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技术名词新解9-1 键盘鼠标

IT圈 admin 30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才坚壁)

键盘与鼠标

键盘:

英文名称:Keyboard。键盘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计算机的运行情况输出到显示器,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键盘和显示器与计算机对话,对程序进行修改、编辑,控制和观察计算机的运行。

PC XT/AT时代的键盘主要以83键为主,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随着视窗系统近几年的流行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1键和104键键盘,并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当然其间也曾出现过102键、103键的键盘,但由于推广不善,都只是昙花一现。近半年内紧接着104键键盘出现的是新兴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的键盘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或音量调节装置,使PC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殊按键即可,同时在外形上也做了重大改善,着重体现了键盘的个性化。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HP、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市场上也出现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

机械键盘:

机械键盘,并不能从手感、声音等主观感受来确定,还是要从结构来定义机

械键盘,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Switch(也就是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虽然Cherry机械轴最为著名,但是除它之外,市场还有其它品牌的机械轴,包括早期日产ALPS轴、台湾ALPS简易轴、台湾白轴等。在键盘出现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机械键盘,曾经经历过一段繁荣时期,比如早期的服务器上曾配备的就是机械键盘。随后很快被物美价廉的薄膜键盘所替代,但是机械键盘并没有消失,一直作为高端产品的代表发展到今天,机械键盘本身的特性是无法被淹没的,所以当机械键盘经历了繁荣、没落之后,如今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电脑的使用者和游戏玩家,对使用电脑的舒适度、手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外设之一的键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机械键盘不再只是发烧友的最爱,而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追求品质和手感的朋友所认可。近些年,机械键盘又一春到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以品质优秀而著称的Cherry原厂键盘,以时尚、精美、简约外观取胜但又保持较高制作工艺的Filco,和在游戏玩家心目中有较高地位的SteelSeries等。

塑料薄膜式键盘:

薄膜式键盘内部是一片双层胶膜,胶膜中间夹有一条条的银粉线,胶膜与按键对应的位置会有一碳心接点,按下按键后,碳心接触特定的几条银粉线,即会产生不同的讯号;就如机械式键盘的按键一样,每个按键都可送出不同的讯号。这种键盘的特点在于按键时噪音较低,每个按键下面的弹性硅胶可做防水处理,万一不小心将倒在键盘上,较不易造成损坏,因此薄膜键盘又称为无声防水键盘。优点是无机械磨损、低价格、低噪音和低成本,市场占有相当份额。

导电橡胶式键盘:

导电橡胶式键盘触点的接触是通过导电的橡胶接通。其结构是有一层带有凸起的导电橡胶,凸起部分导电,而这部分对准每个按键,互相连接的平面部分不导电,当键帽按下去时,由于凸起部分导电,把下面的触点按通,不按时,凸起

部分会弹起。目前使用的也较多。

无接点静电电容键盘:

无接点静电电容键盘(Capacitives)使用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时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引起电容容量改变从而驱动编码器。特点是无磨损且密封性较好。

键盘按键数:

键盘的按键数曾出现过83键、87键、93键、96键、101键、102键、104键、107键等。104键的键盘是在101键键盘的基础上为WINDOWS 9X平台提供增加了三个快捷键(有两个是重复的),所以也被称为WINDOWS 9X键盘。但在实际应用中习惯使用WINDOWS键的用户并不多。107键的键盘是为了贴合日语输入而单独增加了三个键的键盘。在某些需要大量输入单一数字的系统中还有一种小型数字录入键盘,基本上就是将标准键盘的小键盘独立出来,以达到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的目的。

机械式键盘:

采用类似金属接触式开关的原理使触点导通或断开,具有工艺简单、手感一般、噪声大、易磨损及维修方便的特点。按键下面的电路结构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有弹簧、支架、电路开关组成,每一个按键都有这么一个单独的机械结构。而现在的键盘多是键帽下面是一张导电橡胶膜,再下面一层电路膜,按键下面没有机械的弹簧机构和独立的电路开关结构,而是利用导电橡胶膜做成的突起来维持按键的弹性。

电容式键盘:

电容式键盘 (Capacitive Keyboard),当用户在键盘中键入一个指定的键值,电容式键盘可通过电容的变化或存储静态的电流来认证。另一种键盘称为触摸式键盘,其通过电流量改变来进行认证。电容式是我们最常用到的键盘类型,它的触点之间并非直接接触,而是当按键按下时,在触点之间形成两个串联的平板电容,从而使脉冲信号通过,其效果与接触式是等同的。采用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改变电极间的距离而产生电容量的变化,暂时形成震荡脉冲允许通过的条件,具有噪音小、磨损小、手感好、工艺复杂的特点。

人体工程学键盘:

是在标准键盘上将指法规定的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这两大板块左右分开,并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不必有意识的夹紧双臂,保持一种比较自然的形态,这种设计的键盘被微软公司命名为自然键盘(Natural Keyboard),对于习惯盲打的用户可以有效的减少左右手键区的误击率,如字母“G”和“H”。有的人体工程学键盘还有意加大常用键如空格键和回车键的面积,在键盘的下部增加护手托板,给以前悬空手腕以支持点,减少由于手腕长期悬空导致的疲劳。这些都可以视为人性化的设计。

多媒体键盘:

近几年内出现了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的键盘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或音量调节装置。这些多媒体按键(快捷键)使PC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定按键即可。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HP、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市场上也出现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

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多媒体键盘的多数功能键需要在安装了键盘驱动程序后才能使用,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的多媒体键盘和普通键盘基本一样。多数多媒体键盘都可以让用户自己设定多媒体按键的作用。

