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浅析华为终端欧洲小镇一二期项目景观设计

IT圈 admin 37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玄秀雅)

浅析华为终端欧洲小镇一二期项目景观设计

摘要:作为华为终端欧洲小镇一二期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负责人,本文通过项目复盘,对整体方案及完工效果进行梳理回顾。

关键词:特色园区;产业园景观;生态小镇设计

华为的终端总部基地位于松山湖南区松湖花海景区旁边,总投资100亿元。该项目于2014年9月动工,地块与地块间通过有轨电车串联起来,其一、二期项目于2018年完工。整体项目用地共约126.66公顷,分四个地块。其中3#和4#地块即本项目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二期用地约82.22公顷。为满足华为公司研发、生产场地能力需求,在松山湖建设华为终端研发项目基地。

1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理念:聚山水精华 -汇世界精典 -孕知识精英 -育华为精品

本项目借鉴深受人们喜爱世界闻名的12个欧洲经典小镇,结合本地人文气候等进行提炼并与整合建筑特色,重塑和升华形成12个新“生态小镇”。这些经典城镇是经过数百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环境。经典建筑物及环境不是巨大而无变化的空间,它们是有个性特征的空间群体。被人们推崇的所谓经典建筑,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周围环境而产生的“经典”。若是脱离周围环境而单独存在的话,对于建筑而言也就失去它的生命力。

本项目以群体构筑的手法来营造-座经典的园区。并以标志性建筑物、中心广场、庭园以及与周围相呼应的建筑群相互惯通、融合,来表达出“整体”的意境,打造各具特色的组团单位。

用建筑与景观结合的语言对空间进行塑造,让人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空间尺度,演绎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和谐性,构造出一种蕴含着历史性、灵动且温馨的混合体,建造出一座融合全方位研发功能为一体的环境。

2 设计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场地的勘察调研,梳理出景观场地重塑、交通组织、水景营造是设计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丰富的现状自然资源也带来了机遇。

场地重塑——如何把园区原有山体绿化繁茂的地形跟绿化进行复原·再生。如何将世界文明、深受人们喜爱12个经典,通过华为松山湖项目基地重塑。以标志性中心建筑、中心广场、及与周围相呼应的建筑群,来表达“人文群落”的意境。创造经过数百年历史而形成的宜人的空间尺度。

2.1 交通组织

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对整个项目地块交通进行合理规划。

2.2 水景营造

如何低影响开发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现状地形地貌打造舒适宜人的水面景观。

3竖向设计

在项目设计中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在山脊部分布置建筑,在山谷低洼部分设置水系,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山体及原有水域,减少挖填方量。各建筑用地下方均有设置地下停车场,以及项目内设计的水系将会产生大量的挖土土方。对此问题,设计将用地的基地面较高地设定,通过减少开挖体量而减少土方,同时在山谷部分填土,按照填土后的基地面设定水域的水位,在确保亲水功能的同时控制搬出土方量,尽量做到场地内的土方平衡。

人工挖土斜面坡度控制在1:1.5以下,填土斜面坡度为1:1.8以下,原则上回填高度都控制在5m~7m以内。沿着保留山 体一圈设置雨水排水设施(明渠)。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对人工回填土的破坏。种植乔木的斜面尽量控制在1:3以下。

挡土墙斜面坡度不能处理的高低差部分设置挡土墙。当建筑能直接成为挡土构造物时,以及背面是地下停车场等不受土压时,不需另设挡土墙直接用建筑的墙壁。面向水域设置挡土墙时考虑景观效果,并在前面使用石材装饰,打造了自然水景。山体开挖处采用当地产景石绿化种植挡墙,最大可能的保持原有生态感。

4交通组织

为使上下班员工巴士、私家车、乘坐巴士的行与机动车的动线不发生交叉,因此做了安全顺畅的动线设计。 上下班的交通方式的比率设定为:巴士:70%、机动车:30%。

班车上班时间为乘坐班车的员工能迅速步行到工作场所,在周边市政道路上设置4个班车停靠位。班车停靠位附近设置人行用的入口。 下班时,为使班车使用者都能坐到座位,在4#地块内设置2处班车停车场,员工能够通过徒步和轨道交通迅速到达班车停车场。

