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双颖馨)
第2章 修行品/练习(Sadhana Pada)
减少遮蔽自性的粗染色(2.1-2.9)
【通过Kriya瑜伽减少染色】:第2章开始的几节经文,介绍了特定的方法以减少头脑障碍的粗染色(kleshas,烦恼),正是这些障碍遮蔽了真我。(此章其后的经文则对治头脑障碍的细染色)。
【Kriya瑜伽的三个练习】:减少粗染色的第一部分叫Kriya瑜伽,给人指明了三摩地(samadhi)的方向。Kriya瑜伽包括三部分(2.1-2.2):
1. 训练感官
2. 在教导下研究你自己(内省)
3. 放开染色(klishta)的思维印象
【减少染色】:五种染色(2.3)涉及到不觉知(灵性上的无知)(2.5),自我/我性(2.6),迷恋(2.7),排斥(2.8)和恐惧(2.9)。对治这些染色要经过四个阶段:活跃(active),隔离(separated),衰减(attenuated)和种子(seed,休眠)(2.4)。(染色的过程于经文1.5中第一次提及。)
【超越四种不觉知】:不觉知(无知,avidya)是导致其它染色的根本原因。它呈阶段性发展并消融(2.4),有四个类型(2.5):1)视短暂为永恒,2)视不纯为纯粹,3)视痛苦为愉快,4)视非我为真我。
2.1 Yoga in the form of action (kriya yoga) has three parts: 1) training and purifying the
senses (tapas), 2) self-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s (svadhyaya), and 3) devotion and
letting go into the creative source from which we emerged (ishvara pranidhana).
(tapah svadhyaya ishvara-pranidhana kriya-yogah)
行瑜伽(kriya yoga)有三部分:1)训练并纯化感官(tapas),2)在教导下研究自已(内省,svadhyaya),以及3)献身于神(ishvara pranidhana)。
【结合三项练习】:这些原则我们都很熟悉,但视它们为一体则更加有益。他们作为一个练习会更容易记住,并成为日常生活的好伙伴。
【提醒自己进行kriya瑜伽】:你可以设定一句简洁的话,时常提醒自己,如“我要训练感官,探索内在,并放下执著。”然后瑜伽经中的其它练习,也可依此进行。要记住这只是消除思想染色的粗浅阶段,是为更精微的部分(2.10-2.11)做准备。
【Ishvara pranidhana】:此练习的重点在于,要在真诚、献身或虔诚的态度中去放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有关神、古鲁(精神导师)、万物之源的争论。瑜伽则是宽泛、不分宗派的,让每个人自己去觉知这些真相。更重要的是放开、而不是执着于感官(tapas)的影像、欲望,不执著于内省中显现的个人特征。没有这一“放开/放下”的态度,其它两项练习将没
有(或少有)价值,你会得到知识,但得不到自由。
【Ishvara的意思】: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现代kriya瑜伽】:虽然帕坦伽利只提到这三个基础练习是kriya瑜伽,但一些现代老师认为整个《瑜伽经》都是kriya瑜伽。而且通常包括呼吸练习,同时关注中脉(sushumna),并有其它身体练习。要注意这些不同的方法,以免被市面上花样繁多的瑜伽迷惑。这些辅助练习很有用,不管是作为kriya瑜伽的一部分,或者从调息练习(pranayama,2.49-2.53)、哈达瑜伽、亢达里尼瑜伽或谭崔中分离出来的单独练习。
2.2 That Yoga of action (kriya yoga) is practiced to bring about samadhi and to minimize
the colored thought patterns (kleshas).
(samadhi bhavana arthah klesha tanu karanarthah cha)
练习行瑜伽(kriya yoga)可到达三摩地,并最小化(minimize)思想模式的染色(kleshas)。
【Kriya瑜伽的原因】:此节经文给出了练习kriya瑜伽的原因和背景:
1. Kriya瑜伽纯化头脑,减小粗染色(2.3, 2.4)。
2. Kriya瑜伽是初期旅程,能直接通向三摩地。
【看清这一系统过程】:当你刚进入平息头脑的粗(重)阶段,如第1章(1.30-1.32, 1.33-1.39)中的那些练习时,最好看清楚这些练习中的系统性。然后,粗染色(kleshas)通过kriya瑜伽减弱,也即此节经文所述。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更细(更精微)的“衰减”(2.10-2.11)阶段,以及打破业的连接(2.12-2.15)。(译注:“衰减”即2.4中四阶段之一)
此节经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它给出了消除烦恼(kleshas)的方法。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对klesha一词的解释、定义、讨论和争论,但从2.3节经文中很清楚地看出,它与迷恋和排斥一类的意识习惯(mental habits)有关。有人会说klesha的意义极其精微,然而,对于冥想新手来说它同样实用。再者,我们都知道一切问题来源于迷恋或排斥。
在此,经文指出了衰减(虽然还不是消除)头脑负面习惯的方法,即2.1节中的三项练习。当冥想学生在看似复杂的原则中挣扎时,这里却给出了包括这三项练习的简洁建议。最有用的就是:“训练感官、内省和献身于神”这三原则简单易懂,而且消除头脑混乱的效率非常高。
2.3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coloring (kleshas): 1)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2) I-ness, individuality, or egoism (asmita), 3) attachment or
addiction to mental impressions or objects (raga), 4) aversion to thought patterns or
objects (dvesha), and 5) love of these as being life itself, as well as fear of their loss as
being death.
(avidya asmita raga dvesha abhinivesha pancha klesha)
有五种染色(kleshas,烦恼):1)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无知/无明),2)我性、个体性、或自我(asmita,I-ness/individuality/egoism),3)执著或迷恋意识印象/对象(raga),4)排斥思想模式或对象(dvesha),5)爱这些(以上)事物如性命,以为失去它们就是死亡。
【瑜伽中最重要的练习之一】:让自己觉察这五种染色(kleshas)是整个瑜伽科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练习之一。注意《瑜伽经》的第1章前四节经文定义了瑜伽,而1.5节介绍了思想模式的不同层次,它们要么是染色的(klishta),要么是未染色的(aklishta)。现在,此节经文中扩展了上述概念,描述了五种染色的性质。Kriya瑜伽对治粗(重)染色(2.1),而随后的经文则描述了对治更细微染色的过程(2.12-2.11, 2.12-2.25)。这一工作分阶段展开,先减少粗染色,然后才是细的。
【五种染色(kleshas):】每种染色都在后面的经文中描述:
Avidya(2.4, 2.5)=灵性上的愚昧、健忘、遮蔽、无知。
Asmita(2.6)=与“我性(I-ness)”相关
Raga(2.7)=迷恋,上瘾
Dvesha(2.8)=排斥或推开,憎恨
Abhinivesha(2.9)=拒绝失去,害怕个体死亡,欲望生存,执著生命
【染色的四个阶段】:五种染色的思想模式,都会处于四个阶段之一。这些在2.4节中描述。
【让思想流动】:觉察染色(kleshas)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静静坐着,有意识允许思想念头升起。这不是说要思考或焦虑。它是一种实验,其中你有意识地让一个形象到来。最好先在不重要的印象上进行实验。
例如,想象一个水果,并观察头脑中出现什么。一个苹果来到脑海中,如果你喜欢它,被它吸引,就说“迷恋”。也许不会太强,但你会注意到一些染色。你也许会想到梨,但会注意到有一点点“排斥”,因为你不喜欢梨。
【对染色的实验】:允许各种形象到来。我经常拿十几粒小石子,让人们挑自己喜欢的一个。然后再让他们挑一个不怎么被吸引的(有些人会说他们“不喜欢”某一个石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显示迷恋和排斥的产生。最好先在染色较轻的想法上实验,因为其中的迷恋或排斥很少。
从无意识进入到脑海中的诸多对象上,都可以进行这一实验。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观察你的注意力被某个事物/人吸引,或避开某个事物/人。
更难一点的是,观察你经过时毫无反应的事物。这些就是给头脑留下中性印象的例子。
【逐步觉察强染色】:通过这样的观察,很容易逐渐注意到更强的迷恋或排斥。当我们能够觉察染色的类型,我们就可以开始减弱染色,见下一节经文。
2.4 The root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is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other of the five colorings (kleshas), and each of these is in one of four
states: 1) dormant or inactive, 2) attenuated or weakened, 3) interrupted or separated
from temporarily, or 4) active and producing thoughts or actions to varying degrees.
(avidya kshetram uttaresham prasupta tanu vicchinna udaranam)
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是其它五种染色(kleshas)的温床,且每种染色都处于以下四种状态(阶段)之一:1)休眠或停滞,2)衰弱或衰减,3)阻隔或暂时隔离,4)活跃,并产生各种思想和行动。
【系统地减少染色】:这些染色(kleshas)为以下状态之一:1)活跃,2)暂时阻断,3)衰弱或衰减,4)休眠。我们需要觉察这些阶段,以便系统地减少染色。然后思想模式就不再成为深入冥想的障碍,这就是目标。
【染色的四个阶段】:第一步是观察某个思想模式的染色目前处于哪个阶段。这一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的练习是一项冥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好伙伴:
1. 活跃,唤起的(udaram):是头脑表层活跃的思想模式,或那些通过身体行为(通过行为工具,karmendriyas,包括移动、持握和讲话)展现自己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可以是轻微、极端或二者之间。但无论如何,它们是活跃的。
2. 阻隔的,隔离的,中断的(vicchinna):是由于一些距离或隔离,目前不太活跃的思想模式。在欲望对象不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常常体验到这一点。比如,诱惑或迷恋虽然存在,但不如事物在眼前时那么活跃(强烈)。就好像我们暂时忘了那个事物。它仍有染色,但未激活(但也不是真的衰减了)。
3. 衰减、衰弱(tanu):这一思想模式不但隔离,而且衰减了吗?有时候,我们以为某个习惯模式已经衰减,但其实没有。但我们没见到所执著的事物时,那一“隔离”看起来就像“衰减”,其实不然,不过是在那一刻,它没有显现而已。
这是改变头脑习惯当中最大的陷阱之一(译注:新手会误以为隔离就OK了)。首先,我们确实需要从“活跃状态”中拉开距离,以到达“隔离状态”,但随后着手减少思想的染色才是关键。
4. 休眠,潜在,种子(prasupta):是休眠或潜在状态的思想模式,就像没有发芽的种子,然而,仍会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
思想模式会暂时处于休眠,就像在睡眠中,或当头脑注意力被转移时候。然而,当其它思绪、或一些视听感受到来,这一思想模式就带着它所有的染色,再次苏醒(激活)。
最终,染色思想的种子可在冥想之火中烧掉,而一颗烧掉的种子就不会再发芽。
【这些通向哪里?】通过瑜伽冥想,思想逐渐弱化,然后大部分处于休眠。随后,在深入冥想中,休眠的“种子”最终被烧掉,不再萌芽。于是,一个人便从过去的染色思想中解脱。
【示例】:一个例子能帮助理解这四个阶段。以四个吸烟者为例。而原则不仅适用于香烟,同样适用于人、观点、概念、信仰、思想或情感。这一原则也不仅适用于粗想(gross level
thoughts),也适用于细想(subtlest of mental impressions精微意识印象)。
A:从未抽烟,亦没有任何抽烟的欲望。当A看到香烟时,他能认出来。头脑中存在这一记忆,但完全是中性的——它只是一个事物,或一种对事物的识别。它是未染色的,即aklishta。(香烟也可能会染色为“排斥”,如果他因别人抽烟而不快的话,但那是另一种情况。)
B: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偶尔她还会说自己很想再抽一支,但由于健康原因并不真的去抽。
她对香烟的深层印象仍是染色的,而且同时显现在无意识与有意识(清醒)状态下。有时,对香烟的印象并不活跃,比如在她睡着,或被其它事分散注意力的时候。不过在潜在层面,该印象仍俱有潜在的浓重染色。
C: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他经常说:“噢,不,我不想抽烟;我连想都不会想它。”与此同时他的手势和姿态则表示不同的意思。他可能有很重的“执著/迷恋”染色,但是显意识不允许它们现身。虽然与这一思想模式有所隔离,但染色并未真正衰减(虽然它会在人睡着或被其它事转移注意时变为潜在形式)。这种对染色的屏蔽阻隔并不是瑜伽的作法。
D: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经过在“隔离(Vicchinna)”阶段的挣扎,她学会了在冥想中与抽烟欲望同在,允许对香烟的迷恋升起,逐渐不涉入其中,静观它慢慢褪色。在这段时间,这一思想模式有时活跃、有时隔离、有时暂时休眠。不过,她看起来就像一个从不抽烟的人。不但在睡觉和注意力转移时、即便在真的看到香烟时,抽烟的欲望都已经退回种子形式、或已完全消失。
【注意每个思想所处的阶段】: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思想,以一种温和、不评判的方式,注意思想模式所处的染色阶段。它可以变得很有趣,而不是一项艰苦工作。头脑相当喜欢天马行空、想东想西,或在自身之内、或通过感官,搜寻并对欲望对象做出反应。
有很多思维在头脑中通过,其中许多是染色的。这就是头脑工作的方式;它并非好或坏。通过注意染色思想,识别并了解它们的性质,我们能逐渐变成这一过程的观照,并从染色中解脱。然后在生活、冥想中,灵性领悟才更容易来到注意力的前台。
【关于染色的头脑训练】:关于衰减、减少染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头脑认识到这些染色只能带来麻烦,别无它用(在经文2.33中描述)。
它意味着要训练头脑,让它知道“这是没有用的。”这一简单训练是衰减染色的起始(过程始于观察,然后进入衰减)。类似于教育小孩子;方法就是说这“有用”或“没用”。注意这并非“好”或“坏”的道德评判。更像是在路途中,是走左还是走右更有用的问题。
【我们通常卡在一个死循环中】:生活中,我们通常发现染色思想从“活跃”到“隔离”,然后再恢复“活跃”。就这样来回循环。它们要么活跃地产生各种问题,要么隔离一段距离,就像去度假。
【打破循环】:然而,当卷入这一循环,我们很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衰减它们(的染色),或使其进入休眠状态。意识到这一可能性很重要,然后我们能有意识地展开衰减染色的过程。
【冥想以衰减染色】:这就是为何在从这些深层印象(2.11)的解脱中,冥想有极大的价值。静静坐着,聚焦头脑,有意识允许这一循环开始,就在注意力的前台。它会逐渐弱下去,于是体验到更深的宁静,此时才能与灵性有更深入的接触。
2.5 Ignorance (avidya) is of four types: 1) regarding that which is transient as eternal, 2)
mistaking the impure for pure, 3) thinking that which brings misery to bring happiness,
and 4) taking that which is not-self to be self.
(antiya ashuchi duhkha anatmasu nitya shuchi sukha atman khyatih avidya)
不觉知(avidya,无知)有四种类型:1)视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Vidya是有知识:】 Vidya意思是知识,尤其是对真相的了解。它不仅是头脑了解,也是超越头脑的灵性认知。当把“A”放在Vidya一词之前,“A”的意思是“没有”。
【Avidya是没有知识:】 因此,Avidya意思是没有真知,或无知。它是忘却灵性实相的第一种形式。它不光是常规意义上的一种思想模式。它是失去了与万物合一、纯粹觉知这一真相的连接。
【不觉知(无知)的意思】:Avidya通常译为不觉知(ignorance无知、无明)。它并不是获得更多知识,像上学那样,学这学那以得到文凭。其实,不觉知(无知)是需要移除的东西,就像移开遮挡视线的云团。然后,当不觉知(无知的云)消失,我们就见到了真知Vidya。
【Avidya(不觉知/无知)是其它染色的温床】:Avidya像一块布,像一块屏幕,电影就投映在上面。它为后面四种染色的产生提供了土壤。Avidya(不觉知)就像误将一件事与另一件相混淆。
【有四种主要形式:】
• 视短暂为永恒:比如,认为地球和月亮是永恒的,或者以为财产永远是自己的,忘记了所有一切都会消失,我们所谓的“拥有”不过是相对的。
• 视不纯为纯粹:例如,以为我们自己的、某些人/事/情景相关的思想、情感、意见或动机是纯粹的好、健康和灵性的,而实际上它们是一大堆取向、爱好的混合。
• 视痛苦为快乐:例如,在我们社会、家庭或文化环境中,有许多行为当时充满了快乐,后来却发现完全是痛苦。
• 视非我为真我:例如,我们会认为自己的国家、名字、肉体、职业或个性等同于“我是谁”,在最深的、永恒真我的层次,将这些东西误认为就是自己。
【宏观微观都适用】:当你思考Avidya的这些形式时,会发现它们既适用于宏观,也适用于微观,正像巨大的地球和一个微小物体一样,都不是永恒的。
【我是西红柿】:想象我告诉你:“我是一个西红柿。”你会怎么想?一开始,你会微笑,等
着听笑话的后半截。而如果我一再重复:“我是一个西红柿。”如果你开始认识到,我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西红柿呢?你会认为我疯了,想把我锁起来。是的,这就是生活中我们的方式。我们跟这些东西认同,然后误以为:“这就是我。”这就是avidya,是不觉知(无知)的面纱阻挡我们看清。我们来自某个国家,于是便以为我们就“是”那个国家。我们说:“我是美国人”,或“我是印度”人,诸如此类。我们跟随某个老师或宗教,便会说:“我是佛教徒、基督教徒”等等。我们还说:“我是一个女儿、儿子、父母、姐妹或兄弟;我是这个那个行为的‘做者’;我是好/坏的,我快乐/悲伤。”其实上,这些都与最终的“我是谁”无关。当一个人觉知到“我是谁”超越以上这些,就开始了穿透无知、看见真相的旅程,也即认识真我——不管你以什么名字称呼它:无上觉知、真我、灵魂或其它的。这就是瑜伽冥想的旅程,带领一个人穿越非我的无知(avidya),了解自己真正是谁。
【Avidya(不觉知)使我们陷入麻烦】:一开始,正是Avidya(灵性上的健忘/不觉知/无知)使我们陷入思想的纠缠当中。如果在思维升起的刹那,同时伴随有对真相的觉察(vidya),则不会有自我、迷恋、排斥或恐惧涉入的空间。就只会有觉知存在,而其静观下的意识流则无法使注意力偏移。觉察这一对思想的不觉知(健忘)正是练习所在。
【错误的方向】:Avidya(不觉知)是一种方向上的错误(并不是说人与世界是个错误)。一个方向带你到痛苦之中,而另一个则通往永恒喜乐。
2.6 The coloring (klesha) of I-ness or egoism (asmita), which arises from the ignorance,
occurs due to the mistake of taking the intellect (buddhi, which knows, decides, judges,
and discriminates) to itself be pure consciousness (purusha/drig).
(drig darshana shaktyoh ekatmata iva asmita)
从不觉知(无知)中升起的“我性”或“自我”(asmita)染色(klesha),产生于误以为智性(buddhi,用于知道、决定、判断和明辨)就是纯粹的觉知(purusha/drig)。
【个体性最精细的形式】:Asmita是个体性最精细的形式。它并非“我是”(I-am-ness),正如我们说:“我是一个男人/女人”或“我是这个/那个国家的人。”它是一个去除所有这些身份的“我性”(I-ness)。
【误以为是我】:然而,当我们视“我性”(asmita)为一种染色(klesha)时,会看出其中发生了某种错误。错误就是:对象事物的思想模式错误地与“我性(asmita)”相联系,因此才会说这是一个染色的思想。我们错误认为这个那个思想就是“我是谁”。
【头脑中的画面并非中性的】:想象一个没有“我性”染色的思想。这种未染色的思想无法打扰你的冥想,也不会控制你的行为。实际上,有相当多中性思想。比如,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不少知道、却从未见过的人,关于这些人的记忆就既非迷恋,也非排斥。它意味着,画面只是存储在头脑当中,中性的、未染色的。
【去除思想染色】:想象一下,当你能控制这一染色过程该多好。然后,如果迷恋/排斥出现,我们就去除染色,于是从它的控制中解脱(起码也要衰减它)。这将是冥想的一个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外部世界里的生活,同时纯化了头脑,以体验深层冥想。
【我性是其它几项的必要条件】:思想被“我性”染色,是迷恋、排斥和恐惧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性”被视为思想的一个染色过程。练习就是要觉察这一染色,以及它怎样与其它思想关联起来。
【像灯丝误以为自己就是电流】:我性染色就好像一只灯泡误以为自己就是电流。灯丝是灯泡中最精细、最核心的部分,但它与灯泡发光的真正来源“电流”相比,仍然是虚假的。相似的,buddhi(智性)在其最精微的层次,与其它头脑、能量和肉体层次相比,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认知)工具。然而,buddhi与纯粹觉知、或shakti(智性及其它粗重层次背后的驱动力)相比,仍然是渺小的。这一我性染色认为它就是意识,忘记了真相,而这一错误障碍了自我认知。当波浪忘记/不觉知(avidya)自己同时也是大海的时候,我性便升起了。
2.7 Attachment (raga) is a separate modification of mind, which follows the rising of the
memory of pleasure, where the three modifications of attachment, pleasure, and the
memory of the object are then associated with one another.
(sukha anushayi ragah)
迷恋(raga)是一种头脑波动(模式),它伴随着快乐的记忆而来,但迷恋、快乐、和对象的记忆这三者却互相连在一起。
【迷恋随后升起】:一旦有了最初的健忘/不觉知avidya(2.5),于是升起了个体性/我性asmita(2.6),接着就有了迷恋raga的可能性。
【迷恋是障碍,但不“坏”】:迷恋并非一个道德问题;它并非是“坏”的。它似乎是内置于宇宙和一切生物的本性当中。
【染色程度】:迷恋是否成为问题,取决于其染色程度。如果染色强到足够控制我们,使我们无法反抗,则称为上瘾或强迫症。
【取得主动权】:在灵性练习中,我们想要掌控迷恋。冥想时,我们想要放下迷恋,以便体验深层真相。
【头脑天生爱迷恋】:然而,在觉察当中,我们要觉知头脑习惯性被吸引的各种方式。如果你将这一(迷恋)行为看作头脑的天生习惯,就容易接受一些,而不会感觉是头脑有了问题。当你逐渐从迷恋中解脱,这一习惯也会带来快乐、引发微笑。
【在冥想中,觉察是必要的】:迷恋和排斥是最容易觉察的两种染色。在冥想中,觉察这二者是一项必要技能。静观(而不涉入)思想的能力就是建立在“看清并分辨思想的迷恋染色”的基础之上。
【留心快乐过后的片刻】:想一下你刚体验到某种快乐的时刻。比如,你吃了一些喜爱的食品,比如一块糖。注意当你把糖放在嘴里时,发生了什么。有一股香甜的味道,带来情感上的愉悦。然后,记住一两秒后发生的。在愉快之后,马上有另一股情感,要求重复这一体验。这就是迷恋raga的意思。在经文的定义中anushayi被解释为相续的、随后的。它就是第二股情绪体验,或欲望,它就是迷恋。它与品尝糖果时第一时间的愉快是不同的。
【迷恋与记忆】:正像上述糖果例子中的,那一体验的记忆可能在某一时间突然升起。在那一瞬间,记忆给人的体验是快乐的。如果那一欢乐记忆只是升起然后退去,回到它出现前的地方,不会有任何问题。然而,它不会就此干休。于是产生了第二股情绪波,紧接着升起的记忆,欲望就从中生长。这第二次波动就是迷恋。同样,糖果产生的最初快乐不是问题所在。哪怕是记忆的升起也不是问题。问题是第二次波动,也就是迷恋。
在日常生活以及冥想中觉察这“第二波”过程是一项极有用的练习。它使你领悟raga迷恋的更精微特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无欲/不执著vairagya”(1.12-1.16)的深入。通过这样觉察思想过程,染色逐渐衰减。
【打破连接】:本节经文提到三种头脑波动:迷恋、记忆以及记忆的后续。打破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就是解脱与迷恋有关的因果束缚的关键。打破这一连接在后面经文(2.12-2.25)中讨论。
2.8 Aversion (dvesha) is a modification that results from misery associated with some
memory, whereby the three modifications of aversion, pain, and the memory of the object
or experience are then associated with one another.
(dukha anushayi dvesha)
排斥(dvesha)是一种头脑波动,它源于将痛苦与某些记忆联系起来,其中排斥、痛苦和对象的记忆/体验这三者互相连在一起。
【排斥是另一种迷恋】:排斥实则是迷恋的另一形式。就是从心理上推开,但推开也是一种联系,正如迷恋是一种“拉近”一样。
【排斥也是头脑本性】:排斥实际是一个自然现象,因为我们试图在诸多吸引与排斥之间建立心理平衡。
【排斥即是表面的,也是细微的】:要注意排斥可能非常细微,而深入冥想会揭示这些细微排拆。然而,它在表层也同样容易发觉。因而我们可以观照它。
【排斥比迷恋更易觉察】:迷恋和排斥是最容易觉察的两种染色。其实上,排斥比迷恋更易觉察,因为通常伴随有情绪反应,比如愤怒和焦虑。这一情绪反应可能温和,也可能强烈。由于这些情绪反应影响身体和感官,因而很容易在生活和冥想中觉察。
【减少染色】:注意下一节经文中减少染色的过程。要遵循这一过程,首先要觉察染色,例如迷恋和排斥。通过衰减过程,我们逐渐可以静观整个思想过程。这就为深入冥想让出了舞台。
【打破连接】:本节经文提到三种头脑波动:排斥、记忆、以及记忆的后续。打破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就是解脱与迷恋有关的因果束缚的关键。打破这一连接在后面经文(2.12-2.25)中讨论。
2.9 Even for those people who are learned, there is an ever-flowing, firmly established
love for continuation and a fear of cessation, or death, of these various colored
modifications (kleshas).
