(或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则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3]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2)[4]由图知道,相同体积的塑料和液体相比,塑料块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大,说明塑料的密度更大。

15、凸

远视眼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因为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

【考点定位】凸透镜

16、断路

短路

LUIR0UU'IR0

漏电

L

2Ir2Ir【题目详解】(1)[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是断路,电压表V2示数为0,电压表V2无法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断路。

(2)[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说明电路可以形成闭合回路,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V2被短路,所以表明输电线故障为短路。

[3]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总U

IUR0

I输电线的电阻为

R输电线R总R0输电线的长度为

L输电线R输电线rUR0UIR0

IrIr

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

LL输电线2UIR0

2Ir(3)[4]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说明电压表V2测量的不是电源电压,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漏电。

[5]漏电现象为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未知电阻与R0串联,此时电路中的输电线上分担的电压为

U输电线UU'U0UU'IR0

输电线的电阻为

R输电线U输电线IUU'IR0

I输电线的长度为

L输电线R输电线rUU'IR0UU'IR0

IrIr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

LL输电线2UU'IR0

2Ir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题目详解】由于入射光与镜面间的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反射光线来,标出反射角也是60°.如图

18、

【题目详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

19、5.2cm

光屏

缩小

照相机

变大

凸透镜

完整

不能

较暗

【题目详解】(1)[1]焦距是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5.2cm。

(2)[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乙知,光屏的位置偏高,应调节光屏的高度。

[3][4]图乙中物距大于10cm,像距小于10cm,即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能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5]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6]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一些,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4)[7][8]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由于小虫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故在屏上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5)[9]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蜡烛的像会更加清晰。

五、计算题

20、132 0

135km/h

400m

【题目详解】(1)[1]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上海的发车时间为09:50,到达南京的时间为12:02,则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

12:0209:502h12min260min12min132min;

[2]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13:19到达合肥,13:21从合肥发车,在此期间在合肥停靠,没有行驶,所以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0 km/h;

(2)[3]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所用的时间为

t=16:11-12:11=4h,

行驶所用的路程为

s=841km-301km=540km,

则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vs540km135km/h;

t4h(3)[4]动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走的路程为车身长和隧道长的总和,即

L车+2000m,

完全穿过隧道用时120s,速度为

72km/h=72m/s20m/s,

3.6根据公式svt有

L车2000m20m/s120s,

解得L车=400m。

答:(1)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132min,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0km/h;

(2)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35km/h;

(3)动车的长度为400m。

21、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分析】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长度测量时的一般要求,因此只要确定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知道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了。

【题目详解】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倒数第二位数字0对应的单位是cm,所以分度值为1cm;排球场的面积为

S=ab=18.000m×9.000m=162m2

答: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姒馥芬)

2024届贵州省清镇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 )

A.音调太低

C.音色太差

B.响度太小

D.传播速度太慢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人射角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B.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白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和透镜间的距离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发生漫反射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

C.冰棒冒出“白气”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8.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N的是

A.一只鸡蛋

二、多选题

9.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支粉笔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和密度均变小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块橡皮泥被捏成船型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一袋氧气用掉一部分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一个中学生 C.一个铅球 D.一只蚂蚁

A.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量杯质量为20g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三、填空题

11.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____的.

12.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__

(选填“N”或“S”)极。图中该针的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出来的。

13.在图书馆、医院等许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示牌.这里的大声指的是声音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4.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轩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小轩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_____与_____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2)塑料和液体相比,塑料的密度_____(选填“更大”“相同”或“更小”)。

15.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同类型的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用来矫正______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16.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两条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它们并行地埋设在甲、乙两地之间,如图所示(假设AB和CD导线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由于深埋地下,当两导线上发生断路、两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及发生漏电现象(即相当于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时,故障位置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维修人员通常在导线的左右两侧安装检测电路,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已知电阻R0为保护电阻,右侧加装电压表V2,如图所示。

若电流表有示数,且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几乎相同,可视为导线无故障。请分析维修人员检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

(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_________。(用r、I、U、R0表示)

(3)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_________。(用r、I、U、U′、R0表示)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8.如图,池塘边的人看到水中有发光点S的像,请完成人看到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19.(10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适当移动光屏远离凸透镜,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5)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

五、计算题

20.(6分)动车D3018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到达终点站武昌站,部分具体行程见列车时刻表.

车站

上海

南京

合肥

武昌

到达时间

始发站

12:02

13:19

16:11

发车时间

09:50

12:11

13:21

终点站

里程/km

0

301

457

841

(1)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__________min,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km/h.

