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伯邃)
抗疫英雄事迹50字四篇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一篇
1.“我必须跑得更快!”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2.“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
这是一个24岁护士的话,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汉时,她毫不犹豫背起行囊。此刻,作为儿女,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家中担心自己的母亲。
3.大爱大孝感动抗疫一线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疾病在老家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吴亚玲泪如雨下。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怀念去世的母亲......稍微平复心情,吴亚玲继续她的工作。
4.给警察送口罩不留名的小伙子
安徽六安一个小伙子,给当地派出所抱来了500个口罩,放下后只说了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就跑走了。警察追出去挽留,小伙子边逃跑边摆手示意不用了,警察敬礼目送。
5.开大货车给武汉送物资的大姐
近日,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到达了武汉的物资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司机连夜送过来的。她从成都独自开车,开了将近
24小时,才把酒精送到武汉。送到后,这位女司机婉拒了武汉工作人员的感谢,继续干活,帮着卸货。
6.火神山的“摆渡人”
1月30日开始,从早到晚,庞益兵在工地与停车点间往返百余次,免费接送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被誉为“火神山的摆渡人”。
7.我的名字叫知恩者
浙江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放了一沓百元大钞后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说:“知恩者!”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8.我的名字叫中国人
1月31日,南京交警在宁杭高速检查站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口罩。而当问及车主姓名时,对方只留名“中国人”。
9.我的名字叫中华儿女
美国洛杉矶几位年轻华人,买了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武汉。他们刚毕业,没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才买到,但没有留名字。义工告知中国清关必须要留名,他们商量了一下,留下四个字:“中华儿女”。
10.抗疫中的感人细节
上海多个小区的电梯,都有居民悄悄放上了“电梯按键一次性专用纸巾”,避免与电梯按键上的细菌病毒接触。也许没人知道是谁提供的纸巾,但这份细致和共渡难关的信念,让人感动!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二篇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
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三篇
疫情就是集结的号角,党员就是保卫家园的战士,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迅速投身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开展入户宣传、收集防控人员信息、维护社会稳定、走访重点防控对象......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__就是这样一位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
连日来,__同志建议并制定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对各村防控工作进行严密部署,组建医疗工作专班、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的工作制度。一周多来,__多次到各村里了解掌握情况,帮助村里探讨研究防控措施,制定重点对象健康档案,各村里重点防控对象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起居情况得到有效掌握。组织镇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对各村每天上报相关疫情防控资料做好汇总、上报、归档。积极协助各村设立劝导站,制定劝导站工作制度,实行
24小时值班,对外地访亲人员进行文明劝回。
__同志是从年二八就开始三班倒在镇、村值班,所有的工作人员,镇里挂钩村里的工作组,还有他作为挂点的领导三班倒都在镇、村里值班,入户宣传,包括大年夜的值守活动,全部全程参加。确保所有的观察对象,所有辖区内的重点场所做到无死角全覆盖的拉网式排查。
通过走访和摸索各村的基本情况后,__在防控工作会上提出来,应该对驻村里工作人员进行统筹调度,合理平衡人员力量。防控办采纳了这一建议,对抽调人员实施调整,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力量。探索实施分时段定人盯防值班的制度,他所挂钩的宅坂村,实行防控人员“三班倒”的值班制度,白天指定人员在指定地点人实施人盯人防守,晚上采用手机随访、微信视频通话等形式,有效掌握其行踪,确保防控对象不外出。
本着防控对象也是受害者,要将心比心,多替他们着想的理念。为了使重点对象安心在家接受观察,他还带领镇村工作人员定期走访慰问防控对象,送去口罩、体温计等医疗防护用品。
抗疫英雄事迹50字四篇
在基层,有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
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怀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
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伯邃)
抗疫英雄事迹50字四篇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一篇
1.“我必须跑得更快!”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2.“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
这是一个24岁护士的话,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汉时,她毫不犹豫背起行囊。此刻,作为儿女,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家中担心自己的母亲。
3.大爱大孝感动抗疫一线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疾病在老家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吴亚玲泪如雨下。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怀念去世的母亲......稍微平复心情,吴亚玲继续她的工作。
4.给警察送口罩不留名的小伙子
安徽六安一个小伙子,给当地派出所抱来了500个口罩,放下后只说了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就跑走了。警察追出去挽留,小伙子边逃跑边摆手示意不用了,警察敬礼目送。
5.开大货车给武汉送物资的大姐
近日,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到达了武汉的物资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司机连夜送过来的。她从成都独自开车,开了将近
24小时,才把酒精送到武汉。送到后,这位女司机婉拒了武汉工作人员的感谢,继续干活,帮着卸货。
6.火神山的“摆渡人”
1月30日开始,从早到晚,庞益兵在工地与停车点间往返百余次,免费接送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被誉为“火神山的摆渡人”。
7.我的名字叫知恩者
浙江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放了一沓百元大钞后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说:“知恩者!”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8.我的名字叫中国人
1月31日,南京交警在宁杭高速检查站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口罩。而当问及车主姓名时,对方只留名“中国人”。
9.我的名字叫中华儿女
美国洛杉矶几位年轻华人,买了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武汉。他们刚毕业,没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才买到,但没有留名字。义工告知中国清关必须要留名,他们商量了一下,留下四个字:“中华儿女”。
10.抗疫中的感人细节
上海多个小区的电梯,都有居民悄悄放上了“电梯按键一次性专用纸巾”,避免与电梯按键上的细菌病毒接触。也许没人知道是谁提供的纸巾,但这份细致和共渡难关的信念,让人感动!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二篇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
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抗疫英雄事迹50字三篇
疫情就是集结的号角,党员就是保卫家园的战士,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迅速投身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开展入户宣传、收集防控人员信息、维护社会稳定、走访重点防控对象......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__就是这样一位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
连日来,__同志建议并制定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对各村防控工作进行严密部署,组建医疗工作专班、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的工作制度。一周多来,__多次到各村里了解掌握情况,帮助村里探讨研究防控措施,制定重点对象健康档案,各村里重点防控对象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起居情况得到有效掌握。组织镇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对各村每天上报相关疫情防控资料做好汇总、上报、归档。积极协助各村设立劝导站,制定劝导站工作制度,实行
24小时值班,对外地访亲人员进行文明劝回。
__同志是从年二八就开始三班倒在镇、村值班,所有的工作人员,镇里挂钩村里的工作组,还有他作为挂点的领导三班倒都在镇、村里值班,入户宣传,包括大年夜的值守活动,全部全程参加。确保所有的观察对象,所有辖区内的重点场所做到无死角全覆盖的拉网式排查。
通过走访和摸索各村的基本情况后,__在防控工作会上提出来,应该对驻村里工作人员进行统筹调度,合理平衡人员力量。防控办采纳了这一建议,对抽调人员实施调整,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力量。探索实施分时段定人盯防值班的制度,他所挂钩的宅坂村,实行防控人员“三班倒”的值班制度,白天指定人员在指定地点人实施人盯人防守,晚上采用手机随访、微信视频通话等形式,有效掌握其行踪,确保防控对象不外出。
本着防控对象也是受害者,要将心比心,多替他们着想的理念。为了使重点对象安心在家接受观察,他还带领镇村工作人员定期走访慰问防控对象,送去口罩、体温计等医疗防护用品。
抗疫英雄事迹50字四篇
在基层,有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
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怀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
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