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昌嘉祥)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13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A1型题
1.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是
A. 环丙沙星 B. 氧氟沙星
C. 诺氟沙星 D. 洛美沙星
E. 氟罗沙星
2. 不符合磺胺类药物特点的叙述是A.进入体内的磺胺多在肝中乙酰化
B.抗菌谱较广,包括G+菌、G-菌等
C.可用于衣原体感染
D.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
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3.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含
A. 泌尿道损害 B. 急性溶血性贫血
C. 神经毒性 D. 造血系统毒性
E. 过敏反应
4. 对甲氧苄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B. 能增强磺胺药的作用
C. 能增强某些抗生素的作用 D.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E. 常与SMZ合用
5. 对硝基呋喃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呋喃妥因对多数大肠杆菌、肠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B. 呋喃妥因血药浓度低,不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
C. 呋喃妥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
D. 呋喃唑酮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
E. 呋喃唑酮主要用于菌痢和旅游者腹泻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是
A. 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B. 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C.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DNA螺旋酶
E. 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7. 青霉素G对下列细菌抗菌作用弱
A. 革兰阳性球菌 B. 革兰阳性杆菌
C. 革兰阴性球菌 D. 革兰阴性杆菌
E. 螺旋体
8.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胃肠道反应
E. 过敏反应
9. 抢救青霉素过敏反应,错误的是
A. 立即换用头孢菌素 B. 注射肾上腺素
C. 输液 D. 吸氧
E. 人工呼吸
10.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
A. 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B. 细菌产生了β内酰胺酶
C. 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D. 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E.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11.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
A. 青霉素G B. 氯霉素
C. 链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12. 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有效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A. 青霉素V B. 苯唑西林
C. 氨苄西林 D. 羧苄西林
E. 阿莫西林
13. 对阿莫西林描述错误的是A.胃肠道吸收良好
B.对G-杆菌无杀菌作用
C.为绿脓杆菌无杀菌作用
D.抗菌谱、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
E.属广谱青霉素
14. 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感染有效的是
A. 青霉素G B. 青霉素V
C. 氨苄西林 D. 替卡西林
E. 阿莫西林
15.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使用是因前者可
A. 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B. 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
C. 抑制β-内酰胺酶 D. 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管的分泌
E. 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16. 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 头孢曲松 B. 头孢拉定
C. 头孢哌酮 D. 头孢噻吩
E. 头孢氨苄
17. 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肾毒性较强的
A. 苯唑西林 B. 阿莫西林
C. 头孢噻吩 D. 头孢噻肟
E. 青霉素G
18. 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的药物是
A. 舒巴坦(青霉烷砜) B. 拉氧头孢
C. 头孢曲松 D. 哌拉西林
E. 氨曲南
19. 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A.抗菌谱较窄
B.对多数G+菌、厌氧球菌抗菌作用强
C.对多数G-菌作用强
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
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20.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庆大霉素 D. 红霉素
E. 青霉素G
21. 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
A. 红霉素 B. 氨苄西林
C. 羧苄西林 D. 苯唑西林
E. 以上都可以
22. 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
A. 耐酸,口服吸收较好
B. 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
C. 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
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 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
23.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
A. 头孢唑啉 B. 多黏菌素E
C. 链霉素 D. 克林霉素
E. 红霉素
2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
A. 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B.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C.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 干扰细菌DNA的合成
E.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消除途径是
A. 被单胺氧化酶代谢 B. 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C. 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D. 经肝药酶氧化
E.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
26.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A. 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 B. 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
C. 细菌产生水解酶 D.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E. 细菌产生钝化酶
27. 以下抗菌谱最广的药物是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多黏菌素
E. 多黏菌素E
28.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含
A. 耳毒性 B. 肝毒性
C. 肾毒性 D.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E. 过敏反应