激光蚀刻

所谓激光蚀刻就是使用激光刻字技术在键帽上灼烧出黑色的凹槽而已。因为其刻下的痕迹是线性的,所以常见的激光蚀刻键盘上的箭头等都是空心的。现在市面上众多的白色键盘基本都是使用的这一键帽技术,主要是厂家看中了它的成本低廉,尽管其生产线价格高昂,但其日产量是其它印刷方式的十倍以上,而且由于是烧刻的字迹,所以不需要任何其他措施就能有很清晰牢固的字迹。其大规模另一个原因就是比较环保,不会有有害的生成物产生。

但激光蚀刻也有几个致命的缺陷,这也决定了它不能用于高档键盘的生产。首先,由于激光蚀刻属于蚀刻,而没有使用油墨,所以只能印出单一的黑色字体,这样在高档键盘上常有的多色套印设计就无法做到;其次,高档键盘出于对外观设计和耐用性的需要,人体工学等非标准结构的产品很难在普通的激光蚀刻机上印刷出来。正因如此,所以在大厂的产品生产线上,激光蚀刻只是被用在中低档的生产线上以利用其生产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而在高档产品生产线上,由于有更高的印刷品质要求,所以只能继续使用传统的高成本的油墨印刷法。代表:Cherry L标号键盘以及市面大部分白色键盘。

PS/2接口:

是在较早电脑上常见的接口之一,用于鼠标、键盘等设备。一般情况下,PS/2接口的鼠标为绿色,键盘为紫色。PS/2 原是“Personal System 2”的意思,“个人系统2”,是IBM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种个人电脑。以前完全开放的PC标准让IBM觉得利益受了损失。所以IBM设计了PS/2这种电脑,目的是

重新定义PC标准,不再采用开放标准的方式。在这种电脑上IBM使用了新型MCA总线,新的OS/2操作系统。PS/2电脑上使用的键盘鼠标接口就是现在的PS/2接口。因为标准不开放,PS/2电脑在市场中失败了。只有PS/2接口一直沿用到今天。

机械键盘开关:

Cherry MX机械轴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机械键盘开关,特殊的手感和黄金触点使其品质倍增,而MX系列机械轴应用在键盘上的主要有4种,通过轴帽颜色可以辨别,分别是青、茶、黑、白,手感相差很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各种需求。具体特点如下:

白轴(SoftContact),段落感比茶轴强,由于压力克数较大,所以按起来比较费力,需2.2mm可触发,如果指力较小,很容易疲劳。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冬天,不仅因为它是白色的轴,由于压力克数比黑轴大,所以有一种陷入雪中的段落感,难以描述。

青轴(Keyclick),段落感最强、Click声音最大,机械感最强,是机械键盘的代表轴,需下压2.4mm才可触发,打字节奏感十足,但是声音较大,比较吵 ,

压力克数为60g。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春天,爽快清脆的段落感如春天般舒畅。

黑轴(Linear Action),段落感最不明显,声音最小,与青轴形成鲜明对比,直上直下,下压1.5mm即可触发。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夏天,无论你想得到急速或舒缓的输入,黑轴都能自如应对,打字游戏都适合,但是由于触发键程短,压力克数较大,所以在游戏中有上佳的表现。黑轴机械键盘单个轴使用寿命长达5000万次(其他为2000万次)。

茶轴(Alternate Action or Ergonomic),比起青轴,段落感要弱很多,而对比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的感觉,2mm即可触发,属于比较奢侈的机械轴。茶轴是几种轴中成本最高的轴,为两段式无声,也有人反应与薄膜手感相近,同时,茶轴是所需下压力道最小的一个,因此较适合想要省力的朋友使用。有人将其比

喻为Cherry的秋天,结合了青轴与黑轴的特点,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茶轴的颜色与秋天的收获的色彩更为接近。

红轴,与黑轴相似。但压力克数比黑轴小,起35,终60(黑轴起点为40),是08年出的新轴,手感比较轻盈,敲击时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触发键程也同为2.0mm,敲击时更加轻松,能很好兼顾游戏和打字的使用需求。 Cherry已经开放机械红轴的使用权,除了原厂的机械红轴外,目前Filco、PLU、Ducky等都有相关产品。

黄轴,雷柏自主开发的机械黄轴,寿命高达5000万次,2mm触发行程,50g触发压力,轻触即发,自如应对,可以在长时间激烈游戏对抗中也不会手指酸痛。黄轴产品:雷柏V7机械键盘

从压力克数指数来看,青轴=茶轴<黑轴<白轴,所以在按键感觉上,茶轴和青轴键盘最轻松,而黑轴键盘按键需要的力度就是变大,而白轴会更大。近年来,国产的机械键盘并不少见,但它们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德国Cherry出品的MX机械轴,其中又以黑轴和青轴最为普遍。

鼠标:

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简称,分有线和无线两种。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港台作滑鼠)。“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鼠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串行鼠标、PS/2鼠标、总线鼠标、USB鼠标(多为光电鼠标)四种。串行鼠标是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相连,有9针接口和25针接口两种;PS/2鼠标通过一个六针微型DIN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它与键盘的接口非常相似,使用时注意区分;总线鼠标的接口在总线接口卡上;USB鼠标通过一个USB接口,直接插在计算机的USB口上。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光机式和光电式。

机械鼠标:

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原始鼠标只是作为一种技术验证品而存在,并没有被真正量产制造。在鼠标开始被正式引入PC机之后,相应的技术也得到革新。依靠电阻不同来定位的原理被彻底抛弃,代之的是纯数字技术的“机械鼠标”。与原始鼠标不同,这种机械鼠标的底部没有相互垂直的片状圆轮,而是改用一个可四向滚动的胶质小球。这个小球在滚动时会带动一对转轴转动(分别为X转轴、Y转轴),在转轴的末端都有一个圆形的译码轮,译码轮上附有金属导电片与电刷直接接触。当转轴转动时,这些金属导电片与电刷就会依次接触,出现“接通”或“断开”两种形态,前者对应二进制数“1”、后者对应二进制数“0”。接下来,这些二进制信号被送交鼠标内部的专用芯片作解析处理并产生对应的坐标变化信号。只要鼠标在平面上移动,小球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译码轮的通断情况发生变化,产生一组组不同的坐标偏移量,反应到屏幕上,就是光标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与原始鼠标相比,这种机械鼠标在可用性方面大有改善,反应灵敏度和精度也有所提升,制造成本低廉,成为第一种大范围流行的鼠标产品。但由于它采用纯机械结构,定位精度难如人意,加上频频接触的电刷和译码轮磨损得较为厉害,直接影响了机械鼠标的使用寿命。在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它就被成本同样低廉的“光机鼠标”所取代,后者正是现在市场上还很常见的所谓“机械鼠标”。

光机鼠标:

为了克服纯机械式鼠标精度不高,机械结构容易磨损的弊端,罗技公司在1983年成功设计出第一款光学机械式鼠标,一般简称为“光机鼠标”。光机鼠标是在纯机械式鼠标基础上进行改良,通过引入光学技术来提高鼠标的定位精度。与纯机械式鼠标一样,光机鼠标同样拥有一个胶质的小滚球,并连接着X、Y转轴,所不同的是光机鼠标不再有圆形的译码轮,代之的是两个带有栅缝的光栅码盘,并且增加了发光二极管和感光芯片。当鼠标在桌面上移动时,滚球会带动X、Y转轴的两只光栅码盘转动,而X、Y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便会照射在光栅码盘上,由于光栅码盘存在栅缝,在恰当时机二极管发射出的光便可透过栅缝直接照射在两颗感光芯片组成的检测头上。如果接收到光信号,感光芯片便会产生“1”信号,若无接收到光信号,则将之定为信号“0”。接下来,这些信号被送入专门的控制芯片内运算生成对应的坐标偏移量,确定光标在屏幕上的位置。

借助这种原理,光机鼠标在精度、可靠性、反应灵敏度方面都大大超过原有的纯机械鼠标,并且保持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推出之后迅速风靡市场,纯机械式鼠标被迅速取代。完全可以说,真正的鼠标时代是从光机鼠标开始的,它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完结,目前市场上的低档鼠标大多为该种类型。不过,光机鼠标也有其先天缺陷:底部的小球并不耐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个转轴就会因粘满污垢而影响光线通过,出现诸如移动不灵敏、光标阻滞之类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光机鼠标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将滚球和转轴作一次彻底的清洁。在灰尘多的使用环境下,甚至要求每隔两三天就清洁一次。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光机鼠标无法保持原有的良好工作状态,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会有所下降,耐用性不如人意。

光机式鼠标器是一种光电和机械相结合的鼠标。它在机械鼠标的基础上,将磨损最厉害的接触式电刷和译码轮改为非接触式的LED对射光路元件。当小球滚动时,X、Y方向的滚轴带动码盘旋转。安装在码盘两侧有两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LED发出的光束有时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有时则被阻断,从而产生两级组相位相差90°的脉冲序列。脉冲的个数代表鼠标的位移量,而相位表示鼠标运动的方向。由于采用了非接触部件,降低了磨损率,从而大大提高了鼠标

的寿命并使鼠标的精度有所增加。光机鼠标的外形与机械鼠标没有区别,不打开鼠标的外壳很难分辨。

光电鼠标:

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与光机鼠标发展的同一时代,出现一种完全没有机械结构的数字化光电鼠标。设计这种光电鼠标的初衷是将鼠标的精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之可充分满足专业应用的需求。这种光电鼠标没有传统的滚球、转轴等设计,其主要部件为两个发光二极管、感光芯片、控制芯片和一个带有网格的反射板(相当于专用的鼠标垫)。工作时光电鼠标必须在反射板上移动,X发光二极管和Y发光二极管会分别发射出光线照射在反射板上,接着光线会被反射板反射回去,经过镜头组件传递后照射在感光芯片上。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变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后将之送到定位芯片中专门处理,进而产生X-Y坐标偏移数据。

此种光电鼠标在精度指标上的确有所进步,但它在后来的应用中暴露出大量的缺陷。首先,光电鼠标必须依赖反射板,它的位置数据完全依据反射板中的网格信息来生成,倘若反射板有些弄脏或者磨损,光电鼠标便无法判断光标的位置所在。倘若反射板不慎被严重损坏或遗失,那么整个鼠标便就此报废;其次,光电鼠标使用非常不人性化,它的移动方向必须与反射板上的网格纹理相垂直,用户不可能快速地将光标直接从屏幕的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第三,光电鼠标的造价颇为高昂,数百元的价格在今天来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只愿意为鼠标付出20元左右资金,光电鼠标的高价位显得不近情理。由于存在大量的弊端,这种光电鼠标并未得到流行,充其量也只是在少数专业作图场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随着光机鼠标的全面流行,这种光电鼠标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

光学鼠标:

光学鼠标器是微软公司设计的一款高级鼠标。它采用NTELLIEYE技术,在鼠标底部的小洞里有一个小型感光头,面对感光头的是一个发射红外线的发光管,这个发光管每秒钟向外发射1500次,然后感光头就将这1500次的反射回馈给鼠标的定位系统,以此来实现准确的定位。所以,这种鼠标可在任何地方无限制地移动。

在1999年,微软推出一款名为“IntelliMouseExplorer”的第二代光电鼠标,这款鼠标所采用的是微软与安捷伦合作开发的IntelliEye光学引擎,由于它更多借助光学技术,故也被外界称为“光学鼠标”。

它既保留了光电鼠标的高精度、无机械结构等优点,又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使用过程中勿须清洁亦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诞生之后迅速引起业界瞩目。2000年,罗技公司也与安捷伦合作推出相关产品,而微软在后来则进行独立的研发工作并在2001年末推出第二代IntelliEye光学引擎。这样,光学鼠标就形成以微软和罗技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安捷伦科技虽然也掌握光学引擎的核心技术,但它并未涉及鼠标产品的制造,而是向第三方鼠标制造商提供光学引擎产品,目前市面上非微软、罗技品牌的鼠标几乎都是使用它的技术。

光学鼠标的结构与上述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底部没有滚轮,也不需要借助反射板来实现定位,其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微型摄像头、光学引擎和控制芯片。工作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照亮鼠标底部的表面,同时微型摄像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进行图像拍摄。鼠标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像传送给光学引擎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再由光学引擎中的定位DSP芯片对所产生的图像数字矩阵进行分析。由于相邻的两幅图像总会存在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些特征点的位置变化信息,便可以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这个分析结果最终被转换为坐标偏移量实现光标的定位。

毫无疑问,集各项完美指标于一身的光学鼠标诞生起就注定它将具有光明的前途,尽管在最初几年光学鼠标价格昂贵,消费市场鲜有人问津,但在2001年

之后情况逐渐有了转变,各鼠标厂商纷纷推出光学鼠标产品,消费者也认识到其优点所在。此后,在厂商的大力推动下,消费者的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花费较多的资金购买一款光学鼠标的用户不断增加。同时,光学鼠标的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分辨率提高到800dpi精度、刷新频率高达每秒6000次,在激烈的竞技游戏中也可灵活自如,而困扰光学鼠标的色盲症也得到良好的解决。加上顺利的量产工作让其成本不断下滑,百元左右便可买到一款相当不错的光学鼠标(廉价型产品可能只要30到40元),光学鼠标在近两年进入爆发式的成长期,绝大多数装机用户都将它作为首选产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光机鼠标日薄西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虽然在低阶领域还有一定的需求,但被光学鼠标所取代,最终退出市场的趋向表现得非常明显。

多键鼠标:

另外,鼠标还可按键数分为两键鼠标、三键鼠标、五键鼠标和新型的多键鼠标。两键鼠标和三键鼠标的左右按键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不着三键鼠标的中间按键,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软件时(如AutoCAD等),这个键也会起一些作用。如:三键鼠标使用中键在某些特殊程序中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在AutoCAD软件中就可利用中键快速启动常用命令,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五键鼠标多用于游戏,4键前进,5键后退,另外还可以设置为快捷键。多键鼠标是新一代的多功能鼠标,如有的鼠标上带有滚轮,大大方便了上下翻页,有的新型鼠标上除了有滚轮,还增加了拇指键等快速按键,进一步简化了操作程序。

滚轴和感应鼠标:

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在笔记本电脑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转动鼠标中间的小圆球,或在感应板上移动手指,光标就会向相应方向移动,当光标到达预定位置时,按一下鼠标或感应板,就可执行相应功能。

无线鼠标:

采用无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从而省却了电线的束缚。其通常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 (IEEE 802.11)、Infrared (IrDA)、ZigBee (IEEE

802.15.4)等等多个无线技术标准,但对于当前主流无线鼠标而言,仅有27Mhz、2.4G和蓝牙无线鼠标共三类。

3D振动鼠标:

是一种新型的鼠标器,它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的鼠标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全方位立体控制能力。它具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移动方向,而且可以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移动方向。(2) 外形和普通鼠标不同。一般由一个扇形的底座和一个能够活动的控制器构成。(3) 具有振动功能,即触觉回馈功能。玩某些游戏时,当你被敌人击中时,你会感觉到你的鼠标也振动了。(4) 是真正的三键式鼠标。无论DOS或Windows环境下,鼠标的中间键和右键都大派用场。

鼠标刷新率:

也叫鼠标的采样频率,指鼠标每秒钟能采集和处理的图像数量。 刷新率也是鼠标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即鼠标每一秒能够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一般以(帧/秒)”为单位。

DPI:

鼠标的DPI是每英寸点数,也就是鼠标每移动一英寸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的点数。比如400DPI的鼠标,他在移动一英寸的时候,屏幕上的指针可以移动400个点。

如果非要给DPI定义为精度的话,那么在快速移动中,高DPI的鼠标的定位精度一定会大于低DPI的鼠标。但是鼠标的DPI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会一直保持着高达800的DPI指标。当鼠标的移动速度较缓慢时,此时DPI的值就会变的很低。当移动速度加快时,DPI值也会随之增高。也就是说DPI和鼠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这一切都是靠光学传感器对移动速度作出的准确判断。现在很多的鼠标都已经达到了4000DPI甚至6000DPI,并且还有切换DPI的功能,能够主动切换DPI。

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才坚壁)

