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隽流惠)
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分发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Y/T 262 节目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测量算法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LKFS
K加权下相对于标称满刻度的响度,响度绝对标度单位。
3.1.2
dB TP
以分贝表示的相对于满刻度的真峰值音频电平。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LU 响度(相对标度)单位(Loudness Unit)
4 技术要求
在制作、播出、分发环节,均应满足下述要求:
4.1 应根据GY/T 262对节目响度进行测量,测量包括所有的音频声道(多至5声道,不包含低频效果
声道)。
4.2 数字电视节目应测量完整节目时长内的平均响度。
1)
1)对于特殊节目类型,如演唱会、音乐会等正常对白占比较少的节目,或高尔夫球、台球比赛等长时间安静的节目,
宜考虑测量含有正常对白部分的节目的平均响度;正常对白是指正常音量大小的讲话语音,即既不包含喊叫也不包
含窃窃私语。
1
GY/T 282—2014
4.3 数字电视节目的平均响度目标值应为–24LKFS。
4.4 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目标值容差范围为±2LU,某机构(频道)提供的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值
不能长期处于该响度容差范围的上下两个边缘。
4.5 如果数字电视节目使用元数据来标示节目平均响度,元数据的值应该与整个节目时长内的平均响
2)
度相对应。
4.6 整个节目的最大真峰值音频电平应不超过-2dB TP。
2)对于特殊节目类型,如演唱会、音乐会等正常对白占比较少的节目,或高尔夫球、台球比赛等长时间安静的节目,
元数据的值宜与节目中含有正常对白部分的节目平均响度相对应。
2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隽流惠)
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分发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Y/T 262 节目响度和真峰值音频电平测量算法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LKFS
K加权下相对于标称满刻度的响度,响度绝对标度单位。
3.1.2
dB TP
以分贝表示的相对于满刻度的真峰值音频电平。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LU 响度(相对标度)单位(Loudness Unit)
4 技术要求
在制作、播出、分发环节,均应满足下述要求:
4.1 应根据GY/T 262对节目响度进行测量,测量包括所有的音频声道(多至5声道,不包含低频效果
声道)。
4.2 数字电视节目应测量完整节目时长内的平均响度。
1)
1)对于特殊节目类型,如演唱会、音乐会等正常对白占比较少的节目,或高尔夫球、台球比赛等长时间安静的节目,
宜考虑测量含有正常对白部分的节目的平均响度;正常对白是指正常音量大小的讲话语音,即既不包含喊叫也不包
含窃窃私语。
1
GY/T 282—2014
4.3 数字电视节目的平均响度目标值应为–24LKFS。
4.4 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目标值容差范围为±2LU,某机构(频道)提供的数字电视节目平均响度值
不能长期处于该响度容差范围的上下两个边缘。
4.5 如果数字电视节目使用元数据来标示节目平均响度,元数据的值应该与整个节目时长内的平均响
2)
度相对应。
4.6 整个节目的最大真峰值音频电平应不超过-2dB TP。
2)对于特殊节目类型,如演唱会、音乐会等正常对白占比较少的节目,或高尔夫球、台球比赛等长时间安静的节目,
元数据的值宜与节目中含有正常对白部分的节目平均响度相对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