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树曜文)
打造全天候系统 富士XF18-1353.5-5.6OIS WR评测
2014年6月富士胶片推出首款全天候XF镜头:富士龙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这款镜头覆盖了相当于27mm到206mm的常用视角范围。镜头配备了的5.0档光学图像稳定技术,同时该镜头还应用到具有20多个不同区域的全密封防尘和防滴结构。 这款镜头在2014年年初的富士X卡口镜头路线图中就已见到,其最大特征就是镜头采用全天候密封结构,可以说是富士X-T1全天候防护机身的绝佳搭配。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款镜头并未与X-T1一同发布,而是拖了近半年才得以面世。提到18-135mm这个焦段,在无反相机镜头中并不常见,APS-C阵营中三星、索尼均热衷于18-200mm,反倒是单反镜头中这个焦段颇为经典,尼康、宾得、佳能均推出过类似产品。这当中宾得的DA18-135mmF3.5-5.6ED AL[IF] DC WR与富士最为接近,两者均主打“WR”防水防尘结构。那么富士的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与佳能、宾得同类产品相比又有什么亮点?下面我们先看看规格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从规格对比表格上不难看出,富士这款镜头在同类镜头中可谓用料十足,12组16片的结构包含4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ED镜片。不过体积上富士这款镜头控制的并不好,比宾得的单反头还要粗大。至于光学防抖,目
前同类产品中大多已经配备。综合来看富士这款镜头纸面规格并不如自家18-55mm、55-200mm那么抢眼,毕竟单纯看“18-135mm F3.5-5.6”这个参数并不突出。当然评价镜头的好坏并不能单纯看纸面规格,后文编辑会对这款镜头详细测试。 镜头结构MTF曲线
外观及细节 变焦前后状态 外观设计方面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与XF18-55mmF2.8-4 R LM OIS等XF变焦镜头类似,整个镜筒采用金属材质,镜筒上有20个不同区域具有密封的防尘、防滴结构,可耐受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环境变化,如突然下雨、灰尘和溅水。镜头尺寸达到75.7 x 97.8mm(望远端158mm),滤镜尺寸达到67mm,就体积而言仅次于XF55-200mmF3.5-4.8 R LM OIS。编辑觉得考虑到握持手感和平衡性,这款镜头与X-T1+手柄VG-XT1搭配使用更合适一些。 镜头镀膜 镀膜方面,整个镜头采用了具有高透光性(99.8%)以及低反射系数(0.2%)的多层HT-EBC,可有效地降低在背光条件下经常发生的镜头眩光和重影。 对焦环、变焦环、光圈环 通风口设计 由于富士XF镜头大多配有金属光圈环,这让这款镜头看起来比较复杂,从前组往后分别是对焦环、变焦环和光圈环。为了改善变焦时的手感,富士在镜筒底座内部上设置了通风口。拧下镜头卡口朝向用户,变焦过程可以感到有气流吹到脸上。富士的这种结构可防止
灰尘颗粒和潮气进入镜头内部,从而确保流畅的操作。编辑觉得这些防护设计也是造成镜头体积增大的原因。
OIS防抖开关 富士XF镜头型号中“R”表示这款镜头采用光圈环的设计,用户在取景构图的同时用左手转动光圈环调整光圈值。光圈环采用1/3EV步长的设计。不过XF系列的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不同,光圈环没有光圈值的刻度,需要通过机身显示进行确认。在镜头的尾部,有光圈自动/手动切换拨杆,“光圈叶片”标识代表光圈手动,A则代表光圈自动,在快门优先或程序曝光(P)时候转到A档上。 防抖系统
这款镜头与XF18-55mmF2.8-4 R LM OIS一样,镜身上有OIS防抖开关,而其他品牌同类镜头由于追求镜身小巧取消了该设计。富士此前给镜头配备的OIS大多具备4档或4.5档防抖能力,此次为了实现5.0档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富士改进了低频带下的检测移动能力,并且研发了从检测到的信号至精确感测模糊的算法。低速快门范围下的修正性能也得到了增强。这款镜头新采用的高精度陀螺传感器与石英振荡器安装在一起,可检测从高频率到低频率带宽的移动。
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采用了内置对焦装置,可实现快速的自动对焦速度,为此富士减轻了对焦镜片的重量并且安装了线性马达。该镜头自动对焦时移动中间或后面相对较小镜片、而不移动由相对较大镜片。而直接驱动对焦的线性马达技术,在拍摄视频时只会产生很小的噪音,实现
