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寿志明)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观后感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深水地平线》改编自一起真实事件。XX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曾发生一起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爆炸案,导致大量石油泄漏,11名工作人员身亡。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乎许多人的预估,一度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漏油事故。以下是深水地平线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由好莱坞著名影星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狮门影业灾难高文《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今日发布了第一张先导海报:影片的男主角沃尔伯格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该海报展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灾难全景在海面之上,滚滚浓烟升腾起来,远处的钻井台上隐隐透着火光。从先导海报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有着大场面的电影。
《深水地平线》由曾为环球电影公司拍出爆米花电影《超级战舰》的彼得-博格担当导演。彼得和沃尔伯格曾成功合作了口碑力作《孤独的幸存者》,两人的默契程度令人放心。影片根据XX年发生在墨西哥湾的特大漏油事件改编,具有相当的震撼力。XX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向美国运送了设备及人员,以帮助美国尽快处理污染问题。XX年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马克-沃尔伯格在影片中扮演一个钻井平台副经理,他的英雄行为对遏制这场灾难起到了很高文用,这个角色很容易让人想起《世界末日》里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钻井工。曾主演过《傀儡人生》的老牌演技派明星约翰-马尔科维奇、《速度与激情7》里的老牌动作明星寇特-拉塞尔、《移动迷宫》里的小鲜肉迪伦-欧布莱恩、以及热门美剧《处女情缘》的吉娜-罗德里格兹也都集体加盟该片。
《深水地平线》将在XX年9月30日登陆北美院线。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引起原油泄漏一月有余,美国政府与英国石油公司试过火攻法、化学分解、围栏沙坝、人工岛、引流法、人发干草吸附法、虹吸法、灭顶法、“小金钟罩”等各种方法,均收效甚微或无果而终。有关方面在网上征求了近7800条来自全世界网民的建议,最奇特的方法还有“核爆法”和制作长宽两英里的蜂窝水泥大盘法等。在真正找到有效的方法前,墨西哥湾的居民们只能忧心忡忡地一次又一次地耐心等待着下次“试验”的成功,墨西哥湾已在咳嗽的海豚游走他乡,其他各种海洋动物和鸟类也只能听天由命。
富可敌国、经验丰富的英国石油公司曾打了无数油井至今还管理着美国本土万个油井,这次真的是遇到难题了。本次事故是历史上首次发生在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有专家分析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原油泄漏发生在1500米深海,与大油轮漏油相比,其最大的危害是大量原油在海底凝固,无数海洋生物遭扼杀,其破坏影响将延续很多年。而众所周知,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破坏至今仍没有完全恢复。
面对公众的质询与抗议,英国石油公司公开披露了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相关信息是:可能由于井下压力异常增高,防喷自动装置启动时可能遇到钻管连接处而可能未发挥有效作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用等。尽管英国石油公司承诺要负责赔偿受害人到“最后一分钱”,面对公众有关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的质询时,该公司至今都是以“可能”、“大概”会成功等不确切词语来回答。于是,人们不得不追问:该公司是不知还是明知海上钻井的危险性却没有设置更可靠、更高一级的安全设施呢?
美国拥有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但面对海上原油泄漏这样危及全人类海洋安全的巨大全球公共问题时,显得如此无力、无助和无奈。本次事故无疑向人们发出了警示。
事故同时还提出了下述一系列问题。一、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原油泄漏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是国家级的重大事件,但最终结果也只能是谁惹事谁管事,事件的专业性让他人甚至是当事国政府也无能为力。二、石油公司将油井从陆地钻到海洋,并向深海延伸的进程昭示了石油资源的紧缺和开采的复杂性。原油泄漏事故不断增加且后果日益严重,这彰显了“石油最后的疯狂”,还是表明未来的海上采油越来越像是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游戏呢?三、本次事故客观上为新旧能源辩论大战提供了一个喘息机会,给美国国内关于新能源和近海采油争论的双方打上一针清醒剂。因此,它也可能成为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战略的一个转机。四、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这是否表明世界上还缺少一个有力、有效防范和制止此类灾难的专业性应急组织与应急机制呢?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发生在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故,现在毫无疑问已经演变成为一场生态灾难。
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事发差不多一个月后,还是没有人能够非常确切地解释,“深水地平线”号深海钻井平台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在4月20号发生爆炸,造成原油泄漏这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是一个严重警告。
以我国为例,虽然远在地球另一端,但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也在走差不多的路,向海洋尤其是海洋深水区要油气,跟美国一样。
说来也是巧合,就在“深海地平线”号发生事故不久,在上海世博会上,中海油展出我国自主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模型,并且自豪地宣布,这个新的钻井平台已经在今年2月出坞,预计明年在南海海域投产,其最高文业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使用寿命30年,能够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
目前,中海油每年从海上开采的油气当量已经达到5000万吨水平,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而他们的目标是再用5年时间从南海深水区打造一个5000万吨当量,等于再加一个大庆油田。