(sva-rasa-vahi vidushah api tatha rudhah abhiniveshah)
即使是饱学之士,也有恒常而牢固的“恋生惧死”之情,喜欢延续,害怕各种染色(kleshas烦恼)的中止、死亡。
【保护虚假认同】:一旦有了不觉知(无知)或对自性的遮蔽(avidya,2.4, 2.5),然后个体性(我性2.6)升起,随之而来的是无数迷恋(2.7)和排斥(2.8),于是就会有一种自然的欲望去保护在这些虚假认同中建立起来的平衡。
【两种倾向】:在个人虚假认同建立之后,有两种自然倾向:
1. 喜欢延续:强烈执著于虚假认同,哪怕只是幻相。它(虚假认同)被认为是“我”,虽然它只是一些迷恋和排斥。甚至是排斥也要紧抓不放,以便维持虚假认同中的平衡。
2. 害怕中止:任何对虚假认同的威胁,都被认为是死亡的威胁。不光是对肉体死亡的恐惧
(虽然这可能是最强烈的),也是对终止任何虚假认同的恐惧。
【无人免俗】:许多求道者都落入一个陷阱,即认为灵性修行中,理智上的学习和理解就足够了。对《瑜伽经》尤其如此,一个人可以无休止的分析和争论其梵文经文。不管是对治染色,还是对死亡的天然恐惧,理智理解都毫无帮助。
【了解去染色的必要性】:我们如此彻底地纠缠在迷恋和排斥之中,只是阅读相关文本是没有帮助的。我们会持续说:“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有多少次你曾说“当我完全从迷恋和排斥中脱解的话„„”我们倾向于放开痛苦,但却紧抓着快乐。瑜伽行者则看到,即使在快乐迷恋当中,也包含着痛苦的种子(2.15),因而同样要放开(2.16),然后他/她才能真正归于自性(1.3)。
【想要事物保持原样】:在不觉知(无知)和我性(自我)的基础上,一旦诸多迷恋和排斥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便有一种天生的欲望想保持原样。抗拒失去虚假认同中精心维持的平衡,也就是对终止虚假认同的恐惧。
【害怕改变】:人们抗拒/恐惧失去现有的一切。就像恐惧死亡,虽然它不仅是指肉体中止。通常,这一恐惧未能有意识的体验到。冥想新手常常会说:“我无所畏惧!”一段时间以后,当他对内在过程更加觉察,会升起细微的恐惧。
【恐惧是自然的】:这与在人群中制造恐惧无关。而是指,在减少染色的过程中,它(恐惧)是很自然的一部分。要知道,这是在放开我们诸多无意识的深深迷恋和排斥。当冥想逐次、系统地进行,这一恐惧即不成为障碍。
对治遮蔽真我的细微印象(2.10-2.11)
现在要处理细微思想:首先,头脑稳定了(1.19-1.22, 1.30-1.32, 1.33-1.39)。接着,思想的粗染色被衰减(2.1-2.9)。现在,则是细(微)染色的对治,在此节及2、3章的随后经文中描述。
【染色衰减至潜在状态】:一旦kriya瑜伽将粗染色减小(2.1-2.2),而染色强度也已衰减(2.4),思想就在冥想中回到种子/潜在状态(2.11)。
【消除种子】: 一旦染色思想处于种子(潜在)状态,当头脑自身短暂回退到它(头脑)所升起的意识当中时,种子就会消失(2.10)。这就像烧掉的种子,再也不会发芽。
【达到这一点需要什么工具?】对治细染色的实际工具是瑜伽八支(2.29),目的是明辨的知识(2.26, 2.28)。瑜伽八支最后三项精细工具称为samyama(三夜摩),就像外科手术刀那样,切除虚假认同与染色(3.4-3.6)。
2.10 When the five types of colorings (kleshas) are in their subtle, merely potential form,
they are then destroyed by their disappearance or cessation into and of the field of mind
itself.
(te pratipasava heyah sukshmah)
当五种染色(kleshas)处于精微、潜在状态时,可随头脑自身的消失而消失/终止。
【烧掉种子】:活跃、衰减等四个阶段已在经文2.4中描述。其中最细微阶段就是当深层印象(samskara)处于种子状态。然而,成为种子之后,还需要另外一步,防止它在合适环境下再次发芽。即烧掉种子。烧掉的种子无法再生长,不管环境为何,不论提供了有多少肥料和水。
【分解至起因,就像捏粘土】:此节经文解释了思想模式(2.3)的染色(klishta),以及头脑自身分解、回退到产生它们的起因。想象你将一团粘土塑成某个动物。然后想象你将粘土揉回一团,再用它做一只小茶杯。最后,你又把杯子揉回一团。当动物和杯子都回到一团粘土,这就相当于它们分解、退回到物质起因。
【思想和头脑回退】:思想模式和头脑自身也是如此。当一个记忆升起,上演一会,然后退回产生它的头脑中去。即便是头脑(manas)本身也会活跃一会,然后停息,回到产生它的更广阔的脑海(chitta)中去。每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这一“升起、回落”都会进行,只是我们通常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转换。在冥想中不同的是,头脑的回退有意识进行,我们完全觉察转换或回退过程。
【像会见陌生人】:想像你新见到一个人,而你发现他的态度很负面、有攻击性。有关此人的记忆于是存在脑海中。那一记忆由什么组成?是什么材料?再次的,不管你认为它是精微头脑、还是粗重的(肉体)大脑,那一材料在你对那人产生排斥之前早已存在,就像在你雕塑之前,粘土早就存在。
【染色回退到头脑中】:现在,想像你通过一些生活和冥想中的行为,衰减了排斥的染色。就像头脑回到了先前的状态,在留下那一(不愉快)记忆之前。然而,不同的是现在你有一个纯粹的记忆,不带染色的。之前是记忆与染色;现在是纯粹的记忆。染色到哪里了?它回
退成为意识(头脑)材料。
【当头脑自身回退】:如果头脑自身(manas)退回到它产生的基本状态(chitta),会发生什么?为了理解头脑的回退,要先了解头脑作为manas,是从更广阔的chitta中产生的一个工具。此节经文是说,当头脑如此回退时,其它染色也同时移除。如果头脑处于这种状态,它就无法体验任何这种染色。头脑整个是静止的,平静的,也就是说,不存在的。然后才能体验到更深的冥想。
【头脑重现】:当我们谈及头脑的溶解,并不是说头脑(manas)永远消失了。从实用角度来说,当头脑充满吵闹的思想时,冥想将很困难。只有当噪声沉淀,专注升起时,冥想才会到来。然后,在放开(噪声)和集中(即专注)之后,头脑manas作为思考和感官工具,才能放开自身,回到chitta当中。这一暂时回退的效果,是释放任何头脑中的干扰思想。然后头脑重现,并有能力通过感官(indriyas)操纵物质。
2.11 When the modifications still have some potency of coloring (klishta), they are
brought to the state of mere potential by meditation (dhyana).
(dhyana heyah tat vrittayah)
当头脑波动仍有染色时,可在冥想(dhyana)中将它们带回潜在状态。
【将染色思想带回潜在状态】:上节经文2.10描述了已回退到种子/潜在状态的染色思想,如何在头脑短暂的溶解中被超越(即烧掉种子)。在此之前,经文2.1-2.9描述了减少粗染色的方法。而现在,此节经文描述了如何将已衰减的染色思想进一步弱化,直至成为潜在状态。
过程如下:
1. 稳定头脑(1.33-1.39)
2. 减少粗染色(2.1-2.9)
3. 将染色带回至种子态(2.11,本节经文)
4. 染色分解、退回到头脑中(2.10)
【本节经文是分割线】:其后的经文和章节是扩展描述了衰减细染色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2.10与2.11组成了一条分割线,区分头脑的粗(重)层次和细(微)层次。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有助于掌握经文的主线。
打破业的连接(2.12-2.25)
【断开见者与所见】:打破业(因果)循环的关键是取消“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这甚至可以避免尚未显现的将来的业(2.16)。不觉知(无知)avidya(2.5)是这一(业的)连接的起因(2.24),消除无知就可以打破连接(2.25)。并最终打破业的循环。
【染色的后果】:染色(1.5,2.3)导致了出生、寿命和经历(2.13)。这些可能痛苦,也可能不痛苦(2.14),虽然瑜伽行者将其都视为痛苦(2.15),并力图避免(2.16)。
【打破连接的精微过程】:描述了事物的性质(2.18),以及元素的精微状态(2.19),并解
释了见者如何认知它们(2.20)。事物是为了见者的利益而存在(2.21),而当一个人知晓了它们的真性,它们(事物)就停止了存在(2.22),虽然对其它人来说,它们依然存在。虽然如此,经文解释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关系必须存在,以便见者能最终体验到更精微的真相(2.23)
【基础】:经文2.12-2.25描述了打破业之连接的能力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的,包括稳定(平息)头脑(1.33-1.39)以及减少头脑粗染色(kleshas烦恼)(2.1-2.9)。
【关键是明辨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瑜伽八支与明辨的知识是关键工具,并在下一部分(2.26-2.29)经文中描述。
【经文2.12-2.25打破业之连接的总结】: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只要这些染色(kleshas)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由于其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个结果的体验,可能快乐,也可能痛苦。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因此需要避免。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就是要避免的。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组成了元素和感觉力量,并为体验世间、解脱开悟而存在。【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特定、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可标记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的(alingani)。
见者就是“看见”本身的力量,似乎是看见/体验到了认知原则。可知对象(事物/客体)本质/性质的存在,是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定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停止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对其它仍以粗(重)形式看待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存在。
在真我(知者)与对象(外部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真我可以在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Avidya或不觉知(无知)(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就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消除avidya(不觉知),于是有连接的“不在/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2.12 Latent impressions that are colored (karmashaya) result from other actions (karmas)
that were brought about by colorings (kleshas), and become active and experienced in a
current life or a future life.
(klesha-mula karma-ashaya drishta adrishta janma vedaniyah)
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业的循环】:Karma一词意思是行为(actions)。此处,karmashaya是这些行为后果的
仓库。通常,在这一仓库中的单独的印象被称为samskaras。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samskaras从仓库中升起,导致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又产生更多(或更强)的samskaras进入仓库中(译注:旧业生新业)。
【染色kleshas】:这一深层印象与行为(业)之间的循环,是源于经文1.5和2.3描述的染色。要注意染色正是移除自性障碍的关键(1.3)。
【Karmashaya/仓库】:Karmashaya,深层印象的仓库,位于头脑(意识)的潜在部分,会随无意识一起浮出,来到头脑的显意识当中。这些印象使得头脑(manas)通过karmendriyas(行为工具:移动/握持/讲话),在外部世界产生行为(业)。
【行为可任何时候来到】:这些行为的发生时间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此生/可见的出生(seen
birth, drishta janma),也可能是来生/不可见出生(unseen births, adrishta janma)。同时,深层印象samskaras(karmashaya)的染色可能处于完全休眠,或在无意识的睡梦状态中上演。
2.13 As long as those colorings (kleshas) remains at the root, three consequences are
produced: 1) birth, 2) span of life, and 3) experiences in that life.
(sati mule tat vipakah jati ayus bhogah)
只要这些染色(kleshas)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
【染色导致三个后果】:业(行为)的整个原则,就是染色的深层印象(samskaras)产生了更多的业。所产生的业有三种:
• 出生类型:首先,这一染色印象产生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出生。
• 寿命:其次,有一种内置的寿命设定,不过寿命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决定和行为改变。
• 体验经历:第三,当这些(深层)印象激活并作用时,你会很自然的经历到与之相关的体验。
【改变深层印象(samskaras)】:描述这一过程是为改变这些深层印象铺平道路。本节经文的要点是说,只要深层印象的根基存在、并保持染色,这些后果就会产生。如果染色被消除,结果就会改变。
记住,瑜伽的根本原则是对治染色,正如经文1.5所述。
2.14 Because of having the nature of merits or demerits (virtue or vice), these three (birth,
span of life, and experiences) may be experienced as either pleasure or pain.
(te hlada-paritapa-phalah punya apunya hetutvat)
由于各有其优缺点(善/恶),以上三者(出生/寿命/体验)可能快乐,也可能痛苦。
有三个要点:
1. 经文2.13中所述的,深层(潜在)印象会导致三个结果。
2. 这些印象各自带有优点或缺点(punya/apunya),或者说善、恶。
3. 由这些善/恶性质,印象所产生的业(行为)就会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三种后果】:Kleshas(染色的印象,samskaras)的作用,会导致各种形式的经历。它们不会总保持在停滞中,也不会简单消失。它们必定要产生一些体验。而深层印象强烈到必须再次投胎。因此,才会说欲望比死亡更强,因为它导致了轮回。Karmashaya(深层印象的仓库)也会导致某个生命的长度。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只要思考一下,强烈的欲望总是比微弱欲望持续的长一些。
【善或恶】: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善业”和“恶业”的说法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这就是punya与apunya的意思。意味着当行为导致深层印象(samskaras),它们或者通往正面、有用的方向,或通往负面、无用的方向。这一善/恶是伴随samskara自身的性质,当samskara产生了行为,这第二个性质(善/恶)就随之而来。
注意,培养正向而非负向的习惯,是经文1.33所介绍的练习。
【快乐或痛苦】:一旦samskaras(karmashaya)导致了行为,而这些行为就会因其善/恶性质,而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规划你的业】:理解了这一过程,就会明白可以通过规划行为而决定将来的业。这将在以下几节经文中描述。
2.15 A wise, discriminating person sees all worldly experiences as painful, because of
reasoning that all these experiences lead to more consequences, anxiety, and deep habits
(samskaras), as well as acting in opposition to the natural qualities.
(parinama tapa samskara duhkhaih guna vrittih virodhat cha duhkham eva sarvam
vivekinah)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
【明辨随时间到来】:“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培养的观点或信仰。相反,它来自于明辨,而这需要时间和练习。通过不断看清samskaras(karmashaya)的作用过程,深色印象导致行为,行为又产生新的染色,如此循环往复,瑜伽行者逐渐看出整个过程除了痛苦一无所有。
【智慧,而非压抑】:“一切世间为苦”的表达似乎相当压抑或宿命。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一领悟源自智慧,源自看破了世间一切的真性。瑜伽行者对这一领悟感到高兴,因为它产生更大动力,朝向自我认知,朝向那一不变、不死、不朽的永恒之我的直接体验。
【最初元素的名称和形式】:瑜伽行者视最初元素gunas(sttvas, rajas, 和tamas)为永远变化的(不管是名称或形式)。只有那一变化是永恒的。最终,通过瑜伽练习,gunas自身溶入、退回到其成因,于是解脱(4.32-4.34)。
【走上错误方向】:瑜伽行者视所有这些活动是朝向外在的,与真我方向相反。(译注:“活动”应该是指上述gunas三要素的永恒变化。)由这一领悟,一个人会更强烈的向内移动,追求纯粹觉知purusha的直接体验(3.56, 4.34)。
2.16 Because the worldly experiences are seen as painful, it is the pain, which is yet to
come that is to be avoided and discarded.
(heyam duhkham anagatam)
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才需要避免和放弃。
【当前显现】:出生、寿命和体验经历(2.13)这三个后果可能会在当下或此生体验到,它们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痛苦(2.14)。要学会在当下处理这些印象和行为(业)。
【将来显现】:其它karmashaya(仓库)中的samskaras(深层印象),因未被染色或生活环境驱动,故而未在当下显现。它们仍位于头脑的潜在部分,处于潜在(休眠)形式,等待着时机。
【探索潜在层面】:瑜伽行者则不仅对治当前会显现的业。他/她会有意识探索头脑无意识、潜在部分,以便发现、衰减、消除这些深层印象的染色,正如经文2.4所述。这样,才能抛弃、避免、或预防(hevam)深层印象的后果(karma业)。然后才能体验到面纱之下的,绝对/纯粹的意识。
【就像眼球表面那样敏感】:《瑜伽经》的一个注释者Vyasa说,瑜伽行者的感知会变得像眼球表层那样敏感,以避免仍会到来的痛苦。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觉察的高精度感知,他/她能发现karmashaya仓库中的将来的业,并在它们产生后果之前进行处理。
【见者与所见】:避免将来业的关键是打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联系(2.17),正如后续经文所述。
2.17 The uniting of the seer (the subject, or experiencer) with the seen (the object, or that
which is experienced) is the cause or connection to be avoided.
(drashtri drishyayoh samyogah heya hetuh)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就是要避免的。
【见者包裹所见】:见者与所见连接,并不是指肉眼看着对象事物。它是说纯粹觉知(1.3,
2.20)用自身包裹深层无意识中最精微的痕迹。这些深层印象(samskaras)被意识所包裹(1.4),于是avidya不觉知(2.5, 2.24)的遗忘过程变得更加显著。这些所见对象更精微的性质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关键是松开连接】:此处的关键就是,当见者在某一刻没有与所见对象连接,就有了解脱,这正是要追求的最高意识状态(1.3, 4.26)。不过,它是分阶段到来的。一层接一层、一个对象接一个对象,见者松开与一切所见之间的连接。这就是内在旅程的进程,这一进程来自于不断揭露和放下,最终寻回真我。
【Samskaras变成单纯的记忆】:在经文1.5的基础原则中,描述了思想的五种形式,以及染色或未染色。其中一种思想模式就是记忆。在这里的经文2.17中,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完成,染色思想成为单纯的记忆,不再被五种kleshas染色(2.3)。
【打破最终连接】:在本章其余部分以及第3章中,描述了打破连接的过程。在描述了诸多连接如何逐步松脱以后,经文2.25和3.50描述了当不觉知消除时,buddhi(智性)与纯粹觉知之间的终级连接会被打破。这意味着,即使是知晓的最精微工具,也将最终被从纯粹觉知上剥离。
2.18 The objects (or knowables) are by their nature of: 1) illumination or sentience, 2)
activity or mutability, or 3) inertia or stasis; they consist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powers
of the senses, and exist for the purpose of experiencing the world and for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prakasha kriya sthiti shilam bhuta indriya atmakam bhoga apavarga artham drishyam)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组成了元素和感觉力量,并为体验世间、解脱开悟而存在。
【了解见者与所见】: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此节经文即描述了它们的性质。在这一节,所见(事物)的性质被简短描述为几个类型。而见者的性质在2.20描述。
【三种所见事物的大类】:基于三gunas(三态/三元素,原始组成元素),事物会呈现三种状态之一。也就是prakasha(光明)、kriya(活动)或stithi(稳定、惯性、静止)占主导的事物。这些元素的四种状态(2.19),这些可知对象的意义(2.18),见者与对象连接的原因(2.23),以及解脱的方法(2.25)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五种元素作为冥想对象】:所见事物由五元素(indriyas)地、水、火、风(气)和空(bhutas)组成。在三夜摩(3.4-3.6)的敏锐明辨的检视之下,无欲地放下了(1.16)这些元素本身以及它们的诸多显化。掌控了五种元素,就直接觉察了它们的性质(3.45),并会放弃其成果(3.38)(译注:即明了五元素性质,就不会执著于冥想中所得的灵性体验和能力)。检视对象和元素的过程,会带你更接近归于自性的目标(1.3)。
【五个indriyas作为冥想对象】:伴随着五元素及诸多对象,是五种工具/感官(indriyas),即行为(karmendriyas)和感觉(jnanendriyas)。在首先训练这些感官(2.32, 2.43)之后,这十种表达和感知方法本身,也会成为检视的对象(3.48)。经由三夜摩(3.4-3.6),十种感官亦被无欲放下(1.16),进一步靠近“见者归于自性”(1.3)。
【超越传统对象】:在精微旅途上的某些阶段,我们不仅检视传统意义上的对象事物和意识印象。我们也探索这些对象(地水火风空元素)的构成,以及感官本身(十种indriyas)。经由此精微练习,觉察移动、穿越传统意义上的所有对象。开始了观察“观察过程”的过程,这是认识观察者本身(1.3)极其关键的一步。
2.19 There are four states of the elements (gunas), and these are: 1) diversified,
specialized, or particularized (vishesha), 2) undiversified, unspecialized, or
unparticularized (avishesha), 3) indicator-only, undifferentiated phenomenal, or marked
only (linga-matra), and 4) without indicator, noumenal, or without mark (alingani).
(vishesha avishesha linga-matra alingani guna parvani)
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特定、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可标记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的(alingani)。
【元素演化的四个阶段】:经文2.18中提及的所有对象和元素,都由三元素(gunas)组成。当瑜伽行者的注意力逐层深入直到gunas,它们(三元素)看起来似乎按四个阶段演化。瑜伽行者逐渐了解了所有这些精微过程。于是,见者系统地打破了与所见的连接,正如经文2.17所述。
Vishesha=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有分别的。
Avishesha=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无分别的。
Linga-matra=无差别的、只作为标记或踪迹(linga=标记/踪迹;matra=只)。
Alingani=无标记/踪迹的、无差别精微物质。
【至高的无欲(不执著)】:经文1.12-1.16介绍了,练习和无欲是瑜伽的两块基石。至高的无欲(paravairagya)被描述为对gunas这些最精微元素、构成原则、或品质本身的无欲(1.16)。Gunas就是本节经文讨论的对象。
2.20 The Seer is but the force of seeing itself, appearing to see or experience that which is
presented as a cognitive principle.
(drashta drishi matrah suddhah api pratyaya anupashyah)
见者就是“看见”本身的力量,似乎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
【了解见者与所见】:正如在经文2.18中指出的,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此节经文即描述了见者的性质,下一节则描述所见。
【谁制造了连接?】:如果我们试图打破见者与所见的连接(2.17, 2.12-2.25),那么,谁是制造了这一虚假连接的“见者”呢? 就是纯粹觉知purusha, atman或自性。正是它,在掌控(nirodah, 1.2)了头脑中的诸多印象之后,仍然存在(1.3)。
【连接对象的性质】:如果见者是纯粹的觉知,那么,虚假连接的这些对象的性质(1.4)是什么? 此即经文2.21所描述的。
2.21 The essence or natur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exists only to serve as the objective
field for pure consciousness.
(tad-artha eva drishyasya atma)
可知对象(事物/客体)本质或性质的存在,是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
【见者和所见的关系】:虽然有无数对象,但要知道,所有对象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被见者/自性/纯粹觉知所觉察。因此,觉知与一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与觉知和众多对象间的关系是相似的——它们都拥有同样的观察者/见者。
【打破连接是类似的】:如果连接的性质类似,那么打破连接的方法也类似。这意味着,在通向自我认知的明辨过程(2.26-2.29)中,有一种基本的简洁性。这并不会让过程更简单,但看到过程中的简洁性却很有用。不管见者观察什么对象,也无论其染色(klishta),在明辨中看清的方式是相似的。因此,瑜伽行者一直坚持同样基本的过程:检视、明辨、并(无欲/不执著)放下(1.12-1.16)。如此反复,同样“锋利”的明辨(3.4-3.6)用于穿越所有专注的层面(1.17)、所有染色(2.4)。
2.22 Although knowable objects cease to exist in relation to one who has experienced
their fundamental, formless true natu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is not
destroyed, for their existence continues to be shared by others who are still observing
them in their grosser forms.
(krita-artham prati nashtam api anashtam tat anya sadharanatvat)
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定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停止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对其它仍以粗(重)形式看待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存在。
【对象停止存在】:当注意力移入更加精微的存在层面,为见者(2.21)之利益而存在的对象,对这一见者而言,开始不复存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哪怕是对冥想新手来说,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时候。起始,外部世界是一种干扰。然而,突然,当注意力真正转向内在,外部世界就好像连同所有事物、人物一起,停止了存在。当注意力向内移动,比如,穿越地水火风空的各层显化,则这些层面对见者而言,不再存在。
【对其它人来说,对象依然存在】:虽然对瑜伽行者而言,对象停止存在,但对其它人来说却仍然存在。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冥想者例子中,外部世界对那个人而言不存在了,却仍为其它人而存在。同样,其它精微层面,如元素和indriyas(感官)(2.18)也是如此。
2.23 Having an alliance, or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s and the Self is the necessary
means by which there can subsequently be realization of the true nature of those objects
by that very Self.
(sva svami saktyoh svarupa upalabdhi hetuh samyogah)
在真我(知者)与对象(外部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真我可以在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连接是为了了解对象】:如果见者与所见之间从未有连接,见者就无法获得客观知识。随着练习深入,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知识无非是基于无知(不觉知,avidya, 2.5),因此根本不算是知识。
【有连接,才能打破】:然后,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虚假连接,使人们开始寻求,并找到真我(1.3)。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连接,求道的旅程就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见者和所见之间的)连接本身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因此,有时会说整个宇宙是lila,游戏。
2.24 Avidya or ignorance (2.3-2.5), the condition of ignoring,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that
allows this alliance to appear to exist.
(tasya hetuh avidya)
Avidya或不觉知(无知)(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连接最初如何产生】:之前描述的见者与所见之间所有连接,是以不觉知(avidya,2.5)的染色(klesha,1.5, 2.3)为基础,才会产生。没有那一基础,其它连接根本无法生成。就像没有地基,墙壁和房顶也无法建筑,或者没有土壤,植物也不能生长一样。
【让地基失效】:通过使avidya不觉知(2.5)的地基失效或消失,所有可能的连接都会随之而去。此即经文2.25所述。
2.25 By causing a lack of avidya, or ignorance there is then an absence of the alliance, and
this leads to a freedom known as a state of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for the Seer.
(tat abhavat samyogah abhavah hanam tat drishi kaivalyam)
通过消除avidya(不觉知),会导致连接的“不在/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消除不觉知】:此处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非常实用。通过移除不觉知(avidya, 2.5),于是产生avidya的不在、缺席、失效。并非只是消除它的行为,而是那一“不觉知”的“不在/失效”才是目标。
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消除不觉知(avidya),就会令头脑不断产生无知及误解,以便能满足“消除不觉知”的目标。如果我们有了“消除不觉知/无知”的虚假认同,那么越来越多的无知会因此产生,以便满足“消除”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不觉知的不在”,那么头脑就会努力寻找那一“不在”的状态。这个消除不觉知的过程,将朝向最终目标(4.30)。
【解脱超越无知/不觉知】:当avidya不觉知/无知(2.5)作为地基(2.4),会在见者与所见之间产生诸多连接(2.17),我们认为所有sadhana (灵性练习/修行),主要是移除avidya的误解,即以下四种形式(的无知)(2.5):1)以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工具是明辨】:如此反复使用明辨这一“利刃”,我们释放了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2.17),看清了不觉知/无知(2.5)的四种形式。这也会打破业的连接。这一过程将在经文2.26-2.29以及第3章中描述。
瑜伽八支用于明辨(2.26-2.29)
【八支或八阶】:瑜伽的科学和艺术被系统描述于八(ashta)法、八阶或八支(anga)中。因此,这部分瑜伽经也被称为ashtanga瑜伽。经文2.29总结了瑜伽八支,经文2.30-2.34中有解释。后续经文深入描述了伴随八支共同作用的方法和效果(2.35-2.
45,2.46-2.48, 2.49-2.53, 2.54-2.55)。
【八支用于明辨之开悟】:练习瑜伽八支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的工具,而明辨知识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意指要使用注意力(3.4-3.6)的利刃,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以打破业的连接(2.12-2.25),穿越四种不觉知(无知)avidya(2.24-2.25):1)视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经由这一系统的分辨,
见者、即自性最终体验到自身的真性(1.3)。
【辨识对象的三个方面】:为理解此处描述的明辨原则,回顾并理解经文1.42描述的“一个对象(事物)的三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即对象的名称、具体对象本身、以及深层本质。
【明辨带来更精微的内省】:通过瑜伽八支练习所得的“专注一点”的注意力和明辨力,用于检视、探索、和衰减脑海中的精微印象的染色(2.10),以便超越,内移,进入纯粹、永恒的意识中心。
【前五支是“磨刀石”】:如果说明辨的工具是“利刃”般的注意力,那么瑜伽前五支就是磨刀石。然后,最后三支则是锋利的工具,即专注、冥想和三摩地,统称为三夜摩(samyama,
3.4)。
2.26 Clear, distinct, unimpaired 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is the means of liberation from
this alliance.
