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国进口食品

IT圈 admin 70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尉迟芮澜)

中国进口食品

中国进口食品有,糖果,口香糖,罐头,维生素,钙片,饼干,

食用油,咖啡,饮料,橄榄油,食用油,茶叶,鱼油,蜂胶,巧

克力,休闲食品,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讲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食品,包含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并在国内包装的食品。对于

消费者而言,最直接辨别食品是否为进口食品的方式就是看包装

上有没有标注“原产国”。

2021年,我国食品进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额高达1354.6

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市场零售规模大约1.6万亿人民币。

过往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2021年我国进口额排在

前五位的食品品类分别是肉类、粮食、水产品、乳制品和水果,

它们的进口额都超过了百亿美元。

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20项产品:

中国目前许多产品仍然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制造在这些领域的研

发和生产依然存在难以攻破的技术难关。

1、高端数控机床

机床是现代制造的基础,没有机床的支撑,现代制造将寸步难行。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制造业对精密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更

高精度的产品不得不依赖高端数控机床。目前国内的高性能机床

基本上都是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进口,高端数控机床自

给率不足10%,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但国

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

2、芯片

小到平时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到登月用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可以

说是无处不在。2018年中国芯片市场超过4000亿美元,然而令

人遗憾的是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贸易逆

差高达1657亿美元,芯片之痛是中国制造难以抹去的阴影。尽

管我国正在加大攻关芯片技术的力度,但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

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目前中国能自主制造类比、分离等

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

3、光刻机

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国产芯片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机

的无力。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全球只用荷兰ASML和日

本尼康和佳能拥有,其中荷兰的ASML占据全球份额的87.4%,

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些精端装备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这些

核心装备是用钱买不来的,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如

今半导体工业正在挑战的制程工艺为5nm和7nm,这个尺寸不

到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个精度条件下加工,任何传统的

加工方式都毫无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

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要想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就必须要

有先进的光刻机。

4、操作系统

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

统上中国仍一片空白。目前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占比高

达81.5%,苹果IOS占比18.4%,美帝几乎垄断了整个智能手机

的操作系统市场。中国要想真正实现智能手机的自主生产,操作

系统的空白是永远绕不开的问题。而建设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软件

生态系统,需要芯片厂商、系统厂商、软件厂商的数年如一日地

共同协作。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

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

要的软件, 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没有医疗器械,

中国上亿医患病人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尽管我国医疗行业日益完

善,但很多医疗器械多进口于德国、日本、瑞士,这种高端精密

仪器,一台设备的成本通常高达百万甚至千万。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上。国

产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例如我国仅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企业

就有200多家,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意识。

6、航空发动机

中国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战机能自主研发,但航空发动机依然

高度依赖进口。目前世界航发领域,美国英国的航空发动机的霸

主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

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罗(RR:罗尔斯·罗伊斯,又名劳斯莱斯)

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不足1%。航

空发动机的缺失不仅关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更已成为制约我

国空军战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我国的J-20战机为例,歼-20在

早期发动机远远落后于F-22装备的F119,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

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机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只能在气动布局上

做文章。可以说没有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就没有我国空军的

未来。

7、汽车发动机

目前国产发动机依然喜欢买别人技术、捡别人淘汰的技术,导致

国产汽车品牌质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国产发动

机无论在制程、可靠度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在自主品牌快速发

展的今天,国产车在外观设计和车身做工上进步非常大,某些优

秀产品在这些方面甚至可以赶超合资,但再好的外观设计和做工

依然弥补不了发动机的短,一台优秀的发动机将是国产汽车赢得

消费者信赖的重要基础。

8、船舶柴油发动机

中国造船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但船舶柴油发动机却高度依赖进口,

国内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有95%以上为柴油机动力装置,而世界

上的船舶柴油机基本被MAN B&W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垄断。

不仅船舶发动机市场被国外牢牢占据,专利封锁也难以突围。曾

有报导称国内中西部地区有一家国有企业制造了300多台船舶

用中速机,赢利上亿元,可是当该企业在缴纳知识产权费后,盈

余所剩无几。国产发动机要想厚积薄发,突破专利封锁成为重中

之重。

9、高端传感器

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还是智能家居,高端传感器可谓无处

不在,高端传感器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配件。目前我国最缺

乏的是高端的、灵敏的传感器。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

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

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10、转辙机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