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BP公司去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XX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接近20亿吨油气当量,列世界第二位,排在美国后面,5000万吨占到其中的%。而按我国自己设定的目标,XX年的一次能源消费要控制在27亿吨标准煤左右,换算为亿吨油气当量,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5000万吨在总量和油气总量所占比例分别为%和10%。
与此同时,在海上进行钻探作业,面临很多挑战,并且,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一个进行中的学习周期,是人类通过实践,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一一点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的做法。
现在,“深水地平线”号事故已经做了最生动的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展示,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我们作为旁观者,很自然就会产生一个问号:以美英两大石油强国可以动用的技术水平和财力水平,怎么还会搞得手忙脚乱一团糟,假如他们尚且这样,我们又做了哪些准备,是不是需要再作评估,看是不是做得足够充分……
必须同时指出,人类的能源史本身就是一个进行中的学习周期。近如1960年代中期,随着环保主义兴起,在全球范围内,从煤转向相对污染较少的石油这一做法渐渐成为共识。然而,偏偏就在这时,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市对开海面的一个钻井平台发生事故,大约6000桶原油从海底喷涌而出,一路逼近加州,形成一道长达30英里的油污海滩。这一景象给美国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不仅下令停止当地钻探作业,还要检讨在一切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的项目,最终导致阿拉斯加州作为北美地区最有潜力的油气资源地带之一被列入禁采名单。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桩严重原油泄漏事故,这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事发之时距离美国1859年在本土打出第一口油井刚好过去110年,二是事发地点就在19世纪末期美国首次进行海上开采之地,也就是说,美国正是在这里开始尝到海洋这个大宝库的甜头,直到一不小心栽了大跟斗。
当然,因噎废食也没必要,并且很可能得不到数据支持。比如,美国数据显示,在美国水域出现的油污,主要还不是深海开采造成的,这只占1%,另有4%来自油轮和管道泄露,还有33%来自其他船舶,而最大部分来自海床自然渗漏,占到62%,这更像是大自然对美国这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的一个玩笑。
说得更确切一点,如同美国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在其成名作《石油风云》总结那样,从一开始,当石油作为一种新的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它就带着一个价格标签这是有代价的。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寿志明)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观后感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深水地平线》改编自一起真实事件。XX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曾发生一起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爆炸案,导致大量石油泄漏,11名工作人员身亡。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乎许多人的预估,一度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漏油事故。以下是深水地平线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由好莱坞著名影星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狮门影业灾难高文《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今日发布了第一张先导海报:影片的男主角沃尔伯格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该海报展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灾难全景在海面之上,滚滚浓烟升腾起来,远处的钻井台上隐隐透着火光。从先导海报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有着大场面的电影。
《深水地平线》由曾为环球电影公司拍出爆米花电影《超级战舰》的彼得-博格担当导演。彼得和沃尔伯格曾成功合作了口碑力作《孤独的幸存者》,两人的默契程度令人放心。影片根据XX年发生在墨西哥湾的特大漏油事件改编,具有相当的震撼力。XX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向美国运送了设备及人员,以帮助美国尽快处理污染问题。XX年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马克-沃尔伯格在影片中扮演一个钻井平台副经理,他的英雄行为对遏制这场灾难起到了很高文用,这个角色很容易让人想起《世界末日》里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钻井工。曾主演过《傀儡人生》的老牌演技派明星约翰-马尔科维奇、《速度与激情7》里的老牌动作明星寇特-拉塞尔、《移动迷宫》里的小鲜肉迪伦-欧布莱恩、以及热门美剧《处女情缘》的吉娜-罗德里格兹也都集体加盟该片。
《深水地平线》将在XX年9月30日登陆北美院线。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引起原油泄漏一月有余,美国政府与英国石油公司试过火攻法、化学分解、围栏沙坝、人工岛、引流法、人发干草吸附法、虹吸法、灭顶法、“小金钟罩”等各种方法,均收效甚微或无果而终。有关方面在网上征求了近7800条来自全世界网民的建议,最奇特的方法还有“核爆法”和制作长宽两英里的蜂窝水泥大盘法等。在真正找到有效的方法前,墨西哥湾的居民们只能忧心忡忡地一次又一次地耐心等待着下次“试验”的成功,墨西哥湾已在咳嗽的海豚游走他乡,其他各种海洋动物和鸟类也只能听天由命。
富可敌国、经验丰富的英国石油公司曾打了无数油井至今还管理着美国本土万个油井,这次真的是遇到难题了。本次事故是历史上首次发生在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有专家分析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原油泄漏发生在1500米深海,与大油轮漏油相比,其最大的危害是大量原油在海底凝固,无数海洋生物遭扼杀,其破坏影响将延续很多年。而众所周知,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破坏至今仍没有完全恢复。
面对公众的质询与抗议,英国石油公司公开披露了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相关信息是:可能由于井下压力异常增高,防喷自动装置启动时可能遇到钻管连接处而可能未发挥有效作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用等。尽管英国石油公司承诺要负责赔偿受害人到“最后一分钱”,面对公众有关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的质询时,该公司至今都是以“可能”、“大概”会成功等不确切词语来回答。于是,人们不得不追问:该公司是不知还是明知海上钻井的危险性却没有设置更可靠、更高一级的安全设施呢?