了静音操作。 卡口及卡口部分密封胶圈 全天候标识及遮光罩 这款头采用了全电子卡口设计,共有10个金属触点。镜头侧面有“WEATHER RESISTANT”全天候防护英文字样。镜头的产地为Made in CHINA,中国生产在XF镜头中还是比较罕见的,此外镜头上还有二维码标识,方便用户了解镜头的信息。最后谈一下这款镜头配备的遮光罩,采用莲花瓣造型,塑料材质,内侧为条纹。
成像测试: 测试平台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款镜头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富士X-T1作为机身(固件升级至1.10版本)。拍摄使用RAW、AWB设置、ISO 200,关闭镜头LMO功能。 1.镜头视角 这款镜头具备18-135mm的焦距,APS-C画幅下视角为约76.5°-12°。那么7.5倍光学变焦实拍效果是什么样呢? 18mm与135mm视角变化2.中心锐度 锐度测试截取位置18mm端F3.5,F4.0,F5.6,F8.0(点击放大)F11,F16,F22(点击放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18mm端锐度表现一般,F4-F8这款镜头表现的稍好。而F11锐度开始出现下降,F16-F22锐度已经比较差了,建议用户使用这款镜头慎用小光圈。 135mm端 F5.6,F8.0,F11(点击放大)F16,F22(点击放大) 135mm端整体锐度要比18mm更好,从全开F5.6到F11锐度表现都不错,不过光圈缩小至F16之后锐度开始下降,F22时已经明显偏软,不建议使用。
3.畸变及暗角 18mm端畸变情况135mm端畸变情况18mm
F3.5暗角情况18mm F4.0暗角情况135mm F5.6暗角情况135mm F6.4暗角情况 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18mm广角端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这样的控制已经非常出色了。F3.5全开光圈下有轻微暗角,光圈收到F4已经可以忽略。而135mm端(枕型)畸变也非常小,F5.6下暗角非常轻微。编辑觉得富士这款XF镜头在畸变和暗角控制上已经非常出色,但不排除富士在RAW上内嵌校正文件,目前即便是使用Adobe Camera RAW也很难反映其原貌。
4.紫边表现 18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18mm
F3.5/F4.0/F4.5/F5.0(点击放大)135mm紫边测试截取位置135mm F5.6/F6.4/F7.1/F8.0(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观察一下叶片、树枝交接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18mm端全开光圈存在紫边,收缩光圈紫边有所减轻,但并不明显。而135mm长焦端色散控制要好于广角端,并没有太明显紫边。
5.焦外效果 18mm F3.5虚化效果135mm F5.6虚化效果
广角端全开f/3.5光圈下,我们来观察焦外虚化效果,从图上截图来看这款镜头的虚化能力一般,毕竟是广角端,光圈也偏小。135mm端由于焦距景深的问题,F5.6最大光圈下,散景效果比较明显。6.抗眩光表现 18mm 抗眩光效果135mm抗眩光效果 前文谈到,这款镜头采用了多层
HT-EBC,可有效地降低在背光条件下的眩光和重影。编辑使用这款镜头对着阳光拍摄,逆光下高光部分,产生一些眩光,有雾化倾向。从实拍来看富士的镀膜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实拍样片: 那么这款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富士X-T1,JPG、AWB,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随着全天候防护机身X-T1的推出,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这支镜头的出现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这样同样具有防尘和全天候的机身、镜头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除了防护性,这款镜头具有常用视角,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的多个拍摄对象。就光学素质来说,这款镜头在同类产品中算是较好的。作为一款标变套头其主要卖点是全天候防护性和OIS防抖,规格本身并不像自家18-55mm、55-200mm那样亮眼(光圈并未大于同类产品),考虑到焦段适用性,编辑觉得这款镜头售价不应比XF18-55mmF2.8-4 R LM OIS贵太多(3500元左右),毕竟当做套头会让X-T1新套机整体售价过高。