(viveka khyatih aviplava hana upayah)
打破连接获得解脱的方法,是清晰、明确、无损的明辨知识。
【移除不觉知(无知)avidya】:经文2.12-2.25描述打破业的连接,尤其要通过产生“无知avidya的不在”(2.24, 2.25),而无知(不觉知)有四种形式(2.5):1)以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方法是明辨的知识】:在本节经文中,明辨知识是获得解脱的关键。明辨的知识是整个瑜伽科学的关键(在此,“知识”并不仅仅是理智上的知识。相反,它指的是直接体验中的更高领悟)。通过明辨,一个人逐渐、系统地将见者与所见分离(2.17, 2.12-2.25),直至最终认识真实、永恒的自性之光(1.3, 4.22-4.26)。
【什么是明辨?】:明辨就是区分“这个”和“那个”的过程。这一区分过程可能始于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在一些练习原则中,如非暴力或真实(2.34)。可能包括纯化头脑粗染色(2.1-2.9),或更精微染色(2.10-2.11)。如此反复,明辨之“利刃”(3.4-3.6)切除遮蔽自性(1.4)的层层虚假认同(1.5)。
【明辨之开悟】:从诸多粗、细和更细的存在层次(1.17)中获得明辨知识,便得到明辨之开悟(4.22-4.26)。这是一个持续明辨真我与非我的过程,直到自性独存(1.3)。
2.27 Seven kinds of ultimate insight come to one who has attained this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
(tasya saptadha pranta bhumih prajna)
获得这种明辨后,会有七种最终的领悟。
【诸多领悟显现】:当明辨知识展现(2.26),就会获得极大的领悟、洞见或智慧。全部列出他们虽然不现实,但帕坦伽利说通过瑜伽八支(3.4-3.6)的明辨练习,会得到七种最终的领悟。
【七种领悟】:注经者维耶萨(Vyasa)简短描述了四种领悟:要明白,这些领悟是指示明辨知识的最终阶段的方法,并非是要获得能力的清单。这七者是整个瑜伽之道结果的反映。
1. 能认出未来痛苦的深层、内在源头,这些痛苦可能会演化成业,而一旦认出它们,头脑就不会陷入这些思想模式。
2. 使业力现前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印象被移除,不需要再处理它们。
3. 通过深入专注(samadhi三摩地)中获得的掌控(nirodhah),获得认知的智慧。
4. 获得足够的明辨知识,已无更多可供询问。
5. 智性(Buddhi),更高的明辨一面,已经完成它的目的并单独存在,再无其它事可做。
6. Buddhi(智性)的活动不再需要,因此停息下来,像石块滚下山坡,不再升起。
7. 纯粹觉知Purusha独自存在,归于真实、永恒的自性。
2.28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different limbs, or steps to Yoga, whereby impurities are
eliminated, there arises an illumination that culminates in discriminative wisdom, or
enlightenment.
(yoga anga anusthanad ashuddhi kshaye jnana diptih a viveka khyateh)
通过练习瑜伽八支,消除不纯,便有灵光升起,汇聚成明辨智慧或开悟。
【瑜伽八支的原因】:练习瑜伽八支(2.29)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的工具(viveka-khyatih),而明辨知识是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
【明辨之开悟】:明辨(viveka)的意思是,用锋利的注意力(3.4-3.6)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以打破业的连接(2.12-2.25),并超越不觉知(无知)avidya的四种错误(2.24-2.25),即误认短暂为永恒、不纯为纯粹、痛苦为快乐、非我为真我(2.5)。从明辨的知识,明辨之开悟(4.22-4.26)便可到来。
2.29 The eight rungs, limbs, or steps of Yoga are th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yamas),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postures (asana), expansion
of breath and prana (pranayama),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pratyahara), concentration
(dharana), meditation (dhyana), and perfected concentration (samadhi).
(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samadhi ashtau angani)
瑜伽八支、或八阶,是持戒(yamas)、遵行(niyamas)、坐姿(asana)、调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三摩地(samadhi)。
【“阶steps”VS“支rungs”】:瑜伽经中描述的瑜伽科学,也称为ashtanga瑜伽。Ashta意思是“八”。Anga一词有两个意思,阶梯(rung)和支(枝, limb)。作为“阶rung”,它意味着八个阶梯要逐步进行,正像爬梯子一样,一级一级的来。作为“支limb”,它意味着八个分支就像同一主干上长出的分枝,你可以八支同步进行。
【练习时即有阶梯性、又有分支性】:在练习时,瑜伽的八个angas既有次序性,又有同时性。前一步有助于后一步,同时,所有八支都要在一个人当前能力范围内进行练习。
(要注意的是,ashtanga最近成为一种瑜伽体位系统的名称,这并不是此词的原意。)
【八支或八阶】:八支或八阶的每一项都有单独描述:
1. Yama持戒:戒律、禁制和自律(2.30, 2.31)
2. Niyama遵行:奉行、练习、自我训练(2.32)
3. Asana坐姿:冥想姿势(词根-as的意思是“坐”)(2.46-2.48)
4. Pranayama调息:扩展呼吸和prana、调节、控制(2.49-2.53)
5. Pratyahara制感:撤回所有indriyas(感官),向内走(2.54-2.55)
6. Dharana:专注。(3.1)
7. Dhyana:冥想。(3.2)
8. Samadhi:三摩地。冥想的更高状态,深入、完美的专注(3.3)
持戒和遵行,八支之#1、#2(2.30-2.34)
【Yamas】: 瑜伽八支(2.29)之一是五种戒律(2.30),用于训练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人际关系有关的行为、言语以及思想。它们包括:
非暴力(不害/不杀生, 2.35)
真实(2.36)
不偷窃(2.37)
铭记更高实相(梵行,2.38)
不占有(2.39)
通过不断温和、有爱地练习,它们(戒律)逐渐演变为人生之弘愿(great vows, 2.31)。
【Niyamas】:八支之二是五种遵行(niyamas,2.32),即与自身的关系。它们包括:
纯化身体和头脑(2.40-2.41)
培养满足的态度(2.42)
训练感觉(2.43)
内在探索(2.44)
进入灵性源头(2.45)
【未能持戒和遵行时】:当你的行动、讲话或思考有违“持戒”与“遵行”(2.33)时,建议提醒自己,这种负面行为、言语和思想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痛苦(2.34)。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这是一个简单的练习,
但却是一个极重要的方法来平衡、纯化和训练头脑(2.34)。
【27种负面性】:这些行为、语言或思想可以是一个人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赞同。它们可能伴随着愤怒、贪婪、或妄想。它们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因此,以上的九项便有27种组合(2.34). 觉察和观照这些是“明辨”中很有用的一部分,而明辨则是开悟的关键(2.26-2.29)。
【为什么要练习瑜伽八支?】:练习八支的原因是明辨知识,正如经文2.26-2.29所述。
2.30 Non-injury or non-harming (ahimsa), truthfulness (satya), abstention from stealing
(asteya), walking in awareness of the highest reality (brahmacharya), and
non-possessiveness or non-grasping with the senses (aparigraha) are the five yamas, or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and are the first of the eight steps of Yoga.
(ahimsa satya asteya brahmacharya aparigraha yama)
非暴力或不杀生(ahimsa)、真实(satya)、不偷窃(aste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梵行,brahmacharya)、及不占有/不执著感觉(不贪,aparigraha),是为五种持戒、或自律之规范,是瑜伽八支之首。
【五戒】:五种戒律被认为是约束、禁制、自律的规范,涉及我们与外部世界及其它人的关系。
Ahimsa: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真实、诚实(2.36)
Asteya: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不占有、不执著感官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与世界建立关系】: 很明显,如果想要坐下来冥想,体验自我认识的深度,有必要与世界和其它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五戒就是建立此关系的一个方法。
【行为、语言和思想】:很容易把这三者混为一谈,好像它们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练习,只是密切合作。培养自我觉察,或对行为、语言和思想三者作为单独实体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自我觉察和自律的第一层,是外部世界的行为。持戒的每一条,都是有意识地在行为层次培养。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看到行为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个行为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戒律要求行事。
语言:自我觉察和自律同样在语言层面培养持戒。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言语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戒律要求说话。
思想:自我觉察和自律的最精微层面,是内在思想世界。在思想层面,有意识培养持戒。通过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思想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促成更合戒律的思想。
【染色或klishta】:了解持戒所涉及的精微染色环境(klishta, 2.3, 2.4)是极其重要的。当我们想在更世俗的意义上练习持戒时,最重要的是精微意识印迹中的染色(或klishta)、或“仓库karmashaya(2.12)”中的samskaras(业),而正是这些(染色)组成了屏障(1.4),遮蔽了意识中心(1.3)的直接体验。并非“我”是暴力的或非暴力、真实或非真实,等等。
而是,头脑深层(chitta)的思想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被染色了(2.4)。这些染色要在粗(2.1-2.9)和细(2.10-2.11)阶段进行对治。
【感觉和头脑】:要通过持戒了解自律更精细方面,有必要了解瑜伽当中感觉和头脑的性质:
感觉:感觉(indriyas)有十种,五种是表达方法(karmendriyas),五种是认知方法(jnanendriyas)。这些在Training the Ten Senses or Indriyas文章中介绍。/
头脑:头脑(manas)作为思考的工具,是内在意识工具(antakarana)四个方面之一。在文章Coordinating the Four Functions of Mind中有描述。/
【觉察思想】:有单独一篇文章描述了觉察思想的许多细节,Witnessing Your Thoughts。/ 虽然一开始好像很复杂,然而随着练习的进行,会展现它基本的简洁性。而对冥想进步的促进却是巨大的。
【冥想的基础】 当你与世界和人们的关系更好,你就更喜欢通过持戒训练自己,而冥想中的其它阶段和更高的体验,也会更容易到来。然后冥想又反过来改进你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以此方式,瑜伽八支合作运行。
2.31 Thes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become a great vow when they become
universal and are not restricted by any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kind of living
being to whom one is related, nor in any place, time or situation.
(jati desha kala samaya anavachchhinnah sarva-bhaumah maha-vratam)
当这些自律或戒律变得普遍,不限于任何生命性质,或地点、时间和条件时,便成为弘愿。
【“成为”VS“发起”弘愿】 一开始,极少有人能100%确信的发出持戒(2.30)中的誓愿。因此,只要从一个人当前的状态出发,尽可能的活出它们(持戒)。随着sadhana(练习/修行)的进展,当它们变得普遍时,就会“成为”弘愿。
【通过四个条件成为弘愿】:当一个人俱足四个条件时,五戒逐渐“成为”弘愿:
1. 不分出身、种族、地位的练习。
2. 不分地点和空间的练习。
3. 坚持不懈的练习。
4. 不分环境和情境的练习。
【行为、语言和思想的誓言】:极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一个人可能发下有关行为和语言的誓言,但有关誓言的想法却会压抑思想和情绪。这绝对不是瑜伽之道。如果发个誓就能没有负面想法,就完全没有自我探索(如对治粗细印象)的必要了。在有违戒律(2.33)时,也不需要任何指导教人如何去做了。一个人只要起个誓,就行了! 头脑就会变得清晰。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在能力范围内持戒(2.30),并坚持不懈的清理头脑(1.2, 1.4),以便得知自性(1.3)
【弘愿的四个方面】:一旦成为普遍的,自律、自制、和自我探索的五种形式(即五戒)应用于四个方面:
Jati:与任何出身、种族、地位相关的生命存在。
Desha:任何空间或地点。
Kala:任何时间。
Samaya:任何环境、条件或此类因素。
2.32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haucha), an attitude of contentment
(santosha), ascesis or training of the senses (tapas), self-study and reflection on sacred
words (svadhyaya), and an attitude of letting go into one's source (ishvarapranidhana)
are the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and are the second rung on
the ladder of Yoga.
(shaucha santosha tapah svadhyaya ishvarapranidhana niyamah)
身体和头脑的洁净与纯粹(shaucha)、满足的态度(santosha)、禁制或训练感觉(tapas)、自学或沉思圣言(svadhyaya)、以及放手归于源头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此即奉行或自我训练(遵行niyamas),是瑜伽八支之二。
【五种遵行】:五种遵行是自我训练的练习或奉行,是处理我们个人的内在世界:
Shaucha: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满足(2.42)
Tapah:训练感觉、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译注:放手练习成果,即不期待结果。)
【训练身体、头脑和感觉】: 很显然,对于静坐冥想并体验自我认知深度而言,有健康的身体、清晰的头脑和调准的感觉是很必要的。五种遵行就是与身体、感官感觉、和头脑相关的自我训练方法。
【行为、语言和思想】:很容易把这三者混为一谈,好像它们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练习,只是密切合作。培养自我觉察,或对行为、语言和思想三者作为单独实体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当一个人通过持戒(yamas)觉察到在外部世界中的行为时,通过遵行(Niyamas)的觉知练习,他也能觉察到与身体、感官感觉和头脑相关的个人内在过程。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看到行为有违“遵行”(以及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个行为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要求行事。
语言:通过留心和自我觉察所说的话,你会觉知到有违“遵行”的言谈。这也可以通过提醒自己“这样说话是没有用的(2.33, 2.34)”从而纠正,并以更加符合“遵行”的方式言谈。
思想:自我觉察和自律的最精微层面,是内在思想世界。在思想层面,有意识培养遵行。通过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思想有违遵行,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促成更符合遵行的思想。
【染色或klishta】:了解“遵行”所涉及的精微染色环境(klishta, 2.3, 2.4)是极其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精微意识印迹中的染色(或klishta)、或“仓库karmashaya(2.12)”中的samskaras(业),而正是这些(染色)组成了屏障(1.4),遮蔽了意识中心(1.3)的直接体验。并非“我是”不纯的身体、嘈杂的头脑、或感官的沉迷,诸如此类。而是说,头脑深层(chitta)的思想模式,以种种方法被染色,反过来影响了身体、思维过程、迷恋与排斥的感觉。这些染色要在粗(2.1-2.9)和细(2.10-2.11)阶段进行对治。
【感觉和头脑】:要通过“遵行”了解自我训练的粗、细方面,有必要了解瑜伽当中感觉和头脑的性质:
感觉:感觉(indriyas)有十种,五种是表达方法(karmendriyas),五种是认知方
法(jnanendriyas)。这些在Training the Ten Senses or Indriyas文章中介绍。/
头脑:头脑(manas)作为思考的工具,是内在意识工具(antakarana)四个方面之一。在文章Coordinating the Four Functions of Mind中有描述。/
【觉察思想】:有单独一篇文章描述了觉察思想的许多细节,Witnessing Your Thoughts。/ 虽然一开始好像很复杂,然而随着练习的进行,会展现它基本的简洁性。而对冥想进步的促进却是巨大的。
【冥想的基础】 你越是精诚地遵行自训,冥想中的其它阶段和更高的体验,就越容易到来。然后,冥想又反过来改进你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以此方式,瑜伽八支合作运行。
【Ishvara的意思】: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 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2.33 When thes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yamas) and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are inhibited from being practiced due to perverse,
unwholesome, troublesome, or deviant thoughts, principl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r
contrary thought should be cultivated.
(vitarka badhane pratipaksha bhavanam)
当由于任性、不健康(不快)、烦恼、或反常思维,无法练习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时,要培养相反的原则、或对立思想。
【未能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时】:当所行、所讲、所想未能符合持戒(2.30)和遵行(2.32)的建议时,要怎么办? 例如,你想练习ahimsa,非暴力。但当你对别人产生了有害、愤怒的态度时,要如何?建议就是向相反方向,意思是提醒自己,离开愤怒。这在下节经文2.34中有详述。
【相反方向是什么意思?】:比如思及愤怒或憎恨,似乎(它们的相反方向)应该是培养爱,——这个主意到是很好。然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一个人极端愤怒时,要培养爱的感觉有多难。“相反”一词在这里是说,不要进入、或被愤怒抓住,而是离开它,相反方向并不是说要去爱。回顾一下基本原则,即意识会将自己包裹在脑海(1.4)中的思想模式上,这就是痛苦的原因。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想形式(1.2)上“松开”,我们就归于真性(1.3)。这就是向“相反”方向的意思,即避免纠结于负面。通过离开(负面),我们自然体验到爱。而上面例子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持戒(2.30)和遵行(2.32)。
【当所行、所讲或所想有违你的价值观时】:持戒和遵行为生活与生存给出了极好的建议。然而最重要的,就是给出了当所行、所讲、所想违背持戒(2.30)和遵行(2.32)时的建议。例如,你想练习ahimsa,非暴力。但如果你对他人有愤怒情绪时,究竟要怎么做?
【提醒自己“这没有用”】:当你知道自己的行为、言语或思维并非你所愿,建议就是不断提
醒自己(比如)“这种愤怒是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无尽痛苦。” 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你必须放开这些。”
【走上正确方向】:这一训练会逐渐让头脑走上正确的方向。要温和而有爱地练习;并非压抑思想和情绪。这在下节经文2.34中有详述。
【用你的决心】:在经文1.20中,建议了五种基础的练习(态度)。包括有记忆或留心(smriti)、知道自己走在正确方向上的信念(shraddha)、以及投入能量(virya)。保持这种信念和决心,是练习与活出“持戒”和“遵行”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把它们当作输入头脑中、又随后忘掉的数据。
【每种“持戒”和“遵行”的反面】:持戒和遵行的经文都给出了培养反面:
Ahimsa: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真实、诚实(2.36)
Asteya: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不占有、不执著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Shaucha: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满足(2.42)
Tapah:训练感官、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译注:放手练习成果即不期待结果。)
2.34 Actions arising out of such negative thoughts are performed directly by oneself,
caused to be done through others, or approved of when done by others. All of these may
be preceded by, or performed through anger, greed or delusion, and can be mild,
moderate or intense in nature. To remind oneself that these negative thoughts and
actions are the causes of unending misery and ignorance is the contrary thought, or
principl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at was recommended in the previous sutra.
(vitarkah himsadayah krita karita anumoditah lobha krodha moha purvakah mridu
madhya adhimatrah dukha ajnana ananta phala iti pratipaksha bhavanam)
从负面思想中产生的行为,可以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赞同。所有这些都可能由愤怒、贪婪或妄想而导致,而且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其相反思想或原则,就是提醒自己,这些负面思维和行为只会造成无尽痛苦和无知。
【两种后果】:当言行思想有违持戒(2.31)和遵行(2.32)时,有两种令人不快的后果:
1. 无尽的痛苦: 当你感觉到由于伤害他们、不诚实、偷窃、放纵感官和占有欲的后果,痛苦和悲伤将不断到来。哪里有染色思想、或业(2.12)的重现,哪里就有这一恶性循环,永不停止。这就是无尽痛苦的意思;它不会停止;一直循环下去。打破这一业的循环(2.12-2.25),正是瑜伽的关键。要打破循环,首先需要看清它一旦开始,就有一种趋势要不断重复。看清形势是改变它的前提条件。
2. 无尽的不觉知(无知): 当不断朝向违反持戒和遵行的方向,即伤害他人、不诚实、偷窃、放纵感官和占有欲移动时,头脑更加不清晰,无法看清形势。伴随着上述无尽的痛苦,还有持续不断的无知(2.5),一种无明、盲目,永无尽头。而无知(2.5)又喂养了自己,创造出更多遮蔽头脑的乌云(1.4),障碍了自性(1.3)。瑜伽的任务,就是清除头脑中的乌云。
【相反方向是什么意思?】: 比如思及愤怒或憎恨,似乎(它们的相反方向)应该是培养爱,——这个主意到是很好。然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一个人极端愤怒时,要培养爱的感觉有多难。“相反”一词在这里是说,不要进入、或被愤怒抓住,而是离开它,相反方向并不是说要去爱。回顾一下基本原则,即意识会将自己包裹在脑海(1.4)中的思想模式上,这就是痛苦的原因。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想形式(1.2)上“松开”,我们就归于真性(1.3)。这就是向“相反”方向的意思,即避免纠结于负面。通过离开(负面),我们自然体验到爱。而上面例子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持戒(2.30)和遵行(2.32)。
恨的反面不是爱。而是不恨、放手、释放恨。然后,爱自然到来。
【都是关于染色klishta】: 整个“培养相反(态度)”,其实就是“去除思想染色(klishta
vrittis)”的过程。它意味着从染色(klishta)移向未染色(aklishta)。这些被描述为瑜伽基础练习(1.5),并在第2章(2.1-2.9)经文中描述了它们的粗浅阶段,在2.10-2.11中描述了它们的更精微层面。随后讨论了打破业的连接(2.12-2.25)。这一原则极其简单,而一开始却很难理解。
【提醒自己“这没有用”】: 当你知道自己的行为、言语或思维并非你所愿,建议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比如)“这种愤怒是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无尽痛苦。” 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 你必须放开这些。”
【27种负面性】: 在有违持戒(2.30)和遵行(2.32)的过程中,有27种不同的负面言行思想。要对这些保持警惕,因为在训练头脑变得更加正面和有用的过程中,自我觉察是最重要的。有三个维度,组合产生了27种可能性(3x3x3=27)的负面行为、语言和思想:
1. 行为的三种行使者: 亲自、唆使他人、赞同
2. 三种精神状态: 愤怒、贪婪、妄想
3. 三种强度: 轻微、中等、强烈
【示例】: 有几个表示其组合的例子:
你(自己)向别人撒了一个小谎(轻微),以便得到属于别人(asteya,不偷窃)、而你非常想要(贪婪)的一个东西。
你可能会让配偶(别人)打电话到你办公室,说你病了(satya诚实),其实是你(中等)与上司或同事相处不愉快(妄想)。
你可能在自己讨厌(ahimsa非暴力)的人因为开车超速,被警察(别人)开罚单时微笑(赞同),并感觉很棒(强烈)。
【要非常警觉】: 对这27种组合的警觉,会利于纯化和训练头脑。
【变得正面和快乐】: 谈及这27种负面可能令人感觉很压抑(回想这些自然到来的障碍,1.30-1.32)。然而,更多练习自我觉察,就会更容易聚焦于正面、有用的思想和情绪。快乐会到来得更自然,因为头脑中的诸多怪想,除了逗人一笑之外,逐渐显得毫无价值。
【三种负面行为的方式】: 有违持戒和遵行的负面行为,只有三种方式:
1. 亲自行使: 你可能亲自行使负面行为,违背了持戒和遵行中的原则。
2. 唆使他人: 你可能让别人(认识或不认识的),去执行某个行为。这有时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可以不负责任。
3. 赞同他人的行为: 你可以等待别人行使某个你很赞同的负面行为。比如某人遇到敌意,而你认为他活该,并感觉很开心。
【三种方式的效果相同】: 无论你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只是赞同,其负面行为所产生的内在(意识/精神/心理)后果是相同的。在三种情况中,你意识中的深层印象(业)的染色(2.3)是一样的。在未来的业报中,你必然要承受这一染色的负担。
【三种精神状态】: 在违背持戒和遵行时,有三种精神(意识)状态。觉察这三者方向是很重要的。愤怒是一种推开;贪婪是拉近;而妄想(错觉)是头脑的迷惑混乱。不带强迫性的觉察这三种可能性,将非常有益。
愤怒: 愤怒是一种推开,或排斥(dvesha),五种染色kleshas之一(2.3)。推开,或排斥是两个方向之一,另一个方向是拉近。
贪婪: 贪婪是一种拉近,或迷恋(raga),五种kleshas之一(2.3) 拉近,或迷恋是两个方向之一,另一个方向是推开。妄想(错觉): 妄想是头脑的一种常见状态,通常伴随着负面的行为、语言和思想。
【三种强度】: 三种强度需要主观感觉,在练习中相对容易看清它们:
轻微: 所谓“轻微”违背持戒和遵行的无用倾向,可以在冥想中(如经文2.11所述)最终使用三夜摩(3.4-3.6)之明辨“利刃”削减和弱化。由于轻微,它们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在打破业的连接(2.12-2.25)的过程中,将思想减弱成“轻微”状态,以便在冥想中进一步衰减,是非常重要的。对治轻微倾向,要时刻提醒自己它们是无用的,正如经文2.33所述。
中等: 对治这些违背持戒和遵行的无用倾向,有些可与“轻微”倾向一样,有些则与“强烈”倾向一样。要注意,我们想要把“中等”强度的倾向降为“轻微”,以便在冥想中进行处理。
强烈: 那些“强烈”的无用或负面的倾向,如果不是有强烈投入和决心的话,很难单单依靠冥想衰减。更常见的是,人们在冥想中处理“强烈”倾向时,会陷入内在精神斗争。对大多人更有效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它们是无用的,正如经文2.33所述。练习1.30-1.32和1.33-1.39中描述的稳定和清理头脑的方法,也非常有用,尤其是经文1.32描述的头脑专一练习。经文2.1-2.9所述之行瑜伽(kriya yoga),也应该练习。
【行为、语言和思想】: 这27种负面倾向可能包括行为、语言、思想、或它们的组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冥想时,都要永远警惕这些(倾向)。这一自我觉察不能有强迫性、罪恶感或自责,而应该是温和、接受与自爱的。
持戒和遵行的效果(2.35-2.45)
【瑜伽八支前两项】: 经文2.29介绍了瑜伽八支或八阶。八支前两项即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经文2.30-2.40有简述。单独的持戒和遵行在此节经文中详述。
【瑜伽八支的原因】: 练习瑜伽八支(或八阶,2.29)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2.28)的工具,而明辨知识是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持戒和遵行为这些精微练习奠定了基础。
【五种持戒】: 第一支是五种持戒,它被认为是约束、禁制、自律的规范,涉及我们与外部世界及其它人的关系。
Ahimsa: 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 真实、诚实(2.36)
Asteya: 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 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 不占有、不执著感官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五种遵行】: 第二支是五种遵行,它是自我训练的练习或奉行,是处理我们个人的内在世界:
Shaucha: 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 满足(2.42)
Tapah: 训练感觉、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 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 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
【移除认同和障碍的益处】: 在练习持戒和遵行时,会随之出现一些能力或益处。这个过程被描述为成就、成果、收获,等等。然而,要注意的是,虽然某种意义上这些属于成就,它们却源自移除障碍后、那“原本就存在”事物的显现。在经文开始,这(障碍)被描述为认同于头脑波动(1.2)。在后面经文中,这一过程被描述为农夫打开水闸,水流自然流出灌溉农田(4.3)。
2.35 As a Yogi becomes firmly grounded in non-injury (ahimsa), other people who come
near will naturally lose any feelings of hostility.
(ahimsa pratishthayam tat vaira-tyagah)
当瑜伽行者坚定地根植于非暴力(ahimsa),靠近的人会自然失去敌意。
【Ahimsa为他人带来平和】 当一个人持续练习非暴力的内在平和,其它人也会随之放弃敌意或攻击性。当一个真正非暴力的人在场时,这(种平和)是一个自动过程,我们都会感觉到。
【非暴力并不是爱】: 非暴力和爱是两回事。这不是说当你有伤害他人的冲动时,就练习“爱”以停止那冲动。而是说,第一步是在行为、语言和思想上停止伤害。然后,自然的爱会透出来。这在生活中极其有用。对你讨厌的人培养爱非常困难,而放开负面性则更直接一些。然后,对那个人的喜爱会更自然地到来。在有关five sheaths(/)的文章中,描述到了祝福(或爱,ananda)的层次,比表层情绪要更深入。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非暴力”当中,一个人为满足自己所求,可能会有伤害、损伤、危及他人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一种没有敌意或恶意的行为。(译注:即放开负面,自然会朝向正面。)
2.36 As truthfulness (satya) is achieved, the fruits of actions naturally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the Yogi.