ZD6转辙机精度远远不及西门子S700K,达不到使用要求,只能

依赖进口。

11、高端轴承

在我们的生活中轴承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家里

的家用电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飞船,下水的航空母舰,没有轴承

这一切都无法存在。然而应用于精密机床的主轴承,我国在技术

上仍处于一片空白。滚动轴承的精度一般分为P0、P6、P5、P4

和P2五个等级,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P5及以上

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哈尔滨轴承高精密机床

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P4及以上级超

精密轴承对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内需求的一半以上都

依赖进口。

12、大型机

大型机也被称为大型主机,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安全性

某些重要行业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大型机担着企业、机构最

核心的应用,例如银行的资金交易,用户数据等等。如果四大行

这样的大银行大型机出了大故障,银行转账和ATM机都将瘫痪,

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将无法正常运作。如此重要的企业设备

中国却严重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在国产大型机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远落后于IBM。

13、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充当照明光源而进行放大成

像的大型显微分析设备。相比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

以看到看清小于0.2um的细微结构,是我国科研领域重要器械。

目前我国还无法生产高精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校和科研机构

使用的电镜大多进口自美国、日本和荷兰。

14、数控刀具

数控刀具是工业生产的牙齿,没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无稽之

谈。目前国产数控刀具在工艺和图层工艺上和进口的还是有很大

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进口刀具,再加上高端机床技术的

缺失,我国数控刀具只能依赖进口。

15、高精度机械手

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

前世界上最先进的KUKA工业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机械手已经

能和乒乓球世界冠军进行比赛,而我国依然无法生产高精度的机

械手,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生产严重落后。

16、基因检测仪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

以为我国已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连一台基

因检测仪都造不出来。基因测序仪诞生于1986年,目前已经走

过了30多年,其中超过99%的设备都是美国研发、设计和生产

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先进机器作为技术支撑,中国的基因工程将

举步维艰。

17、真空蒸镀机

随着搭载京东方OLED 屏幕的华为mate20的上市,国产OLED 屏

幕在国际市场上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OLED面

板制程的“心脏“:真空蒸镀机,其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日

本Canon Tokki手里。Canon Tokki的年产量通常只有几台到十几

台之间,还没出厂就被抢购一空,可谓有钱也买不到。它能把有

机发光材料蒸镀到基板上的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没有其他公司

的蒸镀机能达到这个精准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蒸镀机的企业,

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发言权。

18、感光干膜

感光干膜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专用品,通常由

聚乙烯膜、光致抗蚀剂膜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感光干膜主要

作用是隔绝氧气、分层和避免机械划伤,没有它电路板的寿命将

大幅下降。2017年我国光致抗蚀干膜产量约0.7亿平方米,仅占

国内消费量的1/3,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19、抗癌药

《我不是药神》第一次引起人们对于进口药价的思考,进口药之

所以售价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国外制药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另一

方面也源于国产创新药缺失。2017年我国肿瘤药规模超过1400

亿,但其中95%依赖进口。一种新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救命稻

草,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6-10年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让中

国癌症患者早日吃上廉价的国产药,中国制造企业仍有很长路要

走。

20、数码相机

中国的火箭都上太空了,却造不出一台小小的数码相机,难道数

码相机制造工艺要求比火箭还高吗?