2024年2月15日发(作者:树曜文)
打造全天候系统 富士XF18-1353.5-5.6OIS WR评测
2014年6月富士胶片推出首款全天候XF镜头:富士龙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这款镜头覆盖了相当于27mm到206mm的常用视角范围。镜头配备了的5.0档光学图像稳定技术,同时该镜头还应用到具有20多个不同区域的全密封防尘和防滴结构。 这款镜头在2014年年初的富士X卡口镜头路线图中就已见到,其最大特征就是镜头采用全天候密封结构,可以说是富士X-T1全天候防护机身的绝佳搭配。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款镜头并未与X-T1一同发布,而是拖了近半年才得以面世。提到18-135mm这个焦段,在无反相机镜头中并不常见,APS-C阵营中三星、索尼均热衷于18-200mm,反倒是单反镜头中这个焦段颇为经典,尼康、宾得、佳能均推出过类似产品。这当中宾得的DA18-135mmF3.5-5.6ED AL[IF] DC WR与富士最为接近,两者均主打“WR”防水防尘结构。那么富士的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与佳能、宾得同类产品相比又有什么亮点?下面我们先看看规格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从规格对比表格上不难看出,富士这款镜头在同类镜头中可谓用料十足,12组16片的结构包含4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ED镜片。不过体积上富士这款镜头控制的并不好,比宾得的单反头还要粗大。至于光学防抖,目
前同类产品中大多已经配备。综合来看富士这款镜头纸面规格并不如自家18-55mm、55-200mm那么抢眼,毕竟单纯看“18-135mm F3.5-5.6”这个参数并不突出。当然评价镜头的好坏并不能单纯看纸面规格,后文编辑会对这款镜头详细测试。 镜头结构MTF曲线
外观及细节 变焦前后状态 外观设计方面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与XF18-55mmF2.8-4 R LM OIS等XF变焦镜头类似,整个镜筒采用金属材质,镜筒上有20个不同区域具有密封的防尘、防滴结构,可耐受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常见环境变化,如突然下雨、灰尘和溅水。镜头尺寸达到75.7 x 97.8mm(望远端158mm),滤镜尺寸达到67mm,就体积而言仅次于XF55-200mmF3.5-4.8 R LM OIS。编辑觉得考虑到握持手感和平衡性,这款镜头与X-T1+手柄VG-XT1搭配使用更合适一些。 镜头镀膜 镀膜方面,整个镜头采用了具有高透光性(99.8%)以及低反射系数(0.2%)的多层HT-EBC,可有效地降低在背光条件下经常发生的镜头眩光和重影。 对焦环、变焦环、光圈环 通风口设计 由于富士XF镜头大多配有金属光圈环,这让这款镜头看起来比较复杂,从前组往后分别是对焦环、变焦环和光圈环。为了改善变焦时的手感,富士在镜筒底座内部上设置了通风口。拧下镜头卡口朝向用户,变焦过程可以感到有气流吹到脸上。富士的这种结构可防止
灰尘颗粒和潮气进入镜头内部,从而确保流畅的操作。编辑觉得这些防护设计也是造成镜头体积增大的原因。
OIS防抖开关 富士XF镜头型号中“R”表示这款镜头采用光圈环的设计,用户在取景构图的同时用左手转动光圈环调整光圈值。光圈环采用1/3EV步长的设计。不过XF系列的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不同,光圈环没有光圈值的刻度,需要通过机身显示进行确认。在镜头的尾部,有光圈自动/手动切换拨杆,“光圈叶片”标识代表光圈手动,A则代表光圈自动,在快门优先或程序曝光(P)时候转到A档上。 防抖系统
这款镜头与XF18-55mmF2.8-4 R LM OIS一样,镜身上有OIS防抖开关,而其他品牌同类镜头由于追求镜身小巧取消了该设计。富士此前给镜头配备的OIS大多具备4档或4.5档防抖能力,此次为了实现5.0档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富士改进了低频带下的检测移动能力,并且研发了从检测到的信号至精确感测模糊的算法。低速快门范围下的修正性能也得到了增强。这款镜头新采用的高精度陀螺传感器与石英振荡器安装在一起,可检测从高频率到低频率带宽的移动。
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采用了内置对焦装置,可实现快速的自动对焦速度,为此富士减轻了对焦镜片的重量并且安装了线性马达。该镜头自动对焦时移动中间或后面相对较小镜片、而不移动由相对较大镜片。而直接驱动对焦的线性马达技术,在拍摄视频时只会产生很小的噪音,实现