(satya pratisthayam kriya phala ashrayatvam)
达成真实(诚实satya)后,行为结果自然按瑜伽行者的意愿发生。
【Satya带来意愿的达成】: 当一个人不断练习言行思想的诚实或真实,他/她的意愿会自然被满足。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真实”当中,一个人为了满足所求,可能会有不诚实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善良或正面的自然流动。
【练习在“真实”中倍加小心】: 真实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之间要一致。真实的同时,还要适宜。如果讲了真话,别人因此受到伤害,就不再是诚实,而是himsa(伤害)。有一个故事显示了这一点:
过去有一位圣人,以苦行和严守“诚实”而闻名。一天当他在小屋中静坐,一个带包裹的男人惊慌跑过,钻入附近一个洞穴中。几分钟以后,有一队凶狠的强盗,拿着明晃晃的刀,似乎在寻找这个男人。由于知道这位圣人不会撒谎,他们问他那带包裹的男人藏在哪里。圣人由于遵守誓言,立刻指出了洞穴。强盗冲进去,拖出吓坏了的人,残忍地杀死了他,带走了包裹。圣人固守戒律却没有理解神,从而成为杀人者的帮凶。这并非瑜伽之道的真实。圣人如果能保持沉默,则会拯救那个男人。因此讲出的每一个字,需要仔细权衡,非常小心。
【真实与非暴力的关系】: 常发生的一个挑战(有时会成为迷惑),就是在练习satya(真实)和ahimsa(非暴力)时,如何平衡二者。要记住,非暴力(不伤害)是五种持戒的中心,其它四者为它服务。不伤害他人是其它四者的中心目标。学习怎样维持“不伤害他人”和“保持诚实”之间的精妙平衡,是一项真正的瑜伽艺术。试想生活中的许多情形,当你所谓的诚实给他人造成痛苦,比如你评价朋友的一餐饭,或评价有些人的外貌或衣着时。如果你的头脑在那一刻的反应不够迅速,没能巧妙应对当时情形的话,你会如何选择,是残酷的保持诚实,还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尽量诚实呢? 当然,我们想要既不伤害,也不撒谎,但很多人还没有这种技巧,因此要首先注意最重要的,就是不伤害。这一原则适用于其它四种戒律的练习。
2.37 When non-stealing (asteya) is established, all jewels, or treasures present
themselves, or are available to the Yogi.
(asteya pratisthayam sarva ratna upasthanam)
当确立了不偷窃(asteya),所有珠宝、宝藏自行显身,供瑜伽行者取用。
【Asteya带来财宝】: 当确立了不偷窃(asteya),所有珠宝、宝藏自行显身,供瑜伽行者取用。换句话说,当心灵纯净,所有财富都会到来。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不偷窃”当中,一个人为了满足所求,可能会有偷窃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物质、非物质利益的自然流动,有助于生活之旅。
2.38 When walking in the awareness of the highest reality (brahmacharya) is firmly
established, then a great strength, capacity, or vitality (virya) is acquired.
(brahmacharya pratisthayam virya labhah)
当能够持续觉察最高实相(brahmacharya梵行),就获得巨大的力量、能力或生命能(virya)。
【Brahmacharya带来virya】: 通过铭记实相之最高能量或力量,那种能量就不会消散。由于不散消,感觉似乎它在增长、获得、达到、增加。因此,我们似乎得到了生命能,即力量、精力、活力、和勇气。实际上,virya是我们更精微的本性,一直都存在。
【首先要铭记】: Brahmacharya练习有时被认为是独身。然而,独身并非原因,而是结果。而练习或原因,则是一直铭记最高实相、绝对真理、神圣、神之临在。这一铭记就是原因,而独身是结果。因为在灵性人士身上,这一结果如此明显,我们会不小心颠倒了因果,从而努力练习压抑性冲动。再一次,brahmacharya练习是觉察最高实相、绝对实真、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铭记最高实相”当中,一个人可能会追求物质欲望、或内在世界中的精神补偿,而忘记这一点。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可用于正面途径的能量之流。
2.39 When one is steadfast in non-possessiveness or non-grasping with the senses
(aparigraha), there arises knowledge of the why and wherefore of past and future
incarnations.
(aparigraha sthairye janma kathanta sambodhah)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感觉(aparigraha),便可知前世和来世。
【Aparigraha带来过去未来】: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感觉(aparigraha),便可知前世和来世的(因果)知识。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不占有”当中,为产生个人身份感,一个人可能倾向认同于姓名、名望、世俗事物。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这些虚假认同的过程,则带来对头脑间隙的觉察,显露出过去和未来。
2.40 Through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aucha), one develops an attitude
of distancing, or disinterest towards one's own body, and becomes disinclined towards
contacting the bodies of others.
(sauchat sva-anga jugupsa paraih asamsargah)
通过清理和纯化身心(shaucha),带来对身体的超越或淡然,不再对身体接触感兴趣。
【Saucha带来对身体的超越】: 通过净化身心,头脑自然朝向神圣,远离外在的、物质世界。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纯化身心”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纠缠于外在行为或满足欲望,而忽视了清理过程。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朝向内在神圣的自然流动。
2.41 Also through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haucha) comes a purification
of the subtle mental essence (sattva), a pleasantness, goodness and gladness of feeling, a
one-pointedness with intentness, the conquest or mastery over the senses, and a fitness,
qualification, or capability for self-realization.
(sattva shuddhi saumanasya ekagra indriya-jaya atma darshana yogyatvani cha)
同样通过纯化身心(shaucha/saucha),带来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一种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专注一点,对感觉的掌控,一种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Saucha还带来五种效果】: 除了经文2.40描述的纯化身心,还有另外一些效果:
1. 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
2. 愉悦、美好、喜悦、高尚、快乐的感觉
3. 专注一点
4. 掌控或征服感觉
5. 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同样带来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一种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专注一点,对感觉的掌控,一种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纯化身心”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纠缠于外在行为或满足欲望,而忽视了清理过程。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带来以上五种效果。
2.42 From an attitude of contentment (santosha), unexcelled happiness, mental comfort,
joy, and satisfaction is obtained.
(santosha anuttamah sukha labhah)
由满足的态度(santosha),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Santosha带来快乐】: 由满足的态度(santosha),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满足来自内在】: 人们似乎总是在外部世界和内在幻想中寻求满足。只有当我们平静接受了当下所有,才能进行通向最高实相的练习。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满足”当中,一个人可能由深层习惯的驱动,有不满和不安宁。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满足、清晰、快乐和高尚的自然流动。
2.43 Through ascesis or training of the senses (tapas), there comes a destruction of
mental impurities, and an ensuing mastery or perfection over the body and the mental
organs of senses and actions (indriyas).
(kaya indriya siddhih ashuddhi kshayat tapasah)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感觉(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和感觉行为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Tapas摧毁不纯】: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感觉(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和感觉行为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自我训练与战车】: 自我训练非常重要。训练感觉是一项很精微的练习,因为这些是头脑的工具,通过身体载具而作用。有一个古老的战车的比喻,其中感觉(indriyas)是马,缰绳是头脑(manas),驾驭者是智性或智力(buddhi),战车是肉体,乘客是真我atman。如果感觉和头脑未受训练,马就会乱跑,失去控制。而经由自我训练,感觉就处于驾驭者控制之下。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tapas训练感觉”当中,为了满足欲望体验,一个人会倾向于允许感官感觉疯狂沉迷于外部或意识世界当中。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使深层印象(samskaras)自然纯化,并减少力量。
2.44 From self-study and reflection on sacred words (svadhyaya), one attains contact,
communion, or concert with that underlying natural reality or force.
(svadhyayat ishta samprayogah)
通过自我研习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
【Svadhyaya带来内在交流】: 通过自我研习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一个所偏好的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Sva的意思是“自己的”,而adhyaya意思是“进入其中”。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自我研习svadhyaya”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由于世俗欲望,远离了内省和对教导的研习。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与吸引自己的更高实相或力量的自然接触、交流。
2.45 From an attitude of letting go into one's source (ishvarapranidhana), the state of
perfected concentration (samadhi) is attained.
(samadhi siddhih ishvarapranidhana)
通过放手归于源头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便得到完美的专注(samadhi)状态。
【Ishvara pranidhana带来三摩地】: 通过放手的态度,练习临在、献身或臣服于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或上师(ishvarapranidhana),便得到完美的专注(三摩地samadhi)状态。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臣服于神ishvara-prandhana”当中,一个人可能为了追求粗重或精微层面的欲望,而远离创造之源、神。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朝向深入专注或三摩地的自然流动。
【Ishvara的意思】: 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 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体式或冥想坐姿,瑜伽八支之#3(2.46-2.48)
【八支之三是坐姿/体式】:瑜伽八支(2.29)之三是坐姿,是进行随后步骤的身体姿势。Asana来自词根~as,意思是“坐着”。
【坐姿的两个要点】:瑜伽被定义为对头脑思想模式的掌控(1.2),以便体验自我认知(1.3)。而为达到这些(目的),而进行冥想的姿势,要满足(2.46):
稳定
舒适
【达到最佳姿势的两个方法】:稳定和舒适的姿势来自(2.47):
释放姿势中的紧张和努力
使注意力与无限融合
【从对立性中解脱】:获得最佳坐姿以后,就会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二元对立事物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
2.46 The posture (asana) for Yoga meditation should be steady, stable, and motionless, as well as
comfortable, and this is the third of the eight rungs of Yoga.
(sthira sukham asanam)
瑜伽冥想的坐姿(asana)要稳定、持久、不动,同时要舒适,此即瑜伽八支之三。
【稳定和舒适】:冥想坐姿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稳定、持久、不动
舒适,或放松
【建议姿势】:经文注释者圣者维耶萨(Vyasa)列举了几种姿势,在Rama Prasada翻译的瓦查斯帕提·弥湿拉(Vachaspti Misra,在维耶萨之后的另一注经者)的经文注释中,对这些姿势有更详细的描述:
Padmasana是众所周知的“坐姿”(译注:即双盘/莲花坐/双跏跌)。
Virasana是一只脚接触地面,另一只脚放在部分倾斜的膝盖上。(译注:此处类似单盘,但网上瑜伽体式通常将virasana称为英雄坐,即双腿并拢,跪坐在小腿上。)
Bhadrasana是两脚底相对,置于海底,双手手指交叉放于其上。
Svastika是左脚稍下倾,置于右大腿和胫部之间,右脚放在左侧相似位置(左大腿和胫部之间)。
Dandasana大腿撑地(躯体挺直),小腿和脚向前伸直,两膝相触,脚指保持分开。
Paryanka是膝盖伸展,手臂置其上(译注:有资料说此姿势实则是坐在椅子上,双腿下垂)。
Sopasraya是坐在虎皮、鹿皮或其它布料上。皮毛置于草地上,用于隔离地面寒气,但现在通常用不着。
Kraunchanisadana及其它同类姿势是模仿Krauncha、大象、骆驼的坐姿(译注:未查到图示,可能类似一种跪坐)。
Samasamsthana是两脚跟和脚前部相对,脚掌微弓。
Sthirasukha是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此亦由帕坦伽利所认可。也被描述为Yathasukha。意思是任何稳固放松的姿势。
【采用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注意上面最后一项建议(Sthirasukha),即采用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这是瑜伽口传教导中的通常建议,所以姿势可因人而异,但关键是必须稳定舒适。稳定是说头、颈和躯干要成一直线,使脊柱保持自然曲线。
2.47 The means of perfecting the posture is that of relaxing or loosening of effort, and allowing
attention to merge with endlessness, or the infinite.
(prayatna shaithilya ananta samapattibhyam)
达到最佳姿势的方法是放松、或释放努力,使注意力与无穷、无限融合。
【达到最佳姿势的两个方法】:稳定舒适的姿势来自:
1. 释放坐姿中的紧张和努力
2. 使注意力与无限融合
要达到更高级的稳定,要通过三夜摩(samyama, 3.4-3.6),冥想喉咙下面的管道(3.32)。
【“无需努力”的态度】: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忙碌之中,所有事都需要不断努力推动才会“使其发生”。就好像任何事只有去“做什么”,它才会发生。最佳冥想姿势的到来,却不是通过“做”,而是通过“不做”。当然,要有一些努力,训练身体坐直。然而,下一步就是学习“无为(doing nothing)”,允许姿势安定下来,以便冥想。这是一种主动的“无为”,有意识去停止投入任何努力在姿势当中。会通过经验,内在地感觉到这一有意识“释放任何形式努力”的努力。你自己会知道这在选择冥想姿势时,真的是一个有效、有用、关键的原则。
【通过注意力释放努力】:释放努力的另一方式,是通过放松练习(/),系统地将注意力移过全身。通过系统移动注意力并调均呼吸,放松很容易到来。这更多的是“允许”,而不是“造成”放松的发生。
【聚焦无限】:要聚焦无限,只要闭上眼睛,以舒适姿势坐直,使注意力扩展。注意力总是将自已包裹在一个对象上。让那个对象成为无限的整体。头脑无法做到,然而这种努力会带来坐姿的稳定。有一定经验以后,你就能自己感觉到它的效果。
【“无为”与“无限”相结合】:通过有意识练习姿势的无为(即放松、释放所有努力),同时聚焦于“融合无限”,这二者结合的效果如何,将是不言而喻的。(注意力的)扩展以及放手(的态度)产生一种自然的放松,注意力于是准备好向内移动,进入(瑜伽八支的)下一步骤,即调息和制感(2.59-2.53)。
2.48 From the attainment of that perfected posture, there arises an unassailable, unimpeded
freedom from suffering due to the pairs of opposites (such as heat and cold, good and bad, or pain
and pleasure).
(tatah dvandva anabhighata)
获得最佳坐姿后,便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对立事物(如冷热、好坏、或苦乐)之苦。
【从对立性中解脱】:获得最佳坐姿以后(2.47),就会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二元对立事物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那一最佳姿势来自于“释放努力”和“注意力聚焦无限”(2.47)。
Pranayama和呼吸控制,瑜伽八支之#4(2.49-2.53)
【八支之四是Pranayama】:瑜伽八支(2.29)之四是Pranayama,即调整呼吸,使其缓而细(2.50),以便体验到超越、或潜在于呼、吸及呼吸过渡之下能量(prana)的稳定流动。
【第四种Pranayama】:三种调息是呼气、吸气、及其过渡(2.50)。然而,第四种调息(2.51)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者说,潜在于其它几种(调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
【使业的屏障变薄】:第四种调息的练习和体验,会使业之屏障变薄(此屏障遮蔽了内在光芒),内在光芒得以显现(2.52)。
【姿势是前提】:调息要获得成效,必须以稳定、舒适的坐姿(2.46-2.48)为基础。
【调息为专注做准备】:通过调息练习,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便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3.1-3.3)。
2.49 Once that perfected posture has been achieved, the slowing or braking of the force behind,
and of unregulated movement of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is called breath control and expansion
of prana (pranayama), which leads to the absence of the awareness of both, and is the fourth of the
eight rungs.
(tasmin sati shvasa prashvsayoh gati vichchhedah pranayamah)
获得最佳坐姿后,减缓或停顿呼吸力、以及呼吸中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呼吸控制和prana扩展(pranayama/调息),从而不再觉察到呼吸,此即瑜伽八支之四。
【减缓呼吸力】:想象你在开车,然后用力踩下油门,加速行驶。想象要减速时,突然踩下刹车。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有施加较强的压力。现在,想象你非常“缓和”地踩下油门加速,又非常“缓和”地踩刹车减速。在加速和减速时使用的力“更少”。那一撤回、减少力量(的做法),就是对呼气和吸气所做的努力(vichchhedah)。通过减缓(呼吸的)过程,便扩展了觉知,可觉察整个prana场(field of prana),也即pranayama(调息)。
【呼吸和调息练习】:这种减缓、柔化、或停顿呼吸力(的做法)被用于一些基础练习,如呼吸觉察(breath awareness)、腹式呼吸(横膈膜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鼻孔交替呼吸(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以及2比1呼吸(two-to-one breathing)。调息的整套科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breath awareness: /#awareness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diaphragmatic
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 /#alternate
two-to-one breathing: /#twotoone
【消除停顿】:调整呼吸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消除呼吸间的停顿。有意屏息(kumbhaka,瓶气)是另外一回事,并且要在良好调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有意识消除停顿,使呼吸间过渡平滑,再放松努力,便得到深度平静。这是对深入专注和冥想(2.53)的准备。
【Sandhya、ida和pingala】:这一深度平静叫做sandhya,日月相交(/#sandhya),ida(左脉/月亮脉)和pingala(右脉/太阳脉)的能量流动。自此,头脑只想要宁静,向内冥想,同时中脉(sushumna)开通。
其它页面:
describing ida and pingala(描述左右脉) /
balancing ida and pingala(平衡左右脉) /
【觉察不到呼吸】:在某些点,注意力内移,超越了呼吸。感觉(pratyahara, 2.54-2.55)向内移入瑜伽八支最后三项,专注、冥想和三摩地(3.1-3.3)。当觉察不到呼吸时,就像忘了自己在呼吸,却不是心不在焉时的那种忘记。而是说,超越了观照呼吸的一种情况。类似于专注于呼吸时,对身体的觉察(2.46-2.48)会消失,而专注身体时,对外部世界的觉察
会消退一样。在这一[系统过程](/)中,注意力经由[存在的各个层面](/),向内移动。
【其中一个可预测的障碍】:在前面经文中(1.30-1.32),提到九种障碍,以及四个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不规律的呼吸(1.31)。虽然已经引入“专注一点(one-pointedness)”对治(1.32)所有这些障碍,而一个更精微、更特定的方法在此处介绍,它与不规律呼吸的障碍联系更紧密。
【觉察呼吸】:最好的稳定、平静头脑的办法之一,就是觉察呼吸。首先,觉察呼吸之间的转换,使转换平滑、不突然,呼吸间无停顿。有意识的练习,观察你能令呼吸转换到精细、平滑的程度。使呼吸平静、没有任何急促。
【延长呼气】:其次,在建立稳定的呼吸觉察之后,逐渐延长呼气,使其时间长过吸气。气息呼出比吸进时更慢。逐渐使比例成为2比1,呼气约是吸气的两倍长。Pranayama通常翻译为呼吸控制。词根ayama意思是延长。所以pranayama更精确地意思是延长生命力。
【不是rechaka、puraka和kumbhaka】:有其它呼吸练习,包括rechaka(呼气)、puraka(吸气)和kumbhaka(有意屏息)。本节经文指的不是这些练习,尤其不是屏息。虽然这些练习在某些阶段可能很有用,但它们不是本节经文用以稳定、平息头脑的方法。
2.50 That pranayama has three aspects of external or outward flow (exhalation), internal or inward
flow (inhalation), and the third, which is the absence of bo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m,
and is known as fixedness, retention, or suspension. These are regulated by place, time, and
number, with breath becoming slow and subtle.
(bahya abhyantara stambha vrittih desha kala sankhyabhih paridrishtah dirgha sukshmah)
调息有三方面,外部/向外的气流(呼气)、内部/向内的气流(吸气)、以及第三种,即呼吸之间没有气流的状态,即固定、屏止、暂停。这些可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来调节,使呼吸缓而细。
【训练呼吸的三个方面】: 做任何特定的呼吸练习(/),都要训练这三个方面:
1. 呼气:练习在呼气中不要急动,使气流缓而深,并使用横膈膜。
2. 吸气:同样要消除急动,变得缓慢,并使用横膈膜呼吸(腹式呼吸)。
3. 呼吸之间的过渡:在呼吸之间有个过渡,感觉像一种暂停、屏止、中止。练习使这一过渡非常平滑,没有任何停顿。
【暂停意味着过渡】:Stambha一词被译为暂停或屏止,会让人以为故意屏住呼吸一段时间,也就是kumbhaka(屏息)。然而,Stambha并不是屏息。在呼和吸之间,有一个过渡,既不呼,也不吸。
【减缓呼吸】:经文2.49描述了减缓或停顿(呼吸)的过程。对于调节呼吸的三个方面(呼、吸、过渡)来说,对这一“缓和调节”和“释放努力”的理解非常重要。
【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调息】:在呼吸练习中,三种方式调节呼吸循环(呼、吸和过渡):
1. 位置(desha,地点、空间、位置):有意识专注觉察某些位置的呼吸、或能量流动,
比如横膈膜、鼻孔(单侧或双侧)、沿脊柱上下、全身、或意念放在一点(肚脐、心、或双眉间,等等)。专注于不同的位置,会带来不同体验和效果。
2. 时间(kala,周期、时长):同样要有意识调节呼、吸和过渡期的时间。缓缓消除呼吸间的停顿,或在随后类似屏息的练习中,有意识延长(停顿)。呼和吸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延长呼气,就像在2比1呼吸中那样。停顿消除后,呼和吸变得非常缓慢,便超越了粗呼吸(2.51),带来头脑的极大平静,产生专注和冥想(2.53)。
3. 计数(sankhyabhih):可以计算呼气和吸气的秒数或心跳数,使呼吸等长。例如,可以先呼吸各6秒,也即12秒呼吸一次,或每分钟呼吸5次。而在2比1呼吸法中,可以呼出8秒,吸气4秒,也是12秒呼吸一次,每分钟呼吸5次。计数可以增加,使呼吸更长。另一种计数方法,是用手掌或手指感觉,去测量鼻孔下方气流能到达的距离。感觉到气流的距离越远,呼吸越急促。能感觉到气流的距离越短,呼吸越缓和。
【“缓”和“细”是目标】:目标是使呼吸缓慢(dirgha,延长)而细微(sukshmah,精细)。不管进行何种呼吸练习,记住这两个基础目标是很有用的。这使头脑集中于为什么要进行练习,以及如何遵守瑜伽八支的原则(2.29),以进入更深的冥想和三摩地(3.1-3.3)。
【姿势是前提】:调息要想获得成效,必须要建立在稳定、舒适的坐姿(2.46-2.48)这一基础之上。当然也可以不管姿势,只练习呼吸,但效果就不太好。
【调息的各种观点】:有很多呼吸练习的观点和教导。有些内容一致,有些互相矛盾,而且其不同之处似乎难以完全溶解整合。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智选择进行哪种练习,以及怎样、何时练习。有些混乱来源于对精微、内在冥想练习的不理解,从而认为调息只是机械地调节肌肉呼吸。而更深入的调息则是觉察,而非机械技巧。
2.51 The fourth pranayama is that continuous prana which surpasses, is beyond, or behind those
others that operate in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realms or fields.
(bahya abhyantara vishaya akshepi chaturthah)
第四种调息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潜在于其它几种在外、在内(气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
【第四种Pranayama】:第四种调息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潜在于其它几种在外、在内(气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它指的是超越呼、吸和过渡这三方面的,纯粹的prana(能量)。这是一个超越常规呼吸的过程,以便进入(常规呼吸)之下的、维持粗呼吸的纯粹prana能量。这(第四种)的到来,是建立在前三种调息,以及练习持戒、遵行和坐姿的基础之上。
【像波浪和大海】:想象你坐在海边,海浪经过之处。当波浪到来,它冲涮、经过你,并奔上沙滩。然后,浪花退回,同样经过你,回到大海。然后同样的过程重复,另一个海浪到来。如此反复,你体验着这个循环。这就像呼吸,呼—过渡—吸—过渡,然后再一轮呼吸。然而,想象你游离海岸一段距离,潜入海底(带着氧气罐)。你可以坐在海底,没有波浪来来去去。你会感觉到非常温和的运动,但非常轻微;你超越了,或变得比表层波浪更深。呼吸也是如此。
【第四种调息超越波浪】:类似,在第四种调息中,注意力超越呼、吸和过渡过程。体验到了作为永恒存在力的、超越表面波浪的prana(能量)本身。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内在之光得以闪耀。
2.52 Through that pranayama the veil of karmasheya (2.12) that covers the inner illumination or
light is thinned, diminishes and vanishes.
(tatah kshiyate prakasha avaranam)
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
【第四种调息的结果】:通过体验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并逐渐消失。调息练习,以及对第四种调息的不断体验(2.51),是打破业之连接(2.12-2.25)的最重要部分。
2.53 Through these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of pranayama, which is the fourth of the eight steps,
the mind acquires or develops the fitness, qualification, or capability for true concentration
(dharana), which is itself the sixth of the steps.
(dharanasu cha yogyata manasah)
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
【适于专注】: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3.1)。其中的含意就是,调息会带来感觉的回撤(pratyahara制感),即经文2.54-2.55所述。
制感或感觉回撤,瑜伽八支之#5 (2.54-2.55)
【撤回感觉】:Pratyahara(制感),是将认知与行为感觉(indriyas),从外部世界及脑海中的印象和画面(2.54)中撤回。感觉跟随头脑的方式,正像蜂群跟随蜂后。不管她到哪,蜂群紧随其后。类似,当头脑真正向内走,感觉也会紧追不放。制感是瑜伽八支之五。
【掌控感觉】:感官感觉似乎拖着我们,在外部世界中来来去去,不管是追逐物质对象、食物、或职业、社会及经济生活相关的环境。通过每日冥想中的制感练习,我们逐渐可以主动控制(2.55)那原本被外部事物吸引的头脑。这是进一步减少头脑染色(2.1-2.9),即Niyama(遵行)的第三条,训练感官感觉(Tapas,2.43)。
【首先是坐姿和呼吸】:制感,感觉回撤,是建立在稳定舒适的冥想姿势(2.46-2.48),以及均、深、静的无停顿呼吸(2.49-2.53)的基础上。没有这两步,感觉回撤会成为一场战斗。当坐姿合适,呼吸调匀,制感会更自然到来。
【为三夜摩做准备】:冥想姿势、呼吸调整、以及感觉回撤,共同为更高阶的专注(3.1)、冥想(3.2)和三摩地(3.3)(三者统称为三夜摩,3.4)搭建了舞台。三夜摩是内在旅程中的精微工具(/),是进行瑜伽前五支的原因。
是否从感官体验中撤回注意力,决定了一个人是体验到真正的冥想,还是仅仅只有身体放松。
2.54 When the mental organs of senses and actions (indriyas) cease to be engag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s in their mental realm, and assimilate or turn back into the mind-field from
which they arose, this is called pratyahara, and is the fifth step.
(sva vishaya asamprayoge chittasya svarupe anukarah iva indriyanam pratyaharah)
当感觉和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停止涉入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融合或退回到脑海中它们升起之处,便称为制感(pratyahara),八支之五。
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双颖馨)
第2章 修行品/练习(Sadhana Pada)
减少遮蔽自性的粗染色(2.1-2.9)
【通过Kriya瑜伽减少染色】:第2章开始的几节经文,介绍了特定的方法以减少头脑障碍的粗染色(kleshas,烦恼),正是这些障碍遮蔽了真我。(此章其后的经文则对治头脑障碍的细染色)。
【Kriya瑜伽的三个练习】:减少粗染色的第一部分叫Kriya瑜伽,给人指明了三摩地(samadhi)的方向。Kriya瑜伽包括三部分(2.1-2.2):
1. 训练感官
2. 在教导下研究你自己(内省)
3. 放开染色(klishta)的思维印象
【减少染色】:五种染色(2.3)涉及到不觉知(灵性上的无知)(2.5),自我/我性(2.6),迷恋(2.7),排斥(2.8)和恐惧(2.9)。对治这些染色要经过四个阶段:活跃(active),隔离(separated),衰减(attenuated)和种子(seed,休眠)(2.4)。(染色的过程于经文1.5中第一次提及。)
【超越四种不觉知】:不觉知(无知,avidya)是导致其它染色的根本原因。它呈阶段性发展并消融(2.4),有四个类型(2.5):1)视短暂为永恒,2)视不纯为纯粹,3)视痛苦为愉快,4)视非我为真我。
2.1 Yoga in the form of action (kriya yoga) has three parts: 1) training and purifying the
senses (tapas), 2) self-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s (svadhyaya), and 3) devotion and
letting go into the creative source from which we emerged (ishvara pranidhana).