其实还真是,单反数码相机技术门槛很高,需要最前沿的光学、

电子、机械技术相结合。像如今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

1/4000秒,部分高端机型甚至达到1/8000秒。如此高速的快门

对加工精度和可靠度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中国机械加工条件目

前还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尉迟芮澜)

中国进口食品

中国进口食品有,糖果,口香糖,罐头,维生素,钙片,饼干,

食用油,咖啡,饮料,橄榄油,食用油,茶叶,鱼油,蜂胶,巧

克力,休闲食品,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讲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食品,包含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并在国内包装的食品。对于

消费者而言,最直接辨别食品是否为进口食品的方式就是看包装

上有没有标注“原产国”。

2021年,我国食品进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额高达1354.6

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市场零售规模大约1.6万亿人民币。

过往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2021年我国进口额排在

前五位的食品品类分别是肉类、粮食、水产品、乳制品和水果,

它们的进口额都超过了百亿美元。

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20项产品:

中国目前许多产品仍然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制造在这些领域的研

发和生产依然存在难以攻破的技术难关。

1、高端数控机床

机床是现代制造的基础,没有机床的支撑,现代制造将寸步难行。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制造业对精密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更

高精度的产品不得不依赖高端数控机床。目前国内的高性能机床

基本上都是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进口,高端数控机床自

给率不足10%,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但国

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

2、芯片

小到平时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到登月用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可以

说是无处不在。2018年中国芯片市场超过4000亿美元,然而令

人遗憾的是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贸易逆

差高达1657亿美元,芯片之痛是中国制造难以抹去的阴影。尽

管我国正在加大攻关芯片技术的力度,但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

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目前中国能自主制造类比、分离等

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

3、光刻机

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国产芯片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机

的无力。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全球只用荷兰ASML和日

本尼康和佳能拥有,其中荷兰的ASML占据全球份额的87.4%,

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些精端装备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这些

核心装备是用钱买不来的,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如

今半导体工业正在挑战的制程工艺为5nm和7nm,这个尺寸不

到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在这个精度条件下加工,任何传统的

加工方式都毫无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半

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要想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就必须要

有先进的光刻机。

4、操作系统

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

统上中国仍一片空白。目前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占比高

达81.5%,苹果IOS占比18.4%,美帝几乎垄断了整个智能手机

的操作系统市场。中国要想真正实现智能手机的自主生产,操作

系统的空白是永远绕不开的问题。而建设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软件

生态系统,需要芯片厂商、系统厂商、软件厂商的数年如一日地

共同协作。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

断试剂及校准物、 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包括所需

要的软件, 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没有医疗器械,

中国上亿医患病人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尽管我国医疗行业日益完

善,但很多医疗器械多进口于德国、日本、瑞士,这种高端精密

仪器,一台设备的成本通常高达百万甚至千万。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上。国

产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例如我国仅生产输液器、注射器的企业

就有200多家,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意识。

6、航空发动机

中国的火箭能去月球,四代战机能自主研发,但航空发动机依然

高度依赖进口。目前世界航发领域,美国英国的航空发动机的霸

主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PW:普拉特·惠特尼)、通用(GE:

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罗(RR:罗尔斯·罗伊斯,又名劳斯莱斯)

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不足1%。航

空发动机的缺失不仅关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更已成为制约我

国空军战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我国的J-20战机为例,歼-20在

早期发动机远远落后于F-22装备的F119,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

而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机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只能在气动布局上

做文章。可以说没有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就没有我国空军的

未来。

7、汽车发动机

目前国产发动机依然喜欢买别人技术、捡别人淘汰的技术,导致

国产汽车品牌质量跟不上同期的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国产发动

机无论在制程、可靠度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在自主品牌快速发

展的今天,国产车在外观设计和车身做工上进步非常大,某些优

秀产品在这些方面甚至可以赶超合资,但再好的外观设计和做工

依然弥补不了发动机的短,一台优秀的发动机将是国产汽车赢得

消费者信赖的重要基础。

8、船舶柴油发动机

中国造船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但船舶柴油发动机却高度依赖进口,

国内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有95%以上为柴油机动力装置,而世界

上的船舶柴油机基本被MAN B&W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垄断。

不仅船舶发动机市场被国外牢牢占据,专利封锁也难以突围。曾

有报导称国内中西部地区有一家国有企业制造了300多台船舶

用中速机,赢利上亿元,可是当该企业在缴纳知识产权费后,盈

余所剩无几。国产发动机要想厚积薄发,突破专利封锁成为重中

之重。

9、高端传感器

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还是智能家居,高端传感器可谓无处

不在,高端传感器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配件。目前我国最缺

乏的是高端的、灵敏的传感器。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

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

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10、转辙机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