(2)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2000m隧道,完全穿过隧道用时120s,求动车的长度.21.(6分)王敏同学用卷尺测量出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该卷尺的分度值为多少?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多少m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题目详解】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小,音调太低;

故选A。

2、D

【解题分析】由图知道,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4cm,像距为16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近视镜是凹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C

【题目详解】A.中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所以错;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错;

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猴子捞月时,水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月亮像到水面的距离不等于水的深度。

故选C。

4、A

【题目详解】A.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会聚光线而成像,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要使白墙上的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应减小手机和透镜间的距离,故C正

确,不符合题意;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则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题目详解】A.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态,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题目详解】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此时图中所示像距小于物距,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镜面反射的原因,故B错误;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8、A

【题目详解】一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0.5N.中学生、铅球的重力要远大于0.5N,蚂蚁的重力要远小于0.5N.故选A.

二、多选题

9、BC

【题目详解】A.一支粉笔用掉一部分后,其组成的物质种类不变,但物质的多少变少了,即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故A错误;

B.冰化成水,只是物态发生变化,其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大,故B正确;

C.橡皮泥被捏成船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故质量与密度都不变,故C正确;

D.一袋氧气用掉一部分后,其质量变小,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10、BC

3【题目详解】ACD.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则由mV可得:

20cm3m杯40g;①

3当液体体积为V280cm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80cm3m杯100g;②

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是,1g/cm;

3将1g/cm代入①解得m杯20g;故C项正确、AD项错误;

33B.当液体的体积V340cm,则液体的质量:

m3V31g/cm340cm340g;

故B项正确。

三、填空题

11、静止

运动

【解题分析】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太阳也是运动的.

【题目点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12、磁场 S

【题目详解】[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该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左端出来的。

13、响度

声源

【题目详解】(1)看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示牌.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的大小.

(2)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讲,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题目点拨】

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还要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应用.

14、相同

质量

体积

更大

【解题分析】(1)[1]由图象知道,塑料(或液体)的m﹣V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塑料(或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则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3]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2)[4]由图知道,相同体积的塑料和液体相比,塑料块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大,说明塑料的密度更大。

15、凸

远视眼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因为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

【考点定位】凸透镜

16、断路

短路

LUIR0UU'IR0

漏电

L

2Ir2Ir【题目详解】(1)[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是断路,电压表V2示数为0,电压表V2无法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断路。

(2)[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说明电路可以形成闭合回路,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V2被短路,所以表明输电线故障为短路。

[3]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总U

IUR0

I输电线的电阻为

R输电线R总R0输电线的长度为

L输电线R输电线rUR0UIR0

IrIr

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

LL输电线2UIR0

2Ir(3)[4]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说明电压表V2测量的不是电源电压,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漏电。

[5]漏电现象为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未知电阻与R0串联,此时电路中的输电线上分担的电压为

U输电线UU'U0UU'IR0

输电线的电阻为

R输电线U输电线IUU'IR0

I输电线的长度为

L输电线R输电线rUU'IR0UU'IR0

IrIr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

LL输电线2UU'IR0

2Ir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题目详解】由于入射光与镜面间的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反射光线来,标出反射角也是60°.如图

18、

【题目详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

19、5.2cm

光屏

缩小

照相机

变大

凸透镜

完整

不能

较暗

【题目详解】(1)[1]焦距是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5.2cm。

(2)[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乙知,光屏的位置偏高,应调节光屏的高度。

[3][4]图乙中物距大于10cm,像距小于10cm,即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能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5]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6]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一些,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4)[7][8]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由于小虫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故在屏上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5)[9]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蜡烛的像会更加清晰。

五、计算题

20、132 0

135km/h

400m

【题目详解】(1)[1]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上海的发车时间为09:50,到达南京的时间为12:02,则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

12:0209:502h12min260min12min132min;

[2]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13:19到达合肥,13:21从合肥发车,在此期间在合肥停靠,没有行驶,所以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0 km/h;

(2)[3]由表格中可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所用的时间为

t=16:11-12:11=4h,

行驶所用的路程为

s=841km-301km=540km,

则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vs540km135km/h;

t4h(3)[4]动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走的路程为车身长和隧道长的总和,即

L车+2000m,

完全穿过隧道用时120s,速度为

72km/h=72m/s20m/s,

3.6根据公式svt有

L车2000m20m/s120s,

解得L车=400m。

答:(1)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132min,动车在13:20时的速度为0km/h;

(2)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35km/h;

(3)动车的长度为400m。

21、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分析】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长度测量时的一般要求,因此只要确定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知道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了。

【题目详解】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倒数第二位数字0对应的单位是cm,所以分度值为1cm;排球场的面积为

S=ab=18.000m×9.000m=162m2

答: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