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免费】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高涵桃)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免费】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ào悔 胡骑.pǔ育 惩.chéng罚 懊..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 炽.zhì痛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镐.gǎo头 逼狭.xi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遮弊 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呼朋引伴

B.蝉褪 人生鼎沸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C.分岐 高枕而卧 小心翼翼 不求深解

D.尴尬 众目睽睽 花团锦簇 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 / 10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洪亮如琴音齐鸣者, ;那雄浑如鼓点轰响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7、按要求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2 / 10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______ (1)不亦说乎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4)人不堪(3)不逾矩其忧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月亮村的月亮

吴小军

①月亮三年没回他那粤北深山里的家了,他已经在邻近深圳的一个小县城安了家,实现了进城的梦想。前几天突然接到村民小组长从家乡的县城打来的电话,说他爸有些不得劲了。月亮决定,趁着中秋请假回一趟,把母亲去世后一直不肯离开村子的老父亲接过去住。要不,还真拿不准啥时才回家。

3 / 10

②一跨上山坳,他就真切地想起了老人讲的月亮村的名是怎么来的了。真是好大个月亮!就这样银光光、亮爽爽、突兀兀地从两座大山坳处撞入他的眼帘,撞入他的心房。

③“我回来了!”坐了几个钟头的火车,坐了一个多钟头的汽车,坐了近一个钟头的小四轮,又走了一个钟头的山路的月亮,忘了所有的疲惫,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

④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上还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广财的孩子在城里上民办学校,前些年他爸也没了,他可能有四五年没回村了。

⑤月亮沿着那条走了三十多年,眼下却觉有些陌生的小路下坳。陌生?是呀,怎么就陌生了呢?是三年没走了?哦,是杂草太盛了,反射着月光,银灿灿的一片,草间这条由乱石铺成的小路,显得瘦了。

⑥下了坳,有一片稍缓的坡地,错落着几座屋子,分别是广发、兴利、黑牛、中坤等人的家,除了兴利是木工,其他几个原先也和月亮一起做泥水工、杂工,后来各自分开,也不知散落到哪处去了。一路上,经过了秋英、亚菊的家,屋子的窗都黑着,想是也没人在屋。这些年,村里的人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陆陆续续飘进城里去了,有大城市,也有县城,最差的也到镇上去了。去了,也慢慢扎下了脚跟。大家都不愿意回来。

⑦又转过一个山包,是一大片连着的庄稼地,现在全荒了。转过得水家,月亮看见祠堂了。守祠堂的孤老头七叔公会点香火。都是岁月,都是故事。前些年,祠堂香火很盛,除了年节、醮会,村里红事、白事都在那里上香鸣炮,禀告先人。祠堂,是一个村的中枢,是圣地哩。月亮想起了官厅前面两块石碑上刻着的字:月出满地水,云来一天山。今天是十四,往年这时候,祠堂已经开始祭祀的一些仪式了,而眼下,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

⑧还真有个孤独的人影。一身黑,佝偻着腰,像村民常用的钩刀。一勾一勾地,这个黑影,正从这一汪亮光里走到另一汪亮光里。

⑨“爸!”月亮吃了一惊,“爸,你在这干啥哩?”

4 / 10

⑩黑影稍稍抬起了头,还是钩刀一般站着。又低下了头,将手里一个东西放在祠堂与风水塘前面那块大坪的一汪亮光里。

⑪顺着父亲的手,月亮发现,这一片亮汪汪的全是碗、盘、碟、缸之类的容器,全都装着水,从风水塘前一直排到大坪,整整齐齐地,足足有几千个。天,这是将村里每家的吃饭的家伙都收来了呀?

⑫显然,父亲在用这些东西到塘里盛了水,又摆到了这地上。

⑬“爸,你这是干啥呀?”

⑭“月亮,那么多月亮。”父亲指着那些碗盘碟缸。是啊,每个碗盘碟缸里都有一个月亮!“月亮圆了,我儿子该回来了,全部人都该回来了……”父亲喃喃地说。

⑮月亮一把抱住父亲,一阵心酸:“爸,我回来了!”