ZD6转辙机精度远远不及西门子S700K,达不到使用要求,只能

依赖进口。

11、高端轴承

在我们的生活中轴承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家里

的家用电器,大到上天的宇宙飞船,下水的航空母舰,没有轴承

这一切都无法存在。然而应用于精密机床的主轴承,我国在技术

上仍处于一片空白。滚动轴承的精度一般分为P0、P6、P5、P4

和P2五个等级,用于精密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P5及以上

级,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哈尔滨轴承高精密机床

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P4及以上级超精密轴承。P4及以上级超

精密轴承对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内需求的一半以上都

依赖进口。

12、大型机

大型机也被称为大型主机,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安全性

某些重要行业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大型机担着企业、机构最

核心的应用,例如银行的资金交易,用户数据等等。如果四大行

这样的大银行大型机出了大故障,银行转账和ATM机都将瘫痪,

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将无法正常运作。如此重要的企业设备

中国却严重依赖进口,其主要原因在国产大型机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远落后于IBM。

13、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充当照明光源而进行放大成

像的大型显微分析设备。相比于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

以看到看清小于0.2um的细微结构,是我国科研领域重要器械。

目前我国还无法生产高精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校和科研机构

使用的电镜大多进口自美国、日本和荷兰。

14、数控刀具

数控刀具是工业生产的牙齿,没有刀具原材料的加工就是无稽之

谈。目前国产数控刀具在工艺和图层工艺上和进口的还是有很大

的差距,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进口刀具,再加上高端机床技术的

缺失,我国数控刀具只能依赖进口。

15、高精度机械手

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

前世界上最先进的KUKA工业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机械手已经

能和乒乓球世界冠军进行比赛,而我国依然无法生产高精度的机

械手,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生产严重落后。

16、基因检测仪

前段时间网上爆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

以为我国已掌握基因编辑技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连一台基

因检测仪都造不出来。基因测序仪诞生于1986年,目前已经走

过了30多年,其中超过99%的设备都是美国研发、设计和生产

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先进机器作为技术支撑,中国的基因工程将

举步维艰。

17、真空蒸镀机

随着搭载京东方OLED 屏幕的华为mate20的上市,国产OLED 屏

幕在国际市场上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OLED面

板制程的“心脏“:真空蒸镀机,其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握在日

本Canon Tokki手里。Canon Tokki的年产量通常只有几台到十几

台之间,还没出厂就被抢购一空,可谓有钱也买不到。它能把有

机发光材料蒸镀到基板上的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没有其他公司

的蒸镀机能达到这个精准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蒸镀机的企业,

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发言权。

18、感光干膜

感光干膜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专用品,通常由

聚乙烯膜、光致抗蚀剂膜和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感光干膜主要

作用是隔绝氧气、分层和避免机械划伤,没有它电路板的寿命将

大幅下降。2017年我国光致抗蚀干膜产量约0.7亿平方米,仅占

国内消费量的1/3,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19、抗癌药

《我不是药神》第一次引起人们对于进口药价的思考,进口药之

所以售价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国外制药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另一

方面也源于国产创新药缺失。2017年我国肿瘤药规模超过1400

亿,但其中95%依赖进口。一种新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救命稻

草,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6-10年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让中

国癌症患者早日吃上廉价的国产药,中国制造企业仍有很长路要

走。

20、数码相机

中国的火箭都上太空了,却造不出一台小小的数码相机,难道数

码相机制造工艺要求比火箭还高吗?

其实还真是,单反数码相机技术门槛很高,需要最前沿的光学、

电子、机械技术相结合。像如今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

1/4000秒,部分高端机型甚至达到1/8000秒。如此高速的快门

对加工精度和可靠度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中国机械加工条件目

前还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