美国拥有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但面对海上原油泄漏这样危及全人类海洋安全的巨大全球公共问题时,显得如此无力、无助和无奈。本次事故无疑向人们发出了警示。
事故同时还提出了下述一系列问题。一、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原油泄漏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是国家级的重大事件,但最终结果也只能是谁惹事谁管事,事件的专业性让他人甚至是当事国政府也无能为力。二、石油公司将油井从陆地钻到海洋,并向深海延伸的进程昭示了石油资源的紧缺和开采的复杂性。原油泄漏事故不断增加且后果日益严重,这彰显了“石油最后的疯狂”,还是表明未来的海上采油越来越像是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游戏呢?三、本次事故客观上为新旧能源辩论大战提供了一个喘息机会,给美国国内关于新能源和近海采油争论的双方打上一针清醒剂。因此,它也可能成为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战略的一个转机。四、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这是否表明世界上还缺少一个有力、有效防范和制止此类灾难的专业性应急组织与应急机制呢?
深水地平线观后感 发生在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故,现在毫无疑问已经演变成为一场生态灾难。
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事发差不多一个月后,还是没有人能够非常确切地解释,“深水地平线”号深海钻井平台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在4月20号发生爆炸,造成原油泄漏这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是一个严重警告。
以我国为例,虽然远在地球另一端,但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也在走差不多的路,向海洋尤其是海洋深水区要油气,跟美国一样。
说来也是巧合,就在“深海地平线”号发生事故不久,在上海世博会上,中海油展出我国自主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模型,并且自豪地宣布,这个新的钻井平台已经在今年2月出坞,预计明年在南海海域投产,其最高文业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使用寿命30年,能够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
目前,中海油每年从海上开采的油气当量已经达到5000万吨水平,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而他们的目标是再用5年时间从南海深水区打造一个5000万吨当量,等于再加一个大庆油田。
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BP公司去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XX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接近20亿吨油气当量,列世界第二位,排在美国后面,5000万吨占到其中的%。而按我国自己设定的目标,XX年的一次能源消费要控制在27亿吨标准煤左右,换算为亿吨油气当量,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5000万吨在总量和油气总量所占比例分别为%和10%。
与此同时,在海上进行钻探作业,面临很多挑战,并且,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一个进行中的学习周期,是人类通过实践,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一一点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的做法。
现在,“深水地平线”号事故已经做了最生动的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一次展示,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我们作为旁观者,很自然就会产生一个问号:以美英两大石油强国可以动用的技术水平和财力水平,怎么还会搞得手忙脚乱一团糟,假如他们尚且这样,我们又做了哪些准备,是不是需要再作评估,看是不是做得足够充分……
必须同时指出,人类的能源史本身就是一个进行中的学习周期。近如1960年代中期,随着环保主义兴起,在全球范围内,从煤转向相对污染较少的石油这一做法渐渐成为共识。然而,偏偏就在这时,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市对开海面的一个钻井平台发生事故,大约6000桶原油从海底喷涌而出,一路逼近加州,形成一道长达30英里的油污海滩。这一景象给美国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不仅下令停止当地钻探作业,还要检讨在一切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的项目,最终导致阿拉斯加州作为北美地区最有潜力的油气资源地带之一被列入禁采名单。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桩严重原油泄漏事故,这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事发之时距离美国1859年在本土打出第一口油井刚好过去110年,二是事发地点就在19世纪末期美国首次进行海上开采之地,也就是说,美国正是在这里开始尝到海洋这个大宝库的甜头,直到一不小心栽了大跟斗。
当然,因噎废食也没必要,并且很可能得不到数据支持。比如,美国数据显示,在美国水域出现的油污,主要还不是深海开采造成的,这只占1%,另有4%来自油轮和管道泄露,还有33%来自其他船舶,而最大部分来自海床自然渗漏,占到62%,这更像是大自然对美国这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的一个玩笑。
说得更确切一点,如同美国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在其成名作《石油风云》总结那样,从一开始,当石油作为一种新的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它就带着一个价格标签这是有代价的。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