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澄卓然)
鹦鹉螺的目前价值及潜在价值
鹦鹉螺(Nautilus Pompiplius)是属于头足纲四鳃亚纲鹦鹉螺目的软体动物及贝类动
物。
现有的种类不多,但都是暖水性动物。它们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特有的种类,在我
国台湾、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有发现。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
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们能够靠充气的壳室在水中游泳,或以
漏斗喷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鹦鹉螺惬意地浮游
在海面止,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这类动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为底栖
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一、 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自古,鹦鹉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丽让人发出由衷的赞美。出土于东晋南京王兴之夫
妇墓的鹦鹉杯以海里稀有贝类动物鹦鹉螺壳为杯身,壳外用铜边镶扣,两侧装有铜质双耳,
螺内自然形成的水车轮片状可以储存酒,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是目前为止六朝考古中唯
一的一件。鹦鹉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见,但在古代诗文中并不罕见。李白的《襄阳歌》中
就有“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诗句。
它们的外表非常美丽,很像一个染了五颜六色的搪瓷缸。鹦鹉螺的壳薄而轻,呈螺旋
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从壳的脐部辐射出红褐色的曲折条纹,很像鹦鹉的
头部。鹦鹉螺的贝壳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这种石灰质的外壳大而厚,左右对称,沿
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
状。这在各国发行的鹦鹉螺邮票上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壳有两层物质组成,外层是磁质
层,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壳的内腔由隔层分为30多个壳室,动物藏身于最后一个
隔壁的前边,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 “气室”。
每一隔层凹面向着壳口,中央有一个不大的圆孔,被体后引出的索状物穿过,彼此之间以
此相联系。
二、 仿生作用
除了外表,鹦鹉螺的精密构造也是造物的奇迹。人类模仿鹦鹉螺排水,吸水的上浮、
下沉方式,制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诞生,“鹦鹉
螺”号总重2800吨,共花费5500万美元。整个艇体长90米,航速平均20节,最大航
速25节,可在最大航速下连续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该艇与当
时的普通潜艇相比,航速大约快了一半。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艇体外形与
内部、动力仪器与作战装备,都是最精密的科学产品,都是用最流线型的外貌与简便的控
制装配起来的,与普通潜艇相比,“鹦鹉螺”号艇体外壳显得更为厚实,潜水深度在150
米以下,在深海中行进时,凭其特装的声呐,可以自由探路,绝无触礁撞石的危险。
据以色列国防部透露,美以联合研制的“鹦鹉螺”激光武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击
落火箭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三、揭示大自然演变的鹦鹉螺
一九九六年《中国剪报》上转载了一篇文章,讲述了鹦鹉螺化石的又一作用:
“美国两位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见解,月亮在
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现在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
着六种鹦鹉螺。
这两位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发现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一样的性能。
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的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一个塑望
日(中国农历的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
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地理学家得到极大的启发。他们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
惊奇地发现,古鹦鹉螺的每隔生长线数且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
代的却是固定不变的。
研究显示,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中生代
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古生代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000
多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九天。科学家据此推侧4亿多年前,月
亮绕地球一圈是9天,而随着时间的变迁,月亮绕地球一圈逐渐成了15天、18天、22
天以及26天,以至于今天的约30天。