4.1 车道

市政道路上的出入口和各城市的建筑相连(通勤、业务、宾客)各类车辆通往建筑的不同地方。(通勤车辆;地下停车场;业务用车辆;服务动线;宾客;入口)上述以外,还有往来于各地块间的穿梭巴士和消防用车辆的通行。大巴停车位均采用生态绿植停车场。

4.2 人行道

沿市政道路的班车停靠位⇒各建筑(出勤时)、各建筑⇒穿梭巴士站及轨道交通车站(下班时)、各建筑(白天)之间设置安全舒适的行人动线。沿水路设置在水边的散步道,兼作为水系的管理用道路。

4.3 有轨电车轨道

轨道交通也穿梭于建筑地块内,因此为缓解因线路造成的空间隔离,除部分没有行人穿越的区间以外采用单线运行方式。连接各区的基地内专用铁路,可实施大量运输,定时运行。由于不会排放CO2,有利于环境保护。轨道设计中景观

专业与轨道专业院沟通除人行交通枢纽,其他处均增补绿植“绿化种植轨道”尽可能的增加了园区的绿量。具有古典风味的车体可为欧洲风情增添情调。

4.4 桥梁

桥梁外装饰面设计的原则是采用欧洲历史感觉的元素,并设定以下几项基本方针:

(1)支撑轨道设施的桥梁,采用大型支持荷载均衡的连续小拱形的桥梁设计。

(2)连接各城镇间的桥梁,兼顾城镇景观,采用较大拱形的桥梁设计。

(3)桥以外功能的桥梁(如与共同沟或地下通道为一体的桥梁),在优先考虑其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与周边城市设计相符。

(4)位于城镇背面的桥梁,功能与成本并重,采用现代合理的桥梁设计。

5 水系设计

设计方针——设计的出发点位将各个组团捏合成一个整体,每个组团首先为一个独立的城市,水系在这些城市做为一个景观连接,借鉴自然小镇河流的尺度,在20~40米之间变化,将园区统一成一个整体。对基地水岸线、山体和谷地资源做保护性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水体及沟谷展现水景,以中低层建筑为主,充分利用地块上下起伏的特征布置建筑,使丘陵地形的形态更加优美。

关于水系渗水的基本考虑方法:在规划水系区域中的地基,从表层按顺序由回填土、砂质粘性土、风化花岗岩等组成。在风化花岗岩层中或更浅的土层中有地下水。即这些土层具有透水性。将水系的水面高度设定在比现有地下水位高的位置时,如果不在水系底面采取止水措施,水会浸透到地基中而使水系的水位降低到现有地下水位高度。因此,需要在水系底面采取止水措施,采用橡胶衬垫止水方法,通过铺设具有高耐腐蚀性和高耐久性的橡胶衬垫达到止水目的。为保护橡胶衬垫,及防止地下水引起的上浮,需要混凝土保护层。依靠热熔接视线橡胶衬垫的接缝处理。为追求水系的丰富变化,整个水系设置了多处叠水。

6 完工效果

7 综合效益

7.1 生态效益

项目大量保留了原有自然山体及植被,最大程度保护了原有生态景观。同时选种当地植物,补充构建了可以持续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呈现园区美丽景观的同时,提升生态附加值。利用场地高差,构造了贯穿园区的水系,并且蓄集自然雨水,不仅增加了园区水域面积,调节小气候,降低了热岛效应,而且水岸、水中、水底丰富的动植物增加了园区生物多样性。

7.2 经济效益

从园区内小处着眼——水系与园区浇灌系统结合,利用雨水做植物灌溉,既促成了生态自然循环,也节约了园区景观维护成本。往园区外大处着眼——美丽的华为小镇的成功建设,带动了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入驻,助推松山湖高新区新一轮发展。仅以入住企业为例:从小镇建设开始截止目前,新入驻松山湖地域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如大疆、ATL、易事特、漫步者,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逸动科技、长盈精密、宁德新能源、生益科技、OPPO等上百家。

7.3 社会效益

小镇建成后,不仅园区美景的图片在互联网上频繁刷屏。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各类赴华为小镇参观的团体络绎不绝,每年参观总人数以数万计,从这个角度看,小镇已然成为特色园区建设的典范。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玄秀雅)