(tapah svadhyaya ishvara-pranidhana kriya-yogah)
行瑜伽(kriya yoga)有三部分:1)训练并纯化感官(tapas),2)在教导下研究自已(内省,svadhyaya),以及3)献身于神(ishvara pranidhana)。
【结合三项练习】:这些原则我们都很熟悉,但视它们为一体则更加有益。他们作为一个练习会更容易记住,并成为日常生活的好伙伴。
【提醒自己进行kriya瑜伽】:你可以设定一句简洁的话,时常提醒自己,如“我要训练感官,探索内在,并放下执著。”然后瑜伽经中的其它练习,也可依此进行。要记住这只是消除思想染色的粗浅阶段,是为更精微的部分(2.10-2.11)做准备。
【Ishvara pranidhana】:此练习的重点在于,要在真诚、献身或虔诚的态度中去放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有关神、古鲁(精神导师)、万物之源的争论。瑜伽则是宽泛、不分宗派的,让每个人自己去觉知这些真相。更重要的是放开、而不是执着于感官(tapas)的影像、欲望,不执著于内省中显现的个人特征。没有这一“放开/放下”的态度,其它两项练习将没
有(或少有)价值,你会得到知识,但得不到自由。
【Ishvara的意思】: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现代kriya瑜伽】:虽然帕坦伽利只提到这三个基础练习是kriya瑜伽,但一些现代老师认为整个《瑜伽经》都是kriya瑜伽。而且通常包括呼吸练习,同时关注中脉(sushumna),并有其它身体练习。要注意这些不同的方法,以免被市面上花样繁多的瑜伽迷惑。这些辅助练习很有用,不管是作为kriya瑜伽的一部分,或者从调息练习(pranayama,2.49-2.53)、哈达瑜伽、亢达里尼瑜伽或谭崔中分离出来的单独练习。
2.2 That Yoga of action (kriya yoga) is practiced to bring about samadhi and to minimize
the colored thought patterns (kleshas).
(samadhi bhavana arthah klesha tanu karanarthah cha)
练习行瑜伽(kriya yoga)可到达三摩地,并最小化(minimize)思想模式的染色(kleshas)。
【Kriya瑜伽的原因】:此节经文给出了练习kriya瑜伽的原因和背景:
1. Kriya瑜伽纯化头脑,减小粗染色(2.3, 2.4)。
2. Kriya瑜伽是初期旅程,能直接通向三摩地。
【看清这一系统过程】:当你刚进入平息头脑的粗(重)阶段,如第1章(1.30-1.32, 1.33-1.39)中的那些练习时,最好看清楚这些练习中的系统性。然后,粗染色(kleshas)通过kriya瑜伽减弱,也即此节经文所述。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更细(更精微)的“衰减”(2.10-2.11)阶段,以及打破业的连接(2.12-2.15)。(译注:“衰减”即2.4中四阶段之一)
此节经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它给出了消除烦恼(kleshas)的方法。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对klesha一词的解释、定义、讨论和争论,但从2.3节经文中很清楚地看出,它与迷恋和排斥一类的意识习惯(mental habits)有关。有人会说klesha的意义极其精微,然而,对于冥想新手来说它同样实用。再者,我们都知道一切问题来源于迷恋或排斥。
在此,经文指出了衰减(虽然还不是消除)头脑负面习惯的方法,即2.1节中的三项练习。当冥想学生在看似复杂的原则中挣扎时,这里却给出了包括这三项练习的简洁建议。最有用的就是:“训练感官、内省和献身于神”这三原则简单易懂,而且消除头脑混乱的效率非常高。
2.3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coloring (kleshas): 1)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2) I-ness, individuality, or egoism (asmita), 3) attachment or
addiction to mental impressions or objects (raga), 4) aversion to thought patterns or
objects (dvesha), and 5) love of these as being life itself, as well as fear of their loss as
being death.
(avidya asmita raga dvesha abhinivesha pancha klesha)
有五种染色(kleshas,烦恼):1)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无知/无明),2)我性、个体性、或自我(asmita,I-ness/individuality/egoism),3)执著或迷恋意识印象/对象(raga),4)排斥思想模式或对象(dvesha),5)爱这些(以上)事物如性命,以为失去它们就是死亡。
【瑜伽中最重要的练习之一】:让自己觉察这五种染色(kleshas)是整个瑜伽科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练习之一。注意《瑜伽经》的第1章前四节经文定义了瑜伽,而1.5节介绍了思想模式的不同层次,它们要么是染色的(klishta),要么是未染色的(aklishta)。现在,此节经文中扩展了上述概念,描述了五种染色的性质。Kriya瑜伽对治粗(重)染色(2.1),而随后的经文则描述了对治更细微染色的过程(2.12-2.11, 2.12-2.25)。这一工作分阶段展开,先减少粗染色,然后才是细的。
【五种染色(kleshas):】每种染色都在后面的经文中描述:
Avidya(2.4, 2.5)=灵性上的愚昧、健忘、遮蔽、无知。
Asmita(2.6)=与“我性(I-ness)”相关
Raga(2.7)=迷恋,上瘾
Dvesha(2.8)=排斥或推开,憎恨
Abhinivesha(2.9)=拒绝失去,害怕个体死亡,欲望生存,执著生命
【染色的四个阶段】:五种染色的思想模式,都会处于四个阶段之一。这些在2.4节中描述。
【让思想流动】:觉察染色(kleshas)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静静坐着,有意识允许思想念头升起。这不是说要思考或焦虑。它是一种实验,其中你有意识地让一个形象到来。最好先在不重要的印象上进行实验。
例如,想象一个水果,并观察头脑中出现什么。一个苹果来到脑海中,如果你喜欢它,被它吸引,就说“迷恋”。也许不会太强,但你会注意到一些染色。你也许会想到梨,但会注意到有一点点“排斥”,因为你不喜欢梨。
【对染色的实验】:允许各种形象到来。我经常拿十几粒小石子,让人们挑自己喜欢的一个。然后再让他们挑一个不怎么被吸引的(有些人会说他们“不喜欢”某一个石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显示迷恋和排斥的产生。最好先在染色较轻的想法上实验,因为其中的迷恋或排斥很少。
从无意识进入到脑海中的诸多对象上,都可以进行这一实验。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观察你的注意力被某个事物/人吸引,或避开某个事物/人。
更难一点的是,观察你经过时毫无反应的事物。这些就是给头脑留下中性印象的例子。
【逐步觉察强染色】:通过这样的观察,很容易逐渐注意到更强的迷恋或排斥。当我们能够觉察染色的类型,我们就可以开始减弱染色,见下一节经文。
2.4 The root forgetting or ignorance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avidya) is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other of the five colorings (kleshas), and each of these is in one of four
states: 1) dormant or inactive, 2) attenuated or weakened, 3) interrupted or separated
from temporarily, or 4) active and producing thoughts or actions to varying degrees.
(avidya kshetram uttaresham prasupta tanu vicchinna udaranam)
健忘,或对事物真性的不觉知(avidya),是其它五种染色(kleshas)的温床,且每种染色都处于以下四种状态(阶段)之一:1)休眠或停滞,2)衰弱或衰减,3)阻隔或暂时隔离,4)活跃,并产生各种思想和行动。
【系统地减少染色】:这些染色(kleshas)为以下状态之一:1)活跃,2)暂时阻断,3)衰弱或衰减,4)休眠。我们需要觉察这些阶段,以便系统地减少染色。然后思想模式就不再成为深入冥想的障碍,这就是目标。
【染色的四个阶段】:第一步是观察某个思想模式的染色目前处于哪个阶段。这一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的练习是一项冥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好伙伴:
1. 活跃,唤起的(udaram):是头脑表层活跃的思想模式,或那些通过身体行为(通过行为工具,karmendriyas,包括移动、持握和讲话)展现自己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可以是轻微、极端或二者之间。但无论如何,它们是活跃的。
2. 阻隔的,隔离的,中断的(vicchinna):是由于一些距离或隔离,目前不太活跃的思想模式。在欲望对象不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常常体验到这一点。比如,诱惑或迷恋虽然存在,但不如事物在眼前时那么活跃(强烈)。就好像我们暂时忘了那个事物。它仍有染色,但未激活(但也不是真的衰减了)。
3. 衰减、衰弱(tanu):这一思想模式不但隔离,而且衰减了吗?有时候,我们以为某个习惯模式已经衰减,但其实没有。但我们没见到所执著的事物时,那一“隔离”看起来就像“衰减”,其实不然,不过是在那一刻,它没有显现而已。
这是改变头脑习惯当中最大的陷阱之一(译注:新手会误以为隔离就OK了)。首先,我们确实需要从“活跃状态”中拉开距离,以到达“隔离状态”,但随后着手减少思想的染色才是关键。
4. 休眠,潜在,种子(prasupta):是休眠或潜在状态的思想模式,就像没有发芽的种子,然而,仍会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
思想模式会暂时处于休眠,就像在睡眠中,或当头脑注意力被转移时候。然而,当其它思绪、或一些视听感受到来,这一思想模式就带着它所有的染色,再次苏醒(激活)。
最终,染色思想的种子可在冥想之火中烧掉,而一颗烧掉的种子就不会再发芽。
【这些通向哪里?】通过瑜伽冥想,思想逐渐弱化,然后大部分处于休眠。随后,在深入冥想中,休眠的“种子”最终被烧掉,不再萌芽。于是,一个人便从过去的染色思想中解脱。
【示例】:一个例子能帮助理解这四个阶段。以四个吸烟者为例。而原则不仅适用于香烟,同样适用于人、观点、概念、信仰、思想或情感。这一原则也不仅适用于粗想(gross level
thoughts),也适用于细想(subtlest of mental impressions精微意识印象)。
A:从未抽烟,亦没有任何抽烟的欲望。当A看到香烟时,他能认出来。头脑中存在这一记忆,但完全是中性的——它只是一个事物,或一种对事物的识别。它是未染色的,即aklishta。(香烟也可能会染色为“排斥”,如果他因别人抽烟而不快的话,但那是另一种情况。)
B: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偶尔她还会说自己很想再抽一支,但由于健康原因并不真的去抽。
她对香烟的深层印象仍是染色的,而且同时显现在无意识与有意识(清醒)状态下。有时,对香烟的印象并不活跃,比如在她睡着,或被其它事分散注意力的时候。不过在潜在层面,该印象仍俱有潜在的浓重染色。
C: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他经常说:“噢,不,我不想抽烟;我连想都不会想它。”与此同时他的手势和姿态则表示不同的意思。他可能有很重的“执著/迷恋”染色,但是显意识不允许它们现身。虽然与这一思想模式有所隔离,但染色并未真正衰减(虽然它会在人睡着或被其它事转移注意时变为潜在形式)。这种对染色的屏蔽阻隔并不是瑜伽的作法。
D:抽烟多年,几年前戒烟。经过在“隔离(Vicchinna)”阶段的挣扎,她学会了在冥想中与抽烟欲望同在,允许对香烟的迷恋升起,逐渐不涉入其中,静观它慢慢褪色。在这段时间,这一思想模式有时活跃、有时隔离、有时暂时休眠。不过,她看起来就像一个从不抽烟的人。不但在睡觉和注意力转移时、即便在真的看到香烟时,抽烟的欲望都已经退回种子形式、或已完全消失。
【注意每个思想所处的阶段】: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思想,以一种温和、不评判的方式,注意思想模式所处的染色阶段。它可以变得很有趣,而不是一项艰苦工作。头脑相当喜欢天马行空、想东想西,或在自身之内、或通过感官,搜寻并对欲望对象做出反应。
有很多思维在头脑中通过,其中许多是染色的。这就是头脑工作的方式;它并非好或坏。通过注意染色思想,识别并了解它们的性质,我们能逐渐变成这一过程的观照,并从染色中解脱。然后在生活、冥想中,灵性领悟才更容易来到注意力的前台。
【关于染色的头脑训练】:关于衰减、减少染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头脑认识到这些染色只能带来麻烦,别无它用(在经文2.33中描述)。
它意味着要训练头脑,让它知道“这是没有用的。”这一简单训练是衰减染色的起始(过程始于观察,然后进入衰减)。类似于教育小孩子;方法就是说这“有用”或“没用”。注意这并非“好”或“坏”的道德评判。更像是在路途中,是走左还是走右更有用的问题。
【我们通常卡在一个死循环中】:生活中,我们通常发现染色思想从“活跃”到“隔离”,然后再恢复“活跃”。就这样来回循环。它们要么活跃地产生各种问题,要么隔离一段距离,就像去度假。
【打破循环】:然而,当卷入这一循环,我们很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衰减它们(的染色),或使其进入休眠状态。意识到这一可能性很重要,然后我们能有意识地展开衰减染色的过程。
【冥想以衰减染色】:这就是为何在从这些深层印象(2.11)的解脱中,冥想有极大的价值。静静坐着,聚焦头脑,有意识允许这一循环开始,就在注意力的前台。它会逐渐弱下去,于是体验到更深的宁静,此时才能与灵性有更深入的接触。
2.5 Ignorance (avidya) is of four types: 1) regarding that which is transient as eternal, 2)
mistaking the impure for pure, 3) thinking that which brings misery to bring happiness,
and 4) taking that which is not-self to be self.
(antiya ashuchi duhkha anatmasu nitya shuchi sukha atman khyatih avidya)
不觉知(avidya,无知)有四种类型:1)视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Vidya是有知识:】 Vidya意思是知识,尤其是对真相的了解。它不仅是头脑了解,也是超越头脑的灵性认知。当把“A”放在Vidya一词之前,“A”的意思是“没有”。
【Avidya是没有知识:】 因此,Avidya意思是没有真知,或无知。它是忘却灵性实相的第一种形式。它不光是常规意义上的一种思想模式。它是失去了与万物合一、纯粹觉知这一真相的连接。
【不觉知(无知)的意思】:Avidya通常译为不觉知(ignorance无知、无明)。它并不是获得更多知识,像上学那样,学这学那以得到文凭。其实,不觉知(无知)是需要移除的东西,就像移开遮挡视线的云团。然后,当不觉知(无知的云)消失,我们就见到了真知Vidya。
【Avidya(不觉知/无知)是其它染色的温床】:Avidya像一块布,像一块屏幕,电影就投映在上面。它为后面四种染色的产生提供了土壤。Avidya(不觉知)就像误将一件事与另一件相混淆。
【有四种主要形式:】
• 视短暂为永恒:比如,认为地球和月亮是永恒的,或者以为财产永远是自己的,忘记了所有一切都会消失,我们所谓的“拥有”不过是相对的。
• 视不纯为纯粹:例如,以为我们自己的、某些人/事/情景相关的思想、情感、意见或动机是纯粹的好、健康和灵性的,而实际上它们是一大堆取向、爱好的混合。
• 视痛苦为快乐:例如,在我们社会、家庭或文化环境中,有许多行为当时充满了快乐,后来却发现完全是痛苦。
• 视非我为真我:例如,我们会认为自己的国家、名字、肉体、职业或个性等同于“我是谁”,在最深的、永恒真我的层次,将这些东西误认为就是自己。
【宏观微观都适用】:当你思考Avidya的这些形式时,会发现它们既适用于宏观,也适用于微观,正像巨大的地球和一个微小物体一样,都不是永恒的。
【我是西红柿】:想象我告诉你:“我是一个西红柿。”你会怎么想?一开始,你会微笑,等
着听笑话的后半截。而如果我一再重复:“我是一个西红柿。”如果你开始认识到,我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西红柿呢?你会认为我疯了,想把我锁起来。是的,这就是生活中我们的方式。我们跟这些东西认同,然后误以为:“这就是我。”这就是avidya,是不觉知(无知)的面纱阻挡我们看清。我们来自某个国家,于是便以为我们就“是”那个国家。我们说:“我是美国人”,或“我是印度”人,诸如此类。我们跟随某个老师或宗教,便会说:“我是佛教徒、基督教徒”等等。我们还说:“我是一个女儿、儿子、父母、姐妹或兄弟;我是这个那个行为的‘做者’;我是好/坏的,我快乐/悲伤。”其实上,这些都与最终的“我是谁”无关。当一个人觉知到“我是谁”超越以上这些,就开始了穿透无知、看见真相的旅程,也即认识真我——不管你以什么名字称呼它:无上觉知、真我、灵魂或其它的。这就是瑜伽冥想的旅程,带领一个人穿越非我的无知(avidya),了解自己真正是谁。
【Avidya(不觉知)使我们陷入麻烦】:一开始,正是Avidya(灵性上的健忘/不觉知/无知)使我们陷入思想的纠缠当中。如果在思维升起的刹那,同时伴随有对真相的觉察(vidya),则不会有自我、迷恋、排斥或恐惧涉入的空间。就只会有觉知存在,而其静观下的意识流则无法使注意力偏移。觉察这一对思想的不觉知(健忘)正是练习所在。
【错误的方向】:Avidya(不觉知)是一种方向上的错误(并不是说人与世界是个错误)。一个方向带你到痛苦之中,而另一个则通往永恒喜乐。
2.6 The coloring (klesha) of I-ness or egoism (asmita), which arises from the ignorance,
occurs due to the mistake of taking the intellect (buddhi, which knows, decides, judges,
and discriminates) to itself be pure consciousness (purusha/drig).
(drig darshana shaktyoh ekatmata iva asmita)
从不觉知(无知)中升起的“我性”或“自我”(asmita)染色(klesha),产生于误以为智性(buddhi,用于知道、决定、判断和明辨)就是纯粹的觉知(purusha/drig)。
【个体性最精细的形式】:Asmita是个体性最精细的形式。它并非“我是”(I-am-ness),正如我们说:“我是一个男人/女人”或“我是这个/那个国家的人。”它是一个去除所有这些身份的“我性”(I-ness)。
【误以为是我】:然而,当我们视“我性”(asmita)为一种染色(klesha)时,会看出其中发生了某种错误。错误就是:对象事物的思想模式错误地与“我性(asmita)”相联系,因此才会说这是一个染色的思想。我们错误认为这个那个思想就是“我是谁”。
【头脑中的画面并非中性的】:想象一个没有“我性”染色的思想。这种未染色的思想无法打扰你的冥想,也不会控制你的行为。实际上,有相当多中性思想。比如,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不少知道、却从未见过的人,关于这些人的记忆就既非迷恋,也非排斥。它意味着,画面只是存储在头脑当中,中性的、未染色的。
【去除思想染色】:想象一下,当你能控制这一染色过程该多好。然后,如果迷恋/排斥出现,我们就去除染色,于是从它的控制中解脱(起码也要衰减它)。这将是冥想的一个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外部世界里的生活,同时纯化了头脑,以体验深层冥想。
【我性是其它几项的必要条件】:思想被“我性”染色,是迷恋、排斥和恐惧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性”被视为思想的一个染色过程。练习就是要觉察这一染色,以及它怎样与其它思想关联起来。
【像灯丝误以为自己就是电流】:我性染色就好像一只灯泡误以为自己就是电流。灯丝是灯泡中最精细、最核心的部分,但它与灯泡发光的真正来源“电流”相比,仍然是虚假的。相似的,buddhi(智性)在其最精微的层次,与其它头脑、能量和肉体层次相比,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认知)工具。然而,buddhi与纯粹觉知、或shakti(智性及其它粗重层次背后的驱动力)相比,仍然是渺小的。这一我性染色认为它就是意识,忘记了真相,而这一错误障碍了自我认知。当波浪忘记/不觉知(avidya)自己同时也是大海的时候,我性便升起了。
2.7 Attachment (raga) is a separate modification of mind, which follows the rising of the
memory of pleasure, where the three modifications of attachment, pleasure, and the
memory of the object are then associated with one another.
(sukha anushayi ragah)
迷恋(raga)是一种头脑波动(模式),它伴随着快乐的记忆而来,但迷恋、快乐、和对象的记忆这三者却互相连在一起。
【迷恋随后升起】:一旦有了最初的健忘/不觉知avidya(2.5),于是升起了个体性/我性asmita(2.6),接着就有了迷恋raga的可能性。
【迷恋是障碍,但不“坏”】:迷恋并非一个道德问题;它并非是“坏”的。它似乎是内置于宇宙和一切生物的本性当中。
【染色程度】:迷恋是否成为问题,取决于其染色程度。如果染色强到足够控制我们,使我们无法反抗,则称为上瘾或强迫症。
【取得主动权】:在灵性练习中,我们想要掌控迷恋。冥想时,我们想要放下迷恋,以便体验深层真相。
【头脑天生爱迷恋】:然而,在觉察当中,我们要觉知头脑习惯性被吸引的各种方式。如果你将这一(迷恋)行为看作头脑的天生习惯,就容易接受一些,而不会感觉是头脑有了问题。当你逐渐从迷恋中解脱,这一习惯也会带来快乐、引发微笑。
【在冥想中,觉察是必要的】:迷恋和排斥是最容易觉察的两种染色。在冥想中,觉察这二者是一项必要技能。静观(而不涉入)思想的能力就是建立在“看清并分辨思想的迷恋染色”的基础之上。
【留心快乐过后的片刻】:想一下你刚体验到某种快乐的时刻。比如,你吃了一些喜爱的食品,比如一块糖。注意当你把糖放在嘴里时,发生了什么。有一股香甜的味道,带来情感上的愉悦。然后,记住一两秒后发生的。在愉快之后,马上有另一股情感,要求重复这一体验。这就是迷恋raga的意思。在经文的定义中anushayi被解释为相续的、随后的。它就是第二股情绪体验,或欲望,它就是迷恋。它与品尝糖果时第一时间的愉快是不同的。
【迷恋与记忆】:正像上述糖果例子中的,那一体验的记忆可能在某一时间突然升起。在那一瞬间,记忆给人的体验是快乐的。如果那一欢乐记忆只是升起然后退去,回到它出现前的地方,不会有任何问题。然而,它不会就此干休。于是产生了第二股情绪波,紧接着升起的记忆,欲望就从中生长。这第二次波动就是迷恋。同样,糖果产生的最初快乐不是问题所在。哪怕是记忆的升起也不是问题。问题是第二次波动,也就是迷恋。
在日常生活以及冥想中觉察这“第二波”过程是一项极有用的练习。它使你领悟raga迷恋的更精微特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无欲/不执著vairagya”(1.12-1.16)的深入。通过这样觉察思想过程,染色逐渐衰减。
【打破连接】:本节经文提到三种头脑波动:迷恋、记忆以及记忆的后续。打破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就是解脱与迷恋有关的因果束缚的关键。打破这一连接在后面经文(2.12-2.25)中讨论。
2.8 Aversion (dvesha) is a modification that results from misery associated with some
memory, whereby the three modifications of aversion, pain, and the memory of the object
or experience are then associated with one another.
(dukha anushayi dvesha)
排斥(dvesha)是一种头脑波动,它源于将痛苦与某些记忆联系起来,其中排斥、痛苦和对象的记忆/体验这三者互相连在一起。
【排斥是另一种迷恋】:排斥实则是迷恋的另一形式。就是从心理上推开,但推开也是一种联系,正如迷恋是一种“拉近”一样。
【排斥也是头脑本性】:排斥实际是一个自然现象,因为我们试图在诸多吸引与排斥之间建立心理平衡。
【排斥即是表面的,也是细微的】:要注意排斥可能非常细微,而深入冥想会揭示这些细微排拆。然而,它在表层也同样容易发觉。因而我们可以观照它。
【排斥比迷恋更易觉察】:迷恋和排斥是最容易觉察的两种染色。其实上,排斥比迷恋更易觉察,因为通常伴随有情绪反应,比如愤怒和焦虑。这一情绪反应可能温和,也可能强烈。由于这些情绪反应影响身体和感官,因而很容易在生活和冥想中觉察。
【减少染色】:注意下一节经文中减少染色的过程。要遵循这一过程,首先要觉察染色,例如迷恋和排斥。通过衰减过程,我们逐渐可以静观整个思想过程。这就为深入冥想让出了舞台。
【打破连接】:本节经文提到三种头脑波动:排斥、记忆、以及记忆的后续。打破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就是解脱与迷恋有关的因果束缚的关键。打破这一连接在后面经文(2.12-2.25)中讨论。
2.9 Even for those people who are learned, there is an ever-flowing, firmly established
love for continuation and a fear of cessation, or death, of these various colored
modifications (kleshas).
(sva-rasa-vahi vidushah api tatha rudhah abhiniveshah)
即使是饱学之士,也有恒常而牢固的“恋生惧死”之情,喜欢延续,害怕各种染色(kleshas烦恼)的中止、死亡。
【保护虚假认同】:一旦有了不觉知(无知)或对自性的遮蔽(avidya,2.4, 2.5),然后个体性(我性2.6)升起,随之而来的是无数迷恋(2.7)和排斥(2.8),于是就会有一种自然的欲望去保护在这些虚假认同中建立起来的平衡。
【两种倾向】:在个人虚假认同建立之后,有两种自然倾向:
1. 喜欢延续:强烈执著于虚假认同,哪怕只是幻相。它(虚假认同)被认为是“我”,虽然它只是一些迷恋和排斥。甚至是排斥也要紧抓不放,以便维持虚假认同中的平衡。
2. 害怕中止:任何对虚假认同的威胁,都被认为是死亡的威胁。不光是对肉体死亡的恐惧
(虽然这可能是最强烈的),也是对终止任何虚假认同的恐惧。
【无人免俗】:许多求道者都落入一个陷阱,即认为灵性修行中,理智上的学习和理解就足够了。对《瑜伽经》尤其如此,一个人可以无休止的分析和争论其梵文经文。不管是对治染色,还是对死亡的天然恐惧,理智理解都毫无帮助。
【了解去染色的必要性】:我们如此彻底地纠缠在迷恋和排斥之中,只是阅读相关文本是没有帮助的。我们会持续说:“我是这个,我是那个;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有多少次你曾说“当我完全从迷恋和排斥中脱解的话„„”我们倾向于放开痛苦,但却紧抓着快乐。瑜伽行者则看到,即使在快乐迷恋当中,也包含着痛苦的种子(2.15),因而同样要放开(2.16),然后他/她才能真正归于自性(1.3)。
【想要事物保持原样】:在不觉知(无知)和我性(自我)的基础上,一旦诸多迷恋和排斥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便有一种天生的欲望想保持原样。抗拒失去虚假认同中精心维持的平衡,也就是对终止虚假认同的恐惧。
【害怕改变】:人们抗拒/恐惧失去现有的一切。就像恐惧死亡,虽然它不仅是指肉体中止。通常,这一恐惧未能有意识的体验到。冥想新手常常会说:“我无所畏惧!”一段时间以后,当他对内在过程更加觉察,会升起细微的恐惧。
【恐惧是自然的】:这与在人群中制造恐惧无关。而是指,在减少染色的过程中,它(恐惧)是很自然的一部分。要知道,这是在放开我们诸多无意识的深深迷恋和排斥。当冥想逐次、系统地进行,这一恐惧即不成为障碍。
对治遮蔽真我的细微印象(2.10-2.11)
现在要处理细微思想:首先,头脑稳定了(1.19-1.22, 1.30-1.32, 1.33-1.39)。接着,思想的粗染色被衰减(2.1-2.9)。现在,则是细(微)染色的对治,在此节及2、3章的随后经文中描述。
【染色衰减至潜在状态】:一旦kriya瑜伽将粗染色减小(2.1-2.2),而染色强度也已衰减(2.4),思想就在冥想中回到种子/潜在状态(2.11)。
【消除种子】: 一旦染色思想处于种子(潜在)状态,当头脑自身短暂回退到它(头脑)所升起的意识当中时,种子就会消失(2.10)。这就像烧掉的种子,再也不会发芽。
【达到这一点需要什么工具?】对治细染色的实际工具是瑜伽八支(2.29),目的是明辨的知识(2.26, 2.28)。瑜伽八支最后三项精细工具称为samyama(三夜摩),就像外科手术刀那样,切除虚假认同与染色(3.4-3.6)。
2.10 When the five types of colorings (kleshas) are in their subtle, merely potential form,
they are then destroyed by their disappearance or cessation into and of the field of mind
itself.
