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力嘉丽)
钢琴毕业设计评委评语
1.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
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
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得浑浊,这是极
其错误的。
2.节奏的需要
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
踏板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
往往是为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的直踏板法。
3.作品风格
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最应当要注意的一点,在你选择踏板的使用的
时候如果你不考虑作品的风格那将是致命的错误。
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
有其叫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在演奏巴赫的作品的时候对于巴赫的音乐作品,许多演奏家持有
这样一种观点:巴赫的那些作品诞生的年代还没有右踏板的出现。
在演奏中如果使用踏板,将影响作品的原始风貌。
但不知是否有人考虑过在巴赫创作这些乐曲的年代同样没有现
代钢琴的出现,那些作品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所创作的。
可见,我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已经破坏了巴赫作品
的原始风貌。
在巴赫作品中如何使用踏板的问题上菲鲁奇奥·布索尼的这段话
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踏板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是需要的,在钢琴作
品中使用踏板而有听不出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有关这一点,我们指的是用踏板来连接两个依次进行的单音或和
弦,为强调一个悬留音,为延续一个单声部,等等;一种处理方式其
中并不显出具体的踏板效果…在任何地方只要可能,尽量用手而不是
用踏板来延续一些音。
由于巴洛克时期和19世纪的声音概念不同,19世纪喜欢主要为
密集的洪亮度、音型的融合和延续长的低音持续音而使用踏板,但巴
洛克时期是具有对位的声部清晰,并且每个声部有对比性奏法的观念
的时期,因此在弹巴赫的作品时不能将作品的踏板处理为19世纪时
期的那种方式,应当要:
(1)不要把踏板踩得太深,以免产生太强的泛音;(2)不要把
踏板踩得太长,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使用踏板,多换踏板,保持
声部清晰
如在下面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降b小调前奏曲》的
这段乐曲中就是用右踏板帮助在重复音中做到连音连接。
巴赫的作品在结尾处的尾奏部分往往使用的是一种完满终止,即
K→Ⅳ→Ⅴ→Ⅰ这种极具有宗教色彩的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宏伟
的“全奏的风琴”效果,如果不踩踏板就无法在现代钢琴上表现出这
种效果。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力嘉丽)
钢琴毕业设计评委评语
1.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
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
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得浑浊,这是极
其错误的。
2.节奏的需要
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
踏板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
往往是为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的直踏板法。
3.作品风格
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最应当要注意的一点,在你选择踏板的使用的
时候如果你不考虑作品的风格那将是致命的错误。
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
有其叫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在演奏巴赫的作品的时候对于巴赫的音乐作品,许多演奏家持有
这样一种观点:巴赫的那些作品诞生的年代还没有右踏板的出现。
在演奏中如果使用踏板,将影响作品的原始风貌。
但不知是否有人考虑过在巴赫创作这些乐曲的年代同样没有现
代钢琴的出现,那些作品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所创作的。
可见,我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已经破坏了巴赫作品
的原始风貌。
在巴赫作品中如何使用踏板的问题上菲鲁奇奥·布索尼的这段话
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踏板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是需要的,在钢琴作
品中使用踏板而有听不出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有关这一点,我们指的是用踏板来连接两个依次进行的单音或和
弦,为强调一个悬留音,为延续一个单声部,等等;一种处理方式其
中并不显出具体的踏板效果…在任何地方只要可能,尽量用手而不是
用踏板来延续一些音。
由于巴洛克时期和19世纪的声音概念不同,19世纪喜欢主要为
密集的洪亮度、音型的融合和延续长的低音持续音而使用踏板,但巴
洛克时期是具有对位的声部清晰,并且每个声部有对比性奏法的观念
的时期,因此在弹巴赫的作品时不能将作品的踏板处理为19世纪时
期的那种方式,应当要:
(1)不要把踏板踩得太深,以免产生太强的泛音;(2)不要把
踏板踩得太长,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使用踏板,多换踏板,保持
声部清晰
如在下面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降b小调前奏曲》的
这段乐曲中就是用右踏板帮助在重复音中做到连音连接。
巴赫的作品在结尾处的尾奏部分往往使用的是一种完满终止,即
K→Ⅳ→Ⅴ→Ⅰ这种极具有宗教色彩的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宏伟
的“全奏的风琴”效果,如果不踩踏板就无法在现代钢琴上表现出这
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