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发(作者:崇昭昭)
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发展,会有一定的贸易壁垒,国际上主张减轻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一下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希望从中能够学到相关法律知识。
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一、关税的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的纳税人虽然是进出口企业,但是他们可用增加货价的方法,将关税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它是一种间接税。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的政策、法令和规章。
关境或称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执行海关各项有关法令和规章的区域。一般来说,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
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一是财政的目的,二是保护的目的。
二、几种主要的关税
(一)进口税
进口税是进口国的海关对进口的对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进口税一般由进口商缴纳。
关税壁垒通常指的是高额的进口税。
(二)出口税
出口税是出口国的海关对输往国外的本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目前资本主义国家一般不征收出口税。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出口税,它的税率一般不高,以保护本国生产为目的的出口税,通常是对于出口的原料征税。
(三)过境税
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征收过境税,仅仅在外国商品通过其领土时征收少量的准许费、印花费、登记费和统计费等。
(四)附加税
对进出口商品按所规定的税率征收的关税称为正常关税,或称正税。在正税外再额外加征的关税称为附加税。
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应急措施,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征收的附加税主要有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两种。
(五)差价税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关税,这种关税就叫差价税。由于差价税是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它是一种滑动关税。
(六)特惠税
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一种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只对特定国家提供这种优惠,第三国不提享受。
特惠税最初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中实行。当前最重要的特惠税是《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它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向参加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税。
三、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思科之“劫”
2002年6月,华为在北美的子公司Future Way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Supercomm2002商展会上登台,宣告华为将正式进军北美市场。展会期间,有两位陌生人造访华为展台,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华为高、中、低端全系列路由器的技术情况。这也是华为第一次在美国本土展示全系列的数据通信产品,工作人员以为这两位来客是潜在顾客,介绍时格外卖力。十多分钟后,两人匆匆离开。直到这个时候,在场的
一位华为的主管才认出来其中一位客人就是思科CEO钱伯斯(John Chambers)。
在美国本土的展台上,他亲眼目睹了这个来势汹汹的华为。就在钱伯斯到访展会后的不久,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务总监Brian透露,钱伯斯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在今后几年里,思科将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就是华为!”
实际上,离开华为展台后钱伯斯立刻回到公司,制定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打击华为”计划。
思科的外科手术式攻击
美国时间2003年1月22日,一场震惊全球的风暴却不期而至。思科向位于美国德州东部的马歇尔镇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在长达77页的起诉书中,指控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思科对外界宣称,这是思科成立17年来的首次主动诉讼。而华为也表示,这是华为创立15年来第一次被外国企业起诉。
思科的打击是处心积虑的,甚至在发动进攻的时间上都
很有学问。1月23日正是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一,距离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只有9天的时间;此时的华为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恰恰处在反应最迟缓的时期。
客观地看,即便华为没有在美国市场惹恼思科,这种官司迟早也是要到来的。二战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家竞争力开始逐渐从以钢铁、汽车等为代表的制造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移,以IBM、惠普、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智力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价值的主要衡量因素,已经不再是净资产的多寡,而是智慧资产的优劣,为了有效保护企业的这些无形资产,维持其核心竞争能力,纷纷出台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保护体系。
例如,拥有大量CDMA核心技术专利的美国高通公司,每年仅依靠专利授权一项,就可以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在思科起诉华为之前,索尼、飞利浦等日本及欧洲企业,就通过诉讼手段,让中国的DVD厂家尝到了苦头。事实已经证明,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是老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新兴力量必然采用的狙击手段,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级过程中一道无法回避的门槛。而它考验的就是华为核心技术的含金量,或者说到底就是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不通过这个考验,
华为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而在当时,这种考验对华为来说几乎是事关生死的。如果华为被判决有罪,那么华为面对的将不仅仅是被赶出美国市场,其在海外所有的拓展都将成为无用功,甚至整个公司都有会被巨额的赔偿金和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瞬间摧垮。值得注意的是,思科对华为的打击发生在2003年一月,这让华为不得不面对“春天”到来前最严酷的一次寒流考验。
得到消息的任正非当即停止一切高层春节的休假计划,召集高层进行紧急会议。会上的气氛当时十分紧张,大家对具体情况进行了简短的了解和分析之后,任正非任命华为高级副总裁郭平为应诉总负责人,并迅速组成了由公司知识产权部、法律部、公关部以及数据通信产品团队参加的应诉团队。任正非当时的一个选择非常关键,他指出“对这种我们不专业的事情,一定要找最专业的人来帮助我们。”很快郭平、徐文伟等华为高层领导火速赶往北京,与美富(MoFo)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接洽,希望委托美富代理这场官司。
1983年成立于美国的美富律师事务所在全球拥有19个办事处、1000多名律师,曾经接受过许多国际企业的委托,在处理跨国知识产权官司方面享有极高的威望。通过与美富
的多次交流,华为对此类官司有了比较深度的了解,而初期紧张的心情也暂时得到了一丝缓解。
美富认为,双方和解是解决争议的办法之一,但如果是作为被告的华为先提出和解的话,将会在谈判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美富主张现阶段不谈和解问题,先以比较强硬的姿态对待,再根据诉讼进展情况灵活应对。
根据美富的判断,华为随后在内部制定了“外松内紧”的基本策略——对外,华为以从容的态度发表声明:“华为一直尊重知识产权,而且很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华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无论在何处运作,都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对内,华为的应诉团队则在律师的指导和要求下,根据起诉书所列举的“罪状”和“证据”,放弃了春节期间所有的休息,开始了724的全天候奋战。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2018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举例了华为思科之劫的案例,知道了在国际之间,为了寻求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关税壁垒,拥有全局观念才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2024年2月5日发(作者:崇昭昭)