(te pratipasava heyah sukshmah)
当五种染色(kleshas)处于精微、潜在状态时,可随头脑自身的消失而消失/终止。
【烧掉种子】:活跃、衰减等四个阶段已在经文2.4中描述。其中最细微阶段就是当深层印象(samskara)处于种子状态。然而,成为种子之后,还需要另外一步,防止它在合适环境下再次发芽。即烧掉种子。烧掉的种子无法再生长,不管环境为何,不论提供了有多少肥料和水。
【分解至起因,就像捏粘土】:此节经文解释了思想模式(2.3)的染色(klishta),以及头脑自身分解、回退到产生它们的起因。想象你将一团粘土塑成某个动物。然后想象你将粘土揉回一团,再用它做一只小茶杯。最后,你又把杯子揉回一团。当动物和杯子都回到一团粘土,这就相当于它们分解、退回到物质起因。
【思想和头脑回退】:思想模式和头脑自身也是如此。当一个记忆升起,上演一会,然后退回产生它的头脑中去。即便是头脑(manas)本身也会活跃一会,然后停息,回到产生它的更广阔的脑海(chitta)中去。每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这一“升起、回落”都会进行,只是我们通常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转换。在冥想中不同的是,头脑的回退有意识进行,我们完全觉察转换或回退过程。
【像会见陌生人】:想像你新见到一个人,而你发现他的态度很负面、有攻击性。有关此人的记忆于是存在脑海中。那一记忆由什么组成?是什么材料?再次的,不管你认为它是精微头脑、还是粗重的(肉体)大脑,那一材料在你对那人产生排斥之前早已存在,就像在你雕塑之前,粘土早就存在。
【染色回退到头脑中】:现在,想像你通过一些生活和冥想中的行为,衰减了排斥的染色。就像头脑回到了先前的状态,在留下那一(不愉快)记忆之前。然而,不同的是现在你有一个纯粹的记忆,不带染色的。之前是记忆与染色;现在是纯粹的记忆。染色到哪里了?它回
退成为意识(头脑)材料。
【当头脑自身回退】:如果头脑自身(manas)退回到它产生的基本状态(chitta),会发生什么?为了理解头脑的回退,要先了解头脑作为manas,是从更广阔的chitta中产生的一个工具。此节经文是说,当头脑如此回退时,其它染色也同时移除。如果头脑处于这种状态,它就无法体验任何这种染色。头脑整个是静止的,平静的,也就是说,不存在的。然后才能体验到更深的冥想。
【头脑重现】:当我们谈及头脑的溶解,并不是说头脑(manas)永远消失了。从实用角度来说,当头脑充满吵闹的思想时,冥想将很困难。只有当噪声沉淀,专注升起时,冥想才会到来。然后,在放开(噪声)和集中(即专注)之后,头脑manas作为思考和感官工具,才能放开自身,回到chitta当中。这一暂时回退的效果,是释放任何头脑中的干扰思想。然后头脑重现,并有能力通过感官(indriyas)操纵物质。
2.11 When the modifications still have some potency of coloring (klishta), they are
brought to the state of mere potential by meditation (dhyana).
(dhyana heyah tat vrittayah)
当头脑波动仍有染色时,可在冥想(dhyana)中将它们带回潜在状态。
【将染色思想带回潜在状态】:上节经文2.10描述了已回退到种子/潜在状态的染色思想,如何在头脑短暂的溶解中被超越(即烧掉种子)。在此之前,经文2.1-2.9描述了减少粗染色的方法。而现在,此节经文描述了如何将已衰减的染色思想进一步弱化,直至成为潜在状态。
过程如下:
1. 稳定头脑(1.33-1.39)
2. 减少粗染色(2.1-2.9)
3. 将染色带回至种子态(2.11,本节经文)
4. 染色分解、退回到头脑中(2.10)
【本节经文是分割线】:其后的经文和章节是扩展描述了衰减细染色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2.10与2.11组成了一条分割线,区分头脑的粗(重)层次和细(微)层次。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有助于掌握经文的主线。
打破业的连接(2.12-2.25)
【断开见者与所见】:打破业(因果)循环的关键是取消“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这甚至可以避免尚未显现的将来的业(2.16)。不觉知(无知)avidya(2.5)是这一(业的)连接的起因(2.24),消除无知就可以打破连接(2.25)。并最终打破业的循环。
【染色的后果】:染色(1.5,2.3)导致了出生、寿命和经历(2.13)。这些可能痛苦,也可能不痛苦(2.14),虽然瑜伽行者将其都视为痛苦(2.15),并力图避免(2.16)。
【打破连接的精微过程】:描述了事物的性质(2.18),以及元素的精微状态(2.19),并解
释了见者如何认知它们(2.20)。事物是为了见者的利益而存在(2.21),而当一个人知晓了它们的真性,它们(事物)就停止了存在(2.22),虽然对其它人来说,它们依然存在。虽然如此,经文解释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关系必须存在,以便见者能最终体验到更精微的真相(2.23)
【基础】:经文2.12-2.25描述了打破业之连接的能力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的,包括稳定(平息)头脑(1.33-1.39)以及减少头脑粗染色(kleshas烦恼)(2.1-2.9)。
【关键是明辨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瑜伽八支与明辨的知识是关键工具,并在下一部分(2.26-2.29)经文中描述。
【经文2.12-2.25打破业之连接的总结】: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只要这些染色(kleshas)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由于其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个结果的体验,可能快乐,也可能痛苦。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因此需要避免。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就是要避免的。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组成了元素和感觉力量,并为体验世间、解脱开悟而存在。【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特定、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可标记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的(alingani)。
见者就是“看见”本身的力量,似乎是看见/体验到了认知原则。可知对象(事物/客体)本质/性质的存在,是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定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停止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对其它仍以粗(重)形式看待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存在。
在真我(知者)与对象(外部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真我可以在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Avidya或不觉知(无知)(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就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消除avidya(不觉知),于是有连接的“不在/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2.12 Latent impressions that are colored (karmashaya) result from other actions (karmas)
that were brought about by colorings (kleshas), and become active and experienced in a
current life or a future life.
(klesha-mula karma-ashaya drishta adrishta janma vedaniyah)
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业的循环】:Karma一词意思是行为(actions)。此处,karmashaya是这些行为后果的
仓库。通常,在这一仓库中的单独的印象被称为samskaras。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samskaras从仓库中升起,导致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又产生更多(或更强)的samskaras进入仓库中(译注:旧业生新业)。
【染色kleshas】:这一深层印象与行为(业)之间的循环,是源于经文1.5和2.3描述的染色。要注意染色正是移除自性障碍的关键(1.3)。
【Karmashaya/仓库】:Karmashaya,深层印象的仓库,位于头脑(意识)的潜在部分,会随无意识一起浮出,来到头脑的显意识当中。这些印象使得头脑(manas)通过karmendriyas(行为工具:移动/握持/讲话),在外部世界产生行为(业)。
【行为可任何时候来到】:这些行为的发生时间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此生/可见的出生(seen
birth, drishta janma),也可能是来生/不可见出生(unseen births, adrishta janma)。同时,深层印象samskaras(karmashaya)的染色可能处于完全休眠,或在无意识的睡梦状态中上演。
2.13 As long as those colorings (kleshas) remains at the root, three consequences are
produced: 1) birth, 2) span of life, and 3) experiences in that life.
(sati mule tat vipakah jati ayus bhogah)
只要这些染色(kleshas)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
【染色导致三个后果】:业(行为)的整个原则,就是染色的深层印象(samskaras)产生了更多的业。所产生的业有三种:
• 出生类型:首先,这一染色印象产生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出生。
• 寿命:其次,有一种内置的寿命设定,不过寿命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决定和行为改变。
• 体验经历:第三,当这些(深层)印象激活并作用时,你会很自然的经历到与之相关的体验。
【改变深层印象(samskaras)】:描述这一过程是为改变这些深层印象铺平道路。本节经文的要点是说,只要深层印象的根基存在、并保持染色,这些后果就会产生。如果染色被消除,结果就会改变。
记住,瑜伽的根本原则是对治染色,正如经文1.5所述。
2.14 Because of having the nature of merits or demerits (virtue or vice), these three (birth,
span of life, and experiences) may be experienced as either pleasure or pain.
(te hlada-paritapa-phalah punya apunya hetutvat)
由于各有其优缺点(善/恶),以上三者(出生/寿命/体验)可能快乐,也可能痛苦。
有三个要点:
1. 经文2.13中所述的,深层(潜在)印象会导致三个结果。
2. 这些印象各自带有优点或缺点(punya/apunya),或者说善、恶。
3. 由这些善/恶性质,印象所产生的业(行为)就会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三种后果】:Kleshas(染色的印象,samskaras)的作用,会导致各种形式的经历。它们不会总保持在停滞中,也不会简单消失。它们必定要产生一些体验。而深层印象强烈到必须再次投胎。因此,才会说欲望比死亡更强,因为它导致了轮回。Karmashaya(深层印象的仓库)也会导致某个生命的长度。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只要思考一下,强烈的欲望总是比微弱欲望持续的长一些。
【善或恶】: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善业”和“恶业”的说法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这就是punya与apunya的意思。意味着当行为导致深层印象(samskaras),它们或者通往正面、有用的方向,或通往负面、无用的方向。这一善/恶是伴随samskara自身的性质,当samskara产生了行为,这第二个性质(善/恶)就随之而来。
注意,培养正向而非负向的习惯,是经文1.33所介绍的练习。
【快乐或痛苦】:一旦samskaras(karmashaya)导致了行为,而这些行为就会因其善/恶性质,而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规划你的业】:理解了这一过程,就会明白可以通过规划行为而决定将来的业。这将在以下几节经文中描述。
2.15 A wise, discriminating person sees all worldly experiences as painful, because of
reasoning that all these experiences lead to more consequences, anxiety, and deep habits
(samskaras), as well as acting in opposition to the natural qualities.
(parinama tapa samskara duhkhaih guna vrittih virodhat cha duhkham eva sarvam
vivekinah)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
【明辨随时间到来】:“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培养的观点或信仰。相反,它来自于明辨,而这需要时间和练习。通过不断看清samskaras(karmashaya)的作用过程,深色印象导致行为,行为又产生新的染色,如此循环往复,瑜伽行者逐渐看出整个过程除了痛苦一无所有。
【智慧,而非压抑】:“一切世间为苦”的表达似乎相当压抑或宿命。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一领悟源自智慧,源自看破了世间一切的真性。瑜伽行者对这一领悟感到高兴,因为它产生更大动力,朝向自我认知,朝向那一不变、不死、不朽的永恒之我的直接体验。
【最初元素的名称和形式】:瑜伽行者视最初元素gunas(sttvas, rajas, 和tamas)为永远变化的(不管是名称或形式)。只有那一变化是永恒的。最终,通过瑜伽练习,gunas自身溶入、退回到其成因,于是解脱(4.32-4.34)。
【走上错误方向】:瑜伽行者视所有这些活动是朝向外在的,与真我方向相反。(译注:“活动”应该是指上述gunas三要素的永恒变化。)由这一领悟,一个人会更强烈的向内移动,追求纯粹觉知purusha的直接体验(3.56, 4.34)。
2.16 Because the worldly experiences are seen as painful, it is the pain, which is yet to
come that is to be avoided and discarded.
(heyam duhkham anagatam)
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才需要避免和放弃。
【当前显现】:出生、寿命和体验经历(2.13)这三个后果可能会在当下或此生体验到,它们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痛苦(2.14)。要学会在当下处理这些印象和行为(业)。
【将来显现】:其它karmashaya(仓库)中的samskaras(深层印象),因未被染色或生活环境驱动,故而未在当下显现。它们仍位于头脑的潜在部分,处于潜在(休眠)形式,等待着时机。
【探索潜在层面】:瑜伽行者则不仅对治当前会显现的业。他/她会有意识探索头脑无意识、潜在部分,以便发现、衰减、消除这些深层印象的染色,正如经文2.4所述。这样,才能抛弃、避免、或预防(hevam)深层印象的后果(karma业)。然后才能体验到面纱之下的,绝对/纯粹的意识。
【就像眼球表面那样敏感】:《瑜伽经》的一个注释者Vyasa说,瑜伽行者的感知会变得像眼球表层那样敏感,以避免仍会到来的痛苦。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觉察的高精度感知,他/她能发现karmashaya仓库中的将来的业,并在它们产生后果之前进行处理。
【见者与所见】:避免将来业的关键是打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联系(2.17),正如后续经文所述。
2.17 The uniting of the seer (the subject, or experiencer) with the seen (the object, or that
which is experienced) is the cause or connection to be avoided.
(drashtri drishyayoh samyogah heya hetuh)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就是要避免的。
【见者包裹所见】:见者与所见连接,并不是指肉眼看着对象事物。它是说纯粹觉知(1.3,
2.20)用自身包裹深层无意识中最精微的痕迹。这些深层印象(samskaras)被意识所包裹(1.4),于是avidya不觉知(2.5, 2.24)的遗忘过程变得更加显著。这些所见对象更精微的性质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关键是松开连接】:此处的关键就是,当见者在某一刻没有与所见对象连接,就有了解脱,这正是要追求的最高意识状态(1.3, 4.26)。不过,它是分阶段到来的。一层接一层、一个对象接一个对象,见者松开与一切所见之间的连接。这就是内在旅程的进程,这一进程来自于不断揭露和放下,最终寻回真我。
【Samskaras变成单纯的记忆】:在经文1.5的基础原则中,描述了思想的五种形式,以及染色或未染色。其中一种思想模式就是记忆。在这里的经文2.17中,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完成,染色思想成为单纯的记忆,不再被五种kleshas染色(2.3)。
【打破最终连接】:在本章其余部分以及第3章中,描述了打破连接的过程。在描述了诸多连接如何逐步松脱以后,经文2.25和3.50描述了当不觉知消除时,buddhi(智性)与纯粹觉知之间的终级连接会被打破。这意味着,即使是知晓的最精微工具,也将最终被从纯粹觉知上剥离。
2.18 The objects (or knowables) are by their nature of: 1) illumination or sentience, 2)
activity or mutability, or 3) inertia or stasis; they consist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powers
of the senses, and exist for the purpose of experiencing the world and for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prakasha kriya sthiti shilam bhuta indriya atmakam bhoga apavarga artham drishyam)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组成了元素和感觉力量,并为体验世间、解脱开悟而存在。
【了解见者与所见】: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此节经文即描述了它们的性质。在这一节,所见(事物)的性质被简短描述为几个类型。而见者的性质在2.20描述。
【三种所见事物的大类】:基于三gunas(三态/三元素,原始组成元素),事物会呈现三种状态之一。也就是prakasha(光明)、kriya(活动)或stithi(稳定、惯性、静止)占主导的事物。这些元素的四种状态(2.19),这些可知对象的意义(2.18),见者与对象连接的原因(2.23),以及解脱的方法(2.25)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五种元素作为冥想对象】:所见事物由五元素(indriyas)地、水、火、风(气)和空(bhutas)组成。在三夜摩(3.4-3.6)的敏锐明辨的检视之下,无欲地放下了(1.16)这些元素本身以及它们的诸多显化。掌控了五种元素,就直接觉察了它们的性质(3.45),并会放弃其成果(3.38)(译注:即明了五元素性质,就不会执著于冥想中所得的灵性体验和能力)。检视对象和元素的过程,会带你更接近归于自性的目标(1.3)。
【五个indriyas作为冥想对象】:伴随着五元素及诸多对象,是五种工具/感官(indriyas),即行为(karmendriyas)和感觉(jnanendriyas)。在首先训练这些感官(2.32, 2.43)之后,这十种表达和感知方法本身,也会成为检视的对象(3.48)。经由三夜摩(3.4-3.6),十种感官亦被无欲放下(1.16),进一步靠近“见者归于自性”(1.3)。
【超越传统对象】:在精微旅途上的某些阶段,我们不仅检视传统意义上的对象事物和意识印象。我们也探索这些对象(地水火风空元素)的构成,以及感官本身(十种indriyas)。经由此精微练习,觉察移动、穿越传统意义上的所有对象。开始了观察“观察过程”的过程,这是认识观察者本身(1.3)极其关键的一步。
2.19 There are four states of the elements (gunas), and these are: 1) diversified,
specialized, or particularized (vishesha), 2) undiversified, unspecialized, or
unparticularized (avishesha), 3) indicator-only, undifferentiated phenomenal, or marked
only (linga-matra), and 4) without indicator, noumenal, or without mark (alingani).
(vishesha avishesha linga-matra alingani guna parvani)
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特定、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可标记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的(alingani)。
【元素演化的四个阶段】:经文2.18中提及的所有对象和元素,都由三元素(gunas)组成。当瑜伽行者的注意力逐层深入直到gunas,它们(三元素)看起来似乎按四个阶段演化。瑜伽行者逐渐了解了所有这些精微过程。于是,见者系统地打破了与所见的连接,正如经文2.17所述。
Vishesha=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有分别的。
Avishesha=不变的、非特定的、非专门的、无分别的。
Linga-matra=无差别的、只作为标记或踪迹(linga=标记/踪迹;matra=只)。
Alingani=无标记/踪迹的、无差别精微物质。
【至高的无欲(不执著)】:经文1.12-1.16介绍了,练习和无欲是瑜伽的两块基石。至高的无欲(paravairagya)被描述为对gunas这些最精微元素、构成原则、或品质本身的无欲(1.16)。Gunas就是本节经文讨论的对象。
2.20 The Seer is but the force of seeing itself, appearing to see or experience that which is
presented as a cognitive principle.
(drashta drishi matrah suddhah api pratyaya anupashyah)
见者就是“看见”本身的力量,似乎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
【了解见者与所见】:正如在经文2.18中指出的,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此节经文即描述了见者的性质,下一节则描述所见。
【谁制造了连接?】:如果我们试图打破见者与所见的连接(2.17, 2.12-2.25),那么,谁是制造了这一虚假连接的“见者”呢? 就是纯粹觉知purusha, atman或自性。正是它,在掌控(nirodah, 1.2)了头脑中的诸多印象之后,仍然存在(1.3)。
【连接对象的性质】:如果见者是纯粹的觉知,那么,虚假连接的这些对象的性质(1.4)是什么? 此即经文2.21所描述的。
2.21 The essence or natur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exists only to serve as the objective
field for pure consciousness.
(tad-artha eva drishyasya atma)
可知对象(事物/客体)本质或性质的存在,是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
【见者和所见的关系】:虽然有无数对象,但要知道,所有对象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被见者/自性/纯粹觉知所觉察。因此,觉知与一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与觉知和众多对象间的关系是相似的——它们都拥有同样的观察者/见者。
【打破连接是类似的】:如果连接的性质类似,那么打破连接的方法也类似。这意味着,在通向自我认知的明辨过程(2.26-2.29)中,有一种基本的简洁性。这并不会让过程更简单,但看到过程中的简洁性却很有用。不管见者观察什么对象,也无论其染色(klishta),在明辨中看清的方式是相似的。因此,瑜伽行者一直坚持同样基本的过程:检视、明辨、并(无欲/不执著)放下(1.12-1.16)。如此反复,同样“锋利”的明辨(3.4-3.6)用于穿越所有专注的层面(1.17)、所有染色(2.4)。
2.22 Although knowable objects cease to exist in relation to one who has experienced
their fundamental, formless true natu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is not
destroyed, for their existence continues to be shared by others who are still observing
them in their grosser forms.
(krita-artham prati nashtam api anashtam tat anya sadharanatvat)
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定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停止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对其它仍以粗(重)形式看待事物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存在。
【对象停止存在】:当注意力移入更加精微的存在层面,为见者(2.21)之利益而存在的对象,对这一见者而言,开始不复存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哪怕是对冥想新手来说,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时候。起始,外部世界是一种干扰。然而,突然,当注意力真正转向内在,外部世界就好像连同所有事物、人物一起,停止了存在。当注意力向内移动,比如,穿越地水火风空的各层显化,则这些层面对见者而言,不再存在。
【对其它人来说,对象依然存在】:虽然对瑜伽行者而言,对象停止存在,但对其它人来说却仍然存在。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冥想者例子中,外部世界对那个人而言不存在了,却仍为其它人而存在。同样,其它精微层面,如元素和indriyas(感官)(2.18)也是如此。
2.23 Having an alliance, or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s and the Self is the necessary
means by which there can subsequently be realization of the true nature of those objects
by that very Self.
(sva svami saktyoh svarupa upalabdhi hetuh samyogah)
在真我(知者)与对象(外部事物)之间存在的连接/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真我可以在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连接是为了了解对象】:如果见者与所见之间从未有连接,见者就无法获得客观知识。随着练习深入,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知识无非是基于无知(不觉知,avidya, 2.5),因此根本不算是知识。
【有连接,才能打破】:然后,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虚假连接,使人们开始寻求,并找到真我(1.3)。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连接,求道的旅程就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见者和所见之间的)连接本身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因此,有时会说整个宇宙是lila,游戏。
2.24 Avidya or ignorance (2.3-2.5), the condition of ignoring,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that
allows this alliance to appear to exist.
(tasya hetuh avidya)
Avidya或不觉知(无知)(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连接最初如何产生】:之前描述的见者与所见之间所有连接,是以不觉知(avidya,2.5)的染色(klesha,1.5, 2.3)为基础,才会产生。没有那一基础,其它连接根本无法生成。就像没有地基,墙壁和房顶也无法建筑,或者没有土壤,植物也不能生长一样。
【让地基失效】:通过使avidya不觉知(2.5)的地基失效或消失,所有可能的连接都会随之而去。此即经文2.25所述。
2.25 By causing a lack of avidya, or ignorance there is then an absence of the alliance, and
this leads to a freedom known as a state of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for the Seer.
(tat abhavat samyogah abhavah hanam tat drishi kaivalyam)
通过消除avidya(不觉知),会导致连接的“不在/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消除不觉知】:此处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非常实用。通过移除不觉知(avidya, 2.5),于是产生avidya的不在、缺席、失效。并非只是消除它的行为,而是那一“不觉知”的“不在/失效”才是目标。
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消除不觉知(avidya),就会令头脑不断产生无知及误解,以便能满足“消除不觉知”的目标。如果我们有了“消除不觉知/无知”的虚假认同,那么越来越多的无知会因此产生,以便满足“消除”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不觉知的不在”,那么头脑就会努力寻找那一“不在”的状态。这个消除不觉知的过程,将朝向最终目标(4.30)。
【解脱超越无知/不觉知】:当avidya不觉知/无知(2.5)作为地基(2.4),会在见者与所见之间产生诸多连接(2.17),我们认为所有sadhana (灵性练习/修行),主要是移除avidya的误解,即以下四种形式(的无知)(2.5):1)以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工具是明辨】:如此反复使用明辨这一“利刃”,我们释放了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2.17),看清了不觉知/无知(2.5)的四种形式。这也会打破业的连接。这一过程将在经文2.26-2.29以及第3章中描述。
瑜伽八支用于明辨(2.26-2.29)
【八支或八阶】:瑜伽的科学和艺术被系统描述于八(ashta)法、八阶或八支(anga)中。因此,这部分瑜伽经也被称为ashtanga瑜伽。经文2.29总结了瑜伽八支,经文2.30-2.34中有解释。后续经文深入描述了伴随八支共同作用的方法和效果(2.35-2.
45,2.46-2.48, 2.49-2.53, 2.54-2.55)。
【八支用于明辨之开悟】:练习瑜伽八支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的工具,而明辨知识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意指要使用注意力(3.4-3.6)的利刃,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以打破业的连接(2.12-2.25),穿越四种不觉知(无知)avidya(2.24-2.25):1)视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经由这一系统的分辨,
见者、即自性最终体验到自身的真性(1.3)。
【辨识对象的三个方面】:为理解此处描述的明辨原则,回顾并理解经文1.42描述的“一个对象(事物)的三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即对象的名称、具体对象本身、以及深层本质。
【明辨带来更精微的内省】:通过瑜伽八支练习所得的“专注一点”的注意力和明辨力,用于检视、探索、和衰减脑海中的精微印象的染色(2.10),以便超越,内移,进入纯粹、永恒的意识中心。
【前五支是“磨刀石”】:如果说明辨的工具是“利刃”般的注意力,那么瑜伽前五支就是磨刀石。然后,最后三支则是锋利的工具,即专注、冥想和三摩地,统称为三夜摩(samyama,
3.4)。
2.26 Clear, distinct, unimpaired 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is the means of liberation from
this alliance.
(viveka khyatih aviplava hana upayah)
打破连接获得解脱的方法,是清晰、明确、无损的明辨知识。
【移除不觉知(无知)avidya】:经文2.12-2.25描述打破业的连接,尤其要通过产生“无知avidya的不在”(2.24, 2.25),而无知(不觉知)有四种形式(2.5):1)以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方法是明辨的知识】:在本节经文中,明辨知识是获得解脱的关键。明辨的知识是整个瑜伽科学的关键(在此,“知识”并不仅仅是理智上的知识。相反,它指的是直接体验中的更高领悟)。通过明辨,一个人逐渐、系统地将见者与所见分离(2.17, 2.12-2.25),直至最终认识真实、永恒的自性之光(1.3, 4.22-4.26)。
【什么是明辨?】:明辨就是区分“这个”和“那个”的过程。这一区分过程可能始于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在一些练习原则中,如非暴力或真实(2.34)。可能包括纯化头脑粗染色(2.1-2.9),或更精微染色(2.10-2.11)。如此反复,明辨之“利刃”(3.4-3.6)切除遮蔽自性(1.4)的层层虚假认同(1.5)。
【明辨之开悟】:从诸多粗、细和更细的存在层次(1.17)中获得明辨知识,便得到明辨之开悟(4.22-4.26)。这是一个持续明辨真我与非我的过程,直到自性独存(1.3)。
2.27 Seven kinds of ultimate insight come to one who has attained this degree of
discrimination.