⑯祠堂的侧门咿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个黑影,像月亮父亲一样的钩刀般的身子,是村里的五保户七叔公,他就住在祠堂的侧房。他吃力地张了张嘴:“呀,是月亮回来了。”

⑰七叔公说:“村里就剩我们俩了。”他望着天上的大月亮,“你带他走吧,就剩我和它了……”

⑱银子似的月华笼罩着村庄,梦一般美丽。

⑲月亮不由泪流满面。

(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上还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从描写角度)

②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弧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从修辞方法角度)

(3)请说说文章的标题“月亮村的月亮”有何妙处。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对文中人物月亮、广发、兴利、秋英等说说你的心里话。

5 / 10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

6 / 10

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

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

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7 / 10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8 / 10

参考答案:

D

D

C

C

D

B

(1)思君不见下渝州(2)应傍战场开(3)温故而知新(4)人不知而不愠(5)落花时节又逢君(6)一夜征人尽望乡(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

(3)法度

(4)能够承受

2.

(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3)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 示例: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答案】(1)月亮村的月亮回乡接父亲一路上的所见所感。(2)①这个句子是对乡村的环境描写,形象地表现乡村一片破败的凄凉之景,反映乡村因人们外出谋生而逐渐败落的社会现实。②这个句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祠堂比作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一语双关,即象征了乡村老人的孤苦,又暗示了乡村如同老者走向末路,一片萧条。(3)①一语双关,题目中的后一个“月亮”,既指山村的月亮,也指“月亮”这个人。②线索作用,“月亮”贯穿全文,以月亮这个人的行踪为线索,也以“月亮”这一物为线索。③新颖奇特,吸引读者阅读,激发阅读兴趣。④揭示主旨,暗示作者渴盼山村月圆人也圆的美好愿望。(4)示例:月亮、广发、兴利、秋英,你们在城里住的很开心吗?城市繁华、拥挤,比不上你们曾经居住的乡村吧。国家关注民生,对农村人的农业生产、居住、医疗等有许多的新举措,乡村也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你们回去吧,想念凭你们的勤劳、坚强,一定会将乡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也一定会在乡村那片富饶的土地上走向富裕,实现

9 / 10

“中国梦”。

【答案】

1.A

2.D

3.C

10 / 10

2024年2月14日发(作者:高涵桃)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免费】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ào悔 胡骑.pǔ育 惩.chéng罚 懊..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 炽.zhì痛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镐.gǎo头 逼狭.xi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遮弊 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呼朋引伴

B.蝉褪 人生鼎沸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C.分岐 高枕而卧 小心翼翼 不求深解

D.尴尬 众目睽睽 花团锦簇 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 / 10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洪亮如琴音齐鸣者, ;那雄浑如鼓点轰响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7、按要求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2 / 10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______ (1)不亦说乎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4)人不堪(3)不逾矩其忧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月亮村的月亮

吴小军

①月亮三年没回他那粤北深山里的家了,他已经在邻近深圳的一个小县城安了家,实现了进城的梦想。前几天突然接到村民小组长从家乡的县城打来的电话,说他爸有些不得劲了。月亮决定,趁着中秋请假回一趟,把母亲去世后一直不肯离开村子的老父亲接过去住。要不,还真拿不准啥时才回家。

3 / 10

②一跨上山坳,他就真切地想起了老人讲的月亮村的名是怎么来的了。真是好大个月亮!就这样银光光、亮爽爽、突兀兀地从两座大山坳处撞入他的眼帘,撞入他的心房。

③“我回来了!”坐了几个钟头的火车,坐了一个多钟头的汽车,坐了近一个钟头的小四轮,又走了一个钟头的山路的月亮,忘了所有的疲惫,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

④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上还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广财的孩子在城里上民办学校,前些年他爸也没了,他可能有四五年没回村了。

⑤月亮沿着那条走了三十多年,眼下却觉有些陌生的小路下坳。陌生?是呀,怎么就陌生了呢?是三年没走了?哦,是杂草太盛了,反射着月光,银灿灿的一片,草间这条由乱石铺成的小路,显得瘦了。

⑥下了坳,有一片稍缓的坡地,错落着几座屋子,分别是广发、兴利、黑牛、中坤等人的家,除了兴利是木工,其他几个原先也和月亮一起做泥水工、杂工,后来各自分开,也不知散落到哪处去了。一路上,经过了秋英、亚菊的家,屋子的窗都黑着,想是也没人在屋。这些年,村里的人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陆陆续续飘进城里去了,有大城市,也有县城,最差的也到镇上去了。去了,也慢慢扎下了脚跟。大家都不愿意回来。