浅析华为终端欧洲小镇一二期项目景观设计

摘要:作为华为终端欧洲小镇一二期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负责人,本文通过项目复盘,对整体方案及完工效果进行梳理回顾。

关键词:特色园区;产业园景观;生态小镇设计

华为的终端总部基地位于松山湖南区松湖花海景区旁边,总投资100亿元。该项目于2014年9月动工,地块与地块间通过有轨电车串联起来,其一、二期项目于2018年完工。整体项目用地共约126.66公顷,分四个地块。其中3#和4#地块即本项目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二期用地约82.22公顷。为满足华为公司研发、生产场地能力需求,在松山湖建设华为终端研发项目基地。

1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理念:聚山水精华 -汇世界精典 -孕知识精英 -育华为精品

本项目借鉴深受人们喜爱世界闻名的12个欧洲经典小镇,结合本地人文气候等进行提炼并与整合建筑特色,重塑和升华形成12个新“生态小镇”。这些经典城镇是经过数百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环境。经典建筑物及环境不是巨大而无变化的空间,它们是有个性特征的空间群体。被人们推崇的所谓经典建筑,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周围环境而产生的“经典”。若是脱离周围环境而单独存在的话,对于建筑而言也就失去它的生命力。

本项目以群体构筑的手法来营造-座经典的园区。并以标志性建筑物、中心广场、庭园以及与周围相呼应的建筑群相互惯通、融合,来表达出“整体”的意境,打造各具特色的组团单位。

用建筑与景观结合的语言对空间进行塑造,让人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空间尺度,演绎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的和谐性,构造出一种蕴含着历史性、灵动且温馨的混合体,建造出一座融合全方位研发功能为一体的环境。

2 设计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场地的勘察调研,梳理出景观场地重塑、交通组织、水景营造是设计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丰富的现状自然资源也带来了机遇。

场地重塑——如何把园区原有山体绿化繁茂的地形跟绿化进行复原·再生。如何将世界文明、深受人们喜爱12个经典,通过华为松山湖项目基地重塑。以标志性中心建筑、中心广场、及与周围相呼应的建筑群,来表达“人文群落”的意境。创造经过数百年历史而形成的宜人的空间尺度。

2.1 交通组织

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对整个项目地块交通进行合理规划。

2.2 水景营造

如何低影响开发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现状地形地貌打造舒适宜人的水面景观。

3竖向设计

在项目设计中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在山脊部分布置建筑,在山谷低洼部分设置水系,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山体及原有水域,减少挖填方量。各建筑用地下方均有设置地下停车场,以及项目内设计的水系将会产生大量的挖土土方。对此问题,设计将用地的基地面较高地设定,通过减少开挖体量而减少土方,同时在山谷部分填土,按照填土后的基地面设定水域的水位,在确保亲水功能的同时控制搬出土方量,尽量做到场地内的土方平衡。

人工挖土斜面坡度控制在1:1.5以下,填土斜面坡度为1:1.8以下,原则上回填高度都控制在5m~7m以内。沿着保留山 体一圈设置雨水排水设施(明渠)。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对人工回填土的破坏。种植乔木的斜面尽量控制在1:3以下。

挡土墙斜面坡度不能处理的高低差部分设置挡土墙。当建筑能直接成为挡土构造物时,以及背面是地下停车场等不受土压时,不需另设挡土墙直接用建筑的墙壁。面向水域设置挡土墙时考虑景观效果,并在前面使用石材装饰,打造了自然水景。山体开挖处采用当地产景石绿化种植挡墙,最大可能的保持原有生态感。

4交通组织

为使上下班员工巴士、私家车、乘坐巴士的行与机动车的动线不发生交叉,因此做了安全顺畅的动线设计。 上下班的交通方式的比率设定为:巴士:70%、机动车:30%。

班车上班时间为乘坐班车的员工能迅速步行到工作场所,在周边市政道路上设置4个班车停靠位。班车停靠位附近设置人行用的入口。 下班时,为使班车使用者都能坐到座位,在4#地块内设置2处班车停车场,员工能够通过徒步和轨道交通迅速到达班车停车场。