键盘与鼠标

键盘:

英文名称:Keyboard。键盘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计算机的运行情况输出到显示器,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键盘和显示器与计算机对话,对程序进行修改、编辑,控制和观察计算机的运行。

PC XT/AT时代的键盘主要以83键为主,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随着视窗系统近几年的流行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1键和104键键盘,并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当然其间也曾出现过102键、103键的键盘,但由于推广不善,都只是昙花一现。近半年内紧接着104键键盘出现的是新兴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的键盘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或音量调节装置,使PC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殊按键即可,同时在外形上也做了重大改善,着重体现了键盘的个性化。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HP、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市场上也出现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

机械键盘:

机械键盘,并不能从手感、声音等主观感受来确定,还是要从结构来定义机

械键盘,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Switch(也就是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虽然Cherry机械轴最为著名,但是除它之外,市场还有其它品牌的机械轴,包括早期日产ALPS轴、台湾ALPS简易轴、台湾白轴等。在键盘出现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机械键盘,曾经经历过一段繁荣时期,比如早期的服务器上曾配备的就是机械键盘。随后很快被物美价廉的薄膜键盘所替代,但是机械键盘并没有消失,一直作为高端产品的代表发展到今天,机械键盘本身的特性是无法被淹没的,所以当机械键盘经历了繁荣、没落之后,如今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电脑的使用者和游戏玩家,对使用电脑的舒适度、手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外设之一的键盘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机械键盘不再只是发烧友的最爱,而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追求品质和手感的朋友所认可。近些年,机械键盘又一春到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以品质优秀而著称的Cherry原厂键盘,以时尚、精美、简约外观取胜但又保持较高制作工艺的Filco,和在游戏玩家心目中有较高地位的SteelSeries等。

塑料薄膜式键盘:

薄膜式键盘内部是一片双层胶膜,胶膜中间夹有一条条的银粉线,胶膜与按键对应的位置会有一碳心接点,按下按键后,碳心接触特定的几条银粉线,即会产生不同的讯号;就如机械式键盘的按键一样,每个按键都可送出不同的讯号。这种键盘的特点在于按键时噪音较低,每个按键下面的弹性硅胶可做防水处理,万一不小心将倒在键盘上,较不易造成损坏,因此薄膜键盘又称为无声防水键盘。优点是无机械磨损、低价格、低噪音和低成本,市场占有相当份额。

导电橡胶式键盘:

导电橡胶式键盘触点的接触是通过导电的橡胶接通。其结构是有一层带有凸起的导电橡胶,凸起部分导电,而这部分对准每个按键,互相连接的平面部分不导电,当键帽按下去时,由于凸起部分导电,把下面的触点按通,不按时,凸起

部分会弹起。目前使用的也较多。

无接点静电电容键盘:

无接点静电电容键盘(Capacitives)使用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时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引起电容容量改变从而驱动编码器。特点是无磨损且密封性较好。

键盘按键数:

键盘的按键数曾出现过83键、87键、93键、96键、101键、102键、104键、107键等。104键的键盘是在101键键盘的基础上为WINDOWS 9X平台提供增加了三个快捷键(有两个是重复的),所以也被称为WINDOWS 9X键盘。但在实际应用中习惯使用WINDOWS键的用户并不多。107键的键盘是为了贴合日语输入而单独增加了三个键的键盘。在某些需要大量输入单一数字的系统中还有一种小型数字录入键盘,基本上就是将标准键盘的小键盘独立出来,以达到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的目的。

机械式键盘:

采用类似金属接触式开关的原理使触点导通或断开,具有工艺简单、手感一般、噪声大、易磨损及维修方便的特点。按键下面的电路结构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有弹簧、支架、电路开关组成,每一个按键都有这么一个单独的机械结构。而现在的键盘多是键帽下面是一张导电橡胶膜,再下面一层电路膜,按键下面没有机械的弹簧机构和独立的电路开关结构,而是利用导电橡胶膜做成的突起来维持按键的弹性。

电容式键盘:

电容式键盘 (Capacitive Keyboard),当用户在键盘中键入一个指定的键值,电容式键盘可通过电容的变化或存储静态的电流来认证。另一种键盘称为触摸式键盘,其通过电流量改变来进行认证。电容式是我们最常用到的键盘类型,它的触点之间并非直接接触,而是当按键按下时,在触点之间形成两个串联的平板电容,从而使脉冲信号通过,其效果与接触式是等同的。采用类似电容式开关的原理,通过按键改变电极间的距离而产生电容量的变化,暂时形成震荡脉冲允许通过的条件,具有噪音小、磨损小、手感好、工艺复杂的特点。

人体工程学键盘:

是在标准键盘上将指法规定的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这两大板块左右分开,并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不必有意识的夹紧双臂,保持一种比较自然的形态,这种设计的键盘被微软公司命名为自然键盘(Natural Keyboard),对于习惯盲打的用户可以有效的减少左右手键区的误击率,如字母“G”和“H”。有的人体工程学键盘还有意加大常用键如空格键和回车键的面积,在键盘的下部增加护手托板,给以前悬空手腕以支持点,减少由于手腕长期悬空导致的疲劳。这些都可以视为人性化的设计。

多媒体键盘:

近几年内出现了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的键盘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或音量调节装置。这些多媒体按键(快捷键)使PC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定按键即可。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HP、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市场上也出现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

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多媒体键盘的多数功能键需要在安装了键盘驱动程序后才能使用,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的多媒体键盘和普通键盘基本一样。多数多媒体键盘都可以让用户自己设定多媒体按键的作用。