29. 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C. 干扰细菌叶酸代谢 D.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E. 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30. 对多黏菌素B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B. 对多数革兰阳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C. 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效
D. 局部用于敏感菌所致眼、耳、皮肤等感染
E. 对肾毒性较大
31. 以下对绿脓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是
A. 氨苄西林、多黏菌素、头孢氨苄、羧苄西林
B.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
C. 苯唑西林、多黏菌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D.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羧苄西林
E.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多黏菌素、红霉素
32. 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
A. 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氨苄
B. 头孢氨苄、红霉素、四环素
C. 多黏菌素、红霉素、头孢氨苄
D. 氨苄西林、红霉素、林可霉素
E. 苯唑西林、头孢氨苄、庆大霉素
33. 四环素类药动学特点不包括
A. 多价阳离子影响吸收 B. 饭后服药影响吸收
C. 胃液酸度影响吸收 D. 剂量越大吸收量越高
E. 体内分布以骨、牙、肝为高
34. 对四环素类作用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G-菌、G-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都有效
B.能快速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C.能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滞蛋白质合成
D.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无影响
E.主要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支原体肺炎等
35. 与氯霉素特点不符的是
A. 口服难吸收 B. 易透过血脑屏障
C. 适用于伤寒的治疗 D. 骨髓毒性明显
E. 对早产儿、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36. 伤寒患者可选用的治疗药物组合是
A. 氨苄西林、四环素 B. 红霉素、羧苄西林
C. 四环素、青霉素 D. 氯霉素、青霉素
E. 氯霉素、氨苄西林
37. 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真菌DNA合成 B. 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C.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D. 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
E. 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38. 主要用于治疗阴道、胃肠道和口腔的念珠菌病的药物是
A. 利福平 B. 二性霉素
C. 灰黄霉素 D. 碘化物
E. 制霉菌素
39. 咪唑类抗真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B. 影响二氢叶酸合成
C. 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
D. 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E. 替代尿嘧啶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40.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
A. 灰黄霉素 B. 两性霉素B
C. 制霉菌素 D. 氟胞嘧啶
E. 酮康唑
41. 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的药物是
A. 氟胞嘧啶 B. 酮康唑
C. 灰黄霉素 D. 阿昔洛韦
E. 制霉菌素
42. 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 酮康唑 B. 咪康唑
C. 氟康唑 D. 克霉唑
E. 以上都不是
43. 以下不属于抗真菌药的是
A. 酮康唑 B. 灰黄霉素
C. 两性霉素B D. 制霉菌素
E. 多黏菌素
2024年3月5日发(作者:昌嘉祥)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13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A1型题
1.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是
A. 环丙沙星 B. 氧氟沙星
C. 诺氟沙星 D. 洛美沙星
E. 氟罗沙星
2. 不符合磺胺类药物特点的叙述是A.进入体内的磺胺多在肝中乙酰化
B.抗菌谱较广,包括G+菌、G-菌等
C.可用于衣原体感染
D.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
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3.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含
A. 泌尿道损害 B. 急性溶血性贫血
C. 神经毒性 D. 造血系统毒性
E. 过敏反应
4. 对甲氧苄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B. 能增强磺胺药的作用
C. 能增强某些抗生素的作用 D.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E. 常与SMZ合用
5. 对硝基呋喃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呋喃妥因对多数大肠杆菌、肠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B. 呋喃妥因血药浓度低,不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
C. 呋喃妥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
D. 呋喃唑酮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
E. 呋喃唑酮主要用于菌痢和旅游者腹泻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是
A. 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B. 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C.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DNA螺旋酶
E. 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7. 青霉素G对下列细菌抗菌作用弱
A. 革兰阳性球菌 B. 革兰阳性杆菌
C. 革兰阴性球菌 D. 革兰阴性杆菌
E. 螺旋体
8.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胃肠道反应
E. 过敏反应
9. 抢救青霉素过敏反应,错误的是
A. 立即换用头孢菌素 B. 注射肾上腺素
C. 输液 D. 吸氧
E. 人工呼吸
10.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
A. 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B. 细菌产生了β内酰胺酶
C. 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D. 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E. 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11.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
A. 青霉素G B. 氯霉素
C. 链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12. 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有效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A. 青霉素V B. 苯唑西林
C. 氨苄西林 D. 羧苄西林
E. 阿莫西林
13. 对阿莫西林描述错误的是A.胃肠道吸收良好
B.对G-杆菌无杀菌作用
C.为绿脓杆菌无杀菌作用
D.抗菌谱、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
E.属广谱青霉素
14. 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感染有效的是
A. 青霉素G B. 青霉素V
C. 氨苄西林 D. 替卡西林
E. 阿莫西林
15.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使用是因前者可