月亮的轨道越来越长,证明月亮――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个自然现象还可以用日蚀
的记录来印证),这证明地球――月亮是一个扩散体系。
这帮助我们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地球上为什么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存在。如
果是一个收缩体系,气体就会变成液体,液体就会变成固体。地球就没有大气层,就没有
水的存在。没有水就没有海洋,没有生命,就会和其它星球一样寂寞冷清了。
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
的结果是,4亿多年前,距离仅为现在的43 %。
科学家对近3000年来有记录的月蚀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与上述推理完全吻合,
证明月亮正在远去。”
鹦鹉螺对揭示大自然演变的奥秘真是功不可没。
四、“活化石”
鹦鹉螺有着多重迷人的身世。它被古生物学家习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一
种活化石的代名词。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鹦鹉螺,历经六千五百万年演化,外形似乎鲜少
变化,这让科学家惊叹不已!而它们的祖先族群多达三十多种,却在六千五百万年前那场
大劫难中,与恐龙同遭被扫荡一空灭绝的命运。少数残存的现生鹦鹉螺后裔,栖息在印度
洋与大西洋海域,剩下了“庞氏鹦鹉螺”、“深脐鹦鹉螺”、“大头鹦鹉螺”以及两个不大确
定的种。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是因为和同样具有多房室外壳的菊石类相关联。
鹦鹉螺现有的种类不多,但化石的种类多达2500种。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这些在
古生代高度繁荣的种群,构成了重要的地层指标。地质学家利用这些存在于不同地址年代
的化石,可以研究与之相关的动物演化、能源矿产和环境变化,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
供科学的数据。2、 鹦鹉螺属为古老的鹦鹉螺目(Nautiloidea)唯一的现存属,在古生物学
十分重要,可藉以断定地层的年代。
五、文化内涵
在国外有很多利用鹦鹉螺名字或原理制作的商品,如音响、软件、沙发、玩具、酒具、
宾馆等,很多艺术家也从鹦鹉螺身上获得灵感,创作出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品。在我
国的贝壳市场上,鹦鹉螺的贝壳并不少见,沿海的旅游景点几乎家家都有卖,很多商贩都
把鹦鹉螺列为中国的“四大名螺”,鹦鹉螺也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的美丽花纹和
独特的形态,加上传奇般的生存状态,的确是很好的收藏品,很多生物就是这样从自然界
消失,在人类的壁橱里或者博物馆里见证着生态的演变呢。
六、数学家眼中的鹦鹉螺
鹦鹉螺所呈现优美的螺线,鹦鹉螺的螺旋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数列,
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的。这种
不可思议的精神生长模式,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澄卓然)
鹦鹉螺的目前价值及潜在价值
鹦鹉螺(Nautilus Pompiplius)是属于头足纲四鳃亚纲鹦鹉螺目的软体动物及贝类动
物。
现有的种类不多,但都是暖水性动物。它们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特有的种类,在我
国台湾、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有发现。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
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们能够靠充气的壳室在水中游泳,或以
漏斗喷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鹦鹉螺惬意地浮游
在海面止,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这类动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为底栖
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一、 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自古,鹦鹉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丽让人发出由衷的赞美。出土于东晋南京王兴之夫
妇墓的鹦鹉杯以海里稀有贝类动物鹦鹉螺壳为杯身,壳外用铜边镶扣,两侧装有铜质双耳,
螺内自然形成的水车轮片状可以储存酒,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是目前为止六朝考古中唯
一的一件。鹦鹉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见,但在古代诗文中并不罕见。李白的《襄阳歌》中
就有“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诗句。
它们的外表非常美丽,很像一个染了五颜六色的搪瓷缸。鹦鹉螺的壳薄而轻,呈螺旋
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从壳的脐部辐射出红褐色的曲折条纹,很像鹦鹉的
头部。鹦鹉螺的贝壳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这种石灰质的外壳大而厚,左右对称,沿
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
状。这在各国发行的鹦鹉螺邮票上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壳有两层物质组成,外层是磁质
层,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壳的内腔由隔层分为30多个壳室,动物藏身于最后一个
隔壁的前边,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 “气室”。
每一隔层凹面向着壳口,中央有一个不大的圆孔,被体后引出的索状物穿过,彼此之间以
此相联系。
二、 仿生作用
除了外表,鹦鹉螺的精密构造也是造物的奇迹。人类模仿鹦鹉螺排水,吸水的上浮、