激光蚀刻

所谓激光蚀刻就是使用激光刻字技术在键帽上灼烧出黑色的凹槽而已。因为其刻下的痕迹是线性的,所以常见的激光蚀刻键盘上的箭头等都是空心的。现在市面上众多的白色键盘基本都是使用的这一键帽技术,主要是厂家看中了它的成本低廉,尽管其生产线价格高昂,但其日产量是其它印刷方式的十倍以上,而且由于是烧刻的字迹,所以不需要任何其他措施就能有很清晰牢固的字迹。其大规模另一个原因就是比较环保,不会有有害的生成物产生。

但激光蚀刻也有几个致命的缺陷,这也决定了它不能用于高档键盘的生产。首先,由于激光蚀刻属于蚀刻,而没有使用油墨,所以只能印出单一的黑色字体,这样在高档键盘上常有的多色套印设计就无法做到;其次,高档键盘出于对外观设计和耐用性的需要,人体工学等非标准结构的产品很难在普通的激光蚀刻机上印刷出来。正因如此,所以在大厂的产品生产线上,激光蚀刻只是被用在中低档的生产线上以利用其生产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而在高档产品生产线上,由于有更高的印刷品质要求,所以只能继续使用传统的高成本的油墨印刷法。代表:Cherry L标号键盘以及市面大部分白色键盘。

PS/2接口:

是在较早电脑上常见的接口之一,用于鼠标、键盘等设备。一般情况下,PS/2接口的鼠标为绿色,键盘为紫色。PS/2 原是“Personal System 2”的意思,“个人系统2”,是IBM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种个人电脑。以前完全开放的PC标准让IBM觉得利益受了损失。所以IBM设计了PS/2这种电脑,目的是

重新定义PC标准,不再采用开放标准的方式。在这种电脑上IBM使用了新型MCA总线,新的OS/2操作系统。PS/2电脑上使用的键盘鼠标接口就是现在的PS/2接口。因为标准不开放,PS/2电脑在市场中失败了。只有PS/2接口一直沿用到今天。

机械键盘开关:

Cherry MX机械轴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机械键盘开关,特殊的手感和黄金触点使其品质倍增,而MX系列机械轴应用在键盘上的主要有4种,通过轴帽颜色可以辨别,分别是青、茶、黑、白,手感相差很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各种需求。具体特点如下:

白轴(SoftContact),段落感比茶轴强,由于压力克数较大,所以按起来比较费力,需2.2mm可触发,如果指力较小,很容易疲劳。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冬天,不仅因为它是白色的轴,由于压力克数比黑轴大,所以有一种陷入雪中的段落感,难以描述。

青轴(Keyclick),段落感最强、Click声音最大,机械感最强,是机械键盘的代表轴,需下压2.4mm才可触发,打字节奏感十足,但是声音较大,比较吵 ,

压力克数为60g。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春天,爽快清脆的段落感如春天般舒畅。

黑轴(Linear Action),段落感最不明显,声音最小,与青轴形成鲜明对比,直上直下,下压1.5mm即可触发。有人将其比喻为Cherry的夏天,无论你想得到急速或舒缓的输入,黑轴都能自如应对,打字游戏都适合,但是由于触发键程短,压力克数较大,所以在游戏中有上佳的表现。黑轴机械键盘单个轴使用寿命长达5000万次(其他为2000万次)。

茶轴(Alternate Action or Ergonomic),比起青轴,段落感要弱很多,而对比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的感觉,2mm即可触发,属于比较奢侈的机械轴。茶轴是几种轴中成本最高的轴,为两段式无声,也有人反应与薄膜手感相近,同时,茶轴是所需下压力道最小的一个,因此较适合想要省力的朋友使用。有人将其比

喻为Cherry的秋天,结合了青轴与黑轴的特点,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茶轴的颜色与秋天的收获的色彩更为接近。

红轴,与黑轴相似。但压力克数比黑轴小,起35,终60(黑轴起点为40),是08年出的新轴,手感比较轻盈,敲击时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触发键程也同为2.0mm,敲击时更加轻松,能很好兼顾游戏和打字的使用需求。 Cherry已经开放机械红轴的使用权,除了原厂的机械红轴外,目前Filco、PLU、Ducky等都有相关产品。

黄轴,雷柏自主开发的机械黄轴,寿命高达5000万次,2mm触发行程,50g触发压力,轻触即发,自如应对,可以在长时间激烈游戏对抗中也不会手指酸痛。黄轴产品:雷柏V7机械键盘

从压力克数指数来看,青轴=茶轴<黑轴<白轴,所以在按键感觉上,茶轴和青轴键盘最轻松,而黑轴键盘按键需要的力度就是变大,而白轴会更大。近年来,国产的机械键盘并不少见,但它们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德国Cherry出品的MX机械轴,其中又以黑轴和青轴最为普遍。

鼠标:

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简称,分有线和无线两种。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港台作滑鼠)。“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鼠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串行鼠标、PS/2鼠标、总线鼠标、USB鼠标(多为光电鼠标)四种。串行鼠标是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相连,有9针接口和25针接口两种;PS/2鼠标通过一个六针微型DIN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它与键盘的接口非常相似,使用时注意区分;总线鼠标的接口在总线接口卡上;USB鼠标通过一个USB接口,直接插在计算机的USB口上。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光机式和光电式。

机械鼠标:

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原始鼠标只是作为一种技术验证品而存在,并没有被真正量产制造。在鼠标开始被正式引入PC机之后,相应的技术也得到革新。依靠电阻不同来定位的原理被彻底抛弃,代之的是纯数字技术的“机械鼠标”。与原始鼠标不同,这种机械鼠标的底部没有相互垂直的片状圆轮,而是改用一个可四向滚动的胶质小球。这个小球在滚动时会带动一对转轴转动(分别为X转轴、Y转轴),在转轴的末端都有一个圆形的译码轮,译码轮上附有金属导电片与电刷直接接触。当转轴转动时,这些金属导电片与电刷就会依次接触,出现“接通”或“断开”两种形态,前者对应二进制数“1”、后者对应二进制数“0”。接下来,这些二进制信号被送交鼠标内部的专用芯片作解析处理并产生对应的坐标变化信号。只要鼠标在平面上移动,小球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译码轮的通断情况发生变化,产生一组组不同的坐标偏移量,反应到屏幕上,就是光标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

与原始鼠标相比,这种机械鼠标在可用性方面大有改善,反应灵敏度和精度也有所提升,制造成本低廉,成为第一种大范围流行的鼠标产品。但由于它采用纯机械结构,定位精度难如人意,加上频频接触的电刷和译码轮磨损得较为厉害,直接影响了机械鼠标的使用寿命。在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它就被成本同样低廉的“光机鼠标”所取代,后者正是现在市场上还很常见的所谓“机械鼠标”。

光机鼠标:

为了克服纯机械式鼠标精度不高,机械结构容易磨损的弊端,罗技公司在1983年成功设计出第一款光学机械式鼠标,一般简称为“光机鼠标”。光机鼠标是在纯机械式鼠标基础上进行改良,通过引入光学技术来提高鼠标的定位精度。与纯机械式鼠标一样,光机鼠标同样拥有一个胶质的小滚球,并连接着X、Y转轴,所不同的是光机鼠标不再有圆形的译码轮,代之的是两个带有栅缝的光栅码盘,并且增加了发光二极管和感光芯片。当鼠标在桌面上移动时,滚球会带动X、Y转轴的两只光栅码盘转动,而X、Y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便会照射在光栅码盘上,由于光栅码盘存在栅缝,在恰当时机二极管发射出的光便可透过栅缝直接照射在两颗感光芯片组成的检测头上。如果接收到光信号,感光芯片便会产生“1”信号,若无接收到光信号,则将之定为信号“0”。接下来,这些信号被送入专门的控制芯片内运算生成对应的坐标偏移量,确定光标在屏幕上的位置。

借助这种原理,光机鼠标在精度、可靠性、反应灵敏度方面都大大超过原有的纯机械鼠标,并且保持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推出之后迅速风靡市场,纯机械式鼠标被迅速取代。完全可以说,真正的鼠标时代是从光机鼠标开始的,它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完结,目前市场上的低档鼠标大多为该种类型。不过,光机鼠标也有其先天缺陷:底部的小球并不耐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个转轴就会因粘满污垢而影响光线通过,出现诸如移动不灵敏、光标阻滞之类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光机鼠标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将滚球和转轴作一次彻底的清洁。在灰尘多的使用环境下,甚至要求每隔两三天就清洁一次。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光机鼠标无法保持原有的良好工作状态,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会有所下降,耐用性不如人意。

光机式鼠标器是一种光电和机械相结合的鼠标。它在机械鼠标的基础上,将磨损最厉害的接触式电刷和译码轮改为非接触式的LED对射光路元件。当小球滚动时,X、Y方向的滚轴带动码盘旋转。安装在码盘两侧有两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LED发出的光束有时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有时则被阻断,从而产生两级组相位相差90°的脉冲序列。脉冲的个数代表鼠标的位移量,而相位表示鼠标运动的方向。由于采用了非接触部件,降低了磨损率,从而大大提高了鼠标

的寿命并使鼠标的精度有所增加。光机鼠标的外形与机械鼠标没有区别,不打开鼠标的外壳很难分辨。

光电鼠标:

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与光机鼠标发展的同一时代,出现一种完全没有机械结构的数字化光电鼠标。设计这种光电鼠标的初衷是将鼠标的精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之可充分满足专业应用的需求。这种光电鼠标没有传统的滚球、转轴等设计,其主要部件为两个发光二极管、感光芯片、控制芯片和一个带有网格的反射板(相当于专用的鼠标垫)。工作时光电鼠标必须在反射板上移动,X发光二极管和Y发光二极管会分别发射出光线照射在反射板上,接着光线会被反射板反射回去,经过镜头组件传递后照射在感光芯片上。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变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后将之送到定位芯片中专门处理,进而产生X-Y坐标偏移数据。

此种光电鼠标在精度指标上的确有所进步,但它在后来的应用中暴露出大量的缺陷。首先,光电鼠标必须依赖反射板,它的位置数据完全依据反射板中的网格信息来生成,倘若反射板有些弄脏或者磨损,光电鼠标便无法判断光标的位置所在。倘若反射板不慎被严重损坏或遗失,那么整个鼠标便就此报废;其次,光电鼠标使用非常不人性化,它的移动方向必须与反射板上的网格纹理相垂直,用户不可能快速地将光标直接从屏幕的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第三,光电鼠标的造价颇为高昂,数百元的价格在今天来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只愿意为鼠标付出20元左右资金,光电鼠标的高价位显得不近情理。由于存在大量的弊端,这种光电鼠标并未得到流行,充其量也只是在少数专业作图场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随着光机鼠标的全面流行,这种光电鼠标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

光学鼠标:

光学鼠标器是微软公司设计的一款高级鼠标。它采用NTELLIEYE技术,在鼠标底部的小洞里有一个小型感光头,面对感光头的是一个发射红外线的发光管,这个发光管每秒钟向外发射1500次,然后感光头就将这1500次的反射回馈给鼠标的定位系统,以此来实现准确的定位。所以,这种鼠标可在任何地方无限制地移动。

在1999年,微软推出一款名为“IntelliMouseExplorer”的第二代光电鼠标,这款鼠标所采用的是微软与安捷伦合作开发的IntelliEye光学引擎,由于它更多借助光学技术,故也被外界称为“光学鼠标”。

它既保留了光电鼠标的高精度、无机械结构等优点,又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使用过程中勿须清洁亦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诞生之后迅速引起业界瞩目。2000年,罗技公司也与安捷伦合作推出相关产品,而微软在后来则进行独立的研发工作并在2001年末推出第二代IntelliEye光学引擎。这样,光学鼠标就形成以微软和罗技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安捷伦科技虽然也掌握光学引擎的核心技术,但它并未涉及鼠标产品的制造,而是向第三方鼠标制造商提供光学引擎产品,目前市面上非微软、罗技品牌的鼠标几乎都是使用它的技术。

光学鼠标的结构与上述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底部没有滚轮,也不需要借助反射板来实现定位,其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微型摄像头、光学引擎和控制芯片。工作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照亮鼠标底部的表面,同时微型摄像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进行图像拍摄。鼠标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像传送给光学引擎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再由光学引擎中的定位DSP芯片对所产生的图像数字矩阵进行分析。由于相邻的两幅图像总会存在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些特征点的位置变化信息,便可以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这个分析结果最终被转换为坐标偏移量实现光标的定位。

毫无疑问,集各项完美指标于一身的光学鼠标诞生起就注定它将具有光明的前途,尽管在最初几年光学鼠标价格昂贵,消费市场鲜有人问津,但在2001年

之后情况逐渐有了转变,各鼠标厂商纷纷推出光学鼠标产品,消费者也认识到其优点所在。此后,在厂商的大力推动下,消费者的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花费较多的资金购买一款光学鼠标的用户不断增加。同时,光学鼠标的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分辨率提高到800dpi精度、刷新频率高达每秒6000次,在激烈的竞技游戏中也可灵活自如,而困扰光学鼠标的色盲症也得到良好的解决。加上顺利的量产工作让其成本不断下滑,百元左右便可买到一款相当不错的光学鼠标(廉价型产品可能只要30到40元),光学鼠标在近两年进入爆发式的成长期,绝大多数装机用户都将它作为首选产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光机鼠标日薄西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虽然在低阶领域还有一定的需求,但被光学鼠标所取代,最终退出市场的趋向表现得非常明显。

多键鼠标:

另外,鼠标还可按键数分为两键鼠标、三键鼠标、五键鼠标和新型的多键鼠标。两键鼠标和三键鼠标的左右按键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不着三键鼠标的中间按键,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软件时(如AutoCAD等),这个键也会起一些作用。如:三键鼠标使用中键在某些特殊程序中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在AutoCAD软件中就可利用中键快速启动常用命令,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五键鼠标多用于游戏,4键前进,5键后退,另外还可以设置为快捷键。多键鼠标是新一代的多功能鼠标,如有的鼠标上带有滚轮,大大方便了上下翻页,有的新型鼠标上除了有滚轮,还增加了拇指键等快速按键,进一步简化了操作程序。

滚轴和感应鼠标:

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在笔记本电脑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转动鼠标中间的小圆球,或在感应板上移动手指,光标就会向相应方向移动,当光标到达预定位置时,按一下鼠标或感应板,就可执行相应功能。

无线鼠标:

采用无线技术与计算机通信,从而省却了电线的束缚。其通常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 (IEEE 802.11)、Infrared (IrDA)、ZigBee (IEEE

802.15.4)等等多个无线技术标准,但对于当前主流无线鼠标而言,仅有27Mhz、2.4G和蓝牙无线鼠标共三类。

3D振动鼠标:

是一种新型的鼠标器,它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的鼠标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全方位立体控制能力。它具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移动方向,而且可以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移动方向。(2) 外形和普通鼠标不同。一般由一个扇形的底座和一个能够活动的控制器构成。(3) 具有振动功能,即触觉回馈功能。玩某些游戏时,当你被敌人击中时,你会感觉到你的鼠标也振动了。(4) 是真正的三键式鼠标。无论DOS或Windows环境下,鼠标的中间键和右键都大派用场。

鼠标刷新率:

也叫鼠标的采样频率,指鼠标每秒钟能采集和处理的图像数量。 刷新率也是鼠标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即鼠标每一秒能够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一般以(帧/秒)”为单位。

DPI:

鼠标的DPI是每英寸点数,也就是鼠标每移动一英寸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的点数。比如400DPI的鼠标,他在移动一英寸的时候,屏幕上的指针可以移动400个点。

如果非要给DPI定义为精度的话,那么在快速移动中,高DPI的鼠标的定位精度一定会大于低DPI的鼠标。但是鼠标的DPI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会一直保持着高达800的DPI指标。当鼠标的移动速度较缓慢时,此时DPI的值就会变的很低。当移动速度加快时,DPI值也会随之增高。也就是说DPI和鼠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这一切都是靠光学传感器对移动速度作出的准确判断。现在很多的鼠标都已经达到了4000DPI甚至6000DPI,并且还有切换DPI的功能,能够主动切换DPI。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