4.1 车道

市政道路上的出入口和各城市的建筑相连(通勤、业务、宾客)各类车辆通往建筑的不同地方。(通勤车辆;地下停车场;业务用车辆;服务动线;宾客;入口)上述以外,还有往来于各地块间的穿梭巴士和消防用车辆的通行。大巴停车位均采用生态绿植停车场。

4.2 人行道

沿市政道路的班车停靠位⇒各建筑(出勤时)、各建筑⇒穿梭巴士站及轨道交通车站(下班时)、各建筑(白天)之间设置安全舒适的行人动线。沿水路设置在水边的散步道,兼作为水系的管理用道路。

4.3 有轨电车轨道

轨道交通也穿梭于建筑地块内,因此为缓解因线路造成的空间隔离,除部分没有行人穿越的区间以外采用单线运行方式。连接各区的基地内专用铁路,可实施大量运输,定时运行。由于不会排放CO2,有利于环境保护。轨道设计中景观

专业与轨道专业院沟通除人行交通枢纽,其他处均增补绿植“绿化种植轨道”尽可能的增加了园区的绿量。具有古典风味的车体可为欧洲风情增添情调。

4.4 桥梁

桥梁外装饰面设计的原则是采用欧洲历史感觉的元素,并设定以下几项基本方针:

(1)支撑轨道设施的桥梁,采用大型支持荷载均衡的连续小拱形的桥梁设计。

(2)连接各城镇间的桥梁,兼顾城镇景观,采用较大拱形的桥梁设计。

(3)桥以外功能的桥梁(如与共同沟或地下通道为一体的桥梁),在优先考虑其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与周边城市设计相符。

(4)位于城镇背面的桥梁,功能与成本并重,采用现代合理的桥梁设计。

5 水系设计

设计方针——设计的出发点位将各个组团捏合成一个整体,每个组团首先为一个独立的城市,水系在这些城市做为一个景观连接,借鉴自然小镇河流的尺度,在20~40米之间变化,将园区统一成一个整体。对基地水岸线、山体和谷地资源做保护性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水体及沟谷展现水景,以中低层建筑为主,充分利用地块上下起伏的特征布置建筑,使丘陵地形的形态更加优美。

关于水系渗水的基本考虑方法:在规划水系区域中的地基,从表层按顺序由回填土、砂质粘性土、风化花岗岩等组成。在风化花岗岩层中或更浅的土层中有地下水。即这些土层具有透水性。将水系的水面高度设定在比现有地下水位高的位置时,如果不在水系底面采取止水措施,水会浸透到地基中而使水系的水位降低到现有地下水位高度。因此,需要在水系底面采取止水措施,采用橡胶衬垫止水方法,通过铺设具有高耐腐蚀性和高耐久性的橡胶衬垫达到止水目的。为保护橡胶衬垫,及防止地下水引起的上浮,需要混凝土保护层。依靠热熔接视线橡胶衬垫的接缝处理。为追求水系的丰富变化,整个水系设置了多处叠水。

6 完工效果

7 综合效益

7.1 生态效益

项目大量保留了原有自然山体及植被,最大程度保护了原有生态景观。同时选种当地植物,补充构建了可以持续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呈现园区美丽景观的同时,提升生态附加值。利用场地高差,构造了贯穿园区的水系,并且蓄集自然雨水,不仅增加了园区水域面积,调节小气候,降低了热岛效应,而且水岸、水中、水底丰富的动植物增加了园区生物多样性。

7.2 经济效益

从园区内小处着眼——水系与园区浇灌系统结合,利用雨水做植物灌溉,既促成了生态自然循环,也节约了园区景观维护成本。往园区外大处着眼——美丽的华为小镇的成功建设,带动了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入驻,助推松山湖高新区新一轮发展。仅以入住企业为例:从小镇建设开始截止目前,新入驻松山湖地域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如大疆、ATL、易事特、漫步者,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逸动科技、长盈精密、宁德新能源、生益科技、OPPO等上百家。

7.3 社会效益

小镇建成后,不仅园区美景的图片在互联网上频繁刷屏。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各类赴华为小镇参观的团体络绎不绝,每年参观总人数以数万计,从这个角度看,小镇已然成为特色园区建设的典范。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