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发展,会有一定的贸易壁垒,国际上主张减轻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一下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希望从中能够学到相关法律知识。
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一、关税的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的纳税人虽然是进出口企业,但是他们可用增加货价的方法,将关税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它是一种间接税。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的政策、法令和规章。
关境或称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执行海关各项有关法令和规章的区域。一般来说,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
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一是财政的目的,二是保护的目的。
二、几种主要的关税
(一)进口税
进口税是进口国的海关对进口的对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进口税一般由进口商缴纳。
关税壁垒通常指的是高额的进口税。
(二)出口税
出口税是出口国的海关对输往国外的本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目前资本主义国家一般不征收出口税。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出口税,它的税率一般不高,以保护本国生产为目的的出口税,通常是对于出口的原料征税。
(三)过境税
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征收过境税,仅仅在外国商品通过其领土时征收少量的准许费、印花费、登记费和统计费等。
(四)附加税
对进出口商品按所规定的税率征收的关税称为正常关税,或称正税。在正税外再额外加征的关税称为附加税。
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应急措施,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征收的附加税主要有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两种。
(五)差价税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间的差额征收关税,这种关税就叫差价税。由于差价税是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它是一种滑动关税。
(六)特惠税
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一种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只对特定国家提供这种优惠,第三国不提享受。
特惠税最初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中实行。当前最重要的特惠税是《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它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向参加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税。
三、2018年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
思科之“劫”
2002年6月,华为在北美的子公司Future Way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Supercomm2002商展会上登台,宣告华为将正式进军北美市场。展会期间,有两位陌生人造访华为展台,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华为高、中、低端全系列路由器的技术情况。这也是华为第一次在美国本土展示全系列的数据通信产品,工作人员以为这两位来客是潜在顾客,介绍时格外卖力。十多分钟后,两人匆匆离开。直到这个时候,在场的
一位华为的主管才认出来其中一位客人就是思科CEO钱伯斯(John Chambers)。
在美国本土的展台上,他亲眼目睹了这个来势汹汹的华为。就在钱伯斯到访展会后的不久,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务总监Brian透露,钱伯斯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在今后几年里,思科将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就是华为!”
实际上,离开华为展台后钱伯斯立刻回到公司,制定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打击华为”计划。
思科的外科手术式攻击
美国时间2003年1月22日,一场震惊全球的风暴却不期而至。思科向位于美国德州东部的马歇尔镇联邦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在长达77页的起诉书中,指控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思科对外界宣称,这是思科成立17年来的首次主动诉讼。而华为也表示,这是华为创立15年来第一次被外国企业起诉。
思科的打击是处心积虑的,甚至在发动进攻的时间上都
很有学问。1月23日正是中国农历腊月二十一,距离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只有9天的时间;此时的华为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恰恰处在反应最迟缓的时期。
客观地看,即便华为没有在美国市场惹恼思科,这种官司迟早也是要到来的。二战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家竞争力开始逐渐从以钢铁、汽车等为代表的制造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移,以IBM、惠普、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智力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价值的主要衡量因素,已经不再是净资产的多寡,而是智慧资产的优劣,为了有效保护企业的这些无形资产,维持其核心竞争能力,纷纷出台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保护体系。
例如,拥有大量CDMA核心技术专利的美国高通公司,每年仅依靠专利授权一项,就可以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在思科起诉华为之前,索尼、飞利浦等日本及欧洲企业,就通过诉讼手段,让中国的DVD厂家尝到了苦头。事实已经证明,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是老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新兴力量必然采用的狙击手段,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级过程中一道无法回避的门槛。而它考验的就是华为核心技术的含金量,或者说到底就是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不通过这个考验,
华为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而在当时,这种考验对华为来说几乎是事关生死的。如果华为被判决有罪,那么华为面对的将不仅仅是被赶出美国市场,其在海外所有的拓展都将成为无用功,甚至整个公司都有会被巨额的赔偿金和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瞬间摧垮。值得注意的是,思科对华为的打击发生在2003年一月,这让华为不得不面对“春天”到来前最严酷的一次寒流考验。
得到消息的任正非当即停止一切高层春节的休假计划,召集高层进行紧急会议。会上的气氛当时十分紧张,大家对具体情况进行了简短的了解和分析之后,任正非任命华为高级副总裁郭平为应诉总负责人,并迅速组成了由公司知识产权部、法律部、公关部以及数据通信产品团队参加的应诉团队。任正非当时的一个选择非常关键,他指出“对这种我们不专业的事情,一定要找最专业的人来帮助我们。”很快郭平、徐文伟等华为高层领导火速赶往北京,与美富(MoFo)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接洽,希望委托美富代理这场官司。
1983年成立于美国的美富律师事务所在全球拥有19个办事处、1000多名律师,曾经接受过许多国际企业的委托,在处理跨国知识产权官司方面享有极高的威望。通过与美富
的多次交流,华为对此类官司有了比较深度的了解,而初期紧张的心情也暂时得到了一丝缓解。
美富认为,双方和解是解决争议的办法之一,但如果是作为被告的华为先提出和解的话,将会在谈判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美富主张现阶段不谈和解问题,先以比较强硬的姿态对待,再根据诉讼进展情况灵活应对。
根据美富的判断,华为随后在内部制定了“外松内紧”的基本策略——对外,华为以从容的态度发表声明:“华为一直尊重知识产权,而且很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华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无论在何处运作,都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对内,华为的应诉团队则在律师的指导和要求下,根据起诉书所列举的“罪状”和“证据”,放弃了春节期间所有的休息,开始了724的全天候奋战。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2018关税壁垒的经典案例,举例了华为思科之劫的案例,知道了在国际之间,为了寻求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关税壁垒,拥有全局观念才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