⑦又转过一个山包,是一大片连着的庄稼地,现在全荒了。转过得水家,月亮看见祠堂了。守祠堂的孤老头七叔公会点香火。都是岁月,都是故事。前些年,祠堂香火很盛,除了年节、醮会,村里红事、白事都在那里上香鸣炮,禀告先人。祠堂,是一个村的中枢,是圣地哩。月亮想起了官厅前面两块石碑上刻着的字:月出满地水,云来一天山。今天是十四,往年这时候,祠堂已经开始祭祀的一些仪式了,而眼下,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

⑧还真有个孤独的人影。一身黑,佝偻着腰,像村民常用的钩刀。一勾一勾地,这个黑影,正从这一汪亮光里走到另一汪亮光里。

⑨“爸!”月亮吃了一惊,“爸,你在这干啥哩?”

4 / 10

⑩黑影稍稍抬起了头,还是钩刀一般站着。又低下了头,将手里一个东西放在祠堂与风水塘前面那块大坪的一汪亮光里。

⑪顺着父亲的手,月亮发现,这一片亮汪汪的全是碗、盘、碟、缸之类的容器,全都装着水,从风水塘前一直排到大坪,整整齐齐地,足足有几千个。天,这是将村里每家的吃饭的家伙都收来了呀?

⑫显然,父亲在用这些东西到塘里盛了水,又摆到了这地上。

⑬“爸,你这是干啥呀?”

⑭“月亮,那么多月亮。”父亲指着那些碗盘碟缸。是啊,每个碗盘碟缸里都有一个月亮!“月亮圆了,我儿子该回来了,全部人都该回来了……”父亲喃喃地说。

⑮月亮一把抱住父亲,一阵心酸:“爸,我回来了!”

⑯祠堂的侧门咿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个黑影,像月亮父亲一样的钩刀般的身子,是村里的五保户七叔公,他就住在祠堂的侧房。他吃力地张了张嘴:“呀,是月亮回来了。”

⑰七叔公说:“村里就剩我们俩了。”他望着天上的大月亮,“你带他走吧,就剩我和它了……”

⑱银子似的月华笼罩着村庄,梦一般美丽。

⑲月亮不由泪流满面。

(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上还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从描写角度)

②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弧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从修辞方法角度)

(3)请说说文章的标题“月亮村的月亮”有何妙处。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对文中人物月亮、广发、兴利、秋英等说说你的心里话。

5 / 10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

6 / 10

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

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

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7 / 10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8 / 10

参考答案:

D

D

C

C

D

B

(1)思君不见下渝州(2)应傍战场开(3)温故而知新(4)人不知而不愠(5)落花时节又逢君(6)一夜征人尽望乡(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同“悦”,愉快

(2)生气,恼怒

(3)法度

(4)能够承受

2.

(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3)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 示例: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答案】(1)月亮村的月亮回乡接父亲一路上的所见所感。(2)①这个句子是对乡村的环境描写,形象地表现乡村一片破败的凄凉之景,反映乡村因人们外出谋生而逐渐败落的社会现实。②这个句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祠堂比作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一语双关,即象征了乡村老人的孤苦,又暗示了乡村如同老者走向末路,一片萧条。(3)①一语双关,题目中的后一个“月亮”,既指山村的月亮,也指“月亮”这个人。②线索作用,“月亮”贯穿全文,以月亮这个人的行踪为线索,也以“月亮”这一物为线索。③新颖奇特,吸引读者阅读,激发阅读兴趣。④揭示主旨,暗示作者渴盼山村月圆人也圆的美好愿望。(4)示例:月亮、广发、兴利、秋英,你们在城里住的很开心吗?城市繁华、拥挤,比不上你们曾经居住的乡村吧。国家关注民生,对农村人的农业生产、居住、医疗等有许多的新举措,乡村也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你们回去吧,想念凭你们的勤劳、坚强,一定会将乡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也一定会在乡村那片富饶的土地上走向富裕,实现

9 / 10

“中国梦”。

【答案】

1.A

2.D

3.C

10 / 1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