A. 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B. 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
C. 抑制β-内酰胺酶 D. 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管的分泌
E. 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16. 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 头孢曲松 B. 头孢拉定
C. 头孢哌酮 D. 头孢噻吩
E. 头孢氨苄
17. 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肾毒性较强的
A. 苯唑西林 B. 阿莫西林
C. 头孢噻吩 D. 头孢噻肟
E. 青霉素G
18. 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的药物是
A. 舒巴坦(青霉烷砜) B. 拉氧头孢
C. 头孢曲松 D. 哌拉西林
E. 氨曲南
19. 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A.抗菌谱较窄
B.对多数G+菌、厌氧球菌抗菌作用强
C.对多数G-菌作用强
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
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20.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庆大霉素 D. 红霉素
E. 青霉素G
21. 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
A. 红霉素 B. 氨苄西林
C. 羧苄西林 D. 苯唑西林
E. 以上都可以
22. 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
A. 耐酸,口服吸收较好
B. 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
C. 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
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 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
23.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
A. 头孢唑啉 B. 多黏菌素E
C. 链霉素 D. 克林霉素
E. 红霉素
2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
A. 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B.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C.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 干扰细菌DNA的合成
E.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消除途径是
A. 被单胺氧化酶代谢 B. 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C. 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D. 经肝药酶氧化
E.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
26.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是
A. 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 B. 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
C. 细菌产生水解酶 D.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E. 细菌产生钝化酶
27. 以下抗菌谱最广的药物是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多黏菌素
E. 多黏菌素E
28.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含
A. 耳毒性 B. 肝毒性
C. 肾毒性 D.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E. 过敏反应
29. 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C. 干扰细菌叶酸代谢 D.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E. 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30. 对多黏菌素B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B. 对多数革兰阳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C. 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效
D. 局部用于敏感菌所致眼、耳、皮肤等感染
E. 对肾毒性较大
31. 以下对绿脓杆菌感染有效的抗生素是
A. 氨苄西林、多黏菌素、头孢氨苄、羧苄西林
B.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
C. 苯唑西林、多黏菌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D.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羧苄西林
E.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多黏菌素、红霉素
32. 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
A. 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氨苄
B. 头孢氨苄、红霉素、四环素
C. 多黏菌素、红霉素、头孢氨苄
D. 氨苄西林、红霉素、林可霉素
E. 苯唑西林、头孢氨苄、庆大霉素
33. 四环素类药动学特点不包括
A. 多价阳离子影响吸收 B. 饭后服药影响吸收
C. 胃液酸度影响吸收 D. 剂量越大吸收量越高
E. 体内分布以骨、牙、肝为高
34. 对四环素类作用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G-菌、G-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都有效
B.能快速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C.能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滞蛋白质合成
D.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无影响
E.主要用于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支原体肺炎等
35. 与氯霉素特点不符的是
A. 口服难吸收 B. 易透过血脑屏障
C. 适用于伤寒的治疗 D. 骨髓毒性明显
E. 对早产儿、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36. 伤寒患者可选用的治疗药物组合是
A. 氨苄西林、四环素 B. 红霉素、羧苄西林
C. 四环素、青霉素 D. 氯霉素、青霉素
E. 氯霉素、氨苄西林
37. 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真菌DNA合成 B. 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C.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D. 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
E. 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38. 主要用于治疗阴道、胃肠道和口腔的念珠菌病的药物是
A. 利福平 B. 二性霉素
C. 灰黄霉素 D. 碘化物
E. 制霉菌素
39. 咪唑类抗真菌作用机制是
A. 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B. 影响二氢叶酸合成
C. 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
D. 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E. 替代尿嘧啶进入DNA分子中,阻断核酸合成
40.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
A. 灰黄霉素 B. 两性霉素B
C. 制霉菌素 D. 氟胞嘧啶
E. 酮康唑
41. 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的药物是
A. 氟胞嘧啶 B. 酮康唑
C. 灰黄霉素 D. 阿昔洛韦
E. 制霉菌素
42. 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 酮康唑 B. 咪康唑
C. 氟康唑 D. 克霉唑
E. 以上都不是
43. 以下不属于抗真菌药的是
A. 酮康唑 B. 灰黄霉素
C. 两性霉素B D. 制霉菌素
E. 多黏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