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亢香莲)
技术支持下的听评课
一、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
对应的微能力点名称
小企鹅逛百货商店
技术支持的听评课
语言 学段 中班 学 科
二、案例描述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 主要是大家每周三聚集在多功能报告厅里进行听课,听课以后大家再集中对听的课进行评课和讨论。这样的活动在时间上要求比较高,由于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中小学不同,我们的教学分为上下午两个班次,每半天由一位老师主导,另一位教师协助。因此,较少有所有老师都能参与教研,每次的教研活动最多只有一半老师可以参加。基于此,我们采用钉钉线上直播的方式,将汇报展示课进行直播,没法到现场参与教研的老师,可以在空班或下班后在手机、Ipad、电脑上回放观看。在评课过程中, 大家碍于面子,一般都说一些客气的话,评价和建议没有数据作为支撑,对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不理想。
利用技术进行听评课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解决时间上难以凑合的问题, 解决听课与带班的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通过评课的软件和数据的一些分析可以不顾及教师的颜面, 进行大数据分析, 帮助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听课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由开课教师在报告厅进行上课, 有空的教师可以到录播教室实地观看, 其他教师可以回家收看回放。通过回放, 我们使用学校业务组统一的听评课文档进行匿名评价, 在规定时间段里, 教师们完成统计数据上传, 教研组长汇总后并将听课报告发给每一位参于活动的教师。当开课的教师看到各位教师对他的评价时, 这些评价是无记名的, 也是非常客观、真实的。
除了相关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以外, 教师在评课的时候也可以提供一些主观的改进意见, 通过文字形式提交教研组汇总。但是, 发给相关上课老师那里是无记名, 避免教师说客套话。这种方式, 可以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直接的帮助, 这比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当面提出批
评建议要好。
三、评课数据分析报告
学校组织了一次新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由邢老师开课, 活动内容是《小企鹅逛百货商店》。学校空班教师参加了活动,由于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听课的方式。听课以后每个教师提供评课数据由教研组长统
计,形成分析报告。
报告数据以钉钉在线文档编辑形式制作,教师听课后无记名进行评价,
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教研组统计后,直接返回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大家可以根据数据进行反思提高。本次听评课活动共 12 人参与听课,上课教师
也参加自评,故共填写问卷星的教师为 13 名。
四、基于数据的听评课对部分指标深入评价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该活动的目标达成度不是很高,且重点有所偏离。在上课教师的教案中,目标为“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企鹅一家的温暖,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和“帮助企鹅寻找物体清单中,发展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侧重点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上,活动从语言领域转向了科学领域中的数学认知,且“感受企鹅一家的温暖,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从听课老师的反馈来看,该教学设计总体较为完整,在线索中寻找企鹅一家分别要购买的东西,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但较为遗憾的是,执教老师对于寻找线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从始至终都是相同的,更建议作者在每个线索后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有详有略,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还给孩子。而且,在寻找线索时可以让幼儿观察,老师要减少自己的提醒,这样,这堂课会更加完善、丰富,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将知识内化于自身,而不是教师的机械灌输。
当前,教师上课对技术相对比较重视,技术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靠。在课堂技术的应用上,教师用 PPT 的形式, 将课堂内容逐一呈现,从幼儿角度出发,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 也有效优化和提升了课堂效果。
技术应用
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亢香莲)
技术支持下的听评课
一、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
对应的微能力点名称
小企鹅逛百货商店
技术支持的听评课
语言 学段 中班 学 科
二、案例描述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 主要是大家每周三聚集在多功能报告厅里进行听课,听课以后大家再集中对听的课进行评课和讨论。这样的活动在时间上要求比较高,由于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中小学不同,我们的教学分为上下午两个班次,每半天由一位老师主导,另一位教师协助。因此,较少有所有老师都能参与教研,每次的教研活动最多只有一半老师可以参加。基于此,我们采用钉钉线上直播的方式,将汇报展示课进行直播,没法到现场参与教研的老师,可以在空班或下班后在手机、Ipad、电脑上回放观看。在评课过程中, 大家碍于面子,一般都说一些客气的话,评价和建议没有数据作为支撑,对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帮助不理想。
利用技术进行听评课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解决时间上难以凑合的问题, 解决听课与带班的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通过评课的软件和数据的一些分析可以不顾及教师的颜面, 进行大数据分析, 帮助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听课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由开课教师在报告厅进行上课, 有空的教师可以到录播教室实地观看, 其他教师可以回家收看回放。通过回放, 我们使用学校业务组统一的听评课文档进行匿名评价, 在规定时间段里, 教师们完成统计数据上传, 教研组长汇总后并将听课报告发给每一位参于活动的教师。当开课的教师看到各位教师对他的评价时, 这些评价是无记名的, 也是非常客观、真实的。
除了相关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以外, 教师在评课的时候也可以提供一些主观的改进意见, 通过文字形式提交教研组汇总。但是, 发给相关上课老师那里是无记名, 避免教师说客套话。这种方式, 可以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直接的帮助, 这比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当面提出批
评建议要好。
三、评课数据分析报告
学校组织了一次新教师汇报展示活动,由邢老师开课, 活动内容是《小企鹅逛百货商店》。学校空班教师参加了活动,由于工作安排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听课的方式。听课以后每个教师提供评课数据由教研组长统
计,形成分析报告。
报告数据以钉钉在线文档编辑形式制作,教师听课后无记名进行评价,
并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教研组统计后,直接返回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大家可以根据数据进行反思提高。本次听评课活动共 12 人参与听课,上课教师
也参加自评,故共填写问卷星的教师为 13 名。
四、基于数据的听评课对部分指标深入评价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该活动的目标达成度不是很高,且重点有所偏离。在上课教师的教案中,目标为“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企鹅一家的温暖,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和“帮助企鹅寻找物体清单中,发展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侧重点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上,活动从语言领域转向了科学领域中的数学认知,且“感受企鹅一家的温暖,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从听课老师的反馈来看,该教学设计总体较为完整,在线索中寻找企鹅一家分别要购买的东西,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但较为遗憾的是,执教老师对于寻找线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从始至终都是相同的,更建议作者在每个线索后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有详有略,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还给孩子。而且,在寻找线索时可以让幼儿观察,老师要减少自己的提醒,这样,这堂课会更加完善、丰富,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将知识内化于自身,而不是教师的机械灌输。
当前,教师上课对技术相对比较重视,技术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靠。在课堂技术的应用上,教师用 PPT 的形式, 将课堂内容逐一呈现,从幼儿角度出发,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 也有效优化和提升了课堂效果。
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