(tasya saptadha pranta bhumih prajna)
获得这种明辨后,会有七种最终的领悟。
【诸多领悟显现】:当明辨知识展现(2.26),就会获得极大的领悟、洞见或智慧。全部列出他们虽然不现实,但帕坦伽利说通过瑜伽八支(3.4-3.6)的明辨练习,会得到七种最终的领悟。
【七种领悟】:注经者维耶萨(Vyasa)简短描述了四种领悟:要明白,这些领悟是指示明辨知识的最终阶段的方法,并非是要获得能力的清单。这七者是整个瑜伽之道结果的反映。
1. 能认出未来痛苦的深层、内在源头,这些痛苦可能会演化成业,而一旦认出它们,头脑就不会陷入这些思想模式。
2. 使业力现前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印象被移除,不需要再处理它们。
3. 通过深入专注(samadhi三摩地)中获得的掌控(nirodhah),获得认知的智慧。
4. 获得足够的明辨知识,已无更多可供询问。
5. 智性(Buddhi),更高的明辨一面,已经完成它的目的并单独存在,再无其它事可做。
6. Buddhi(智性)的活动不再需要,因此停息下来,像石块滚下山坡,不再升起。
7. 纯粹觉知Purusha独自存在,归于真实、永恒的自性。
2.28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different limbs, or steps to Yoga, whereby impurities are
eliminated, there arises an illumination that culminates in discriminative wisdom, or
enlightenment.
(yoga anga anusthanad ashuddhi kshaye jnana diptih a viveka khyateh)
通过练习瑜伽八支,消除不纯,便有灵光升起,汇聚成明辨智慧或开悟。
【瑜伽八支的原因】:练习瑜伽八支(2.29)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的工具(viveka-khyatih),而明辨知识是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
【明辨之开悟】:明辨(viveka)的意思是,用锋利的注意力(3.4-3.6)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以打破业的连接(2.12-2.25),并超越不觉知(无知)avidya的四种错误(2.24-2.25),即误认短暂为永恒、不纯为纯粹、痛苦为快乐、非我为真我(2.5)。从明辨的知识,明辨之开悟(4.22-4.26)便可到来。
2.29 The eight rungs, limbs, or steps of Yoga are th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yamas),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postures (asana), expansion
of breath and prana (pranayama),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pratyahara), concentration
(dharana), meditation (dhyana), and perfected concentration (samadhi).
(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samadhi ashtau angani)
瑜伽八支、或八阶,是持戒(yamas)、遵行(niyamas)、坐姿(asana)、调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三摩地(samadhi)。
【“阶steps”VS“支rungs”】:瑜伽经中描述的瑜伽科学,也称为ashtanga瑜伽。Ashta意思是“八”。Anga一词有两个意思,阶梯(rung)和支(枝, limb)。作为“阶rung”,它意味着八个阶梯要逐步进行,正像爬梯子一样,一级一级的来。作为“支limb”,它意味着八个分支就像同一主干上长出的分枝,你可以八支同步进行。
【练习时即有阶梯性、又有分支性】:在练习时,瑜伽的八个angas既有次序性,又有同时性。前一步有助于后一步,同时,所有八支都要在一个人当前能力范围内进行练习。
(要注意的是,ashtanga最近成为一种瑜伽体位系统的名称,这并不是此词的原意。)
【八支或八阶】:八支或八阶的每一项都有单独描述:
1. Yama持戒:戒律、禁制和自律(2.30, 2.31)
2. Niyama遵行:奉行、练习、自我训练(2.32)
3. Asana坐姿:冥想姿势(词根-as的意思是“坐”)(2.46-2.48)
4. Pranayama调息:扩展呼吸和prana、调节、控制(2.49-2.53)
5. Pratyahara制感:撤回所有indriyas(感官),向内走(2.54-2.55)
6. Dharana:专注。(3.1)
7. Dhyana:冥想。(3.2)
8. Samadhi:三摩地。冥想的更高状态,深入、完美的专注(3.3)
持戒和遵行,八支之#1、#2(2.30-2.34)
【Yamas】: 瑜伽八支(2.29)之一是五种戒律(2.30),用于训练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人际关系有关的行为、言语以及思想。它们包括:
非暴力(不害/不杀生, 2.35)
真实(2.36)
不偷窃(2.37)
铭记更高实相(梵行,2.38)
不占有(2.39)
通过不断温和、有爱地练习,它们(戒律)逐渐演变为人生之弘愿(great vows, 2.31)。
【Niyamas】:八支之二是五种遵行(niyamas,2.32),即与自身的关系。它们包括:
纯化身体和头脑(2.40-2.41)
培养满足的态度(2.42)
训练感觉(2.43)
内在探索(2.44)
进入灵性源头(2.45)
【未能持戒和遵行时】:当你的行动、讲话或思考有违“持戒”与“遵行”(2.33)时,建议提醒自己,这种负面行为、言语和思想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痛苦(2.34)。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这是一个简单的练习,
但却是一个极重要的方法来平衡、纯化和训练头脑(2.34)。
【27种负面性】:这些行为、语言或思想可以是一个人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赞同。它们可能伴随着愤怒、贪婪、或妄想。它们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因此,以上的九项便有27种组合(2.34). 觉察和观照这些是“明辨”中很有用的一部分,而明辨则是开悟的关键(2.26-2.29)。
【为什么要练习瑜伽八支?】:练习八支的原因是明辨知识,正如经文2.26-2.29所述。
2.30 Non-injury or non-harming (ahimsa), truthfulness (satya), abstention from stealing
(asteya), walking in awareness of the highest reality (brahmacharya), and
non-possessiveness or non-grasping with the senses (aparigraha) are the five yamas, or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and are the first of the eight steps of Yoga.
(ahimsa satya asteya brahmacharya aparigraha yama)
非暴力或不杀生(ahimsa)、真实(satya)、不偷窃(aste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梵行,brahmacharya)、及不占有/不执著感觉(不贪,aparigraha),是为五种持戒、或自律之规范,是瑜伽八支之首。
【五戒】:五种戒律被认为是约束、禁制、自律的规范,涉及我们与外部世界及其它人的关系。
Ahimsa: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真实、诚实(2.36)
Asteya: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不占有、不执著感官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与世界建立关系】: 很明显,如果想要坐下来冥想,体验自我认识的深度,有必要与世界和其它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五戒就是建立此关系的一个方法。
【行为、语言和思想】:很容易把这三者混为一谈,好像它们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练习,只是密切合作。培养自我觉察,或对行为、语言和思想三者作为单独实体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自我觉察和自律的第一层,是外部世界的行为。持戒的每一条,都是有意识地在行为层次培养。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看到行为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个行为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戒律要求行事。
语言:自我觉察和自律同样在语言层面培养持戒。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言语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戒律要求说话。
思想:自我觉察和自律的最精微层面,是内在思想世界。在思想层面,有意识培养持戒。通过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思想有违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促成更合戒律的思想。
【染色或klishta】:了解持戒所涉及的精微染色环境(klishta, 2.3, 2.4)是极其重要的。当我们想在更世俗的意义上练习持戒时,最重要的是精微意识印迹中的染色(或klishta)、或“仓库karmashaya(2.12)”中的samskaras(业),而正是这些(染色)组成了屏障(1.4),遮蔽了意识中心(1.3)的直接体验。并非“我”是暴力的或非暴力、真实或非真实,等等。
而是,头脑深层(chitta)的思想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被染色了(2.4)。这些染色要在粗(2.1-2.9)和细(2.10-2.11)阶段进行对治。
【感觉和头脑】:要通过持戒了解自律更精细方面,有必要了解瑜伽当中感觉和头脑的性质:
感觉:感觉(indriyas)有十种,五种是表达方法(karmendriyas),五种是认知方法(jnanendriyas)。这些在Training the Ten Senses or Indriyas文章中介绍。/
头脑:头脑(manas)作为思考的工具,是内在意识工具(antakarana)四个方面之一。在文章Coordinating the Four Functions of Mind中有描述。/
【觉察思想】:有单独一篇文章描述了觉察思想的许多细节,Witnessing Your Thoughts。/ 虽然一开始好像很复杂,然而随着练习的进行,会展现它基本的简洁性。而对冥想进步的促进却是巨大的。
【冥想的基础】 当你与世界和人们的关系更好,你就更喜欢通过持戒训练自己,而冥想中的其它阶段和更高的体验,也会更容易到来。然后冥想又反过来改进你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以此方式,瑜伽八支合作运行。
2.31 Thes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become a great vow when they become
universal and are not restricted by any consider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kind of living
being to whom one is related, nor in any place, time or situation.
(jati desha kala samaya anavachchhinnah sarva-bhaumah maha-vratam)
当这些自律或戒律变得普遍,不限于任何生命性质,或地点、时间和条件时,便成为弘愿。
【“成为”VS“发起”弘愿】 一开始,极少有人能100%确信的发出持戒(2.30)中的誓愿。因此,只要从一个人当前的状态出发,尽可能的活出它们(持戒)。随着sadhana(练习/修行)的进展,当它们变得普遍时,就会“成为”弘愿。
【通过四个条件成为弘愿】:当一个人俱足四个条件时,五戒逐渐“成为”弘愿:
1. 不分出身、种族、地位的练习。
2. 不分地点和空间的练习。
3. 坚持不懈的练习。
4. 不分环境和情境的练习。
【行为、语言和思想的誓言】:极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一个人可能发下有关行为和语言的誓言,但有关誓言的想法却会压抑思想和情绪。这绝对不是瑜伽之道。如果发个誓就能没有负面想法,就完全没有自我探索(如对治粗细印象)的必要了。在有违戒律(2.33)时,也不需要任何指导教人如何去做了。一个人只要起个誓,就行了! 头脑就会变得清晰。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在能力范围内持戒(2.30),并坚持不懈的清理头脑(1.2, 1.4),以便得知自性(1.3)
【弘愿的四个方面】:一旦成为普遍的,自律、自制、和自我探索的五种形式(即五戒)应用于四个方面:
Jati:与任何出身、种族、地位相关的生命存在。
Desha:任何空间或地点。
Kala:任何时间。
Samaya:任何环境、条件或此类因素。
2.32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haucha), an attitude of contentment
(santosha), ascesis or training of the senses (tapas), self-study and reflection on sacred
words (svadhyaya), and an attitude of letting go into one's source (ishvarapranidhana)
are the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and are the second rung on
the ladder of Yoga.
(shaucha santosha tapah svadhyaya ishvarapranidhana niyamah)
身体和头脑的洁净与纯粹(shaucha)、满足的态度(santosha)、禁制或训练感觉(tapas)、自学或沉思圣言(svadhyaya)、以及放手归于源头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此即奉行或自我训练(遵行niyamas),是瑜伽八支之二。
【五种遵行】:五种遵行是自我训练的练习或奉行,是处理我们个人的内在世界:
Shaucha: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满足(2.42)
Tapah:训练感觉、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译注:放手练习成果,即不期待结果。)
【训练身体、头脑和感觉】: 很显然,对于静坐冥想并体验自我认知深度而言,有健康的身体、清晰的头脑和调准的感觉是很必要的。五种遵行就是与身体、感官感觉、和头脑相关的自我训练方法。
【行为、语言和思想】:很容易把这三者混为一谈,好像它们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练习,只是密切合作。培养自我觉察,或对行为、语言和思想三者作为单独实体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当一个人通过持戒(yamas)觉察到在外部世界中的行为时,通过遵行(Niyamas)的觉知练习,他也能觉察到与身体、感官感觉和头脑相关的个人内在过程。有了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看到行为有违“遵行”(以及戒律),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个行为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按要求行事。
语言:通过留心和自我觉察所说的话,你会觉知到有违“遵行”的言谈。这也可以通过提醒自己“这样说话是没有用的(2.33, 2.34)”从而纠正,并以更加符合“遵行”的方式言谈。
思想:自我觉察和自律的最精微层面,是内在思想世界。在思想层面,有意识培养遵行。通过觉知和自我觉察,当你觉知到思想有违遵行,就可以提醒自己“这是没有用的”(2.33, 2.34),并促成更符合遵行的思想。
【染色或klishta】:了解“遵行”所涉及的精微染色环境(klishta, 2.3, 2.4)是极其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精微意识印迹中的染色(或klishta)、或“仓库karmashaya(2.12)”中的samskaras(业),而正是这些(染色)组成了屏障(1.4),遮蔽了意识中心(1.3)的直接体验。并非“我是”不纯的身体、嘈杂的头脑、或感官的沉迷,诸如此类。而是说,头脑深层(chitta)的思想模式,以种种方法被染色,反过来影响了身体、思维过程、迷恋与排斥的感觉。这些染色要在粗(2.1-2.9)和细(2.10-2.11)阶段进行对治。
【感觉和头脑】:要通过“遵行”了解自我训练的粗、细方面,有必要了解瑜伽当中感觉和头脑的性质:
感觉:感觉(indriyas)有十种,五种是表达方法(karmendriyas),五种是认知方
法(jnanendriyas)。这些在Training the Ten Senses or Indriyas文章中介绍。/
头脑:头脑(manas)作为思考的工具,是内在意识工具(antakarana)四个方面之一。在文章Coordinating the Four Functions of Mind中有描述。/
【觉察思想】:有单独一篇文章描述了觉察思想的许多细节,Witnessing Your Thoughts。/ 虽然一开始好像很复杂,然而随着练习的进行,会展现它基本的简洁性。而对冥想进步的促进却是巨大的。
【冥想的基础】 你越是精诚地遵行自训,冥想中的其它阶段和更高的体验,就越容易到来。然后,冥想又反过来改进你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以此方式,瑜伽八支合作运行。
【Ishvara的意思】: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 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2.33 When these codes of self-regulation or restraint (yamas) and observances or
practices of self-training (niyamas) are inhibited from being practiced due to perverse,
unwholesome, troublesome, or deviant thoughts, principle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r
contrary thought should be cultivated.
(vitarka badhane pratipaksha bhavanam)
当由于任性、不健康(不快)、烦恼、或反常思维,无法练习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时,要培养相反的原则、或对立思想。
【未能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时】:当所行、所讲、所想未能符合持戒(2.30)和遵行(2.32)的建议时,要怎么办? 例如,你想练习ahimsa,非暴力。但当你对别人产生了有害、愤怒的态度时,要如何?建议就是向相反方向,意思是提醒自己,离开愤怒。这在下节经文2.34中有详述。
【相反方向是什么意思?】:比如思及愤怒或憎恨,似乎(它们的相反方向)应该是培养爱,——这个主意到是很好。然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一个人极端愤怒时,要培养爱的感觉有多难。“相反”一词在这里是说,不要进入、或被愤怒抓住,而是离开它,相反方向并不是说要去爱。回顾一下基本原则,即意识会将自己包裹在脑海(1.4)中的思想模式上,这就是痛苦的原因。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想形式(1.2)上“松开”,我们就归于真性(1.3)。这就是向“相反”方向的意思,即避免纠结于负面。通过离开(负面),我们自然体验到爱。而上面例子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持戒(2.30)和遵行(2.32)。
【当所行、所讲或所想有违你的价值观时】:持戒和遵行为生活与生存给出了极好的建议。然而最重要的,就是给出了当所行、所讲、所想违背持戒(2.30)和遵行(2.32)时的建议。例如,你想练习ahimsa,非暴力。但如果你对他人有愤怒情绪时,究竟要怎么做?
【提醒自己“这没有用”】:当你知道自己的行为、言语或思维并非你所愿,建议就是不断提
醒自己(比如)“这种愤怒是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无尽痛苦。” 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你必须放开这些。”
【走上正确方向】:这一训练会逐渐让头脑走上正确的方向。要温和而有爱地练习;并非压抑思想和情绪。这在下节经文2.34中有详述。
【用你的决心】:在经文1.20中,建议了五种基础的练习(态度)。包括有记忆或留心(smriti)、知道自己走在正确方向上的信念(shraddha)、以及投入能量(virya)。保持这种信念和决心,是练习与活出“持戒”和“遵行”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把它们当作输入头脑中、又随后忘掉的数据。
【每种“持戒”和“遵行”的反面】:持戒和遵行的经文都给出了培养反面:
Ahimsa: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真实、诚实(2.36)
Asteya: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不占有、不执著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Shaucha: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满足(2.42)
Tapah:训练感官、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译注:放手练习成果即不期待结果。)
2.34 Actions arising out of such negative thoughts are performed directly by oneself,
caused to be done through others, or approved of when done by others. All of these may
be preceded by, or performed through anger, greed or delusion, and can be mild,
moderate or intense in nature. To remind oneself that these negative thoughts and
actions are the causes of unending misery and ignorance is the contrary thought, or
principl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at was recommended in the previous sutra.
(vitarkah himsadayah krita karita anumoditah lobha krodha moha purvakah mridu
madhya adhimatrah dukha ajnana ananta phala iti pratipaksha bhavanam)
从负面思想中产生的行为,可以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赞同。所有这些都可能由愤怒、贪婪或妄想而导致,而且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其相反思想或原则,就是提醒自己,这些负面思维和行为只会造成无尽痛苦和无知。
【两种后果】:当言行思想有违持戒(2.31)和遵行(2.32)时,有两种令人不快的后果:
1. 无尽的痛苦: 当你感觉到由于伤害他们、不诚实、偷窃、放纵感官和占有欲的后果,痛苦和悲伤将不断到来。哪里有染色思想、或业(2.12)的重现,哪里就有这一恶性循环,永不停止。这就是无尽痛苦的意思;它不会停止;一直循环下去。打破这一业的循环(2.12-2.25),正是瑜伽的关键。要打破循环,首先需要看清它一旦开始,就有一种趋势要不断重复。看清形势是改变它的前提条件。
2. 无尽的不觉知(无知): 当不断朝向违反持戒和遵行的方向,即伤害他人、不诚实、偷窃、放纵感官和占有欲移动时,头脑更加不清晰,无法看清形势。伴随着上述无尽的痛苦,还有持续不断的无知(2.5),一种无明、盲目,永无尽头。而无知(2.5)又喂养了自己,创造出更多遮蔽头脑的乌云(1.4),障碍了自性(1.3)。瑜伽的任务,就是清除头脑中的乌云。
【相反方向是什么意思?】: 比如思及愤怒或憎恨,似乎(它们的相反方向)应该是培养爱,——这个主意到是很好。然而,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一个人极端愤怒时,要培养爱的感觉有多难。“相反”一词在这里是说,不要进入、或被愤怒抓住,而是离开它,相反方向并不是说要去爱。回顾一下基本原则,即意识会将自己包裹在脑海(1.4)中的思想模式上,这就是痛苦的原因。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想形式(1.2)上“松开”,我们就归于真性(1.3)。这就是向“相反”方向的意思,即避免纠结于负面。通过离开(负面),我们自然体验到爱。而上面例子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它持戒(2.30)和遵行(2.32)。
恨的反面不是爱。而是不恨、放手、释放恨。然后,爱自然到来。
【都是关于染色klishta】: 整个“培养相反(态度)”,其实就是“去除思想染色(klishta
vrittis)”的过程。它意味着从染色(klishta)移向未染色(aklishta)。这些被描述为瑜伽基础练习(1.5),并在第2章(2.1-2.9)经文中描述了它们的粗浅阶段,在2.10-2.11中描述了它们的更精微层面。随后讨论了打破业的连接(2.12-2.25)。这一原则极其简单,而一开始却很难理解。
【提醒自己“这没有用”】: 当你知道自己的行为、言语或思维并非你所愿,建议就是不断提醒自己(比如)“这种愤怒是走错了方向,只能带来无尽痛苦。” 比如可以默默重复:“头脑,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带来痛苦,和对真理的不觉知。” 你必须放开这些。”
【27种负面性】: 在有违持戒(2.30)和遵行(2.32)的过程中,有27种不同的负面言行思想。要对这些保持警惕,因为在训练头脑变得更加正面和有用的过程中,自我觉察是最重要的。有三个维度,组合产生了27种可能性(3x3x3=27)的负面行为、语言和思想:
1. 行为的三种行使者: 亲自、唆使他人、赞同
2. 三种精神状态: 愤怒、贪婪、妄想
3. 三种强度: 轻微、中等、强烈
【示例】: 有几个表示其组合的例子:
你(自己)向别人撒了一个小谎(轻微),以便得到属于别人(asteya,不偷窃)、而你非常想要(贪婪)的一个东西。
你可能会让配偶(别人)打电话到你办公室,说你病了(satya诚实),其实是你(中等)与上司或同事相处不愉快(妄想)。
你可能在自己讨厌(ahimsa非暴力)的人因为开车超速,被警察(别人)开罚单时微笑(赞同),并感觉很棒(强烈)。
【要非常警觉】: 对这27种组合的警觉,会利于纯化和训练头脑。
【变得正面和快乐】: 谈及这27种负面可能令人感觉很压抑(回想这些自然到来的障碍,1.30-1.32)。然而,更多练习自我觉察,就会更容易聚焦于正面、有用的思想和情绪。快乐会到来得更自然,因为头脑中的诸多怪想,除了逗人一笑之外,逐渐显得毫无价值。
【三种负面行为的方式】: 有违持戒和遵行的负面行为,只有三种方式:
1. 亲自行使: 你可能亲自行使负面行为,违背了持戒和遵行中的原则。
2. 唆使他人: 你可能让别人(认识或不认识的),去执行某个行为。这有时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可以不负责任。
3. 赞同他人的行为: 你可以等待别人行使某个你很赞同的负面行为。比如某人遇到敌意,而你认为他活该,并感觉很开心。
【三种方式的效果相同】: 无论你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只是赞同,其负面行为所产生的内在(意识/精神/心理)后果是相同的。在三种情况中,你意识中的深层印象(业)的染色(2.3)是一样的。在未来的业报中,你必然要承受这一染色的负担。
【三种精神状态】: 在违背持戒和遵行时,有三种精神(意识)状态。觉察这三者方向是很重要的。愤怒是一种推开;贪婪是拉近;而妄想(错觉)是头脑的迷惑混乱。不带强迫性的觉察这三种可能性,将非常有益。
愤怒: 愤怒是一种推开,或排斥(dvesha),五种染色kleshas之一(2.3)。推开,或排斥是两个方向之一,另一个方向是拉近。
贪婪: 贪婪是一种拉近,或迷恋(raga),五种kleshas之一(2.3) 拉近,或迷恋是两个方向之一,另一个方向是推开。妄想(错觉): 妄想是头脑的一种常见状态,通常伴随着负面的行为、语言和思想。
【三种强度】: 三种强度需要主观感觉,在练习中相对容易看清它们:
轻微: 所谓“轻微”违背持戒和遵行的无用倾向,可以在冥想中(如经文2.11所述)最终使用三夜摩(3.4-3.6)之明辨“利刃”削减和弱化。由于轻微,它们很容易被忽视。然而,在打破业的连接(2.12-2.25)的过程中,将思想减弱成“轻微”状态,以便在冥想中进一步衰减,是非常重要的。对治轻微倾向,要时刻提醒自己它们是无用的,正如经文2.33所述。
中等: 对治这些违背持戒和遵行的无用倾向,有些可与“轻微”倾向一样,有些则与“强烈”倾向一样。要注意,我们想要把“中等”强度的倾向降为“轻微”,以便在冥想中进行处理。
强烈: 那些“强烈”的无用或负面的倾向,如果不是有强烈投入和决心的话,很难单单依靠冥想衰减。更常见的是,人们在冥想中处理“强烈”倾向时,会陷入内在精神斗争。对大多人更有效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它们是无用的,正如经文2.33所述。练习1.30-1.32和1.33-1.39中描述的稳定和清理头脑的方法,也非常有用,尤其是经文1.32描述的头脑专一练习。经文2.1-2.9所述之行瑜伽(kriya yoga),也应该练习。
【行为、语言和思想】: 这27种负面倾向可能包括行为、语言、思想、或它们的组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冥想时,都要永远警惕这些(倾向)。这一自我觉察不能有强迫性、罪恶感或自责,而应该是温和、接受与自爱的。
持戒和遵行的效果(2.35-2.45)
【瑜伽八支前两项】: 经文2.29介绍了瑜伽八支或八阶。八支前两项即持戒(Yamas)和遵行(Niyamas),经文2.30-2.40有简述。单独的持戒和遵行在此节经文中详述。
【瑜伽八支的原因】: 练习瑜伽八支(或八阶,2.29)的原因,是为了发展注意力,作为明辨知识(2.28)的工具,而明辨知识是通向开悟和解脱的方法。持戒和遵行为这些精微练习奠定了基础。
【五种持戒】: 第一支是五种持戒,它被认为是约束、禁制、自律的规范,涉及我们与外部世界及其它人的关系。
Ahimsa: 非暴力、不害、不杀生(2.35)
Satya: 真实、诚实(2.36)
Asteya: 不偷窃、戒偷(2.37)
Brahmacharya: 保持觉察最高实相、禁欲、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梵行,2.38)
Aparigraha: 不占有、不执著感官感觉、不贪婪、不沉迷(2.39)
【五种遵行】: 第二支是五种遵行,它是自我训练的练习或奉行,是处理我们个人的内在世界:
Shaucha: 纯化身体和头脑(2.40, 2.41)
Santosha: 满足(2.42)
Tapah: 训练感觉、苦行、禁欲(2.43)
Svadhyaya: 自学、沉思圣言(2.44)
Ishvara pranidhana: 臣服;(ishvara=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supreme Guru)或上师;pranidhana=练习临在、献身、奉献、放手练习成果)(2.45)
【移除认同和障碍的益处】: 在练习持戒和遵行时,会随之出现一些能力或益处。这个过程被描述为成就、成果、收获,等等。然而,要注意的是,虽然某种意义上这些属于成就,它们却源自移除障碍后、那“原本就存在”事物的显现。在经文开始,这(障碍)被描述为认同于头脑波动(1.2)。在后面经文中,这一过程被描述为农夫打开水闸,水流自然流出灌溉农田(4.3)。
2.35 As a Yogi becomes firmly grounded in non-injury (ahimsa), other people who come
near will naturally lose any feelings of hostility.
(ahimsa pratishthayam tat vaira-tyagah)
当瑜伽行者坚定地根植于非暴力(ahimsa),靠近的人会自然失去敌意。
【Ahimsa为他人带来平和】 当一个人持续练习非暴力的内在平和,其它人也会随之放弃敌意或攻击性。当一个真正非暴力的人在场时,这(种平和)是一个自动过程,我们都会感觉到。
【非暴力并不是爱】: 非暴力和爱是两回事。这不是说当你有伤害他人的冲动时,就练习“爱”以停止那冲动。而是说,第一步是在行为、语言和思想上停止伤害。然后,自然的爱会透出来。这在生活中极其有用。对你讨厌的人培养爱非常困难,而放开负面性则更直接一些。然后,对那个人的喜爱会更自然地到来。在有关five sheaths(/)的文章中,描述到了祝福(或爱,ananda)的层次,比表层情绪要更深入。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非暴力”当中,一个人为满足自己所求,可能会有伤害、损伤、危及他人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一种没有敌意或恶意的行为。(译注:即放开负面,自然会朝向正面。)
2.36 As truthfulness (satya) is achieved, the fruits of actions naturally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the Yogi.