下沉方式,制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诞生,“鹦鹉
螺”号总重2800吨,共花费5500万美元。整个艇体长90米,航速平均20节,最大航
速25节,可在最大航速下连续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该艇与当
时的普通潜艇相比,航速大约快了一半。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艇体外形与
内部、动力仪器与作战装备,都是最精密的科学产品,都是用最流线型的外貌与简便的控
制装配起来的,与普通潜艇相比,“鹦鹉螺”号艇体外壳显得更为厚实,潜水深度在150
米以下,在深海中行进时,凭其特装的声呐,可以自由探路,绝无触礁撞石的危险。
据以色列国防部透露,美以联合研制的“鹦鹉螺”激光武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击
落火箭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三、揭示大自然演变的鹦鹉螺
一九九六年《中国剪报》上转载了一篇文章,讲述了鹦鹉螺化石的又一作用:
“美国两位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见解,月亮在
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现在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
着六种鹦鹉螺。
这两位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发现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一样的性能。
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的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一个塑望
日(中国农历的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
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地理学家得到极大的启发。他们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
惊奇地发现,古鹦鹉螺的每隔生长线数且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
代的却是固定不变的。
研究显示,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中生代
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古生代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000
多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九天。科学家据此推侧4亿多年前,月
亮绕地球一圈是9天,而随着时间的变迁,月亮绕地球一圈逐渐成了15天、18天、22
天以及26天,以至于今天的约30天。
月亮的轨道越来越长,证明月亮――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个自然现象还可以用日蚀
的记录来印证),这证明地球――月亮是一个扩散体系。
这帮助我们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地球上为什么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存在。如
果是一个收缩体系,气体就会变成液体,液体就会变成固体。地球就没有大气层,就没有
水的存在。没有水就没有海洋,没有生命,就会和其它星球一样寂寞冷清了。
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
的结果是,4亿多年前,距离仅为现在的43 %。
科学家对近3000年来有记录的月蚀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与上述推理完全吻合,
证明月亮正在远去。”
鹦鹉螺对揭示大自然演变的奥秘真是功不可没。
四、“活化石”
鹦鹉螺有着多重迷人的身世。它被古生物学家习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一
种活化石的代名词。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鹦鹉螺,历经六千五百万年演化,外形似乎鲜少
变化,这让科学家惊叹不已!而它们的祖先族群多达三十多种,却在六千五百万年前那场
大劫难中,与恐龙同遭被扫荡一空灭绝的命运。少数残存的现生鹦鹉螺后裔,栖息在印度
洋与大西洋海域,剩下了“庞氏鹦鹉螺”、“深脐鹦鹉螺”、“大头鹦鹉螺”以及两个不大确
定的种。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是因为和同样具有多房室外壳的菊石类相关联。
鹦鹉螺现有的种类不多,但化石的种类多达2500种。鹦鹉螺化石也称菊石,这些在
古生代高度繁荣的种群,构成了重要的地层指标。地质学家利用这些存在于不同地址年代
的化石,可以研究与之相关的动物演化、能源矿产和环境变化,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
供科学的数据。2、 鹦鹉螺属为古老的鹦鹉螺目(Nautiloidea)唯一的现存属,在古生物学
十分重要,可藉以断定地层的年代。
五、文化内涵
在国外有很多利用鹦鹉螺名字或原理制作的商品,如音响、软件、沙发、玩具、酒具、
宾馆等,很多艺术家也从鹦鹉螺身上获得灵感,创作出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品。在我
国的贝壳市场上,鹦鹉螺的贝壳并不少见,沿海的旅游景点几乎家家都有卖,很多商贩都
把鹦鹉螺列为中国的“四大名螺”,鹦鹉螺也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的美丽花纹和
独特的形态,加上传奇般的生存状态,的确是很好的收藏品,很多生物就是这样从自然界
消失,在人类的壁橱里或者博物馆里见证着生态的演变呢。
六、数学家眼中的鹦鹉螺
鹦鹉螺所呈现优美的螺线,鹦鹉螺的螺旋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数列,
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的。这种
不可思议的精神生长模式,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