了静音操作。 卡口及卡口部分密封胶圈 全天候标识及遮光罩 这款头采用了全电子卡口设计,共有10个金属触点。镜头侧面有“WEATHER RESISTANT”全天候防护英文字样。镜头的产地为Made in CHINA,中国生产在XF镜头中还是比较罕见的,此外镜头上还有二维码标识,方便用户了解镜头的信息。最后谈一下这款镜头配备的遮光罩,采用莲花瓣造型,塑料材质,内侧为条纹。
成像测试: 测试平台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款镜头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富士X-T1作为机身(固件升级至1.10版本)。拍摄使用RAW、AWB设置、ISO 200,关闭镜头LMO功能。 1.镜头视角 这款镜头具备18-135mm的焦距,APS-C画幅下视角为约76.5°-12°。那么7.5倍光学变焦实拍效果是什么样呢? 18mm与135mm视角变化2.中心锐度 锐度测试截取位置18mm端F3.5,F4.0,F5.6,F8.0(点击放大)F11,F16,F22(点击放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18mm端锐度表现一般,F4-F8这款镜头表现的稍好。而F11锐度开始出现下降,F16-F22锐度已经比较差了,建议用户使用这款镜头慎用小光圈。 135mm端 F5.6,F8.0,F11(点击放大)F16,F22(点击放大) 135mm端整体锐度要比18mm更好,从全开F5.6到F11锐度表现都不错,不过光圈缩小至F16之后锐度开始下降,F22时已经明显偏软,不建议使用。
3.畸变及暗角 18mm端畸变情况135mm端畸变情况18mm
F3.5暗角情况18mm F4.0暗角情况135mm F5.6暗角情况135mm F6.4暗角情况 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18mm广角端非常轻微的桶形畸变,这样的控制已经非常出色了。F3.5全开光圈下有轻微暗角,光圈收到F4已经可以忽略。而135mm端(枕型)畸变也非常小,F5.6下暗角非常轻微。编辑觉得富士这款XF镜头在畸变和暗角控制上已经非常出色,但不排除富士在RAW上内嵌校正文件,目前即便是使用Adobe Camera RAW也很难反映其原貌。
4.紫边表现 18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18mm
F3.5/F4.0/F4.5/F5.0(点击放大)135mm紫边测试截取位置135mm F5.6/F6.4/F7.1/F8.0(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观察一下叶片、树枝交接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18mm端全开光圈存在紫边,收缩光圈紫边有所减轻,但并不明显。而135mm长焦端色散控制要好于广角端,并没有太明显紫边。
5.焦外效果 18mm F3.5虚化效果135mm F5.6虚化效果
广角端全开f/3.5光圈下,我们来观察焦外虚化效果,从图上截图来看这款镜头的虚化能力一般,毕竟是广角端,光圈也偏小。135mm端由于焦距景深的问题,F5.6最大光圈下,散景效果比较明显。6.抗眩光表现 18mm 抗眩光效果135mm抗眩光效果 前文谈到,这款镜头采用了多层
HT-EBC,可有效地降低在背光条件下的眩光和重影。编辑使用这款镜头对着阳光拍摄,逆光下高光部分,产生一些眩光,有雾化倾向。从实拍来看富士的镀膜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实拍样片: 那么这款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富士X-T1,JPG、AWB,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随着全天候防护机身X-T1的推出,XF18-135mm F3.5-5.6 R LM OIS WR这支镜头的出现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这样同样具有防尘和全天候的机身、镜头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除了防护性,这款镜头具有常用视角,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的多个拍摄对象。就光学素质来说,这款镜头在同类产品中算是较好的。作为一款标变套头其主要卖点是全天候防护性和OIS防抖,规格本身并不像自家18-55mm、55-200mm那样亮眼(光圈并未大于同类产品),考虑到焦段适用性,编辑觉得这款镜头售价不应比XF18-55mmF2.8-4 R LM OIS贵太多(3500元左右),毕竟当做套头会让X-T1新套机整体售价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