(satya pratisthayam kriya phala ashrayatvam)
达成真实(诚实satya)后,行为结果自然按瑜伽行者的意愿发生。
【Satya带来意愿的达成】: 当一个人不断练习言行思想的诚实或真实,他/她的意愿会自然被满足。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真实”当中,一个人为了满足所求,可能会有不诚实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善良或正面的自然流动。
【练习在“真实”中倍加小心】: 真实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之间要一致。真实的同时,还要适宜。如果讲了真话,别人因此受到伤害,就不再是诚实,而是himsa(伤害)。有一个故事显示了这一点:
过去有一位圣人,以苦行和严守“诚实”而闻名。一天当他在小屋中静坐,一个带包裹的男人惊慌跑过,钻入附近一个洞穴中。几分钟以后,有一队凶狠的强盗,拿着明晃晃的刀,似乎在寻找这个男人。由于知道这位圣人不会撒谎,他们问他那带包裹的男人藏在哪里。圣人由于遵守誓言,立刻指出了洞穴。强盗冲进去,拖出吓坏了的人,残忍地杀死了他,带走了包裹。圣人固守戒律却没有理解神,从而成为杀人者的帮凶。这并非瑜伽之道的真实。圣人如果能保持沉默,则会拯救那个男人。因此讲出的每一个字,需要仔细权衡,非常小心。
【真实与非暴力的关系】: 常发生的一个挑战(有时会成为迷惑),就是在练习satya(真实)和ahimsa(非暴力)时,如何平衡二者。要记住,非暴力(不伤害)是五种持戒的中心,其它四者为它服务。不伤害他人是其它四者的中心目标。学习怎样维持“不伤害他人”和“保持诚实”之间的精妙平衡,是一项真正的瑜伽艺术。试想生活中的许多情形,当你所谓的诚实给他人造成痛苦,比如你评价朋友的一餐饭,或评价有些人的外貌或衣着时。如果你的头脑在那一刻的反应不够迅速,没能巧妙应对当时情形的话,你会如何选择,是残酷的保持诚实,还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尽量诚实呢? 当然,我们想要既不伤害,也不撒谎,但很多人还没有这种技巧,因此要首先注意最重要的,就是不伤害。这一原则适用于其它四种戒律的练习。
2.37 When non-stealing (asteya) is established, all jewels, or treasures present
themselves, or are available to the Yogi.
(asteya pratisthayam sarva ratna upasthanam)
当确立了不偷窃(asteya),所有珠宝、宝藏自行显身,供瑜伽行者取用。
【Asteya带来财宝】: 当确立了不偷窃(asteya),所有珠宝、宝藏自行显身,供瑜伽行者取用。换句话说,当心灵纯净,所有财富都会到来。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不偷窃”当中,一个人为了满足所求,可能会有偷窃的倾向。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物质、非物质利益的自然流动,有助于生活之旅。
2.38 When walking in the awareness of the highest reality (brahmacharya) is firmly
established, then a great strength, capacity, or vitality (virya) is acquired.
(brahmacharya pratisthayam virya labhah)
当能够持续觉察最高实相(brahmacharya梵行),就获得巨大的力量、能力或生命能(virya)。
【Brahmacharya带来virya】: 通过铭记实相之最高能量或力量,那种能量就不会消散。由于不散消,感觉似乎它在增长、获得、达到、增加。因此,我们似乎得到了生命能,即力量、精力、活力、和勇气。实际上,virya是我们更精微的本性,一直都存在。
【首先要铭记】: Brahmacharya练习有时被认为是独身。然而,独身并非原因,而是结果。而练习或原因,则是一直铭记最高实相、绝对真理、神圣、神之临在。这一铭记就是原因,而独身是结果。因为在灵性人士身上,这一结果如此明显,我们会不小心颠倒了因果,从而努力练习压抑性冲动。再一次,brahmacharya练习是觉察最高实相、绝对实真、铭记神圣、练习神的临在。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铭记最高实相”当中,一个人可能会追求物质欲望、或内在世界中的精神补偿,而忘记这一点。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可用于正面途径的能量之流。
2.39 When one is steadfast in non-possessiveness or non-grasping with the senses
(aparigraha), there arises knowledge of the why and wherefore of past and future
incarnations.
(aparigraha sthairye janma kathanta sambodhah)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感觉(aparigraha),便可知前世和来世。
【Aparigraha带来过去未来】: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感觉(aparigraha),便可知前世和来世的(因果)知识。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不占有”当中,为产生个人身份感,一个人可能倾向认同于姓名、名望、世俗事物。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这些虚假认同的过程,则带来对头脑间隙的觉察,显露出过去和未来。
2.40 Through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aucha), one develops an attitude
of distancing, or disinterest towards one's own body, and becomes disinclined towards
contacting the bodies of others.
(sauchat sva-anga jugupsa paraih asamsargah)
通过清理和纯化身心(shaucha),带来对身体的超越或淡然,不再对身体接触感兴趣。
【Saucha带来对身体的超越】: 通过净化身心,头脑自然朝向神圣,远离外在的、物质世界。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纯化身心”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纠缠于外在行为或满足欲望,而忽视了清理过程。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朝向内在神圣的自然流动。
2.41 Also through cleanliness and purity of body and mind (shaucha) comes a purification
of the subtle mental essence (sattva), a pleasantness, goodness and gladness of feeling, a
one-pointedness with intentness, the conquest or mastery over the senses, and a fitness,
qualification, or capability for self-realization.
(sattva shuddhi saumanasya ekagra indriya-jaya atma darshana yogyatvani cha)
同样通过纯化身心(shaucha/saucha),带来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一种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专注一点,对感觉的掌控,一种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Saucha还带来五种效果】: 除了经文2.40描述的纯化身心,还有另外一些效果:
1. 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
2. 愉悦、美好、喜悦、高尚、快乐的感觉
3. 专注一点
4. 掌控或征服感觉
5. 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同样带来精微意识本质(sattva)的纯化,一种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专注一点,对感觉的掌控,一种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纯化身心”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纠缠于外在行为或满足欲望,而忽视了清理过程。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带来以上五种效果。
2.42 From an attitude of contentment (santosha), unexcelled happiness, mental comfort,
joy, and satisfaction is obtained.
(santosha anuttamah sukha labhah)
由满足的态度(santosha),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Santosha带来快乐】: 由满足的态度(santosha),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满足来自内在】: 人们似乎总是在外部世界和内在幻想中寻求满足。只有当我们平静接受了当下所有,才能进行通向最高实相的练习。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满足”当中,一个人可能由深层习惯的驱动,有不满和不安宁。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满足、清晰、快乐和高尚的自然流动。
2.43 Through ascesis or training of the senses (tapas), there comes a destruction of
mental impurities, and an ensuing mastery or perfection over the body and the mental
organs of senses and actions (indriyas).
(kaya indriya siddhih ashuddhi kshayat tapasah)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感觉(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和感觉行为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Tapas摧毁不纯】: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感觉(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和感觉行为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自我训练与战车】: 自我训练非常重要。训练感觉是一项很精微的练习,因为这些是头脑的工具,通过身体载具而作用。有一个古老的战车的比喻,其中感觉(indriyas)是马,缰绳是头脑(manas),驾驭者是智性或智力(buddhi),战车是肉体,乘客是真我atman。如果感觉和头脑未受训练,马就会乱跑,失去控制。而经由自我训练,感觉就处于驾驭者控制之下。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tapas训练感觉”当中,为了满足欲望体验,一个人会倾向于允许感官感觉疯狂沉迷于外部或意识世界当中。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使深层印象(samskaras)自然纯化,并减少力量。
2.44 From self-study and reflection on sacred words (svadhyaya), one attains contact,
communion, or concert with that underlying natural reality or force.
(svadhyayat ishta samprayogah)
通过自我研习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
【Svadhyaya带来内在交流】: 通过自我研习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一个所偏好的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Sva的意思是“自己的”,而adhyaya意思是“进入其中”。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自我研习svadhyaya”当中,一个人可能会由于世俗欲望,远离了内省和对教导的研习。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与吸引自己的更高实相或力量的自然接触、交流。
2.45 From an attitude of letting go into one's source (ishvarapranidhana), the state of
perfected concentration (samadhi) is attained.
(samadhi siddhih ishvarapranidhana)
通过放手归于源头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便得到完美的专注(samadhi)状态。
【Ishvara pranidhana带来三摩地】: 通过放手的态度,练习临在、献身或臣服于创造之源、因果域(causal field)、神、至上古鲁或上师(ishvarapranidhana),便得到完美的专注(三摩地samadhi)状态。
【培养相反(态度)带来正面结果】: 通过持戒和遵行的每一项,培养负面习惯的相反态度,会带来正面成果(2.33,2.34)。
在“臣服于神ishvara-prandhana”当中,一个人可能为了追求粗重或精微层面的欲望,而远离创造之源、神。
通过培养相反态度,或提醒自己(2.33, 2.34)这些言行思想只会带来痛苦,而随后的“放手”过程,则产生朝向深入专注或三摩地的自然流动。
【Ishvara的意思】: 在《奥义书》中,该词表示一种集体意识的状态。因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位于日月星晨之外; 神实则为一终极实相的状态。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长久以来,宗教将神人格化,并赋予不同的名字和形象。当一个人扩展个人意识,到达“宇宙意识”的程度,即达到自我认知,此人已认识到“万物一体”的最终原则,即,已认识到位于一切形式、名称之下的“全我”(universal self)。导师们通常绕过与神相关的概念,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体式或冥想坐姿,瑜伽八支之#3(2.46-2.48)
【八支之三是坐姿/体式】:瑜伽八支(2.29)之三是坐姿,是进行随后步骤的身体姿势。Asana来自词根~as,意思是“坐着”。
【坐姿的两个要点】:瑜伽被定义为对头脑思想模式的掌控(1.2),以便体验自我认知(1.3)。而为达到这些(目的),而进行冥想的姿势,要满足(2.46):
稳定
舒适
【达到最佳姿势的两个方法】:稳定和舒适的姿势来自(2.47):
释放姿势中的紧张和努力
使注意力与无限融合
【从对立性中解脱】:获得最佳坐姿以后,就会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二元对立事物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
2.46 The posture (asana) for Yoga meditation should be steady, stable, and motionless, as well as
comfortable, and this is the third of the eight rungs of Yoga.
(sthira sukham asanam)
瑜伽冥想的坐姿(asana)要稳定、持久、不动,同时要舒适,此即瑜伽八支之三。
【稳定和舒适】:冥想坐姿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稳定、持久、不动
舒适,或放松
【建议姿势】:经文注释者圣者维耶萨(Vyasa)列举了几种姿势,在Rama Prasada翻译的瓦查斯帕提·弥湿拉(Vachaspti Misra,在维耶萨之后的另一注经者)的经文注释中,对这些姿势有更详细的描述:
Padmasana是众所周知的“坐姿”(译注:即双盘/莲花坐/双跏跌)。
Virasana是一只脚接触地面,另一只脚放在部分倾斜的膝盖上。(译注:此处类似单盘,但网上瑜伽体式通常将virasana称为英雄坐,即双腿并拢,跪坐在小腿上。)
Bhadrasana是两脚底相对,置于海底,双手手指交叉放于其上。
Svastika是左脚稍下倾,置于右大腿和胫部之间,右脚放在左侧相似位置(左大腿和胫部之间)。
Dandasana大腿撑地(躯体挺直),小腿和脚向前伸直,两膝相触,脚指保持分开。
Paryanka是膝盖伸展,手臂置其上(译注:有资料说此姿势实则是坐在椅子上,双腿下垂)。
Sopasraya是坐在虎皮、鹿皮或其它布料上。皮毛置于草地上,用于隔离地面寒气,但现在通常用不着。
Kraunchanisadana及其它同类姿势是模仿Krauncha、大象、骆驼的坐姿(译注:未查到图示,可能类似一种跪坐)。
Samasamsthana是两脚跟和脚前部相对,脚掌微弓。
Sthirasukha是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此亦由帕坦伽利所认可。也被描述为Yathasukha。意思是任何稳固放松的姿势。
【采用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注意上面最后一项建议(Sthirasukha),即采用任何稳定放松的姿势。这是瑜伽口传教导中的通常建议,所以姿势可因人而异,但关键是必须稳定舒适。稳定是说头、颈和躯干要成一直线,使脊柱保持自然曲线。
2.47 The means of perfecting the posture is that of relaxing or loosening of effort, and allowing
attention to merge with endlessness, or the infinite.
(prayatna shaithilya ananta samapattibhyam)
达到最佳姿势的方法是放松、或释放努力,使注意力与无穷、无限融合。
【达到最佳姿势的两个方法】:稳定舒适的姿势来自:
1. 释放坐姿中的紧张和努力
2. 使注意力与无限融合
要达到更高级的稳定,要通过三夜摩(samyama, 3.4-3.6),冥想喉咙下面的管道(3.32)。
【“无需努力”的态度】: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忙碌之中,所有事都需要不断努力推动才会“使其发生”。就好像任何事只有去“做什么”,它才会发生。最佳冥想姿势的到来,却不是通过“做”,而是通过“不做”。当然,要有一些努力,训练身体坐直。然而,下一步就是学习“无为(doing nothing)”,允许姿势安定下来,以便冥想。这是一种主动的“无为”,有意识去停止投入任何努力在姿势当中。会通过经验,内在地感觉到这一有意识“释放任何形式努力”的努力。你自己会知道这在选择冥想姿势时,真的是一个有效、有用、关键的原则。
【通过注意力释放努力】:释放努力的另一方式,是通过放松练习(/),系统地将注意力移过全身。通过系统移动注意力并调均呼吸,放松很容易到来。这更多的是“允许”,而不是“造成”放松的发生。
【聚焦无限】:要聚焦无限,只要闭上眼睛,以舒适姿势坐直,使注意力扩展。注意力总是将自已包裹在一个对象上。让那个对象成为无限的整体。头脑无法做到,然而这种努力会带来坐姿的稳定。有一定经验以后,你就能自己感觉到它的效果。
【“无为”与“无限”相结合】:通过有意识练习姿势的无为(即放松、释放所有努力),同时聚焦于“融合无限”,这二者结合的效果如何,将是不言而喻的。(注意力的)扩展以及放手(的态度)产生一种自然的放松,注意力于是准备好向内移动,进入(瑜伽八支的)下一步骤,即调息和制感(2.59-2.53)。
2.48 From the attainment of that perfected posture, there arises an unassailable, unimpeded
freedom from suffering due to the pairs of opposites (such as heat and cold, good and bad, or pain
and pleasure).
(tatah dvandva anabhighata)
获得最佳坐姿后,便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对立事物(如冷热、好坏、或苦乐)之苦。
【从对立性中解脱】:获得最佳坐姿以后(2.47),就会有不争、无碍之解脱,使免于二元对立事物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那一最佳姿势来自于“释放努力”和“注意力聚焦无限”(2.47)。
Pranayama和呼吸控制,瑜伽八支之#4(2.49-2.53)
【八支之四是Pranayama】:瑜伽八支(2.29)之四是Pranayama,即调整呼吸,使其缓而细(2.50),以便体验到超越、或潜在于呼、吸及呼吸过渡之下能量(prana)的稳定流动。
【第四种Pranayama】:三种调息是呼气、吸气、及其过渡(2.50)。然而,第四种调息(2.51)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者说,潜在于其它几种(调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
【使业的屏障变薄】:第四种调息的练习和体验,会使业之屏障变薄(此屏障遮蔽了内在光芒),内在光芒得以显现(2.52)。
【姿势是前提】:调息要获得成效,必须以稳定、舒适的坐姿(2.46-2.48)为基础。
【调息为专注做准备】:通过调息练习,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便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3.1-3.3)。
2.49 Once that perfected posture has been achieved, the slowing or braking of the force behind,
and of unregulated movement of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is called breath control and expansion
of prana (pranayama), which leads to the absence of the awareness of both, and is the fourth of the
eight rungs.
(tasmin sati shvasa prashvsayoh gati vichchhedah pranayamah)
获得最佳坐姿后,减缓或停顿呼吸力、以及呼吸中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呼吸控制和prana扩展(pranayama/调息),从而不再觉察到呼吸,此即瑜伽八支之四。
【减缓呼吸力】:想象你在开车,然后用力踩下油门,加速行驶。想象要减速时,突然踩下刹车。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有施加较强的压力。现在,想象你非常“缓和”地踩下油门加速,又非常“缓和”地踩刹车减速。在加速和减速时使用的力“更少”。那一撤回、减少力量(的做法),就是对呼气和吸气所做的努力(vichchhedah)。通过减缓(呼吸的)过程,便扩展了觉知,可觉察整个prana场(field of prana),也即pranayama(调息)。
【呼吸和调息练习】:这种减缓、柔化、或停顿呼吸力(的做法)被用于一些基础练习,如呼吸觉察(breath awareness)、腹式呼吸(横膈膜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鼻孔交替呼吸(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以及2比1呼吸(two-to-one breathing)。调息的整套科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breath awareness: /#awareness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diaphragmatic
alternate nostril breathing: /#alternate
two-to-one breathing: /#twotoone
【消除停顿】:调整呼吸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消除呼吸间的停顿。有意屏息(kumbhaka,瓶气)是另外一回事,并且要在良好调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有意识消除停顿,使呼吸间过渡平滑,再放松努力,便得到深度平静。这是对深入专注和冥想(2.53)的准备。
【Sandhya、ida和pingala】:这一深度平静叫做sandhya,日月相交(/#sandhya),ida(左脉/月亮脉)和pingala(右脉/太阳脉)的能量流动。自此,头脑只想要宁静,向内冥想,同时中脉(sushumna)开通。
其它页面:
describing ida and pingala(描述左右脉) /
balancing ida and pingala(平衡左右脉) /
【觉察不到呼吸】:在某些点,注意力内移,超越了呼吸。感觉(pratyahara, 2.54-2.55)向内移入瑜伽八支最后三项,专注、冥想和三摩地(3.1-3.3)。当觉察不到呼吸时,就像忘了自己在呼吸,却不是心不在焉时的那种忘记。而是说,超越了观照呼吸的一种情况。类似于专注于呼吸时,对身体的觉察(2.46-2.48)会消失,而专注身体时,对外部世界的觉察
会消退一样。在这一[系统过程](/)中,注意力经由[存在的各个层面](/),向内移动。
【其中一个可预测的障碍】:在前面经文中(1.30-1.32),提到九种障碍,以及四个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不规律的呼吸(1.31)。虽然已经引入“专注一点(one-pointedness)”对治(1.32)所有这些障碍,而一个更精微、更特定的方法在此处介绍,它与不规律呼吸的障碍联系更紧密。
【觉察呼吸】:最好的稳定、平静头脑的办法之一,就是觉察呼吸。首先,觉察呼吸之间的转换,使转换平滑、不突然,呼吸间无停顿。有意识的练习,观察你能令呼吸转换到精细、平滑的程度。使呼吸平静、没有任何急促。
【延长呼气】:其次,在建立稳定的呼吸觉察之后,逐渐延长呼气,使其时间长过吸气。气息呼出比吸进时更慢。逐渐使比例成为2比1,呼气约是吸气的两倍长。Pranayama通常翻译为呼吸控制。词根ayama意思是延长。所以pranayama更精确地意思是延长生命力。
【不是rechaka、puraka和kumbhaka】:有其它呼吸练习,包括rechaka(呼气)、puraka(吸气)和kumbhaka(有意屏息)。本节经文指的不是这些练习,尤其不是屏息。虽然这些练习在某些阶段可能很有用,但它们不是本节经文用以稳定、平息头脑的方法。
2.50 That pranayama has three aspects of external or outward flow (exhalation), internal or inward
flow (inhalation), and the third, which is the absence of bo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m,
and is known as fixedness, retention, or suspension. These are regulated by place, time, and
number, with breath becoming slow and subtle.
(bahya abhyantara stambha vrittih desha kala sankhyabhih paridrishtah dirgha sukshmah)
调息有三方面,外部/向外的气流(呼气)、内部/向内的气流(吸气)、以及第三种,即呼吸之间没有气流的状态,即固定、屏止、暂停。这些可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来调节,使呼吸缓而细。
【训练呼吸的三个方面】: 做任何特定的呼吸练习(/),都要训练这三个方面:
1. 呼气:练习在呼气中不要急动,使气流缓而深,并使用横膈膜。
2. 吸气:同样要消除急动,变得缓慢,并使用横膈膜呼吸(腹式呼吸)。
3. 呼吸之间的过渡:在呼吸之间有个过渡,感觉像一种暂停、屏止、中止。练习使这一过渡非常平滑,没有任何停顿。
【暂停意味着过渡】:Stambha一词被译为暂停或屏止,会让人以为故意屏住呼吸一段时间,也就是kumbhaka(屏息)。然而,Stambha并不是屏息。在呼和吸之间,有一个过渡,既不呼,也不吸。
【减缓呼吸】:经文2.49描述了减缓或停顿(呼吸)的过程。对于调节呼吸的三个方面(呼、吸、过渡)来说,对这一“缓和调节”和“释放努力”的理解非常重要。
【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调息】:在呼吸练习中,三种方式调节呼吸循环(呼、吸和过渡):
1. 位置(desha,地点、空间、位置):有意识专注觉察某些位置的呼吸、或能量流动,
比如横膈膜、鼻孔(单侧或双侧)、沿脊柱上下、全身、或意念放在一点(肚脐、心、或双眉间,等等)。专注于不同的位置,会带来不同体验和效果。
2. 时间(kala,周期、时长):同样要有意识调节呼、吸和过渡期的时间。缓缓消除呼吸间的停顿,或在随后类似屏息的练习中,有意识延长(停顿)。呼和吸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延长呼气,就像在2比1呼吸中那样。停顿消除后,呼和吸变得非常缓慢,便超越了粗呼吸(2.51),带来头脑的极大平静,产生专注和冥想(2.53)。
3. 计数(sankhyabhih):可以计算呼气和吸气的秒数或心跳数,使呼吸等长。例如,可以先呼吸各6秒,也即12秒呼吸一次,或每分钟呼吸5次。而在2比1呼吸法中,可以呼出8秒,吸气4秒,也是12秒呼吸一次,每分钟呼吸5次。计数可以增加,使呼吸更长。另一种计数方法,是用手掌或手指感觉,去测量鼻孔下方气流能到达的距离。感觉到气流的距离越远,呼吸越急促。能感觉到气流的距离越短,呼吸越缓和。
【“缓”和“细”是目标】:目标是使呼吸缓慢(dirgha,延长)而细微(sukshmah,精细)。不管进行何种呼吸练习,记住这两个基础目标是很有用的。这使头脑集中于为什么要进行练习,以及如何遵守瑜伽八支的原则(2.29),以进入更深的冥想和三摩地(3.1-3.3)。
【姿势是前提】:调息要想获得成效,必须要建立在稳定、舒适的坐姿(2.46-2.48)这一基础之上。当然也可以不管姿势,只练习呼吸,但效果就不太好。
【调息的各种观点】:有很多呼吸练习的观点和教导。有些内容一致,有些互相矛盾,而且其不同之处似乎难以完全溶解整合。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智选择进行哪种练习,以及怎样、何时练习。有些混乱来源于对精微、内在冥想练习的不理解,从而认为调息只是机械地调节肌肉呼吸。而更深入的调息则是觉察,而非机械技巧。
2.51 The fourth pranayama is that continuous prana which surpasses, is beyond, or behind those
others that operate in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realms or fields.
(bahya abhyantara vishaya akshepi chaturthah)
第四种调息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潜在于其它几种在外、在内(气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
【第四种Pranayama】:第四种调息是超出、超越其它几种,或,潜在于其它几种在外、在内(气息)之下的一个持续的prana(能量)。它指的是超越呼、吸和过渡这三方面的,纯粹的prana(能量)。这是一个超越常规呼吸的过程,以便进入(常规呼吸)之下的、维持粗呼吸的纯粹prana能量。这(第四种)的到来,是建立在前三种调息,以及练习持戒、遵行和坐姿的基础之上。
【像波浪和大海】:想象你坐在海边,海浪经过之处。当波浪到来,它冲涮、经过你,并奔上沙滩。然后,浪花退回,同样经过你,回到大海。然后同样的过程重复,另一个海浪到来。如此反复,你体验着这个循环。这就像呼吸,呼—过渡—吸—过渡,然后再一轮呼吸。然而,想象你游离海岸一段距离,潜入海底(带着氧气罐)。你可以坐在海底,没有波浪来来去去。你会感觉到非常温和的运动,但非常轻微;你超越了,或变得比表层波浪更深。呼吸也是如此。
【第四种调息超越波浪】:类似,在第四种调息中,注意力超越呼、吸和过渡过程。体验到了作为永恒存在力的、超越表面波浪的prana(能量)本身。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内在之光得以闪耀。
2.52 Through that pranayama the veil of karmasheya (2.12) that covers the inner illumination or
light is thinned, diminishes and vanishes.
(tatah kshiyate prakasha avaranam)
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
【第四种调息的结果】:通过体验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karmashaya(染色的深层印象,2.12)屏障会变薄、消减,并逐渐消失。调息练习,以及对第四种调息的不断体验(2.51),是打破业之连接(2.12-2.25)的最重要部分。
2.53 Through these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of pranayama, which is the fourth of the eight steps,
the mind acquires or develops the fitness, qualification, or capability for true concentration
(dharana), which is itself the sixth of the steps.
(dharanasu cha yogyata manasah)
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
【适于专注】: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3.1)。其中的含意就是,调息会带来感觉的回撤(pratyahara制感),即经文2.54-2.55所述。
制感或感觉回撤,瑜伽八支之#5 (2.54-2.55)
【撤回感觉】:Pratyahara(制感),是将认知与行为感觉(indriyas),从外部世界及脑海中的印象和画面(2.54)中撤回。感觉跟随头脑的方式,正像蜂群跟随蜂后。不管她到哪,蜂群紧随其后。类似,当头脑真正向内走,感觉也会紧追不放。制感是瑜伽八支之五。
【掌控感觉】:感官感觉似乎拖着我们,在外部世界中来来去去,不管是追逐物质对象、食物、或职业、社会及经济生活相关的环境。通过每日冥想中的制感练习,我们逐渐可以主动控制(2.55)那原本被外部事物吸引的头脑。这是进一步减少头脑染色(2.1-2.9),即Niyama(遵行)的第三条,训练感官感觉(Tapas,2.43)。
【首先是坐姿和呼吸】:制感,感觉回撤,是建立在稳定舒适的冥想姿势(2.46-2.48),以及均、深、静的无停顿呼吸(2.49-2.53)的基础上。没有这两步,感觉回撤会成为一场战斗。当坐姿合适,呼吸调匀,制感会更自然到来。
【为三夜摩做准备】:冥想姿势、呼吸调整、以及感觉回撤,共同为更高阶的专注(3.1)、冥想(3.2)和三摩地(3.3)(三者统称为三夜摩,3.4)搭建了舞台。三夜摩是内在旅程中的精微工具(/),是进行瑜伽前五支的原因。
是否从感官体验中撤回注意力,决定了一个人是体验到真正的冥想,还是仅仅只有身体放松。
2.54 When the mental organs of senses and actions (indriyas) cease to be engag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s in their mental realm, and assimilate or turn back into the mind-field from
which they arose, this is called pratyahara, and is the fifth step.
(sva vishaya asamprayoge chittasya svarupe anukarah iva indriyanam pratyaharah)
当感觉和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停止涉入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融合或退回到脑海中它们升起之处,便称为制感(pratyahara),八支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